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新鋼股份良山鐵礦

新鋼股份良山鐵礦

發布時間:2021-04-21 19:37:04

❶ 揚子地塊贛中鐵建造金礦化點

對揚子地塊江西中部新余式鐵礦中含金性的研究,張昆生提出,新余鐵礦區的含鐵岩系是震旦系中統楊家橋組,是一套以火山凝灰物質為主的層凝灰岩,偶夾火山熔岩、白雲質灰岩和其他沉積岩薄層的岩石組合,經變質作用形成各種千枚岩、板岩、片岩等。楊家橋組可分8個岩性段,第3岩性段為厚約10m的鐵礦層。在贛中震旦系中一些重要的金礦化點大多產在鐵礦層上、下的第4岩性段(含磁鐵綠泥石英片岩)、第6岩性段(含黃鐵絹英千枚岩)和第2岩性段(含磁鐵綠泥絹雲千枚岩)。在新余良山鐵礦中第3岩性段的碎裂條帶狀鐵礦中含金0.12×10-6。在第2岩性段鐵礦層下部的磁鐵石英岩中含金0.01×10-6。在峽江流源金礦點,在第6岩性段,在破碎蝕變岩帶中,含金達6.8×10-6,含金破碎蝕變岩帶呈雁行排列,具尖滅側現,其中石英脈較發育。在第2、第4岩性段綠泥片岩中,也有含金破碎蝕變岩呈近東西向分布,石英脈不發育。吉水老屋下金礦點在第2岩性段的破碎蝕變岩中,含金0.506×10-6~5.9×10-6。但需指出的,本區找金工作尚等深入,目前找到的均是礦化點,尚沒有找到具一定規模的工業礦體。

❷ 誰知道良山在哪裡啊

良山原名鼎山,坐落在新余城區南部22公里處,海拔487.7米,因山高聳峻,擁有豐富的鐵礦改名為良山,良山鎮由此而命名。 良山鎮是全國5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江西省20個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全鎮1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30個自然村,轄區面積176平方公里,新鋼公司山上片駐足腹地。總人口45894人(含新鋼公司山上區),其中良山鎮戶數6686戶(農業4799戶、居民1887戶),總人口為17617人(農業人口14794人、居民2823人),耕地25767畝,林地154萬畝,集鎮面積4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周宇村,距市城20公里。 良山屬低山丘陵地形,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約17.2℃,年平均降水量為1403毫米發、交通、通訊便利,武吉高速、吉(安)新(余)公路穿境而過,新(余)周(宇)鐵路直達境內,程式控制電話4000部、手機用戶2500戶,為新余市第一個移動手機鎮。電力十分充足,贛西供電局,IOKVI1、2 、3 號變電站,22OKV白沙變電站坐落其中,市政基礎設施完善。 良山經濟較為發達.全鎮工業企業共,35家,個體工商戶1214家,已形成了「管、帶、絲、耐材、鐵精粉」為主導產品的規模企業群。2005年,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9.88億元,其中工業產值9.1727億元,農業產值7065萬元.財政總收入完成37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58元。已成為新余衛星鎮城的良山,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❸ 鐵礦石哪裡找

鐵礦石資源

資源等級 企業(或礦區)名稱
1、入選露天礦(重點礦山)
一等 1、本鋼南芬露天礦 2、首胡水廠鐵礦 3、鞍鋼弓長嶺露天礦
二等 4、大鋼峨口鐵礦 5、鞍鋼齊大山鐵礦 6、邯邢礦山村鐵礦 7、包鋼公益明鐵礦
三等 8、馬鋼南山鐵礦凹山采場 9、首鋼大石河鐵礦裴庄采區 10、鞍鋼眼前山鐵礦 11、馬鋼南山鐵礦東山采場 12、首鋼大石河鐵礦柳河峪采區 13、首鋼大石河鐵礦羊崖山采區 14、首鋼大石河鐵礦大石河采區 15、唐鋼棒磨山鐵礦
四等 16、唐鋼石人溝鐵礦 17、重鋼太和鐵礦 18、首鋼大石河鐵礦二馬采區 19、武鋼靈鄉鐵礦 20、包鋼黑腦包鐵礦 21、鞍鋼大孤山鐵礦 22、首鋼大石河鐵礦杏山采區 23、鞍鋼東鞍山鐵礦

資源等級 企 業 名 稱
五等 24、唐鋼扁溝鐵礦 25、武鋼大治鐵礦 26、首鋼密雲鐵礦 27、攀礦蘭尖鐵礦 28、馬鋼姑山鐵礦 29、本鋼歪頭山鐵礦 30、包鋼白雲鐵礦主礦區 31、宣鋼近北庄鐵礦
六等 32、攀礦朱家包包鐵礦 33、包鋼白雲鐵礦東礦區 34、海南鐵礦北一礦區 35、海南鐵礦南礦區
2、入爐地下礦(重點礦山)
二等 1、上海梅山鐵礦 2、酒鋼鏡鐵山礦 3、邯邢玉泉嶺鐵礦
三等 4、鞍鋼弓長嶺井下礦 5、邯邢馬家腦鐵礦 6、邯邢符山鐵礦 7、馬鋼桃沖鐵礦 8、武鋼程潮鐵礦
四等 9、邯邢玉石窪鐵礦 10、武鋼大冶鐵礦

資源等級 企業(或礦區)名稱
五等 11、邯邢西石門鐵礦 12、武鋼金山店鐵礦 13、水鋼觀音山鐵礦 14、魯中小官莊鐵礦
六等 15、宣鋼龐家保鐵礦
3、入爐露天礦(重點礦山)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1、海南鐵礦北一礦區 2、海南鐵礦楓樹下礦區 3、水鋼觀音山鐵礦 4、海南鐵礦南礦區
4、入爐地下礦(重點礦山)
二等 1、鞍鋼弓長嶺井下礦 2、魯中小官莊礦
三等 3、馬鋼桃沖鐵礦
四等 4、水鋼觀音山鐵礦
5、入選露天礦(非重點礦山)
二等 1、江西七寶山鐵礦 2、河南東冶鐵礦教場礦區 3、福建潘洛鐵礦洛陽采區 4、山東涑鋼蕎麥地東礦區 5、遼寧凌鋼保國鐵礦
四等 6、廣西屯秋鐵礦龍骨嶺礦 7、浙江閑林埠鉬鐵礦
五等 10、安徽鋇山鐵礦 11、江西鐵坑鐵礦 12、遼寧北台鐵礦 13、湖北鄰鋼鐵礦 14、山東韓旺鐵礦 15、江西烏石山鐵礦 16、山西臨鋼尖兵村礦區
六等 17、河北承鋼黑山鐵礦 18、安徽馬鞍山礦 19、雲南昆鋼上廠鐵礦 20、安徽黃梅山鐵礦廠 21、江西新鋼良山礦 22、雲南昆鋼羅茨鐵礦 23、胡南湘東鐵礦 24、吉林板石溝鐵礦 25、雲南昆鋼八街鐵礦 26、新疆雅滿蘇鐵礦
6、入選露天礦(重點礦山)
三等 1、江西烏石山鐵礦株嶺坳礦區 2、山西二峰山鐵礦北山龜礦區 3、黑龍江大西林礦區
四等 4、吉林大栗子鐵礦 5、河南東治鐵礦龍池溝礦區 6、江西烏石山鐵礦烏石山礦區 7、山西長鋼後慢水溝嶺礦 8、河北秦村鐵礦 9、雲南昆鋼八街鐵紅坡礦區 10、四川瀘沽鐵礦大頂山礦區 11、山東金嶺鐵礦召口區 12、山西長鋼蘆溝礦區

