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徐州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我明天要去面試工商管理類的後備幹部,感謝大家幫忙,我會加分的!
還可以 我朋友也在裡面上班 他是開車的 你要是去上班 如果在你後備的話 應該可以見到他 他承包了連雲港送貨路線 他叫權凱
B. 關於股票分紅的疑問
關於你說送股除權後,股價又攤薄,對投資者沒有意義。總股數增加一倍,但其每股凈資產也減少一倍,上市公司什麼都沒有付出。
你說的這個問題從短線看確實是如此,買了股票就送股是沒有多大意義,除權後還是老樣子。
但你要從長遠來看問題,才能理解送股的含義。
比如:前幾年兩個股票的股價都是10元,總股本和凈資產都一樣,其中一個業績好,兩年後就10送10,股價就從10元慢慢漲到20元,到送股除權後每股也是10元。但另外一個股票經營不好,公司的業績平平,兩年後還沒有一點分紅,股價上下波動還是10元。
所以要從長遠來看問題,有送股的股票己經提前反應、慢慢炒高了,即將送股買來意義不大了,只有等待公司的業績再好,以後會慢慢填權,希望下一次再送股。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002128露天煤業上市以來年年送股。
C. 維維是不是要重組
繼收購枝江酒業後,維維股份(600300.SH)在中國的白酒版圖上再下一城。
2012年6月5日上午9點,貴州省興義市金州翠湖賓館高朋滿座,黔西南州及興義市眾多領導出席了「貴州醇酒廠股權重組項目投資協議」的簽約儀式。
一個小時之後,簽約儀式在一片熱烈的掌聲當中結束。此時,維維股份或許可以松一口氣,因為自3月8日晚間披露收購貴州醇酒廠51%股權以來,維維股份一直處於「內幕信息泄露、收購夥伴代持」的風口浪尖。
但事實上,維維股份收購貴州醇酒廠,留給世人的質疑遠不局限於此。
「為什麼貴州醇酒廠不公開徵集受讓方,讓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廣泛參與呢?」一位浸淫貴州資本市場多年的人士直指貴州醇酒廠項目「程序違規」——「國有資產的轉讓應該拿到產權交易所去招拍掛,但從貴州醇酒廠這一項目來看,相關方面並未走這一個程序,因此很難談得上公正透明。」
對此,興義市政府秘書二股的陳先生表示,在貴州醇酒廠的改制過程中,興義市政府咨詢了律師團隊,(不走招拍掛程序)肯定是有相關依據的。
缺位的「招拍掛」
本報記者曾就「維維股份收購貴州醇酒廠涉嫌程序違規」致電貴州國資委,6月4日,貴州國資委工作人員表示,貴州醇酒廠是屬於黔西南州興義市政府管轄的國有企業,貴州醇酒廠改制的相關材料並未上報貴州省國資委,因此對它的情況並不清楚。
鮮為人知的是,在貴州醇酒廠改制過程當中,貴州省陽光產權交易所曾一度介入。
《黔西南州2011年5月上旬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及招商引資工作完成情況》顯示,在貴州醇酒廠改制項目中,興義市政府當時聘請了貴州省陽光產權交易所和黔西南州心達律師事務所人員參與和指導改制工作,形成了貴州醇酒廠初步的改制工作方案。
雖然貴州醇酒廠吸引了中糧食品管理有限公司、海航集團等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前來洽談,但一直未將貴州醇酒廠項目放到產權交易所進行「招拍掛」。
事實上,作為白酒大省,貴州省內的一些酒廠也不乏改進戰略投資者的情況,但本報記者注意到,貴州省內酒廠涉及股權轉讓時遵循「招拍掛」程序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本報記者的采訪過程當中,貴州省陽光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以「經請示領導後,不方便接受采訪」為由保持緘默。
巧妙規避
為何不通過產權交易所走「招拍掛」程序,維維股份、興義市政府方面或許有辯護理由。
資料顯示,貴州醇酒廠先將酒業資產剝離至興義市政府下屬的興義陽光資產管理公司。隨後,興義陽光資產管理公司用酒業資產中的62.74萬平方米土地作價1.33億元出資,維維股份與北京紅石泰富投資中心分別用現金3.57億元與2.1億元出資,三方共同成立貴州醇酒業公司。在此之後,貴州醇酒業公司將用現金向興義陽光資產管理公司購買貴州醇酒廠的其他酒業資產。可見貴州醇酒廠完全裝進了貴州醇酒業公司,維維股份拿到51%的控股權。
貴州省資本界人士指出,通過這種模式改制,巧妙地繞開了國有資產轉讓,但明眼人可以輕易看出,其合資就是股權轉讓,相當於「維維股份未經招拍掛,以3.57億元現金的代價拿到了貴州醇酒廠51%的股權」。
