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雷軍十億賭局輸了,會對他的產業造成影響嗎
雷軍和董明珠10億賭局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2013年12月12日,第十四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大會上,獲獎的董明珠在現場爆料說:「剛剛在後台,雷軍說五年後能超過我,我在這里回應,不可能」。雷軍現場表示,格力是自己非常尊重的企業,傳統消費製造里做得好。「我用互聯網方式做,用戶群接近,極其強調用戶體驗和口碑,新模式成長速度也大。五年之內如果營業額擊敗格力,董總給我一塊錢。」董明珠則回應,「一塊錢不賭,要賭賭10億,但格力不可能輸,格力是中國製造中國創造」。
雷軍和董明珠10億賭局,並沒有協議,只是董明珠在獲獎大會一說,各大媒體紛紛炒作,因此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到時那方不履行,只會對信譽產生影響。
⑵ tosot大松和格力什麼關系
格力旗下三大品牌,格力GREE、晶弘KINGHOME、大松TOSOT。晶弘KINGHOME標示目前只用於冰箱上,大松TOSOT標示目前只用於生活電器上。
⑶ 格力多少億收購長園
十多天後,董明珠將迎來格力電器董事長換屆選舉的大考。
近個月,圍繞在格力身上的關注就沒有停歇。
先是宣布不分紅,讓格力電器(000651.SZ)市值一天蒸發270億;後董明珠又提出要用500個億「死磕」晶元,驚呆一批小股東。

發現,長園集團是1986年由中科院創立,專業從事電動汽車相關材料、智能工廠裝備、智能電網設備的研發、製造與服務的科技公司,而董明珠此前入股的珠海銀隆主要產品為電動汽車、新能源客車、純電動公交等新能源汽車,兩家公司在業務上的確有所重合。
格力「母子之爭」
此次擬收購長園集團股份的主體為格力集團,為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的母公司。
由於收購范圍與董明珠投資領域有所重合,因此市場將其看作新一輪的格力公司的「母子之爭」。
其實,格力電器與格力集團的紛爭,早已有之。
2003年10月底,一篇《格力進軍廚具市場》的文章被廣泛轉載,市場上彌漫著「格力電器」多元化的聲音。
但隨後,風雲突變,格力電器發表公開聲明稱,部分公司在媒體刊登的專題報道中,借用「格力電器」和「格力空調」的品牌和良好形象來宣傳自己及產品,嚴重誤導了廣大投資者和消費者,是一種對格力電器品牌的侵權行為。
這里的部分公司,不是別人,正是格力集團下屬企業珠海格力小家電。直到2005年12月,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才簽署了無償轉讓商標的合同。
而在這個過程中,格力集團多位高官落馬。格力電器趁勢用1.4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格力集團持有的珠海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電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權。
紛爭並未結束,此前格力集團曾提出要將格力電器賣給外資空調企業開利集團,引起了格力內部的強烈反抗。甚至董明珠也公開提及「沒有我就沒有格力,沒有格力也沒有我。」
更明顯的是,在2012年5月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格力集團推舉了4位董事候選人,但卻未能通過股東大會審議,最終落選董事會。這也意味著格力集團對格力電器的控制進一步減弱。
2016年11月,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僅在格力電器任職。
而此次格力集團擬收購長園集團,進軍格力電器曾看上的新能源車領域,無疑把「母子之爭」的猜想進一步放大。
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曾對媒體表示,出現這種集團收購對象和子公司業務方向出現重合,說明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的溝通出現了問題,格力集團在計劃進行這次收購時,根本沒考慮格力電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就本次收購是否涉嫌新一輪的「母子之爭」聯系了格力電器董秘,對方表示求證問題請聯系市場部,但轉接後無人接聽。
長園或成銀隆「替補」?
