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北鋼鐵集團總經理於勇所獲榮譽
2010年以來,先後榮獲:
全國勞動模範
河北省第四屆「最受關注企業家」
「2010年度河北十大經濟風雲人物」之首
唐山市「新唐山建設卓越功勛獎」
等榮譽稱號
❷ 現代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進步啊
1.5G領跑世界
從4G快人一步,到5G領跑世界。當流量社會到來,網速就是效率。數秒鍾完成一部高清大片的下載,直播更是「分分秒秒無卡頓」。預測是到2020年中國5G將實現商業化推廣,到2025年中國5G用戶數量有望達到億級規模。

❸ 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待遇和福利怎麼樣呢
待遇很好,每月3000千左右,車補、飯補、年終效益獎都有,而且還五險一金。不過這里要一本以上的學歷。
❹ 江歡成的成就
第一次成功地將30米天線衛星地面站設計在軟土地基上,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是世界第三高大樓金茂大廈(420米高,88層)業主的設計顧問組和SOM的設計代表組的負責人。由他總負責設計的東方明珠塔(463米),在造型、結構及功能等方面,得到國內外普遍好評;總負責設計的558米高世界最高塔雅加達塔,在和世界第一流建築師的競爭中一舉中標,為我國建築設計開拓國際市場作出了貢獻。
作品榮獲獎項
1.上海衛星地面站工程
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獎工種負責人
2.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建設部優秀設計獎
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設計總負責人 義大利館的牆面嵌有特殊發光材料;印尼館的竹木結構頗具特色;文化中心的觀景台讓浦江兩岸美景盡收眼底……昨天,我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地標性建築東方明珠的設計者江歡成走進「相約名人堂———與院士一起看世博」講堂,為觀眾講述世博會里各具特色的建築。
樓倒倒事件:在2009年7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事故調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總工程師江歡成說,事發樓房附近有過兩次堆土施工:第一次堆土施工發生在半年前,堆土距離樓房約20米,離防汛牆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堆土施工發生在6月下旬。6月20日,施工方在事發樓盤前方開挖基坑,土方緊貼建築物堆積在樓房北側,堆土在6天內即高達10米。
專家組成員、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技術總監顧國榮說,第二次堆土是造成樓房倒覆的主要原因。土方在短時間內快速堆積,產生了3000噸左右的側向力,加之樓房前方由於開挖基坑出現凌空面,導致樓房產生10厘米左右的位移,對PHC樁(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產生很大的偏心彎矩,最終破壞樁基,引起樓房整體倒覆。
印象最深的建築是印尼館
世博會開園以來,江歡成已經來過6次。但出乎記者意料的是,他看過的館卻不多,其中多數還都是非熱門場館。「除了有一次『沾光』電視台采訪,進了中國館外,其他場館我也和普通觀眾一樣,排隊參觀。」采訪中,「普通」兩個字是江歡成院士反復提及的,「我只是從一個結構工程師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談談世博,分享感受。」 曾領銜設計印尼雅加達電視塔,目前依然在印尼有工程的江歡成對印尼館格外關注。「印尼館的設計本土化、屬地化味道很濃。」江院士介紹道,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印尼館,不僅館內裝飾處處可見竹子,更是別出心裁地將竹子應用到了房屋構造之中;屋頂以層疊的竹排裝飾,地板也是竹簡搭建而成,「將自然元素與建築融合在一起,突顯了印尼建築的特色。」 此外,澳大利亞館的影片、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都給江歡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博軸加步道」設計出色
作為從事建築領域研究的學者,江歡成眼中的世博又是怎樣一個模樣呢?答案就是:集萬國建築特色為一體的博覽盛會。江歡成深有感觸:「所有場館都非常具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看到館名,就能通過外形聯想到是什麼館了。」中國館似「東方之冠」、德國館就像一輛戰車、尼泊爾館的「佛塔」、巴基斯坦館的「古堡」、法國館的玲瓏剔透彰顯著法式浪漫、沙特館的「月亮船」、芬蘭館像個冰壺……這些各具風情的建築在江歡成眼中就是一張張國家名片,代表著各國建築特色和傳統文化。此外,江院士還特地提到了本次世博會的一大特色建築——世博軸。「世博軸加上高架步道,構成的十字形將200多個場館連接起來,這個『大動脈』的設計非常出色。穿插其間的陽光谷就像高腳杯,白天夜晚散發出不同的魅力。」
水幕牆能降溫但也耗能
