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埃博拉病毒在疫苗研究好前,會傳入中國嗎
應該不會,各個關口檢查的都很嚴
② 1976年發現埃博拉病毒,為何現在才預防
因為政府保密
③ 中國埃博拉病毒怎樣預防
預防措施的選擇要看病毒的傳播途徑,埃博拉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傳播,病毒可透過與患者體液直接接觸,或與患者皮膚、黏膜等接觸而傳染。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所以勤洗手,勤洗衣物,規范睡眠提高自己的身體抵抗免疫能力是很關鍵的。
一旦自身出現感冒症狀,首先自己排除一下是傳染病的幾率,如果排除不了,那麼建議自己去醫院,家人在家消毒預防。
④ 埃博拉病毒在哪些年代爆發過,每次都經過多長時間被控制
實驗室感染:有報道明確的埃博拉實驗室感染至少有2次,一次為1976年,英國Porton Down微生物研究所(RME),一工作人員實驗室內轉移埃博拉感染的豚鼠肝勻漿時針頭刺入大拇指而感染。另一次為2004年5月俄羅斯維克托實驗室,一女科學家意外被感染病毒的注射器針頭扎破手指,感染發病死亡。
1976年6~11月。蘇丹南部,共發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為53%。1976年9~10月間在民主剛果(前扎伊爾)扎伊爾周邊地區,發現318個病例,280例病死,病死率88%。85例因共用注射器感染,繼發者為醫護和病人親屬。
1979年在蘇丹的恩扎拉地區,發病33例,死亡22例,病死率為67%。
1994年6月在加彭的明克伯、馬科庫地區及熱帶雨林採金區,發病49例,死亡31例,病死率63%。
1995年4月在民主剛果基奎特市及其周圍地區發生,發病315例,死亡245例,病死率77%。繼發病例多為治療和護理人員,占所有病例的25%。
1996年2月~1997年1月在加彭北部,發病60例,死亡45例,病死率75%。66人/97人流行源於接觸了1隻叢林中死亡的黑猩猩的21名村民,繼發病例都參加病死者傳統的葬禮。
2000年8月~2001年1月在烏干達北部的古盧、Masindi及Mbarara。共發病425例,死亡224例,病死率53%。
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剛果共和國和加彭,共發病123例,97例病死,病死率為79%。
2002年12月~2003年4月底,剛果共和國共發生感染病例143例,病死128例,病死率89%。流行原因與人類狩獵活動有關,與黑猩猩和其他哺乳動物接觸而感染。
2005年4~6月,在剛果(布)發病12例,發現9例病人均死亡。經屍檢取樣化驗後證實。
2012年7月31日(當地時間),烏干達發現三例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例。截止當地時間8月3日,已確診53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至少16人死亡。另有312人被懷疑感染埃博拉病毒而被隔離。1名因疑似病例而被隔離在醫院接受檢查的囚犯逃跑[3]
2014年,肆虐西非國家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驚人。病毒至4月1日 已造成82人死亡。截至4月14日在幾內亞已出現168名感染者,其中108人死亡。[4-5]
2014年7月,奈及利亞出現首宗輸入型埃博拉病毒病確認病例,患者於7月25日在拉各斯市死亡。26日,尼政府宣布將尼傳染病警戒提升至紅色級別,並要求所有海陸空口岸實施埃博拉病毒病監測,採取相應衛生檢驗檢疫措施。[6]
2014年7月27日,賴比瑞亞一名享有極高知名度的賴比瑞亞醫生死於埃博拉病毒,另有一位美國醫生已感染此病毒,正在接受治療。截止2014年7月28日,此次疫情已經在西非導致672人喪生,是有記錄以來喪生人數最多的一次。[7]
2014年7月29日,獅子山衛生部門確認,領導獅子山對抗有史以來最嚴重一次埃博拉疫情的醫生於當地時間7月29日因感染埃博拉病毒逝世,年僅39歲。舍克·汗(Sheik Umar Khan)親自救治了一百餘名患者,在他逝世之前,已經有數十名當地醫療工作者犧牲。
據世衛組織統計,這種烈性傳染病沒有特效葯也沒有疫苗,其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內出血和外出血。迄今為止本次爆發的死亡率為56%,但歷史上最高可達90%。[8]
香港
2014年7月30日,一名從肯亞返回中國香港的女子被曝出現類似埃博拉病毒病徵,已被隔離治療,雖然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隨後表示該女子病徵未符合懷疑病例的定義,但依然未消民眾恐慌,香港衛生署咨詢熱線被民眾打爆。
摘自 網路
可以看出疫情控制大概在半年左右。
事實上就我所知埃博拉病毒之所以能被控制是因為其潛伏期很短(只有幾天而已),如果潛伏期長一點,一兩個月的潛伏期的話,人類可能已經被一波帶走了。
⑤ 中國現在有哪幾個生物制葯企業有實力有能力研製生產出埃博拉病毒疫苗
據科學網2016年12月28日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8日宣布,由該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研究員團隊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非洲獅子山開展的Ⅱ期500例臨床試驗取得成功。
據了解,我國研製的重組埃博拉疫苗,為全球首個2014基因型,針對性強,且首創凍乾粉劑型,37℃環境下可穩定存儲3周以上,適合應急條件下的廣泛使用,現已具備大規模生產技術條件。
⑥ 埃博拉病毒加登革熱的上市股票
埃博拉病毒概念股:
達安基因(002030)、萊茵生物(002166)、魯抗醫葯(600789)、振東制葯(300158)、科華生物(002022)、天壇生物(600161)
登革熱概念股:
達安基因(002030)、上海凱寶(300039)、魯抗醫葯(600789)、海王生物(000078)、萊茵生物(002166)、康緣葯業(600557)
⑦ 埃博拉病毒(EBOV)可能會到中國嗎應該怎樣預防
目前埃博拉病毒只在非洲出現,對歐亞地區影響不會太大,但此病毒極容易傳播,預防工作也應及時到位。通常情況下,埃博拉病毒用60℃以上的高溫均可殺死。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埃博拉病毒起源
埃博拉病毒起源於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扎伊爾即現在的剛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區。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該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到人,並且通過人際間傳播在人群中蔓延。但基於現有證據,人們認為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
「埃博拉」是扎伊爾(即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里,瘋狂地虐殺「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生靈塗炭,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倖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蘇丹,一時屍橫遍野。經過兩次「暴行」後,「埃博拉」病毒隨之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變得無影無蹤。
1995年1月起在扎伊爾及1996年2月起在加彭暴發流行:在扎伊爾基奎特(Kikwit)市發病316例,死245例,病死率78%;在加彭奧果韋伊溫多(Ogooue Ivindo)發病46例,死31例,病死率67.4%。

(8)埃博拉病毒防治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病毒結構形態
「埃博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利用電子顯微鏡對埃博拉病毒屬成員的研究顯示,其呈現一般纖維病毒的線形結構。
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現「U」字、「6」字形、纏繞、環狀或分枝形,不過實驗室純化技術也可能是造成這些形狀產生的因素之一,例如離心機的高速運轉可能使病毒粒子變形。
病毒粒子一般直徑約80納米,但長度可達1400納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長度則接近1000納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結構的核殼蛋白由螺旋狀纏繞之基因體RNA與核殼蛋白質以及蛋白質病毒蛋白VP35、VP30、L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從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納米長。
另外10納米則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這層套膜來自宿主的細胞膜,在套膜與核殼蛋白之間的區域,稱為基質空間,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組成。
⑨ 埃博拉疫苗mil-77是中國那家上市公司研製的
軍事醫學科學院聯合海正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