資源等級 企業(或礦區)名稱
6、入選地下礦(非重點礦山)
五等 13、山西長鋼北洛峽礦區 14、河北承鋼大廟鐵礦 15、吉林通鋼板石溝鐵礦 16、山東萊鋼萊蕪鐵礦 17、河南安鋼李珍鐵礦 18、河南安鋼楊家莊鐵礦 19、吉林大栗子鐵礦小栗子礦區 20、山西長鋼水溝礦區 21、山東金嶺鐵礦山區 22、山西臨鋼尖兵村礦區 23、陝西略鋼柳樹坪礦區 24、江西良山鐵礦太平礦區 25、陝西略鋼閣老嶺鐵礦 26、陝西楊家壩鐵礦 27、吉林通鋼七道溝鐵礦
六等 28、浙江漓溶鐵礦 29、江蘇利國鐵礦 30、江蘇治山鐵礦 31、江蘇韋崗鐵礦 32、江西良山鐵礦良山礦區 33、湖南田湖鐵礦 34、雲南昆鋼東、西礦區 35、湖南湘東鐵礦 36、山西臨鋼塔兒山礦 37、雲南昆鋼王家灘礦

資源等級 企業(或礦區)名稱
7、入爐露天礦(非重點礦山)
二等 1、廣東大寶山鐵礦
三等 2、四川滬沽鐵礦 3、福建潘洛鐵礦潘田采區 4、江西七寶山礦區
四等 5、雲南昆鋼八街鐵礦 6、山東黑旺鐵礦
8、入爐地下礦(非重點礦山)
三等 1、四川滬沽鐵礦 2、雲南昆鋼東、西區 3、吉林通鋼大栗子鐵礦 4、雲南八街鐵礦紅坡工區
四等 5、江西萍鋼上珠嶺鐵礦

❹ 新余式(Rapitan-type)鐵礦床成礦模式

江西新余式、湖南江口式鐵礦是我國南方重要的沉積變質型鐵礦,它們代表了8億年左右「地球雪球事件」的產物。這時由於地球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海洋與大氣圈中的氧隔絕,海水處於還原狀態,致使Fe大量以二價狀態溶解而富集,隨後氧化成礦。新余式鐵礦以江西安福縣楊家橋鐵礦床為典型代表。

一、新余式鐵礦控礦條件

「新余式鐵礦」是指在贛中武功山-北武夷地區賦存於南華系楊家橋群中變質的磁鐵石英岩型鐵礦,屬沉積變質型鐵礦。該類型鐵礦品位雖較低,但鐵礦層位穩定,分布廣泛,礦石可選性能較好,開采條件較有利,儲量規模較大,礦床分布集中,在江西鐵礦資源中佔有重要地位,截至2006年底,已上江西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礦區34處,均屬單一鐵礦產,大型貧鐵礦1處,中型貧鐵礦10處,累計查明鐵礦資源儲量5.49億噸。

(一)賦礦層位

「新余式」鐵礦層賦存於南華繫上統楊家橋群下坊組。楊家橋群為一套火山-沉積碎屑岩及其火山-沉積硅鐵質建造,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於上施組灰綠、青灰色凝灰質細砂岩、沉凝灰岩、凝灰質板岩、偶夾中酸性熔岩組成的復理石建造之上,據岩性組合由下而上劃分為古家組、下坊組和大沙江組。

根據在萍鄉大沙江、分宜山口、安福楊家橋、弋陽洪山等地地層與鐵礦層的對比,新余式鐵礦層的上、下均發現並確定有兩層具冰海-火山沉積特徵的含復礫凝灰岩層的冰磧層,在新余鐵礦田內鐵礦層與上冰磧層之間發現了含錳層及較多的微古植物化石,從而確定新余式鐵礦及含錳層同屬南華紀南沱冰期間冰期的沉積產物。

(二)變質作用

南華紀晚世賦鐵礦層沉積後,經受了多次變質作用,其中以區域變質及混合岩化作用最為普遍。賦鐵礦層經過變質作用的改造,形成沉積變質型鐵礦。

早古生代晚期的加里東運動及中三疊世末印支運動,區域變質作用廣泛而強烈,變質程度普遍達綠片岩相,局部達高綠片岩相-低角閃岩相。區域變質作用發生於萍鄉、新余鐵礦田、吉水-永豐一帶,形成各種千枚岩及片岩、變質砂岩、大理岩、磁鐵石英岩等;原礦層中火山-沉積形成的硅、鐵質礦物發生重結晶,並隨著變質程度加深形成了顆粒大的條帶狀磁鐵石英岩鐵礦層。

區域混合岩分布也較廣泛,發育於宜黃尚源、金溪東崗山、貴溪圳上至弋陽洪山一帶,以及萍鄉和新余兩鐵礦田之間的武功山區,主要為部分混合岩化變質岩、條帶狀混合岩、條痕狀混合岩、均質-陰影混合岩帶。鐵礦層因受混合岩化影響,磁鐵礦顆粒顯著增大變粗,局部含鐵品位略有增高(宜黃尚源),還出現較多的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等,但由於大量脈體的貫入,常破壞礦層的連續性或吞蝕了部分礦體。

此外,鐵礦層在接觸變質作用下,主要表現為礦物顆粒的加大,如太平礦區礦石中磁鐵礦及石英、鏡鐵礦粒度均比未經接觸變質作用疊加的下坊、松山等礦區為大。因此良山、太平兩礦區鐵礦石的選礦回收率遠較下坊、松山礦區好。然而侵入岩體則常對礦層起吞蝕或破壞作用。

(三)構造變形

在現今華夏古陸北緣武功山-北武夷前緣褶沖隆起帶內,即元古宙基底隆起與晚古生代坳陷間的過渡區,對此類鐵礦層保存較為有利;但岩漿岩或強混合岩化對礦層有一定的吞蝕破壞。在前南華系隆起區此類鐵礦層遭受強烈的侵蝕破壞,僅有零星存在。而在晚古生代坳陷區域中、新生代斷陷盆地區,則因蓋層較厚,保存深度太大。

鐵礦層沉積後,曾發生過加里東運動、海西—印支運動、燕山運動等多個構造變形期。在緊密線形褶皺或多期褶皺疊加區段,鐵礦層隨其褶曲多(層)次重復出現。褶皺變形方位或多期褶皺疊加方位控制著鐵礦層的展布,在褶曲翼部(相當於壓性、壓扭性構造部位)礦層厚度變薄,在轉折部位(相當於張性、張扭性構造部位)礦層加厚聚集,使厚約數米的單層礦增厚至數十米,尤其是鐵礦層內揉皺發育更造成鐵礦聚集,有利於鐵礦資源集中。多期褶皺的轉折復合構造部位,是形成厚大礦層的良好地段。受多個構造變形期重褶變形影響所形成的礦田、礦床(重褶構造類型)地區,鐵礦層多次褶曲重復出現,礦層厚度增大,形成礦層密集、鐵礦資源集中,是該類鐵礦規模大的地區(如楊家橋、良山鐵礦床)。

鐵礦層形態與產狀主要受構造控制。由於本區褶皺構造復雜,造就了新余式鐵礦層產狀、形態千姿百態。但就其總體而言主要為層狀、似層狀,就其形態特徵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平緩或陡直的單斜層;其二是被一系列褶皺所復雜化的S形、反S形、弧形、蛇形、箱狀、腸狀、階梯狀、耳狀等褶皺層。前者分布廣泛,形態簡單特徵明顯;而後者主要受一系列迭餅式褶皺群所復雜化。在太平-良山地區以及西部的松山-楊家橋地區礦層平均厚8~10 m,含鐵岩組下坊組厚度分別達266 m和450 m以上;在江下和楓樹下礦層厚僅有0.5~1 m,含鐵岩組下坊組厚度36 ~41 m,表明隨著含鐵岩組下坊組厚度增大,礦層厚度也增大。

礦層構造形變改造後的厚度,在走向上波動變化較大,各處最低、最高值峰值的間距大致相同,主要是受等間距褶皺所控制;在淺部厚度變化劇烈,深部厚度變化相對較小,在太平礦區礦層構造形變改造後最大加厚到63.77 m。區內多種方向斷裂都較發育,由於斷裂切割,使礦層連續性、完整性遭受破壞,但逆掩斷裂有時還對下部礦層起保護作用。

二、典型礦床特徵

(一)礦床概況

楊家橋鐵礦床位於江西省安福縣城北東23.5 km,處於新余市鐵礦田南西部,屬新余式沉積變質型鐵礦床,達大型規模,累計查明資源儲量2.15億噸,TFe平均品位27.25%,伴生Co 0.011%,礦石類型主要為磁鐵礦石、鏡鐵礦石。

