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亦非是誰
李亦非,1964年生於北京;1977年獲全國武術青少年組冠軍,後參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燒圓明園》等3部影片的拍攝。1985年畢業於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後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州維科市貝勒大學的國際關系碩士學位。曾經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負責製作電視廣播節目並擔任主播,任職於紐約市專業律師事務所,美國博雅公關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美國維亞康姆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及執行副總裁。2008年7月,任高雷GLG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廣告與傳播公司之一陽獅集團大中華區主席。
中文名: 李亦非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中國北京
出生日期: 1964年
職業: 企業家
畢業院校: 外交學院,維科市貝勒大學
1964年生於北京,1977年,13歲獲全國武術青少年組冠軍,後參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燒圓明園》等3部影片的拍攝。 李亦非生活照(10張) 1985年,畢業於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後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州維科市貝勒大學的國際關系碩士學位。 1987年,進入了紐約聯合國總部的公共信息部,負責製作電視廣播節目《聯合國呼喚亞洲》並擔任主播。 1990年,任職於紐約市專業律師事務所,負責開展中國業務,並代表其中國客戶參與最惠國待遇和貿易政策的游說工作。 1994年,任職美國博雅公關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開始為英國石油公司、英特爾公司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等知名跨國企業設計在中國市場上的形象。 1999年3月,任職美國維亞康姆公司,出任MTV音樂電視頻道的中國區總裁。 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廣告與傳播公司之一陽獅集團大中華區主席。[1]
編輯本段個人榮譽
李亦個人寫真(7張)??非2001年入選美國《財富》雜志25位全球商業領袖新生代,並成為當期《財富》雜志的封面人物。之後,又入選《財富》雜志年度50位國際商界女強人。2005年和2006年,李亦非連續兩年當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十位商業女性。[2] 夢想
編輯本段夢想
[2]
武林高手
[3]李亦非曾經想當武林高手,曾獲得1977年全國青少年太極拳武術冠軍。她還參與了《火燒圓明園》、《神秘的大佛》等電影的拍攝。 [3]
外交家
她曾經想當外交家,所以從北京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畢業後,她於1985年赴美深造,獲得貝勒大學國際關系碩士學位,並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公共信息部任職。
愛上性感品牌
而她現在的理想是使中國更多的年輕人愛上MTV這個以音樂和年輕人的時尚文化為標志的性感品牌,它已經覆蓋了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電視家庭用戶。 (財富人生)李亦非:中國功夫
和其他職業經理人相比,1960年代出生的李亦非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而在她履歷表上的最新一欄寫著的是MTV全球音樂電視台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維亞康姆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 在這個位置上的出色表現使她成為第一個登上《財富》雜志封面的中國女性。而這一切,都是從1999年那天她第一次走進維亞康姆中國公司簡陋的辦事處開始的。她是一個信奉3F的女人。
編輯本段維亞康姆(中國)總裁
身懷絕技
出席各種活動(20張)李亦非的另一個身份是身懷絕技的女俠。1977年,13歲的李亦非獲得全國武術青少年組冠軍,1980年代參演了《神秘的大佛》等三部武俠片。之後赴美讀書,獲得貝勒大學國際關系碩士學位。1990年,李亦非任職於紐約一家律師事務所,負責開展中國業務,代表其中國客戶參與最惠國待遇和貿易政策的游說工作。加盟維亞康姆前,在美國博雅公關公司擔任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總裁
作為跨國公司的中國總裁,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如果私下去問,「游說」肯定排名十分靠前,當然也有人稱之為「政府關系」或「公共關系」——總之,就是面對政府或處於壟斷地位的甲方的游說能力。 李亦非是其中公認的高手。中國政府對於涉及意識形態類的產業控制嚴格,國外資本進入的門檻甚高。但看看李亦非的成績;
成績