「低碳環保」是此次上海世博會的核心理念。在城市最佳實踐區中,也有許多低碳、節能城市的實物案例展示。「盧森堡館像一個城堡一樣,但它的外牆是沒有任何裝飾的鋼板,叫做耐候鋼。使用這個建材,可使得鋼結構的壽命延長很多,但是造價比普通的鋼貴15%-20%,不過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它是值得的。」江歡成這么認為。另外,馬德里案例館的「空氣樹」也讓江院士贊不絕口。在馬德里,城市當中很擁擠,在市民廣場里造上一個「空氣樹」,上面安裝風力發電設備,人們就可以在「樹」下乘涼、休閑。他表示,這樣一個集舞台、表演、交際於一身的建築非常獨特,在「大樹」下溫度明顯比外界低不少,可謂是「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個理念非常值得上海學習。
談到目前國內建築業的環保理念,江歡成則表示,通風、採光、太陽能、垂直綠化等技術一直在努力探索之中,特別是在垂直綠化方面頗有心得。「在建築牆體上要布置垂直綠化,可以種植一種爬牆虎。隨著它的生長將慢慢覆蓋建築牆面,這樣既自然環保,不用耗費額外的能源,還能調節室內溫度,吸收二氧化碳,一舉多得。像有些案例館里展示的水幕牆,雖然降溫效果也很不錯,但是卻需要額外的能源讓水源源不斷地流動,不夠環保。」

❺ 河北鋼鐵集團唐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榮譽稱號
1988年,唐鋼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先進集體」稱號,獲「五一」勞動獎章。
1989年,唐鋼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經濟效益好,社會貢獻大」企業。
1990年,唐鋼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
1991年,唐鋼被國務院企業管理指導委員會、生產委員會批准為「國家一級企業」。
1992年,唐鋼連續7年保持「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稱號。
1994年,唐鋼被中國名牌產品認定暨明星企業評比活動組委會評為「中國明星企業」;唐鋼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1993年度「省級文明單位」。
1995年,唐鋼獲「河北省優秀企業」稱號。
1997年,唐鋼被評為「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唐鋼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質量效益型企業」。
1998年,唐鋼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1997年度河北省工業企業最佳形象單位」稱號;唐鋼被評為「1996~1997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
1999年,唐鋼榮獲「河北省先進企事業單位」稱號;唐鋼被國家冶金局授予「1997~1999年全國冶金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稱號。
2000年,唐鋼獲河北省政府授予的「河北省質量管理獎」。
2001年,唐鋼被省企業管理協會評為「2000年度河北省明星企業」;唐鋼股份公司被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命名為「2000年度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
2002年9月,唐鋼被全國質量管理協會授予「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稱號。
2004年,唐鋼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唐鋼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 2002~2003年度文明單位」稱號。
2005年,唐鋼被河北省企業聯合會授予「河北省明星企業」稱號;唐鋼股份公司獲「河北省用戶滿意企業」稱號;
2000~2005年,唐鋼連續6年被評為「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

❻ 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工資待遇和福利怎樣
千萬別來礦業,我上了快20年班每月2800,雞肋呀!
❼ 河北鋼鐵工人的待遇
河北鋼鐵集團中的邯鋼工人的待遇是最低的。尤其是邯鋼工程處的工人更低,工資獎金等全部2000元。主體2000多到3000元。幹部的工資在集團裡面是數得著的多。反差太大!
❽ 1988年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
1988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
1988年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工作最近結束,共評出獲獎項目295項,其中一等獎38項,二等獎257項。
這次評獎的項目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部分。基礎研究部分面對全國高等學校;應用研究部分面對國家教委直屬高等學校。評獎採取限額申報,共受理918項。
評獎程序採取二級評審,在進行通信評審的基礎上召開專家評審會。專家組成員由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部分委員和部分學科組成員組成。
獲獎項目自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內,凡發現獲獎項目中有剽竊、弄虛作假及有其他異議的,可向國家教委科技管理中心提出。
一等獎(三十八項)