(二)礦區地質

楊家橋鐵礦區地質圖如圖3-9所示。

圖3-9 安福縣楊家橋鐵礦區地質圖

1.地層

該區鐵礦賦礦地層屬南華系楊家橋群下坊組淺變質的一套間冰期火山-沉積岩系,沉積建造從下而上為:(1)含磁鐵絹雲母千枚岩、碳酸鹽質假礫岩,近下部2~5 m范圍內常斷續出現0.2~0.8 m的含磁鐵石英岩,為次要礦層,假厚大於100 m;(2)主鐵礦層,下部為條帶狀磁鐵鏡鐵石英岩,中部為磁鐵石英岩、鏡鐵石英岩,上部以綠泥磁鐵石英岩為主,假厚4~20 m;(3)含磁鐵綠泥石千枚岩,有時為沉凝灰岩,假厚2~12 m;(4)絹雲母綠泥石千枚岩,假厚5~20 m;(5)白雲質石英質大理岩,局部相變為鈣質絹雲千枚岩,假厚1~10 m;(6)含黃鐵礦絹雲母千枚岩,假厚50~100 m;(7)次石墨質千枚岩,局部地段夾變質炭質灰岩,時而相變為炭質絹雲母千枚岩,該層夾含錳炭泥質灰岩,假厚3~20 m;(8)含變礫沉凝灰岩,絹雲母千枚岩夾含炭質絹雲母千枚岩,下部時夾含鐵錳質絹雲母千枚岩、透鏡狀變質炭質泥灰岩,假厚30~70 m。這套硅鐵建造在區域上具嚴格的相序列,即自下而上由鐵的氧化物相→鐵的硅酸鹽相→鐵的碳酸鹽相→鐵的硫化物相,體現了由下到上海水由淺到深的沉積環境。

2.變質作用

區內變質作用類型主要為區域變質作用,變質等級為低級變質程度,變質岩系中板岩、千枚岩發育,變質相屬綠片岩相。局部地段由於岩體的熱能作用,使變質等級上升為中級變質程度,導致雲母片岩的形成。變質作用促使原鐵礦賦礦地層中火山-沉積形成的鐵礦物或鐵氧化物發生重結晶,多變質形成磁鐵礦。

3.構造

礦床產於NWW向神山倒轉背斜南翼中段,礦區內構造以多期褶皺為主。第一期構造形變為神山倒轉背斜和石芬-洋陂揚起向斜,控制著含鐵岩組系的展布。第二期構造形變為NNW向緊密同斜褶皺群,褶曲規模不大,但多成群出現,極為發育,在苑坑鄉-洋陂傾伏背斜以及兩者強烈疊加部位(洋陂段)形成田丹-洋山凹倒轉背斜和鞘褶皺,是控制礦區鐵礦層形態產狀的主要褶皺構造。第三期構造形變為近SN(NNE)向的褶皺構造,使鐵礦層形態產狀更為復雜。礦層的產狀、形態受褶皺構造的控制,局部膨脹、狹縮,礦層厚度變化大。

區內除褶皺外,尚有一系列斷裂構造,其中以NNW向與NE向兩組斷裂最為發育,破壞了含礦岩組及其礦層在走向、傾向上的連續性。

4.岩漿岩

本區西部有山莊加里東期斜長花崗岩岩體,東部有城上多期復式岩體,南部為華力西期黑雲母二長花崗岩,並有燕山早期花崗岩侵入其中。

(三)礦層形態、產狀、規模及其空間變化特徵

礦區主要有兩個鐵礦層,下部鐵礦層賦存於南華系楊家橋群下坊組下部岩性段,即含磁鐵絹雲母千枚岩、碳酸鹽質假礫岩近底部2~5 m范圍內,為含磁鐵石英岩,礦層厚度0.2~0.8 m,屬次要礦層;上部鐵礦層處於下坊組下部岩性段之上,為條帶狀磁鐵鏡鐵石英岩、磁鐵石英岩、鏡鐵石英岩、綠泥磁鐵石英岩,礦層假厚度4~70餘米,為主要鐵礦層。

主鐵礦層總體長度7900 m,已控制最大垂深516.04 m,工業鐵礦層平均厚度19.68 m,最大假厚度73.44 m。西部鐵礦層產狀總體走向NW-SE,傾向SW,傾角50°~70°;其東部北段鐵礦層總體走向為NNE向,東部南段鐵礦層呈軸向NW的褶曲形態。

鐵礦層的產狀、形態受褶皺構造的控制,西部鐵礦層在走向上北西部形態較為簡單,多呈帶狀,局部出現膨脹、狹縮;東部鐵礦層較為復雜,形似「手掌」、「蛇曲」狀;在西部與東部鐵礦層交匯的南東段,鐵礦層最為復雜,鐵礦層厚度增大(圖3-9)。在傾向上,礦層形態復雜,主要形態有:層狀、似層狀、「S」形、疊「S」形、台階狀、蘑菇狀、囊狀(圖3-10)。

通過對礦區變質地層原岩建造、變質構造和礦體形態分類歸納等的重新研究,推論出前人認為是多層的礦體實際上是由於多次褶皺復合而成的千奇百態的單層礦體。礦層厚度由於褶皺作用,厚度變化大,變化系數全區為97%,在走向上呈跳躍式變化,在傾向上總體趨向是淺部厚、中深部呈跳躍式變化,褶皺緊閉、重褶、疊加部位礦層增厚,反之礦層減薄。少數地段因褶皺作用礦層拉薄缺失,出現無礦「天窗」。

(四)礦石特徵

礦石類型:根據礦石礦物與脈石礦物的不同組合特徵,分為磁鐵石英岩、綠泥磁鐵石英岩、磁鐵鏡鐵石英岩與氧化礦石4種礦石自然類型。

礦石礦物: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為磁鐵礦、鏡鐵礦,次為假象赤鐵礦、褐鐵礦、黃鐵礦,局部出現磁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輝銅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40%~60%),次為綠泥石、絹(白)雲母、方解石、石榴子石,局部出現黑雲母、綠簾石、電氣石、磷灰石、重晶石、鋯石等。

礦石結構:原生礦石以半自形-他形細粒狀變晶結構為主,次為包含結構、交代溶蝕結構;氧化礦石以次生結構為主,包括鑲邊結構、殘余結構、假象結構和膠狀結構。

礦石構造:原生礦石以條帶狀構造為主,次有浸染狀構造、「竹筏」狀構造;氧化礦石中部分保留條帶狀構造,並形成一些新的次生構造,包括網格狀構造和孔洞、皮殼狀構造等。

礦石工業類型:磁鐵礦石佔71%(MFe/TFe的比值≥70%),混合礦石佔24%(MFe/TFe的比值70%~50%),氧化礦石佔5%(MFe/TFe的比值≤50%)。

鐵礦石品位:一般TFe在20%~30%之間,平均品位TFe27.03%、S0.40%、P0.235%,氧化礦石較原生礦石富,原生礦石平均品位TFe26.69%,氧化礦石平均品位TFe27.37%。

圖3-10 楊家橋礦區59號勘探線礦體厚度變化剖面圖

三、新余式沉積變質型鐵礦成礦模式

根據潛力評價成果,將新余式鐵礦的成礦模式總結如下(圖3-11)。

1)火山-沉積成礦階段:江西中部在新元古代南華紀時期處於華南裂谷海盆的北緣,此時華南伸展海盆裂谷火山噴發,提供了豐富的鐵質。由於此時處於冰期,大地和海洋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導致海水缺氧(即所謂「雪球地球事件」,「snow ball earth」),來自火山作用的鐵質大量以二價鐵的形式在海水中溶解富集。在南沱間冰期,冰雪消融,海水重歸氧化,首先沉積了冰磧礫岩,隨後相繼出現了火山硅-鐵物質韻律膠體沉積(BIF)、凝灰質火山物質沉積,最後以火山礫岩、礦物質沉積而結束(圖3-11(a))。含鐵建造沉積時海水深度逐漸加大,導致依次沉積鐵的氧化物相→鐵的硅酸鹽相→鐵的碳酸鹽相→鐵的硫化物相的海進層序。