而本報記者曾先後致電心達律師事務所周洪斌律師及中國資本運營法律顧問中心張國棟律師,前者表示心達律師事務所現已不負責貴州醇酒廠改制的法律工作,後者表示只負責職工安置這一塊法律工作。兩人均未對「未走招拍掛涉嫌程序違規」做出正面回應。
貴州醇上市夢想破滅
6月5日,本報記者前往貴州醇酒廠,看到其廠區雖然綠化環境非常好,但工作人員很少,而且辦公大樓已經比較破舊。許多辦公室布滿灰塵處於廢棄狀態,整個廠區呈現出一片蕭條的景象。
一些貴州醇酒廠員工認同廠長竇明的說法——「改制的成功與否,將關繫到貴州醇酒廠的生死存亡」、「不改革創新,企業就只有這樣慢慢拖垮」。
而維維股份能夠最終脫穎而出的原因在於,興義市政府經過商務談判和甄選比較,認為維維股份具備多年食品飲料經驗和成功的白酒生產銷售運營經驗,比較適合參與貴州醇酒廠改制重組合作。
在貴州資本界人士看來,相比於非上市公司的海航集團,維維股份持有貴州醇酒廠51%股權帶來的結果是「直接讓貴州醇酒廠的上市夢想破滅」。
據悉,興義市政府一直冀望貴州醇能重振雄風,並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2011年4月30日,興義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傑便直言不諱地向貴州醇酒廠員工表示,貴州醇酒廠引進戰略合作者都是有條件的,市委、市政府是希望通過戰略合作,在5年內使貴州醇企業的銷售達到100個億,在2-3年要使貴州醇這個品牌上市,到資本市場上去融資。
但貴州資本界人士認為,由於維維股份是一個上市公司,它控股貴州醇酒廠後,貴州醇酒廠已經不可能登陸A股市場了,因為「A股市場迄今沒有出現過上市公司將下屬控股子公司分拆出來成功上市的先例」。
D. 枝江酒業的行業地位
中國酒協主辦的「華樽杯」第二屆中國酒類品牌價值評議結果表明 ,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的品牌價值為52.77億元(RMB),在中國白酒行業中名列第16位,在湖北省白酒企業中排名第一。 ◆湖北枝江酒業始創於1817年(清朝嘉慶年間)「謙泰吉糟坊」,迄今已有近200年釀造白酒的歷史。
◆1949年7月,江口解放,10月,謙泰吉改名為「維生公」糟坊,以示維護共產黨領導的公有制經濟之意。
◆1952年8月,轉為地方國營企業,更名枝江酒廠。
◆1961年7月,因三年經濟困難,無糧釀酒,暫時停產。
◆1962年9月,恢復生產。
◆1984年11月,枝江大小曲首次以湖北名酒的身份,進入北京中南海。
◆1988年,枝江大麴枝江小曲雙雙獲湖北省金鍾獎,被定為湖北八大名酒。
◆1997年7月15日,經工商部門依法登記注冊成立「湖北枝江酒業集團」。
◆1998年,成立「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月,公司總部遷到枝江市城區迎賓大道西段。
◆2002年12月,「枝江酒業進入中國白酒前10強,中國企業500強(食品)」
◆2008年,「枝江」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 2009年 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51%股權正式成為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的控股股東。 第一代:成奎安
第二代:曾志偉
第三代:孫紅雷 枝江大麴、謙泰吉、裕鹿滋補酒
2009年10月19日,湖北最大白酒生產企業之一的枝江酒業正式宣布:維維股份與枝江酒業成功實現戰略重組。維維股份以3.48億元對價獲得枝江酒業51%股權,成為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的控股股東。據悉,維維股份(600300)已於2009年10月16日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股份轉讓協議。枝江酒業也已於2009年10月18日召開了新的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原枝江酒業的高管人員悉數進入管理層,維維股份新派枝江酒業總經理張春雷和財務總監也在昨日亮相。
新的枝江酒業公司資本結構改變為:維維股份、蔣紅星、枝江市財政局、曹生武、譚崇堯、薛傳全分別佔有51%、20.45%、15%、5.55%、5.00%、3.00%的股份。
2013年枝江酒業和維維達成收購,70%的股在維維集體,枝江政府佔20%,蔣紅星佔10%。

