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上汽集團發展戰略

上汽集團發展戰略

發布時間:2021-04-19 15:25:45

1. 上汽集團全球化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環境的變化對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技術變革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首先是技術的變革和全球化的問題。在所有能改變競爭規劃的因素中,技術變革屬於最顯著的一種因素。技術變革對知識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意味著三層含義:第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技術條件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以往所進行的大量文書事務性工作將為快速的信息處理工具所取代。譬如說,企業的人員招聘和甄選錄用工作將會因為的流行而變得方便快捷多了。自動績效評估系統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業績考核的復雜性和人力成本。電子績效支持體系(EPS)的運用將使得新員工培訓的效率大為提高。甚至有人樂觀地認為:「只要你知道怎麼寫支票,你就會知道怎麼用Quicken(一種培訓軟體)。」第二,技術變革意味著知識型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心是「知識型員工」,而非體力勞動者和事人員。這些知識型員工不願意受到嚴密的監督,更傾向於一種寬松、自由的工作環境;同時,他們的流動性增大,並且力圖通過將其才智售賣給出價最高的企業實現個人收入和地位最大化。對於企業的正規制度能發揮多大的效用,他們往往表示懷疑。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和理念都應該有相應的調整和轉變。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應該有助於將知識員工的個人目標及特性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戰略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三,技術變革使得員工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遠程通信、在家上班、彈性工作制、工作的重新設計等等新工作方法的出現,改變了員工的工作、家庭關系,也為人力資源的考核、培訓、激勵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和挑戰。·全球化在知識經濟時代,技術的革新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技術支持。許多企業走出了國界。跨國公司的興盛帶來了經濟的全球化和一體化,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無邊界組織已經撲面而來。全球化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第一,隨著企業走向世界市場,跨國界的合作與聯盟正在變得日益普遍。這種戰略聯盟的出現,意味著企業在知識的創造與傳播、共享方面找到了一個新型的途徑,也使得跨國人力資源戰略聯盟與競爭合作成為可能。第二,全球化帶來了跨文化的交融與磨合。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工作團隊在同一個項目上進行合作並分享信息。對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來說,回應全球化與文化多樣化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選擇,管理者不僅要承認文化差異,而且還要重視文化差異其中,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跨文化和多元化培訓的問題。·組織變革技術創新是知識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導動力,也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基本途徑和有效手段。然而,技術創新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總是以一定的企業組織結構、制度、文化背景的,同時又會對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制度的變革產生重要的影響。縱觀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從家長制到直線制,再到職能制、事業部制、矩陣制的發展過程中,貫穿著從集權到分權的轉變、從縱向到扁平的轉變。與此相適應,人力資源管理也經歷了一個從以工作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再到以工作和人為中心的相互選擇階段。因此,可以這么說,組織的變革與創新總是受到所處時代核心技術發展約束的,而現代企業的發展歷程不但是知識技術革命的擴散過程,也是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創新過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和變革理論和實踐變革這個大背景。近幾十年來,企業的技術基礎和外部競爭合作「形成了一個組織、管理和策略上的新紀元」。扁平化組織、企業重組、再造工程風靡一時,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也逐漸向柔性管理、人本管理體制、團體運作等管理方式邁進。·傳統工作分析方法的動搖技術變化、全球化、組織變革對員工工作的最直接影響是傳統工作分析方法的動搖。員工的工作性質開始變得模糊起來了(比如說在家上班,彈性工作制);工作的范圍變革更加寬泛了;工作是以工作團隊、項目組的方式開展;工作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取愉於項目組成員對知識的創造、傳播和應用所做的貢獻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協調與合作關系;工作的設定應地體現出「反應荊」的色彩;知識型員工要求工作更具有挑戰性、獨立性、多樣化和技術性。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工作分析方法就有些顯得時守境遷了,正式的工作說明書,與其說一種工具,倒不如說是一種障礙。由於工作性質的變化,工作的要求和職責許可權開始門類得更富有靈活性了。因此,工作規劃、績效評估工作的職責范圍、工作的業務流程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該體現出工作定義上的轉變。

2. 五年百款車型 王曉秋談上汽新能源戰略

[汽車之家行業]?「上汽將堅持在純電動、插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上持續投入,計劃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包括近60款自主新能源車型。在百款車型中,插電混動產品不少於20款,氫燃料電池產品也有10款。」9月28日,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談到這一內容。

『別克微藍6』

當前,上汽正在開發全新一代輕量化、模塊化、平台化、高安全等級的「三電」核心技術和純電動產品專屬架構,並通過「軟體定義汽車」,加快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技術的深度融合開發。

