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信國安被爆出連續7年作假帳,此事屬實嗎
該行為已經被證監會調查組證實,同時證監會也給予了該企業相應的處罰。根據媒體報道,日前上市公司中信國安發布了相應的公告,公告顯示關於公司信息披露違規的行為已經被證監會調查,目前該調查也已經結束。從證監會開具的處罰告知書可知,中信國安公司涉嫌連續7年對公司財務狀況,進行虛假記錄,同時對公司處以60萬的罰款,而相應的責任人分別處於5到30萬不等的罰款,並且予以警告。

⑵ 中信國安連續7年財務造假,為什麼財務造假是違法的
財務造假的違法原因是,根據財務的造假可以逃稅漏稅,已經製造各種營收假象,形成欺詐。
一般而言,只要不按照《會計准則》進行賬務處理,就稱為造假。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規范的規定,如果全部按照規范去做,由於許多發票回單都是不規范的,稅前不能抵扣,這會對企業的利潤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採取的手法就是,控製成本,提高利潤,實質上就是造假。也有一些發票是通過某些途徑獲得抵扣的,也就是所謂的多列支出,嚴格地說,這一情況更為嚴重。一般說來,造假就是做假證,假賬,假表等等,也就是說,只要有一絲憑證沒有實際發生,那就是造假。

使用海外客戶和供應商造假,其中一種情況是在海外建立關聯公司或空殼公司,偽裝成客戶或供應商與發行人進行虛假交易;另一種情況是偽造與海外客戶之間的合同,虛增銷售價格,將海外關聯公司自己安排支付虛增的收益。所以證監會在對公司 IPO進行審核時,對於海外銷售額相對較高的公司,一般會高度關注公司收入的真實性。充分利用現金流量。在假想的客戶或供應商中存在大量的自然人或個體經營者時,發行人往往採用大量的現金支付給供應商,並在收到個人付款後,以現金存入銀行,如“藍田股份造假案”等。
⑶ 目瞪口呆!中信國安連續7年財務造假,公司財務造假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財務造假,會對該公司的投資者造成利益損害,並且誤導相關的投行機構。這段時間,證券行業最熱鬧的就是中信國安公司的財務造假事件了,根據該公司披露,證監會的調查已經結束,並且給予了處罰結果,處罰通知顯示,該公司在過去七年的時間里,存在對財務數據的造假行為,對此,證監會給予公司60萬的罰款,對其他九名公司負責人處以5萬到30萬不等的處罰結果。

⑷ 中信國安連續七年財務造假,財務造假這種行為是否合法
當然不合法了,財務造假是指造假者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規定,藉助各種欺詐手段,對會計項目進行造假和篡改,掩蓋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行為。從而為小團體或個人謀取私利。偽造銷售合同、銷售發票、發貨憑證等原始憑證,編制虛假的發貨清單,虛構交易,形成虛假的收入和利潤,以此來虛增交易和調整利潤。在企業的日常銷售中,由於品種和質量以及結算的差異,經常會出現銷售折扣、折扣和退貨,影響今年的利潤。所以很多企業會利用這種情況,利用年底開空頭發票編造今年的銷售收入,第二年用紅字發票核銷,謊稱是銷售退貨業務。以達到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目的。

會計造假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財務報表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各項財務指標也是判斷企業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盈利能力和盈利能力也是中小投資者非常重視的財務指標,所以財務報表是中小投資者投資的重要依據。財務信息不僅是投資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信息來源,也是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橋梁。因此,就財務信息而言,“真實、公平”應該高於一切,應該最准確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然而,許多上市公司為了達到自己的不良目的,故意操縱會計信息來掩蓋甚至扭曲其真實的經營業績,這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阻礙了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⑸ 中信國安屬於央企還是國企
都不是,是股份制來
中信國安,即中自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資安字14號文和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體改生128 號文批准,並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字443 號文和證監發字444號文批准, 由中信國安總公司獨家發起,以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自上市以來,公司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效益為中心,通過大膽的市場開拓、創新的資本運作及高效率的資本市場融資,經營業務快速發展,資產規模迅速擴大,成為極具競爭優勢的企業。

(5)中信國安集團是國有資產流失擴展閱讀:
2006年8月,公司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8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了120,000,000股股票,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由659,999,989股增至779,999,989股。
公司先後投資了河北省網及武漢、荊州、長沙、岳陽、湘潭、瀏陽、合肥、秦皇島、唐山、滄州、承德、周口、威海、南京、常州、武進、金壇18個有線電視網項目,有線電視網的入網用戶總數目前達到500多萬戶。
⑹ 中信國安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
肯定不是國有企業。屬於股份制企業。應該偏民營性質。
⑺ 中信集團是國企嗎
中信集團是國企,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直接管轄。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原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並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集團」),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837.0263億元,法定代表人常振明。
中信集團是1979年在鄧小平先生的倡導和支持下、由榮毅仁先生創辦的。成立以來,中信集團充分發揮了經濟改革試點和對外開放窗口的重要作用,
在諸多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創新,成功開辟出一條通過吸收和運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創新發展之路,在國內外樹立了良好信譽與形象,取得了顯著的經營業績。
中信集團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金融與實業並舉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其中,金融涉及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資產管理等行業和領域;實業涉及房地產、工程承包、資源能源、基礎設施、機械製造、信息產業等行業和領域,具有較強的綜合優勢和良好發展勢頭。

(7)中信國安集團是國有資產流失擴展閱讀:
成立背景
1979年1月,鄧小平同志在約見工商界和民主黨派人士時,希望榮毅仁等同志能圍繞改革開放做一些實際工作,發揮自己的作用。同年2月,榮毅仁同志向中央提出了《建議設立國際投資信託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見》。
197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1979年10月,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正式成立,榮毅仁同志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初成立的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⑻ 中信國安是央企嗎
中信國安屬於公眾企業,第一大股東是中信國安有限公司。
⑼ 中信國安是屬於集團嗎算是什麼樣的企業
中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國安」)是由中國中信(版集團)公司權之全資子公司——原中信國安總公司獨家發起、部分改制、採取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高科技上市企業。 中信國安以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高科技產業為主營業務,重點投資於信息產業、資源開發及高科技新材料等一批高成長性經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