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廣州有什麼4A廣告公司比較出名的
陽獅集團:
盛世長城SAATCHI & SAATCHI
陽獅廣告Publicis
明思力公關MSL-
陽獅媒體Publicis
WPP集團:
偉門湯普回森(已和JWT合並)
Grey Dpi
奧美
群邑,答旗下有mindshare, mediacom,starcom
偉達公關
電通安吉斯集團:
北京電通
電通東派
宏盟集團
DDB恆美
浩騰媒體OMD
埃培智集團
IPG盟博廣告
其他:
華揚聯眾-第一家躋身國際4A的本土整合營銷公司
HAVAS漢威士
McCANN麥肯光明
天博廣告-由宏盟集團旗下成員TBWA騰邁與日本博報堂合資
大廣中國-隸屬於日本大廣海外事業部
愛德曼公關

作者:Oysssh穎雙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1956231/answer/6088970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Ⅱ 全球六大傳媒集團是哪些
NO.1 Omnicom集團(紐約),中文名:宏盟集團
NO.2 WPP集團(倫敦),簡稱:版WPP
NO.3 Interpublic集團(紐約)權,簡稱:IPG
NO.4 Publicis Groupe(巴黎),中文名:陽獅集團
NO.5 Dentsu電通(東京),中文名:電通
NO.6 Havas(法國)
Ⅲ 誰知道陽獅集團的發展歷史,它經歷過哪些歷史大轉變,有哪些重大事記
陽獅集團(Publicis Group),法國最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 陽獅集團(Publicis Group),是法國最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創建於1926年,總部位於法國巴黎。創始人是:Marcel Bleustein-Blanchet(1906-1996)
編輯本段發展過程
陽獅廣告在20世紀的80年代開始國際化和集團化運營,從單一的廣告代理公司向多種市場營銷服務和傳播業發展,同時積極開拓法國以外的市場。到1987年,已經躋身世界前20位的傳播業集團。1988年,陽獅集團與FCB結成聯盟關系,共同開拓國際廣告市場。 1996年,陽獅集團結束了與FCB的合作,獨立在國際廣告市場擴張網路,到1999年。陽獅集團在76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業務,成為世界排名前10位的傳播業集團。 進入21世紀,陽獅集團以並購國際大型廣告公司和傳播集團而聞名。 2001年收購薩奇廣告(Saatchi & Saatchi); 2002年收購BCOM3集團(由李奧貝納(Leo Burnett)、達美高(D'Arcy)和日本電通(Dentus)成立的傳播集團); 2003年完全收購實力傳播集團(Zenith Optimedia); 2006年在中國整合實力傳播(Zenith Optimedia)、星傳媒體(Starcom MediaVest)的媒介業務成立博睿傳播(China Media Exchange),成為中國第一大廣告媒介采購集團。 目前,陽獅集團已經成為世界排名第四的跨國傳播服務集團(Adage2006年報道),現任集團主席:Jack Klues
編輯本段主要業務
陽獅集團以廣告代理服務、媒介服務、媒體經營、公共關系服務和市場營銷服務為主要業務。 旗下的廣告代理公司有陽獅(Publicis)、薩奇廣告(Saatchi & Saatchi)、李奧貝納(Leo Burnett)、、Arc(原D'Arcy北美的通用(GM)部門和寶潔(P&G)部門)等; 媒介服務公司包括:實力傳播集團(Zenith Optimedia)、星傳媒體(Starcom MediaVest)等。 媒體經營主要在法國市場,主要有法國最早的音樂電視台 TV6。 還擁有MS&L公關服務(Manning Selvage & Lee)和Publicis Dialog客戶關系和市場營銷服務等。 