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國內資本市場上,千億科技股驚現“烏龍指”。據悉,TCL科技大股東李東生所委託的交易服務人員,因證券代碼輸入錯誤導致在13:03時,賣出公司500萬股,隨後於14:48時,買回上述500萬股。當日,TCL科技股價小幅波動,收盤漲1.13%,股價報7.16元。

我個人認為應該也是操作問題,如果是內幕交易的話盈利滿打滿算也才30萬,這也太不把內幕當回事了,而且在國外烏龍指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人非聖賢,都會做錯事,烏龍指對於市場來說不是第一次,更不會是最後一次。
B. 股東低價轉讓公司資產給自己,在法律上是合法的嗎
正常程序進行公司轉讓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公司轉讓是指,一家公司不需要解散而將其經營活動的全部(包括所有資產和負債)或其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轉讓給另一家企業,以換取代表接受企業資本的股權(包括股份或股票等),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東以其經營活動的全部或其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向股份公司配購股票。企業整體資產轉讓原則上應在交易發生時,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全部資產和進行投資兩項經濟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並按規定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轉讓程序。
股東轉讓出資作為公司運營中的重大事項,直接關繫到大多數股東、公司本身和市場交易相對人 (即其他市場主體,如其他公司、團體、個人)的利益,因此,各國法律對股東出資轉讓程序都做了嚴格的規定。根據我國《公司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一般要經過以下程序:
1.股東會討論表決
欲轉讓出資的股東向公司董事會提出轉讓出資的中請,由董事會提交股東會討論表決。這主要是對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的規定,因為,股東之間轉讓出資無須經過股東會表決。另外,股東在向公司董事會提出轉讓出資的申請之前,往往已同其他股東或股東以外的人達成轉讓出資的意向。
2.資產評估
轉讓出資中對涉及的國有資產和土地使用權、工業產權、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進行資產評估。國家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國務院1991年11月發布了《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該《辦法》第3條規定,「國家資產佔有單位(以下簡稱古有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資產評估:(一)資產拍賣、轉讓;(二)企業兼並、出售、聯營、股份經營…」所似,股東轉讓的出資如果是國有股部分或因公司:購並使國有股發生轉讓,那麼對這部分國有股《資產》在轉讓前要委託資產評估部門進行資產評估;對土地使用權工業產權,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其價值的被動牲此較大,另外,欲受讓出:資的新股東若以上述無形資產投入公司,根據《公司法)第24條之規定,必須進行萍估作價。對新投;人的土地使用權、工業產權等;還皮辦理有關財產權轉移手續。
3.簽訂轉讓協議
簽訂轉讓出資的協議。轉讓出資的股東與受讓出資;的股東或股東以外酌人按法律的規定並以般東會的表決結果為依據雙方簽訂轉讓出資的協議;其中對雙方轉讓出資的數額、轉讓的程序、雙方,的權利義務等事項作出規定,使其作為有效的法律文書來約束雙方,規范雙方的行為。
C. 能不能讓證監會把大股東的原始股摺合成與發行價一樣這樣就使他們的股份減少,使財富效應降低...在新股發行
股票的定義: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公開發行的、用以證明出資人的股本身份和權利,並根據股票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的可轉證的書面憑證。股票代表其持有人(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同股同權」。 中企合縱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優先股股東有兩種權利:(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 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績優股 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5元以上. 藍籌股 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3、可分為①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是否記載股東姓名來劃分的。記名股票是在股票上記載股東的姓名,如果轉讓必須經公司辦理過戶手續。無記名股票,是在股票上不記載股東的姓名,如果轉讓,通過交付而生效。 ②有票面值股票和無票面值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是否記明每股金額來劃分的。有票面值股票是在股票上記載每股的金額。無票面值股票只是記明股票和公司資本總額,或每股占公司資本總額的比例。 ③單一股票和復數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上表示的份數來劃分的。單一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一股。復數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數股。 ④普通股票和特別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所代表的權利大小來劃分的。普通股票的股息隨公司利潤大小而增減。特別股票一般按規定利率優先取得固定股息,但其股東的表決權有所限制,特別股票又叫優先股票。 ⑤表決權股票和無表決權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持有者有無表決權來劃分的。