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汽集團全球化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環境的變化對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技術變革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首先是技術的變革和全球化的問題。在所有能改變競爭規劃的因素中,技術變革屬於最顯著的一種因素。技術變革對知識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意味著三層含義:第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技術條件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以往所進行的大量文書事務性工作將為快速的信息處理工具所取代。譬如說,企業的人員招聘和甄選錄用工作將會因為的流行而變得方便快捷多了。自動績效評估系統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業績考核的復雜性和人力成本。電子績效支持體系(EPS)的運用將使得新員工培訓的效率大為提高。甚至有人樂觀地認為:「只要你知道怎麼寫支票,你就會知道怎麼用Quicken(一種培訓軟體)。」第二,技術變革意味著知識型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心是「知識型員工」,而非體力勞動者和事人員。這些知識型員工不願意受到嚴密的監督,更傾向於一種寬松、自由的工作環境;同時,他們的流動性增大,並且力圖通過將其才智售賣給出價最高的企業實現個人收入和地位最大化。對於企業的正規制度能發揮多大的效用,他們往往表示懷疑。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和理念都應該有相應的調整和轉變。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應該有助於將知識員工的個人目標及特性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戰略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三,技術變革使得員工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遠程通信、在家上班、彈性工作制、工作的重新設計等等新工作方法的出現,改變了員工的工作、家庭關系,也為人力資源的考核、培訓、激勵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和挑戰。·全球化在知識經濟時代,技術的革新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技術支持。許多企業走出了國界。跨國公司的興盛帶來了經濟的全球化和一體化,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無邊界組織已經撲面而來。全球化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第一,隨著企業走向世界市場,跨國界的合作與聯盟正在變得日益普遍。這種戰略聯盟的出現,意味著企業在知識的創造與傳播、共享方面找到了一個新型的途徑,也使得跨國人力資源戰略聯盟與競爭合作成為可能。第二,全球化帶來了跨文化的交融與磨合。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工作團隊在同一個項目上進行合作並分享信息。對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來說,回應全球化與文化多樣化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選擇,管理者不僅要承認文化差異,而且還要重視文化差異其中,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跨文化和多元化培訓的問題。·組織變革技術創新是知識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導動力,也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基本途徑和有效手段。然而,技術創新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總是以一定的企業組織結構、制度、文化背景的,同時又會對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制度的變革產生重要的影響。縱觀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從家長制到直線制,再到職能制、事業部制、矩陣制的發展過程中,貫穿著從集權到分權的轉變、從縱向到扁平的轉變。與此相適應,人力資源管理也經歷了一個從以工作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再到以工作和人為中心的相互選擇階段。因此,可以這么說,組織的變革與創新總是受到所處時代核心技術發展約束的,而現代企業的發展歷程不但是知識技術革命的擴散過程,也是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創新過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和變革理論和實踐變革這個大背景。近幾十年來,企業的技術基礎和外部競爭合作「形成了一個組織、管理和策略上的新紀元」。扁平化組織、企業重組、再造工程風靡一時,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也逐漸向柔性管理、人本管理體制、團體運作等管理方式邁進。·傳統工作分析方法的動搖技術變化、全球化、組織變革對員工工作的最直接影響是傳統工作分析方法的動搖。員工的工作性質開始變得模糊起來了(比如說在家上班,彈性工作制);工作的范圍變革更加寬泛了;工作是以工作團隊、項目組的方式開展;工作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取愉於項目組成員對知識的創造、傳播和應用所做的貢獻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協調與合作關系;工作的設定應地體現出「反應荊」的色彩;知識型員工要求工作更具有挑戰性、獨立性、多樣化和技術性。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工作分析方法就有些顯得時守境遷了,正式的工作說明書,與其說一種工具,倒不如說是一種障礙。由於工作性質的變化,工作的要求和職責許可權開始門類得更富有靈活性了。因此,工作規劃、績效評估工作的職責范圍、工作的業務流程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該體現出工作定義上的轉變。
⑵ 上汽集團發布「十四五」規劃,為何各行各業都會制定「十四五規劃」
我們國家每隔五年就會制定一個規劃,並且也會讓這個規劃得到一個比較好的實施,而且我們也會讓自身一個比較好的目標。因為我們覺得如果能夠制定一個比較好的規劃的話,就相當於我們能夠有一個比較正確的目標,而且也有一個很好的方向,這就會讓我們更加好的去發展自己的國家,而且也能夠讓我們的國家有越來越美好的未來。我們覺得這樣做是十分正確的,而且也能夠讓我們國家有一個更好的前途,我們能夠為此更加努力的發展自身。
其實不僅是我們國家會制定規劃,各行各業都會讓自己制定一個規劃,因為各行各業都想要讓自身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而且也想要讓自己跟上時代的潮流,只有制定一個比較好的規劃,才能夠讓自身一個更好的發展方向。而且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身有一個更好的平台去發展,這其實也是為了讓企業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上汽集團發布“十四五”規劃,為何各行各業都會制定“十四五規劃”?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其實我覺得之所以各行各業都要制定十四五規劃,就是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因為時代的發展要求是需要我們這么做的,而且也能夠讓各行各業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如果各行各業都能夠制定一個十四五規劃的話,就能夠比較好地去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並且也能夠讓自身不被時代落後,並且不被時代淘汰。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⑶ 中國四大汽車集團的上汽集團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04)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2011年,通過向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及上海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獨立零部件、服務貿易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相關股權和資產,上汽集團實現資產重組整體上市,總股本達到110億股。
上汽集團主要業務涵蓋整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動力傳動、底盤、內外飾、電子電器等)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汽車服務貿易業務(包括汽車金融)。
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2011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超過400萬輛,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並以上一年度542.57億美元的合並銷售收入,第七次入選《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第151位,比2010年上升了72位。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董事長胡茂元透露,上汽的目標是在「十二五」期間,在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分別擁有20%的市場佔有率,即中國市場若在2015年實現3000萬輛銷量,上汽將至少銷售600萬輛汽車。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上汽將在2010年基礎上實現產能翻番,由300萬輛提升到600萬輛。
在自主品牌建設上,上汽主要乘用車自主品牌是榮威和名爵。這兩個品牌誕生於「十一五」的第二年,問世來,榮威和名爵在品牌形象塑造、新產品投放、網路布局等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十二五」期間,上汽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佔有率目標與傳統汽車的目標相同。2012年,榮威550插電式強混轎車也將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的「十二五」規劃中,將國際業務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上汽計劃除了自主品牌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出口外,還將與通用攜手開拓國際市場。名爵在英國的工廠已經投產,上汽英國經銷商正在對MG6進行前期推廣工作。上汽商用車板塊中的躍進品牌,貼牌依維柯在全球重點市場銷售。據悉,「十二五」期間,上汽計劃與通用攜手進入包括印度在內的更多國際市場。
點評:2010年,上汽旗下主要整車合資企業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和上汽通用五菱均達到產銷百萬輛規模。換句話說,上汽「十一五」的銷量主體仍由合資企業貢獻。因此,上汽在「十二五」總體規劃中提出將更加註重自主品牌和自主研發,年產銷自主品牌和本土研發汽車要突破總量的40%。從規劃中不難看出,上汽不僅將繼續發揚傳統汽車的優勢,還著眼於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十二五」期間,上汽新能源汽車要形成系統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具有獨立產品開發能力的國內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上汽在「十一五」期間已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國際業務,同時也收獲了教訓。因此「十二五」期間,上汽也許會在國際市場拓展方面有新突破。