陽獅集團在2000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目前擁有廣告創意、媒介、公共關系、客戶關系營銷等多種服務,其進駐單位包括: 廣告創意: 盛世長城國際廣告有限公司(Saatchi & Saatchi);上海李奧貝納廣告有限公司(Leo Burnett); 陽獅廣告公司(Publicis); Arc 媒介服務: 實力媒體(Zenith Media);實力傳播(Zenith Optimedia); 星傳媒體(Starcom); 博睿傳播(China Media Exchange) 公共關系服務:MS&L China; 客戶關系營銷:Publicis Dialog ;
Ⅳ 陽獅集團北京地址以及聯系方式~
陽獅集團
北京分公司:
業內榮譽:4A:全球第四大廣告與傳媒集團
公司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
東三環中路25號
住總大廈15樓
標志性位置:東三環中路
公司電話:
010-
6594
5170
------------------------------------------------
祝您好運!:)
Ⅳ 廣告巨頭合並將如何影響互聯網產業
十年前,廣告行業的大宗並購並不會引起矽谷的關注。但在今天的嶄新時代里,傳媒、內容和科技日益水乳交融。媒體的概念正在被網路所改寫。媒介形態隨著不斷變化的消費行為已經變得更加豐富。
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去年全球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的收入達到88億美元,其中,谷歌(微博)的份額超過50%。巨大的市場吸引著位列世界6大廣告公司中的兩大廣告巨頭——美國宏盟和法國陽獅。上周日,兩家公司宣布合並,全球最大的廣告代理公司就此誕生。
據外媒分析,這起交易源於科技發展,同時也影響著科技行業:像Facebook這樣的新媒體航母和其它類似作為廣告平台的初創企業將會面臨巨大挑戰。
宏盟和陽獅的交易
兩家公司於上周末共同宣布了合並計劃:雙方將各持50%的股份,新集團更名為陽獅-宏盟集團。合並一旦完成,意味著廣告業將誕生一個收入可達230億美元,合並市值將超過350億的巨無霸。新集團採用荷蘭控股企業架構,分別在巴黎和紐約保留總部,在紐約主要上市,同時在巴黎泛歐交易所 (Euronext Paris)上市。
合並後的新集團將超過一直以來位居行業首位的WPP集團,宏盟和陽獅兩家公司在2012年的總營收達到227億美元,遠遠高於WPP在2012年的165億美元營收。毫無疑問,壟斷問題將備受爭議,客戶沖突問題也潛藏其中:百事可樂是宏盟的客戶,而可口可樂的廣告則由陽獅旗下的李奧貝納公司代理;AT&T和Verizon這兩個對手也分別是宏盟和陽獅的客戶……類似的沖突不勝枚舉。
合並源於行業洗牌
從1920年起,美國的廣告產業收入就始終在美國GDP的1%到3%之間徘徊。現在這塊蛋糕同時被電視、報紙、雜志、廣播、谷歌、Facebook、Twitter、雅虎和其它成千上萬的數字化新媒體分食。互聯網的可測量性、交互性和細分性已經給那些習慣了受益於信息不對稱的產業施加巨大壓力:股票經紀業和旅遊業首當其沖。
以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在廣告領域的野心正在不斷膨脹,他們已成為廣告公司的心頭大患。在2008年的戛納廣告節上,廣告公司高管就曾嚴厲批評了谷歌與雅虎達成的協議。根據該協議,雅虎將在其搜索結果旁顯示谷歌廣告,這一舉動將強化谷歌在利潤最豐厚的網路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
微軟對Navic網路公司收購已經彰顯出其在廣告領域的野心:Navic的軟體可以將有線電視廣告投放到更有效的目標用戶,這項收購讓廣告界人士倍感壓力。
根據喬·伯頓對4A廣告公司的分析報告,「如果傳統的廣告服務所需的人力和費用的有效傭金率為的12%-15%,」那麼數字廣告服務「所需資源的有效傭金率為25%-30%。」不可忽視的是,「雖然在數字媒體上花費更多,整體花費卻會更低,因為互聯網渠道可以有效針對目標受眾,得到精確測量,從而提高了廣告的有效性。」因此,廣告業的持續洗牌是這樁交易勢在必行的原因之一。