2003年4月,維亞康姆旗下的MTV全球音樂電視台正式通過廣東省有線電視網進入廣東的100萬戶家庭,廣東人可以在增補39頻道看到24小時播出的MTV音樂電視頻道,MTV全球音樂電視台也成為第一個在中國獲得落地權的國際媒體品牌; 2004年3月,維亞康姆董事長雷石東訪問中國,宣布與上海文廣集團成立合資製作公司,這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影視製作公司; 2005年4月,MTV電視網與中國移動簽署階段性合作協議,共同開拓手機音樂市場; 2005年5月,MTV電視網下屬的尼克羅迪恩兒童頻道與上海文廣傳媒集團聯合成立了上海哈哈尼克電視製作有限責任公司。 維亞康姆還積極搶佔中國戶外廣告市場。其旗下的維亞康姆戶外公司於2005年9月收購摩奇創意公司70%的股份達成協議,並表示可選擇在5年後收購其餘30%的股份。這是維亞康姆戶外公司在中國的第一項收購交易。12月,維亞康姆戶外傳媒廣告(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目前該公司擁有北京巴士股份(愛股,行情,資訊)公司全部約5000輛公交車的廣告發布權。
特點
在一群男性中工作,並且得到信任,女性高管的專業性都無需懷疑,但我們從李亦非身上看到的女性力量在商業中的崛起並不等同於女權主義的崛起。她在這個商業社會中比男性顯示出更多的耐心和韌性,也更加兼顧理性與感情。
追求時尚
李亦非沒有因為統率全球第一大傳媒公司的中國區業務,就放棄喜歡打扮、追求時尚這些女性該有的特質。1999年以來,她的照片頻頻出現在公眾面前,絕沒有一張是素麵朝天,李亦非坦率地承認喜歡精緻的妝容,據說她甚至會在每次前往不同國家時,都跑去做一個當地最流行的發型。 一回到家裡,李亦非就變成抱著兒子、帶女兒寫作業的好媽媽,以及給老公做飯擦皮鞋的好妻子。「家庭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平衡。」她說,「如果我沒有這樣一個快樂幸福的家庭,工作壓力真的會把我逼瘋。」
思維方式
女性的思維方式使她們更勝任復雜的環境中的協調工作。如果把男性的思維方式比喻成十字路口,女性思維更像是立交橋,要是不從醫學或是心理學的角度上去較真,相信這個比喻一定能得到很多人認可。
「媒婆」工作
對於工作,李亦非認為自己其實做的是「媒婆」的工作——尋找到中國強勢的傳媒機構並使之成為維亞康姆的合作者。這個媒婆肯定不容易當,要促成中移動、央視等壟斷巨頭同意與一家美國公司合作,既需要政策破冰,也需要合作者求同存異。李亦非必須擁有足夠的韌性。她曾對自己的工作比喻到:「就像是夫妻兩個人吵架,各說各話。然後丈夫和妻子分別跑到你面前哭訴。聽完雙方的理由,你覺得其實這事很簡單,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說合一下就行了。但是,當你在說合的過程中發現,無論是跟丈夫還是跟妻子說,兩人都不接受。於是一遍、兩遍、三遍……如果兩個人合好了,你會有一種成就感,如果兩個人最後還是分手了,你會有一種濃重的挫敗感。」 耐心和韌性,對於李亦非的「媒婆」工作幫助最大。維亞康姆的主要競爭對手新聞集團與青海衛視的合作被叫停後,新聞集團董事長魯珀特·默多克公開承認,新聞集團在中國發展業務的嘗試「碰壁」。李亦非則驕傲地說: 「傳媒領域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性子太急,但好在我們有足夠的耐心。」 讓中國政府、運營商和維亞康姆的董事們互相了解、理解,李亦非應該是個擅長化解誤會、消弭沖突的人。她曾表示,在維亞康姆的中國策略推進過程中,美國老闆也會提出質疑、懷疑,對她的市場戰略發展有意見,「但他的方式是以提問的方式進行。他不會說你應該這么辦。他說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責任
李亦非認為,這時作為女性和高管,自己的責任是向老闆提供真實的方案。「跟你有不同的想法你可以說服他,如果在最後說服過程中你沒有達到目標,必須接受他的決策。這是你的專業和職業素養的問題。」她說。 求同存異的基礎是李亦非對於自己的清醒定位:你要懂得一點,誰是給你麵包抹黃油的人。「事實上,商業社會中沒有永遠獨贏的故事,每個人、每個企業都需要通過妥協獲得更大價值。」她說。異曲同工的是,她眼中女性最應該具備的品質是善解人意,「其他一切美好都從此衍生」。 李亦非小時候的理想是做外交官,實際上,她已經做到了。在駕駛維亞康姆在中國藍海游弋的同時,她把中西文化間的大使角色做得游刃有餘。
編輯本段人物特寫
信念
(Faith) 1999年,維亞康姆中國公司只是位於中糧廣場一間房裡的小辦事處,員工僅6人。李第一次去看到的景象是:過期的報紙在辦公桌上堆積如山,垃圾桶無人倒,沒有負責人,沒有製作部門,沒有發行部門,沒有廣告部門。 一切幾乎從零開始。但她在1999年4月來MTV後,一個月後就拿到了CCTV-MTV音樂盛典的批文,MTV的品牌能和中央電視台聯系在一起,這對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當李亦非打電話匯報時,亞太區的總裁從電話那邊傳來了一連十幾聲表示極度興奮的感嘆詞。在此之後,維亞康姆連續4年成功地與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了CCTV-MTV音樂盛典。 李亦非認為MTV是一個通過音樂進行國際文化交流的平台,她稱自己是一個兼職的「文化參贊」。 2003年2月,她組織中國民族交響樂團在美國進行了四場世界級水平的演出,並且維亞康姆公司幫助中央9套在美國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底特律、紐約、華盛頓等十大城市高檔商業酒店實現了落地,這是一個向美國商業、政治、娛樂圈的具有影響力的決策者去介紹中國的一個方法。而從2003年4月26日開始,24小時全天候播出的MTV音樂電視頻道也正式通過廣東有線電視網進入廣東的100萬戶家庭。 2003年6月5日,李亦非接到了提升的通知:由於策劃並促成了4月份MTV廣東24小時音樂頻道的落地和播出,她被提升為MTV全球音樂電視網亞洲部資深副總裁。
風趣