普通股票持有者都有表決權,優先股票在某些方面享有特別利益的持有者,在表決權上常受到限制。無表決權的股東,不能參與公司決策。4、根據股票交易的活躍程度,我國投資者將股票分為一線股、二線股和三線股:股票基礎1,報價單位A股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1元人民幣。如:您要買進深發展,填單的價格為:10.02元,而不能填10.002元。B股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01美元(滬市)2,漲跌停板每日市價的最高漲至(或跌至)上日收盤價的10%幅度ST股,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 縮寫,意即「特別處理」。該政策針對的對象是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漲跌幅度為5%新股上市與漲跌停板新股上市當天價格漲幅上限為發行價格×(1+1000%),下限為發行價×(1-50%)。但第二天則要遵循漲跌停板規則。3,新股上市 的限價規定新股上市當天價格在委託時,要遵守一些規則。如深市規定:新股首日上市集合競價范圍為其發行價的上下150元,連續競價的有效競價范圍是最近成交價的上下15元。滬市對新股首日上市連續競價的有效競價范圍是當時股價的10%。4,一手一手就是100股。股票買賣原則上應以一手為整數倍進行 但由於配股中會發生不足「一手」的情況,如10送3股,您有100股,變為130股,這時可以賣出130股。也就是說,零股不足「一手」可賣出。5,現手就是當時成交的手數6、總手:總手是指某日或某一時段內股票成交量的總計,一般會顯示在K線圖片的下方,總手可以用來判斷股票成交量的大小。7、T+1T是英文Trade(交易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目前滬深兩所規定,當天買進的股票只能在第二天賣出,而當天賣出的股票確認成交後,返回的資金當天就可以買進股票。8、集合競價(開盤價如何產生)每天交易開始前,即:9點15分到9點25分,滬深證交所開始接受股民有效的買賣指令,在9點30分正式開盤的一瞬間,滬深證交所的電腦主機開始撮合成交,以每個股票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來確定每個股票的開盤價格。下午開盤沒有集合競價。集合競價不適用范圍:新股申購、配股、債券。9、連續競價集合競價主要產生了開盤價,接著股市要進行連續買賣階段,因此有了連續競價。集合競價中沒有成交的買賣指令繼續有效,自動進入連續競價等待合適的價位成交。而全國各地的股民此時還在連續不斷地將各種有效買賣指令輸入到滬深證交所電腦主機,滬深證交所電腦主機也在連續不斷地將全國各地股民連續不斷的各種有效買賣指令進行連續競價撮合成交。10、配股填單是填「買入」還是「賣出」。有人說,配股我拿錢買,當然填「買入」了。這在深市配股是對的,填「買入」。但在滬市配股時,就應填「賣出」。這個「賣出」不是「賣」配股,而是「賣」配股權,得到配股。11、增發新股 的規定是:上市公司申請增發新股,除應當符合《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外,還應當符合最近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10%,且最近1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等條件12、股票知識總結:順勢而為,波段操作,插隊買賣,高拋低吸。
D. 關聯交易中,高出市場價的部分不能計入公司損益嗎,出自會計准則哪幾條
關聯交易就是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

E. 股權轉讓價格可以任意擬定嗎
公司股東在公司經營存續期間,出於各種原因,股東轉讓股權的情況是頻繁發生的,那麼股東股權轉讓的價格如何確定,無論是對轉讓股權的股東,受讓股權的新股東,還是對於公司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確定股權轉讓價格的方法不同,將直接影響股權轉讓價格,從而影響公司、股東和受讓方的利益。股權轉讓的價格不等於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是由轉讓方和受讓方參照注冊資金、實際出資、公司資產、無形資產、未來盈利能力等因素綜合確定的,可以大於或小於注冊資金、實際出資、公司凈資產。
在實踐中,確定股權轉讓價格通常有以下幾種做法:(1)將股東出資時股權的價格作為轉讓價格,即按照公司工商注冊登記的出資額確定,一般被稱為「出資額法」;(2)將公司凈資產額作為轉讓價格;(3)將審計、評估價格作為轉讓價格,又稱為「評估價法」;(4)將拍賣、變賣價作為轉讓價格。
上述四種方法都有其可取之處,但也存在不足。將出資額和公司凈資產額作為股權轉讓價格簡單明了,便於計算和操作;審計、評估方法通過對公司會計賬目、資產的清理核查,較能體現公司的資產狀況;拍賣、變賣的方法引入了市場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股權的市場價值。但是,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受經營者的決策及市場因素的影響較大,公司的資產狀況處於一種動態變化之中,股東的出資與股權的實際價值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如對股東的股權未經作價以原出資額直接轉讓,這無疑混淆了股權與出資的概念;公司凈資產額雖然反映了公司一定的財務狀況,但由於其不體現公司資金的流轉等公司運作的重要指數,也不能反映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審計、評估能反映公司財產狀況,也能對公司運作的大部分情況進行估算,卻不能體現公司的不良資產率、公司發展前景等對股權價值有重要影響的因素;拍賣、變賣一般時間較緊,轉讓方和受讓方常無法進行更多直接溝通。如不能很好理解和運用這幾種方法,將造成股權的濫用,侵犯股東和公司的合法權益。
基於單一的確定股權轉讓價格的方法都有缺陷,因而在實踐中最好採用綜合評估確定股權轉讓的基準價格。轉讓雙方首先應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情況進行評估,確定轉讓基準價格,在此基礎上協商確定轉讓價格。法院在強制股東轉讓股權時,應通過審計、評估確定轉讓的基準價格。股權轉讓基準價格即股權轉讓參考價格,可以是公司的凈資產額。在採用了前述的一種或幾種甚至其他更多的計算方法後,有的當事人還會結合公司不良資產率、國家產業政策等因素確定轉讓價格,這樣得出的轉讓價格比較接近股權的實際價值。
