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種植芝麻的上市公司

種植芝麻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4-19 08:41:35

Ⅰ 芝麻畝產多少斤

芝麻是喜溫作物,7月份是芝麻秋播最佳時期。芝麻適宜在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栽培。全生育期一般在85~95天,畝產量80~100公斤。
芝麻種子有黑白兩種。黑芝麻產量比白芝麻高,但含油量不及白芝麻。目前種植的芝麻品種主要有:東芝8號、東芝10號。兩品種均為白芝麻,一般畝產80公斤上下,高產的可達10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均為90天左右,以上兩品種由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雜交選育而成。還有本地農家品種黑芝麻,種子色澤烏黑光亮、香氣濃,一般畝產100公斤上下,全生育期95天左右。

PS:要科學種田 因地制宜 建議選種前咨詢一下農業專家 當地類似幫忙農業的節目都有 正常話費
他們可以幫你聯系專家
芝麻 (胡麻籽種) 編輯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網路科學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芝麻,又名脂麻、胡麻(學名:Sesamum indicum),是胡麻的籽種,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150厘米。它遍布世界上的熱帶地區以及部分溫帶地區。芝麻是中國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它的種子含油量高達55%。中國自古就有許多用芝麻和芝麻油製作的各色食品和美味佳餚,一直著稱於世。
芝麻,被稱為八股之冠。芝麻是一種油料作物,榨取的油稱為麻油、胡麻油、香油,特點是氣味醇香,生用熱用皆可
形態特徵編輯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5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莖中空或具有白色髓部,葉微有毛。