(Fun) 現在,搬進北京國貿大廈的維亞康姆中國公司已經變了模樣——門口是漂亮的電視牆,辦公室里張貼著各式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派拉蒙電影公司等出品影片的大幅海報,在陣陣音樂聲中,染了發的員工穿著露腳趾的涼鞋走來走去。李亦非喜歡這樣的工作氛圍:「維亞康姆在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提倡FUN。」她的辦公室里也擺放著粉紫色的沙發、粉色的玫瑰、黃色的百合和許多她喜愛的照片,包括她在今年MTV音樂盛典上和謝霆鋒的合影——李亦非像個孩子一樣燦爛地笑著,而謝霆鋒依舊在擺酷。 「MTV是一個年輕人的品牌,一定要在你的工作、你的目標、以及給你的客戶提供的產品中體現有趣,要好玩,讓他們喜歡。」李亦非認真地說。 這件聽起來很有趣的事情其實很難,1960年代出生的李亦非要面對的是一群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生人、染著黃頭發身上貼著水晶亮片的年輕人,為他們引導並創造最前沿的潮流文化。 回想從1995年回國後8年來,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國內年輕人的變化之大。 她印象最深的,是台灣歌壇小天王周傑倫在中國第一場演唱會。這次演唱會是李亦非帶領MTV頻道在上海做的。演出當天,李亦非應該去做開場講話,然後開始正式表演。結果來到現場門口一看,她頓時驚呆了——門口大約有數千狂熱的年輕人,把演出地點的玻璃門都擠破了,沖進去。「他們非常敢於表達自我。我們小的時候,特別壓抑,就好像有什麼事情或者情感,都是不能夠輕易流露的,」李深有感觸。 李亦非開玩笑說,公司除了她最「老」以外,其他的都是非常年輕,非常時尚,非常酷。但員工說,她才是最fun的老闆,這不僅僅是風趣、幽默,更是一種快樂、開心的狀態。
韻味
(Feminine) 李亦非喜歡讀《易經》,她將《易經》里的兩句話作為座右銘。一句叫「潛龍勿用」,李亦非相信當人沒有準備妥當的時候,不要過激地去爭取。第二句是「亢龍有悔」,就是做事不能做滿,如果讓任何事做到極致,要小心負面作用。她一旦到了一個興奮點,就經常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得意過度,這是她從小一種下意識的自我平衡意識。 1995年回國後,李亦非的第一個工作是在博雅公關公司,負責政府關系和公眾事務,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很多跨國公司,尤其是財富500強的企業,在中國做一些政策性的調研或者游說,包括建議、咨詢等等。她1996年剛到博雅時只不過是個經理,僅僅一年半之後,就被升為總監,又過了一年半,她升為董事總經理—這是公司在中國區的最高級別,這個提升速度在這個公司是前所未有的,在李亦非之後他們也沒有再提升本土的總經理。 新聞集團的默多克也是她當時的客戶之一。默多克一定沒有想到,李亦非通過接待他,獲得了解傳媒行業的一個機會,「我幫助客戶在中國政策或者思維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建議,但是同時他們也反過來教會了我很多行業性的知識。」 因為在博雅積累了深厚的傳媒行業知識和經驗,所以僅僅與」VIACOM「亞太區的高級副總裁只談了幾小時話,那個高級副總裁回到酒店就忍不住給她打來電話: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公司?」 李亦非是個懂得韻味的女人。這種韻味在於懂得進取,也懂得適時妥協。當年上了《財富》封面以後,她一下子從一個推出明星製造明星的的媒體人物變成了被媒體追逐的明星,但她說:「我自己是誰,我的過去,我的未來,我對人生的很多想法和追求,都沒有任何改變。」 對她來說,其實抓住身邊的幸福就已經足夠了。她有美滿的家庭,聰慧可愛的一兒一女。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先生汪潮湧找段充裕的時間,不是去以往度假的地中海、瑞士、夏威夷,而是穿上球鞋、破牛仔褲,然後背上大包,像兩個大學生一樣把中國所有的名山爬一遍,來個痛痛快快的野遊。
編輯本段人物專訪
新聞人物:你認為互聯網對傳統的電視頻道有沖擊嗎 李亦非:毫無沖擊,完全是相輔相成的。像YouTube這樣的模式,它的流量很大,也上傳了很多東西,但畢竟還是一種「草根式」的經營,商業模式還有待於考查。在中國,首先版權問題需要解決,而且政策的空間還沒有完全放開。 新聞人物:MTV在新媒體領域有什麼舉措 李亦非:我們在新媒體上有很多突破,包括和中國移動的合作,提供MTV音樂頻道的內容,和網路合作網上視頻內容的共享。不管從商業模式、還是內容整合,都做到了雙方合作價值最大優化。我們有自己的網站,月訪問量超過上千萬,都是15歲到24歲年輕的音樂愛好者,另外跟A8、新浪、搜狐、TOM、QQ全都有合作。 新聞人物:中國傳媒市場和美國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李亦非:中國傳媒產業還只是嬰兒階段,美國是個2000多億美元的市場,中國是幾百億,這個市場還有待於開發。中國傳媒的問題在於市場細分不夠,例如,一說做娛樂節目,全國所有的電視台都做娛樂,全都成了娛樂頻道,不像美國有探索頻道、國家地理頻道、高爾夫頻道、純音樂頻道,音樂頻道有黑人音樂、鄉村音樂、中國音樂,非常細化,每個人拿著遙控器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頻道。現在在中國搜索10個電視台,可能都在放電視劇,而且3家電視台在放同一部電視劇;再搜索另外10個頻道,都是在PK。可能100家電視台做的事只能分為5大類:新聞、體育、財經、娛樂、影視。非常單一、資源浪費、缺乏特色、缺乏創新。 新聞人物:你怎樣看待財富你最終的目標是什麼 李亦非 高雷GLG全球資產管理公司
李亦非:財富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准之一,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終目的。我可以說至今已經滿足了全部個人基本需求,將來的財富在後面加零,也只是對奮斗的一種認可方式。我現在就做著自己想做的人,將來也不排除個人創業,像我先生那樣,正如前惠普CEO奧菲麗娜所說:「人生是一個不斷剔除枝葉,走向主幹的過程」,成就自己,擁有愛,是我今生的目標,我的野心太大了么 新聞人物:你怎麼看待自己經歷豐富的人生 李亦非:如果說練武術、拍電影都純屬偶然的話,那麼考外交學院、出國深造、到聯合國工作,直到進入博雅、維亞康姆公司,則一路隨心所向。記得上初一的第一天,我的英語老師給我們教ABC,第一次聽到「Sun」這個詞,我就覺得美極了,beautiful language!從此我瘋狂地愛上了英語。我跟爸爸說,我需要國外最好的語言教材。每天中午,我騎20分鍾車返家,獨自聽上半個小時的"靈格風"磁帶,吃完飯再騎車返校,風雨無阻。