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燃料電池汽車的關鍵技術
電動汽車的關鍵能源動力技術包括電池技術、電機技術、控制器技術。電池技術、電機技術和控制器技術是電動汽車所特有的技術,這3項技術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大規模進入市場的關鍵因素。 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動汽車用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比能量(E) 、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環壽命(L)和成本(C)等。要使電動汽車能與燃油汽車相競爭,關鍵就是要開發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的高效電池。
電動汽車用電池經過了3代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第1代是鉛酸電池,目前主要是閥控鉛酸電池(VRLA) ,由於其比能量較高、價格低和能高倍率放電, 因此是目前惟一能大批量生產的電動汽車用電池。
第2代是鹼性電池,主要有鎳鎘、鎳氫、鈉硫、鋰離子和鋰聚合物等多種電池,其比能量和比功率都比鉛酸電池高,因此大大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和續駛里程,但其價格卻比鉛酸電池高。
第3代是以燃料電池為主的電池,燃料電池直接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能量轉變效率高,比能量和比功率都高,並且可以控制反應過程,能量轉化過程可以連續進行,因此是理想的汽車用電池還處於研製階段,一些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
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的燃料電池是一種稱為質子交換膜的燃料電池(PEMFC) ,它以純氫為燃料,以空氣為氧化劑,不經歷熱機過程,不受熱力循環限制,因此能量的轉換效率高,是普通內燃機熱效率的2~3倍。同時,它還具有噪音低、無污染、壽命長、啟動迅速、比功率大和輸出功率可隨時調整等特性,使得PEMFC非常適合用作交通工具的動力源。 美國和加拿大是燃料電池研發和示範的主要區域,在美國能源部(DOE)、交通部(DOT)和環保局(EPA)等政府部門的支持下,燃料電池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豐田、戴姆勒賓士、日產、現代等整車企業均在美國加州參加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示範運行,並培育了美國的UTC(聯合技術公司)、加拿大的巴拉德(Ballad)等國際知名的燃料電池研發和製造企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2007 年秋季啟動的Project Driveway 計劃,將100 輛雪佛蘭Equinox 燃料電池汽車投放到消費者手中,2009 年總行駛里程達到了160萬km。同年,通用汽車宣布開發全新的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新系統與雪佛蘭Equinox 燃料電池車上的燃料電池系統相比,新一代氫燃料電池體積縮小了一半,質量減輕了100 kg,鉑金用量僅為原來的1/3。通用汽車新一代燃料電池汽車的鉑金用量已經下降到30 g,按照目前國際市場價格,鉑金為300~400 元/g,100 kW燃料電池的鉑金成本約為1 萬元人民幣,燃料電池的成本大幅度下降。預計到2017 年,100 kW燃料電池發動機的鉑金用量將下降到10~15 g,達到傳統汽油機三效催化器的鉑金用量水平。
美國在2006 年專門啟動了國家燃料電池公共汽車計劃(National Fuel Cell City Bus Program,NFCBP),進行了廣泛的車輛研發和示範工作,2011 年美國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公共汽車實際道路示範運行單車壽命超過1.1 萬h 。美國在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叉車方面也進行了大規模示範,截至2011 年,全美大約有3000 台燃料電池叉車,壽命達到了1.25 萬h 的水平。燃料電池叉車在室內空間使用,具有噪音低、零排放的優點。 歐洲的燃料電池客車示範計劃,完成了第6 框架計劃(Framework Program,2002—2006)和第7 框架計劃(2007—2012),目的是突破燃料電池和氫能發展的一些關鍵性技術難點,在CUTE (Clean Urban Transport for Europe, 歐洲清潔都市交通)及歐盟其他相關項目支持下,各個城市開展燃料電池公共汽車示範運行,今年新的計劃 CHIC( Clean Hydrogen in European Cities, 歐洲清潔都市交通)開始實施,包括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漢堡、倫敦、盧森堡、 馬德里、波爾圖、斯德哥爾摩、斯圖加特、冰島以及澳大利亞珀斯, 即澳大利亞STEP 項目(Sustainable Transport Energy Program,可持續交通能源計劃)等,歐洲在燃料電池汽車的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德國,2012 年6 月,主要的汽車和能源公司與政府一起承諾,建立廣泛的全國氫燃料加註網路,支持發展激勵計劃,即到2015 年,全國建成50 個加氫站,為全國5000 輛燃料電池汽車提供加氫服務[7] 。戴姆勒賓士於2011 年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的全球巡迴展示,驗證了燃料電池轎車性能已經達到了傳統轎車的性能,具備了產業化推廣的能力。戴姆勒集團參與「 Hy FLEET:CUTE(2003-2009)」項目。36 輛梅賽德斯-賓士Citaro 燃料電池客車已由20 個交通運營商進行運營使用,運營時間超過14 萬h、行駛里程超過220 萬km。但是第一代純燃料電池的客車,壽命只有2 000 h,經濟性較差。戴姆勒集團與2009 年開始推出第二代輪邊電機驅動的燃料電池客車,主要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經濟性大幅度改善,燃料電池耐久性達到1. 2 萬h。
