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十大中國企業
隨著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公司湧入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倫敦金融城的一些基金經理擔心在這種上市熱潮背後可能隱藏著某種法律或政治風險,並因此引發了對俄國今年最大的一宗IPO交易: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登陸倫敦證交所能否成行的擔憂。
俄羅斯公司青睞倫敦證交所
自2002年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在倫敦證交所IPO以來,2005年,倫敦股市再現俄羅斯企業的上市熱潮。2005年,共有6家俄羅斯公司在倫敦證交所首次公開上市,融資總規模達51億美元。其中以俄國企業巨頭Sistema公司融資12億美元為最。俄國最大的零售商Pyaterochka和Novolipetsk鋼鐵公司分別融資6.25億美元。
今年,俄羅斯企業在海外(包括倫敦證交所)的上市步伐似無放緩之勢,今年下半年,它們的IPO總額有望融資數十億美元。
拉薩姆·沃特金斯公司(Latham & Watkins)執行合夥人安雅·高汀(Anya Goldin)長期為一些俄羅斯公司擔任上市咨詢顧問,她將俄羅斯公司的上市熱潮歸結為以下因素。她說:「現在經濟整體環境非常有利,投資者熱情非常高。俄羅斯企業一直將倫敦證交所當作海外上市的首選之地,因為倫敦上市手續簡便、快捷,也沒有嚴格的《薩班斯—奧克萊法》問題。」
盡管安雅·高汀為代表的中介機構對俄羅斯IPO市場在短期內的熱潮很有信心,她同時也警告說,由於2007—2008年,俄羅斯將進入議會和總統選舉期,政治上的不確定可能會使俄羅斯企業放慢IPO步伐。
㈡ 俄羅斯石油公司的介紹
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Oil)1995年9月29日,俄羅斯聯邦政府成立國有的開放式股份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2012年10月22日,俄羅斯國有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宣布,已與英國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私人財團AAR達成協議,從兩個大股東手中各購買其所持俄羅斯第3大油企秋明-英國石油公司(TNK-BP)50%的股權。收購總額約為550億美元。收購完成後,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超過美國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最大上市企業。

㈢ 中俄石油合作的項目具有哪些
主要由兩個:
1.中俄東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年產1300萬噸煉油項目奠基儀式,9月21日在天津南港工業區舉行。這是兩國第一個石油加工合作項目,項目總投資300多億元,將有力推動中俄石油產業鏈深度合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俄羅斯副總理謝欽出席奠基儀式。
2.俄羅斯政府審議通過了簽署中俄石油領域合作的一項協議,將開工建設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國支線。即斯科沃羅季諾-中俄邊境原油管道
㈣ 俄羅斯石油公司
Rosneft是俄1993年成立的一家國營石油公司,1995年成為聯合股上市公司,98年俄經金融危機時該公司重組管理層並通過一系列的改革重樹了公司的地位,並於同年在庫頁島開發生產其第一批獨立自主的商品原油。99年公司又進一步實施降低成本、提高井產等措施,並著手開始共青城煉油廠的重建和改造。2000年改革職工福利,同時公司還購置了一套衛星通訊系統以提高公司的運行效率。2001年Rosneft成為俄在產品分享協議(PSA)基礎上各項工程的政府代表,並於次年獲得了俄在裏海Kurmangazy地區的勘探開發的官方代理權,如此等等。可到該公司官方網站了解其具體情況(http://www.rosneft.com)。
另外俄還有一大型天然氣公司Gazprom公司,其前身是蘇聯煤氣工業部,1989年改組成Gazprom公司,應是前蘇聯留給俄的遺產之一吧。具體可查看其官方網站(http://www.gazprom.com/)。
㈤ 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簡介
1995年9月29日,俄羅斯聯邦政府決定成立國有的開放式股份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 現任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波格丹奇科夫。
成立之初的幾年,俄羅斯石油公司遇到了極大困難,公司在很長時間內無法適應新的市場條件。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期間,俄羅斯石油公司面臨是否繼續存在下去的痛苦抉擇。金融危機使俄羅斯石油公司財政狀況嚴重惡化,公司對所屬企業的資產失去控制。到1998年末,由30個大企業組成的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總資產不足5億美元。1998年末,俄羅斯石油公司新領導集體走馬上任,提出了改變現狀、恢復失去的市場份額和使公司步入持續發展軌道的任務。當時公司面臨的最迫切任務是認真弄清形勢和完善公司管理。公司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稽核資產和消除公司內部的離心傾向,到1999年末成功恢復了對主要資產的控制,統一的生產和經濟政策得以在公司范圍內實施。1999年俄羅斯石油公司扭虧為盈,從此該公司步入穩定發展軌道。