初中統考,我以全市前十名成績進入北京外語學校,我對知識的飢渴簡直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記得拍《神秘的大佛》這部片子是在樂山,我的手裡從不離書,三個月後回來數學考試得了99分,其間巴爾扎克、雨果的作品也飽讀了不少。 新聞人物:你認為自己的魅力來源於什麼 李亦非:尼采說人生的願望不外有三:健康的身體、通過勞動獲得富裕和看上去優雅美麗。有一本書叫《漂亮者生存》,我很同意其中的觀點。漂亮不僅僅是純粹的美,它包括知識、自信、幽默感、談吐的優雅程度,是一種整體的生命狀態。我認為我個人的最大魅力來源於我的溝通能力。溝通的成敗可以直接導致一件事情的成敗。我就常常跟上司講中國成語故事,什麼是"拋磚引玉"、"樹倒猢猻散"、"對牛彈琴"等等,他也是個非常高智商的人,我們在工作中的溝通常常伴隨著大聲的笑,我以我的方式描述中國政治、經濟,說明它對我們的意義在哪兒,應該怎麼決策,我們的合作稱得上愉快而默契。 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我從來不偷懶。你可以說我做得還不夠完美,但你不能說我沒有盡力。不去嘗試,機會是零;去努力了,就有50%成功的機會。人生就是由每一天、每一個事件、每一個危機的處理和每一個銷售的業績組成的。如果你在小事情上苟且,那麼你在大事上和你的一生中,一定是一個苟且的人。 新聞人物:職業女性與家庭的完美之間往往很難找到平衡點,你怎樣兼顧兩者的角色? 李亦非:感謝我的童年和少年。我在北體業余體校練武術的時候,天天花去四五個小時,而拍電影、交功課幾乎都是交叉進行的,這培養了我一種快節奏的生活,也鍛煉了我同時駕馭幾件事情的能力。我每天上班會列出十件事情,前三件是最重要的,分清輕重緩急是其中的關鍵。比如我女兒病了住醫院,那世界上就沒比這更重要的事情了,而我女兒很好的話,同時我又有一個重要會議,那我可能會取消本來要回家吃飯的計劃。至於與先生交流,我永遠都有時間,我們有說不完的話。 新聞人物:你對同樣留學歸來心懷夢想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 李亦非:對於剛剛歸國和正在歸國的留學生,我有兩個忠告:第一,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能害怕從零開始;第二,一定要回歸社會,融入現實環境,不能總是把自己孤立成一個外來者。 新聞人物:你一天正常的工作狀態是什麼 李亦非:比如今天,凌晨2點才睡,7點起床,上午接受你們雜志、外交學院、中央電視台的采訪,下午全球公司視頻會議,接下來還有關節目製作的會議,晚上有個商務晚餐,8、9點結束。 新聞人物:你怎麼評價老闆雷石東 李亦非:他是個非常睿智、思路極為敏捷的人,已經83歲了,他在有生之年打造了這樣一個傳媒帝國,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個非常沒有耐心的人,和他相處聊天是對自己溝通能力、反應能力的挑戰,是一次腦力激盪。他的問話,問一半你就要聽懂,你的回答,答一半他就明白了,問題像連珠炮一樣發射,回答要精確、直接到位,不能繞圈子。我覺得是對智力的刺激和挑戰。他經常只說很短的一兩句話,非常精闢,例如前段時間他要減肥,他就只說了一句話:「我就知道一點,瘦老鼠都活得長。」一下子就點出了他減肥的所有原因。 新聞人物:你怎麼評價自己 李亦非:我覺得我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有敬業精神、勤奮、不斷學習,對生活充滿著希望、熱情的一個職業經理人。
編輯本段相關
李亦非簡歷 中國女人《財富》破零 本月1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財富》雜志的封面上,是一個中國女人燦爛的微笑。這微笑屬於37歲的MTV音樂電視頻道中國區總經理李亦非。《財富》雜志剛剛選出了25位全球企業新星,認為他們在未來10年內要協助塑造商業世界的面貌,李亦非在其中名列榜首,是惟一獲此殊榮的亞洲女性。 李亦非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亞洲新一代人才正在崛起,他們是未來十年推動亞洲發展的最重要的力量。 [4]李亦非生於北京,曾獲1977年全國武術比賽青少年組武當劍冠軍,出演影片《神秘的大佛》和《火燒圓明園》。畢業於北京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於1985年赴美深造,她曾被美國《財富》雜志及CNN評選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性」之一,並應邀在2000年10月參加由《財富》和CNN聯合舉辦的「亞洲商界女性精英」高峰會並發表演講。
B. 李亦非有孩子嗎
李亦非的女兒今年17歲,兒子剛剛上小學五年級。。
李亦非, 1977年獲全國武術青少年組冠軍,1985年畢業於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後獲美國德克薩斯州Baylor University國際關系碩士學位。曾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負責製作電視廣播節目並擔任主播,美國博雅公關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美國維亞康姆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和旗下MTV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及亞太區執行副總裁,連續四年入選《財富》雜志年度50位國際商界女強。2008年,任高雷GLG全球領先資產管理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2009年出任全球最大的廣告與傳播公司之一陽獅銳奇集團大中華區主席。2011年加入英仕曼集團出任中國區主席。英仕曼集團始建於1783年,是全球最大上市對沖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管理總值570億美元。
C. 李亦非的人物經歷
