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金萊特前十大流通股東

金萊特前十大流通股東

發布時間:2021-04-20 19:27:32

Ⅰ 金萊特股票質押式回購是利好還是利空

美詩篇作出了應有的評價。就是二十年。陸游小時候,常常聽叔父講起

Ⅱ 金萊特什麼時候上市

1月9日,廣東金萊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於1月6日拿到上市批文。證監會核准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335萬股,其中公司股東可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800萬股。

Ⅲ 黑馬股有哪些

隨著1月份市場的大幅調整,滬深兩市A股總市值已從年初的49.02萬億元,縮至39.62萬億元,個股市值也是應聲下降;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截至昨日,兩市流通市值在20億元以下的個股有148隻(去除2015年以來 上市的172隻次新股),其中流通市值在10億元以下的個股有14隻,分別為: 王子新材(7.12億元)、康躍科技(7.56億元)、匯中股份 (7.66億元)、寧波精達(8.02億元)、寶色股份(8.17億元)、友邦吊頂(8.63億元)、富邦股份(8.77億元)、三壘股份(9.00億 元)、好利來(9.05億元)、紅陽能源(9.20億元)、躍嶺股份(9.38億元)、金萊特(9.51億元)、斯萊克(9.60億元)和科隆精化 (9.87億元)。

從上述148隻小盤股昨日市場表現來看,有42隻個股出現不同程度上漲,而北特科技(7.56%)、麥捷科技 (6.53%)、贊宇科技(4.01%)、柘中股份(3.96%)、寶德股份(3.78%)、萬訊自控(3.29%)、瑞豐高材(3.09%)、燕塘乳業 (3.06%)、新海股份(2.94%)和顧地科技(2.57%)漲幅均在2%以上,表現突出。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兩市成交量近期持續萎縮,顯示增量資金仍持觀望態度,在場內資金有限的背景下,小市值股票更具有活躍性和上漲彈性,市場一旦企穩,或成為上漲的主力軍,投資者可從業績、資金流向等角度把握相關個股機會。

從近5日資金流向來看,在上述148隻個股中,中電電機(6468.29萬元)、美欣達(1151.13萬元)、東易日盛(573.51萬元)、中來股份(524.57萬元)、維格娜絲(429.40萬元)、四川雙馬(413.23萬元)、潯興股份(407.19萬元)、柘中股份(346.82萬元)、 雲投生態(293.46萬元)和登雲股份(200.03萬元)等個股區間累計凈流入資金均在200萬元以上,在資金的熱捧下,投資者可積極關注其後市表 現。

Ⅳ MBO融資中的財務風險大概有哪些呢在線等,可聯系。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你可以看一下是否對你有幫助,沒有用的話就請繼續等吧

舒志軍:MBO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04-12-27 00:00:00

中信國際研究所 舒志軍

(聯合論壇·北京)管理層收購(MBO)是指公司管理者或經理層通過借貸融資購買本公司股份,從而改變公司所有者結構、控股權和資產結構,進而達到重組公司目的並獲得預期收益的一種收購行為。 這種國際上通用的收購行為,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實踐中卻發生了變異,出現了不少問題。研究這些問題背後的動因,對於促進中國國有企業MBO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MBO在中國實踐中的變異

MBO發源於英國。1980年,英國經濟學家邁克·萊特(Mike Wright)在研究公司的分立和剝離時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現象:在被分立或剝離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被出售給了原先管理該企業的管理(或經理)層。在當時的研究中,這種現象還沒有名字,人們籠統地把它稱之為「buy-outs」。後來,英國對此類收購進行融資的主要機構工商金融公司(Instrial and Commercial Finance Corporation)把這種現象起名為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s),簡稱為MBO,該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MBO的出現並非偶然,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說是20世紀70年代公司分拆的結果。公司分拆是指大公司將部分非主導業務剝離出去,以便集中精力經營主導業務。在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以前,公司發展的總趨勢是:不斷地尋求兼並機會,迅速擴大公司規模,很少出現通過公司分拆將公司變小的現象。物極必反,20世紀70年代後,這種傾向開始逆轉,很多過去因追求多樣化而形成的大公司遇到了發展的障礙而不得不將公司拆小,即賣掉一些業績不佳的輔助業務或子公司等,在很多時候,公司總部更願意將小公司賣給原來經營公司的管理層,即所有權變更而管理層不變,這就是MBO。
中國MBO實踐始於20世紀90年代,由於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市場經濟,一些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在MBO的實踐中往往以廉價獲取國有資產為主要目的,所以導致中外的MBO存在很多差異:
1.目標動因不同。西方實施MBO的最主要原因是降低代理成本,通過MBO,管理層實際擁有或控制公司,管理層利益與公司股東利益匯聚,代理成本便能大幅下降。我國MBO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國有股的減持以及戰略性退出,增強對管理層的長期激勵機制,提高國有公司經營效益。
2.收購主體不同。國外的MBO絕大多數是以目標公司的管理層作為收購主體。中國MBO的收購主體多為職工持股會,即代表全體員工的社團法人。在所有者比較虛幻、模糊的狀態下,我國MBO的實施中,同一個公司管理者往往具有雙重身份:既代表國有股這個被收購對象,同時也代表著收購主體,MBO往往是自導自演。
3.融資方式不同。在國外MBO操作過程中,管理層通常只付出收購價格中的一部分,其他資金通過債務融資等其他方式籌措,資金可以由銀行提供,也可以由保險公司、養老金基金、風險投資公司提供。從支付工具而言,有現金、股票、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等多種形式。中國的MBO融資渠道單一,融資限制很多。一般是以管理者自籌資金或私募投資的方式來完成,而收購的支付方式多為現金。
4.定價模式不同。在西方,MBO本來是在全流通股市中所採用的一種公平收購,定價模式擁有充分的數據支持、規范的中介參與,一切交易價格都是在公開的市場經過公平的競價達成的,價格的確定相對較為合理。我國的證券市場又分為流通和非流通市場,MBO收購的股份基本上是不流通股份,這些股份很難定價。中國企業在MBO定價時,除考慮企業本身價值外,還考慮管理層以往對企業的貢獻。由於國內MBO定價透明度較低,缺乏市場定價的過程,MBO收購價格大多低於上市公司凈資產。
5.法制環境不同。歐美證券市場發育時間較早,證券法律體系相對完善,MBO遵循相應的法律規則,操作相對規范,例如國外的MBO合約中往往有非同業競爭條款,禁止參與MBO的骨幹人員短期內離開目標公司並參與同業競爭等具體規定。我國目前僅有《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等少數規定,系統的MBO方面的法規尚待完善。
6.風險資本不同。在西方國家的MBO中,一般都有風險投資的參與。風險投資的來源主要是:養老基金,捐贈基金,銀行持股公司,保險公司等。風險投資既可以是普通股,也可以是優先債券、次級債券和可轉換債券,還可以採用其他的一些金融工具。應該說,金融工具的創新加速了MBO的發展。我國目前的風險資本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因而MBO的資金來源中,銀行貸款居主導地位,目前國內的風險資本還沒有深入地參與MBO。
7.控股比例不同。西方企業實施MBO後,管理層能夠持有公司全部或絕大部分股份。中國MBO的支付能力不足,籌資能力有限和收購對象資產規模較大,管理層很難成為MBO企業的絕對控股股東。出現這種現象的另一原因是由於企業還未能完全割裂與政府千絲萬縷的聯系。
由於與國際上規范的MBO存在許多差異,導致我國企業的MBO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2003年3月,國家財政部在發至原國家經貿委企業司關於《國有企業改革有關問題的復函》中建議:在相關法規制度未完善之前,對採取管理層收購(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為予以暫停受理和審批,待有關部門研究提出相關措施後再作決定。
財政部認為,由於法律、法規的制定相對滯後於實踐活動,對管理層收購等交易行為,用現行的法規和管理水平難以嚴格約束。這么做是為了防止一些當事人利用新的交易形式謀取不當利益。