2)變質變形成礦階段:加里東期廣泛的綠片岩相變質作用,使火山-沉積的BIF變質再富集,伴隨的緊閉褶皺塑性流變,促使變質鐵礦層重新就位再富集成礦。此期變質作用晚期,發生了混合花崗岩化和深成花崗岩侵入,為鐵礦層的再次變質富集提供了熱源。這些變質變形作用的共同影響,最終形成新余式沉積變質型鐵礦床(圖3-11(b))。

圖3-11 新余式鐵礦成礦模式

❺ 南嶺及周邊地區值得開展深部找礦的礦床類型與實例

南嶺及周邊地區已經列入國家危機礦山資源接替專項的礦山包括:江西全南大吉山鎢礦、大余盪坪鎢礦、定南巋美山鎢礦;廣西佛子沖鉛鋅礦、南丹銅坑錫多金屬礦、融安泗頂鉛鋅礦、恭城栗木錫礦;廣東韶關瑤嶺鎢礦、石人嶂鎢礦、大寶山多金屬礦;湖南瑤崗仙鎢礦、水口山鉛鋅礦、黃沙坪鉛鋅礦、寶山鉛鋅礦、東坡鉛鋅礦等。

無論是已經列入還是沒有列入危機礦山的礦區,都還很難說「資源枯竭」。為此,此處對南嶺和周邊地區一些重要類型礦床的深部找礦問題作了簡單論述。

一、沉積變質型礦床

1.受變質的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西裘式

浙江的西裘銅礦(圖1-10)屬於受到變質的海相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以往鑽探控制深度已近千米,但礦體並沒有尖滅,從-200m標高到-700m標高礦體是連續的而且厚度是增大的,其礦體向下延伸的趨勢並沒有改變,可惜當時的鑽探技術已難以下追了(1973年8月結束勘探)。

圖1-10 浙江西裘銅礦剖面圖(轉引自黃崇軻等,2001)

此類礦床由於屬於海相火山沉積型,其礦體一般屬於層狀、似層狀和透鏡狀,而且可能存在多旋迴,即隨著海底火山噴發作用的多旋迴性而出現多個含礦層,每個含礦層中礦體的賦存位置不見得與同一個火山噴發中心相對應,因而可能出現側向的遷移。從目前的控製程度看,浙江西裘銅礦Ⅰ號礦體(佔全礦床儲量的95%)的延深長度(目前的垂深方向)有可能達到1km,比起世界上同類礦體來說也可以說是屬於最長的一類了,但是否還存在更多的層位則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另外,西裘銅礦地表控制長度約1000m,因此,如果延深長度大於1000m,則礦體的延深方向實質上是其長度方向,而地表NE向的長度方向反而是其寬度方向。其他深部大於地表長度的同類礦體還有遼寧的紅透山、新疆的阿舍勒、甘肅的筏子壩、雲南的稀礦山等。遼寧紅透山工業礦體地表總長度約550m,但工程式控制制的斜深在1500m以上,相當於地表長度的3倍。山西胡家峪5號礦體(透鏡狀)走向長60~160m,最大厚度49m,傾向延深達500m;3號馬鞍狀礦體走向長130~200m,傾向延深>600m。山西篦子溝2號礦體走向長500m,傾向延伸大於1000m。雲南大紅山鐵銅礦的I-3號礦體長度大於7000m。深部發現盲礦體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甘肅文縣的筏子壩等(表1-10)。

表1-10 國內外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主礦體的長度與厚度

南嶺地區典型的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尚未確認,但也不能否認其存在的可能性。比如,贛南的青塘硫鐵礦,一種意見認為是熱液型,一種意見認為是與古火山活動有關的沉積變質型,但無論如何其深部找礦的問題也是值得注意的。

2.沉積變質型鐵礦———新余式

新余式鐵礦是南嶺地區最重要的鐵礦類型之一,以江西的楊家橋鐵礦為代表。該礦床為江西省目前探明鐵礦儲量規模最大的礦床(超過2億t)。

鐵礦層產於震旦繫上部松山群楊家橋組淺變質岩中。礦區分兩個礦段。主礦層全長1400m,寬800m,厚度變化大,一般厚1.5~15m,平均厚度10.56m。礦體平面上呈帶狀、扁豆狀;剖面上形態復雜,呈層狀、似層狀、「鄉」字形、台階狀和蘑菇狀(圖1-11)。在洋坡礦段,礦體長1380m,寬450m,厚14.19m,傾角50°~70°,礦體呈似層狀。其他礦段,礦體長7300m,寬450m,厚19.68m,傾角50°~70°,礦體呈層狀。

1957年,地質部309航測隊在贛中地區進行航磁測量,發現兩條強度分別為500~1500γ和500γ的磁異常帶。1958~1961年,江西地質局原907地質隊在第一條磁異常帶的楊家橋地區進行地質勘查及驗證,結果就發現了楊家橋鐵礦。從圖1-11可以看出,楊家橋地區的勘探深度最深才363.70m。2006~2009年實施危機礦山資源接替項目以來,在良山鐵礦區完成鑽探14008.57m,累計新增333鐵礦資源量2536萬t。其中,在良山礦段1線,原鑽孔最深276.65m,危機礦山資源接替項目深孔達629m,但礦體實際上並沒有消失(圖1-12)。

圖1-11 楊家橋鐵礦53 線地質剖面圖

二、碳酸鹽岩容礦型銅鉛鋅礦

1.層狀矽卡岩型銅鋅礦———拉么式

拉么鋅銅多金屬礦床位於大廠錫多金屬礦田中部龍箱蓋岩體與泥盆系地層的接觸部位(圖1-13)。賦礦圍岩主要為泥盆系五指山組的寬條帶灰岩和扁豆灰岩,次為榴江組硅質岩和羅富組泥質灰岩。礦化主要受接觸帶構造控制,成礦元素以Zn、Cu為主,伴有Sn、Ag和Au等。礦體主要分布於岩體西側的外矽卡岩帶中,相當於上泥盆統扁豆狀灰岩層和條帶狀灰岩層位內,後者被強烈矽卡岩化、大理岩化和角岩化。礦體呈似層狀交代產出,保持原有的扁豆狀、條帶狀構造。礦層產狀一般走向30°~80°,傾向NW,傾角20°左右,有的礦層延長可達700m,厚1.8~3.8m。

整個拉么礦區乃至於整個龍箱蓋岩體的周邊地區(圖1-14),交代成礦作用是非常強烈的,因為除了發育沿層交代的矽卡岩型鋅銅礦床之外,甚至還見到沿層交代成因的層狀花崗質岩石(王登紅,1992)。在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執行過程中,於拉么與銅坑之間又發現了一些層狀隱伏交代礦體,如95號礦體和96號礦體。礦體的埋藏深度已超過800m,但仍然未見到岩體。因此,深部找礦的潛力仍然是存在的。

2.層-脈復合型鉛鋅礦———凡口式

廣東的凡口鉛鋅礦曾經被當作是南嶺地區的典型層控型鉛鋅礦床,也曾經按照層控型礦床的找礦思路開展沿層找礦工作。該礦床雖然是我國骨幹鉛鋅礦之一,但自1968年投產以來保有儲量非但沒有減少還不斷新增(據礦山地質測量科介紹),原因就在於深部新礦體不斷發現,而新發現的礦體往往是沿著斷裂產出的,如沿F3斷裂(圖1-15)。從圖1-15清楚可見,凡口鉛鋅礦不是單一的層狀礦體,而是在以斷裂帶控制為主前提下的沿層交代與充填。盡管對於F3等陡傾斷層的性質有同生斷裂和後生斷裂的不同認識,對於礦體的成因也還存在同生與後生的爭論,但無論是何種看法,都不能否認深部找礦的潛力。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實施以來,凡口鉛鋅礦又在深部和邊部增加鉛鋅金屬量62萬t##。

圖1-12 江西良山鐵礦區良山礦段1線地質剖面圖(轉引自《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2008年度成果報告》,2009)

圖1-13 拉么矽卡岩鋅銅礦床13號地質縱剖面圖(據陳毓川等,1993)