在此過程中,上汽將進一步加強跨界技術合作,完善「三電」及智能網聯產業鏈布局,共同分攤成本、加快創新突破,解決新能源車用戶在里程、充電、安全等方面的焦慮,提升新能源產品的智能網聯體驗。

與此同時,針對ToB和ToC不同用戶場景,上汽還將進一步開拓業務思路、創新服務模式,加快車電分離、充電體系等的業務合作模式探索。(編譯/汽車之家肖瑩)

3. 上汽集團全面進軍汽車晶元產業,這是家怎麼樣的公司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晶元短缺問題仍在蔓延,不少傳統汽車製造商開始聯手軟體企業共同研發,也有不少車企選擇自力更生,自給自足。而從國內來看,近期,繼長城汽車之後,又一家國內車企集團即將全面進軍汽車晶元產業。

第一財經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上汽集團下屬企業上汽乘用車已與智能晶元產業“獨角獸”地平線在近期敲定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與地平線的全面戰略合作,上汽集團將以上汽乘用車為載體,將其在智能網聯化領域的技術成果與地平線的智能晶元、視覺感知演算法、數據閉環技術能力相結合,一方面緩解晶元短缺帶來的產能危機,另一方面也寄希望能夠共同打造出可以對標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智駕域控制器和系統方案。

上汽集團是國內 A 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旗下包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榮威&名爵)、上汽大通、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上汽通用五菱上個月宣布,旗下全球小型純電動車(GSEV)系列產品宏光 MINIEV、新寶駿 E300/E300Plus、寶駿 E200 和寶駿 E100 累計銷量突破 30 萬輛。

4. 上汽通用五菱的發展歷程

1958年7月12日 區計委、區機械工業廳批准柳州機械廠在河西村擴建新廠,廠名為柳州動力機械廠。
1962年6月30日 第一批豐收-37型拖拉機出廠。
1966年1月 柳州動力機械廠改名為柳州拖拉機廠。
1982年1月20日 第一輛LZ110微型貨車試製成功。
1982年9月13日 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關於柳拖柳機聯合建設微型汽車的通知》,決定柳拖轉產微型汽車,預計1985年在形成年產1萬輛的生產能力。
1984年2月15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微型汽車廠」掛牌,啟用新公章。
1985年5月10日 舉行更換廠名儀式。
1987年6月29日 從日本引進技術、設備和散件生產的首批LZ110VH型廂式車、LZ110P型貨車總裝下線,舉行投產典禮。
1987年12月31日 首批引進法國雪鐵龍公司維莎轎車車身改裝的LZ7100型微型轎車試製成功。
1988年6月15日 柳微同香港桂龍公司、信翔公司簽訂協議,成立中外合資五菱汽車有限公司。
1989年12月11日 柳州五菱汽車企業集團公司成立。
1990年2月12日 首批15輛LZ110型車出口泰國,實現五菱汽車出口零的實破。
1990年4月23日 第一輛LZ110MC微型轎車下線。
1991年10月30日 提前實現年產五菱汽車超萬輛目標,累計銷售5萬輛。
1995年12月28日 當年第5萬輛五菱汽車下線。
1996年2月28日 五菱汽車企業集團公司兼並柳州機械廠,隨即成立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1997年11月18日 』98五菱汽車訂貨會在柳召開,訂貨量突破10萬輛。
1999年7月13日 柳州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1999年9月 五菱一次性順利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2001年7月19日 以核心企業柳州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資產)劃撥的形式,與上汽集團形成戰略合作。
2000年9月28日 五菱累計生產微型汽車突破60萬輛大關。
2002年11月18日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
2002年6月4日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與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三方合作簽字儀式在南寧舉行。三方組建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3年11月8日 新塗裝奠基,雪佛蘭SPARK下線
2003年12月8日 雪佛蘭SPARK上市

5. 上汽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眾多造車新勢力卻爆雷 透露出啥信號

?汽車記者,汽車視評,記錄汽車

汽車市場或正在回歸理性。

7月6日消息,上汽集團宣布連續三個月銷量正增長,6月銷量47.9萬輛,同比增長2.8%。這是上汽集團,繼4月份零售銷量同比轉正後,實現連續三個月正增長,二季度環比一季度增長101.8%。這意味著上汽集團銷量已經回復到正常水平。