二、MBO實施中問題的分析

目前,財政部有關部門建議暫停受理和審批管理層收購行為(MBO)。MBO行為雖然被終止,但這畢竟是暫時性的。MBO在中國仍處於試點階段,由於法律和法規的滯後,在實踐中存在著許多不規范的現象。綜合來看,我國MBO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目前我國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本身大多是按照「逃控機制」的模式設立的。流行的做法是,把原有的企業剝離一部分包裝上市,稱為「上市公司」;原來企業的非核心資產留下來叫「存續企業」,這個「存續企業」代表國家控股上市的新企業。「存續企業」的總經理(或稱法人代表)擔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這種「逃控機制」模式為上市公司MBO的無政府狀態提供了便利條件。
從大多數管理層收購案例看來,上市公司管理層收購不僅是自賣自買,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自己批准自己收購,或者說自己管自己,所以有人稱之為「沒有管理的管理層收購」。由於缺乏有效的國有資產經營體制和方式,盲目地以MBO作為解決國有股從上市公司退出的出路,這是十分危險的,它所面臨的將不僅是暗箱操作的風險,更為嚴重的是,MBO作為「逃控機制」的產物,由原來意義上的反收購工具,蛻變為國有資產流入企業經營管理者腰包的明溝暗渠。由於MBO完成後,上市公司的內部人與第一大股東的利益合二為一,如果監管不力,將會出現嚴重的內部人控制,進而令中小股東的利益受到更為嚴重的損害。
2.收購主體的合法性問題。目前我國的MBO通常是由管理層注冊成立一家新公司作為收購目標公司的主體,然後以新公司的資產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以獲得足夠的資金來購買目標企業的股份,這個新的公司的資金來源大部分需要銀行的貸款。這種殼公司也應當遵循《公司法》,而《公司法》要求對外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50%,從目前已發生的幾個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收購的案例來看,就存在有些公司對外投資超過凈資產的50%的現象。
3.收購定價問題。我國的MBO多採用協議價格,有內部人暗箱操作之嫌。MBO的定價多圍繞每股凈資產,由管理層與政府以協議方式來確定,相對流通股的市價而言,有失公平。
目前已實施了MBO的上市公司,「不約而同」地規避了30%的要約收購線,MBO均系不流通的國有股或法人股,並通過協議收購的方式取得了對收購方而言相當合算的收購價格,有的低於甚至大大低於每股凈資產,與流通股價比起來差距極大。公司管理層獲得絕對或相對控股權所需的代價之小,不能不使其它股東感到有失公平,明擺著是侵蝕國有資產和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國內一些企業在實施MBO的過程中,為了獲得較低的收購價格,不惜採用調劑或隱藏利潤的方法來擴大帳面虧損,收購完成後,然後再恢復帳面利潤,從而實現分紅派現,以緩解管理層融資所帶來的巨大財務壓力。
4.收購融資金風險問題。由於管理層的支付能力有限,他們的巨額收購資金大多是採取迂迴的融資手段,這樣做要承擔政策、法律風險,還有可能產生金融風險和經營風險。
管理層沒有資金購買股權,同時也沒有充分的資信作為支撐進行融資,只能暗渡陳倉,挪用上市公司的資信進行融資,把融資的信用風險集中到了上市公司身上。在這種方式下,管理層面臨雙重壓力:資金償還壓力和違規監管壓力。為了釋放這種壓力,管理層可能會利用非法交易或關聯交易盡快賺取收益,或者改變上市公司的分紅政策,進行大比例的分紅,套取上市公司現金。第一種行為傾向的結果是,上市公司資產流失,收益下降;第二種行為傾向的結果是,上市公司加快分紅,內源融資能力下降,財務風險加大。無論是哪種情況,最終導致企業價值下降,風險增加。價值下降首先損害的是流通股股東權益,財務風險的提高意味著償債能力的下降,損害了債權人的權益。
5.違背了證券市場的三公原則。我國的MBO有違「公正、公平、公開」的三公原則,使得持有二級市場股票的中、小投資者感到心寒。
首先,實施MBO使社會公眾股股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實施管理層收購後,管理層持有的是非流通股,與社會公眾股股東的利益存在一定差別。管理層借「一股獨大」之便,利用關聯交易「套取」中、小股東的財富。
其次,MBO侵害了社會公眾股股東的利益,顯失公平。某些上市公司管理層收購股權時,轉讓價格出現了低於公司每股凈資產的情況,有的甚至以每股一元的面值轉讓。此定價不僅大大低於流通股價格,也低於非流通股股東的成本。上市公司管理層以小於等於凈資產值的價格受讓國有股、法人股,公平何在?
最後,MBO在具體操作實施過程中,應披露的信息不夠充分公開透明。相關上市公司往往一紙公告發布就已經將非流通股的股權轉讓變成了既成事實,其操作實施過程缺乏其它股東(主要是社會公眾股股東)的有效監督,漠視社會公眾股東的知情權。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打著股權激勵的幌子,在實施MBO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關聯交易,把上市公司掏空。