除了備受關注的母子之爭,此次格力收購長園集團的時間節點也是頗令人玩味。
就在5月15日,長園集團宣稱收到格力集團的要約收購後不久,董明珠的另一位新能源「寵兒」——珠海銀隆卻被媒體頻頻曝出「大面積減產」、「多地停工」、「員工出走」等負面消息,引得外界紛紛猜測,董小姐的造車夢是不是要「黃了」。
要知道,當初為了收購珠海銀隆,董明珠自己可是下了血本。回想2016年,董明珠極力看好珠海銀隆,想要通過上市公司收購其股權,卻並未得到股東們的支持。
最終,豪氣雲天的董明珠一怒之下自掏腰包,並找來萬達的王健林助陣,才一舉拿下珠海銀隆,帶領著疑似格力高管開始了新能源造車之路。
時隔一年多,這筆曾一度被董明珠看好的生意,從2018年起卻開始「出亂子」。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初銀隆新能源實現純電動客車產銷量3189輛,累計增長2228%,市場份額為3.6%,年銷量全國排行第七。截止2017年,公司還在全國建造了8大產業園基地,全球建立了5個研究院。
但快速增長的背後隱藏的財務危機也不小。先是2018年1月10日,有網友和媒體曝出供應商在珠海銀隆門口拉「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活!請銀隆還錢!」討債橫幅的照片。
接著同月又被《財經》報道、以及當地一家自媒體曝出其通過拆卸、更換車輛電機,更改車輛大架號一系列運作,將1輛車變成2輛車,以此騙取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專項補貼。
就連珠海銀隆內部人士也曝出公司被收購以後,部分業績來自於格力方面提供的供應商資源,以及格力品牌的背書。
可見即便如今的珠海銀隆不似外界揣測的那般「不行了」、「要黃了」,但至少從這些已有信息看出,珠海銀隆的運營確實出了狀況,而且根據此前珠海銀隆方面的公開回復,公司目前確實在調整階段。
而反觀長園集團這幾年的業績,則比較亮眼。
2017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5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達41.6億元、58.5億元和和74.3億元;扣非凈利潤為4.8億元、6.4億元和11.4億元,經營性現金流也均為正值。從2016年起公司總資產更是連續達到百億規模以上。
拋開「母子之爭」不談,在一片珠海銀隆的負面消息聲中,格力集團的收購是否在為董小姐的造車事業找「新替補」,成為了市場熱議的話題。
不過,長園集團董事長許曉文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長園集團與珠海銀隆之間沒有合作,董明珠也沒有參與格力集團與長園集團的談判。而長園集團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則對表示,公司與格力之前有過業務上的合作。
⑷ 格力電器又要搞什麼事情
剛剛辟謠入股一汽夏利,格力電器已悄然完成對海立股份的首次舉牌,干凈而利落,前後僅十餘天。

從格力電器披露的資料來看,基本上可以排除財務投資的成分,即格力電器是基於整合產業鏈而舉牌海立股份,而所謂產業鏈整合,非達到一定持股比例而不可為。
第三個細節是,格力電器明確表示將結合實際情況決定何時增持海立股份及具體增持比例。請注意,幾乎所有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中均有類似表述,而大部分實際上僅為格式化表述,但若將格力電器的該種表述理解為格式化措辭可能並不公允。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年來頻繁出現於各個場合,特別是格力電器收購銀隆失敗後,董明珠幾乎到了積極奔走的地步
於私,董明珠要為自己做好打算,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於公,董明珠要為格力電器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空調等家電遲早會觸及天花板,這是包括格力電器在內所有相關方的共識,不容迴避。
幾乎在增持海立股份的同時,市場傳董明珠攜格力高管團隊拜會一汽夏利。後來格力電器果斷辟謠,仍未完全消除市場的進一步猜測。將該傳聞與格力電器舉牌結合在一起會發現,格力電器一定要「搞事」。正如當初美的集團收購小天鵝A一樣,何享健下足了決心,費了不少周折將小天鵝A拿下。現在看來,這一步走對了,美的集團及小天鵝A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於是,有一種設想,海立股份將重啟轉讓控制權,格力電器接盤。
格力的每一次決策都是一次質的飛躍,拭目以待。
⑸ 珠海格力置業上市的消息
1996年11月,格力電器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格力空調迎來了一個大發展時期。1998年,格力集團在重慶萬縣建立重慶格力新元電子有限公司。2001年,格力電器(重慶)有限公司成立,一期工程於2002年5月竣工投產,二期工程於2004年4月份建成,形成了年產空調300萬台(套)的生產能力。2001年6月格力電器投資2000萬美元在巴西建設的空調器生產基地正式投產。2002年5月,格力漆包線馬鞍山生產基地建成投產。2002年10月,入股香港環球動力控股有限公司。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的順利推進,為格力集團持續注入新的活力。
⑹ 格力電器最近可入股
不可進,我已被套牢了。
⑺ 格力電器入股了啟明星辰嗎
你要是把入股的他現在的話大力的投資,他目前有許多都是有股份的。
⑻ 格力空調公司是什麼時候上市的呀
1、格力是1996年11月開始上市的。
2、1966年11月,格力電器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格力空調迎來了一個大發展時期。1998年,格力集團在重慶萬縣建立重慶格力新元電子有限公司。2001年,格力電器(重慶)有限公司成立,一期工程於2002年5月竣工投產,二期工程於2004年4月份建成,形成了年產空調300萬台(套)的生產能力。2001年6月格力電器投資2000萬美元在巴西建設的空調器生產基地正式投產。2002年5月,格力漆包線馬鞍山生產基地建成投產。2002年10月,入股香港環球動力控股有限公司。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的順利推進,為格力集團持續注入新的活力。
⑼ 格力電器最大股東是
格力電器最大股東來是珠海自格力集團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
持股量:109,625.56萬股
持股比例:18.22%
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
持股量:53,602.22萬股
持股比例:8.91%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
持股量:49,045.43萬股
持股比例:8.15%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量:20,948.20萬股
持股比例:3.48%
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
持股量:17,963.90萬股
持股比例:2.99%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持股量:8,448.30萬股
持股比例:1.40%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深
持股量:5,347.42萬股
持股比例:0.89%
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
持股量:5,045.71萬股
持股比例:0.8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八組合
持股量:4,898.40萬股
持股比例:0.81%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
持股量:4,763.96萬股
持股比例:0.79%
以上數據來源於證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