德國西門子公司研發的燃料電池,已經成功地應用於德國的214 型潛艇上(氫氧型) [11] 。2007 年德國戴姆勒賓士公司,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和加拿大Ballard公司合作, 成立AFCC 公司(Automotive Fuel Cell Cooperation,車用燃料電池公司),以研發和推廣車用燃料電池。2013 年年初,寶馬公司決定與燃料電池技術排名第一的企業——豐田汽車公司合作,由豐田公司向寶馬公司提供燃料電池技術。 從全球范圍看,日本和韓國的燃料電池研發水平處於全球領先,尤其是豐田、日產和現代汽車公司,在燃料電池汽車的耐久性,壽命和成本方面逐步超越了美國和歐洲。豐田公司的2008 版FCHV-Adv 在實際測試中,實現了在-37 ℃順利啟動,一次加氫行駛里程達到了830km,單位里程耗氫量0.7 kg/(100 km),相當於汽油3L/(100 km),如圖3 所示 [12] 。2013 年11 月,豐田在「第43 屆東京車展2013」上,展出了計劃在2015 年投放市場的燃料電池概念車,作為技術核心的燃料電池組目前實現了當時公開的全球最高的3 kW/L 功率密度。該燃料電池組去掉了加濕模塊,不但降低了成本、車質量和體積,還減少了燃料電池的熱容量,有利於燃料電池在低溫條件下迅速冷啟動。如圖5所示為豐田公司的FCHV-Adv。
目前豐田汽車公司在擴大混合動力汽車的同時,重點針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進行准備,擬在2015年投放新一代燃料電池轎車,進行批量生產;2016 年生產(與日野合作)新一代燃料電池客車。和豐田汽車公司類似,日產汽車也投入巨資開展燃料電池電堆和轎車的研發,2011 年日產的燃料電池電堆,功率90 kW,質量僅43 kg,2012 年,日產汽車公司研發的電堆功率密度達到了2.5 kW/L,這在當時是國際最高水平[14] 。另外,本田公司新開發的FCX Clarity燃料電池汽車,能夠在- 30℃順利啟動,續駛里程達到620 km[15] ,2014 年,本田宣布的新一代燃料電池堆功率密度也達到3 kW/L。韓國現代從2002 開始研發燃料電池汽車,2005 年採用巴拉德的電堆組裝了32 輛運動型多功能車(sports utility vehicle,SUV),2006 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第一代電堆,組裝了30 台SUV,4 輛大客車,並進行了示範運行;2009—2012 年間,開發了第2 代電堆,裝配100 台SUV,開始在國內進行示範和測試,並對電堆性能進行改進;2012 年,推出了第3 代燃料電池SUV 和客車,開始全球示範;2013 年,韓國現代宣布將提前2年開展千輛級別的燃料電池SUV(現代ix35)生產,在全球率先進入燃料電池千輛級別的小規模生產階段。該SUV 採用了100 kW燃料電池,24 kW鋰離子電池,100 kW電機,70 MPa 的氫瓶可以儲存5.6 kg 氫氣, 新歐洲行駛循環(New European Drive Cycle,NEDC) 循環工況續駛里程588 km,最高車速160 km/h。 在中國國家「八六三」高技術項目、「十五規劃」的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與「十一五規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的支持下,通過產學研聯合研發團隊的刻苦攻關,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初步掌握了整車、動力系統與核心部件的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轎車與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動力系統技術平台,也初步形成了燃料電池發動機、動力電池、DC/DC 變換器、驅動電機、供氫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配套研發體系,實現了百輛級動力系統與整車的生產能力。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正處於商業化示範運行考核與應用的階段,已在北京奧運燃料電池汽車規模示範、上海世博燃料電池汽車規模示範、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聯合國開發計劃)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示範以及「十城千輛」、廣州亞運會、
深圳大運會等示範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中國燃料電池轎車採用獨具特色的「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平台技術方案,具有「動力系統平台整車適配、電—電混合能源動力控制、車載高壓儲氫系統、工業副產氫氣純化利用」的技術特徵。在「十五規劃」研發的基礎上,「十一五規劃」新一代燃料電池轎車動力系統結合整車平台的改變,採用扁平化的動力系統布置方式,燃料電池發動機氫氣子系統、空氣子系統與冷卻系統採用模塊化分散布置的模式,增加了動力系統與整車適配的柔性,明顯提升整車的人機工程性能。同時,優化集成DC/DC 變換器、DC/AC控制器以及電動空調和低壓變換器等功率元器件的動力系統控制單元,在提升模塊化的同時方便集中處理電磁兼容、系統冷卻以及電安全等問題,體現了電動