三、規范我國MBO運做的措施

沒有規則,就沒有評判是非的標准,更談不上規范和防止改革中出現的各種短期行為乃至不良行為。現在對MBO的指責,既有MBO本身的問題,也有因政策和法律法規滯後、認識缺乏統一尺度而產生的分歧,而MBO本身的問題,大多也是因無章可循而起。由此看來,規定有關MBO的規則已成為當務之急。
1.MBO應有明確的法律規范
要對已出台的涉及產權制度改革的法律法規,進行清理整合,明確MBO作為一種產權變革形式的地位和適用范圍。要制定專門的MBO實施規范和細則。MBO屬內部人收購,有著與一般法人收購不同的特殊性,應該用專門的法規或在相應的法律法規中專門的條款來規范其行為。在這些法律法規或專門條款中,一方面,要對收購主體的資格,資金來源的合法渠道,收購價格的形成機制、管理層的市場選擇機制、股權結構及法人治理結構的科學性等MBO關鍵環節給予明確規定;另一方面,通過加大管理層的責任和風險來約束和制衡他們的投機行為。
2.公平確定MBO中的轉讓價格
目前,MBO的定價問題爭議最多。合理定價是避免集體與國有資產流失的關鍵。管理層收購所涉及的股份多數為非流通的法人股,轉讓價基本都以每股凈資產為基礎。這不僅大大降低了收購方的收購成本,收購價與股票市價之間的巨大差價也給一些人造成很大的想像空間。因此,進行管理層收購必須考慮大多數股民的利益,防止出現侵害中小股東權益的情況。要保證交易價格的合理性,最好的辦法不是決定用哪種模型來衡量,而是破除管理層收購過程中的單邊交易的局面,增加買方數量,將管理層或內部員工發起的投資公司作為收購公司股權的買方之一參與競價,交易的達成和價格的確定,主要由市場來確定。
3.要拓展MBO融資渠道
目前國內的有關法律法規仍限制管理層收購的資金來源,經營者獲取合法資金進行收購或者持股成為當前國內MBO的一個難點。由於收購標的的價值通常都遠高於管理層自身的支付能力,因而巨大的資金缺口需要依靠外部融通來彌補。在�個標準的MBO過程中,除管理層持有部分股權外,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其它大部股本金及借款。目前我國人民銀行的貸款通則裡面明確禁止銀行用款作為股權投資,這使收購的資金需要難以得到銀行的支持;而企業之間的借債行為也受到限制。因此,開發創造新的金融工具,從政策法規層面為MBO拓展融資渠道,對MBO極具現實意義,同時還應積極培育風險投資機構,加強機構投資者在管理層收購中的作用。
4.MBO的操作必須符合「三公」原則
企業在實施MBO的交易活動中,必須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公開指信息公開,確保二級市場的公眾投資者可以獲得真實的公司和操作信息;公平則主要是定價公平和市場機會公平;公正是指交易活動必須合法合規。
5.要加強對MBO的監管
首先,除了國資機構代表出資人加強對MBO的監管外,應該引入包括外部非執行董事、媒體等在內的外部監督,以保證MBO陽光運作。第二,國有企業的MBO必須經過國有資產的主管部門的審批。第三,有關MBO交易帳目必須經過嚴格的審計,四是建立並嚴格實施信息透明與公開制度,並且要履行相關的信息披露。
6.要完善MBO後的公司治理機制
MBO的進行表明管理層對上市公司發展有信心,也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這既改變了上市公司長期以來國有股�股獨大的模式,也有別於一些家族控股企業,對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形象都有重要意義。但進行管理層收購後,股東財富最大化可能會被管理者的自身利益所取代。另一方面,管理層收購又可能為另一形式的「一股獨大」提供溫床,因此,要加強獨立董事對管理層收購的事後監管以及保持公司大股東與高級管理層之間的平衡與獨立,減輕內部人控股帶來的負面影響。
7.要建立MBO的信託制度
我國的職工持股會只是MBO過渡型的收購主體,其發展方向是應該MBO信託。
目前,我國信託業參與MBO的方式主要是信託公司向MBO提供貸款和直接投資MBO。
採用貸款方式,是由參與MBO各方簽定協議,先由信託公司向目標公司管理層提供貸款,管理層通過這筆資金收購目標公司股權。管理層可以自然人名義,也可以聯合成立公司作為主體接受貸款,完成收購。在這種模式下,信託投資公司的關鍵作用是為整個MBO過程提供了啟動階段的第一筆資金,在國外稱之為過橋貸款。
採用直接投資方式參與MBO時,信託投資公司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出資與管理層共同注冊成立新公司,然後收購目標公司的股權,完成MBO。由於是直接投資,信託公司作為新公司的股東,間接持有目標公司股權,它可以通過溢價出售股權的方式收回投資並獲得收益。在這種方式下,信託公司獲得的收益不只是委託費、貸款利息之類的中間費用了,更大的收益來自於股權溢價的直接收益。不過這種直接投資的風險也相對較大,在決定投資之前,必須對目標公司和管理層做細致的調查分析,保證目標公司MBO之後的預期增值。

(中信國際研究所,舒志軍)

作者:舒志軍

Ⅳ 12月28日新上市股票

ST零七(000007)2012年1月13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第二章第十三條「公司經營范圍」增加經營范圍及進行礦業投資的議案》、《關於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廣眾投資有限公司與香港廣新中非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簽訂鈦礦產品總包銷合同暨重大關聯交易的議案》、《關於為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廣眾投資有限公司開展新業務向金融機構申請2億元授信額度提供擔保的議案》。
長城開發(000021)公布為電表項目提供履約保函擔保的進展公告。
飛亞達A(000026)(000026,200026)2012年1月4日召開201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關於提名章順文先生為公司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議案》、《關於深圳市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有限公司收購遼寧亨達銳商貿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
泛海建設(000046)(000046,112015)公布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一次臨時會議決議。
農 產 品(000061,1181203)公布轉讓青島青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
中興通訊(000063)(000063,00763,115003)公布第一期股權激勵計劃第二次授予的標的股票第二次解除限售完成公告。
中成股份(000151)公布第五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決議。
*ST 嘉瑞(000156)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
勝利股份(000407)公布201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
興業礦業(000426)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關於審議<內蒙古興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防範大股東及關聯方資金佔用專項制度>的議案》等。
穗恆運A(000531)公布第七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決議。
力合股份(000532)公布第七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決議。
*ST廣夏(000557)公布權益變動執行情況。
昆百大A(000560)2012年1月17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收購華夏西部所持北京百大投資有限公司47.5%股權的議案》、《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
海南海葯(000566)2012年1月16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公司符合發行公司債券條件的議案》、《關於發行公司債券的議案》。
匯源通信(000586)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焦作萬方(000612)(000612,112037)公布董事會五屆二十六次會議決議。
石油濟柴(000617)2012年1月17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關於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關於獨立董事津貼的議案》。
長安汽車(000625)(000625,200625)公布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議。
如意集團(000626)公布公司控股股東股權結構可能變動的提示公告。
攀鋼釩鈦(000629)(000629,115001)公布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訂稿)。
泰達股份(000652)(000652,112003)股價異常波動。
金科股份(000656)公布公司股東所持公司股份質押公告。
ST海龍(000677)(000677,1181180)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1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山東海龍博萊特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關於為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向工商銀行(601398)寒亭支行申請融資19,260萬元人民幣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議案》、《山東海龍博萊特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關於為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向寒亭農信聯社申請融資5,900萬元人民幣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議案》、《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為濰坊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向民生銀行(600016)濰坊分行申請3,000萬元人民幣貸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議案》、《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為山東海龍博萊特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向進出口銀行青島分行申請3,000萬元人民幣貸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議案》。
濱海能源(000695)公布董事會決議。
豐樂種業(000713)公布非公開發行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公告。
西飛國際(000768)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將於近日審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宜。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自2011年12月28日起停牌,待公司公告審核結果後復牌。公司將及時公告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的審核結果。
美達股份(000782)公布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告。
中匯醫葯(000809)公司預計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6.3億元-6.4億元。
天音控股(000829)(000829,1182240)公布2011年第三季度報告更正公告。
中國服裝(000902)公布順德中服掛牌轉讓進展公告。
嘉凱城(000918)公布轉讓子公司股權公告。
紫光股份(000938)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新鄉化纖(000949)(000949,041158003)公布獲得財政撥款公告。
華東醫葯(000963)公布公司控股股東股權結構可能變動的提示公告。
ST瓊花(002002)2012年1月18日召開2012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關於修訂<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的議案》、《關於向金融機構申請授信額度的議案》、《關於向關聯方采購原輔材料的議案》。
華邦制葯(002004)公布董事辭職公告。
鑫富葯業(002019)2012年1月4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繼續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關於為控股子公司杭州鑫富節能材料有限公司增加擔保的議案》。
橫店東磁(002056)公布股權質押公告。
江山化工(002061)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於2011年12月25日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非公開發行方案的議案》、《關於公開掛牌轉讓內蒙古遠興江山化工有限公司51%股權的議案》、《關於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等議案。公司股票自2011年12月28日開市起復牌。
江蘇宏寶(002071)公布控股子公司江蘇宏寶光伏系統有限公司太陽能屋頂並網發電運行公告。
ST德棉(002072)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選舉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關於選舉第四屆監事會監事的議案》、《關於修改章程的議案》。
海鷗衛浴(002084)公布股東權益變動提示公告。
新 海 宜(002089)公布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公告。
潯興股份(002098)2012年1月12日召開公司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之董事選舉、《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之獨立董事選舉、《公司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
沃華醫葯(002107)公布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決議。
三鋼閩光(002110)(002110,112036)公布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決議。
威海廣泰(002111)公布發行短期融資券獲注冊公告。公布公司產品獲得「太陽能光伏產品金太陽認證」公告。
東南網架(002135)公布實際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公告。
*ST鈦白(002145)公布破產重整風險提示公告。
東方鋯業(002167)公布股權質押公告。
精誠銅業(002171)公布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議。
江特電機(002176)公布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議。
路翔股份(002192)公布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決議。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控股股東擬向公司提供財務資助的關聯交易議案》。
奧維通信(002231)公布2011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暨上市公告書。
威華股份(002240)(002240,1181260)公布股權解除質押公告。
濱江集團(002244)公布第二屆董事會第四十一次會議決議。
聯化科技(002250)公布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權解除質押公告。
桂林三金(002275)公布公司引進新葯公告。公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告。
超華科技(002288)公布控股子公司簽署意向性附條件生效的股權轉讓合同公告。
東方園林(002310)(002310,041169005)公布控股股東及管理層增持公司股票公告。
洪濤股份(002325)公布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公告。
皖通科技(002331)公布獲得安徽省財政上市費用補貼公告。
格林美(002340)公布子公司獲得財政貼息資金公告。
星網銳捷(002396)公布股東所持公司股權質押公告。
九九久(002411)公布收到政府補貼公告。
興森科技(002436)公布股東所持公司股權質押公告。
康得新(002450)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於2011年12月27日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全資子公司簽署資產轉讓協議的議案》、《終止與江陰美達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的議案》。
歐菲光(002456)公布募投項目及超募資金投資項目進展公告。
嘉麟傑(002486)公布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買入公司股票公告。
銀河電子(002519)公司正在籌劃股權激勵計劃事宜,相關事項正在審議過程中,根據有關規定,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保護投資者利益,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1年12月28日上午開市起停牌,待2011年12月29日公告相關事項後開市起復牌。
豐東股份(002530)公布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公告。
金杯電工(002533)公布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公告。
傑賽科技(002544)股價異常波動。
千紅制葯(002550)公布獲批組建「江蘇省(千紅)生物創制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告。
尚榮醫療(002551)公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書的提示公告。
唐人神(002567)2012年1月18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審議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
聖陽股份(002580)公布2011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
圍海股份(002586)公布簽訂重大合同公告。
比亞迪(002594)(002594,01211)公布出售參股公司股權的進展公告。
亞瑪頓(002623)公布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公告。
博彥科技(002649)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中簽及配售結果。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率為0.6995214399%。
加加食品(002650)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率為3.7034186605%。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搖號中簽及配售結果公告。
利君股份(002651)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搖號中簽及配售結果。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率為1.48834155%。
探路者(300005)2012年1月16日召開公司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選舉呂冰女士為公司第二屆監事會非職工監事的議案。
吉峰農機(300022)公布2011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
賽為智能(300044)公布重大合同項目公告。
萬邦達(300055)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選舉劉永輝先生為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關於選舉楊鈞先生為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獨立董事的議案》。
國民技術(300077)公布收到政府補貼及退稅事宜。
樂視網(300104)公司預計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凈利潤約12,477.70萬元-13,318.8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90%。
大華農(300186)公司預計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約15,468萬元-16,575萬元,比上年度增長約12%-20%。
和晶科技(300279)首次公開發行股票12月29日在創業板上市。
匯冠股份(300282)首次公開發行股票12月29日在創業板上市。