爭相布局數字廣告
盡管印刷媒體的廣告收入持續下降、電視媒體廣告收入尚可維持,數字廣告卻連年呈兩位數增長趨勢。一直以來,谷歌和微軟都在不斷強化其在搜索等互聯網廣告領域的實力。
陽獅的CEO莫里斯·萊維(Maurice Lévy)承認,和所有傳統的媒體公司一樣,Google, Facebook和Twitter給陽獅帶來了挑戰。在數字廣告市場中,最大的「魚」都被新入場者吞並:谷歌斥資31億美元收購了DoubleClick,微軟60億美元收購了aQuantive。
隨著全球數字廣告支出的不斷增長,廣告收入大量湧入了谷歌和Facebook這樣的新媒體。谷歌不僅自己銷售網路搜索廣告,而且還運營用於購買網路廣告的自動化市場;Facebook的優勢則在於龐大的受眾和用戶數據。谷歌去年的營收已經達到WPP集團的三倍,成為廣告機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在過去的幾年中,傳統廣告公司也加快開始布局數字廣告市場。陽獅和WPP在收購數字廣告公司方面表現激進:陽獅早在2007年就以大約13億美元的價款收購了Digitas,今年早些時候又以5.75億美元收購了Rosetta。數字廣告占據了陽獅目前37%的收入份額。同時,陽獅也在像中國、印度、和巴西這樣的新興市場狂攬大批中型廣告公司。而宏盟則主要是通過與科技公司合作來建立自身網路能力。宏盟也在國際市場中收購了大量公司,其去年完成了對中國專門從事搜索和數字產品服務的數字公司——網邁廣告的收購。
陽獅和宏盟的並購可能試圖在全球形成新媒體的霸主地位,這兩大集團通過收購數字媒體廣告代理公司,迅速完成對數字媒體的購買和互聯網廣告的投放。並購目的昭然若揭。
劍指大數據
當然,這個新廣告巨頭非常清楚自己必須深思熟慮的數字化未來。在宣布這一並購交易的同時, 陽獅CEO萊維暗示了廣告代理商需要迎合數據文化的必要性。並且這家新廣告巨頭計劃將大量投資大數據,切實尋找縮小目標受眾的方法。
「傳播和市場營銷格局在近幾年經歷著戲劇性的變化:像Facebook和谷歌這樣的新媒體巨頭呈指數發展,大數據的爆發模糊了廣告領域所有球員的角色,消費者行為發生深遠變化。」萊維認為,「這種演變為客戶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認為這次合並將使我們的客戶收益,因為我們匯集了最全面的模擬和數字服務。」
以Facebook為例,其優勢就在於掌握著大量豐富而真實的用戶信息,廣告主看重它的這種優勢。在其剛剛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總收入得益於移動廣告業務的蓬勃發展而大漲。陽獅-宏盟集團將立足於合並二者的用戶基數,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行為,彌補傳統廣告機構在這些領域的不足,這勢必會削弱一些新媒體的廣告優勢。
議價能力提高
作為市值超過350億美元的廣告巨頭,合並後的陽獅-宏盟集團的議價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合並同時也創造了規模經濟,這將使其在新興市場中處於有利地位。
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大衛·班克(David Bank)表示,「廣告機構的規模越大,越可能會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數據,以及圍繞著網路廣告印象定價的數據。」這意味著,這將有助於他們提高從谷歌、Facebook等手中購買廣告時的議價能力。
考慮到谷歌、雅虎和Facebook對廣告收入的依賴性,新廣告巨頭將對類似的一些嘗試新廣告和市場營銷方式的財富新貴們產生影響。陽獅-宏盟聯合體控制的金錢數額的龐大令這些財富新貴無法忽視。
Ⅵ 奧美世紀和李奧貝納和奧美,請問這幾家公司有做什麼關聯。
奧美廣告屬於世界五大廣告集團之一WWP(WWP有60多個子公司,包括:智威湯遜、專奧美廣告、精信集團、傳屬立、揚羅必凱廣告、揚雅......)而奧美世紀又是奧美廣告的屬下公司。
李奧貝納屬於世界五大廣告集團之一陽獅集團(旗下有陽獅、盛世長城、李奧貝納、Arc......)
