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非法集資股東有沒有刑事責任
非法集資案件股東是否有刑事責任,關鍵看其是否參與了犯罪,如果只是股東對非法集資不知情,不是共同犯罪,也沒有包庇犯罪嫌疑人,則不符合犯罪的構成要件,不承擔刑事責任。
❷ 法人涉嫌非法集資,股東會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非法集資的公司被追究刑事責任,不僅法定代表人要付刑事責任,而且公司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都要被追究刑事責任。但具體量刑要根據每個人在非法集資中的作用和地位來定。
非法集資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罪名,刑法上的非法集資是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非法集資是指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
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准。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只有具備一定的數額或情節才能構成犯罪。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制定發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二十八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五)其他擾亂金融秩序情節嚴重的情形。」
❸ 非法集資中名義股東怎麼判
依照刑法第176條的規定,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自然人犯罪的法定刑處罰。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一)個人吸收存款額不滿20萬元或變相吸收存款不滿30戶,但給存款人造成10萬元損失的,為拘役三個月;每增加損失3.5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宣判前全部退還存款人存款的,適用罰金刑;(二)個人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損失20萬元,或吸收公眾存款30戶,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損失3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個人吸收存款10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8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緩刑適用限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一)吸收存款用於非法活動的;(二)在本市影響較大,社會反應強烈的;(三)吸收存款額四分之三以上未退還的;(四)曾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判刑或行政處罰的。
❹ 非法集資股東,且工作很短時間,會判刑嗎
你要分清是工資還是分紅。
如果是股東在公司任職拖欠的工資,或者參與清算工作的工資,應優先支付,前者是應付工資,後者是清算費,都應優先支付的,清算費還在應付工資前。
如果僅僅是作為投資者的股東現在要算清分紅,那就在支付清算費、應付工資、銀行貸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後,最後支付,一般到這程度的基本都沒什麼錢了,能盈利的不會走到清算這一步。
❺ 融資公司非法集資股東怎麼判刑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專彩票、投資基金證券屬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非法收集公民資金的犯罪案件是比較多的,非法收集公眾資金的,一般會構成集資詐騙罪,需要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非法集資案件涉案人員是比較多的,那麼非法集資哪些成員判刑?非法集資如果屬於共同犯罪的,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是案件的主犯,而從犯要不要追究刑事責任,要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於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❻ 非法集資公司的股東和法人是夫妻關系股東怎麼定罪
根據你描述的這種情況,看來你們遇到了集資,這叫非法集資。2000塊,如果是錢多了,還不了款,可以判刑的。
❼ 非法集資 股東 有什麼區別
股東是合法的集資
❽ 我公司是合規合法的,後來的股東個人非法集資,會對我公司有影響嗎
這要看他的入股資金的來源,如果是正常所得,對公司是沒有影響的,如果是非法集資所得,那麼公安部門會對這一部分資金進行追回,可能短時間會影響到公司的現金。其中的問題還要等到警方的調查結果。
❾ 公司非法集資原股東和法人有責任嗎
公司非法集資原股東和法定代表人應當按照具體情況承擔責任。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繫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於雇員范疇。但對外關繫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並非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託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後果由法人承擔。並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許可權制對抗善意第三人。
非法集資案件股東是否有刑事責任,關鍵看其是否參與了犯罪,如果只是股東對非法集資不知情,不是共同犯罪,也沒有包庇犯罪嫌疑人,則不符合犯罪的構成要件,不承擔刑事責任。
法定代表人的權力,是由法人賦予的,法人對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動承擔民事責任。但是代表人的行為超出法人授予的權利范圍,法人就可能為其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