3.岩溶充填型錫鉛鋅銻多金屬礦———龍頭山(100#礦體)式

廣西大廠龍頭山一帶的100#礦體,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該礦體從近地表(海拔680m)呈螺旋狀延伸到-185m的深部仍然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以往在勘探過程中沒有想到礦體是螺旋狀的,因此在剖面線上礦體是不連續的(圖1-16),但實際上是連續的(圖1-17),並且很可能跟深部的105礦體是一個整體,值得深部找礦。2009年5月,廣西最深的固體礦產勘查深孔開始施工(號稱「廣西地質深孔第一鑽」),孔位在東風窿一帶,目的也是要探測深部的礦化情況。

圖1-14 拉么鋅銅礦床530m中段平面地質圖(據王登紅,1992)

圖1-15 廣東凡口鉛鋅礦剖面圖(據宋叔和,1989)

圖1-16 大廠礦床4線生物礁剖面圖(據宋叔和,1989)

圖1-17 廣西大廠龍頭山100#礦體模型示意圖(黃色者為岩牆)

三、破碎帶蝕變岩型金-銀礦

1.盆地窪陷區破碎帶蝕變岩型金銀礦———長坑-富灣式

廣東三水盆地及周邊地區蘊藏著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石膏、岩鹽和膨潤土、煤、水泥灰岩等能源和非金屬礦產資源,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先後發現了一系列金屬礦床,包括長坑大型金礦和富灣超大型銀礦。另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金屬礦床,如南蓬山中型錳礦、西樵山小型銀礦、橫江小型鉛礦、河村小型鉛鋅礦、茶山小型鉛鋅礦及黎邊山鈮鉭礦點、大堯山多金屬礦點、雞陵崗金銀礦點、鹿洲銀鉛鋅礦點、迭平銀礦點、松柏坑黃鐵礦礦點、西安農場銀鉛礦點、鐵崗多金屬礦點、倫涌鉛鋅礦點、高灘黃鐵礦點、慶雲洞鉛鋅礦點等等。這些礦床中,與花崗岩有關的有鉛、鋅、銀、金礦床,與火山作用有關的有銀、鈮鉭礦床,與盆地流體作用有關的有金、銀、鉛鋅、鈾、鉬礦床,與表生作用有關的有錳、鐵和砂金(如丹灶一帶)礦床等,其中直接賦存在火山岩中的礦床有西樵山的銀礦和鈮鉭礦,它們均屬於「廣東三水-羅定盆地與岩漿-流體作用有關的銀多金屬礦床成礦系列」(王登紅等,2005a)。廣東的長坑金礦和富灣銀礦雖然是近20年來新勘查的,但富灣銀礦(是我國最大的獨立銀礦之一)的深部仍然具有找礦潛力(圖1-18)。近年來在廣東三水盆地及其西緣三洲盆地中先後發現了長坑大型金礦和富灣超大型銀礦及橫江、茶山等鉛鋅礦。為了查明橫江鉛鋅銅礦的成礦時代,本文採用了兩種不同方法、在兩個不同實驗室分別測得橫江鉛鋅銅礦床中石英的形成年齡為35Ma(流體包裹體Rb-Sr等時線法)和36~39Ma(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二者基本一致,表明多金屬成礦作用發生在漸新世,晚於長坑金礦(136Ma±)和富灣銀礦(65Ma±。杜均恩等,1996;王登紅等,2005a)。最近在橫江鉛鋅礦中發現銅的含量也很高,揀塊樣用ICP-MS測定的結果是18.39%,用光譜法檢查測試的結果則達19.72%。鏡下鑒定主要是黃銅礦、輝銅礦、閃鋅礦和方鉛礦。因此,銅礦化的存在與富集,為三水盆地及周邊地區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的地質找礦提供了重要的新線索,同時也為其他盆地區尋找有色金屬礦床打開了新思路。

圖1-18 廣東長坑金礦—富灣銀礦區剖面圖(據王登紅等,1999)

2.變質岩區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河台式

作為南嶺地區最大的獨立金礦床之一,河台金礦床產於華南造山帶雲開隆起區NE向廣寧-羅定斷裂帶東北端與NNE向的吳川-四會斷裂帶的交匯部位。礦床嚴格受河台韌性剪切帶控制,礦床產於韌性剪切帶的次一級構造糜棱岩帶或構造裂隙中。賦礦地層為震旦系樂昌群,為一套整體無序的變質岩組成,岩性以石英絹雲母片岩、二雲母石英片岩、變粒岩、片麻岩、混合岩、混合花崗岩等為主,局部遭受了強烈的韌性剪切變質作用形成糜棱岩系列的岩石,河台金礦床就產於糜棱岩系列的岩石中。礦區西部出露海西期中粒黑雲母二長花崗岩、黑雲母斜長花崗岩;礦區東北部被燕山期的伍村巨斑狀黑雲母花崗岩侵入。

從目前控製程度看,河台深部無疑具有找礦潛力。以往礦區勘探期間控制的深度也就是400m左右,因此,500m以下到1000m深度「第二」找礦空間非常值得探索(圖1-19)。

南嶺及周邊地區與河台金礦屬於同一類型的還有江西的金山金礦等,其深部也多還具有找礦潛力。成礦條件類似,但屬於多元素共伴生的礦產地就更多,如沃溪式鎢銻金礦等。

3.穹窿區破碎帶蝕變岩型銀礦———鳳凰山式

鳳凰山銀礦床是20世紀80年代末發現的一處大型脈狀獨立銀礦床。地處廣西隆安縣與扶綏縣交界的鳳凰山北東側。屬華南加里東褶皺系,右江褶皺帶,西大明山隆起。鳳凰山銀礦就位於廣西西大明山復背斜北部之淥郁山背斜中,礦體受走向近EW、傾向南的走向斷裂破碎帶控制。礦區出露地層為寒武系,北部外圍有下泥盆統(圖1-20)。寒武系是一套深水槽盆相類復理石沉積。礦體賦存在寒武系黃洞口組地層中。從目前控製程度看,鳳凰山礦區深部的礦體還有可能找到新的礦體或Ⅰ-①、Ⅱ-①等礦體本身還存在向下延伸的可能性(圖1-21)。

圖1-19 廣東河台金礦勘探線聯合剖面(廣東719隊資料,轉引自羅鎮寬等,1993)

圖1-20 廣西鳳凰山銀礦地質簡圖(轉引自黃崇軻等,1997)

圖1-21 鳳凰山銀礦床8號勘探線剖面圖(據陳海等,1997)

圖1-22 貴州晴隆大廠銻礦剖面圖(據宋叔和,1989)

2.碳酸鹽岩區緩傾斜銻礦———錫礦山式

錫礦山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銻礦,其主礦體產出特徵與貴州的晴隆大廠銻礦類似,也是以近水平的層狀樣式賦存在兩種不同岩性地層之間的破碎帶(圖1-23)。從圖1-23明顯可見,總體上,銻礦體的埋藏深度在距離300m以淺的部位,其北西側受到F75斷裂帶的制約,但其南東側實際上還有深部找礦的空間。目前對於礦區各種性質斷裂帶和斷層的成因及其控礦意義還有不同認識,但無論是形成於成礦之前還是形成於成礦之後,即無論是導礦構造還是破壞、錯動礦體或礦層,都會對地質找礦尤其是深部找礦產生影響。危機礦山資源接替找礦專項實施以來,2006~2008年間累計施工17個鑽孔,在F75斷層深部受棋梓橋組層位控制的Ⅳ號礦體新增333級別銻金屬量5.30萬t。

圖1-23 錫礦山銻礦床31線地質剖面圖(據宋叔和,1989)

3.碎屑岩區陡傾斜型鎢銻金礦———渣滓溪式

與錫礦山式銻礦不同,渣滓溪式銻礦一方面產出於淺變質的碎屑岩中(而不是碳酸鹽岩),另一方面礦體呈陡傾斜的脈狀,類似於「五層樓」式的石英脈型鎢礦。從圖1-24可見,脈群呈「火炬」狀分布,單一脈體受到斷裂破碎帶控制,同一斷裂破碎帶中的礦體可以尖滅再現。