世界五大廣告集團:Omnicom(宏盟)集團、WWP集團、Interpublic集團、陽獅集團、其他廣告集團
Ⅶ 企業標志設計哪裡做得最好
我以10年的專業經驗,很公正的整理一些有關廣告和設計行業的公司概況:
一.設計行業:(以品牌或企業形象為主,包括企業和公司命名,logo設計,vi設計,企業文化塑造)
1.朗濤設計(隸屬於WPP集團,美國企業,世界頂尖公司)
2.Interbrand (隸屬於Omnicom Group集團,以品牌咨詢為導向的設計公司)
3.楊特(隸屬於WPP集團)
4.s+g(美國,很低調的一家公司,戴爾電腦,凌志汽車等很多大牌出自他們之手)
5.東道設計(國內商業設計公司中的典範,中國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形象的服務商)
6.正邦設計(同樣大牌的國內設計企業,全國銀行形象中至少一半出自他們之手。)
7.早晨設計(很精明的一家設計公司,善於銷售自己,對自我的品牌形象做的很好)
8.始創國際(2008奧運會標志的設計公司,有專業實力,但市場開拓略欠缺)
9.理想創意(中國郵政,移動形象的締造者,老牌設計公司)
10.點線面設計(南方設計公司的低調,TCL,建設銀行等不為人知的形象出自他們之手)
11.陳幼堅先生(以個人名義命名的公司,個人聲望極高,屬於大師明星類)
12.陳紹華先生(同樣以個人名字命名,學院派與商業設計中的另類,郵票設計大師)
13.韓家英先生(同上,經典案例並不是很多,但也算國內大師)
14.靳與劉設計(合作夥伴設計公司,設計學術性較強,中國銀行標志的創造者)
15.晏鈞設計,王粵飛等等這些公司也算是老牌公司,但經典案例不多。
二.廣告行業(國外知名公司基本上隸屬於wpp和宏盟傳媒集團。國內知名的以央視子公司為主)
1.盛世長城
2.奧美
3.李奧貝納
4.達彼思
5.精信
6.北京電通(日本電通與北京廣告有限公司合資)
7.陽獅
8.麥肯光明(麥肯與光明日報合資)
9.博報堂
10.智威湯遜
等等,以上這些公司被稱之為4A公司,是美國廣告協會的簡稱,形成一個專業標准。
國內:北京未來廣告,廣而告之廣告,等等。
(因廣告這個詞的比較寬泛,因此一些雜牌軍也稱自己為廣告公司如:印刷,路燈廣告製作,噴繪公司都稱之為廣告公司,但這些公司基本上以製作,安裝為贏利點,創意的能力非常弱)。
三.還有一些公司以信息咨詢,顧問的形式為主,設計只是他們的一個產品。
1.Roland Berger(領域廣泛,據說白宮對伊拉克的戰爭都聘請他們作為戰略咨詢)
2.IBM咨詢
3.麥肯錫
4.埃森哲
5.波士頓
6.通用咨詢
7. 貝恩
8. 畢博
9. 怡安翰威特
10. 美世
等等
(此部分不是特別熟悉,並且這些公司多以信息戰略為主,若不是超級大型集團一般不會聘請這樣的公司)
希望能幫到你。
Ⅷ 陽獅集團與宏盟集團為什麼沒能成功合並
集團並購背後復都是資本運作。直接追求制的就是財務報表好看,股東分紅高。陽獅和宏盟合並,短期內的財務表現不會差。單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看,這次合並真的是一步值得鼓掌的棋,大膽、霸氣。老二老三聯手,把老大擠下去,三足鼎立變成兩家對峙,這種戲碼在政治軍事上常見得很,「對付敵人的最好方法,是把敵人變成朋友」;外資廣告體系的集中度越來越高,令人心驚。這次合並也體現了這個趨勢。整個廣告傳播業,正處於大規模擴張前的資源整合時期。集中度越高,由於規模效應,利潤越高。同時,行業准入門檻變高。同時,巨頭們的話語權、定價權,對廣告市場的控制能力,與日俱增。本土的廣告公司,在外資廣告體系的專業化、規模化優勢之下,本來就活得很艱難。跨國企業不會選本土廣告公司;國內的廣告主,財大氣粗之後,還是會換成名氣大的國際4A。

Ⅸ 宏盟的集團擴張
宏盟擁有三個全球運作的廣告公司——BBDO、DDB、TBWA以及由業務多樣的代理商組成的多元代理服務系統DAS(Diversified Agencies Services)。它的發展起源於BBDO與DDB。