E. 維維股份這半年為啥這么猛業績好還是什麼
狂漲的原因是該公司牽手貴州醇酒廠,謀劃重組並控股貴州醇酒,從「喝奶」轉迴向「喝酒」。
維維股答份公告,興義市政府擬通過國有資產劃轉、資產和債務剝離等方式,與維維股份及紅石寶源投資管理公司合資成立貴州省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貴州醇酒廠全部酒業資產及業務轉移到這家新公司中去。維維股份將以51%的持股量成為第一大股東。
主營豆奶粉的維維股份近幾年對白酒業務鍾愛有加。2006年11月收購雙溝酒業股權,不過2009年雙溝酒業被宿遷市政府「要回」。此後,維維股份以3.48億元的價格收購湖北枝江酒業51%股權。2010年報顯示,枝江酒業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17.77億元,凈利潤1.03億元,全年為維維股份增加收入14億元。
維維股目前還涉足糧油甚至煤炭。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公司食品行業的營業利潤率只增加了2.12%,而「副業」能源行業卻增加了71.35%。
市場分析人士稱,目前酒類股票受到市場一致追捧,而維維股份手持湖北枝江和貴州醇,股價出現大漲也就不算意外。公開數據顯示,大幅買進的主要為券商自營等機構,基金則小幅拋售。
F. 維維的發展簡史
2000年集團實施「穩定發展豆奶,進軍乳業產業」之戰略,利用品牌、技術、資金與銷售網路的優勢,做好行業整合與規模擴張,先後在山東濟南、濰坊、濟寧,陝西西安,湖北武漢,廣東珠海,新疆北疆和南疆,寧夏銀川,江蘇徐州、無錫等地設建奶牛養殖基地和乳品加工基地,成功開發出了有著明顯差異化的高品質牛奶——天山雪產品系列,2005年和維維豆奶雙雙榮獲「中國名牌」稱號,企業被國家審定為「中國學生飲用奶定點生產企業」。其中含10%紅棗原汁的大紅棗牛奶、100%無抗奶發酵的酸奶、全程無任何添加的天園生態奶深受消費者喜愛。「奶源,才是好奶的根源」,為了推動奶源基地的建設,維維和澳洲畜牧局合作,成功引進萬頭澳洲荷斯坦奶牛,建成一個歐洲園林式的萬頭奶牛場和多個千頭奶牛場,從根本上確保了原奶的品質。
2006年,維維提出:圍繞健康理念,在穩定發展豆奶和牛奶的基礎上,推出多個產品,涉足多元經營,打造「國際化、大型、綜合性」食品企業。
2006年,維維股份受讓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38.27%,成為雙溝酒業第一大股東,正式進軍白酒業。 2008年,維維茗酒坊成立,和瀘州老窖、川王酒等國內外名酒合作,進軍酒業連鎖銷售的同時,推出自有品牌白酒。
2007年3月,和日本大冢制葯合作的新型休閑營養食品——維維嚼益嚼在國內亮相。
2008年7月,維維谷動系列產品強力推出。
2008年10月,維維花生油在河南下線。
2008年12月,維維咖啡全新上市。
維維的發展,一直恪守著「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把產品質量視做企業的生命,在同行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維維集團擁有完善的商業銷售網路,相繼投巨資用於銷售網路建設,組建維維商業總配售有限公司,銷售終端覆蓋全國省、縣、鄉鎮,銷售產品包括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拓寬了銷售渠道的容量和發展空間。
在經營活動中,維維堅持「誠信為本」的原則,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資信為AAA級。
維維積極引進科技人才,現有含博士、碩士在內的各類科技人員2000多人,設立了國家級博士後流動工作站,組建了省級「營養與功能食品研究中心」。維維創造的「豆奶粉物理速溶」等生產工藝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6年,維維聯手日本、香港企業在上海成立中國第一家「食品安全研究所」,從原料產地、原料到生產、成品,全方位檢測產品的安全,在中國食品自主品牌國際化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維維集團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長期以來把「企業發展,農民致富」作為追求的目標,每年加工大量的大豆、牛奶等農副產品,帶動農民致富,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G. 維維股份(600300) 屬於哪個行業 什麼板塊