矩圓形或卵形,長3-10厘米,寬2.5-4厘米,下部葉常掌狀3裂,中部葉有齒缺,上部葉近全緣;葉柄長1-5厘米。

單生或2-3朵同生於葉腋內。花萼裂片披針形,長5-8毫米,寬1.6-3.5毫米,被柔毛。花冠長2.5-3厘米,筒狀,直徑約1-1.5厘米,長2-3.5厘米,白色而常有紫紅色或黃色的彩暈。雄蕊4,內藏,子房上位,4室(雲南西雙版納栽培植物可至8室),被柔毛。花期夏末秋初。[1]
果實
蒴果矩圓形,長2-3厘米,直徑6-12毫米,有縱棱,直立,被毛,分裂至中部或至基部。
種子
有黑白之分,黑者稱黑芝麻,白者稱為白芝麻。
芝麻製作
芝麻製作(15張)
分布情況編輯
芝麻原產中國雲貴高原,[2] 是喜溫植物,種植主要分布在40°N和40°S之間。中國芝麻種植區域可至45°N的地方,主要在黃河及長江中下游各省,以及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分布較多,其中河南產量最多,約佔全國的30%左右。據統計,全國芝麻種植面積約為79萬公頃,產量約為58萬多噸。[3]
類型編輯
(1)根據芝麻的分枝習性,在生產上主要分為兩個類型:
a、單桿型:通常不分枝,節間較短,每節著生2~3個蒴果,莖桿堅硬,一般成熟較晚,宜於密植;[3]
b、分枝型:具有分枝性,節間較長,每節多數著生一個蒴果,一般成熟較早,種植不宜過密;
(2)根據芝麻的顏色可分為四類:
a.白色芝麻:主要用於糕點等食品;
b.黃白芝麻:主要用於榨油、芝麻醬;
c.黑色芝麻:主要作糕點及葯用;
d.雜色芝麻:主要用於榨油用;
(3)根據芝麻蒴果的棱數可分四棱、六棱、八棱和多棱芝麻;
(4)從芝麻生育期的長短可分為早熟種(80~90天)、中熟種(90~100天)和晚熟種(100~120天);
栽培技術編輯
由於芝麻莖桿直立,遮陰面積少,芝麻常用來與矮桿作物混作。例如與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間作。一般在甘薯地隔1-2行溝內間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間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較耐旱,而豆類比較耐濕,芝麻與豆類混作有利預防旱澇。
整地做畦
無論是夏芝麻還是秋芝麻,都是在氣溫高、蒸發量大的季節播種,精
芝麻開花
芝麻開花
細整地,保持水土水分是全苗的關鍵。在土壤水分多的情況下可在犁地後縱橫精細耙地,播種後耙地蓋種;在土壤水分少的情況下,耙地後立即播種、耙地蓋種,並鎮壓保墒。芝麻怕漬,而生育期是在雨水較多的時期,因此在單種芝麻的時候要做畦——約2-3米寬,平開好畦溝、腰溝及圍溝,以便及時排灌。[4]
播種
1、播期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2、播種量:每畝用種量,撒播為400克,條播為350克,點播為250克。在土壤肥力高、病蟲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塊可適當少播。
3、播種方式:有點播、撒播和條播三種。撒播是江淮地區的傳統播種方式,適宜於搶墒播種。撒播時種子均勻疏散,覆土淺,出苗快,但不利於田間管理。條播能控制行株距,實行合理密植便於間苗中耕等田間管理,適宜機械化操作。點播每穴5-7粒種子。無論何種播種方式,淺播、勻播,深度2-3厘米為宜。
施肥
為了獲得芝麻優質高產,科學合理施肥是關鍵。生產實踐證明:給芝麻施肥重點在於時機和方法的把握,要求苗肥要「早」、蕾肥要「巧」、花肥要「重」,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的配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做到底肥、種肥、追肥三肥配套,科學施肥,實現芝麻早發、穩長、不早衰。下面談談具體方法:
早施苗肥:芝麻因為種子較小,加上往往底施氮肥施用過多,容易使幼苗旺長,形成高腳苗。因此,芝麻要結合早間苗、早定苗,看苗早施一次以速效性肥料為主的苗肥,施好苗肥是芝麻早發健長的重要措施。苗期肥以稀釋腐熟的人糞尿或尿素為好,一般在定苗後每畝追施尿素2~3公斤,旱情較重時要先抗旱再追施或用稀薄人糞尿稀釋後澆灌。對苗勢較差的,還要採取「開特餐」的方法,追施提苗肥。芝麻追施苗肥,還要根據芝麻根系較淺的特點,盡量淺施或重點施於根部。
巧施蕾肥:芝麻現蕾期正進入花芽分化時期,這時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旺。因此,施好蕾肥對芝麻高產舉足輕重。現蕾肥一般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每公頃可分別施尿素75-150公斤,加施磷肥150-225公斤和鉀肥75-150公斤。施肥時,對條播的可在距芝麻植株10厘米左右開溝條施或點施,施入10厘米深的土層中,以利根的吸收,施後覆土;對撒播的可將腐熟的餅肥或顆粒狀尿素摻入細碎土中充分拌勻撒施,施肥後隨即進行中耕鬆土掩肥。天氣乾旱時,施後應噴水以充分發揮肥效。也可採用澆淋方法,即每畝用尿素4~6公斤兌水200公斤澆潑於芝麻蔸部。此外,對缺硼地區和缺硼土壤還應酌情增施硼肥。
重施花肥:芝麻進入開花期生長最迅速,此期吸收的營養物質占整個生育期間的70%~80%。為了能滿足植株生長發育的需要,噴施磷酸二氫鉀1-2次,可延緩葉片衰老,使芝麻生長旺盛,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增加花蒴的數量,後期穩長不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同時,花莢期側根已開始大量形成,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強,植株的生長速度加快,對養分的需求量也顯著增加。因此,要重施一次花莢肥,分枝品種一般在分枝出現時施用,單桿品種在現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氫鉀,一般每畝用尿素5~8公斤兌水200公斤澆潑於芝麻蔸部,也可施用漚制的餅肥、人糞肥等。另外,在始花到盛花期,可進行根外追肥,方法是選晴天下午,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於葉片正反面,每次間隔5~6天,連噴2~3次。[5]