上汽寧德時代合資公司奠基儀式

由此,上汽集團在市場中頗有些「定海神針」的意味,其銷量和股價企穩,或意味著中國汽車市場已經脫離新冠疫情的不良影響,以及造車新勢力蜂擁而起的亂世沖擊,重新回歸到理性發展的正常軌道。這對所有市場參與者來說是好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新技術、新設計、新模式 上汽榮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戰略發布

易車廣州報道 11月20日,「芯動2020+」上汽榮威綠芯戰略溝通會順利舉行,溝通會上,上汽新能源發布了NETGREEN 綠芯技術戰略、上汽綠芯新能源2020+ 設計理念及上汽綠芯新能源2020+ 產品戰略,並基於2020年及近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用戶需求,提出了新技術、新設計、新模式的發展路線。

上汽榮威近些年來走「技術派」路線,在「純電動、插電強混、燃料電池」三大技術領域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2015年推出「NetGreen綠芯」技術品牌,並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體系與完整的技術儲備。在此基礎之上,榮威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相繼推出了榮威ERX5、榮威Ei5、榮威ei6、榮威MARVEL X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車,進一步完善了品牌新能源車型矩陣。

在本次綠芯戰略溝通會中,榮威提出「新技術、新設計、新模式」,擬在產品實力、設計形象和服務創新方面齊頭並進,在新能源車型從價格為王、續航導向發展到技術、設計、服務並重的時代之下,榮威此次提出的「新技術、新設計、新模式」,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升級方向。

在技術研發層面,上汽榮威在自主研發之外,也通過與行業頂尖企業合作,實現對「三電」技術的掌控。在電芯、功率半導體、電機三項關鍵子零件的研發製造上,與寧德時代、英飛凌等國內外頂尖企業聯手,即將推出平台化電驅動、電池方案等技術,並掌握了電控開發與驗證的流程。

在創新技術上,上汽發布第二代智能插電混動技術,將搭載第二代智能EDU,採用雙輸入軸DHT構型,在平行軸布局的節奏結構下,實現發動機6擋變速、電機4擋變速,電齒比更加綿密,傳動效率達到94%,換擋和響應速度較之前有了明顯提升,結合集成了駕駛模式、能量回收模式、電量管理模式等18種組合的 iEM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可以帶給駕乘者更平順、更節能的操控體驗。而此次公布的第二代智能插電混動技術,將配備於即將在廣州車展上市的榮威RX5 eMAX之上。

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 邵景峰

在設計方面,上汽榮威在發布「律動設計」理念之後,又組建了設計戰略研究實驗室、計算設計實驗室及可視化設計實驗室三大設計實驗室,以「集成、本質、生命力」為三大設計觀,推出了全新智能電動設計理念—集智設計,該設計理念將在榮威全新Ei6使用。

在出行服務領域,上汽榮威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溝通會上,榮威提出了NetGreen新模式,用戶端將推出碼上看車、深度試駕、新消費訂閱模式等全新服務,增強用戶服務體驗和價值感知;而在銷售端,新金融服務、新共享運營、新互動社交、新智能客廳將構建上汽榮威新能源「四次方」,提升經銷商服務能力與質量。NetGreen新模式的雙端革新,將形成覆蓋「看試買用養賣」的全出行周期閉環,為行業服務提供一種新思路。

「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遭遇寒冬,這並不是短期內就能改善的,在未來失去補貼扶持之後,新能源汽車由政策扶持轉向市場化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其中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動。上汽新能源以技術升級、設計更新、推出全新的服務模式為導向,不僅是對新形勢下自身發展線路的規劃,也為未來行業發展方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技術為核心、設計為先導、服務為後盾,在這樣的思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走出陣痛期或將尤為可期。

7. 王曉秋將接班陳志鑫出任上汽集團總裁,這會對上汽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7月4日,「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刊登的一則「上海市市管幹部任職前公示」的消息顯示,現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的王曉秋,擬任市管企業正職。這意味著,王曉秋將接替陳志鑫,成為上汽集團總裁。

當天,上汽集團總部二層食堂入口的公示牌張貼出了《王曉秋同志任職前公示》,詳細介紹了王曉秋的個人基本信息和過往簡歷。公示顯示:「公示時間為2019年7月4日至7月11日。如對公示對象有情況反映的,可在公示期間向市委組織部反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與王曉秋一起提名的,還有現任上汽集團代理CFO衛勇、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傑、上汽集團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楊曉東。