維維股份(600300) 屬於:食品行業。所屬板塊:江蘇板塊、食品行業、滬股通、上證380、中證500。
簡介:
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徐州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徐州維維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公司於1999年7月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1999)外經貿資二函字第409號文批准由徐州維維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改制而成。 2000年5月24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證監發行字[2000]63號文批准,本公司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境內上市內資股(A股)股票1億股,其中向社會公眾發行的5,000萬股已於2000年6月30日上市交易,其餘向戰略投資者發行的5,000萬股分別於2001年1月4日、2001年3月30日上市交易。
經營范圍:
許可經營項目:飲料(蛋白飲料類、固體飲料類、其他飲料類),方便食品(其他方便食品)、糕點(烘烤類糕點)、餅干生產,預包裝食品、乳製品的批發及進出口業務,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製品(以行政部門核定為准)的生產、瓶(桶)裝飲用水類、茶飲料類、果汁及蔬菜汁的生產、物流倉儲。一般經營項目:食品、飲料的研究、開發,穀物及薯類、包裝材料的批發及進出口業務。公司所處的行業為食品飲料行業,其主打產品維維牌豆奶粉名列固體飲料類商品在國內銷售名列前茅,並在我國豆奶市場處於絕對的龍頭地位,其30多個生產基地橫跨全國,擁有100多條現代化食品生產線,維維牌豆奶粉成為我國最暢銷商品之一,被譽為中國豆奶大王。
H. 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哪
徐州
I. 維維集團面臨的經營管理決策問題是什麼
說實話,這個問題還真不太好回答,經營管理方面每個公司都有不同,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啊!特別是管理方面,或許我們外人看他確實有問題,但這問題說不定就具有他公司的特殊性,更不要提解決方案了。至於經營方面,我說點自己的感覺吧,維維集團一直是豆奶做主打,豆奶的消費人群中老年人居多,除了過年過節小輩會買外,其他時候我感覺很少,如今市場上屬於中老年人的保健品也不少,而且從直觀感覺要比豆奶檔次更高,如果從送禮方面考慮,選豆奶就落在了其他產品的後面。而維維豆奶的包裝基本屬於大包裝,形成了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總的說來,我覺得維維的產品格局有點問題,高低發展比較好,建議改成更方便即食的小包裝,類似與即沖盒裝型,比如小洋人、妙戀奶茶這類的。這屬於低段路線,高段的就要靠集團的科研方面努力的,本人也不懂豆奶。
J. 維維股份陷轉型困境採取什麼方法不救
近年來跨界不順的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維股份」,600300.SH),也許不得不通過頻繁出售資產來「補血」了。
12月6日晚間,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枝江酒業擬將湖北銀行近3600萬股,按每股3.08的價格轉讓給宜昌九鑫,轉讓總額為11,077萬元。轉讓後,枝江酒業可形成收益10,361.15萬元,凈利潤7,770.86萬元,維維股份增加凈利潤5,517.31萬元。而在此之前,維維股份曾多次出售旗下資產。
就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就資產出售等相關問題求證維維股份,相關公共關系負責人回復稱,「一切以上市公司的公告為准,這邊不方便發言。」
凌雁咨詢分析師林岳認為,「主業遇到發展瓶頸的維維股份,近年來的多元化轉型之路並非一路暢通,酒業板塊、茶葉等板塊表現不佳。頻繁出售旗下資產用來補充現金流,不排除有『甩包袱』、減少多元化布局、聚焦主營業務的戰略調整。」
開啟「賣賣賣」模式?