高臨界溫度氧化物超導體的研究(北京大學)
微局部分析及其在SCHRODINGER運算元研究中的應用(北京大學)
微機結構分析通用程序SAP84(北京大學)
地球元素豐度系列研究(北京科技大學)
類星體的觀測(北京師范大學)
函數逼近和調和分析(北京師范大學)
HK40爐管超聲檢測技術(大連理工大學)
中國季度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復旦大學,國家經委經濟信息中心)
運動誤差的計算機輔助實時測量與控制理論研究(華中理工大學)
空氣放電柑桔保鮮技術(華中理工大學)
12V-重180柴油機缸套外壁的激光熱處理(華中理工大學,解放軍38609部隊青島研究室,解放軍4808廠)
彩電零件沖裁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華中理工大學,國營長江有線電廠)
超塑性變形唯象力理論及成形規律的一些研究(吉林工業大學)
液氨溫區超導電子器件的應用基礎研究(南京大學)
分布式系統軟體技術的研究(南京大學)
程序設計語言研究(南京大學)
自校正控制應用基礎研究(南開大學)
拉格朗日余流和長期運輸過程的研究——一種三維空間弱非線性理論(青島海洋大學)
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二級系統(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機械電子部北京自動化研究所,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中科院微電子中心,北京郵電學院,中科院半導體所,北京半導體器件三廠)
彈性流體動力潤滑理論與應用研究(清華大學)
微程序優化及軟體流水新方法(清華大學)
城市污水處理和再利用(清華大學)
空氣沖擊造型機(清華大學,蘇州鑄造機械廠)
35千伏變電站微機保護監控綜合系統(清華大學,威海市電力工業局)
裂隙油氣藏滲流理論及開發分析新方法研究(石油大學研究生部)
高純度環氧丙烷三相精餾技術及設備(天津大學)
國家能源平衡分析與預測網路信息系統(天津大學,國家統計局)
上海地區台風特性及其對高聳結構的作用(同濟大學)
DM7預應力體系研究與應用(同濟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柳州建築機械總廠,湖南省路橋公司)
全數字化自動測圖系統(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中國昆蟲病毒圖譜(武漢大學)
赤眼蜂人工寄主卵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技術(武漢大學)
截流水力學(武漢水利電力學院)
無水瓶裝氧氣及壓縮機組的優化研製(西安交通大學)
液——固分離體系中溶質的計量置換吸附機理研究(西北大學)
成因礦物學與找礦礦物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大分子RRNA序列及高級結構的快速分析方法及在核酸結
構與進化研究中的應用(中山大學)
高壓直流系統可靠性研究(重慶大學)
二等獎(二百五十七項)
大樣本理論與極限理論若干問題的研究(安徽大學)
生物防治重要資源蟲霉的研究(安徽農學院)
可靠性最優化理論及應用(北方交通大學)
稀土——過渡族金屬間化合物的結構與磁性(北京大學)
鑭氫y型分子篩活性中心的性質及其結構模型的研究(北京大學)
光學瞬態相干效應及其應用的研究(北京大學)
生物活性核酸類似物的研究(北京大學)
含離子聚合物——聚甲基丙稀酸烷基磺酸酯的合成,形態、
表面動態性能及抗凝血性(北京大學)
電解質——混合溶劑溶液中分子間相互作用及結構性質的研究(北京大學)
流速測量技術(北京大學)
東亞環流系統的數值模擬(北京大學)
長期天氣預報與氣候變化(北京大學)
鎖相法塞曼激光穩頻及其理論與應用(北京大學)
《機編西文圖書聯合目錄》計算機系統(北京大學圖書館自動化研究部)
靈長目動物生物鉸運動進化理論(北京科技大學)
硼在鋼中的作用及硼在晶界偏聚行為的研究(北京科技大學)
中間體,過渡態和反應途徑勢能面理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
昆蟲種群數量的時空動態及機理研究(北京師范大學)
一個脈沖化的快中子核反應分立γ射線測量系統(北京師范大學)
免疫缺陷動物體內人類腫瘤實驗研究系列模型及其應用(北京醫科大學)
中葯LLA對細胞因子(IL-2、3,6)及老年免疫
調節(北京醫科大學)
W變換——理論及演算法(北京郵電學院)
大顆粒小泡非突觸部位胞吐——神經肽釋放的形式(北京中醫學院)
高溫熱能回收裝置一碳化硅高溫換熱器(成都科技大學)
圖書館微機網路管理信息系統(成都科技大學)
飲水除氟器(成都科技大學)
優化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大連理工學院)
波浪譜在水流作用下的變形(大連理工大學)
直噴式油膜霧化燃燒系統(大連理工大學)
數學軟體的研究與開發(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AL、SI、CR對R-FE-MN合金順磁——反鐵磁性轉變的影響與新功能合金的探索(大連鐵道學院)
MOS型功率器件表面摻雜層·場限環·場板形成的電場分布及優化設計理論(電子科技大學)
鋁電解中金屬溶解損失機理及提高電流效率研究(東北工學院)
非晶合金感生磁各向異性動力學研究(東北工學院)
常微分方程及泛函微分方程周期解、穩定性及振動解研究(東北師范大學)
人參多糖基礎理論的系列研究與應用(東北師范大學)
遙感在草場氣候資源調查中的應用系列研究(東北師范大學)
部分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理論及設計方法(東南大學)
自適應信號處理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東南大學)
