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結構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募資106.42億元,其中以股權和實物資產出資81.42億元,以現金出資25億元。公司注冊資本50億元,股份總額為50億股。由6家公司共同出資。
其中,發起人為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汽控股」),聯合發起人為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首鋼股份」),另外四家企業分別是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資公司」)、現代創新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現代創新」)、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簡稱「國管中心」)、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京能集團」)。
股比結構如下:
北汽控股以現金以及其所持有的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北汽投資)41.20631%的股權、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51%的股權、北京汽車動力總成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和北汽控股乘用車分公司及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的實物資產出資,認購北京汽車25.50億股,佔北京汽車股本總額的51%;
首鋼股份以現金以及其所持有的北汽投資23.61580%的股權出資,認購北京汽車9.16億股,佔北京汽車股本總額的18.31%;
國資公司以現金以及其所持有的北汽投資16.99251%的股權出資,認購北京汽車6.59億股,佔北京汽車股本總額的13.18%;
現代創新以現金以及其所持有的北汽投資10%的股權出資,認購北京汽車3.88億股,佔北京汽車股本總額的7.75%;
國管中心以現金出資,認購北京汽車2.50億股,佔北京汽車股本總額的5%;京能集團以現金以及其所持有的北汽投資6.13452%的股權出資,認購北京汽車2.38億股,佔北京汽車股本總額4.76%。
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汽控股公司)是北京市國有獨資大型企業,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授權,對所屬全資、控股、參股企業行使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承擔保值增值責任。北汽控股公司是北京汽車工業的發展規劃中心、資本運營中心、產品開發中心和人才中心,擁有整車製造、零部件製造、汽車服務貿易、研發、教育和投融資等企(事)業單位。整車製造企業包括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零部件發展核心企業為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車動力總成公司;服務貿易核心企業為北京鵬龍汽車服務貿易有限公司;還擁有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汽車投資公司和北京汽車工業高級技工學校。2008年,與北京興東方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兼並重組,現有員工4.8萬人。2009年銷售收入1164億元,居中國企業500強第51位。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由首鋼總公司獨家發起,以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擁有從焦化、燒結、煉鐵、煉鋼到軋材,前後工序能力配套的生產體系,主體生產設備達到了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成品鋼材年生產能力在320萬噸以上,其中普通熱軋盤條120萬噸,高速無扭控冷熱軋盤條200萬噸,具有明顯的規模優勢。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授權的、專門從事資本運營的大型國有獨資公司。其前身是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成立於1992年,並於2001年4月與原北京市境外融投資管理中心合並,由北京市政府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改制重組而成國有獨資公司,對北京市重要的國有資產進行經營和管理。
現代創新控股有限公司
現代創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公司注冊資金人民幣4.5億元。股東是上海華騰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實業投資,投資管理,綜合技術開發、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公司是為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項目而成立的項目公司。
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
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是由北京市國資委獨家出資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於2008年12 月30 日成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00億元,是以國有資本經營和國有股權管理為重點,以國有資本的證券化和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的投融資平台。截止09年9月底,國管中心合並報表總資產為6300億元,凈資產為2300億元。其主要職責是:實現北京市委市政府戰略意圖的產業投資平台,以市場方式進行資本運作的融資平台,推動國企改革重組、實現國有資本有序進退的產業整合平台,促進先導性產業發展和企業科技創新的創業投資平台,持有整體上市或主業上市企業的股權管理平台,為企業實施債務重組以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服務平台。