7月3日,上汽集團總部公示了兩份《考察預告》,分別是由中共上海市組織部企業幹部處發出的對王曉秋的《考察預告》、由上海市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處發布的衛勇、祖似傑、楊曉東等人的《考察預告》。據了解,公示期結束後,衛勇、祖似傑、楊曉東都將提升至副總裁級別,衛勇將擔任上汽集團CFO,祖似傑提拔為上汽集團總工程師,楊曉東將升任為上汽集團副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上汽集團現任總裁陳志鑫於1959年5月生人,今年剛滿60周歲,已經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一直以來,執掌自主品牌的王曉秋被業內看作是陳志鑫的接班人之一。

面對車市「寒冬」,王曉秋不止一次強調「活下去」:「這一年會淘汰很多企業,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先活下去。」在王曉秋看來,「市場越來越差也是在提醒我們的團隊,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必須時刻要有拚命的精神。」

面對下半年車市大考,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7月1日召開的年中幹部大會上強調:「上汽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主基調,把『穩』放在首要位置。」對於未來上汽該怎麼走,創新工作如何落地,陳虹指出,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幹部人才隊伍是推動企業可持續創新的重要支撐。

此次高層大變動,王曉秋、衛勇、祖似傑、楊曉東等人將成為陳虹的「左膀右臂」,助力上汽集團「新四化」加速落地。新團隊能否給上汽帶來新的發展活力,業內將拭目以待。

8. 上汽助推「申程出行」,出行服務領域或成新機遇

作者說:繼「享道出行」後上汽再推「申程出行」,向出行服務領域轉型能否成為傳統車企發展新機遇?

「新出行綜合體」布局

「未來車企、經銷商靠著賣車賺錢的日子將會一去不復返。」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歐了出行董事長張文輝曾在2019年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上感慨,他認為,2025年以後移動出行服務將成為傳統車企利潤增長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中國四大汽車集團的發展規劃

中國一汽:
投資額:「十二五」規劃投資98億元,獲科技部「863」計劃最新項目的7.2億元研發經費。
投資落實情況:中國一汽發布「藍途戰略」,計劃推出13款乘用車和3款商用車共計16款新能源車。一汽還在「十二五」規劃中強調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將以強混客車、強混中高級及以上轎車、插電式中級轎車和純電動經濟型轎車為主打商品,重點突破包括動力電機、機電耦合、動力電池、整車控制以及必須電子化的關鍵零部件等60項核心技術。
研發部門:一汽技術中心下設的電動汽車研發部。
中國長安:
投資額:100億元。據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徐留平介紹,該集團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是「十年三步走」:到2012年將在新能源汽車上重點投資10億元,全力推動純電驅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能力提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有率達到20%;到2015年,實現綜合實力基本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到2020年將形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有率達到30%,超過100萬輛。
投資落實情況:長安汽車已掌握了整車系統集成和標定匹配、一體化專用發動機設計等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獲得純電動、PLUG-IN、混合動力技術專利144項,其中發明專利52項。在混合動力領域,長安汽車已掌握中度混合動力的關鍵技術及控制策略,基本突破重度混合動力技術難關,成功繞開豐田的技術壁壘和標准封鎖。長安汽車集團A股增發計劃是長安實現產業升級,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期步驟。在未來幾年內,長安將陸續投入100億元用於科技創新,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堅持按照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三頭並進的模式,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和自主研發產品的戰略升級。
研發部門:長安集團下設的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公司
東風集團:
投資額:30億元
投資落實情況:未來5年,東風將投入30億元用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預計2012年、2013年有產品面世,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到2015年,東風混合動力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萬輛,具備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條件並形成5萬輛的產銷規模。
研發部門:東風集團下設的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集團:
投資額:120億元
投資落實情況:從2010年開始,上汽集團累計投入孵化費用7.9億元。2010年,榮威750中混項目按計劃投放市場,順利達到20%節油率的挑戰目標;榮威550插電強混項目已完成整車安全性能驗證和碰撞試驗,進入功能樣車試制階段;2012年,榮威550插電式強混轎車將上市。
純電動小車項目已進入模擬樣車開發階段;上汽自行開發的榮威350EV樣車、E1和榮威350V2G純電動概念車還分別參加了世界電動車大會和上海世博會的展演。同時,在新能源關鍵零部件產業鏈建設上,電池系統的合資公司已承接起上汽插電強混項目和電動車項目的部分開發工作;新能源汽車電機研發合作項目也已正式簽約,集成式起動機、發電機、驅動電機和電力電子等關鍵零部件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去年年底,上汽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已實現批量投產,產品節油率可達20%。
研發部門: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事業部。

與上汽集團發展戰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