毫米波無源電路的分析(東南大學)
大理石拋光技術(即拋光磨具)(東南大學)
INP極性表面的原子結構和電子態(復旦大學)
含共聚物的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復旦大學)
非交換環的結構(復旦大學)
沸石分子篩的酸性能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復旦大學)
中國人體線粒體DNA多態性及其突變機制研究(復旦大學)
分子克隆人胸苷激酶的基因和A以及DNA片段重建成基因的研究(復旦大學)
光控固態繼電器(半導體組合開關)研製(復旦大學,北京半導體器件十一廠)
上海經濟區大中城市郊縣生態經濟發展預測及環境保護對策研究(復旦大學,江蘇省吳縣環保局)
雙曲熒光燈的研究(復旦大學,上海滬光燈具總廠,浙江上虞燈泡廠)
信息管理系統的類神經元網路(復旦大學,上海市第三鋼鐵廠)
內窺鏡激光自體熒光光譜與圖象快速診斷胃癌研究(復旦大學,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三七總皂甙對血管平滑肌CA內流的作用(中山醫科大學)
大型交流電機和變壓器內電磁場的數值計算(哈爾濱電工學院)
熱彈性馬氏體相變理論及合金的形狀記憶效應(哈爾濱工業大學)
形變熱處理基礎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
近代開關理論及圖形方法的研究(杭州大學)
求復多項式全部零點的並行演算法(杭州大學)
表面活性劑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及其機理研究(杭州大學)
現代調和分析若干問題(杭州大學)
浙江省淡水魚寄生粘孢子蟲研究(杭州大學)
生物間遺傳學在小麥抗葉銹病育種方面的運用(河北農業大學)
耐熱耐磨合金降鎳降鉻研究在導衛板上的應用(河北省孟村縣冶金鑄造廠,清華大學)
河流泥沙對污染物的影響及底泥耗氧和運動規律的研究(河海大學)
棉蟲天敵及其利用的研究(湖北大學)
病毒唑雙盲隨機對照靜脈滴注對流行性出血熱的療效研究(湖北醫學院)
物理抗生育的研究(湖南師范大學)
靜電場數值計算新方法及其應用(華北電力學院)
形狀匹配及識別方法研究(華東工學院)
氣體溶解度的分子熱力學研究(華東化工學院)
EC-D型混合澄清器及其在稀土工業中的應用(華東化工學院,江西省尋烏稀土分離廠)
輻射研製保溫瓶膽薄層鍍銀用高聚物(華東化工學院,上海保溫瓶瓶膽總廠)
海灘剖麵塑造理論與應用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
江蘇北部及連雲港地區淤泥質海岸海灘演變和海港工程有關
的動力地貌研究(華東師范大學)
用離心法從烏桕脂(籽)製取類可可脂(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農學院)
SJ型木質素磺酸鎂的研應究與應用(華南理工大學,廣西建築材料科研設計所,廣東江門甘蔗化工廠)
分析強非線性高階系統的「等效小參量法」(華南理工大學)
電站雜訊控制技術(華南理工大學)
SJ-PB65雙波狀單螺桿排氣式塑料擠出機(華南理工大學)
格里芬雙列雜交的多變元推廣(華南熱帶作物學院)
空間曲面加工的動態逼近理論及應用(華中理工大學)
金屬材料的延性斷裂(華中理工大學)
電液伺服扭矩載入系統(華中理工大學)
RCM多元低合金抗磨鑄鐵磨球(華中理工大學)
IBMPC/XT微型機三坐標數控編程系統HZAPT-11 (華中理工大學)
自由鍛造水壓機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華中理工大學,第一重型機器廠)
2V-O·3/7全無潤滑空氣壓縮機(華中理工大學,麻城市壓縮機廠)
原子的共振熒光分布及超熒光拍(華中師范大學)
B-值隨機元的極限理論(吉林大學)
代數拓撲與動力系統中的若干問題(吉林大學)
結合環的鏈條件及其詣零性,交換性(吉林大學)
交聯接枝高分子的表徵(吉林大學)
混合型延時反饋光學雙穩系統的非穩定性研究(吉林大學)
有源消聲(南京大學)
固相配位化學反應(南京大學)
聲波在水霧中傳播特性的研究(南京大學)
埃克曼層動力學(南京大學)
人工調制非晶態半導體周期准周期超晶格(南京大學)
現代調和分析與逼近論及其應用(南京大學)
離子簇的幻數和同位素效應(南京大學)
中國東部若干城市和礦山的地下水資源評價和水量計算的研究(南京大學)
數學方法在金、鉬及石油等礦床研究中的應用(南京大學)
華南產鈾花崗岩及有關鈾礦床研究(南京大學)
吸聲尖劈研究和消聲室設計(南京大學)
713-B型天氣雷達數字處理系統(南京大學、機械電子部
第十四研究所,北京市氣象局氣象技術服務部)
天線參數的高精度測量(南京大學)
多輸入/多輸出結構振動模態識別理論與應用(南京航空學院)
我國新發現的一種禽病——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病的研究(南京農業大學)
螺原體菌在我國的發現及新種類的鑒定(南京農業大學)
推拿鎮痛和調整作用的研究(南京中醫學院)
大環配體與稀土及d-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性質和結構的研究(南開大學)
新穎鐵硫簇合物的合成、反應、結構與構象研究(南開大學)
聲光作用理論及其新應用研究(南開大學)
可積系統的代數結構,楊-Baxter代數(南開大學)
NK-P植物營養素(南開大學)
樹脂法提取甜菊甙新工藝(南開大學,高分子化學研究所)
密碼簡並規則,分子手性起源與構象動力學(理論生物物理學的幾個問題)(內蒙古大學)
多級火箭的優化理論(青島大學)
海洋鉀肥資源的化學研究(青島海洋大學)
黃河口及鄰近海域沉積物中重金屬含量分布及其賦存形式(青島海洋大學)
864-人工皮膚(青島海洋大學)
正電子湮沒對材料微觀缺陷,相變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清華大學)