BBDO與DDB的合並
1891年,George Batten在紐約成立Batten傳播公司。1919年,Bruce Barton與 Roy Durstine在紐約成立Barton &Durstine。1920年,Barton, Durstine與Alex Osborn合並;1928年, Batten傳播公司與Barton, Durstine Osborn合並成立Batten,Barton,Durstine & Osborn(簡稱BBDO,中文名為天高,大陸地區與中廣聯成立的合資公司叫天聯)。
1949年,名列《廣告時代》「20世紀最有影響的廣告人」第一位的藝術廣告派代表——Bill Bernbach(伯恩巴克)和Ned Doyle離開Grey,與Mac Dane共同創建了Doyle Dane Bernbach (DDB)。1982年伯恩巴克去世後,DDB的繼任者開始把目光從藝術轉移到了資本運作上。1986年,DDB與Needham, Harper & Steers合並成DDB Needham。1986年,DDB Needham與BBDO合並,建立了宏盟集團。
收購虛擬廣告公司
1968年,Jay Chiat和Guy Day建立了Chiat/Day廣告公司。Chiat/Day一直崇尚放盪不羈的創意,它因此贏得了許多客戶,也失去了許多客戶。1994年,試圖降低運營成本、提供工作效率的Chiat/Day又出驚人之舉,把原來的辦公室改成倉庫,讓員工拎著筆記本、手機回家,實行虛擬辦公!但事與願違,虛擬辦公導致了工作效率更低、大批員工離職。1995年,Chiat/Day被宏盟收購,並與宏盟 1993年時收購的TBWA合並,組成了TBWA/Chiat/Day(李岱艾)。
2013年4月28日,與法國陽獅集團合並,超越英國WPP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
歐洲中部時間7月28日14點,陽獅集團與宏盟集團於巴黎聯合宣布,正式合並組建Publicis Omnicom集團(Publicis Omnicom Group)。作為世界上第二大和第三大的傳播集團,宏盟集團與陽獅集團的合並也將成為傳播行業歷史上最大的並購案。2012年兩家公司的合並銷售額達到227億美元,遠遠超過了目前第一大傳播集團WPP的159億美元銷售額。同時,此次合並交易的市值也將達到351億美元。分析人士指出,新成立的公司將控制美國電視網廣告支出的40%以上。合並後,公司將在紐約交易所和巴黎交易所同時上市。宏盟集團首席執行官約翰·雷恩(John Wren)和陽獅集團首席執行官莫里斯·利維(Maurice Levy)將擔任新公司的聯席首席執行官。在合並動機方面,有消息指出,莫里斯·利維希望得到一些宏盟集團的全球創意網路,而宏盟集團則想在新興市場藉助陽獅集團在媒介與數字方面的優勢,特別是中國。目前,總部設在紐約宏盟集團旗下所屬公司包括BBDO、TBWA、DDB、Organic、Proximity、Tribal等;總部設在巴黎的陽獅集團旗下所屬公司包括李奧貝納(Leo Burnett)、陽獅(Publicis)、盛世長城(Saatchi & Saatchi)、BBH、星傳媒體(Starcom)、實力傳播(ZenithOptimedia)、Rosetta、Rokkan、Razorfish等。合並之後這些公司將共同歸屬於Publicis Omnicom集團,為客戶提供橫跨傳播、廣告、營銷及數字領域的服務。合並之後的客戶關系或許將是新集團需要妥善處理的重要事務。比如可口可樂是李奧貝納的客戶,而前者的死敵百事可樂則由TBWAChiatDay進行代理。這樣的情況還包括:尼桑、大眾、賓士是宏盟集團的客戶,通用與豐田是陽獅集團的客戶;還有AT&T(宏盟集團)與Verizon(陽獅集團)。

Ⅹ 廣州比較有名的廣告公司有推薦的嗎
廣告公司分好幾類的,你可以搜索看看聖思羽品牌策劃,我也是經常逛設計圈,偶然發現他們,責任心比較強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