最大股東是雷軍
小米的股份構成就需要從小米的創業歷史開始了
小米號稱八大創始人,其中的七位:雷軍、林斌(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光平(原摩托羅拉中心高級總監,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劉德(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黎萬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黃江吉(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
另外一個人是王川,多看創始人,也是雷軍天使的項目,專注於改良Kindle的閱讀系統,創立多看之前開發了一套被國內大部分KTV採用的點播系統,所以對於開發Linux系統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時候就著手開發電視盒子——小米盒子的雛形。
小米在2010年創立時,規模是含7位合夥人的14人團隊,就是「上樑山喝小米粥」的14個人。王川是後來被小米收購成為合夥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團隊扁平化的思路,團隊僅為三層:合夥人、核心管理層及基層員工。
因為沒有任何公開資料,只能根據坊間傳聞及行業慣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軍的股份在40%左右,其餘的合夥人在5%左右,留給員工的期權池在10-20%。所以看到雷軍的股份是其餘任何一位合夥人的5-10倍之間,甚至超過其餘合夥人的總和。
創立小米時,雷軍的身家在幾十億人民幣左右,遠超其餘所有人的總和,是其餘任何一個合夥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
因為雷軍在當時已經名滿天下,不僅是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半創業人(做過金山的CEO),還是成功的創業人(和陳年一起倒騰了卓越並成功在2004年賣給Amazon,估價為7500萬美元),還是成功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估值曾高達30億美元的凡客,後來上市的YY和獵豹等等,以及若干沒上市的明星項目)。
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而已。雖說創業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資人的眼中,間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創業者的身家有關系,身家越高,投資人願意賭你。
小米作為互聯網初創企業是沒有天使投資人的,因為雷軍本人就是,他也參與了後續融資。在小米創業時,其它合夥人的資產加一起可能只有雷軍的百分之幾。雷軍既出錢又親自出任創始人CEO當然股份佔比很高。

小米的成績
小米公司自創辦以來,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機719萬台,2013年售出手機1870萬台,2014年售出手機6112萬台,2015年售出手機超過7000萬台,2017年Q2季度出貨量2316萬台 ,2017年全年售出手機9240萬台 。2018年售出手機超過1.2億台 。
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小米分別有 6.1%、13.4% 及 28.0% 的收入來自全球其他地區,小米的海外收入每年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長。相比於小米 2016 年 91 億元的海外市場收入,2017 年達到了 321 億元。
2017年,小米集團收入11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5%,與全球收入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且盈利的上市公司相比,按收入增長速度計算,小米在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
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機銷量的排行中,小米列世界第四,而且創造了97.4%的增長,中國區的增長是57.6%。
IDC 數據顯示,2018 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在西歐地區的出貨量為 62.1 萬台,成為西歐地區銷量排名第六的手機品牌。小米在希臘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 24%,超過蘋果和三星排名第一。小米在西班牙的市場份額為 12%,排名第四。
2018年7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小米排名第十。
2018年9月20日,小米集團的精準扶貧殘疾人,共圓美麗中國夢項目榮獲2018年第三屆「CSR中國教育獎」CSR China TOP 100以及最佳社會貢獻獎。
2018年10月9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宣布,小米8旗艦系列取得了發布4個月出貨量超過600萬台的成績。
2018年10月25日,小米宣布提前完成2018年1億部手機的全年出貨目標。
2019年1月31日,IDC發布了2018年四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小米2018年出貨量1.2億台以上,佔比8.7%,排名全球第四、中國廠商第二,逆勢上揚32.2%。
2. 深圳遠榮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2006年12月14日,「深圳市鑫三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7月30日變更為「深圳市遠榮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2013年8月16日變更為「深圳市遠榮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2016年3月9日,公司整體變更為「深圳遠榮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月,公司名稱由深圳遠榮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深圳遠榮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Shenzhen Yuanrong Robotic Automation Co.,Ltd.變更為Yuanrong Advanced Systems(Shenzhen)Co.,Ltd.。