土壤水滲流的數學問題(清華大學)
固體表面上流動膜沸騰與液滴蒸發的機理研究(清華大學)
邊界元法和邊界元——有限元耦合法及其在彈塑性應力分析中的應用(清華大學)
熱力渦輪機械繫統的動態特性及其工程應用(清華大學)
大系統方法與微重條件下充液航天器晃動動力學和姿態控制問題的研究(清華大學)
齒輪轉動動態性能的研究(清華大學)
管道多泵站密閉輸送條件下水擊數值模擬研究(清華大學)
新型液晶材料的結構和性能研究(清華大學)
雙曲拱壩整體應力穩定分析技術(清華大學)
重心高度轉動慣量試驗台(清華大學)
STAR-1極軌氣象衛星地面站(清華大學)
通用可編程雷達信號處理技術的研究(清華大學)
管殼式換熱器管板強度設計方法(清華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雜貨船積載專家系統(清華大學,福建省輪船總公司)
2千兆赫4*120路多通道數字微波接力機(清華大學,國營重慶無線電廠)
馬鋼8000噸模鍛水壓機主缸優化研究(清華大學,馬鞍山鋼鐵公司)
高功率YAG倍頻染料激光器(山東大學)
STU氨基硅酮彈性體織物整理劑(山東大學)
煤礦「底板突水」機理及預測礦井水災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山東礦業學院)
蘋果碳素、氮素營養的研究(山東農業大學)
分子反應散射的量子動力學研究(山東師范大學)
甲基黃酮醇胺鹽酸鹽的心血管葯理作用的系統研究(山西醫學院)
長期應用多巴胺激動劑和阻滯劑對多巴胺D1和D2受體的調節(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中葯蒲黃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機制的研究(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分期動靜脈轉流重建下肢組織營養(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板殼非線性問題的理論與計算(上海工業大學)
兩相流理論及其應用(上海工業大學)
雙曲自然通風冷卻塔的強度和穩定(上海工業大學)
一價銅鹽溶液電解過程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上海工業大學)
廣義系統反饋控制設計新方法(上海交通大學)
氣流亞壓縮隱式電弧不銹鋼自動焊接機(上海交通大學)
不銹鋼壺嘴曲線自動TIG焊機(上海交通大學)
新長征四號火箭遙測用低值過載加速度測量儀(上海交通大學)
動態模式經濟控制論模型(DYPECM)的開發研究(上海交通大學)
LIS/VLSI設計、研證、測試系統(上海交通大學)
「FY-1」太陽電池陣振動特性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上海交通大學,航天工業部509所)
微機通用匯編系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愛建電腦公司)
高等水生植物對城市污水的凈化效應研究(上海交通大學,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普陀城建辦公室,普陀園林管理所)
非線性問題的數值方法及並行演算法的研究(上海科技大學)
延髓頭端腹外側區在軀體傳入沖動調整心血管功能中的作用(上海醫科大學)
結合圖象診斷進行人體斷面解剖學研究(上海醫科大學)
還精煎及其拆方對延緩下丘腦-垂體-性腺-胸腺(HPGT)軸衰老的作用研究(上海中醫學院)
扶正法為主治療晚期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上海中醫學院)
鳥類卵黃囊期血細胞發生及免疫功能(沈陽農業大學)
橡膠磨粒磨損機理的研究〔石油大學(華東)〕
裂化催化劑再生反應動力學規律及再生反應熱效應的研究〔石油大學(華東)〕
油頁岩熱性質,熱解生烴和半焦燃燒動力學研究(石油大學研究生部)
淡水育珠蚌的系統研究(四川大學)
鈷-57穆斯堡爾源的研製(四川大學)
KGR-1型單相交流抗干擾穩壓電源(四川大學)
非線性振動若干理論及應用問題研究(天津大學)
電弧等離子體單波長激光干涉診斷技術(天津大學)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中的通道布線研究(天津大學)
有機物質熱力學性質和傳遞性質的研究(天津大學)
蒸餾基礎理論的研究(天津大學)
海上石油平台焊接鋼結構抗脆性破壞研究(天津大學)
DP-01型快速滴譜儀(天津大學)
激光多普勒測量法電子鍾表微型步進電機動態特性測試系統(天津大學)
工業X射線探傷用復合鉛增感屏(天津大學)
激光微機自動同步彈道高速攝影系統(天津大學)
旋葉式動態壓濾機技術開發(天津大學)
包醛氧澱粉的研製及開發的研究(天津大學)
高頻焊螺旋管水再壓縮式空氣等離子在線切割工藝及裝備(天津大學,華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機械廠)
新型高效旋風分離器(天津大學,錦州煉油廠,天津第二石油化工廠)
輪胎成型鼓優化設計及輔助設計(天津大學,青島橡膠機械廠,吉化橡膠機械廠)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材性及施工工藝研究(天津大學,天津紅橋區房屋修建工程公司)
自動測溫控溫微波熱療裝置(天津大學,天津市第二中心醫院)
氣管插管式心電、呼吸、體溫組合感測器及監測儀(天津大學,天津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計算機輔助居住建築設計綜合軟體系統TJCAAD(同濟大學)
金壇縣龍山地區下水除砷研究(同濟大學,江蘇省金壇縣自
來水公司,金壇縣城建局,金壇縣衛生防疫站)