Ⅵ 求救,誰知道香港...

19世紀後半期中國錢庄的買辦化
-------------------------------------------------------------------------------

錢庄是中國封建社會金融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鴉片戰爭以前,它和另一種信用機構——票號,在調撥資金上為商品流通起著促進的作用。

一般地說,錢庄和票號的業務內容和活動地區是有區別的。錢庄的主要業務是對商人辦理存放款項,間或經營地區之間的商業匯兌,所以,和商業的聯系比較密切。票號是以匯兌為專業的;有放款,也只貸給錢庄而不貸給一般商人。錢庄的主要活動地區在長江流域和東南各省,而以上海為其活動的中心,票號則以黃河流域和華北各省為其主要的活動區域。當然,這樣的區分是極其粗略的,僅僅就其側重點而言的。事實上,上海和漢口都曾經是票號在東南地區的據點,而華北各省也有錢庄在活動。

鴉片戰爭以後,外國侵略勢力從廣州北移,以上海為盤踞的中心。於是,上海的錢庄便逐漸與外國勢力發生了聯系。在50年代,當太平天國革命形勢蓬勃發展的時期,票號銳意經營匯解餉需、協款和丁銀,與清政府發生了極其密切的關系。因而一切商業上資金周轉的業務幾乎完全落到了錢庄的手中。在這種條件下,當外國勢力進一步向中國腹地伸展時,錢庄就成為它必加利用的工具了。本文的目的就在於著重論述19世紀後半期錢庄職能的買辦作用。不過錢庄和票號的活動有時是很難截然分開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也要涉及票號。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外國侵略者從清政府手裡取得了許多入侵中國的條約特權。但是,條約特權本身不能把外國製成品送到中國人民的手裡。外國侵略者必須通過買辦人物之手和各種商品流通的渠道,才能深入中國的內地市場。自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買辦人物就已經日益活躍起來,而中國原有的各種商品流通渠道也日益買辦化。在這一過程中,為商品流通服務的中國錢庄的職能也隨著發生了變化。

錢庄是商品貨幣經濟的產物,具備著調撥資金的職能。到了鴉片戰爭前夕,錢庄在商品流通中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上海,錢庄的庄票早就起著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作用。商人在買賣豆、麥、花、布時,不僅可以用錢庄庄票支付貨價,而且可以「到期轉換」,也可以「收劃銀錢」①,可見當時錢庄庄票的用途已經很廣。

1843年上海開埠後,外國侵略者紛紛在上海設立洋行;在開埠的當年就有11家②,三年以後又增至25家。③跟隨洋行而

————————————————————————————
① 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二十一日,《上海縣告示碑》,江蘇省博物院編:《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集》,三聯書店1959年版,第485頁;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編:《上海錢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頁。
② 葛里芬(EAdon Criffin):《飛剪船與領事》 (Clipper and Consuls),密細根,1938年版,第257頁。
③ 徐潤:《上海雜記》,香山徐氏校印本,第12頁。

來的有許多廣州「舊日洋商行店散出之人」①。這是一批從事買辦性商業活動的人物。他們在華洋商人之間,溝通買賣,保證信用,起著極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所謂「中外貿易,惟憑通事一言,半皆粵人為之」②,就是對他們的活動所作的寫照。

在外國銀行尚未進入上海以前,中外商人因貿易而發生的財務關系,通常都是經過經紀人或洋行買辦和當地錢庄進行清算的。③這是錢庄和外國侵略勢力發生關系的開端。

買辦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里開始形成的一個寄生的階層。買辦受雇於洋行或銀行,有為洋行開展業務的責任。洋行買辦必須為洋行提供各地商情,參預買主與貨主的接洽以及預防商業交易上的損失;當中國商號(或商人)和洋行發生貿易關系時,買辦必須為洋行了解該商號的信譽及經濟力量④;如果與洋行成交的顧客是由買辦介紹的,他必須是這個顧客的保證人;此外,買辦還常常為他所代理的洋行周轉資金⑤;等等。因此,洋行買辦為便於經營大量的交易,與本地錢庄和商號都有比較密切的聯系。⑥銀行買辦則以探悉本地各錢庄、銀號的財務情況為主要的職責,他對外國銀行和中國錢庄、銀號之間的一切交易負有完全的責任。買辦的收入除了每月工資之外,還有視僱主營業額大小而定的傭金和紅利。資力雄厚的買辦除了為洋行或銀行服務外,大多還有自己獨立的經營。他們或者開設錢庄(或附股於錢庄),或者兼營其他商業。60年代以後,為數不少的銀行買辦是錢業中人轉化過去的。這些人物所具有的雙重身份乃是錢庄職能買辦化的主要媒介。