1964年生於北京,1977年,13歲獲全國武術青少年組冠軍,後參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燒圓明園》等3部影片的拍攝。
1985年,畢業於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後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州Baylor University國際關系碩士學位。
1987年,進入了紐約聯合國總部的公共信息部,負責製作電視廣播節目《聯合國呼喚亞洲》並擔任主播。
1990年,任職於紐約市專業律師事務所,負責開展中國業務,並代表其中國客戶參與最惠國待遇和貿易政策的游說工作。
1994年,任職美國博雅公關(Burson-Marsteller)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負責為英國石油公司、英特爾公司、摩托羅拉公司、摩根士丹利、美國大都會保險、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等知名跨國企業開展在華業務。
1999年3月,任職美國維亞康姆(Viacom)公司,出任MTV全球音樂電視台的中國區總裁,負責維亞康母旗下的MTV全球音樂電視台、派拉蒙影視和尼克兒童頻道大中華區的業務,建立團隊,完善合規與財務制度,建立合資企業,開展收購兼並,及業務拓展戰略。
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廣告與傳播公司之一陽獅集團(VivaKi of Publicis) 大中華區主席,帶領旗下包括實力傳播(ZenithOptimedia)、星傳媒體(Starcom MediaVest Group)、博睿傳播(VX)、狄傑斯(Digitas)、睿域營銷(Razorfish)和新媒體整合中心(VNC)在內的六個公司首席執行官,發展大中華區業務。
2011年全球第二大對沖基金管理公司英仕曼集團(Man Group)聘請中國最成功的女性經營者之一李亦非為「中國區主席」,領導其在戰略與業務方面向中國擴張。英仕曼是全球第二大對沖基金,旗下管理資產570億美元。
2011年,擔任全球免疫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全球董事會董事。
2013年,獲邀出任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feller Foundation)全球董事會董事。
同時也是美國耶魯大學家長委員會成員。

D. 廣州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亦非的太太
多與工作人員聯系,費用能接受就參加。
#####其次藏家要放正心態,也不要覺得你的藏品沒成交,就罵公司是騙子,因為拍賣公司就好比介紹對象的媒人,給你介紹了對象,你們後期談的感情好不好,談的成不成,主要看你的藏品能被買家看好,媒人只負責介紹,不負責成交,更不負責結婚和生孩子。
經營古董類的單位不少,參與前一定問清楚,覺得適合再去參加,一旦流拍後要能接受費用損失的現實,否則悔之晚也,因為沒有一家單位能保證一定能給你成交的,若有保證的,那就是遇到騙子了。
其次藏品最安全的交易方法去擺地攤賣掉,盡管風吹日曬幸苦點,但每天也就是100元的攤位費損失,遇到喜歡的立刻現金交易。相對風險小點,遇到不正規的拍賣單位一件讓你繳費一兩萬,不成交損失太大,其次家庭困難的,盡量別亂參加拍賣。
以下為藏品交易與參加拍賣的常識:
請仔細閱讀,避免上當受騙。我本人參加拍賣七八年,總計花費25萬以上,有血有淚,在此公平客觀的回答,是為了讓更多的藏家少受一分傷害, 阿彌托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藏友問某某公司是否正規?
是不是騙子?可靠嗎?任何單位都是法制注冊營業的,至於服務質量,收費的標准,得自己去考察衡量,一定謹慎避免高收費,藏品不成交造成的傷害。特別是誇口說保證能成交的公司,十有八九騙費用的公司。法律規定正規單位不能收購倒賣古董,其次個別單位以現金收購古董為名,讓藏家先鑒定,真品就現金收購,其實他們沒有買家,忽悠藏家交完鑒定費後,鑒定時故意告訴你的東西是假的。鑒定費不退了,保證金也不退了。
其次很多業務員自稱經理,總監,王總什麼的,天天打電話忽悠藏家,其實就是普通業務員拉皮條,專忽悠沒見識的老實人,然後說能把你介紹,拉攏到五六家拍賣公司去繳費,等你委託繳費後,業務員與公司一人一半分你的委託費。你想想這是公司嗎?
還有,動不動在網站把十幾位知名專家的照片貼在網站上,去忽悠藏家,特別北京東三環的一家單位,網站上放著放一張廢舊電冰箱改裝的設備,當文物鑒定儀器忽悠藏家,這類單位十有八九是騙人的。
注意:
1、國內保利,嘉德,其次外資企業佳士得,蘇富比,目前不對外徵集藏品,也未設任何辦事處,個別拍賣業務員說我能幫你送進去,這是騙人的。保利,嘉德屬於國際拍賣品牌,但普通人參加不了,保利只接待能住起總統套房的藏家,這一條,你就達不到,所以一般藏家生活層次太低,不宜參加。
2,還有一種藏家,成交了故意說不成交,這種人見不得別人發財,其次有些藏家東西沒被選上,故意說對方公司不好。
3、拍賣公司業務員拉皮條,拉不到業務也互相詆毀其他公司,導致國內似乎沒有幾家好單位。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一:
行業劃分古董拍賣,鑒定,交易目前大部分單位集中的上海,北京、青島。藏家參與前一定多比較,多了解,才能避免上當受騙,祝您發財。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二:
關於拍賣資質與文物拍賣資質「文物」是國家備案發掘的藏品叫文物,或者從文物商店購買的藏品,叫文物。老百姓手裡的藏品屬於民間收藏藝術品,不屬於文物。老百姓的手裡的藏品,可以自由開古玩店,擺地攤等自由參與買賣交易。
有些藏家問你單位有文物拍賣資質沒?這屬於知識稀少的提問,只要你的藏品來源不是從文物商店購買的,國內98%的拍賣公司,藝術品經營公司都可以給你拍賣,交易。
文物拍賣資質,國家指定交易法院沒收資產與不良資產,處理古董的公司,老百姓手裡的藏品與文物沒關系,屬於自由買賣,無需任何資質。2015年國家為了鼓勵文化市場發展,取締各類資質的阻礙,一切從簡,只要在工商注冊的任何單位都可以有權經營收藏藝術品業務。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三:
瘋狂的混亂鑒定關於當前混亂的古董鑒定,一件古董拿去分別給八位專家看,能出四種不同的結果,每位專家各有各的觀點,所以不要去糾結,藏品投放市場,有人買,就是真品,很多專家都是靠收鑒定證書費騙人的。
還有機器檢測都是人為操作,主要騙收鑒定費的。很多藏家給自己的藏品買了一堆鑒定證書,到頭來一樣賣不出去。鑒於瘋狂的混亂鑒定市場,買家都是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光去購買藏品,作為藏家只要把藏品能投放到一個靠譜的單位,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無需購買哪些沒用的證書。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四:
拍賣的風險拍賣有風險,建議大家謹慎參與,頂級品牌單位近些年的真實付款成交率不到50%,行情整體不樂觀。有藏品大家盡量找古玩城開店的老闆去推銷賣掉,或者擺地攤處理掉,「拍賣」屬於有錢人的風險投資,不適合普通老百姓參與。
特別是天天給你打電話的公司,並不是你的藏品值錢,主要為收你的圖錄費,鑒定費、出關費、交易保證金等,一個個陷阱等著你鑽入。
國內正規單位,誰跟你啰嗦,誰給你打電話?個別收入低,經濟困難的藏家,醒醒吧,幾百萬、幾千萬沒那麼好做夢。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五:
正確判斷與學習很多藏家是在拍賣上當受騙後才發惱騷,到時投訴,舉報,維權都不起作用,導致雪上加霜。應該在參與之前,提三月考察,比較各個公司的企業文化,與服務特點,其次要知道自己的分量,你去參加拍賣,是為了求財,和去銀行借款相似,你見過那個有錢的人向沒錢的人低三下四,很多小公司一天給你五個電話,那是把你當神經病在忽悠,忽悠你去繳費,好公司不用忽悠,時常賓朋滿座,門庭若市。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六:
畸形發財心態因為很多知識匱乏、家庭困難,無知的農民朋友對錢沒有概念,在拍賣公司巨額估價的誘惑下,估價2000萬的藏品,先交5--20萬的服務費,這類農民想著只要我湊夠20萬,等於2000萬很快就到手了,所以有抵押房產的,變賣生產工具牲畜牛羊的,東湊西借的,把20萬交給拍賣公司後,然後把工作辭了,田地也荒了,忙著去預定寶馬名車,結果拍賣結束,沒成交當頭一棒,20萬打水漂了,盲目參與導致家破人亡的事跡時有發生.
很簡單的問題,很多藏家分析時就出問題了,試想一下,假如你委託四件東西最少能成交一件,你立刻就是百萬富翁,如果那麼容易發財的話,乾脆把60萬的房子賣掉,委託上100件東西,最少成交兩件,得到500萬也很劃算,對不?
今年大拍,十副齊白石的畫,只成交了2副,那也是騙子嗎,古董拍賣想成交就得多參與。保利,嘉德為什麼不收低端藏家的東西,因為成交了大家高興,失敗了大家說騙子,所以藏家繳費了,有些東西不容易成交,導致藏家很郁悶,下結論為騙也是不合理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七:
比較實力正規單位【像正規的保利嘉德,都是幾百平米的辦公室,藏品放在辦公室與與展櫃里買家隨到隨看】除此之外,行業內95%的小拍賣單位,租個實際使用面積60平米的小辦公室,藏品簽訂委託合同後,把近千件藏品堆放在潮濕的地下室里,不見天日存放大半年,然後等到拍賣的幾天才拿出藏品,去小酒店花五六千元租個場地,著急上火的預展一兩天賣不出去幾件,等於完成拍賣活動,這種方式幾乎沒有賣東西的任何希望。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八:
什麼是不靠譜拍賣目前90%的拍賣公司,電話頻繁忽悠沒腦子的老百姓參加,徵集上1000件後,就開始准備拍賣會,拍賣會的整個過程,就是去酒店租兩天場地,把1000件藏品展示一下,等於在預展兩天的預展現場,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前去觀賞藏品的人,除了幾十個委託人在預展現場來回瞎出溜,幾乎沒有任何買家到場觀看,兩天預展結束。第三天開始拍賣,拍賣會場在座的95%是藏家委託人,也就是賣東西的人,為了掩飾藏家,這類拍賣公司話費100元僱傭一些無業遊民,老弱病殘來充當買家,舉牌子。
我參加過七次拍賣,時常看見一些拍賣公司的買家大老闆,拍賣到中午吃飯時,現場搶牛奶,搶麵包。狼狽不堪,拍賣結束暗中一打聽,屬於雇來的失業低保戶。稍有思想的老百姓就能看出門道,
其次一個小拍賣公司,不去招商,租個80平米的辦公室,天天僱人給藏家打電話,忽悠藏家送拍,這種單位那來的買家,說實話還不如你自己去擺地攤的效果好。
靠譜的拍賣,就是觀察這個公司的實際營業方式,具體給藏家做了那些可以看得到的真實服務,看不到的服務就是假的不靠譜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九: 看服務與行情
引用資料1、中國嘉德拍賣公司,
不好的現象需要抵制,改變風氣大家應該互相學習、探討、研究。收藏愛好者應該把自己水平提高,進一步深化收藏文化,進入文化領域,而不是簡單的收藏,收藏不能狹隘地只為經濟利益,而是為了愛好、傳承我們國家的文化,幾年以後它給你帶來的經濟利益只是個附加值而已。
【引用資料2、---青島大前門集團拍賣公司】:
關於藏品估價:通俗點說,你家有個漂亮閨女,嫁個普通人老百姓比較隨便,嫁個村長,一個村裡就一個村長,這個可以有機會,嫁給縣長、也是可以奢望的,,,哪嫁給市長、你覺得好嫁嗎?-------很多思想不成熟的藏家,在藏品的估價要求上,理想根本不是把閨女嫁給省長那麼簡單,把一件低端藏品要求拍賣百萬、千萬、無疑是把閨女必須要嫁給國家主席。( 合理的估價,藏品想成交,一定估價要合適,價格符合市場行情,在哪裡都有機會交易。)
【引用資料3、---保利拍賣公司】
收藏逐漸普及化, 藏品的市值是藏品自身創造的,是金子無論放在哪裡都會發光。
***藏家注意,國內目前有2000家拍賣單位,其中98%的單位都是前期收費的,收費的公司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不成交不收任何費用的公司 (這類公司國內有五六家)
不收前期費用,流拍後要收流拍費的 (國內有20家)