中國人補體C4、BF、C2的遺傳多態現象及其與疾病的關系(同濟醫科大學)
乙醯膽鹼在針刺鎮痛中的作用(同濟醫科大學)
慢性肝炎免疫病理研究(同濟醫科大學)
近代測量平差理論及其應用(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極譜催化波新體系的研究(武漢大學)
用正電子湮沒譜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缺陷和相變(武漢大學)
巴納赫空間結構理論(武漢大學)
電離層電波傳播與電離層動態特性研究(武漢大學)
水環境中腸道病毒的濃縮、檢測及其行為(武漢大學)
長鏈烷基硅油的合成及其應用(武漢大學,國營824廠)
射流泵的理論(武漢水利電力學院)
非線性前饋網路的頻譜分析與信息保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石灰穩定土原理及應用(西安公路學院)
關於非線性方程的解法及有關問題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學)
引信自動分解系統(西安交通大學)
SDM-420四道生理信號顯示測算儀(西安交通大學)
人機控制系統模型化方法及應用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學)
通用微機控制器GMC系列(西安交通大學)
JTR-1型教學機器人(西安交通大學)
蜜滋系列(西安交通大學)
小型高效氣體靜壓及動壓軸承透平膨脹機(西安交通大學,江西制氧機廠)
大型電站鍋爐兩相流沸騰傳熱與阻力特性的研究(西安交通
大學,上海鍋爐廠,東方鍋爐廠)
沖蝕磨損及耐磨合金(西安交通大學,水電部成都勘測設計院,西安電力機械廠)
無梭織機儲緯器及其單片微機控制系統(西安交通大學,渭南紡織機械廠)
變壓器短路機械強度(西安交通大學,西安變壓器電爐廠)
西安地區工業產品結構研究報告(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市經濟委員會,西安市經濟研究中心)
華北地台西南緣晚前寒武紀生物地層研究(西北大學)
強制性凝固組織的形成原理(西北工業大學)
雜交/混合有限元(西南交通大學)
安寧果下馬(中國矮馬)品種資源的發掘及特性研究(西南民族學院)
金屬電沉積理論研究(廈門大學)
重金屬中毒(徐州醫學院)
氯乙烯懸浮聚合化學和聚合工程基礎研究(浙江大學)
計算機美術的研究(浙江大學)
XDW-1型體表電位系統(浙江大學)
國產原油烴類熱力學基礎數據的測定和研究(浙江大學)
光學薄膜寬波段自動監控和測試裝置(浙江大學)
減壓充氮直拉硅單晶技術(浙江大學)
超薄型紙紙機的模型化和定量、水份的計算機控制(浙江大學,民豐造紙廠)
10-32(雙吸)玻璃制瓶機離心風機(浙江大學,煙台風機廠)
有機肥料營養作用的機理研究(浙江農業大學
水稻害蟲天敵圖說(浙江農業大學)
碳質球粒隕石中鎂橄欖石周邊和內部的鐵橄欖石邊、脈、暈及其成因信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華南二疊一三疊系界線地層及動物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P物質、K物質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樣免疫反應在人脊髓
和脊神經節的定位(中國醫科大學)
振動和脈動高梯度磁選理論研究及應用(中南工業大學)
用擴散偶技術及計算機計算方法研究相圖及相圖中的動力學通道(中南工業大學)
鋁電解摻雜碳素陽極的電催化功能(中南工業大學)
三體至N體泰米系數和超球諧變換系數的計算(理論方法和通用計算程序)(中山大學)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多巴胺拮抗物誘導魚類促性腺激素分
泌和排卵的作用(中山大學)
高活性的新型魚類催產劑(中山大學)
姜黃食用色素(中山大學,廣東省營山天然色素廠)
四個天然產新葸醌化合物的提取、分離和結構鑒定(中山醫科大學)
消化性潰瘍病因,發病機理和治療學的研究(中山醫科大學)
廣州地區小兒遺傳性溶血性疾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中山醫科大學)
預激綜合症患者電生理特性及其臨床副束的反應(中山醫科大學)
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患者及其攜帶者心臟功能改變的綜合研究(中山醫科大學)
老年黃斑變性的研究(中山醫科大學)
結構動力分析的理論和方法(重慶大學)
鋼——水熱管換熱器及其推廣應用(重慶大學)
多功能機械傳動試驗台(重慶大學)
天然氣高速燒嘴及燃燒順序控制(重慶大學)
注水泵機組監測儀的研製(重慶大學,大慶石油管理局)
接地網工頻均壓優化布置(重慶大學,水電部成都勘測設計院)
廢熱鍋爐高溫硫化腐蝕的溫控防護(重慶大學,四川石油設計院)
❾ 我國科技發展上的成就有哪些
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1)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譯牛胰島素基因後,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該胰島素.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主席蒂斯利尤斯對此評價說:「比核能力更有說服力的是胰島素.因為,人們可以從書本中學到製造原·子彈,但不能從書本上學習製造胰島素……」
(2)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運用基因方法重組人胰素.
(3)1984年3月9日,我國青年學者旭日干與日本學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試管山羊」,1989年,「試管綿羊」被成功培育.