————————————————————————
① 《道光二十八年兩廣總督徐光緒等奏》,《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卷79,第28頁。
② 王韜:《瀛壖雜志》卷1,第8頁。
③ 《北華捷報》(North China Herald),《上海貿易方法的變化》,1893年11月24日,第818頁(以下簡稱《捷報》)。
④ 包培:《論洋行買辦制之利害》,甘作霖譯自倫敦經濟學報。見《東方雜志》第16卷,第11號,第38頁。
⑤ 《捷報》,1901年12月11日,第1118頁。
⑥ 威廉(S.W.Williom):《中國商業指南》(The Chinese Commercial Cuide),第162頁。

例如,為大家所熟知而與李鴻章深相結托,被視為「洋務人才」的大買辦徐潤、唐廷樞之流,在他們任洋行買辦的時期都是同時與錢庄有很深的瓜葛的。

根據徐潤自己的回憶,他在1861年任寶順洋行(LancelodDent & Co.)買辦時,便已和人合股開設敦茂錢庄,以支持他所經營的「包辦各洋行絲、茶、棉花生意」①。當這家錢庄在1862年閉歇後,他隨之又在1864年與人合開協記錢庄。② 1868年,徐潤離開寶順洋行以後,主要的業務活動是經營寶源祥茶棧和地產公司。在收購茶葉的生意中,他在河口、寧州、湘潭、崇陽、羊樓洞等地都設立了分庄,以便於多方搜羅茶葉;而其地產經營則以上海為主。據說,徐潤在上海「租界」及其附近地區就佔有3000畝土地,蓋有3000座房屋。③在這些商業活動中,徐潤所需要的資金調度就是從錢庄方面取得支持的。例如,與地產公司有往來的錢庄有22家之多④,而寶源祥茶棧得錢庄通融的款項經常在200萬兩左右。⑤由於從錢庄方面能夠得到如此重大的方便,使徐潤即使在參預輪船招商局,並擔任會辦兩年之

————————————————————————————
① 徐潤:《徐愚齋自敘年譜》,香山徐氏校印本,第5頁(以下簡稱《年譜》)。
② 徐潤:《年譜》,第13頁。
③ 萊特(A.Wright):《二十世紀之香港、上海及其他中國商埠志》,(TwentiehCentury lmpressions of Hongkong,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 of China),1908年版,第540頁。
④ 徐潤:《年譜》,第55頁。⑤ 《申報》,光緒九年十月二十九日(1883年11月18日)。

後,還不能忘情於錢庄的經營,以致在1875年再度與人合開了榮德錢庄。①

唐廷樞是從1861年起擔任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Co.)在長江各口代理人的②;到1863年他就成為該洋行的總買辦。③1880年7月他與人合夥購買了一隻「南潯」號輪船(「Nanzing")交由怡和洋行代理。④在唐廷樞擔任買辦的時期中,他經常利用洋行和錢庄的資金來支持自己的商業活動。1871年,由於與唐廷樞有密切聯系的三家錢庄陷於破產,使唐廷樞的資金周轉發生了嚴重的困難,結果不得不虧欠怡和洋行達8萬兩之多。⑤也許是由於唐廷樞在錢庄中的力量不夠雄厚的緣故,有些外國洋行的老闆就曾譏笑他「只會吹肥皂泡,而不會制肥皂」⑥。

事實上在通商口岸像徐潤、唐廷樞那樣一身兼具買辦和錢莊主(或錢庄股東)雙重身份的人物一向就是普遍存在著的。

早在40年代,大買辦楊坊就已在上海開設錢庄了。(Z)楊坊的密友丁建彰(Ting Kien Chang)本來就是在榮豐錢庄(Yung-Feng Bank)做生意的,後來則變成了伯德孚洋行(Bedford &Co.)的買辦。⑧這個洋行的另一買辦馬羅山(Ma Loisum)也是一個「非常機靈的生意人和

————————————————————————
① 徐潤:《年譜》,第21頁。 .
② 劉廣京(Liu Kwang-Ching):《英美在華輪運勢力的競爭,1862—1874》,(An-glo-American Steamship Rivalry in China,1862—1874),1961年哈佛版,第143頁。
③ 徐潤:《年譜》,第58頁。
④ 《怡和洋行檔案》,轉見劉廣京,上引書,第143頁。
⑤ 《怡和洋行檔案》,轉見劉廣京,上引書,第143一144頁。
⑥ 《怡和洋行檔案》,轉見劉廣京,上引書,第144頁。
⑦ 馬士(H.B.Morse):《太平天國時代》(In The Days of The Taipings),1927年版。第41頁。
⑧ 馬士:上引書.第28頁。

錢庄老闆」①。在50年代,上海李百里洋行(Shaw,Bland & Co.)的買辦乃是當時協豐錢庄(Ya-Foong Bank)的大股東。②在60年代為上海匯豐銀行(Hongkong & Shangai Banking Co.)擔任第一任買辦的王槐山也是出身於上海的一家錢庄。③在70年代,匯豐的另一大買辦席正甫正是因為經營錢庄得法,才邀得匯豐的「青睞」④。同時,在席正甫當上買辦以後,他仍舊與人合夥開設協升錢庄。⑤不僅如此,席氏家族中有不少成員如席立功、席聚星、席錫藩等大體上都是循著席正甫所走的道路,從銀錢業者轉化為銀行買辦的,而在當上買辦之後,又復兼營錢庄。譬如席立功在90年代後,就同時是正大、裕祥、久源等幾家錢庄的大股東。⑥

又如,在上海開埠之初便以大洋貨號首創上海華商經營進口洋布第一家的湖州人許春榮與泰和洋行(Reiss & Co.)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系。大約在六七十年代,許春榮一面為該洋行推銷洋貨,一面又先後開設了阜豐等七家聯號錢庄。這些錢庄雖然在中法戰爭期間都陸續倒閉了,可是到90年代,許春榮還是兼充德華銀行(Deutsch-Asiatische Bank)和花旗銀行(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兩家的買辦,而同時又與席立功合夥開設錢庄。⑦

——————————————
① 馬士:《太平天國時代》(In The Days of The Taipings),第55頁。
② 《北華捷報》,(North China Herald(以下簡稱《捷報》)1860年3月31日,第5l頁。
③ 《申報》,光緒九年十二月十五日(1884年1月12日)。
④ 萊特:上引書,第540頁。
⑤ 《上海錢庄史料》,第752頁。
⑥ 同上。
⑦ 《上海錢庄史料》,第743—744頁。

在70年代,另一個充任敦裕洋行買辦的洞庭山商人嚴蘭卿同時在上海開設了一家鎮昌錢庄,其後又陸續在上海、蘇州等地經營了七八家錢庄。並且,這些錢庄大多還是由這位買辦獨資經營的。①

在80年代,與上海沙遜洋行(E.D.Sassoon,Sons & Co.)頗有淵源的買辦王憲臣是從錢庄出身轉化為麥加利銀行(Char-tered Bank & India,Australia & China)買辦的。②另一個出身於錢商家庭的胡寄梅也是在長期經營錢庄以後成為中華匯理銀行的看銀師和買辦的。③同期中,寧波商人許詩考(Sze Tsay Kor)在上海一家錢庄服務多年後,轉營匹頭生意,而後在1884年又轉為上海義記洋行(Hollicay,Wise & Co.)的買辦。④