委託前不收費用,委託後暗藏費用的 (欺詐公司一直這樣,說有買家要藏品,等你 去鑒定,真品就收,其次,買家已經付款了,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最後找個理由 不退了,或者公司跑路了,藏品也沒有了。)
4. 當前部分藏品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單位目前有
北京保利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北京嘉德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北京翰海拍賣、 (不對普通藏家徵集)
北京匡時拍賣
南寧中景美術館
上海榮寶齋拍賣
上海老城隍廟
上海朵雲軒
上海道明拍賣
上海嘉禾拍賣
青島新天地拍賣,
青島中藝拍賣,
青島銀座拍賣,
青島大前門拍賣,
青島麒麟閣拍賣,
以上單位以前藏品不成交,沒有前後期費用,不收你一分錢費用,按時拿走即可。
其次藏品最安全的交易方法去擺地攤賣掉,盡管風吹日曬幸苦點,但每天也就是100元的攤位費損失,遇到喜歡的立刻現金交易。相對風險小點,遇到不正規的拍賣單位一件讓你繳費一兩萬,不成交損失太大,其次家庭困難的,盡量別亂參加拍賣。
E. 李亦非真實年齡
李亦非,1964年生於北京;1977年獲全國武術青少年組冠軍,後參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燒圓明園》等3部影片的拍攝。1985年畢業於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後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州維科市貝勒大學的國際關系碩士學位。曾經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負責製作電視廣播節目並擔任主播,任職於紐約市專業律師事務所,美國博雅公關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美國維亞康姆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及執行副總裁。2008年7月,任高雷GLG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廣告與傳播公司之一陽獅集團大中華區主席。
F. 李亦非是哪朝代的畫家
李亦非是現代的畫家。
李亦非字冠德 號大一 大一居士 大一山人 德諾齋主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會會員,河北馨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藝術總監。
北京人,1977年,13歲獲全國武術青少年組冠軍,後參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燒圓明園》等3部影片的拍攝。
1985年,畢業於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後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州Baylor University國際關系碩士學位。
1987年,進入了紐約聯合國總部的公共信息部,負責製作電視廣播節目《聯合國呼喚亞洲》並擔任主播。
1990年,任職於紐約市專業律師事務所,負責開展中國業務,並代表其中國客戶參與最惠國待遇和貿易政策的游說工作。
1994年,任職美國博雅公關(Burson-Marsteller)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負責為英國石油公司、英特爾公司、摩托羅拉公司、摩根士丹利、美國大都會保險、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等知名跨國企業開展在華業務。
1999年3月,任職美國維亞康姆(Viacom)公司,出任MTV全球音樂電視台的中國區總裁,負責維亞康母旗下的MTV全球音樂電視台、派拉蒙影視和尼克兒童頻道大中華區的業務,建立團隊,完善合規與財務制度,建立合資企業,開展收購兼並,及業務拓展戰略。
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廣告與傳播公司之一陽獅集團(VivaKi of Publicis) 大中華區主席,帶領旗下包括實力傳播(ZenithOptimedia)、星傳媒體(Starcom MediaVest Group)、博睿傳播(VX)、狄傑斯(Digitas)、睿域營銷(Razorfish)和新媒體整合中心(VNC)在內的六個公司首席執行官,發展大中華區業務。
2011年全球第二大對沖基金管理公司英仕曼集團(Man Group)聘請中國最成功的女性經營者之一李亦非為「中國區主席」,領導其在戰略與業務方面向中國擴張。英仕曼是全球第二大對沖基金,旗下管理資產570億美元。
2011年,擔任全球免疫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全球董事會董事。
2013年,獲邀出任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feller Foundation)全球董事會董事。
同時也是美國耶魯大學家長委員會成員。
G. 汪潮湧和李亦非是怎麼認識的
汪潮湧:緣起一見鍾情 和李亦非對話是高質量的
兩個人的相識,還是14年前。1991年9月28日,中國駐紐約領事館國慶招待宴會上,美國標准普爾公司評級師汪潮湧第一次見到了李亦非———紐約市專業律師事務中國業務顧問。「Hello」是兩人相識唯一的一句話。
湖北小伙和北京姑娘從此開始了共同的甜蜜愛情和各自的成功事業。夫妻倆都是CEO,他們的家庭生活便有了些神秘的色彩。其實,除了吃穿用度比一般人奢侈點外,汪潮湧夫婦擁有所有幸福家庭共同的秘訣———人在一起,心在一起。
