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眾泰背後真正的「金主」到底什麼來頭
眾泰汽車,一個自帶流量的品牌,前期靠著「借鑒」的模式進入公眾視線 ,一時間「豪車皮尺部」也聲名鵲起,而一系列的「皮尺」操作也讓眾泰在短時間內打響了品牌知名度,同時還收獲了不俗的銷量。不過隨著其它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消費觀念的變化。眾泰開始喪失市場競爭力,下坡路明顯。

有了江南汽車的保駕護航後,這時候的眾泰才能算真正意義上掛上屬於自己的牌子。2009年,憑借從豐田買來的眾泰2008、5008、從江南汽車買的奧拓,從菲亞特買的朗悅等車型,眾泰銷量突破10萬輛,在當時可謂前途一片光明。
『貳』 嚴重資不抵債,眾泰汽車母公司宣告破產
近日,據媒體報道,眾泰汽車發布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內容顯示,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由於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被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

而時至今日,眾泰汽車仍無國六車型在售,新車計劃多次跳票,旗下員工、經銷商紛紛加入討薪、討要欠款的隊伍之中。根據眾泰汽車早前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僅為9.81億元,同比下滑72.68%,凈利潤為-15.63億元,同比下滑105.67%。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眾泰利潤暴跌、工廠停滯、債台高築,為什麼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工廠陷入停滯、廠家配件斷供、經銷商集體維權,眾泰汽車(000980.SZ)正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
8月19日晚間,眾泰汽車對外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虧損約2.7~3.2億元,下降188.67%~205.09%,而上年同期則是盈利3.05億元。「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汽車行業整體景氣度不高,公司汽車銷量下降,導致公司半年度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這是眾泰在公告中為業績下滑作出的解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眾泰汽車銷量僅為6.49萬輛,同比下降55.3%。

眾泰沒有新車可以拉動市場,國六車型的斷供又進一步拖累了其市場表現,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來自於惡化的財務狀況。
據眾泰汽車一季度報公布的數據,至報告期末眾泰汽車的總資產總計為320.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資產為176.75億元,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為-9.3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是其報告期內的負債總額達到了143.8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達到137.51億元,在這之中短期借款為20.51億元,應付票據和賬款達到91.74億元;一年期流動負債達到54.6億元。
『肆』 有著「山寨大王」之稱的眾泰,為何會破產呢

2020年6月22日,審計機構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對眾泰汽車2019年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上市規則,6月24日起深交所將對眾泰汽車股票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公司簡稱變更為「*ST 眾泰」。
眾泰汽車在年報中稱,此次巨虧原因是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資金短缺,生產停滯導致銷量大幅下降,經營虧損較大。年報顯示,2019年眾泰汽車共售出2.1萬輛汽車,同比跌幅達到86.29%。
不過,天職國際則在報告中表示,眾泰汽車在2020年4月公告的未經審計的年度經營數據存在重大錯誤,2019年度營收低於前三季度的單季銷售收入,財務數據信息披露准確性存有重大疑問。6月22日,眾泰汽車發布更正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因會計人員疏忽,內部交易未全部抵消,造成 2019 年前三季度都出現了收入和成本同時虛增。
屋漏偏風連夜雨。眾泰汽車在業務面臨崩盤的同時,其控股股東鐵牛集團也未能施以援手。
此前,眾泰汽車於2017年借殼上市。根據當時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鐵牛集團承諾眾泰在2016至2019年將分別實現扣非凈利潤12.1億元、14.1億元、16.1億元和16.1億元。若對賭失敗,鐵牛集團將作出業績補償。不過,鐵牛集團因自身資金鏈危機,未能實現相關補償。同時,眾泰汽車在2017年至2019年均未能完成業績承諾,為此公司計提了大額商譽減值准備,達61.2億元。
回頭看去,眾泰汽車的發展史代表了一部分中小國產汽車品牌。早前,雖然缺乏技術創新和產品核心競爭力,但是可以受惠於國家政策一路蒙眼狂奔。但是,隨著政策的變化,眾泰汽車也很快被市場淘汰。
目前,隨著控股股東鐵牛集團的破產,眾泰汽車只能等待白衣騎士相救。
『伍』 資不抵債,眾泰汽車母公司宣告破產!
"銷量歸零、拖欠工資、老闆變老賴!"這是近期關於眾泰汽車的新聞熱點,而就在大家為眾泰汽車是否能夠熬過2020年之時間,12月23日晚,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母公司鐵牛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已被永康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

有人表示以前眾泰汽車靠著"豪車低價"的操作火了起來,但如今卻被消費者"拋棄",沒能續上自己的"傳奇"。
過去常說"市場換技術",可在市場處於開發狀態的時候,很多中國品牌尚且"苟活",一旦進入競爭白熱化,企業發展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則來自於自身的核心研發實力,也就是說"躺贏時代"結束了。
細數當下銷量較高的吉利、長城、長安、廣汽、比亞迪、奇瑞等中國品牌,無一不是面臨完全的市場化競爭環境下獲得了核心競爭力,其他中國品牌則更多獲得的是一種參與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眾泰汽車停產了嗎
截止2021年4月,眾泰還沒有完全停產,部分地區停產。
2020年之時間,12月23日晚,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母公司鐵牛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已被永康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
隨著眾泰汽車的母公司已亡,眾泰汽車的日子也過得非常煎熬,各種員工、經銷商討薪要欠款等情況時常發生。預計在未來眾泰汽車也很難找到一個能接下盤的人,而眾泰的破產,也是繼力帆汽車、青年汽車、華晨中華等傳統燃油車之後,第四個倒閉的傳統汽車企業。