五、「五層樓+地下室」型高溫熱液型石英脈型鎢多金屬礦

1.「地下室」為主的石英脈型鎢礦———大明山式

大明山鎢礦位於廣西武鳴縣城北東兩江鄉北部。距離武鳴縣城55km,交通較方便。該礦床相傳由老鄉發現於1936年,但地質工作主要是1949年以後開展的。1960~1962年12月,廣西冶金地質勘探公司272地質隊對似層狀黑鎢礦床進行揭露,隨後又對七風至河裡一帶似層狀細網脈浸染型黑鎢礦床進行詳查,對大脈型鎢礦及花崗岩中細網脈鎢礦進行系統控制,發現了隱伏在泥盆系蓋層下產於寒武系砂質岩中的細脈帶型鎢礦。至1967年4月,共探明三氧化鎢儲量16.02萬t。

大明山礦區地處大明山箱狀背斜北西傾伏端,主要構造為七風背斜。區內斷裂發育,岩漿活動頻繁。出露黑雲母花崗閃長岩、石英斑岩、細粒花崗岩和斑狀白雲母花崗岩、細晶岩等。斑狀白雲母花崗岩與黑鎢礦床關系密切(圖1-25)。

礦區目前已查明鎢礦的主要工業類型包括:①石英網脈型黑鎢礦:產於七風區斑狀白雲母花崗岩體上部,由黑鎢礦石英細網脈組成,長400m,厚55~75m,網脈密度一般15~25條/m2;②石英細脈帶型黑鎢礦:分布於寒武系地層中,多為泥盆系覆蓋的盲礦,由多組不同產狀黑鎢礦石英細脈組成,一般分布范圍較小,含二氧化鎢0.2%~0.4%;③石英-黑鎢礦大脈型:一般厚度大於10cm,多分布在白雲母花崗岩外接觸帶寒武系及下泥盆統砂岩內,少量分布在花崗岩中。石高地段已發現大脈35條,長度一般100~300m,斜深100~250m,脈厚0.1~0.57m,含三氧化鎢一般0.45%~1%。河裡地段已發現10餘條大脈,一般規模大,但礦石較貧,含三氧化鎢0.05%~0.21%;④細網脈似層狀黑鎢礦型:分布在七風至河裡地段,主要在七風背斜軸部及兩翼富集,產於下泥盆統蓮花山組中部中-細粒含泥質石英砂岩中,個別地段見於上部石英細砂岩及那高嶺組下部砂質頁岩中。礦體呈層狀、似層狀產出,一般1~3層,呈疊層狀,產狀與圍岩一致。沿走向長2000m,斜深已控制300m,礦層厚度12~40m。主要由條帶狀礦石組成,礦石組分簡單,含WO3一般在0.1%~0.5%之間,變化不大,靠近白雲母花崗岩附近礦石較富,含鉬也較高。

圖1-24 湖南渣滓溪銻礦0線剖面圖

近年來的采礦和調查工作也發現,大明山地區除了發育典型的五層樓式直立石英脈型鎢礦(圖版1。400m中段大脈型石英脈型黑鎢礦,礦脈已經延深進入花崗岩岩體)和岩體型鎢礦(圖版2。400m中段岩體型鎢礦,以白鎢礦化為特點)外,還發育接觸帶網脈型(圖版3。320m中段圍岩中網脈狀石英脈型鎢礦)和緩傾斜乃至於近水平產出(圖版4。320m中段圍岩中緩傾斜石英脈型鎢礦,既含白鎢礦也有黑鎢礦)的石英脈型鎢礦,四者在空間上具有一定的分帶性(直立石英脈型鎢礦可以貫通岩體和接觸帶;緩傾斜和網脈型鎢礦主要產於接觸帶,而岩體型鎢礦主要在岩體內部),但均圍繞燕山期花崗岩岩體產出,構成「四位一體」的礦化格局。總體上看,大明山鎢礦與贛南石英脈型鎢礦不同的是,層狀、似層狀礦體(包括緩傾斜的石英脈型鎢礦脈)的重要性要超過陡傾斜的石英脈型鎢礦脈。也就是說,「地下室」的意義可能要超過「五層樓」,這在坑道照片和42線勘探剖面上清晰可見(圖1-26)。

圖1-25 大明山鎢礦區地質簡圖(據李水如等,2008)

2.「五層樓」為主的石英脈型鎢多金屬礦———淘錫坑式

詳見在第四章。盡管從目前的控制情況看,淘錫坑礦區的「地下室」不是很發育,但還不能否認其存在,也還不能否認多期次「五層樓」疊加的可能性。

六、岩體型鎢錫鉬鉍多金屬礦

1.斑岩型鉬礦———圓珠頂式

粵西封開圓珠頂銅鉬礦床,是廣東地勘局719地質隊在2005年在封開縣境內所發現潛在經濟價值巨大的大型銅鉬礦床。該礦床位於粵西-桂東成礦帶的肇慶市封開縣圓珠頂大山上,礦體延伸深度約300m。經過兩年多的野外工作,完成了該礦區從普查到詳查的各勘查階段工作,初步評價該礦床為一個大型斑岩型含銅鉬礦。2007年10月10日,由719地質大隊完成的《廣東省封開縣圓珠頂礦區銅鉬礦詳查報告》,正式通過了國土資源部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的評審驗收,最終確定該礦床為大型銅鉬礦床。目前探明鉬金屬量26萬t,銅金屬量98萬t##。

陳富文和李華芹等對圓珠頂礦區進行了較系統的同位素定年,獲得花崗斑岩體的SHRIMPU-Pb年齡為132±5Ma(95%可信度,MSWD=1.6,N=8)和151±16Ma(95%可信度,MSWD=3,N=3)(鋯石樣品采自礦區ZK-23-120鑽孔,孔深236~241m之間的岩心);獲得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155±5Ma(樣品采自礦區ZK12-112鑽孔,孔深為284~313m之間的輝鉬礦化礦石)。

圖1-26 大明山鎢礦石高礦區42勘探線剖面圖(據李水如等,2008)

圓珠頂礦區目前可能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斑岩型銅鉬礦,礦區地表沒有大面積岩體出露,屬於隱伏岩體,但以往圈定出Pb和Cu的化探異常。另外,外圍還存在眾多的金礦產地和Cu、Pb、Au的化探和重砂異常,因而該地區擴大資源潛力的可能性很大(圖1-27)。

2.斑岩-石英脈型銅鉬鎢礦———昆侖關式

昆侖關岩體是華南地區一個比較關鍵的岩體,主要由細-中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和細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組成。對於其形成的構造環境還有不同的認識,但位於區域性NE向和NW向斷裂交叉部位、NW向天馬-蘆圩大斷裂又錯動岩體的特徵一直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昆侖關岩體內部及其接觸帶產出有一個銅-鎢礦床,即廣西賓陽縣的王社銅鎢礦,在1∶20萬的南寧幅礦產圖中稱為高田銅礦。該礦床已經有了近百年的開采歷史,老硐等采礦遺跡清晰可見。但是,以往主要是開採石英脈型銅礦,對礦床本身的研究程度非常低。礦體主要呈脈狀產於昆侖關花崗岩內,賦存於大斷裂附近的NW和NE向節理中,鎢礦與細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關系最密切。

昆侖關花崗岩體為燕山中晚期重熔型侵入岩體,呈一長軸為NW向的岩株產出,為一復式岩體,分主體和晚期補充侵入體,兩者呈突變接觸關系。岩體岩性復雜,主體岩性為中-中粗粒黑雲母花崗岩,岩相分異現象較明顯,由內部至邊緣鉀長石減少,斜長石增多;晚期侵入體的岩性為細粒黑雲母花崗岩、閃長玢岩、細晶岩等,是礦體的主要圍岩,與成礦關系十分密切,如細粒黑雲母花崗岩是含鎢石英脈及網脈狀銅鎢礦的主要圍岩;閃長玢岩脈的周圍及附近往往有含銅鎢雲英岩發育,二者在空間上關系密切。花崗岩內裂隙構造發育,以NW和NE向為主,是主要的控礦裂隙,次為NNE、NWW、EW和SN向等(圖1-28)。含鎢石英脈主要產於細粒黑雲母花崗岩中,多沿NW、NE向斷裂充填,受多組裂隙控制。礦脈走向上具分支復合、尖滅再現和尖滅側現現象。礦石礦物主要為黑鎢礦,次為白鎢礦、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及少量自然鉍等;表生氧化礦物有鎢華、鉬華、孔雀石、褐鐵礦及泡鉍礦等;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次為白雲母等。礦石主要呈他形-半自形晶粒狀、浸染狀構造。