汽車動力系統集成設計的方向。與「十五規劃」燃料電池轎車動力系統相比,新一代動力系統的性能得到進一步優化與提高。主要表現在:燃料電池發動機功率從40 kW 提高到55 kW;動力蓄電池容量從48 kWh 減小到26 kWh ;電機功率從60 kW 提高到90 kW;電機控制器(DC/AC) 功率提高35%,體積比功率增加12.5%。同時,動力系統繼續保持燃料經濟性的技術優勢,在車輛整備質量增加近250 公斤的前提下整車動力性明顯提高,燃料經濟性則
仍然保持在1.2 kg/(100 km) 的原有水平。中國國家「八六三」高技術項目持續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研發工作,「十二五規劃」期間為保持中國電動汽車技術制高點,繼續保持了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支持力度。從產業界來看,即使在「十五、十一五規劃」燃料電池汽車全球產業化熱潮期間,中國汽車工業界並沒有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有明顯投入,進入「十二五規劃」後,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趨於理性化的大背景下,上汽集團制定了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五年規劃,以新源動力為燃料電池電堆供應商,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燃料電池汽車,目前正進行第3 代燃料電池轎車FCV 的開發,在2011 年必比登比賽中,上汽開發的FCV 在燃料電池轎車組別中,名列第3。
同濟大學已開展多輪燃料電池轎車的研發工作,研製的燃料電池轎車已在奧運會、世博會進行大規模示範運行。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同濟大學將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成燃料電池轎車。在中國城市循環條件下,代表性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轎車的技術參數如表6 所示。

⑵ 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
污物驅動的應用在於能夠顯著的移除廢棄的底物。目前,使用傳統的好氧處理時,氧化每千克碳水化合物就需要消耗1 kWh的能量。例如,生活污水的處理每立方米需要消耗0.5 kWh的能量,折算後在這一項上每人每年需要消耗的能源約為30 kWh。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開發一些技術,特別是針對高強度的廢水。在這一領域中常用的是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反應器,它產生沼氣,特別是在處理濃縮的工業廢水時。UASB反應器通常以每立方米反應器每天10~20 kg化學需氧量的負荷速率處理高度可降解性的廢水,並且具有(帶有一個燃燒引擎作為轉換器)35%的總電力效率,意味著反應器功率輸出為0.5~1 kW/m3。它的效率主要決定於燃燒沼氣時損失的能量。未來如果發展了比現有的能更有效的氧化沼氣的化學染料電池的話,很可能能夠獲得更高的效率。
能夠轉化具有積極市場價值的某種定性底物的電池,譬如葡萄糖,將以具有高能量效率作為首要目標。雖然MFCs的功率密度與諸如甲醇驅動的FCs相比是相當低的,但是對於這項技術而言,以底物安全性為代表的多功能性是它的一個重要優勢。
全面的看,作為一種參考,以高速率的厭氧消化手段從生物量中重獲能量的資本支出約為安裝每百萬瓦生產量花費100萬瓦。後一數值也同樣適用於通過傳統的燃燒途徑、風力渦輪機以及化學染料電池等方法利用化石燃料產能。因此這一手段也處於競爭之地。何況目前,微生物燃料電池尚未達到這一水準的功率輸出。負荷速率為每天每立方米反應器0.1~10 kg的化學需氧量時,可以認為實際上能達到的功率輸出在0.01~1.25 kW/m3之間。然而,對於好氧的處理過程,觀察到的生長速率為消耗每克有機底物產生0.4克生物量生成,而對於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的過程這一速率理論上僅為0.077。基於MFC過程的本質,其產量應該介於這兩種代謝類型之間。觀察到的以葡萄糖飼喂的MFCs的生長速率在0.07~0.22之間。由於廢水處理設備中淤泥處理的花費多達每噸干物質500,這一數量的減少對於該過程的經濟平衡具有重要的提示意義。
有效的設計和操作能夠創造一種技術平台,能夠在多種領域運用而不需要進行本質上的修改。除了經濟方面,MFCs已經展現了支柱性的核心技術的姿態。它們在低的和適中的溫度下能有效的產生能量並轉化一系列的電子供體,甚至即使電子供體僅以低濃度存在。在這些方面現在還沒有能夠與之相媲美的其他已知技術。

⑶ 為什麼膜電極是燃料電池(氫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
什麼是膜電極?為什麼它是燃料電池(氫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
關鍵詞:燃料電池、氫能源、新能源汽車
從下面的燃料電池制備工藝流程圖中可以看出膜電極是PEMFC的電化學反應場所,是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

PEMFC的核心組件就是膜電極(MembraneElectrodeAssembly,MEA),它一般由質子交換膜、催化層與擴散層3個部分組成所謂的「三合一結構」。PEMFC的性能由MEA決定,而MEA的性能質子交換膜性能,擴散層結構以及催化層材料與性能,還有MEA本身的制備工藝所決定。