到90年代,與上海的錢庄有聯系的匯豐銀行買辦羅鶴平則同時兼開元隆錢庄⑤,他並且與廣州的成德銀號有密切的金融聯系。⑥

在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買辦人物的活動情況也並無二致。例如,在天津,據說最老的一個洋行買辦就是一個兼營鴉片生意的錢庄老闆⑦;而任天津沙遜洋行(David Sassoon & Co.)達15年之久的買辦胡美平(Hoo Mei-Pin)同時又是上海天源錢庄(Tien-Yuen Bank)的股東。⑧

————————————————————————————————
① 《上海錢庄史料》,第745頁。
② 萊特:上引書,第556頁。
③ 萊特:上引書,第50頁。
④ 萊特:上引書,第562頁。
⑤ 《申報》,光緒十八年三月三日(1892年4月19日)。
⑥ 《字林滬報》,光緒十八年三月二十一日(1892年4月17日)。
⑦ 《字林西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1884年11月17日,第480頁。
⑧ 《字林西報》,1885年4月15日,第347頁。

又如在80年代,廈門一家最大錢庄源通銀號的主人葉諒卿則依靠他的兄弟,時充廈門匯豐銀行買辦葉鶴秋的關系,在資金周轉上得到匯豐銀行很大的方便。①在90年代廈門恆寶源錢庄的一位大股東趙某同時也就是福州美打洋行(Mehta & Co.)的大買辦。②

從上述一系列人物的事跡中,我們可以看到活動在通商口岸的買辦中,有許多人是同時兼具錢莊主(或錢庄股東)和買辦雙重身份的。這種雙重身份,一方面便利了他們所從事的商業活動,而在另一方面,又必然把錢庄和洋行或外國銀行的關系緊密地聯結起來,使錢庄的職能嚴重地買辦化了。



錢庄的買辦作用主要在於它給予進口商人以信用便利,協助洋行推銷洋貨,搜羅土產。錢庄進行這種活動的信用手段,在口岸本地是庄票,在口岸和內地之間是匯票。

庄票是錢庄簽發的票據之一。它代替現金在市面流通。錢庄對所簽發的庄票負有完全責任,到期必須照付;如果出票的錢庄對庄票不能照付時,這就無異表示該錢庄的破產。庄票有即期和遠期兩種。即期庄票系見票即付;遠期庄票(亦稱期票)則在到期時兌付。上海各商號在交易中大抵使用遠期庄票。50年代有以10日、20日為期的期票,60年代後,普遍以10日和5日為期。

上海錢庄由於資本力量的不同,分為匯劃庄(或稱大同行)和非匯劃庄(或稱小同行)的區別。③匯劃錢庄在開業以前必須加入內園錢業總公所,並繳納會費,即所謂「入園錢庄」。

————————————————
①《申報》,光緒十七年五月十四日(1891年6月20日)。
②《申報》,光緒十七年六月十六日(1891年7月21日)。
③在上海,非匯劃庄包括了「挑打錢庄」和「另兌錢庄」。在挑打錢庄內又分為元字型大小庄和亨字型大小庄,這些錢庄由於資力不及匯劃錢庄,不能參加錢業總公所,這些錢庄每日往來收解,大多轉托匯劃庄代為辦理。在另兌錢庄內也分為利字型大小庄和貞字型大小庄,此類錢庄資力更加薄弱,不經營存放款,專作銀圓輔幣的另躉買賣。本文所涉及的錢庄活動乃是專指匯劃庄而言的。

1863年上海錢業同行為了維持庄票的信用,曾公議規定:「錢業不入同行[即不加入內園錢業總公所的],庄票概不收用。」①這樣便排除了非匯劃錢庄庄票的流通。

在錢庄之間,庄票的清算方法最初大概是各自直接劃抵的;經過長期的實踐,到19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才創造了一種所謂「公單制度」。即每日下午2時各匯劃庄匯總其應收之庄票送到出票錢庄換取公單,到4時以後各錢庄齊集「匯劃總會」,互相核算,出入相抵,奇另尾數則以現金清償,其整數則由錢庄另行出票,實行劃賬,藉此以免除大量現金的搬運。實際上這就是在各錢庄之間初步地實行了票據交換的制度。

至於匯票則是錢庄對於委託匯款者所簽發的匯款支付書,亦即收款人收取款項的憑證。它的作用在於調度不同地區間的資金流動。

錢庄庄票的信用能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商人以調度資金的便利,對商品流通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上海開埠以後,隨著中外貿易的擴大,外國洋行很快就注意到庄票的這種作用而加以利用了。

早在1846年,外國商人就已利用上海錢庄庄票進行貿易活動了。②但是,外商比較普遍接受庄票作為結算工具,則是50年代以後的事。1858年的《北華捷報》記述了庄票在外國商人間的使用情況說:設在上海城區和「租界」地區的錢庄大約有120家,其中資本力量

——————————————————————————
①《捷報》,1863年3月7日。
②福卑士(F.E.Forbes):《旅華五年記》,(Five year in Chiha,1842--1847)1848年版,第68頁。

雄厚的錢庄都以10天或20天的期票對經營棉織品的批發商和鴉片掮客給以通融資金的方便,而外國商人則接受大錢庄的期票作為收取貨價的憑證。①

不僅止此,外國商人同時也用庄票作為支付手段。例如,50年代末,上海沙遜洋行(D.Sassoon & Co.)在大量收購黃金時,就經常使用當地大錢庄庄票去支付金價的。②應該指出,在這一時期,沙遜乃是一個大鴉片販子,而各大洋行也無不走私鴉片,搜購黃金。所以沙遜洋行的事例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

60年代以後,外國商人使用庄票的行動更加普遍了。1862年3月,上海公平洋行(Bower,Hanbury & Co.)在代理英國利物浦保險公司(Royal Insurance Company of Liverpoo1)招攬生意的廣告中宣稱該洋行願意接受「任何一家本地錢庄庄票或其他合格票據作為償付保險費的手段」③。把這項聲明和50年代外國商人只能收受大錢庄庄票的事實加以比較,可以設想,到了60年代外國侵略勢力利用錢庄庄票的范圍是擴大了。

——————————————————————
①《捷報》,1858年6月12日,第182頁。
②《捷報》,1859年9月17日,第27頁;1859年lO月29日,第50頁。
③《捷報》,1862年3月1日,第34頁。

外國商人接受錢庄庄票為的是利用中國錢庄的信用,達到迅速出售洋貨的目的。事實是,進口商人在購進洋貨時用庄票支付,就是把自己對洋行的債務關系改由錢庄來承擔。商人利用庄票所給予的期限去調度資金以清償他與錢庄之間的債務關系;而洋行則在庄票到期時,徑向錢庄收取款項。這樣,錢庄就給洋行提供了保證,使洋行所售出貨物的風險能減輕到最低的限度。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洋行接受庄票成交,能夠更迅速推銷進口洋貨。對外商來說,進口洋貨銷售愈快,商業利潤也就愈大。實踐證明了,「接受期票支付貨款,遠比用賣了貨的現款再來買貨要銷出更多的貨物」①。因此,利用庄票是非常符合於外國洋行的利益的。

及至60年代後期,錢庄和上海的外國銀行發生了通融資金的關系以後,庄票的作用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大家知道,外國銀行之進入中國是從1845年在廣州設立分行的麗如銀行(Oriental Banking Corporation)開始的。50年代初這家銀行隨著貿易中心的北移而進入上海。到60年代末,外國銀行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和代理店的已達11家之多。②一些在後來的中國金融市場上起著壟斷作用的大銀行如麥加利銀行(chartered Bank of India,Australia&China),有利銀行(Mereantile Bank 0f India)以及匯豐銀行等等這時都已在上海建立了據點。不過,早期外國銀行的業務主要是給外商辦理匯兌,並不同中國錢庄有多大的聯系。③