圖1-27 廣東封開圓珠頂斑岩型銅鉬礦地質簡圖(據1∶20萬梧州幅區域地質圖修改)

以往對於王社銅鎢礦的認識,主要集中在脈狀礦體上,因而確定的是「石英脈型」的鎢礦,在相關的圖件上也一目瞭然地顯示出脈狀礦體的特徵。但是,實際上,除了類似於贛南和大明山地區的「五層樓」式含鎢石英脈之外,岩體中還存在浸染狀礦化和不規則細脈狀礦化,礦種也擴展為以銅和鉬為主(圖版5~8)。為此,王登紅等提出了該地區可能存在斑岩型銅鉬礦的認識,並建議在該地區除了尋找大明山式「五層樓+地下室」型鎢礦之外,還應該注意對斑岩型銅鉬礦的評價。

2008年3月20日,王登紅等根據井下考察,該礦區可見Cu、Mo和W的礦化現象,目估含量在邊界品位以上。這3個元素都可獨立成礦。已有的分析結果顯示Cu的平均品位在0.3%以上,Mo和W也達到工業品位。建議開展綜合分析,尤其是要對Au的含量進行分析。礦床的工業類型應該定位在以斑岩銅鉬礦為主,疊加有石英脈型的鎢礦。含鎢石英脈主要有兩條,寬度均不足50cm,含黑鎢礦和白鎢礦,並見輝鉬礦和輝鉍礦等金屬硫化物,石英脈本身具有分帶性,外側是白雲母,中間是硫化物和黑鎢礦等,並見晶洞。有的石英脈中見放射狀黑色電氣石。之所以把主要礦化類型定位在斑岩銅礦,是基於下列依據:①岩體以黑雲母花崗岩為主,但穿插有花崗斑岩,二者之間常常宏觀界線清楚而實際界線不清楚,顯示「隱爆」特點;②礦化以細脈浸染狀為主,細脈的產狀多種多樣,不固定一個方向,一般在1m范圍內細脈數量在10條以上,總的脈幅可達5cm以上。無論是脈中還是脈外均見礦化;③金屬礦物主要是黃銅礦和輝鉬礦,粒度一般較細且分散;④蝕變發育,尤其是硅化和鉀化。硅化的石英顏色偏暗。目前斜井控制50m高度,沿脈控制長度300m以上,寬100m±,但均在礦化范圍內,找礦潛力巨大。

圖1-28 賓陽縣王社銅鎢礦床高田礦段地質草圖(改編自南寧幅1∶20萬地質圖)

鑒於上述認識,建議:①沿NW向斷裂帶面上展開,②在NE向裂隙與NW向主斷裂交匯部位開展深入調查,選擇富礦體;③礦床類型應該向斑岩型發展,即查證是否具有「低品位大噸位」的特徵;④在面上展開、深部鑽探控制的基礎上,應考慮露天開采而不是井下單獨開採石英脈型鎢礦和銅礦;⑤必須考慮綜合利用;⑥加強選礦研究;⑦加大勘查投入。

綜上所述,南嶺及鄰區值得開展深部找礦的礦區很多,除了已經列入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計劃的礦區(如雲南的個舊錫多金屬礦床和東川銅礦,貴州的獨山銻礦和晴隆銻礦,廣西大廠的銅坑錫多金屬礦床、佛子沖鉛鋅礦、泗頂鉛鋅礦和栗木錫礦,湖南的黃沙坪鉛鋅礦和瑤崗仙鎢礦,廣東的瑤嶺鎢礦、石人嶂鎢礦、石菉銅鉬礦和大寶山多金屬礦,海南的石碌鐵礦,江西的大吉山、巋美山、盪坪等鎢礦,浙江的治嶺頭金礦等)之外,還可以列舉很多,此處建議廣東韶關的凡口鉛鋅礦和梅縣的玉水銅坑、雲南會澤的麒麟廠和瀾滄的老廠鉛鋅礦、廣西的大明山鎢礦、廣東的長坑金礦-富灣銀礦、湖南的後江橋鉛鋅礦、浙江的西裘銅坑等「危機」或非「危機」礦區都應該加強深部找礦工作。

❻ 創新與求實

求實與創新是科研工作的生命和成敗關鍵。創新就是在研究工作中要發現新事實,發明新技術,提出新認識(或新理論)。「求實就是求真唯實」,就是作為新發現,新認識的關鍵事實要准確可靠,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因此求實是基礎,創新是前提。沒有創新意識,一味收集材料,重復前人工作而失去研究意義;沒有扎實和准確的實際資料,任何創新成果都是曇花一現。

創新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結果。由於地學研究的直接對象——地質客體的本質和屬性,只能由觀察者作出分析和判斷。研究者進行詳細調查,認真觀察、勤於思考,就可能發現新的地質現象,或對原有地質現象作出新的解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認識。關鍵是要突破地學研究思維先積累事實,後提出認識的積累型歸納法為主導的思維模式。強調歸納與演繹兩種思維的結合,強調演繹推測法研究思維方式(賀自愛,1998),充分發揮非邏輯思維,即想像、靈感和直覺思維的重要作用,大膽推測,突發奇想,由單向思維向多向思維轉化(吳岱明,1987),實現創新思維活動。如作者等在調查大別造山帶時,發現與造山帶走向一致的拉伸線理,而且與拉伸線理同期形成的面理,又被主期褶皺強烈擠壓形成線狀褶皺,且平行與造山帶走向,表明大別造山帶的構造變形是伸展在前,收縮在後,隆升最後。上述事實難以用「板塊碰撞造山」解釋,應當用創新思維方式提出新的認識。

研究者的創新思維能力,取決於他的知識水平(書本知識、經驗知識)和智能(智力、能力)結構。豐富的經驗知識與觀察、判斷、想像能力尤為重要。在區調填圖和專題研究中,不受現有資料的限制與傳統觀念的禁錮,沖破習慣思維的束縛、守舊勢力的壓抑,「不唯書」、「不唯上」,可以有新的發現和新的認識,實現原發性創新。如在填圖中,經常會出現地層產狀與區域地層展布不一致,若乾地質體的出現與區域地質構造不吻合,某些地質現象與區域地質規律相違背等等。為了「自圓其說」,填圖中有些人常常將這些矛盾的現象加以掩蓋,或視而不見,見而不究,因而失去了千載難逢的發現機遇。如大別山腹地中生代面狀火山岩和火山機構的發現,在原進行1:5萬來榜幅調查時,填圖者已發現有火山熔岩標本,但因山高林密未能仔細調查;又因它的出現與區域地質背景不吻合,未能將其查明標出。後來再進行1:5萬岳西幅時,通過詳細工作,才予以確認。也有時對某些重要地質現象,苦苦思索,百思而不得其解,這時只要堅持反復思考和多方請教,就會有「眾里尋它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境界。如大別造山帶中早期拉伸線理為什麼與主期擠壓褶皺樞紐一致,兩者在動力學上有什麼聯系,這是否受物理學伯努里定律制約的結果,從而引發作者對造山帶形成的動力學機制的解釋。

