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東減持屆滿什麼意思
股東減持是指上市公司的原有股東(一般指大股東)對所持有的股票進行轉讓,減少對該公司的控制權。
股東減持屆滿是指這次股東公示的減持股票計劃已經結束,屆滿後需按相關規定發布公告,再次減持需要重新發布減持計劃。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2-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㈡ 股東減持期滿未實施是利好嗎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大股東減持在A股市場通常是利空。也有些個股版在某些情況下,大權股東雖然公布實施減持的到期了卻沒有減持。這種情況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有的時候股價跌幅太大,大股東無法減持。也有些可能出於某種目的而沒有減持。比如000950的成葯控股。,在2020年2月11日公告公司第二大股東深圳茂業集團擬減持不超過公司5%的股份。也就是說最大可減持8600多萬股。但到了半年時間後減持期滿。最終一股也沒有減持。
股價也沒有大漲,也沒有大跌。業績也還不錯。或許是有人吃貨吧。公司具有比較大的潛力,概念也比較獨特。比如疫苗冷鏈概念在上市公司中是不多的。也是一個醫葯類商業連鎖企業。在重慶佔有50%的市場。最近一段時間多次進行重組兼並。後市上漲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㈢ 大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轉讓的對象不同,那麼所釋放的多空信號也是不同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如是直接轉讓給內二級市場的話容,肯定是利空了,建議拋出。 如果是轉讓給另外一家機構或者投資人的話就是利好,可以繼續持用。說明股權結構有變更了,但是會提升業績,是大利好
㈣ 上市公司的股東在減持股票時若截止期到期股票還未減持完還可以減持嗎
上市公司的股東在減持股票時若截止期到期股票還未減持完還可以減持嗎?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最新規定為中國證監會在2017年5月26日公布施行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具體內容如下: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董監高)減持股份行為,促進證券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以下統稱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以及股東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適用本規定。大股東減持其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的上市公司股份,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應當遵守《公司法》《證券法》和有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規章、規范性文件,以及證券交易所規則中關於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曾就限制股份轉讓作出承諾的,應當嚴格遵守。
第四條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可以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賣出,也可以通過協議轉讓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減持股份。因司法強制執行、執行股權質押協議、贈與、可交換債換股、股票權益互換等減持股份的,應當按照本規定辦理。
第五條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本規定,以及證券交易所規則,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第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一)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6個月的。(二)大股東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規則,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未滿3個月的。(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董監高不得減持股份:(一)董監高因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之後未滿6個月的。(二)董監高因違反證券交易所規則,被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未滿3個月的。(三)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由證券交易所予以備案。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於: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區間、方式、價格區間、減持原因。減持時間區間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的規定。在預先披露的減持時間區間內,大股東、董監高應當按照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披露減持進展情況。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後,大股東、董監高應當在兩個交易日內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予公告;在預先披露的減持時間區間內,未實施減持或者減持計劃未實施完畢的,應當在減持時間區間屆滿後的兩個交易日內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予公告。
第九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在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應當符合前款規定的比例限制。股東持有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在股份限售期屆滿後12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數量,還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比例限制。適用前三款規定時,上市公司大股東與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股份應當合並計算。
第十條 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並導致股份出讓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身份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6個月內繼續遵守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後6個月內繼續遵守本規定第九條第二款的規定。
㈤ 股東減持對散戶有什麼影響嗎
你好,大小非減持對股市的影響:
通常來說大小非減持股價會下跌,因為會增加大量專賣盤打壓股價,大小非屬減持股票之所以會對整個股市產生影響主要還是因為大小非的持股佔比太高了,每年解禁出來的限售股按照當時股價的市值計算的話資金面都達到了好幾千億元的,這么多的資金解禁之後如果持股股東將解禁股票進行全部拋售的話,對如今的股市行情來說是致命性的打擊,會掏空股市現有資金,讓股民血本無歸。
比如說2019年大小非減持只是減持15%的話,那麼就會從現有股市中抽走5467億元的資金,如果減持30%的話就是從股市抽走數以萬億元的資金了。上述情況還是在大小非不完全減持的情況下來計算的,如果大小非將手中解禁的股票,進行完全減持套現操作的話,整個股市會面臨斷崖式下跌的資金壓力。
有相當部分的股票是已經全流通的,比如說三一重工,投資這樣的股票就不會面臨減持的壓力,剛上市不久的新股也沒有大小非減持之憂,大小非要減持的話也是三年後的事。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㈥ 為什麼大股東減持股份會影響股價會如何影響
你好,指持股份額較高的股東,包含大股東賣出手中股票,下降持股份額就稱之為減持,這種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中小散戶減倉。
股東減持對股價的影響
1、稀釋了二級商場的資金總量,由於大股東們減持1%,往往也會帶來數千萬元乃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商場,尤其是那些從財政出資視點減持籌碼的大股東們更是如此。
2、股東很多減持闡明公司的領導層現已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餘才能大幅下降,股價在近期或許成為很長時刻無法逾越的高點,對股價十分顯著的鎮壓。
3、從產業資本的視點提示金融資本,由於連控股股東都開端減持,那麼,作為金融資本的中小出資者為何還要苦苦支撐呢?所以,股東們的減持相當於供給了一個估值新標尺。
4、盤活了股市商場的籌碼,提升了股市商場的籌碼流動性。究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由於股價嚴峻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政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5、股東們的減持籌碼一旦被商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活躍走高,那麼極有或許強化股市商場的牛市氣氛,在繼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相同。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㈦ 大股東減持,意味著什麼
股東減持就是指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包括大股東賣出手中股票,降低內持股比例就稱之為減持容,這種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中小散戶減倉。
大股東減持具有以下方面的意義:
第一:大股東以及重要股東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缺錢用用減持來補漏洞,還有一方面就是對公司的未來不看好的可能性。
第二:在牛市暴漲的情況下,重要股東減持,意味著公司股價已經被高估,出現了泡沫。
第三:就是大股東以及重要股東以及公司高管減持,是純粹的套現,按照人家的話來講,創業這么多年了,拿點錢出來花很正常,這句話好像我記得是某個傳媒公司的老總說的,這種類型的減持,只要公司是屬於朝陽產業,那麼即使有波動那也是短暫的,對於長期的走勢影響不大。
㈧ 大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空。
因為大股東一般在情勢好的情況下是不會減持的,大股東內的減持代表著主容力的逃跑,所以是利空的。
轉讓的對象不同,那麼所釋放的多空信號也是不同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如是直接轉讓給二級市場的話,肯定是利空,建議拋出。 如果是轉讓給另外一家機構或者投資人的話就是利好,可以繼續持用。說明股權結構有變更了,但是會提升業績,是大利好。

(8)大業股份股東減持何時結束擴展閱讀:
對空頭有利,且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備金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㈨ 股東減持應該是什麼時間出完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解釋新規時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計劃在解除限售後六版個月以內通過權證券交易系統出售股份達到5%以上的,應該在解除限售公告中披露擬出售的數量、時間、價格區間等;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在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後六個月以內暫無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出售5%以上解除限售流通股計劃的,應該承諾:如果第一筆減持起六個月內減持數量達到5%以上的,他們將於第一次減持前兩個交易日內通過上市公司對外披露出售提示性公告。
上交所規定,:即當買入股份比例首次達到5%時,必須暫停買入行為,並及時履行報告和公告義務。在上述報告、公告的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份;對於持股比例已達5%以上的投資者,股份每增加或減少5%,均應及時履行報告和信息披露義務,在報告期及報告後兩日內不得再進行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