大約到60年代後期,外國銀行開展了存放款業務,多方吸收存款,從而經常地掌握著大量的流動資金。例如,匯豐銀行在60年代的存款額經常在500萬元到600萬元之間④,70年代末更高達2200萬元以上。⑤對外國銀行來說,這種用極低利率從中國社會吸收進來的流動資金,必須有一條宣洩的渠道。在中國錢庄方面,隨著60年代以後對外貿易的擴大,

————————————————
①英國外交部:《英國領事商務報告》(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mmercialReports From He Mejesty's Consuls in China)1869—1871,漢口,第192頁(以下簡稱《英領報告》)。
② 根據汪敬虞:《十九世紀外國在華銀行統計表》(未發表)。
③《申報》,光緒九年十二月十五日載:「銀行[指外國銀行]始初僅通洋商,外洋往來以先令匯票為宗。存銀概不放息。」
④《捷報》,60年代後半期匯豐銀行各年營業報告。
⑤《捷報》,1879年2月28日,

錢庄信貸的范圍和規模匯豐銀行營業報告。也必須有所擴充。可是錢庄自身的力量是比較薄弱的,即使是上海的大錢庄也不過只有8萬兩到10萬兩的資本①,十分明顯,這是與日見擴張的貿易形勢很不相稱的。既然外國銀行具有充分供應資金的力量,中國錢庄又有周轉資金的迫切需要,那麼,外國銀行和中國錢庄的進一步聯系也就成為很自然的事情了。到了六七十年代之交,經過銀行買辦的媒介,外國銀行終於開始接受錢庄庄票作為抵押,向錢庄進行信用貸款了。②這就是通常所說外國銀行對錢庄的「拆款」(Chop loan)。「拆款」使若干中國錢庄「每天依照它們的需要」,「向外國銀行拆借其所必要的資金」,以便於「做龐大的生意」,而外國銀行也「樂意用最好的方式」來利用它們多餘的頭寸。③

銀行的拆款通常是兩天結算一次,但在外國銀行認為有必要時,隨時可以要求收回。④拆款也要支付利息,但比市場利息為低。⑤這種利息上的差額很快就成為錢庄向外國銀行尋求資金的主要原因了。但是,錢庄對銀行拆款的依賴愈深,銀行對錢庄的操縱也就愈緊。從70年代起外國銀行對中國金融行市的控制就是通過拆款開始的。

————————————————————
①《海關貿易報告冊》,1866,上海,第14頁(以下簡稱《關冊》)。
②《申報》在1884年的記述中認為1869年匯豐銀行通過買辦王槐山放款給錢庄是外國銀行對錢庄放款之始,可資參考。見《申報》,光緒九年十二月十五日(1884年1 月 12 日)。
③ 魏格爾(S.R.Wagel:《中國金融論》(Finance in China),1914年版,第238頁 。
④參見前交通銀行編:《金融市場論》,1947年版,第79頁。
⑤參見《上海錢庄史料》,第38頁。

在錢庄與外國銀行建立起拆款關系以後,原先洋行與錢庄之間的清算關系便轉移到外國銀行去進行了。這就是:出售洋貨的外國洋行在收到錢庄庄票時,可以將其充當支付手段,也可以將其送交外國銀行,存入它的賬戶;外國銀行在這時並不就把這筆款項算作現金,它不過暫時記在外商的賬戶上代為收取;另外,出售土產的中國商人在成交時所收到的又是洋行開發的外國銀行的支票,他可以把這些支票委託給往來錢庄到外國銀行去兌現。於是,在外國銀行那裡由洋商所付出的支票就可以和華商所簽發的庄票相軋抵,進行沖銷。①這種劃撥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現金搬運,大大地便利了貿易的進行。在這種辦法實行以後,中外商人的進出口貿易就都離不開外國銀行和中國錢庄的支持,這也就是說錢庄職能的買辦作用更加前進了一步。

上述情況僅僅是錢庄在上海本地華洋商人之間所起的買辦作用。但是,上海不過是外國商品向內地轉運的樞紐。70年代初葉的統計表明上海本市所消費的洋貨只不過占進口洋貨總額的20%左右②,其餘80%都是銷往內地去的。錢庄對這部分洋貨的內銷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發揮這一作用的手段則是錢庄的匯票。

——————————————————
①參見魏格爾上引書,第238頁。
②上海地區洋貨的輸入和消費(1870—1872) 單位:兩
洋貨| 1870| %| 187l| %| 1872| %
進 口|52453448| 100|57469457| 100|57062288| 100
轉 口|40524559| 77.26|42713641| 74.32|46995869|82.3l
本地消費|11928889| 22.74|14755816| 25.68|10066419| 17.69
資料來源:《英領報告》,1872,上海,第 150頁。

在上海左近,鎮江和寧波是上海進口洋貨向南、北擴散的兩個重要的據點。在這兩個地方,洋貨的擴散和土貨的匯聚都要依賴錢庄的活動才能完成。

根據海關報告,60年代進入鎮江的洋貨凈值在300萬關兩到500萬關兩之間;70年代上升到600萬關兩到900萬關兩之間;到90年代且達1000萬關兩以上。同時期中土貨的出口也由40餘萬關兩,100餘萬關兩上升至400餘萬關兩左右。①進入鎮江的洋貨主要是為了滿足更為遙遠的內地市場的需要的。譬如,山東省所消費的洋布和其他各種洋貨都是從鎮江轉運去的②;河南省各大商業中心所出售的洋貨也完全是從鎮江得到供應的。③

那麼,鎮江的錢庄是怎樣為這些洋貨的內銷起著買辦作用的呢?

60年代鎮江有27家錢庄,信譽卓著的大錢庄能夠吸收存款到l0萬兩左右④;到70年代初期,鎮江的八家主要錢庄在蘇州都設有分支機構,兩地之間的金融往來非常密切。⑤1869年的一項材料說:在鎮江,支付進口洋貨的主要方法是開出由上海錢庄付款的匯票,而商人則把銅錢或銀錠運入蘇州,從那裡收購土產到上海去變價付款。⑥這中間鎮江、蘇州和上海各地錢庄當然是起著很大作用的。

1876年,另一項記述鎮江貿易方法的材料指出:「上海洋行把鴉片和疋頭運給鎮江的外商,並指望他們付款。鎮江的外商按照買辦自己認為能夠銷售的數量,盡快地把貨物交給買辦」;「如果買辦不能在約定時間付款,他就用目前暫時毋需付款的貨物到錢庄去押借款項來支付」⑦。這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錢庄對買辦的貸款在推銷洋貨上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錢庄的支持,不用說,買辦的活動當然是要受到很大限制的。

————————————————
①《關冊》,各年報告。
②《關冊》,1869,鎮江,第42頁。《英領報告》,1878,煙台,第47頁。
③《英領報告》,1887,鎮江,第12頁。
④《英領報告》,1868,鎮江,第178頁;《字林西報》,1869年5月17日,第6103頁。
⑤《英領報告》,1873,鎮江,第204頁。
⑥《英領報告》,1869—1870,鎮江,第117頁。
⑦《英頒報告》,1876,鎮江,第66頁。