2000年,俄羅斯石油公司各項生產和經營指標均取得了大幅度增長。甚至在2001年俄國內外石油市場行情走低的情況下,公司生產指標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持續增長。2002年公司生產指標達到1995年成立以來的最高水平。2003年公司資產顯著增長。2004年公司生產經營實現質的飛躍。俄羅斯石油公司新管理層確定的目標不僅僅是恢復失去的市場份額,並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建立有效的生產鏈條。公司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強大的和平衡發展的世界能源集團。
2012年10月22日,俄羅斯國有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宣布,已與英國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私人財團AAR達成協議,從兩個大股東手中各購買其所持俄羅斯第3大油企秋明-英國石油公司(TNK-BP)50%的股權。收購總額約為550億美元。收購完成後,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超過美國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最大上市企業。
針對歐盟制裁俄羅斯一些大企業,莫斯科方面正把歐盟告上法庭。這個跡象表明,把這些企業擋在全球資本市場門外,正給俄羅斯經濟帶來極大痛苦。
2015年6月21日,中國化工集團對外公布,俄羅斯石油公司將認購中國化工下屬油氣公司30%的股份。

㈥ 中石化與俄羅斯石油公司有合資石油公司嗎
中石化與俄石油公司合資的石油公司,叫俄羅斯聯邦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UDM),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主要的石油開采企業。2006年,中俄雙方在北京簽署了《股東協議》,確定了共同管理雙方聯合收購的俄羅斯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的原則。2006年11月13日,雙方在香港簽署了將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股份轉讓給合資公司的協議,中石化和俄石油通過該公司對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實行控股。滿意請採納,謝謝!
㈦ 想了解一下中石化與俄羅斯西布爾公司合作開發俄羅斯油氣田的具體情況。
9月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華參加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當天,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石化)分別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下稱俄油)和俄羅斯西布爾公司簽署合作。
中石化表示,已與俄油簽訂了《共同開發魯斯科耶油氣田和尤魯勃切諾-托霍姆油氣田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中石化有權收購俄油所屬東西伯利亞油氣公司(East Siberian Oil and Gas Company,ESOGC)和秋明油氣公司(Tyumenneftegaz)這兩家公司49%的股份。兩家公司分別擁有魯斯科耶油氣田(Russkoye)和尤魯勃切諾-托霍姆油氣田(Yurubcheno-Tokhomskoye)的開發許可證。
「中石化與俄方的合作頗有經驗,」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乾表示,王玉普在擔任董事長後很重視與俄羅斯的合作,「俄羅斯對中國的資金、技術和產能等有所需求,也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根據俄油官網介紹,魯斯科耶油氣田儲量約為4億噸原油,逾850億立方米天然氣,目前油氣年產量約370萬噸。此前,該油田由英國石油(下稱BP)和俄油的合資企業俄羅斯秋明英國石油控股公司(TNK-BP)開發。
2013年初,BP向俄油出售了所持TNK-BP公司50%的股份,回報是171.2億美元和俄油12.84%的股權。
尤魯勃切諾-托霍姆油氣田儲量約3億桶,2017年計劃投產,到2019年將達到500萬噸/年的產能。
上述協議所涉兩座油氣田均位於俄羅斯石油公司的重點經營地區,共同開發緻密油氣藏將有助於雙方共同降低項目運營風險。合作也將在資金、技術和施工能力等各方面提升項目實力。
中石化在俄羅斯一直都有業務。此前,中石化和俄油在烏德穆爾特石油項目(Udmurtneft)及遠東地區的薩哈林3號項目(Sakhalin-3)上有過合作。