(4)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
——基因工程
(5)從1980年開始,由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與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合作進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轉基因羊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的轉基因羊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6)一種生長耗料低、肉質好、抗病力強的轉基因豬,已由湖北省農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導入總效率2.1%,比國外高出一倍多,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7)在基因葯物方面,1988年,我國研製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製成功治療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療效的合成人工干擾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葯物,其中一些葯物已進入市場.
二、農業技術
(8)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0)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1)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2)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3)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國在激光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三、通信技術
——大型計算機
(14)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研製出被命名為「銀河」的大型計算機系統.從此,我國踏進了世界研製巨型機的行列.
(15)1993年10月,「曙光一號」大型並行計算機研製成功.
——微電子技術
(16)自1965年研究開發成功第一塊單片集成電路以來,建立了幾個集成電路重點科研和生產基地.現在每年可生產2.5億塊電路,增長幅度達45%.「九五」末期集成電路批量生產的水平為1—1.5微米,研究水平為0.8微米,並在0.5—0.6微米工藝技術預研取得成果.
——智能機器人
(17)目前,我國已研製成功的智能機器人主要有:核工業移動作業機器人;壁面爬行機器人;室外惡劣環境下工作的移動機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無纜機器人……
——激光技術
(18)經過10餘年的研究,我國在X光、氧碘化學激光、自由電子激光、高功率固體鈦玻璃激光和準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
(19)80年代,我國陸續建設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輻射裝置.
——新材料技術
(20)繼美國、德國等少數國家後,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了微合金鋼.
(21)我國現已能夠拉制出直徑為300毫米、重量達81公斤的大直徑硅單晶.實際信息寫入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22)能源、陶瓷、超導等材料方面的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四、兩彈一星及航天技術
——兩彈一星
(23)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全世界為之震驚;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是我國著名的「兩彈」.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著《東方紅》飛出地球,進入了太空.自此,「兩彈一星」被寫入新中國科技史冊.
(24)1960年,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對地導彈研製成功.
——長征系列火箭
(25)60年代初我國就開始了研製大型運載火箭技術.1980年5月,向太平洋海域發射大型運載火箭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26)根據航天運載的需要,我國研製成功了「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等4種「長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國的長征火箭家族已發展為有9種型號的火箭系列,使國外認識到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和水平,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具有堅實的基礎.