種植密度
夏芝麻單桿型品種的種植密度為每畝8000-10000株,分支型的品種6000-8000株;秋芝麻單桿型品種每畝10000-15000株,分枝型品種8000-10000株。
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要在3-4片真葉以前定苗,間苗至合理的密度。
畦地種植
畦地種植
2、中耕除草: 從出苗到始花要中耕3-4次,封行以後不可再中耕,中耕結合培土,有利於排水防漬,防止倒伏。
3、灌溉排水: 芝麻對土壤水分反應最敏感,既怕漬澇,又不耐長期乾旱,因此必須注意灌溉和排水。
4、收獲和貯藏芝麻在成熟時要及時收獲。因為芝麻含油量高,不宜貯藏。故進倉時種子含水量不能超過7%.
病蟲防治
病害
1、芝麻立枯病
症狀:芝麻立枯病是苗期常見重要病害。初發病時,幼苗莖部產生褐色病斑,後繞莖部擴展,最後莖部縊縮成線狀,幼苗折倒。發病輕的尚可生還。病部皮層變褐縊縮, 遇有天氣乾旱或土壤缺水時,下部葉片萎蔫,嚴重的枯死。
芝麻植物形態
芝麻植物形態(4張)
病原稱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菌絲或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低溫多雨易發病。
防治方法:用耐漬性強的品種如陽信芝麻、臨沂芝麻、黃縣紅芝麻、冠縣芝麻、單縣芝麻、博山四棱白、雙豐2中芝3號等。另:(1)精細整地,採用高畦栽培;(2)用種子重量5607的857福美雙粉劑或257多福合劑、57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2、芝麻紅色根腐病
症狀主要為害莖基部,莖基現褐色斑,初期病健組織分界不明顯,後根部外皮變褐腐爛,剝去根表皮時內部呈紅色,嚴重的全株葉片逐漸萎蔫,病株枯死。湖北、河南芝麻栽培區時有發生。
病原不詳。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該病多發生在土壤水分過多的低窪、積水地,或大水淹後, 根部窒息引致根部腐爛,生理機能衰弱,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採用高畦或選擇高燥地塊種植芝麻。雨及時排水,防止積水。
3、芝麻花葉病
症狀:病株出現花葉、皺縮, 莖稈扭曲、矮化,一般不結實或結蒴果小籽粒秕瘦。花葉擴展後變黃。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毒可經汁液傳染,由蚜蟲以蜚持久方式傳毒,種子不能傳毒。能系統侵染大豆,心葉煙、三生煙等花葉表現。侵染番茄、甜菜時產生葉片皺縮、 捲曲畸形。不侵染菜豆、豇豆、綠豆、西瓜、曼陀羅、莧色藜和假酸漿。該病毒與西瓜 花葉病毒、蕪菁花葉病毒、馬鈴薯病毒的抗血清不發生反應。
病原暫稱芝麻花葉病毒,屬馬鈴薯>病毒組。病毒粒體線狀.大小。病組織細胞質或葉綠體中含結晶體、風輪狀和卷紙形圓柱狀 內含體。
防治方法:(1)不與花生鄰作或間作。(2)選用抗病毒病品種如湖北的八股叉、宿選5號、鄂芝1號、河南的鄭芝1號、襄引55、柳條青等。(3)注意防治芝麻蚜蟲。
4、芝麻變葉病
症狀又稱「芝麻公」。中國1980年在廣東發現。染病植株矮化,葉片變小叢生, 節間縮短,花柄拉長,花瓣轉綠,柱頭伸長,長出葉子,病株不能結實。損失率39%左右。
病原稱類菌原體。在電鏡下觀察病株韌皮部篩管細胞中可見到球形、橢圓形 菌體,大小不—。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傳毒介體據印度研究是一種葉蟬。病原為害芝麻屬的其他種和芥屬及豬尿豆屬植物。該病發生傳毒葉蟬數量、種群密度、播期有關。播期早、葉蟬密度高易發病。
防治方法:國外用甲拌磷或久效磷顆粒劑進行土壤處理,結合噴灑異狄氏劑,可抑制該病擴展;種植抗病品種,如印度的Te103、E1036、Si1002、Si2556等。
5、芝麻細菌性角斑病
芝麻細菌性角斑病是由細菌引起的病害,病菌有2~5根鞭毛。葉片、葉柄、莖、果梗和蒴果均受侵害。苗期即可發病,被害幼苗常在苗期死亡。葉上病斑初為水浸狀小點,漸擴大為褐色至灰褐色多角形病斑,最後常呈黑褐色,周圍有黃色暈圈。病斑還常沿葉脈串連成條斑。在濕潤時病斑上有菌濃溢出,而在乾燥時造成穿孔。莖和葉柄上產生黑色條斑,後期病斑表面覆蓋一層由菌膠分泌液乾燥後所形成的薄膜。芝麻頂部被害後不能繼續發育,蒴果病斑黑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蒴果內的種子常為黑褐色、干癟。
防治方法:防治本病應採取農業防治為主,葯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具體抓好下述環節:
(1)種子消毒。採用熱葯浸種或溫湯浸種處理可消滅種子上的病原細菌,減少初侵染源。可選用溫水48~53℃浸種30分鍾,或硫酸銅200倍液浸種30分鍾,或500萬單位的硫酸鏈黴素500倍液恆溫48℃熱葯浸種15分鍾,或20%喹菌酮可濕粉1500倍液恆溫48℃熱葯浸種15分鍾。恆溫熱葯浸種處理法較常規的溫湯浸種處理法效果為優。
(2)注意尋找抗病品種或抗病單株,選育高產抗病良種。
(3)加強管理,抓好栽培防病。配方施肥;科學管水,雨後及時清溝排漬降濕;清潔田園,收集病殘落葉燒毀。
(4)及時噴葯預防控病。在本病常發地區,應在病害尚未出現時噴葯預防1~2次,發病初期連續噴葯封鎖發病中心。葯劑可選用1:1:100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或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懸浮劑800倍液,或20%喹菌酮可濕粉1000~1500倍液,或12%農用硫酸鏈黴素4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粉800倍液,噴2~3次,隔7~15天1次,前密後疏,交替施用,噴勻噴足。[6]
蟲害
有小地老虎、刺蛾、斜紋夜蛾、金龜子、螢火蟲等,每畝用80%敵敵畏乳劑100mL或90%晶體敵百蟲150g兌水75kg噴霧防治。