⑷ 中國五大汽車集團是什麼
一、上汽集團。

⑸ L品牌,上汽也要打造一個獨立的高端品牌
這世界還需要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嗎?
需要!在中國品牌尚未實現高端化之前,一直都需要。自主品牌高端化只能「進」,不能「退」。
領克、WEY已經勇敢地走在了前面,一汽紅旗以驚人的速度重新復興,長安汽車旗下中高端「引力」系列正式入圍,東風汽車正式官宣開繪嵐圖,北汽集團有ARCFOX,奇瑞汽車有星途,比亞迪有王朝系列……
面對風風火火的高端化大潮,年銷量超過600萬輛中國最大車企,最有錢也是最有資格打造高端品牌的上汽集團,反而按兵不動無動於衷?

一方面,MARVEL只是榮威旗下嘗試沖擊高端化的一個系列,就像榮威RX系列一樣。一定程度上,這個系列尚未幫助榮威實現沖擊高端的任務,MARVLEX掛的是榮威獅標,在它之後的MARVLER已經歸屬到了全新的R標。
另一方面,R標是從屬於上汽榮威之下的電動化品牌,並非獨立運營的高端化品牌。如果說一定要做類比的話,R標之於L品牌,應該就類似北汽新能源與ARCFOX的關系。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浪潮中,上汽集團只用榮威品牌旗下的R標來應戰,顯然還不夠。
車記思維向上汽榮威公關部求證此事的真實性,對方表示「不太清楚」。關於上汽品牌高端化的相關內容,我們還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上汽乘用車的2020:以技術實力,托舉品牌向上 | 汽車產經