轉讓基準價格確定後,根據意思自治原則,對轉讓雙方經協商確定的轉讓價格,只要未損害國家和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是受法律保護的。在股權的轉讓中,還可以通過拍賣、變賣的方式轉讓股權,拍賣、變賣價格就是轉讓價格。拍賣和變賣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相對其他方法,更能體現股權的市場價格,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在股權的強制轉讓中,應參考股權轉讓基準價格確定拍賣的保留底價,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轉讓股權。
1、定價不能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2、定價不能損害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
F. 股東之一采購的原材高出市價許多算犯法嗎
這種情況屬於股東侵犯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建議召開股東會,在股東會上將該問題提出,由股東會討論解決方案。也可以私下跟其他股東溝通此事,更換供應商或其他。
G. 請問准備拆夥,已經生產的成品,是按成本價折算成股東資本還是按售價
您好
准備拆夥的話,已經生產的成品應該是按成本價折算成股東資本的,這點應該是正確的,您可以參考一下,另外,千萬不要迷信這些所謂的題材,因為一般來說這都是迷惑散戶的一個手段,很多題材股下跌的時候就是利好出現的時候,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作為理財師我的建議是,做股票要有專業的技術和專業的信息收集能力,而不是看一些所謂的利好,因為利好出現的時候其實已經基本上被主力機構操作到很高的價格了,沒有投資的必要了,加上我國今年的經濟和股票市場本身的一系列問題,建議您最好觀望為主,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真誠回答,希望採納!
H. 股東股權轉讓如何納稅計算
股權轉讓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
個人所得稅=(三股東的注冊資金或者投入資金×80%)×20%。這個交易的過程,稅務機關可能要求對企業資產的評估,如果認為價位偏低,會按評估價格計算。 股權轉讓涉及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個人)、印花稅等稅種。
(一)營業稅(2016年5月1日以後過渡到增值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對股權轉讓行為征稅重新作出規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對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二)企業所得稅
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規定:「轉讓財產收入,是指企業轉讓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債權等財產取得的收入。」因此企業轉讓股權取得的收入應作為企業的收入總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同時法第十六條規定「企業轉讓資產,該項資產的凈值,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其中凈值,是指有關資產、財產的計稅基礎減除已經按照規定扣除的折舊、折耗、攤銷、准備金等後的余額。」
(三)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個人股權轉讓所得,應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按股權轉讓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指的是溢價轉讓,平價轉讓不涉及該稅種)。
(四)印花稅
非上市公司不以股票形式發生的企業股權轉讓行為。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和細則,以及國稅發[1991]155號第十條 「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的征稅范圍是: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動產、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所立的書據,以及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
(五)股東股權轉讓如何納稅計算
個人轉讓股權是現在市場經濟中常見的經濟行為,股權轉讓所得如何納稅往往成為很多股東關心的問題,因為很多股權涉及的金額往往比較大,交易設計不好,會多繳納很多稅。股權屬於財產權一種,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股權轉讓應該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納稅,稅率是20%。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計算這個轉讓的「所得額」。

(8)股東交易違法按市場價折算擴展閱讀:
稅費處理
股權轉讓過程中,轉讓方需要交納各種稅費。
當轉讓方是個人
如果轉讓方是個人,要交納個人所得稅,按照20%繳納。
當轉讓方是公司
如果轉讓方是公司,則需要涉及的稅費較多,詳見參考資料《公司股權轉讓的稅費處理》。具體如下:
(一)內資企業轉讓股權涉及的稅種
公司將股權轉讓給某公司,該股權轉讓所得,將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契稅、印花稅等相關問題
(二)內資企業股權轉讓的所得稅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18號,廢止)的規定:
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是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後的余額。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被投資企業對投資方的分配支付額,如果超過被投資企業的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金而低於投資方的投資成本的,視為投資回收,應沖減投資成本;超過投資成本的部分,視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