Ⅱ 哪個國家最先種植芝麻

我國芝麻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十分廣泛。芝麻在我國的栽培起源,過去一般認為是,公元前二世紀(前漢武帝時),由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宛(現今的中亞細亞)引進來的。這種說法,始自十一世紀(北宋)沈括著的《夢溪筆談》。他說:「張騫自大苑(宛)得油麻之種,亦謂之麻,故以胡麻別之」。但這一說法,在我國其他史籍資料里,並沒有確切的論證。即使在《前漢書?張騫傳》里也沒有張騫引進芝麻的記述。芝麻在我國的栽培起源,一直是一種傳說。1956-1959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太湖流域的吳興錢山漾和杭州水田畈這兩處遺址的出土文物中都發現有炭化芝麻種籽。據考證這些芝麻的年代,相當於公元前770年至480年(春秋),比張騫通西域早200-500多年。可見,我國栽培芝麻的歷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歷代芝麻有許多象形的名稱:如方莖、巨勝、虱、脂麻、油麻等。通常沿用「胡麻」,宋代才有「芝麻」的名稱。最先在黃河流域種植,後遍及全國,並逐漸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等亞洲鄰國。
從文字資料里,我國最早關於芝麻的記載是戰國及秦漢醫葯學家們撰寫的《神農本草經》:「胡麻又名巨勝,生上黨川澤,秋采之。青 ,巨勝苗也。生中原川穀」。公元前一世紀後期(前漢)的《汜勝之書》,書中稱之為「胡麻」。北宋蘇頌《圖經本草》記述了芝麻的植物學特徵:「莖四方,高五、六尺,……開白花,形如牽牛花狀而小,亦有紫色,節節生角……子扁而細小」。最早繪出芝麻植株圖形的是公元1406年朱肅著《救荒本草》一書。
今日所用的「芝麻」,始見於十二世紀初(北宋)的《物類相感志》。就其分布來看,從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一世紀的六、七百年間,自東南太湖流域到西北關中平原,都見諸有芝麻栽培。古農書對芝麻栽培管理也有較詳細的描述。據《汜勝之書》和六世紀(後魏)的《齊民要術》記載,芝麻已有大田栽培。書中記有:「胡麻相去一尺、區種、天旱常灌之」;「漫種者、先以耬耩、然後散子空曳勞」。明、清以來,南至湖廣,西至新、藏,都有了芝麻栽培。元代戴錶元的《胡麻賦》曰:「六月亢旱,百稼槁乾,有物沃然,秀於中田,是為胡麻,外白中元」。指出芝麻抗旱性較強。《明史?郁新傳》中記載 :「又言湖廣屯田,所產不一,……豆、麥、芝麻與米等,著為令。」《西藏記》中說:「其地和暖,產米、青稞……芝麻等物。」《聽園西疆雜述詩》中記敘「吐魯番,土宜豆、麥糜、谷、薴麻、瓜果、葡萄。而芝麻為大宗。」王禎《農書》說:開荒地,當年多種脂麻,有收至盈溢倉箱速富者「。因為新開荒地病害少、地力肥、產量高,適於種芝麻。芝麻亦可作綠肥,其肥效僅次於豆類。古農書還指出,芝麻忌連作,密度要適宜及早鋤多鋤,芝麻可與玉米、高梁、白薯、棉花、豆類間混作。這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種植芝麻有豐富的經驗。與此同時,內地形成了如河南、湖北「胡麻莖山積於庭」的集中產區。可見,芝麻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積累有豐富的經驗。
公元六世紀我國後魏時期的一部重要農業科學典籍《齊民要術》,將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芝麻栽培技術,最早作了較為系統的總結。其中如春芝麻的播種期(農歷)「二、三月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五月上旬為下時,種欲截雨腳。」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耬耩者炒沙令燥,中和半之。」等等。有關芝麻的特徵特性方面,公元十六世紀(明)的《本草綱目》中記載有:「胡麻即麻也,……節節結角,長者寸許,有四棱六棱者,房小而子少;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多。皆隨土地肥沃而然。」又說:「有一莖獨上者,角纏而子少;有一枝四散者,角繁而子多。皆因苗子稀稠而然也。」既闡述了芝麻的一些主要性狀,又指出了這些性狀是與栽培有密切關系的。這對現今的芝麻育種和栽培都有實際意義。
在中耕除草方面,不僅強調了及時中耕除草、間苗是芝麻增產的技術關鍵,而且總結提出一套具體的技術內容和質量要求。如唐時的《經歷撮要》中說:「凡種諸豆與油麻、大麻等,若不及時去草,必為草所蠹耗,雖結實亦不多。」南宋時期的《陳敷農書》總結長江下游種芝麻的經驗是:「油麻有早、晚二等。三月種早麻,才甲折,即耘鉬(鋤),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鉬,則茂盛。」說明芝麻務須早鋤、早間苗。早鋤的時期,當芝麻真葉剛綻開時即應開始,隨後還需再鋤。及至清朝的《三農紀》,更對芝麻中耕鋤草經驗作了進一步總結,提出「苗生二、三寸,助一遍,勻其苗,每科宜離尺余,並者去之;苗高四、五寸,密助芸根;七、八寸,再加耘助,總以多耨為佳。」正因為我國歷代農民積累的經驗豐富,所以至今各地都有許多象「芝麻花,頭三抓」,「露頭扒,緊三遍」等農諺,指導著芝麻的中耕除草技術。
我國古代種植芝麻主要為食用。公元前一世紀《急就篇》把芝麻和稻、黍、秫、稷、粟並列。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有「香飯進胡麻」之名,陶宏景的《名醫別錄》也說「胡麻,余谷之中,惟此為良》。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胡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餌膏饌之中「,就是說芝麻和大豆已作為付食品了。芝麻的葯用價值早在公元三世紀的《吳普本草》中就講到神農和黃帝用芝麻治病的故事。以後歷代本草中都記述芝麻有潤腸、和血、補肝腎、烏須發之功效。至今,芝麻(特別是黑芝麻)仍是中葯中的滋補品。
用芝麻籽榨油是在晉代才廣泛被採用的。《晉書? 王傳》記載 王用芝麻油點火助戰的故事:太康元年六日, 王引兵戰爭於水上,遇鐵鏈所阻,不能前進。隨令水兵作筏,以十餘丈火炬,灌以麻油作前導,遇鏈點火,鐵鏈自熔,戰爭筏勢如破竹,最後取得勝利。可見當時芝麻的種植規模是相當可觀。王禎《農書》記載造油方法:如欲造油,先把芝麻炒熟,用碓或輾碾爛,蒸後貯於槽內,用碓或椎擊之,則油從槽流出。此法可榨出種子所含油分的90%以上,可見那時已有了較先進的榨油技術了。
我國芝麻栽培的歷史經驗,盡管有一定的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但它是以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的,是我們偉大祖國寶貴農業遺產的一部分,不僅反映了我們民族有悠久的文化,而且現在仍有其科學價值。