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
除此之外,上汽乘用車在純電方面仍在積極布局。比如當下爭議不斷的動力電池方面,上汽集團研發了能夠實現180Wh/kg的高密度的「傳統」523電芯,同時優化其在冷卻、熱管理、防護、保護等方面的表現,這一電池技術計劃在2022年投產的技術。
3
寫在最後
如何給上汽乘用車的2020年打分?
這一年是上汽乘用車的一個階段性收獲期,燃油、純電、混動技術都在向著成熟期發展;對年輕化的討論進一步深入,使其與數字化關聯;用戶企業的意識萌芽,企業內外充滿了勇於嘗試的熱情。
然而在疫情催化下,合資品牌價格下壓、新勢力造車進一步佔領市場、特斯拉降價對燃油車和電動車進行無差別打擊……
「內卷」市場中,上汽乘用車還需要一條更明晰的破局之路。
最終的打分權,還是要向俞經民說的那樣,交給市場,交給用戶。
⑺ 上汽集團是不是國有的
不是。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04)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范圍是比較窄的。截至2019年7月,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現有96家。

(7)上汽集團十三五規劃擴展閱讀:
央企和國企的區別
1、所有央企都是國企,但國企不一定都是央企,「央企」是指直歸於國務院有關部分的國有公司。
2、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一樣,為國資委直接受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由中組部錄用,通常國企有隸歸於當地政府統轄的,有歸於其他部委的。
3、央企多為規劃超大的公司,規劃大,領導權力自然也大,公司員工福利也大。
4、央企是真實意義上的全民一切制公司,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央企在往後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形成清晰的主業務。
參考資料:網路-上汽集團
網路-中央企業
⑻ 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概念股有哪些
整車板塊:上汽集團(600104)、比亞迪(002594)、江淮汽車(600418)、長安汽車(000625)、宇通客車(600066)、廣汽集團(601238)、中通客車(000957)。
充換電基礎設施板塊:許繼電器、國電南瑞(600406)、奧特迅、中恆電氣(002364)、動力源(600405)、上海普天(600680)。
鋰電池板塊:新宙邦(300037)、天賜材料(002709)、西部資源(600139)、滄州明珠(002108)、杉杉股份(600884)、天齊鋰業(002466)、贛鋒鋰業(002460)、當升科技(300073)。
⑼ 現任上汽集團最年輕副總
【導讀】近日,上海市委組織部發布的《上海市市管幹部提任前公示》中,三位「70後」幹部獲得擬任推薦,其中,現年36歲的吳磊成為此批任前公示的市管幹部中最年輕的一位。上述公示中的消息顯示,吳磊1977年7月出生,1996年3月參加工作,現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掛職),擬任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主任。
原標題:上海三位「70後」副廳任前公示
近日,上海市委組織部發布的《上海市市管幹部提任前公示》中,三位「70後」幹部獲得擬任推薦,其中,現年36歲的吳磊成為此批任前公示的市管幹部中最年輕的一位。
上述公示中的消息顯示,吳磊1977年7月出生,1996年3月參加工作,現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掛職),擬任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主任。
根據公開的簡歷,吳磊曾在包括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上汽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大眾變速器(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個上汽集團下屬公司及上汽集團總公司任職。
2012年1月,上汽集團發布《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屆三十四次董事會會議決定公告》,時任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財務部執行總監、財務總監兼財務部執行總監的吳磊年僅35歲,被上汽集團選聘為副總裁。
此後不久,吳磊到工信部規劃司掛職副司長。根據公開的報道,在工信部規劃司掛職期間,吳磊曾赴安徽、江蘇、山東、浙江、陝西等地調研當地企業生產經營、結構調整及政策建議。
吳磊擬赴任的經信委正是工信部在地方對口的委辦,是產業結構調整、改造升級、工業項目投資、產業政策制定方面發揮主要管理作用的職能部門。
⑽ 上汽集團是央企嗎
不是。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04)是國內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容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范圍是比較窄的。截至2019年7月,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現有96家。

(10)上汽集團十三五規劃擴展閱讀:
央企和國企的區別
1、所有央企都是國企,但國企不一定都是央企,「央企」是指直歸於國務院有關部分的國有公司。
2、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一樣,為國資委直接受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由中組部錄用,通常國企有隸歸於當地政府統轄的,有歸於其他部委的。
3、央企多為規劃超大的公司,規劃大,領導權力自然也大,公司員工福利也大。
4、央企是真實意義上的全民一切制公司,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央企在往後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形成清晰的主業務。
參考資料:網路-上汽集團
網路-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