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華大基因股東組成

華大基因股東組成

發布時間:2021-04-21 04:40:36

⑴ 從華大基因出來的人都去做什麼了

在沉默了數月後,前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華大基因CEO王俊去向明朗:王俊今日在一場活動中透露,其即將成立的企業叫碳元科技。知情人士透露,碳元科技公司聯合創始人還包括原華大基因首席運營官吳淳、首席科學家李英睿及首席信息官黎浩。公司將於10月27日正式成立,現公司創始人為主要股東。王俊透露,目前有許多機構已經與碳元科技有合作意向,其中包括研究機構、葯廠、體檢中心、醫院、診斷公司、保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

談及為何選擇離開華大基因CEO位置,去做一個完完全全前瞻性的事時,王俊說,生命的本質是以碳為基礎的,元是本元,就是生命本身的源頭。「如果你用計算機的語言來講它是一種碳機的智能,計算機是一種以硅為基礎的智能。

⑵ 持股華大基因有哪些股票

持股華大基因股票

打開軟體看F10股東結構

就有具體持股人

⑶ 如何看待華大基因增持

華大基因在2018年7月下旬公布的增持計劃。為了穩定信心,公司高管、董事監事、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核心團隊也發布了增持計劃,累計增持金額將不低於1.9億元。實際效果看,並沒有起到穩定股價作用。

⑷ 華大基因一年半估值縮水38億是怎麼回事

金陵晚報消息,作為基因領域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的招股書於3月14日晚間更新,並再度叩關A股。從相關數據看,雖然這家公司一度被VC、PE擠破門檻,但在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所謂「神一般存在」的評價已大打折扣。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按照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華大基因目前總股本3.6億股,公司擬募資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4000萬股。簡單測算,公司IPO募資計劃中的估值為42.5元/股,其目前總估值約為153億元。相比一年半以前,估值縮水38億元。

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這固然與投資機構起初的盲目樂觀有關,但從財務數據看,華大基因的業績也並非外界想像中那麼光鮮。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以及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和35001.75萬元。公司2015年凈利增長3.6倍,這是因為公司前身華大醫學於2014年12月啟動與華大科技的重組,華大控股、華大三生園將其持有的華大科技合計57.6225%的股權評估作價對華大醫學進行增資。

而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資料,2012-2014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173萬元、1.36億元、2812萬元,其中2014年凈利潤較上年下滑79.3%。對於如此大的業績波動,華大基因此前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詳細原因。而在這次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的凈利潤變成了5852.98萬元。

前述投資界人士推測,可能華大基因獨立發展的業績表現跟不上公司一路飆升的估值,控股股東才啟動了2014年底的重組。

追溯過往,2010年,華大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台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3年,華大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二代基因測序儀的生產能力。

這也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兩種聲音:一說華大基因是「騰訊」,有著強大的生物學領域創新技術;一說華大基因是「基因界的富士康」,一家基因測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已。

競爭對手正在謀求上市

近些年,基因市場被投資界熱捧,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華大基因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大客戶中,美年大健康位列第二大客戶,采購額5739.55萬元,佔比3.35%。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之一,美年大健康對基因檢測服務有旺盛需求。然而,《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旗下已經自設基因檢測服務公司美因基因,並且已經在2016年11月順利融資1.67億元。

此外,華大基因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2016年該板塊收入達9.29億元,佔比54.62%。而在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中,貝瑞和康一直被視為華大基因有力的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貝瑞和康也在謀求上市。據上市公司*ST天儀(原天興儀表)2017年3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貝瑞和康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4.46億元、9.22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1.42億元。

可見,貝瑞和康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285.63%。另外,在主要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方面,貝瑞和康9.2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華大基因的9.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證監會就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發出《問詢函》,總共提出了59個疑問要求華大基因解釋。證監會表示,華大基因歷史上重組較多,主要通過收購股權和資產的方式,將華大控股下屬一些板塊納入發行人體系。因此,證監會要求華大基因說明:是否在資產、人員、機構、財務、業務等方面是否均獨立於關聯方。

對於外界疑問,《金證券》記者曾多次致電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傳送給公司郵箱的采訪提綱也無人回復。

⑸ 華大基因擬創業板上市,有什麼股受益嗎

隨著華大基因披露招股書申報稿,蟄伏其中等待分享財富的眾多創投也浮出水面。
紅土生物、北京國投、上海雲鋒、華弘資本、深港產學研創投等國內知名創投均持有華大基因部分股權,蟄伏於華大基因的創投超過20家。此外,中國人壽大股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持有華大基因發行前2.48%的股份

⑹ 華大基因大股東減持股票什麼時候減持完畢

具體以公共為准,一本公告之日起15日後開始減持,如果還要再減持,需要繼續發公告,然後還有再等15天才能拿減持!喜歡我的回答,可以幫忙採納下!

⑺ 華大基因改造華大基因終將走下神壇華大基因是檢查什麼

檢測基因原理是: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個功能片段,是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是決定一切生物物種最基本的因子;基因決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靚麗、長壽之因,是生命的操縱者和調控者。因此,哪裡有生命,哪裡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與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決定的,包括您的長相、身高、體重、膚色、性格等均與基因密不可分。每個人的人體細胞核內有23對染色體,由DNA和核糖體蛋白組成,全部染色體上面有31.6億個鹼基對。當相同的鹼基對位置上產生變異(這種情況稱之為單核苷酸多態性,簡稱snp),從而對人體的遺傳和健康等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個snp就是基因報告裡面的位點。目前已知或者被命名的snp數將近有6000多萬個。
基因(Gene,Mendelian factor)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或RNA序列(即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或RNA片段),也稱為遺傳因子,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
基因檢測可以確定個體性,也可以通過群體比較而確定其群體(祖源)特徵,大海撈針先縮小區域、再檢測個體性。

⑻ 華大基因一周宣布三度增持有何意義

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最近1個多月因頻頻爆出負面消息股價持續下跌。7月23日晚間,公司宣布再度增持,這次出手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汪建。

華大基因高管紛紛增持背後是股價的持續下跌。6月14日,「獨孤九劍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布文章,實名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
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報道了去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男嬰,認為該男嬰的不幸降臨和當時負責產檢的醫院和提供無創DNA檢查的華大基因有關。
另外,7月16日也是華大基因巨額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數量為2.06億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51.6%。按解禁前一天收盤價計算,華大基因解禁股市值約為211億元。
「舉報門」至今,華大基因股價已下跌逾37%。7月16日解禁日之後曾連續兩日跌停,7月23日跌幅為3.63%,報收76元。華大基因總市值已由最高時的突破1000億元縮水至304.08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網

⑼ 華大基因十大股東為什麼沒有泰康

2014年7月,華大基因曾表示,該集團旗下華大科技、華大醫學計劃於2015年分別在香港和深圳上市版,此後,權華大科技和華大醫學又合並為一家企業,並獲得20億元的入股。
此輪20億由泰康投資旗下和玉高林基金領投,和玉高林基金還幫助華大醫學重組華大科技。
和玉高林是泰康投資旗下的

閱讀全文

與華大基因股東組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