烏德穆爾特石油項目位於伏爾加-烏拉爾地區。2006年,中石化以35億美元收購了該項目49%的股權。今年6月17日,中石化董事長王玉普調研了烏德穆爾特石油項目。
盡管中俄能源互補性強,但能源合作卻一直「好事多磨」。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石化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中石化在俄羅斯的以往的業務「進展不是很順暢」。
「魯斯科耶等幾個大型油氣田,中石化和俄羅斯已達成一致,在即將簽協議時,俄羅斯國家杜馬突然通過法案,規定戰略性資產不得對外國國家石油公司開放。」該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回憶,中俄天然氣合作也因為氣價存在分歧,談判長達二十年。
從經濟效益來看,這些合作項目「一直沒有大突破,盈利空間小,有些項目還處在非盈利狀態」,他說。
油價處於高位時,俄羅斯作為資源國家,面對國外投資者較為保守,政策苛刻。如今態度有所轉變,較之前更為積極開放,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俄羅斯迫於形勢。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分析稱,油價暴跌加上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缺乏資金、人才、技術,60%的石油裝備靠進口。但在制裁之下,俄羅斯買不起、甚至買不到關鍵性的鑽井和壓裂設備,在油氣等能源發展方面急需尋找合作夥伴。
「俄羅斯越來越明白東線的重要性。位於東線的國家中,只有中國同時具備資金、人才和技術。」張抗說。
「中俄油氣合作,對中石化拓展海外業務有所助益。」上述不具名人士稱,在當前形勢下,俄羅斯在外資企業投資的政策方面有所松動,「但不要抱太大期望」,他說,在油價低迷時,和俄羅斯合作開發油氣項目,就經濟性而言可能不如直接購買原油劃算。
根據中石化介紹,雙方下一步將設立聯合技術工作組,確定最終投資方案,敲定最終協議文本。
該項交易的最終結果還將取決於一系列標准條件及相關國家部門的審批。
9月3日,中石化還和俄羅斯天然氣加工及石化產品公司西布爾集團(Sibur)簽訂了戰略投資協議。根據協議,中國石化將購買西布爾股份,成為其戰略投資者。
兩家公司未公布股權交易規模和金額。
路透社援引一名接近西布爾公司股東的知情人士稱,中石化可能收購西布爾逾10%的股權。收購後,該公司董事長Leonid Mikhelson仍是西布爾最大股東。
中石化董事長王玉普表示,西布爾的資源石化一體化發展方向,與中石化的主營業務有很高契合度。雙方持續的夥伴關系將協助中石化確保多元化石化產品的長期來源。
劉乾介紹,西布爾是俄羅斯最大的全產業鏈石化企業,與中石化類似,都在各自國內的石化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前述匿名人士認為,油價低迷,煉化業務較勘探開采業務來說成本更低,風險更小。中石化與西布爾合作,有助於完善上下游一體化。
劉乾推測,西布爾所指的新項目可能是該公司最大的投資項目西西伯利亞石化項目。根據該公司官網介紹,這一項目投資金額約95億美元,計劃在托波利斯克建成年產150萬噸乙烯和50萬噸聚丙烯的裝置。
㈧ 國外有哪些石油上市公司
1.皇家殼牌石油: 荷蘭
2.埃克森美孚: 美國
3.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4.雪佛龍: 美國 煉油
5.道達爾: 法國 煉油
6.康菲: 美國 煉油
7.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8.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9.埃尼: 義大利 煉油
10.委內瑞拉石油: 委內瑞拉 煉油
11.瓦萊羅能源: 美國 煉油
12.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13.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14.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15.鮮京: 韓國 煉油
16.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煉油
17.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18.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19.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20.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21.泰國國家石油: 泰國 煉油
22.太陽石油: 美國 煉油
23.俄羅斯石油公司: 俄羅斯 煉油
24.赫斯: 美國 煉油
25.新日礦: 日本 煉油
26.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 奧地利 煉油
27.GS控股: 韓國 煉油
28.秋明-英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29.出光興產: 日本 煉油
30.西班牙石油公司: 西班牙 煉油
31.奧倫石油: 波蘭 煉油
32.信誠工業集團(瑞來斯實業): 印度 煉油
33.昭和殼牌石油: 日本 煉油
34.布哈拉特石油: 印度 煉油
35.克斯莫石油: 日本 煉油
36.中油公司: 中國台灣 煉油