寧波的錢庄在推銷洋貨上也起著同樣的作用。本來,寧波和上海一向存在著金融聯系的。70年代初,曾經多次為左宗棠向外國銀行洽借巨款的豪商胡光墉所經營的阜康銀號,在上海、寧波、杭州、鎮江等地都設有分號,促進了寧波與各地間的金融往來。①80年代後,這種情況還有所發展。所有設立在寧波的22家錢庄都與上海、紹興、杭州等地有直接的聯系。②所以,人們每在提到寧波的商業金融時,總是指出它與上海等地是「呼吸相通」的。③

寧波雖然在40年代初就被辟為口岸,但直接對外貿易一向很小,進入寧波的洋貨絕大部分都是由上海轉口而去的。④據海關記載,60年代進入寧波的洋貨凈值在300萬關兩到500萬兩,土貨出口

Ⅶ dgc是什麼

朋友您好!謹慎投資

Ⅷ 怎麼判斷一個股票目前的估值狀況有哪些指標可以參考

你好,四種比較常見的股票估值方法:
一、市盈率估值法
所謂市盈率,就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盈利,即PE(市盈率)=P(股價)/E(每股盈利)。
其中,E的數值一般採用最近一個完整財年的每股盈利數據;而P的數值則是目前時點目標個股的最新股價。
作為國際成熟股市經過長期實踐的一種估值方法,市盈率估值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其非常簡潔有效。簡單來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未來若干年每股收益為恆定數值,那麼PE值代表了上市公司的股東(也即該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在多少年之後收回初始投資(不計算資金的時間價值)。相比較而言,市盈率的原理類似於實業投資中的「回收期」概念,只是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而言,絕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在未來若干年裡一直保持恆定的每股盈利(即保持每年凈利潤不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E的變動往往還取決於宏觀經濟環境、企業的生存周期、經營管理情況、企業自身發展和成長性所帶來的波動,未來每年的每股盈利仍然會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市盈率估值法只是對股票價值的一種粗略估計,只能大致衡量一隻個股在當前的市盈率水平下,股價是高估還是低估、抑或是大致合理。由此,一些專業投資者也會將其進一步延伸至「動態市盈率」估值法。比如,在目前2017年財年還沒有結束時,根據已經某上市公司已經公布的2017年一季報或半年報的業績數據,大致推測該上市公司2017年全年的每股盈利,然後再計算其「動態市盈率」,並評估其股價究竟是高估還是低估。
整體而言,市盈率估值法的優點主要在於,這種方法非常簡單、直觀和明了,非常適用於業績穩定、前景明朗的公司。此外,其對全市場整體股價水平的高低,也會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比如2005年上證指數998點時,兩市平均市盈率大概在16倍左右;2008年1664點時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大概在14倍左右;2014年A股在滬指2000點最新一輪牛市啟動時,兩市的平均市盈率在13倍附近。而這些全市場歷史底部的市盈率估值歷史數據,都可以作為投資者在決策時的重要參考。而另一方面,歷史市盈率估值的缺點,則主要在於「看後視鏡開車」,不能充分反映一隻個股未來基本面的變化形勢。比如,有些強周期性的上市公司,在周期頂點的時候市盈率反而最低,而這個時候的股價也往往處於歷史高點附近。
二、PEG估值法
所謂PEG (Price Earnings Ratio)指標,即是指一隻個股的「市盈率與盈利增長速度的比率」,是由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長速度得到的數值。作為市盈率估值法的一個重要延伸,PEG估值法既可以通過市盈率考察一家上市公司目前的業績狀況,也可以通過盈利增長速度考察未來一段時期內公司的增長預期。該指標最先由英國投資大師史萊特提出,後來由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發揚光大。
PEG指標的計算公式為:PEG=市盈率盈利增長比率;
假設某隻股票的市盈率為20,通過相關計算之後某投資者預測該企業的每年盈利增長速度為10%,則該股票的PEG為2010=2;如果盈利增長速度為20%,則PEG為2020=1。顯然,PEG值越低,說明該股要麼市盈率越低,要麼盈利增長率越高,從而越具有投資價值。一般而言,PEG估值法將PEG數值的標准數定為1。當PEG值低於1時,說明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值得投資者進行投資;當PEG值超過1時,說明該股票價值已經被市場高估。在彼得林奇看來,最理想的股票投資標的,其PEG值應該低於0.5。
整體來看,PEG估值法的主要優點在於,其考慮了企業業績的增長情況,適合適度成長股或基本面變化較大的股票估值。而其缺點則在於,一方面盈利增長速度過低或者過高的企業,PEG估值法可能並不合適;另一方面,對於不同行業、不同周期、基本面有較大特殊性的股票,PEG高估或低估的標准,較難確定,需要投資者進一步在更深層面進行把握。
三、PB估值法
所謂市凈率,就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最新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即PB(市凈率)=P(股價)/B(每股凈資產)。
其中,B的數值一般採用最近一個財報的每股凈資產數據,也即當前最新公開披露的每股凈資產;而P的數值則是目前時點目標個股的最新股價。
整體而言,歷史市凈率估值方法和歷史市盈率估值方法基本相同。PB的數值,一般經常被專業投資者參考的標准數值有兩種。一種是結合全市場過往歷史波動和個股所在的全行業情況,所計算得出的市盈率區間范圍。另一種則是數值1,即個股的股價是否跌破每股凈資產。跌破一般將意味著該個股存在大幅低估。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PB估值法一般還要結合ROE(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進行綜合評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東、投資者,最期待的事情之一,無疑是該公司一直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能夠一直能為企業所有人創造高盈利、越來越多的盈利。因此,在不同的ROE水平下,每股凈資產的實際價值,可能並不是賬面所反映出的一個簡單數字。「高效」凈資產與「垃圾凈資產」的實際價值,顯然有天壤之別。
整體而言,PB估值法的主要優點也是相對簡單、直觀和明了,並且相對廣泛適用於銀行、地產等基本面相對穩定的重資產行業。其缺點則與市盈率也大致類似,相對不能有效反映在上市公司基本面發生深刻變化時的內在價值變化。在此背景下,PB估值法能夠有效應用的最大前提,就是要合理評估一家上市公司凈資產背後的內在價值。
四、DCF估值法
相對於以上介紹的3種常規估值方法,DCF(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估值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於它是一套很嚴謹和具有嚴格科學體系的「絕對定價」估值方法。
所謂現金流折現估值法,就是對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及其風險進行預期,然後選擇合理的折現率,將未來的現金流量摺合成現值。此時,現金流量指的是扣除了折現、維持企業運營的費用等之後的凈現金流量。當目標個股的股價高於折現現值時,意味著股價高估,反之則意味著股價低估。
對於這種估值方法,投資大師巴菲特也深表認同。他曾經表示,一家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是這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貼現值。一般而言,投資者對於一家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折現估值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前5-10年的高速成長期的折現,另一部分是5-10年後的永續發展期的折現。整體來說,投資者要想得出准確的DCF值,就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得出DCF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比如,在計算一家上市公司未來5到10年的DCF數值時,就需要在各種樂觀、中性和悲觀的假設條件下,推算其合理的股價數值。
整體而言,DCF估值法的主要優點在於,其對於一家上市公司或一隻股票的內在價值測算,非常嚴謹和科學。在實際應用中,適合業務簡單、增長平穩、成長前景明朗、資本支出較少、現金流穩定的上市公司。而另一方面,由於DCF估值法會做出大量的假設和推理,在不同基本面類型、不同行業、不同成長周期的企業估值上,可能衍生出的估值模型也較為龐雜,相對僅適合對某一行業、某一企業基本面十分熟悉的投資者,在許多類型的股票上實用度相對不高。有意深入學習或採用該估值法的投資者,對此需特別留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閱讀全文

與金萊特前十大流通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