求實就是要查明事實真相。地學研究中是通過描述、圖件、表格、照片等來反映被觀察事物的真相。這些材料要求有客觀性、准確性、科學性。即要客觀地反映現象內容,准確表述現象間時空關系、科學解釋現象產生的原因,要做到這些是不容易的。由於地質客體的「殘缺性」、「不可復原性」,又不能重塑和再造,本身就存在多解性和不能被確認,即自身不能證實和證偽。如果研究者又有主觀性或受其他因素及條件的限制,他們所描述地質客體性質和特徵的材料,必然存在片面性,甚至被曲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在情理之中。因此,研究者要根據研究的時間、人力、經費等條件,按照「科學研究的綱領方法論」,抓住建立假說和理論的「硬核」,即基本理論的核心和最關鍵的事實,進行全面調研,深入解剖,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不同尺度、力圖真實掌握其本質屬性和規律,克服片面性尤為重要,切不可以主觀願望作出是非判斷。如在大別造山帶中超高壓變質帶內,發現了淺變質岩層,且其中產有脈狀榴輝岩,這與板塊碰撞造山,深俯沖超高壓變質作用的理論相悖的。答案只有兩個,一是認為上述理論的正確,就必須對上述現象加以否定,認為淺變質岩層是由「花崗質岩石經韌性剪切改造的糜棱岩」(翟明國等,1999),「脈狀榴輝岩」是上述岩石中的構造團塊;二是認為上述事實是真實的,就必須對這些事實出現的原因提出新的解釋。為此,作者等對淺變質岩層進行了全面調研和深入解剖,查清了淺變質岩層區域分布、變形樣式、形成時代及其與榴輝岩的時空關系。對脈狀榴輝岩進行了逐段素描,間隔取樣,進行有關測試,其產狀也是可信的。因此,在上述發現和綜合區域地質資料基礎上,就必然地要對大別造山帶形成演化作出新的判斷和解釋。作為地學工作者,應爭取在地學研究中有新的重要發現和重要理論的提出,要在實際工作中切切實實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得到時間的檢驗和實踐的認可。主筆者在江西武功山變質鐵礦工作期間,根據1:5萬、1∶1萬、1:2千地質填圖和良山鐵礦開采實踐,提出的多期疊加褶皺變形及大型韌性剪切帶中劍鞘狀褶皺(湯加富等,1983,1987),以及在復雜變形帶中如何進行變質岩區地質填圖的經驗(湯加富等,1983,1986,1987,1991)至今仍然得到肯定和被廣泛運用,作者很感欣慰。

❼ 鐵礦石等級如何劃分拜託各位大神

一、鐵礦石資源等級表 資源等級 企業(或礦區)名稱 1、入選露天礦(重點礦山) 一等1、本鋼南芬露天礦 2、首胡水廠鐵礦 3、鞍鋼弓長嶺露天礦 二等4、大鋼峨口鐵礦 5、鞍鋼齊大山鐵礦 6、邯邢礦山村鐵礦 7、包鋼公益明鐵礦 三等8、馬鋼南山鐵礦凹山采場 9、首鋼大石河鐵礦裴庄采區 10、鞍鋼眼前山鐵礦 11、馬鋼南山鐵礦東山采場 12、首鋼大石河鐵礦柳河峪采區 13、首鋼大石河鐵礦羊崖山采區 14、首鋼大石河鐵礦大石河采區 15、唐鋼棒磨山鐵礦 四等16、唐鋼石人溝鐵礦 17、重鋼太和鐵礦 18、首鋼大石河鐵礦二馬采區 19、武鋼靈鄉鐵礦 20、包鋼黑腦包鐵礦 21、鞍鋼大孤山鐵礦 22、首鋼大石河鐵礦杏山采區 23、鞍鋼東鞍山鐵礦 資源等級 企業名稱 五等24、唐鋼扁溝鐵礦 25、武鋼大治鐵礦 26、首鋼密雲鐵礦 27、攀礦蘭尖鐵礦 28、馬鋼姑山鐵礦 29、本鋼歪頭山鐵礦 30、包鋼白雲鐵礦主礦區 31、宣鋼近北庄鐵礦 六等32、攀礦朱家包包鐵礦 33、包鋼白雲鐵礦東礦區 34、海南鐵礦北一礦區 35、海南鐵礦南礦區 2、入爐地下礦(重點礦山) 二等1、上海梅山鐵礦 2、酒鋼鏡鐵山礦 3、邯邢玉泉嶺鐵礦 三等4、鞍鋼弓長嶺井下礦 5、邯邢馬家腦鐵礦 6、邯邢符山鐵礦 7、馬鋼桃沖鐵礦 8、武鋼程潮鐵礦 四等9、邯邢玉石窪鐵礦 10、武鋼大冶鐵礦 資源等級 企業(或礦區)名稱 五等11、邯邢西石門鐵礦 12、武鋼金山店鐵礦 13、水鋼觀音山鐵礦 14、魯中小官莊鐵礦 六等15、宣鋼龐家保鐵礦 3、入爐露天礦(重點礦山)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1、海南鐵礦北一礦區 2、海南鐵礦楓樹下礦區 3、水鋼觀音山鐵礦 4、海南鐵礦南礦區 4、入爐地下礦(重點礦山) 二等1、鞍鋼弓長嶺井下礦 2、魯中小官莊礦 三等3、馬鋼桃沖鐵礦 四等4、水鋼觀音山鐵礦 5、入選露天礦(非重點礦山) 二等1、江西七寶山鐵礦 2、河南東冶鐵礦教場礦區 3、福建潘洛鐵礦洛陽采區 4、山東涑鋼蕎麥地東礦區 5、遼寧凌鋼保國鐵礦 四等6、廣西屯秋鐵礦龍骨嶺礦 7、浙江閑林埠鉬鐵礦 五等10、安徽鋇山鐵礦 11、江西鐵坑鐵礦 12、遼寧北台鐵礦 13、湖北鄰鋼鐵礦 14、山東韓旺鐵礦 15、江西烏石山鐵礦 16、山西臨鋼尖兵村礦區 六等17、河北承鋼黑山鐵礦 18、安徽馬鞍山礦 19、雲南昆鋼上廠鐵礦 20、安徽黃梅山鐵礦廠 21、江西新鋼良山礦 22、雲南昆鋼羅茨鐵礦 23、胡南湘東鐵礦 24、吉林板石溝鐵礦 25、雲南昆鋼八街鐵礦 26、新疆雅滿蘇鐵礦 6、入選露天礦(重點礦山) 三等1、江西烏石山鐵礦株嶺坳礦區 2、山西二峰山鐵礦北山龜礦區 3、黑龍江大西林礦區 四等4、吉林大栗子鐵礦 5、河南東治鐵礦龍池溝礦區 6、江西烏石山鐵礦烏石山礦區 7、山西長鋼後慢水溝嶺礦 8、河北秦村鐵礦 9、雲南昆鋼八街鐵紅坡礦區 10、四川瀘沽鐵礦大頂山礦區 11、山東金嶺鐵礦召口區 12、山西長鋼蘆溝礦區 資源等級 企業(或礦區)名稱 6、入選地下礦(非重點礦山) 五等13、山西長鋼北洛峽礦區 14、河北承鋼大廟鐵礦 15、吉林通鋼板石溝鐵礦 16、山東萊鋼萊蕪鐵礦 17、河南安鋼李珍鐵礦 18、河南安鋼楊家莊鐵礦 19、吉林大栗子鐵礦小栗子礦區 20、山西長鋼水溝礦區 21、山東金嶺鐵礦山區 22、山西臨鋼尖兵村礦區 23、陝西略鋼柳樹坪礦區 24、江西良山鐵礦太平礦區 25、陝西略鋼閣老嶺鐵礦 26、陝西楊家壩鐵礦 27、吉林通鋼七道溝鐵礦 六等28、浙江漓溶鐵礦 29、江蘇利國鐵礦 30、江蘇治山鐵礦 31、江蘇韋崗鐵礦 32、江西良山鐵礦良山礦區 33、湖南田湖鐵礦 34、雲南昆鋼東、西礦區 35、湖南湘東鐵礦 36、山西臨鋼塔兒山礦 37、雲南昆鋼王家灘礦 資源等級 企業(或礦區)名稱 7、入爐露天礦(非重點礦山) 二等1、廣東大寶山鐵礦 三等2、四川滬沽鐵礦 3、福建潘洛鐵礦潘田采區 4、江西七寶山礦區 四等5、雲南昆鋼八街鐵礦 6、山東黑旺鐵礦 8、入爐地下礦(非重點礦山) 三等1、四川滬沽鐵礦 2、雲南昆鋼東、西區 3、吉林通鋼大栗子鐵礦 4、雲南八街鐵礦紅坡工區 四等5、江西萍鋼上珠嶺鐵礦

閱讀全文

與新鋼股份良山鐵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