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2月8日,注冊資本為88億元人民幣,是按照北京城市現代化建設和國有經濟布局要求由原北京國際電力開發投資公司和北京市綜合投資公司合並成立的市屬大型國有獨資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單元有電力能源、高新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技術為主)、園區建設和房地產、金融投行等4大戰略業務單元。涉及電力、煤炭、節能、新能源技術、園區建設、房地產、基礎設施以及金融領域等。投資的電力類上市公司有京能熱電和大唐國際。 公司還擁有北京市最大的兩家創業投資公司,風險投資能力居北京第一、全國第三 董事會成員共13人,徐和誼任董事長,韓永貴任總經理。
徐和誼簡歷:
1957年11月6日出生於北京,回族,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82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1996年始,先後就讀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獲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曾擔任首鋼總公司副總經理,中共北京市委工業工委副書記,北京市經濟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2002年起擔任北汽控股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北汽投資董事長、總經理;北京現代黨委書記、董事長;2003年被授予「中國汽車工業50周年最具影響力人物」稱號;2004年獲「中國經濟十大新聞人物」稱號;2006年10月任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長;2010年5月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模範」獎章。
韓永貴簡歷:
1963年9月出生於北京,漢族,中共黨員,碩士,高級工程師。1985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自動化專業,現就讀於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1987年至1990年擔任北京市第二汽車製造廠工藝所助理工程師、團委副書記、書記;曾擔任北京汽車工業總公司黨委委員、團委書記、教育處長;1994年至2000年間,先後擔任北京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事兼北京輕型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2001年任職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董事會秘書;
2004年9月至今,擔任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2009年6月16日,承載著北京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夢想的株洲基地正式動工,邁出了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全國戰略布局的第一步。2010年12月26日,歷經18個月全面建設,京湘兩地合作的又一個重要戰略成果——北京汽車株洲基地全面落成,成為跨區域產業合作的全新典範。作為北京汽車布局華中區域的重要基地,北京汽車株洲基地的順利落成,不僅是北京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實現全國戰略布局的歷史性突破,也是湖南汽車工業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推動汽車工業「中部崛起」的一股重要力量。
按照規劃,北汽株洲基地總地規劃用地53萬平方米,一期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建設整車車身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發動機總成及動力公用配套設施。而在產品定位上,株洲基地定位於小型車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包括BC301Z在內的小型經濟型轎車、BC306Z等具有巨大市場空間的交叉型乘用車以及相配套的發動機產品。未來將實現整車20萬輛,發動機20萬台的產能目標。
2010年9月28日,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等六家大型企業發起組成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致力於發展高端製造業,加快北京市汽車工業的優化升級,全面推進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展戰略。
根據規劃,北汽集團將面向「自主創新,規模發展,建設實力北汽、規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諧北汽」的目標推進。到2015年,力爭進入世界汽車行業排名前15位,進入世界500強。而北京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將在2015年實現產銷量70萬輛目標,進入自主品牌汽車生產企業第一陣營,更遠的未來將占據自主品牌汽車50%的市場份額。
股東組成:
發起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聯合發起人: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首鋼股份)
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國資公司)
現代創新控股有限公司(現代創新)
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國管中心)
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京能集團)

㈡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首鋼股份)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京回政函199834號文批准,由首鋼總公司獨答家發起,以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趙民革