膜電極是具有三合一結構的組件,它由擴散層,催化層和質子交換膜組成。擴散層為反應氣體提供傳質通道,還起到集流體的作用,通常採用石墨化碳紙或碳布。
膜電極MEA一般的制備過程是:在Pt/C催化劑中加入一定量溶劑、粘結劑(如PTFE)f[INation溶液,經超聲波混合製成電催化劑漿料,採用噴塗或壓延技術在碳紙上均勻塗上催化劑製成多孔電極。然後將電極在質子交換樹脂溶液中浸漬片刻,經真空乾燥,再在一定的條件下熱壓於電解質膜上形成MEA。其中公開的一種膜電極制備方法如下:供參考
1.稱取一定量的Pt/C催化劑,置於潔凈的小燒杯中。
2.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和異丙醇,在超聲波清洗器中,超聲振盪一定時間。
3.之後滴加一定量5%質量濃度的Nafion溶液,繼續超聲一定時間。
4.將超聲後的懸浮液置於烘箱中,在一定溫度下乾燥一定時間至懸浮液呈膏狀。
5.將膏狀物均勻塗覆於碳紙表面,之後在塗覆好的催化劑表面塗刷一定量的Nafion溶液,置於烘箱中乾燥30min。
6.將兩片塗有催化劑的碳紙與質子交換膜置於熱壓機模具中,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熱壓成型。
7.將成型的膜電極置於濕潤環境中備用。
關於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在技術上,國內外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要實現的實現商業化必須降低電池材料及部件的成本。還必須在高性能Pt/C催化劑的制備、膜電極的制備上進行深入研究,2019年美錦能源等上市公司宣布膜電極生產線已具備量產條件,國內也有企業申請相關發明專利,希望我國在燃料電池方面不斷前進,努力超越。
⑷ 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電池行業優秀出口企業」、「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內、「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容」、「深圳市民營領軍骨幹企業」等殊榮,公司累計申請技術專利100餘項,並多次榮獲廣東省、深圳市科技進步獎、創新獎等,並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項目。地址
法定代表人:王克田
成立時間:1994-11-03
注冊資本:35011.3207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2951056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街道同富工業區雄韜科技園辦公樓、1#、2#、3#、8#廠房及9#廠房南棟1至5層
⑸ 求研究我國電動汽車電池核心技術的上市公司。以及與這有關的上市公司
(1)002091江蘇國泰: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產生產鋰電池電解液和硅烷偶聯劑,鋰電池電解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占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的30%,公司有望憑借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00839中信國安: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的生產廠家,同時也是國內唯一大規模生產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廠家。奧運期間以盟固利公司錳酸鋰產品作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裝配於50輛純電動大客車。 另外,中信國安還是碳酸鋰資源公司。
(3)000973佛塑股份:鋰電池隔膜。生產鋰電池隔膜產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5)600478科力遠:鎳氫電池,正謀求從豐田HEV鎳氫電池材料供應商向鎳氫動力電池組的成品供應商的轉變。目前科力遠與它們的合作僅處於談判階段。與科力遠有初步合作的僅是日本豐田和南車集團,其中南車集團的純電動客車項目已對科力遠鎳氫電池組方案較為認可。
(6)000049德賽電池: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7)600390金瑞科技 公司是國內鎳氫電池電極材料氫氧化鎳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產品主要銷售給比亞迪和日本的湯淺,發展前景廣闊。公司還具有定向增發概念,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8)600854春蘭股份:鎳氫電池。春蘭集團研發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動力型高能鎳氫電池
(9)600846同濟科技:燃料電池。參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該公司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包括具有創新化學結構的質子交換樹脂和質子交換膜的研製