Ⅲ 芝麻是哪一個國家種植的

中國!我國芝麻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十分廣泛。芝麻在我國的栽培起源,過去一般認為是,公元前二世紀(前漢武帝時),由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宛(現今的中亞細亞)引進來的。這種說法,始自十一世紀(北宋)沈括著的《夢溪筆談》。他說:「張騫自大苑(宛)得油麻之種,亦謂之麻,故以胡麻別之」。但這一說法,在我國其他史籍資料里,並沒有確切的論證。即使在《前漢書?張騫傳》里也沒有張騫引進芝麻的記述。芝麻在我國的栽培起源,一直是一種傳說。1956-1959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太湖流域的吳興錢山漾和杭州水田畈這兩處遺址的出土文物中都發現有炭化芝麻種籽。據考證這些芝麻的年代,相當於公元前770年至480年(春秋),比張騫通西域早200-500多年。可見,我國栽培芝麻的歷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歷代芝麻有許多象形的名稱:如方莖、巨勝、虱、脂麻、油麻等。通常沿用「胡麻」,宋代才有「芝麻」的名稱。最先在黃河流域種植,後遍及全國,並逐漸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等亞洲鄰國。
從文字資料里,我國最早關於芝麻的記載是戰國及秦漢醫葯學家們撰寫的《神農本草經》:「胡麻又名巨勝,生上黨川澤,秋采之。青 ,巨勝苗也。生中原川穀」。公元前一世紀後期(前漢)的《汜勝之書》,書中稱之為「胡麻」。北宋蘇頌《圖經本草》記述了芝麻的植物學特徵:「莖四方,高五、六尺,……開白花,形如牽牛花狀而小,亦有紫色,節節生角……子扁而細小」。最早繪出芝麻植株圖形的是公元1406年朱肅著《救荒本草》一書。
今日所用的「芝麻」,始見於十二世紀初(北宋)的《物類相感志》。就其分布來看,從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一世紀的六、七百年間,自東南太湖流域到西北關中平原,都見諸有芝麻栽培。古農書對芝麻栽培管理也有較詳細的描述。據《汜勝之書》和六世紀(後魏)的《齊民要術》記載,芝麻已有大田栽培。書中記有:「胡麻相去一尺、區種、天旱常灌之」;「漫種者、先以耬耩、然後散子空曳勞」。明、清以來,南至湖廣,西至新、藏,都有了芝麻栽培。元代戴錶元的《胡麻賦》曰:「六月亢旱,百稼槁乾,有物沃然,秀於中田,是為胡麻,外白中元」。指出芝麻抗旱性較強。《明史?郁新傳》中記載 :「又言湖廣屯田,所產不一,……豆、麥、芝麻與米等,著為令。」《西藏記》中說:「其地和暖,產米、青稞……芝麻等物。」《聽園西疆雜述詩》中記敘「吐魯番,土宜豆、麥糜、谷、薴麻、瓜果、葡萄。而芝麻為大宗。」王禎《農書》說:開荒地,當年多種脂麻,有收至盈溢倉箱速富者「。因為新開荒地病害少、地力肥、產量高,適於種芝麻。芝麻亦可作綠肥,其肥效僅次於豆類。古農書還指出,芝麻忌連作,密度要適宜及早鋤多鋤,芝麻可與玉米、高梁、白薯、棉花、豆類間混作。這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種植芝麻有豐富的經驗。與此同時,內地形成了如河南、湖北「胡麻莖山積於庭」的集中產區。可見,芝麻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積累有豐富的經驗。
公元六世紀我國後魏時期的一部重要農業科學典籍《齊民要術》,將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芝麻栽培技術,最早作了較為系統的總結。其中如春芝麻的播種期(農歷)「二、三月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五月上旬為下時,種欲截雨腳。」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耬耩者炒沙令燥,中和半之。」等等。有關芝麻的特徵特性方面,公元十六世紀(明)的《本草綱目》中記載有:「胡麻即麻也,……節節結角,長者寸許,有四棱六棱者,房小而子少;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多。皆隨土地肥沃而然。」又說:「有一莖獨上者,角纏而子少;有一枝四散者,角繁而子多。皆因苗子稀稠而然也。」既闡述了芝麻的一些主要性狀,又指出了這些性狀是與栽培有密切關系的。這對現今的芝麻育種和栽培都有實際意義。
