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有外資股東是否影響上市

有外資股東是否影響上市

發布時間:2021-04-18 19:40:33

1. 純外資企業能否上市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怡球資源全部(最終)股東均為境外自然人(台灣籍),且曾在馬來西亞上市,為符合一半以上發起人在境內有住所的規定,相關股東通過在境內設立外商獨資企業持股。相關情況如下:怡球資源實際控制人於1984年設立馬來西亞怡球並於1996年在馬來西亞上市。2001年,馬來西亞怡球在中國境內設立怡球有限。2008年11月實際控制人對馬來西亞怡球進行要約收購和私有化退市。2008年12月,怡球有限收購了實際控制人所持馬來西亞怡球全部股權。 至此怡球資源完成了由境外上市公司控股境內主體到境內上市主體控股境外私有化退市主體的過程。根據收購完成前一期即2007年報表,馬來西亞怡球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占怡球有限的255.37%、682.43%和194.18%。截至2011年底,發行人境外子公司合計實現的凈利潤在發行人合並報表中所佔比約為1/3。 查看原帖>>

2. 如何判定上市公司是內資還是外資

沒有正規手續撤資是不合法的!還是中外合資!

3. 外商獨資企業在中國是否可以上市

理論上這適合於已在內地經營多年、與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關系融洽的外資企業。但目前在深滬兩市中此類直接上市的外商獨資公司還非常少,只有閩燦坤B和深大通A兩家屬於此類(目前均加入退市行列)。
目前滬市擬引入國際板的傳言已有多日,但推出時日仍不確定,所以如果貴公司擬上市建議以合資企業通過改制設立或整體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然後在境內申請上市。只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外資企業均可選擇這種方式,從1993年到現在,已經有多家外資企業通過這類模式的成功上市,為外商投資企業上市的主流;此外還可以通過外資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股份成為大股東,上市公司變成合資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式實現上市,這樣上市的成本較高,風險也較大。具體還要根據貴司的實際情況確定。
因上市籌劃對企業屬於戰略性決策,所以建議委託專業性的證券律師解決。如有需求,請提前電話預約,以便現場解答。

4. 請問:外資可以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嗎基金可以是第一大股東嗎

A股裡面外資為抄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案例幾乎沒有,因為證券法和首發管理辦法均要求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及控股股東必須是境內省份。
基金屬於理財產品,而非以「公司」形式存在,沒有法人的概念,故基金不能成為第一大股東!

5. 外資企業在中國能上市嗎

在中國已經改製成功、正在改制中以及進入上市輔導期的准備上市的外資企業目前已不下100家,而其中台資企業佔了大多數,約50家。這主要是因為台資企業的股東與管理層通常是同一批人,做決定比較快。其次,他們在生產實業方面獲得了成功,行業涉及高科技、食品行業、自行車(捷安特)、廚具(櫻花)、日用化工(聯合利華)等。這類內需型企業比較傾向在中國上市,他們營運資金的需求是以人民幣為主,而且股票上市後相當於提高企業知名度,免費給企業做廣告。 關於跨國公司在內地上市,最近中國證監會提出了六點要求:第一,希望外方投資主體為國際知名企業;第二,產業為高新產業或中國需要發展的產業;第三,具有相當規模;第四,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第五,具良好發展前景及其研究總部設在國內;第六,中外合作良好,具良好管理架構。這為跨國企業在國內上市指明了方向。但在操作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具體的法規問題。 外資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時的條件之一,在外經貿部的一個文件中要求注冊資本不得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這高於公司法規定的上市的最低限額1000萬元人民幣。 現在人們往往把改制和上市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碼事,要求3年連續盈利應是上市的條件,而不是改制條件。人們印象中往往認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是3個級別的公司,一級比一級盈利性強,規模大。其實公司的形式與獲利能力不應直接掛鉤,不能把單位的形式看作企業盈利好壞的一個標准。改制只要強調一定規模就可以了,不一定要3年連續盈利才可作為改制的前提條件,不然加上改制後的1年輔導期,要4年連續盈利才能申請上市,這不符合國際慣例。並且一個四年能夠連續盈利的公司可能對資金的需求也就降低了。 跨國公司希望能給管理層包括中方管理層一些期權,使他們成為發起人,與公司一同成長,這樣也容易符合發起人過半數要在國內有住所的規定。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沒有將自然人列為可以作為中外合資企業的中國合資方,所以他們只能引進其它法人。跨國公司擔心引進的法人與公司直接經營不是很相關,反而變成一種障礙,對公司經營的效率、方向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一些外資企業在等,等政策上很明確的允許外資企業上市了再做改制。另外按規定,單一股東的直接和間接的持股數不能超過75%,最後能否上市,門檻會多高,條件有多大的彈性,他們還在看。 由於跨國公司當初都是通過境外或境內的控股公司在華不同地區設立三資企業,如今上市會涉及到重組架構的問題。首先在操作上,會遇到地方保護主義。整合生產型企業,各地的公司可能會把企業所得稅稅收申報全部集中於某一地。其次,公司法規定任何一個企業對外投資不能超過凈資產的50%,比如一個上海的公司很難把各地生產型企業以分公司或轉投資形式作為擬上市公司的一部分。第三,控股公司能不能上市。外資投資性公司或控股公司通常是一個殼,不具有研發、銷售、生產、經營實體。不過未來以控股公司作為擬上市公司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外資企業在國內上市還會遇到關聯交易問題,與跨國集團國外公司或國內同類的分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及土地使用權取得等問題。擬上市公司原則上應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以租賃方式經主發起人或控股股東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權的,應確定租賃期限和付費方式。如果原來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規范,則做到這步一般可能需要3個月的時間,並且這只是改制中很多必需解決問題中的一項。因此,外資企業如果有計劃在內地上市,應盡早進行規劃,因為有很多的問題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解決的。

6. 外資企業能不能在a股上市

以合資企業的名義就可以。獨立外資企業可能難

7. 國內的外資企業能IPO嗎

企業在公開發行A股並上市之時,對其是否屬於外商投資的性質判斷,是一個可能頗為復雜和微妙的法律問題。目前,對外商投資企業法律性質的界定,目前尚無直接的法律依據。從理論上講,界定外商投資企業的標准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外匯資本來源地說」,即從該企業中作為資本金的外匯資金的來源地來界定,只要該企業外方股東投資的外匯資金來源於境外,即可認為該企業是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以其人民幣利潤在境內再投資的也視為外商投資);另一種是「外方股東實際控制人國籍說」,即從企業外方股東的實際控制人的國籍來判斷,如果該企業外方股東的實際控制人是外籍人士,則企業即為外商投資企業。而在外商直接投資的實踐中,無論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是否屬於中國公民,只要是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按照規定條件依法設立的企業,對外經貿主管機構均認可其為外商投資企業、而外國投資者是指外國、港澳台地區、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外籍自然人。

8. 外資企業能不能在國內上市

可以
創業板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申請在深交所上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股票已公開發行;
(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3000萬元;
(三)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四)公司股東人數不少於200人;
(五)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六)深交所要求的其他條件。

9. 公司加個外資的股東有什麼影響

公司性質變為合資企業了。

閱讀全文

與有外資股東是否影響上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