成立時間:1999-10-15
注冊資本:528938.9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0286633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石景山路
㈢ 首鋼京唐哪個部門待遇好 而且能學點技術 英國研究生 環境與能源部怎樣 工資獎金補助加一起待遇如何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你到京唐公司工作的初衷是什麼!如果真是為了學點技術,那麼在設備部、能環部、各生產作業部都是你的用武之地,貼近現場,學以致用,發揮你「海龜」的作用。待遇按照首鋼集團和京唐公司勞資管理序列執行。其實首鋼集團各子公司都是施展才華的平台,只要你學以致用,真正為企業做出貢獻,首鋼會給你匯報的,在國有企業你的待遇是和你的職位成正比的,說不定你將來還會成為首鋼集團的領導的。
㈣ 北汽新能源受益股有哪些
A股中北汽集團旗下福田汽車(600166),首鋼股份(000959)作為北汽鋼鐵材料供應商,後期值得關注。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環保乘用車為主要經營范圍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主要產品包括EU5、EX360[8]、EC200、EC180、EU260、EX260、EV160、EH300、物流車等。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世界500強企業北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公司,是國內純電動乘用車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市場銷量最大、用戶覆蓋面最廣、品牌影響力最大的企業。

公司現已形成立足我國、輻射全球的產業布局,是國內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首家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造、首批踐行國有控股企業員工持股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成為了製造型企業轉型升級與國有企業改革創新的典範。
北汽新能源不僅僅是一家汽車製造和銷售企業,更是一個涵蓋充電、運營、置換、服務、分時租賃在內的綠色出行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致力於推動新能源及純電動汽車的普及與發展。
2018年3月1日,由北汽新能源作為建設主體單位牽頭組建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成立,將在北京市政府統籌協調和組織推動下,協同相關新能源企業,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創新、前沿技術研發提供支撐和保障。
經營內容:裝配新能源汽車動力模塊(具體包括動力模塊電機系統裝配、動力模塊電池系統裝配以及動力模塊電控系統裝配);籌備新能源汽車整車、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項目;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模塊系統零部件;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
北汽新能源_網路
㈤ 首鋼集團魯家山生物質能源垃圾焚燒發電廠福利待遇怎樣
看看首鋼是如何做的哦: 首鋼建設的亞洲最大的生物質垃圾焚燒發電廠即將運營。 今年國慶節以後,住在北京石景山的辛菡(化名)的家庭用電可能換上了清潔能源發的電。辛菡是一個三口之家,像她這樣的家庭能使用類似清潔能源發電的大約有30萬戶。這...
㈥ 北汽是國企嗎
賢集網新聞頻道機械工業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匆匆乍現 發布時間:2020-01-08 15:11:02
作為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的北汽集團,在業界一直以「實力」說話,不論是研發還是銷售,其實力可謂是非常強大的。就是這樣一家實力強悍的企業,但還是有不少人對它並不了解,甚至有人還提出過「北汽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這樣的疑問,對此,賢集網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下北汽集團是國企嗎?並介紹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及北汽集團旗下九個品牌,以供大家參考了解。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是
北汽集團的公司性質是國有企業,北汽集團是原"北京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的簡稱,2000年9月改為現在的「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11月更名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9月28日,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現代創新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產經營管理中心和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組成,公司注冊資本56億元,員工總數超過22000人,是北汽集團乘用車整車資源聚合和業務發展的平台,是北京市政府重點支持發展的企業。
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
徐和誼(1957年11月-),北京市人,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現任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衛華誠、張夕勇、沈安東、韓永貴、石喜軍、張輝、李峰、高原、張健、蔡速平、葉正茂、陳江、張欣、孔磊,集團老領導張東升、馬傳騏、馬童立,監事會主席吳文學、監事張裕國、王普升,外部董事李玎、呂健、陳幻中。