在中耕除草方面,不僅強調了及時中耕除草、間苗是芝麻增產的技術關鍵,而且總結提出一套具體的技術內容和質量要求。如唐時的《經歷撮要》中說:「凡種諸豆與油麻、大麻等,若不及時去草,必為草所蠹耗,雖結實亦不多。」南宋時期的《陳敷農書》總結長江下游種芝麻的經驗是:「油麻有早、晚二等。三月種早麻,才甲折,即耘鉬(鋤),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鉬,則茂盛。」說明芝麻務須早鋤、早間苗。早鋤的時期,當芝麻真葉剛綻開時即應開始,隨後還需再鋤。及至清朝的《三農紀》,更對芝麻中耕鋤草經驗作了進一步總結,提出「苗生二、三寸,助一遍,勻其苗,每科宜離尺余,並者去之;苗高四、五寸,密助芸根;七、八寸,再加耘助,總以多耨為佳。」正因為我國歷代農民積累的經驗豐富,所以至今各地都有許多象「芝麻花,頭三抓」,「露頭扒,緊三遍」等農諺,指導著芝麻的中耕除草技術。
我國古代種植芝麻主要為食用。公元前一世紀《急就篇》把芝麻和稻、黍、秫、稷、粟並列。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有「香飯進胡麻」之名,陶宏景的《名醫別錄》也說「胡麻,余谷之中,惟此為良》。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胡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餌膏饌之中「,就是說芝麻和大豆已作為付食品了。芝麻的葯用價值早在公元三世紀的《吳普本草》中就講到神農和黃帝用芝麻治病的故事。以後歷代本草中都記述芝麻有潤腸、和血、補肝腎、烏須發之功效。至今,芝麻(特別是黑芝麻)仍是中葯中的滋補品。
用芝麻籽榨油是在晉代才廣泛被採用的。《晉書? 王傳》記載 王用芝麻油點火助戰的故事:太康元年六日, 王引兵戰爭於水上,遇鐵鏈所阻,不能前進。隨令水兵作筏,以十餘丈火炬,灌以麻油作前導,遇鏈點火,鐵鏈自熔,戰爭筏勢如破竹,最後取得勝利。可見當時芝麻的種植規模是相當可觀。王禎《農書》記載造油方法:如欲造油,先把芝麻炒熟,用碓或輾碾爛,蒸後貯於槽內,用碓或椎擊之,則油從槽流出。此法可榨出種子所含油分的90%以上,可見那時已有了較先進的榨油技術了。
我國芝麻栽培的歷史經驗,盡管有一定的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但它是以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的,是我們偉大祖國寶貴農業遺產的一部分,不僅反映了我們民族有悠久的文化,而且現在仍有其科學價值。

Ⅳ 世界芝麻主產國有哪些

世界上芝麻種植面積超過750khm2的國家有印度、蘇丹、緬甸和中國,這四個國家2001年種植面積分別為2000khm2、1880khm2、1311khm2和759khm2(FAO統計資料),面積之和佔世界的75.9%。在1997—2001年五年期間,世界芝麻年均總產為2755.6kt,其中中國為709.2kt,佔25.8%,居第一位;印度為635.4kt,佔23.1%,居第二位;緬甸和蘇丹分居第三、四位,總產在300kt上下。這期間中國總產穩步上升,從1997年的530kt上升到2001年的805kt,增長51.9%。中國芝麻面積雖只佔世界的10%左右,但單產在四個芝麻主產國中是最高的,2001年為1060.6kg/hm2,遠高於印度的335.0kg/hm2、緬甸的324.9kg/hm2和蘇丹的139.4kg/hm2,超過世界芝麻平均單產的1.6倍。

1997—2001年芝麻主產國的總產量(kt)