37.印度斯坦石油: 印度 煉油
38.Petroplus Holdings: 瑞士 煉油
39.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 原油生產
40.台塑石化: 中國台灣 煉油
41.森科爾能源: 加拿大 煉油
42.墨菲石油: 美國 煉油
㈨ 與俄羅斯有關的A股上市公司有那些分別是什麼業務俄加入世貿後對其有什麼影響
1、東信和平(002017)。該公司以100萬美元現金增資控股俄羅斯SIMTESTLtd.。增資完成後,公司持股比例為60%,實現控股。
根據公告,SIMTEST2008年的銷售收入為5142.80萬盧布,凈利潤為309.50萬盧布。截至2009年11月30日,總資產為3662.30萬盧布,凈資產為1429.50萬盧布。增資控股後,俄羅斯公司將設立董事會,董事會將由5名董事組成,其中3名由東信和平委派,2名由俄方委派,公司通過股東會、董事會對該公司實施控制,俄羅斯公司將設執行總經理一名,由股東會聘任,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
增資控股SIMTEST,還因為其本身擁有智能卡業務的成熟專業團隊、市場銷售網路優勢。其管理團隊成員擁有多年智能卡業務從業經驗,了解目標市場運作模式和市場需求,熟悉產品技術開發和服務支持。增資成功後的東信和平(俄羅斯)公司將充分結合SIMTEST現有市場客戶資源和東信和平總部的產品和成本優勢,有望取得理想的投資收益與回報。公告還顯示,公司2009年海外市場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38%,在東南亞、南亞和中東等智能卡應用新興國家保持了較高的市場份額。
2、長江電力(600900)。俄羅斯最大的獨立電力公司俄羅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俄羅斯能源」)與中國最大的水力發電上市公司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長江電力」)就東西伯利亞興建一系列電廠的合資項目簽訂框架協議。該項協議由俄羅斯歐西能源公司董事局主席安德烈利哈切夫和中國長江電力財務總監白勇於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舉行期間簽署。
俄羅斯歐西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俄羅斯最大的獨立電力公司(以貯電量計算),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公司之一。「俄羅斯能源」擁有總裝機容量為1950萬千瓦的18座電力廠,其中1500萬千瓦來自位西伯利亞,公司旗下的煤儲量超過12億噸。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作為主發起人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公司擁有葛洲壩電站及三峽工程已投產的全部發電機組,機組裝機容量為2107.7萬千瓦。俄羅斯入世對俄國內公司的影響當然是偏正面的,中國關於俄羅斯的上市公司也是有炒作價值的。
㈩ 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市場
俄羅斯石油公司加速東南亞市場開發。《俄羅斯報》指出,俄羅斯石油公司(Rusneft)公司於2006年11月在北京開設代表處,這一事件為中俄兩國的石油對話寫入了意義非凡的嶄新一頁。該分支機構的成立將不僅會促進兩國在石油領域的相互合作,還將加強Rusneft在東南亞地區的經營管理。
Rusneft是俄羅斯石油領域巨頭之一,去年開採石油7280萬噸,僅次於盧克公司和秋明-英國公司,產量在全俄排名第三。Rusneft北京代表處的開設是兩國期待已久的事件。該公司與中國企業和銀行的合作日漸密切,要求公司間有更高層次的相互協作,這是其在中國開設分支機構的主要原因。
據預測,到2015年中國對石油及石油產品的需求量將翻一番,而目前中國方面正大力發展石油工業,這正是俄羅斯的石油企業進軍中國石油市場的良機。而與大多數西方公司相比,Rusneft在中國市場有著明顯的自身優勢:公司本身石油產量巨大,而且進入中國的渠道更經濟更便捷。「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線建成後,Rusneft將能夠每年向東南方向輸送石油8000-9000萬噸。
Rusneft的計劃不僅局限於供應石油原料,還將涉及石油加工和石油產品銷售領域。此前,該公司就曾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簽訂協議成立兩家合資公司,一家主要進行地理勘探及石油開采,另一家從事石油加工,並計劃開設煉油廠及300個加油站。
同時該公司的戰略眼光還瞄準了東南亞國家。在北京代表處的開業儀式上Rusneft總裁就指出,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Rusneft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額要翻一番,而與中國的合作將占其中很大比重。據悉,Rusneft近期還將在東京等地開設代表處以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
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三百二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