北汽集團旗下九個品牌
品牌一:北汽紳寶
北汽紳寶是一家北京汽車旗下的公司。2013年5月11日,北京汽車宣布旗下首款中高級轎車紳寶正式上市,並於5月11日起率先執行國家標准「三包」政策。紳寶不僅完整繼承了Saab「人車合一,貼地飛行」的性能基因,並進一步結合國際前沿造車趨勢與中國市場需求,凝練形成了「Turbo動力,Equipment配置,Safety安全、Control操控」獨有的「TESC」四大產品優勢,同時在外觀造型、內飾設計、駕乘舒適、智能科技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升級。
品牌二:北京賓士
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車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中德合資企業,成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北京。
品牌三:北京現代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0月18日,由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和韓國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20.36億美元,中韓雙方各佔50%,合資期限為30年。北京現代坐落於北京市順義區北京汽車生產基地,擁有三座整車生產工廠、三座發動機生產工廠,和一座技術中心,整車年生產能力達到105萬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家戰略指引下,2015年,北京現代先後啟動建設河北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
品牌四:北汽福田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田汽車)是中國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商用車企業。福田汽車成立於1996年8月28日,1998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66。現有資產861多億元,員工近4萬人,2017年品牌價值達1328.67億元,連續14年蟬聯商用車行業第一位;累計產銷汽車800萬輛,連續多年中國商用車銷量領先;海外累計出口56萬輛,連續6年位居中國商用車出口第一。福田汽車是中國汽車行業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現已經形成了集整車製造、核心零部件、汽車金融、車聯網、福田電商為一體的汽車生態體系。
品牌五:福建賓士
福建賓士汽車有限公司(簡稱福建賓士,原名福建戴姆勒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6月,由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福建賓士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青口投資區內,總投資4.346億歐元。
品牌六:北汽昌河
昌河汽車是一家汽車製造企業,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
品牌七:北汽幻速
北汽幻速」作為北汽西南基地獨立產品乘用品牌,在北汽集團大自主戰略框架下將取得多種手段的快速發展,與北汽集團旗下乘用車品牌———「北京汽車」及交叉型乘用車品牌———」威旺」形成差異化的互補,豐富品牌規劃及產品線。
品牌八:北汽新能源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世界500強企業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起並控股,聯合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設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平台。北汽新能源已形成輻射全國的產業布局,大大增強了技術實力和研發實力。主要推出的車型有EU5、EX360、EC200、EC180、EU260、EV160、EH300、物流車等。
品牌九:北汽威旺
北汽集團是國企嗎?北汽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北汽威旺是北汽集團推出的一款微客產品。以「威旺」命名,取意「威天下、旺未來」。北汽威旺306以空間、安全、動力、設計和人性化配置為核心賣點,它是國內第一款通過官方安全碰撞試驗的微客,第一款採用FSS+BSS全面安全防護結構的微客,第一款具有10餘種改裝車型,堪稱「百變金剛」的微客。
㈦ 能不能介紹一下首都鋼廠的情況
一、首鋼發展歷史概況
首鋼始建於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計產鐵28.6萬噸。解放後首鋼獲得了新生,1958年建起了我國第一座測吹轉爐,結束了首鋼有鐵無鋼的歷史;1964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揭開了我國煉鋼生產新的一頁。1978年鋼產量達到179萬噸,成為全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首鋼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獲得了巨大發展。從1979年開始,國家對國有企業進行了一系列"放權讓利"的改革。首鋼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從1981年到1995年實行上繳利潤遞增包干,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承包制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擴大了企業經營自主權,有力地促進了首鋼的發展。首鋼相繼進行了一系列建設和技術改造,二號高爐綜合採用37項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我國最早採用高爐噴吹煤技術,成為我國第一座現代化高爐;通過購買國外二手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先後建設了第二煉鋼廠、第三煉鋼廠、第二線材廠、第三線材廠、中厚板廠、3萬立方米制氧機、自備電站等一批重點項目,使首鋼生產規模迅速擴大,1994年首鋼鋼產量達到824萬噸,列當年全國第一位;同時發展成為以鋼鐵業為主,兼營采礦、機械、電子、建築、房地產、服務業、海外貿易等多種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