再忙,他們都會抽出時間一起散步,聊天。夜間的網球場經常可以看到汪氏夫婦的身影。從辦公室回來,換上鬆鬆垮垮的破T恤開始做飯是李亦非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據說,維亞康姆中國區的女總裁每天都為信中利公司的總裁擦皮鞋,而老公表現對妻子無限愛意的方式也很溫馨———在飯桌上,只要是李亦非喜歡的菜,汪潮湧一下筷子都不動。
度假休閑是夫婦倆共同的愛好。日照世帆賽前一天,汪潮湧一家才剛剛從夏威夷度假回來。他們家度假不是游山就是玩水。夏威夷是經常去的。去山裡大部分是滑雪,平時就到京郊的昌平、懷柔等地方爬野山,「連兩個孩子也受到了我們感染,喜歡大自然,一說到進山或者下海就歡呼雀躍。」汪潮湧說。
大女兒小學剛剛畢業,兒子也快到上小學的年紀,當汪潮湧和李亦非這對商界金童玉女創造出自己的「金童玉女」的時候,他們發現生活起了巨大的變化。李亦非認為生活不像以前那樣完美了,不是因為孩子拖累了事業,而是因為內疚沒有太多時間伴隨孩子成長。女兒小時候缺鈣,讓做媽媽的不知哭了多少回,而聽到孩子管家裡的保姆叫媽媽,李亦非更是心酸。
現在,利用一切時間同家人在一起是全家人的追求。這是一個為親情包圍的幸福家庭。李亦非在談到他們要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回答很有趣:「我怕女兒將來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感到孤獨,給她找一個伴,最好的伴是生一個弟弟或者是妹妹。我女兒也經常問為什麼要生個弟弟啊?我說是為了你,你將來有一個伴,碰到壞人的時候,有人打你的時候,你弟弟可以出來保護你,她說他才不會,他比我小那麼多。她覺得不可能,但這是我的初衷。」
汪潮湧還把湖北老家年邁的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生活。從工作經歷和性格愛好上,汪氏夫婦是很洋派的,但是在經營家庭生活方面,他們集納了中西方最優秀的手段,三代之家的快樂讓所有窮人和富人都無比羨慕。
H. 李亦非是誰呀
想和你合作
I. 大數據已經走到了岔路口
大數據已經走到了岔路口
大數據已經武裝了一部分公司企業,並用利潤的增長證明了其商業價值。
1分鍾在大數據的世界裡會發生什麼?App store產生47,000次下載;twitter產生100,000條記錄;Google接受2,000,000次搜索;互聯網消費272,070美元。
科技、IT產業的發展總是離不開高新概念的開拓。這些概念中,有些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商業價值、也有些最終淪為浮皮潦草的炒作噱頭。在商業價值的認知上,大數據無疑已經走到了岔路口。
誠然,大數據已經武裝了一部分公司企業,並用利潤的增長證明了大數據的商業存在。但是也有很多企業正在因大數據而戰,只不過,他們還沒搞明白——什麼是大數據?大數據將如何帶來商業價值?
洞察商機
深耕環保領域的世界500強企業巴斯夫大中華區管理董事會董事長關志華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坦言,其實數據化的發展已經歷了一段時間。但是時至今日,大數據究竟如何定義,也很難講清楚。
「但現在很多新技術的發展都依託於大數據,而這些技術的發展具備很大的潛力。因此可以說數據化將是必然的。」關志華說。
如他所言,大數據的窘境在於——大數據無處不在、亦真亦幻。但是對於浸淫在大數據概念中的人們而言,它彷彿是空氣,看不到但是離不開。
這種認知上的模糊,客觀受限於大數據的階段性發展,其發展階段存在四個層級:教育、探索、接觸、執行。而目前更多的使用者仍然集中在探索階段。
那麼,究竟如何正確認識大數據?IBM全球副總裁胡世忠告訴《英才》記者,大數據分析擁有4大特性——即4V:數量(volume)、多樣性(variety)、速度(velocity)、精確性(veracity)。
信息泛濫帶來了排山倒海般的數據,大、雜、快、疑的數據海洋很容易讓我們迷失。正是由於大數據的4V維度包羅萬象,才使得大數據的真正意義得以體現——洞察能力。
何謂「洞察能力」?西班牙品牌ZARA平均每天賣出110萬件衣服,通過全球資訊網路,每一件銷售出去的商品都有自己的銷售身份證(包括售價、部門、時段、客戶),這些數據經過自動化程序分析出顧客的行為模式和消費喜好,作為未來產品的生產決策,讓ZARA最短3天就可以推出一件新品,一年可以推出12000款時裝。
挑戰人類的道德底線
盡管大數據或將給整個社會帶來難以估量的商業價值,但當《諜影重重》電影中的「絆腳石」計劃被斯諾登生鮮演繹的淋漓盡致之後,人們也開始意識到,在當今社會,隱私的安全屬性早已經盪然無存——這也是大數據帶來的最為令人擔憂的隱患。
英仕曼集團中國區主席李亦非對《英才》記者表示,大數據的未來將快速發展,但同時,大數據會使每個人無法保留隱私,這甚至會挑戰人類的道德底線。
不過在IBM新興市場部大數據總監王曉梅看來,大數據的安全並不是新的命題,它所面臨的威脅與傳統數據是相同的。歸根結底,這需要國家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數據安全進行保障、企業和機構要按規矩辦事、個體要對數據有意識的保護。
除了安全隱患,數據在被處理、分析和應用前,數據可靠與否勢必會影響信息分析的價值。這其中由人所產生的數據不可靠的程度特別高,很有可能出現蓄意詐騙、無心欺瞞以及時許錯亂等問題。
對此,胡世忠認為,當我們試圖收集大量的數據,希望從中找出某種規律和趨勢的時候,也必須思考這些龐雜的數據量中有哪些不確定因素存在,否則不可靠的數據會形成不確定的分析結果,進而影響後續決策價值。
因此,盡管3—5年後,大數據或許將體現出更多的商業價值,但數據安全與數據准確勢必是大數據當下發展不得不克服的問題,這些挑戰也是大數據發展的機遇。
J. 為什麼很多女性買豪車會被別人說三道四
作為一個商業上的成功女性,李亦非先後擔任過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英仕曼集團中國區主席、全球最大公關公司之一陽獅集團中國區主席、MTV中國區主席的職務,可謂自我奮鬥成功的典範。

我們年輕人看到都說她好有本事,居然混的怎麼好,都很羨慕她,但是村裡的那些長舌婦都說:」一個女孩年紀輕輕的就隨便開個店,又買了一輛豪車。肯定是被大老闆包養了,一個男人再有本事少說也要混個好幾年才能買的起車,一個小女孩2年內就能買車。說沒有問題,誰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