(10)600196復星醫葯:燃料電池。參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權。該公司是專門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目前開發了5個系列的燃料電池產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與大功率(30kW-150kW)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其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製造技術及批量生產的能力與設施
(11)600104上海汽車:燃料電池。大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國家認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先生帶領下主要研究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新源動力的第一大股東,長城電工參股11%,新大洲A參股3.42%
(12)600192長城電工: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同上。
(13)000571新大洲A: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同上。
(14)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涉及動力電池行業,其與國家高技術綠色材料發展中心共同設立的中炬森萊高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鋰電電池、動力電池、手機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在十五期間一直承擔國家863項目——動力電池產業化開發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司已向多家汽車生產廠家提供動力電池樣品,未來在國家政策及汽車企業動力電車實現量產的推動下,該業務有望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電池金屬資源上市公司
(15)000762西藏礦業:鋰資源。西藏礦業擁有鋰儲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鹽湖20年開采權;除湖岸以及湖底自然沉積的碳酸鋰外,湖水中碳酸鋰的含量保守估計高達200萬噸;公司每年碳酸鋰銷量在2000噸左右;以磷酸鐵鋰、碳酸鋰中鋰的含量並考慮生產過程中的損耗,計算可知每噸磷酸鐵鋰大約需要0.3噸碳酸鋰,預計每輛新型動力汽車需要0.08噸左右的碳酸鋰;因此一旦動力鋰電池實現大規模應用,西藏礦業將成為受益者
(16)600459貴研鉑業:鉑資源。燃料電池若能成功產業化,鉑的深加工業務或將因此受益
(17)600432吉恩鎳業:鎳資源。鎳氫動力電池大規模發展將直接擴大鎳的需求量,公司有望從中受益
(18)600111包鋼稀土:稀土資源。國內最主要的稀土生產企業。利用1997年首次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開發鎳氫電池項目。(19)600549廈門鎢業:稀土資源。廈鎢擁有3000噸/年的儲氫合金粉產能、2000噸/年的稀土冶煉分離產能以及13萬噸稀土儲量。目前,公司的儲氫合金粉除供應比亞迪等國內公司外,還取得了松下、本田公司的認證,儲氫合金粉產銷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⑹ 燃料電池專業就業
武漢理工的燃料電池項目在國內也算較有名氣,同時也承擔了863項目車用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 ,好像他們去年還拿到了一個關於催化劑研究的項目,研發經費是很充裕的.你所問的這個專業的國內就業問題就目前的形式看有好也有壞.
先說好的:目前國內來說燃料電池屬於熱門行業特別是核心技術MEA,今年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文 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應用 燃料電池車就在其中,國內形式是一片大好.你的專業是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你進的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出意外你會參與國家863重大專項的研究,如果畢業後你要從事本專業,以目前的情況看應該會不錯,而且武漢理工有自己的研發燃料電池的公司,畢業後就可以直接留下,我想如果你要求不是特別高的話,2年後畢業就業是沒問題的.
不好的情況呢.就是可選擇的好的公司不是太多,局限性比較大,因為國內圈子就那麼大,而且真正自己做電極的公司不是很多.而且目前質子交換木燃料電池技術在全球都在一個瓶頸期,將來的發展如何誰也說不清楚,如果被否定了就會瞬間跌入谷底.
另外,武漢理工的燃料電池項目的負責人是潘牧教授 我想有機會的話拜入潘教授門下機會更多一些吧.只是一個建議畢竟還是要看老師對人如何.
⑺ 雄韜股份股票為什麼不能成為妖股
妖股需要滿足以下幾個點:
需要至少一年的吸籌整理。莊家需要吸夠足夠的籌碼,拉升才有力度。
小盤股,市盈率低於100.盤子小,拉升比較容易。
整理區間高於底部20%以上。
發動前換手率增加。吸引游資。
⑻ 今天股市行情
我看了一下華復爾通是這樣顯制示的,上午盤兩市維持弱勢震盪走勢,各大指數在昨日陰線下方震盪運行,截止到上午收盤,只有上證指數未翻紅,說明上證大盤還沒有走出下跌的陰影,同時,經過前兩天指數的下殺,市場避險情緒還在,並且板塊的輪動速度再次加快,從盤面上的情況來看,目前資金更加傾向大白馬股,醫療、釀酒等板塊領漲,保險板塊起到了大盤定海神針的作用,雖然保險股不多,但大市值公司對大盤的影響較大,因此保險股也是資金重點關注的對象。上午盤整個A股市場處於弱勢震盪,關鍵就看明天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