1979年到2003年,首鋼集團累計向國家上交利稅費358億元。2004年首鋼集團實現利潤12.47億元,銷售收入619億元,集團在冊職工12萬人。
二、近年來首鋼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
1.審時度勢,不斷完善首鋼發展戰略,推進結構調整。 首鋼地處首都北京的特殊環境,使企業面臨著比其他企業更大的環保壓力,面臨著國內外鋼鐵市場激烈競爭的壓力,面臨著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在此情況下,首鋼提出"沒有發展就沒有首鋼的一切","把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轉變為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機遇","苦幹三年,為首鋼新的大發展打好思想文化基礎、制度創新基礎、經濟技術基礎、人才建設基礎"的奮斗目標,根據內外形勢的變化,調整和完善首鋼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措施,集中力量抓好鋼鐵主業的結構調整,同時發展有優勢的非鋼產業,更好地兼顧國家、北京市和企業及廣大職工等各方面的利益。目前部分鋼鐵生產能力向北京以外地區轉移項目和北京地區結構調整項目已經展開,為首鋼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職工再創首鋼輝煌的信心和積極性。
2.依靠科技進步抓好生產經營,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鋼鐵業按照"質量、品種、效益、環境"的發展方針,深入開展增收節支、扭虧增盈和對標挖潛活動,消化大量外部減利因素,每年實現利潤保持了平穩增長。依靠科技進步,在現有基礎上大力開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鋼鐵產品,雙高產品產量2001、2002、2003、2004年分別完成192萬噸、209萬噸、321萬噸、457萬噸,逐年大幅度增長。2004年雙高產品占鋼材產量的比例、拳頭產品占雙高產品的比例,都達到了50%以上。雙高產品高於普通鋼材價差不斷加大,特別是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普通鋼材價格下降的情況下,雙高產品成為首鋼經濟效益增長的有力支撐。2004年首鋼集團銷售收入619億元,同比增長39.9%,實現利潤12.47億元,同比增長21.6%,鋼鐵業實現利潤16.4億元,同比增長30.7%,均創出近幾年來的最好水平。
3.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不斷深化改革。 首鋼從1995年開始實行集團化改革,將鋼鐵主流程以外的單位分立為子公司,建立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1999年9月由鋼鐵主流程優質資產組建為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2000年8月鋼鐵主流程中非上市公司資產和特鋼公司生產部分實施債轉股,同華融、東方、信達三家資產公司共同組建了北京首鋼新鋼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推進勞動、分配、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工作;通過集團內部企業的託管、兼並、聯合等方式,實現優質資產向優勢企業和優秀管理者轉移,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加快子公司投資主體多元化,實行新項目、新體制、新機制;大力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2003年7月鋼鐵主流程ERP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標志首鋼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創新進入歷史性新階段。積極推進減員增效工作,集團職工人數從1995年的24.64萬人減少到2004年的12萬人。首鋼堅持以發展主導產品、主導項目、主導業務為龍頭,以改革為突破口,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4.加強環境治理,發展環保產業,努力為改善社會環境做貢獻。 首鋼堅持以人、技術、環境和諧一致為目標,努力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1995年以來,首鋼累計投入16.92億元,先後完成環境治理項目310項,使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2004年二氧化硫、煙塵、粉塵和無組織粉塵排放量,分別比1995年降低78.41%、86.49%、74.45%和84.38%。 在搞好自身環境治理的同時,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利用焦爐系統處理城市廢塑料;利用高新技術對鋼鐵固廢資源進行深加工;利用日本綠色緩建項目建設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干熄焦工程;用新技術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在特鋼建設報廢機動車拆解項目,與北京環保企業合作開發汽車環保產品、"雜訊與震動控制"產品和服務業務;正在探討引進世界領先的地源熱泵技術這一可再生的能源,為室內供暖和製冷等。還與國外企業合作開發處於國際前沿的溶融還原技術,有利於實現鋼鐵清潔化生產的根本變革。還利用二次能源為首鋼周邊居民供暖;在門頭溝山區二十多年義務植樹;美化北京百里長街,建設大型文化廣場,實施亮麗工程等,為改善社會環境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5.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緊密聯系企業實際,學出境界,學出思路,學出胸懷,學出目標,學出動力,促進企業改革發展。通過基層黨委"六好"班子建設、黨支部"達晉創"活動和"黨員責任區"活動等有效載休,加強各級黨組織建設,帶領廣大職工加快首鋼的改革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績。