——人造地球衛星
(27)1970年4月24日,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972年3月3日,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1975年11月1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
(28)1999年11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無人試驗飛船飛行獲得了圓滿成功.2001至2002年又相繼研製並發射成功了神舟2~4號無人試驗飛船,獲得了寶貴的試驗數據.神舟5號飛船是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研製的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五、能源技術
——核能的和平利用
(29)1966年10月,中國首次發射導彈核武器實驗成功.
(30)1971年8月,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31)1958年6月,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位於浙江省的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它採用世界上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壓水堆型,並採用經過實踐檢驗的安全設計標准.1984年動工,1991年12月建成並首次並網發電.
迄今,我國已擁有秦山和廣東大亞灣兩座核電站,國家擬在近期再建設4個核電項目.
(32)此外,我國還在研製的其他幾種核反應堆:1、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已研製成功5兆瓦核供熱反應堆;2、60萬千瓦的先進壓水堆核電站AC600,目前正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製;3、10兆瓦高溫氣冷堆實驗堆開發研製,目前正在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進行;4、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預計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業運行;5、聚變反應堆核電站的廠家自1958年起,現已列入「863計劃」.
——其他新能源
(33)磁流體發電自60年代開始研究,80年代已經建立了3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項目已列入「863計劃」,計劃在本世紀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體發電一蒸汽聯合循環實驗裝置.
(34)太陽能發電的研製始於1958年,目前全國約有38個單位和大學從事光伏的研究和與發展工作.自1976年開始地面用太陽電池商品化生產以來,現在已共有12條地面用太陽電池的生產線或工廠.
(35)風力發電在三北北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及島嶼發展迅速,1986年山東榮成市引進3台發電機組,組成我國第一個風力電站,1991年與德國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風力發電站的建設,並網發電均運行良好.
(36)生物質能源是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補,合理利用,講求效益」的政策,大力發展的農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顯的效果.
(37)地熱能方面,我國西藏地區已建成利用地熱發電的羊八井地熱電站,發電容量為2.7萬千瓦.
(38)我國在東南沿海地區建有數座實驗性潮汐能電站,裝機容量為40—640千瓦.
六、科學考察
——青藏科學考察
(39)從60年代開始,我國對青藏高原地區的科學考察活動一直沒有間斷.60—70年代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兩次科學考察與70年代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西藏自治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冊著作.
自1973年以來,幾代中國科學家先後8次赴大峽谷進行科學考察,對大峽谷形成歷史、資源環境及其與人類和自然資源之相互關系有了新的認識.
——遠洋和極地科學考察
(40)1970年,「向陽紅5號」船首次進行太平洋特定洋區的綜合調查,獲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質、水文等多學科珍貴資料.1980年5月,「向陽紅5號」船再赴太平洋執行任務,為探索「厄爾尼諾」現象,為我國海洋事業、國防建設和國際海洋合作做出了貢獻.
(41)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極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登上喬治島,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1985年2月20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南極大陸落成.
(42)1999年6月,我國首次赴北極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3)1984—1995年,我國科學家在雲南澄江發現大批動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進化的突發性,向傳統的「漸進論」為代表的達爾文進化理論提出了挑戰,被國際科學界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44)1997年,我國科學家在貴州甕安考察前寒武紀含磷地層,發現大量微型多細胞動物及礤胚胎化石,將動物起源時間向前推進5000萬年,再次取得早期動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斷代工程
(45)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項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科學相結合解決三代紀年問題的大型項目.工程設置9個課題、40個專題、170名學者經過聯合考察,在文獻學、天文學、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成就將成為邁向21世紀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點.
❿ 河北鋼鐵礦業集團的薪水問題
入廠新工,月薪1200左右,半年或一年後有獎金,具體時間和數額根據所在單位不同而區分設立(獎金保底500-700,最高不限)。而且現在河鋼很少公開對外招工,多「內部」安排,且以「派遣員工」形式參加工作比較多。但是不管是否派遣員工,都能正常繳納三險一金,10年後轉為正式員工。派遣員工與正式合同工的區別就是,前者人事關系在當地人才派遣中心,以派遣形勢派送到河鋼工作,每年(或者兩年簽訂一次勞務合同),工資由河鋼用工單位打到人才中心,再由人才中心給派遣員工統一發放。而合同式正式員工則為10年簽訂一次勞務合同。入廠半年後轉為正式員工。工資有本單位財務(人事科)直接發放。
所以來說不論派遣還是正式,本質區別不大,最多差幾十塊錢的人才中心人事管理費 ,不出大的以外,若干年後肯定能轉正。
另外提醒你,沒有知足的把握,進河鋼很難,金錢+關系+運氣=河鋼工作。直接憑借真本事進去的人太少了。但是不管用什麼方式和身份進去,都很好,待遇問題不值得你去擔心。以上是一個老鋼廠朋友給你的建議。
好了,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