(6)鐵牛集團經營情況擴展閱讀
2020年12月以來,眾泰連發兩則公告,公告顯示,眾泰汽車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眾泰汽車全資三級子公司杭州傑能動力有限公司、杭州益維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被永康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全資二級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重整。
這還沒完,眾泰母公司鐵牛集團也陷入困境無法自拔,無形中給處於至暗時刻的眾泰蒙上一層陰影。12月23日晚,眾泰發布公告稱,鐵牛集團因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被永康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母公司破產、子公司破產+重整,眾泰太難了,簡直難上加難。
鐵牛集團曾有過高光時刻,實際控制人應建仁、徐美兒夫妻一度成為「永康首富」。近年來,因為鐵牛集團的沒落,他們成為被限制高消費的常客。數據顯示,2019年鐵牛集團巨虧124.76億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虧損金額為59.83億元。截至2019年末,鐵牛集團總資產367.47億元,負債322.78億元,凈資產只有44.6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8%。
鐵牛集團之所以一步步滑向破產的深淵,與眾泰密切相關。2016年,鐵牛集團借殼金馬股份,以116億元全資收購眾泰,溢價率高達428.52%。當時,鐵牛集團簽署一份業績對賭協議,承諾眾泰2016-2019年經審計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2.1億元、14.1億元、16.1億元、16.1億元。
『柒』 劇情反轉:眾泰的「靠山」倒了並沒有!

好在眾泰汽車還有鐵牛集團這個救命稻草,2020年上半年的坎坷已經成為過去,眾泰汽車開始逐步發放工資,這是否是眾泰汽車從跌倒到爬起來的一個信號?又是否意味著汽車行業的修復速度遠比想像中迅速?
當下的汽車行業充滿著變革,傳統車企巨頭在謀劃著轉型電氣化,造車新勢力被逐漸兩極分化。其實最危險的,並不是瀕臨破產的企業而是銷量表現平平無奇且不積極求變的車企。
眾泰汽車目前既然已經沒有退路,何不把握接下來半年或者一年的機會改善產品質量問題、大力發展此前有些許技術積淀的新能源汽車,放手一搏,用盡全力拚一把或許真的就會出現轉機,畢竟現實總比想像精彩。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裁定破產重整,強弩之末的眾泰皮尺部,引起車企市場思考
如果要大家說出一個最像保時捷的品牌,相信大家脫口而出的一定是眾泰。成立於2003年的眾泰汽車,迄今為止已經在國內市場摸爬滾打十多年,即使是靠抄襲博取關注,但早期的經營成績也還算不錯,在國產汽車中還是有著一席之地。但經過近年債務風波後,久為露頭的眾泰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但畢竟是模仿抄襲,現在眾泰就算沒有面臨破產危機,也始終是眾人心中的眾矢之的,雖然存在即合理,但若需要企業持之以恆的不斷發展,加強專業技術積累和自主創新才是關鍵。眾泰的衰敗是值得很多企業沉思的,在當前新能源行業盛行的現在,當然不乏有毫無底線甚至圈地騙補的企業出現。而作為消費者的大家要做的就是,時刻監督市場的發展風向和前景,不要再國內市場長出畸形的花,讓本就起步晚的國內汽車工業大力發展更進一步!
歡迎留言評論,想看更多車訊,請關注私家車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一年虧掉112億/還被退市警告 這個品牌快沒戲了
[汽車之家行業]?眾泰2019年財報不僅姍姍來遲,而且令人大跌眼鏡。6月22日晚間,眾泰汽車在公布2019年凈虧損擴大至112億元的同時,還公布了內部會計人員統計失誤、財報被會計事務所審計為「無法表示意見」、公司董事聲明無法保證2019年財報真實、准確和完整等一系列「騷操作」。
盡管投資人和吃瓜群眾仍希望繼續看眾泰表演,但深圳證券交易所坐不住了,表示將自6月24日起對眾泰汽車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業績巨虧、高管離職、工廠停工放假……眾泰汽車今年負面纏身,它還能挺過當前面臨的危機嗎?讓我們從其財報中試圖尋找答案。

總結全文:總結過去的2019年,有業內人士說眾泰汽車是車企中最慘的。從披露的2019年財報看,凈虧損超百億元、資金短缺、供應商欠款、訴訟官司纏身等,被一系列難題圍繞的眾泰,確實稱得上「最慘」;而今伴隨財報披露,眾泰汽車還面臨退市風險。主打低端、車型靠模仿的眾泰汽車如今的困境讓人深思,不管其未來能否翻身,這都給部分企業以警示,即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長久的生命力。(文/汽車之家宋愛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