記者留意到,維維股份在2000年登陸資本市場後,開始了多元化布局。期間業務涉及乳業、白酒、房地產、茶業、貿易、金融等多個領域。「大農業、大糧食、大食品」成為該公司的發展戰略規劃。
維維股份涉足白酒業是從2006年開始的,目前控股企業有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而枝江酒業共持有湖北銀行近3600萬股,這是枝江酒業2006年的一項投資。這次股權交易的對方是宜昌九鑫投資。通過轉讓這筆資產,枝江酒業可形成收益1.04億元,凈利潤7770.86萬元,維維股份增加凈利超過5500萬元。
記者留意到,維維股份在公告中提及,本次交易後所得款項主要用於提升企業運營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以及電商平台、廣告投放的投入等。林岳對記者說:「枝江酒業持有的銀行股份轉讓,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資本運作獲得收益,從而可以彌補枝江酒業在業務運營上需要的資金。」
同時,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指出,2017年前三個季度,維維股份旗下的兩大酒業的現金流凈額呈現虧損達1.9億元,兩家白酒子公司拖累了維維股份的現金流。目前枝江酒業處於資金斷糧階段,通過出售股權獲得的利潤,可以解決其進行企業管理、渠道建設以及廣告投入的大部分資金。
同樣在今年,維維股份出售了子公司貴州醇的土地資產。這是貴州醇名下兩宗共計464畝的土地,2012年11月取得後一直閑置。該資產的交易對方是貴州醇原來的大股東貴州興義陽光資產公司。這筆交易的對價8300萬元,交易完成後,貴州醇獲得收益2200萬元,增加上市公司凈利1200萬元。
今年9月,維維股份子公司維維創新投資還轉讓了無錫超科食品公司10%股權,轉讓對價6400萬元。這筆交易形成收益3800萬元,增加上市公司凈利2800萬元。而在去年12月,維維股份則是把盈利不理想的房地產業務剝離出去。為了出售上述房地產業務,維維股份甚至貼錢轉讓。截至今年9月30日,維維萬恆置業凈資產2543.49萬元,評估值-5375.01萬元,評估增值率-311.32%,轉讓價格為-5375.01萬元。
「維維股份每一次多元化布局都與社會產業熱點緊密相連,但是多元化的發展其實也沒有給維維股份帶來多大的效益,從目前看來,頻繁出售資產,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維維股份整體有『甩包袱』的可能。不過也不排除維維股份在進行減少多元化布局、聚焦主營業務的戰略調整,試圖藉助消費升級的趨勢,重新定位產品,並進行品牌升級。」林岳說。
轉型受困
「多元化轉型源於維維股份在主業上遇到了發展的瓶頸。」路勝貞告訴記者,目前豆奶市場規模在300億元左右,市場主要品牌以維他奶和維維豆奶兩大品牌為主,不過新進入品牌較多,達利、黑牛豆奶等開始搶占維維豆奶的市場。維維豆奶主要立足於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渠道,在一線城市不佔據主流。維維豆奶的銷售額接近20年沒有大的增長,所以在大豆奶這個品類上,維維已經可以挖掘的空間不多。
林岳也認為,「多元化發展並未讓其找到可持續盈利的業務增長點,原來是想依仗維維豆奶的渠道及銷售網路,來實現收購品牌的發展,但是目前來看收購過來的品牌反而拖累了整體的發展。」
以白酒業務為例,根據維維股份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上都獲得了增長,但是公司的酒類產品(主要是枝江酒業)銷售收入,無論是低檔還是中高檔,均呈20%以上的降幅。另在2016年,維維股份整個酒業板塊實現營收9.9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85%。同時,白酒庫存量增加 819.19%,達4743萬元。
路勝貞對記者表示,「維維股份在收購枝江及貴州醇等產業時,恰恰處於中國白酒行業的黃金時期,單是枝江一個品牌就曾在2011年創造了20億元的營收,超過了維維豆奶本身。2010年前後,受當時大環境影響,維維股份在多元化道路上順勢而起,產生了『大農業、大糧食、大食品』綜合產業鏈發展的雄心。」
「從多元布局上看來,進軍白酒並非不能理解,娃哈哈等企業也都有類似的布局。作為區域白酒而言,其實此前枝江及貴州醇都是優質的品牌。但是,從大環境上來看,白酒行業越來越朝高端消費升級的趨勢已非常明顯。中端產品在市場上不是佔有很好的優勢,由於我國特殊的國情,行業特徵強烈,隨著消費升級加速,兩者競爭力逐年下滑。」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說。
記者留意到,除了「飲酒」,維維股份在「飲茶」這項轉型上也並不理想。2013年12月,維維股份以7650萬元現金收購了湖南省怡清源茶業有限公司51%的股權。財報顯示,2015年維維股份的茶類收入銳減44.79%,毛利率銳減17.23%,並未達到當時增加上市公司凈利潤1000萬元的收購目的。
「茶葉主要是由被控股的怡清源茶業自己經營,維維股份只是資本的投入。怡清源茶業在茶類市場上一直缺少一個系統的品牌戰略,也沒有大單品戰略。當維維股份收購後,怡清源茶業主打的幾款茯茶產品都處於市場的培育期,雖然耗費了大量資金投入,但是並未像雲南普洱那樣出現爆發期。因此在進軍茶業務上,維維股份並沒有達到預期中的目標。」路勝貞說。
堅持下來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