法定代表人:黃海榮
成立時間:2006-12-14
注冊資本:3073.8597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6103399199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潭頭第二工業城27棟
3. 求海信集團注冊資本、股東人數和大股東市場部電話和人力資源部電話
海信集團是以海信集團公司為投資母體組建的國內大型專業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創業三十多年,從最初的青島無線電二廠,到青島電視機廠、海信電器公司,發展成為國內著名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多年以來,海信堅持「高科技、高質量、高水平服務、創國際名牌」的發展戰略,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基礎、技術創新為動力、資本運營為杠桿,快速成長,迅猛發展,率先在國內構架並專注於家電、通信、信息為主導的3C產業結構,主導產品為電視、空調、計算機、行動電話、冰箱、軟體開發、網路設備。
目前海信集團在國內外擁有20多個子公司,凈資產達28億元。1999年1月5日,「海信(Hisense)」成為中國馳名商標。2001年,海信電器榮獲「全國質量管理獎」,海信電視、海信空調、海信電腦、海信手機全部被評為中國名牌,名列中國電子信息百強第六位。2003年,海信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21億元。
從2000年7月開始,海信實施了對生產製造基地大規模的擴建,對技術研究開發力量進行了空間上的整合,對管理流程、決策機制進行了科學地組織和優化等,形成了信息產業園、家電工業園、研發中心(技術孵化園)和海信大廈的「三園一廈」的大工業格局。
海信擁有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建有國家一流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每年承擔十多項的國家級項目。技術中心不僅是海信的研發基地,而且是海信的新產業孵化器和人才培育中心。目前,海信集團研究發展中心設立了數字顯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光學投影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光電子通訊技術等近20個專業研究機構,擁有1500名專業技術人員。海信堅持將銷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到技術創新,力求在集成電路設計、網路設備與服務、新型電子顯示等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
目前,海信在全國有200多個集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分公司和辦事處,10000多個維修服務網點。產品還遠銷到歐洲、非洲、東南亞、南美、北美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日本、巴西、美國、印尼、中東、澳洲、香港、義大利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貿易分公司或辦事處,在南非建立了生產基地,實行本土化經營。
集團榮譽錄
科技:
國家認定技術中心(全國共300多家)
2003年評比列第3位,電子信息行 業第1位
國家技術創新試點企業(全國共19家)
國家創新體系試點企業研發中心(全國共2家)
全國高新技術企業
全國最先進大屏幕彩電生產線之一
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全國知識產權保護測試定點單位
國家863產業化基地
國家生產力促進中心
青島市智能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
質量:
同行業中唯一連續四次榮獲國家質量獎稱號
同行業中率先通過中國電子認證中心委員會及歐共體TUV、ISO9001雙認證
海信集團入選2002年度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
榮獲全國質量管理獎
榮獲山東省質量管理獎
海信電視、空調成為家電業首批免檢產品經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審定
被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企業
通過中國計算機質量檢驗中心2000年問題認證 (1999年)
全國彩電質量綜合評價(含國外品牌)第一名(1999年)
99-2000年空調行業質量滿意度第一名
經營:
海信榮登2003中國電子政務十強
全國電子企業百強 (2003年第六名)
海信5項目入選2003年國家火炬計劃
海信物業連續三年榮膺青島市「十佳」 (2003年)
海信集團榮獲「出口創匯明星企業」 的榮譽稱號 (2003年)
海信集團有9個系列產品被認定為青島市高新技術產品 (2003年)
海信集團共有6個項目獲得2002年度山東省計算機應用優秀成果獎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在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結果中,排名第六位(2002年)
省外貿出口和實施「走出去」戰略先進企業(2002年)
全國電子企業百強 (2002年第六名)
青島市「十高」企業 (2002年)
山東省優秀軟體企業 (2002年)
中國企業500強 (2002年第69位)
海信電視、空調、計算機榮獲"中國名牌"稱號 (2001年)
中國馳名商標 (1999年)
全國電子企業百強 (99年第七名)
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榮獲1999年年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稱號
連續十二年榮獲「中國電子百強企業」稱號 (1998年排名第七)
連續九年榮獲「中國500家經營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佳企業」稱號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1997)
國家經貿委、中宣部共同認定為5家國企改革典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