Ⅳ 中國芝麻產量哪最大

中國種植芝麻歷史悠久,總產量居世界首位。芝麻分布廣,但主產區集中在江淮流域,其中河南省的種植面積佔全國的1/3。現保存芝麻遺傳資源3100餘份,其中95%為國內地方品種。中國芝麻根據單桿、多桿,單花、三花,花色、蒴果棱數、蒴果長短,種皮顏色等,分為64個類型。目前生產上使用的主要是通過雜交育成的品種,主要良種有中芝7號,冀芝1號,駐芝1號,鄂芝1號等。

Ⅵ 芝麻的主要產區有哪些

一、芝麻原產中國雲貴高原,是喜溫植物,種植主要分布在40°N和40°S之間。中國芝麻種植區域可至45°N的地方,主要在黃河及長江中下游各省,以及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分布較多,其中河南產量最多,約佔全國的30%左右。據統計,全國芝麻種植面積約為79萬公頃,產量約為58萬多噸。

五、芝麻營養價值

芝麻又分黑白兩種,白芝麻含油量高、色澤潔白、籽粒飽滿、種皮薄、口感好、後味香醇,食用以白芝麻為好;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鉻等營養成分,補益葯用則以黑芝麻為佳。

1.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膳食纖維、維生素B1、B2、尼克酸、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

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

2.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皮膚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細胞內有害物質游離基的積聚,可使皮膚白皙潤澤,並能防止各種皮膚炎症。

3.芝麻還具有養血的功效,可以治療皮膚乾枯、粗糙、令皮膚細膩光滑、紅潤光澤。

Ⅶ 芝麻種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芝麻種植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其中印度、蘇丹、緬甸和中國四大主產國的芝麻年平均總種植面積509.31萬公頃,佔世界總種植面積的69.9%。其中,我國芝麻種植分布廣闊,南起海南島、台灣,北至黑龍江均有種植,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河北、陝西、遼寧等省份。我國芝麻種植面積較大,產量較高,是世界芝麻生產大國之一。

Ⅷ 芝麻播種的最佳時節是什麼時候

播期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芝麻是喜溫作物,高產增效栽培必須將芝麻生長季節安排在高溫季節里,以適應一生對光、溫、水、氣、土、肥的需求。我國芝麻產區一年內以5~9月溫度最高。春芝麻適當晚播,避免苗期冷寒缺苗;夏、秋芝麻早播,可延長生育期,避免因成熟期陰雨、低溫而減產。

黃淮地區春芝麻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夏芝麻產區主要是豫、鄂、皖三省,栽培制度多是小麥—芝麻,油菜、蠶豆、豌豆—芝麻一年兩熟。夏芝麻應搶時早播,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麥壟套種和育苗移栽提早到5月15~20日播種。南方秋芝麻播期在7月上旬至中旬,一般不晚於7月下旬。間作、混播芝麻以當地最適宜的播期播種。但要服從主作物的播種期。芝麻與主作,有同時播,也有晚於主作物的播種時間,如大豆、棉花地種芝麻,起補缺作用,應適當遲播。

(8)種植芝麻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由於芝麻莖桿直立,遮陰面積少,芝麻常用來與矮桿作物混作。例如與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間作。一般在甘薯地隔1-2行溝內間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間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較耐旱,而豆類比較耐濕,芝麻與豆類混作有利預防旱澇。

整地做畦

無論是夏芝麻還是秋芝麻,都是在氣溫高、蒸發量大的季節播種,精細整地,保持水土水分是全苗的關鍵。在土壤水分多的情況下可在犁地後縱橫精細耙地,播種後耙地蓋種;在土壤水分少的情況下,耙地後立即播種、耙地蓋種,並鎮壓保墒。芝麻怕漬,而生育期是在雨水較多的時期,因此在單種芝麻的時候要做畦——約2-3米寬,平開好畦溝、腰溝及圍溝,以便及時排灌。

播種

1、播期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2、播種量:每畝用種量,撒播為400克,條播為350克,點播為250克。在土壤肥力高、病蟲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塊可適當少播。

3、播種方式:有點播、撒播和條播三種。撒播是江淮地區的傳統播種方式,適宜於搶墒播種。撒播時種子均勻疏散,覆土淺,出苗快,但不利於田間管理。條播能控制行株距,實行合理密植便於間苗中耕等田間管理,適宜機械化操作。點播每穴5-7粒種子。無論何種播種方式,淺播、勻播,深度2-3厘米為宜。

施肥

為了獲得芝麻優質高產,科學合理施肥是關鍵。生產實踐證明:給芝麻施肥重點在於時機和方法的把握,要求苗肥要「早」、蕾肥要「巧」、花肥要「重」,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的配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做到底肥、種肥、追肥三肥配套,科學施肥,實現芝麻早發、穩長、不早衰。下面談談具體方法:

早施苗肥:芝麻因為種子較小,加上往往底施氮肥施用過多,容易使幼苗旺長,形成高腳苗。因此,芝麻要結合早間苗、早定苗,看苗早施一次以速效性肥料為主的苗肥,施好苗肥是芝麻早發健長的重要措施。苗期肥以稀釋腐熟的人糞尿或尿素為好,一般在定苗後每畝追施尿素2~3公斤,旱情較重時要先抗旱再追施或用稀薄人糞尿稀釋後澆灌。對苗勢較差的,還要採取「開特餐」的方法,追施提苗肥。芝麻追施苗肥,還要根據芝麻根系較淺的特點,盡量淺施或重點施於根部。

巧施蕾肥:芝麻現蕾期正進入花芽分化時期,這時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旺。因此,施好蕾肥對芝麻高產舉足輕重。現蕾肥一般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每公頃可分別施尿素75-150公斤,加施磷肥150-225公斤和鉀肥75-150公斤。施肥時,對條播的可在距芝麻植株10厘米左右開溝條施或點施,施入10厘米深的土層中,以利根的吸收,施後覆土;對撒播的可將腐熟的餅肥或顆粒狀尿素摻入細碎土中充分拌勻撒施,施肥後隨即進行中耕鬆土掩肥。天氣乾旱時,施後應噴水以充分發揮肥效。也可採用澆淋方法,即每畝用尿素4~6公斤兌水200公斤澆潑於芝麻蔸部。此外,對缺硼地區和缺硼土壤還應酌情增施硼肥。

重施花肥:芝麻進入開花期生長最迅速,此期吸收的營養物質占整個生育期間的70%~80%。為了能滿足植株生長發育的需要,噴施磷酸二氫鉀1-2次,可延緩葉片衰老,使芝麻生長旺盛,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增加花蒴的數量,後期穩長不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同時,花莢期側根已開始大量形成,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強,植株的生長速度加快,對養分的需求量也顯著增加。因此,要重施一次花莢肥,分枝品種一般在分枝出現時施用,單桿品種在現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氫鉀,一般每畝用尿素5~8公斤兌水200公斤澆潑於芝麻蔸部,也可施用漚制的餅肥、人糞肥等。另外,在始花到盛花期,可進行根外追肥,方法是選晴天下午,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於葉片正反面,每次間隔5~6天,連噴2~3次。

種植密度

夏芝麻單桿型品種的種植密度為每畝8000-10000株,分支型的品種6000-8000株;秋芝麻單桿型品種每畝10000-15000株,分枝型品種8000-10000株。

Ⅸ 怎樣種植芝麻

芝麻是喜溫作物,7月份是芝麻秋播最佳時期。芝麻適宜在土質蓬鬆、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栽培。全生育期通常在85芝95天,畝產量80芝100公斤。
芝麻應與大豆、玉米、花生進行輪作,不能連茬,以利減輕病害。
芝麻種子渺小,畝用種量300克。播前應做到精密整地,並施足基肥,通常畝用農家土雜肥20擔。對酸性較重的泥土要畝施石灰50至100公斤,調節泥土酸鹼度,以利芝麻正常生長。要選擇晴天播種,避免雨後泥土板結。為使播種均勻,通常採取種子拌焦泥灰播種法,即把種子拌入細泥或焦泥灰中,充分拌勻,採取條播方法,播種後用腳踏實,不再覆土。
出苗後間苗2至3次,在一對真葉期進行第一次間苗,3至4對真葉期定苗,間苗時要做到去小留大、去弱留強。定苗密度:分枝型品種畝留1萬株左右,單桿型品種畝留1。5萬株左右。
定苗後要及時中耕鋤草1至3次,聯結清溝培土,達到蓬鬆泥土,消滅雜草,避免倒伏的懇求。芝麻在現蕾期要施好花蕾肥,通常畝施尿素10公斤沖水澆施,盛花期用百分之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迫肥,對增長粒重和含油量,提高產量有較好作用。
芝麻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發生時可用多菌靈、托布津,代森錳鋅農葯防治,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蚜蟲、夜蛾等,發生時可用毒死蟬、吡蟲啉農葯防治。
芝麻的果實由青綠色變為黃色時,說明種子已經成熟即可收獲。

Ⅹ 芝麻每畝產量多少

芝麻是喜溫作物,7月份是芝麻秋播最佳時期。芝麻適宜在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栽培。全生育期一般在85~95天,畝產量80~100公斤。
芝麻種子有黑白兩種。黑芝麻產量比白芝麻高,但含油量不及白芝麻。目前種植的芝麻品種主要有:東芝8號、東芝10號。兩品種均為白芝麻,一般畝產80公斤上下,高產的可達10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均為90天左右,以上兩品種由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雜交選育而成。還有本地農家品種黑芝麻,種子色澤烏黑光亮、香氣濃,一般畝產100公斤上下,全生育期95天左右。

PS:要科學種田 因地制宜 建議選種前咨詢一下農業專家 當地類似幫忙農業的節目都有 正常話費
他們可以幫你聯系專家

閱讀全文

與種植芝麻的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