2001年首鋼黨委被中央組織部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培育"自強開放、務實創新、誠信敬業"的首鋼精神,進一步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文化,敢於創新的思想文化、開放合作的思想文化、人才為本的思想文化。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好企業,堅持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和廠務公開制度,保證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權利。加大協調勞動關系力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全面加強職工隊伍建設,加強職工培訓,積極探索新的、更為有效的培訓渠道和培訓方式,深入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工程、青年新世紀成才計劃和青年創新創效活動,使全體職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得到不斷提高
㈧ 首鋼股份的初心使命是什麼
12月21日,首鋼股份公司召開以「創新創優,共享共贏」為主題的無取向電工鋼用戶技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家首鋼無取向硅鋼用戶來賓,首鋼股份公司領導劉建輝、王相禹、孫茂林、馬家驥,以及技術研究院、京唐公司、中首公司、銷售公司相關人員共聚首鋼、共襄盛舉、共謀願景、共享成果、共贏未來。
首鋼電工鋼自2010年進入市場,根植「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作為內在要求,圍繞「質量提升、製造能力提升、研發水平提升、服務水平提升」開展工作,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專業的使用解決方案,滿足並服務於用戶的需求升級,不斷實現質量進步、技術進步、產品進步和服務進步。目前,首鋼無取向電工鋼已實現全系列、全規格產品生產覆蓋,並積累形成了較強的產能優勢、質量管控優勢和市場綜合服務優勢,市場佔有率達國內第一。首鋼無取向電工鋼優秀的板形精度成為市場認可的「名片」,首鋼電工鋼應用到了「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上,國內每2台變頻壓縮機就有1台使用的「首鋼芯」,一億台使用首鋼電工鋼製造的美的產品進入市場,助力北汽新能源汽車EU400成功上市,系列成績都在表明首鋼電工鋼應用在國計民生各個領域,支撐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劉建輝致辭,他說,今年,首鋼在無取向電工鋼生產上投入很多,全面升級的4#二十輥軋機投產,酸連軋機組進行了升級改造,開發了更多高強度、高磁感的產品,實現了高效高牌號產品「百日提升」目標,不但提升了首鋼無取向電工鋼的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不斷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升級。集團公司把電工鋼列為首鋼的戰略產品,給予我們足夠的重視,我們把「客戶滿意」作為終極追求,營造崇尚技術、學習創新、至誠服務的氛圍,推動了中國電工鋼技術的不斷進步。今年,我們下大力氣做實了「硅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是為了做到產品領先、技術領先,第一步佔領技術制高點,形成首鋼電工鋼不可復制的競爭優勢。
今天,我們的這次會議應該說是中國電工鋼產業鏈的重大集會,影響和作用舉足輕重,市場對於這次會議寄予厚望。國內經濟和電工鋼市場起落波動,我們共同面對復雜局面絕非易事。我們雖然面對的市場不同,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但應對危機挑戰的利益相同,實現共同發展的憧憬相同。只要我們堅持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堅持各自行動和集體合力,直面問題,共尋答案,就能夠克服市場的驚濤駭浪,開辟未來增長的嶄新航程。我們把會議主題確定為「創新創優,共享共贏」,表達著我們願與大家攜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更好合作、更多共贏的美好未來努力奮斗。
孫茂林主持會議,他說,2017年,首鋼無取向電工鋼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創新創優,產品質量持續提升,產銷量再創新高,連續兩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取向電工鋼單體工廠。在深耕家電、大電機市場的同時,在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等新興市場取得突破,高端產品比例不斷上升,呈現出既有體量又有質量的健康發展態勢。在全國掀起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高潮的時間里,我們召開2017年首鋼無取向電工鋼用戶技術研討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也在思考,首鋼電工鋼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就是強企報國,推動中國電工鋼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共同打造中國電工鋼和電工鋼製品的升級版。「大就要有大的樣子」,無論是順境,還是在逆境,首鋼電工鋼都不忘初心,創新創優,願與大家共享發展成果,共贏美好未來。
硅鋼事業部副部長張廣治作《創新創優,共享共贏—2017年首鋼無取向電工鋼工作報告》,副部長胡志遠進行《首鋼電工鋼新材料、新技術發布》。
因為有了客戶的「眾人拾柴」,才有首鋼無取向電工鋼的「火焰高」。為答謝廣大客戶長期以來的厚愛,評選出了2017年度首鋼無取向電工鋼卓越合作夥伴獎、特優合作夥伴獎、優秀合作夥伴獎和突出貢獻獎。劉建輝、王相禹、馬家驥分別為卓越合作夥伴獎、特優合作夥伴獎頒獎。
隨後,大家圍繞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了分組討論,並赴生產現場進行了全流程的產線參觀。
㈨ 首鋼股份和幾個汽車配件主機合作
基本上路上開的每一台國產車上都有首鋼的材料做出來的零部件,只不過是多少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他跟每一家主機廠都有合作關系,只不過是合作深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