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莊家控盤鎖倉才會造成無量上漲什麼意思
具體個股的例子可以參考冠農股份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的上漲。
這個股票是機構扎堆股,機構鎖倉,縮量上漲。至於出貨,則在後面幾個月內。
縮量上漲,一般是庄股建倉完畢,將籌碼握在手上。由於莊家吸收了大量的籌碼,所以流通在外面的活躍籌碼十分稀少。
莊家只需要少量的資金進行買入就可以推動股價上漲,而不會引起散戶大量的拋售(或者說沒有大量的籌碼可以拋)。縮量上漲是控盤度極高的表現,一般會出現在機構控盤股上。無量上漲就是直接封漲停。

(1)股東控盤流通股的股票怎麼不漲呢擴展閱讀:
分析:
一般來說控盤度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的關系。也就是說,一隻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日後的升幅越可觀。
一隻股票一般情況下有20%左右的流通股是鎖定的,無論行情怎樣變化,這部分籌碼也不會跑出來,也就是說這部分是鎖死的。這是因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需要持有這些流通股用來保證股東權利的行使,無論股價如何的暴漲暴跌,他們都不會賣出股票。
或者有一部分人在高位深套,「死豬不怕開水燙」,把股票壓箱底了,不想跑了;這部分籌碼大約占整個股票流盤通20%左右。這批人等於為莊家鎖倉,這些人的籌碼就像是壓在箱子底,莊家想把他們手裡的籌碼騙出來非常難。
流通盤中除了20%不流動的股票,剩下的80%是流動籌碼。在這部分籌碼中,屬於最活躍的浮籌只佔流通盤30%,當莊家把這部分最活躍的浮籌完畢,如果不考慮股價因素,市場中每日賣出的浮籌就非常少了,所以莊家持有30%的籌碼就能大體控盤。
B. 為什麼主力高度控盤的股票大盤漲它不漲啊
因為股價在高位停留的時間往往都很短暫,散戶資金少、如看準了很容易出貨,但對大資金來說,是不能指望在頂部出太多的貨的。
所以主力指望在這個位置出完貨是不現實的,把倉位都留在這個時侯是危險的。因為漲的過程中拉抬股價是需要花錢的,如果在頂部沒出完貨,只好在下跌時出貨,而一下跌買盤就會變少,還有可能其它主力也會搶著出貨,出貨一定會變得很困難。
很多主力的股票在拔高之前會出現一段橫盤或上漲趨緩的走勢,在這過程中已經有出貨跡象,所以主力在最後拔高之前已經賣出了相當多的倉位,到位時已所剩不多,拔高不拔高主力都已收回大部分利潤。
所謂千拉萬抬只為出,出貨是控盤的中心問題。只會進不會出是賺不到錢的,出好貨才是控盤最見本事的地方。理想的出貨情況是在出貨以後股價還跌不下去,這樣主力走的比較從容。

(2)股東控盤流通股的股票怎麼不漲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大的資金長期控盤思路是不僅要做多、還要做空,主動創造市場機會。一輪完整的控盤過程實際上是從打壓開始的。
2、主力利用大盤下跌和個股的利空來反復打壓股價,為未來的上漲製造空間。
3、出貨後有尋找機會開始打壓,又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控盤。長期股票控盤的特點是不怕漲也不怕跌,就怕看不明白,因為漲時主力可以做多賺錢,跌時主力可借機打壓,為以後做多創造條件。
4、要看準市場的發展方向和走勢,由於主力所持籌碼不多,所以股價受大盤影響較大。主力必須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吸引投資者的追隨,利用市場人氣震盪股價獲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力高度控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大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漲跌
C. 莊家想控盤,一般要得到流通股的百分之多少的股票
在我們的市場中,大多數都是中線莊家,其控盤度大約在40%~60%之間,這種持倉量活躍程度較好,即莊家的相對控盤,超過60%的持倉量時,即達到絕對控盤的階段,這種股,大多是長線莊家所為,因為在一隻股票中有20%的籌碼屬絕對的長線投資者,這批人等於為莊家鎖倉,當然控盤度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的關系。據傳0048康達爾的控盤程度達到90%,所以才會有十幾倍的漲幅。一般而言,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左右,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左右。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初步假設放量/縮量=2/1,這樣我們可得出一個推論:前題假設為若上漲時換手200%,則下跌時的換手則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當然這里有一定的誤差,所以我們把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所以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莊家的成本區,雖然簡單,但相當實用,誤差不超過10%,我們把莊家的成本和持倉量計算出了以後,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50%+1),即若莊家成本為10元,則其最低目標即第一目標為15元,這樣我們就可在操作上做到有的放矢。
,尤其當新股上市時,更應注意這個指標
。
http://www.hqcx.net
D. 股票的股東人數減少了幾乎90%股價不漲怎麼回事
也許是黎明前的黑暗,不過也要再看看是否基本面發生了較大變化。是否可以告知具體代碼,以便可以進一步診斷。
E. 為什麼有些股票業績很好但股價不漲呢
股票的上漲不是看業績的,業績的好壞不能決定股票的漲跌;而股票的上漲靠資金推動的,沒有資金推動的股票業績再好也沒用,從而造成股票業績好的不漲還反跌現象。
(5)主力控盤行為
往往有些業績很好的,比如白馬股,優質藍籌股之類的,這些績優股業績非常好,但是一般都是長線資金在裡面用作不會大起大落的現象出現。意思就是這只績優股已經被主力控盤了,主力想拉升就拉升,想不拉升就橫盤震盪,完全控盤了。
總之這些原因就是不能排除業績很好的股票不上漲的真正原因,以上這5大原因都是不能排除的。至於每隻個股的漲跌都是有不同的原因,相信每隻個股的漲跌都是要抓時機,抓時間節點來啟動上漲的,大部分時候不漲都是非常正常的。
F. 有誰知道一個公司的流通股被全部持有,沒有人願意賣股票的話,該公司的股票是不是就不會上漲了
是的,任何價格都是交易的副產品,沒有交易就沒有價格,沒有成交量也就不會產生成交價.只是你所說的這種情況過於理想,除非單一股東絕對控盤,否則難以實現.
再者,即使沒人願意在二級市場上出售股票,而公司決定發售新股,股價會變成新的新股發行價.
G. 主要股東和流通股股東有什麼區別,股票炒作時是不是流通股股東越少越容易被莊家控盤。
主要股東是持股數量排前幾位的股東,如:控股股東、大股東、主要持股股東。
流通股回股東是所持股份答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的股東,這個概念是相對於非流通股股東提出來的。散戶也是流通股股東。
沒錯,一般說,流通股股東越少,莊家越容易控盤。
002149 目前流通股(萬股):13713.00,總股本(萬股):17463.00,流通股占:78.5%。總股本不大,限售股不多,題材也比較好,莊家比較喜歡選來炒作。所以去年7月到11月價格就翻番了。
H. 為什麼籌碼集中,主力高度控盤,而股價不漲
籌碼集中,主力高度控盤是你自己判斷的還是軟體告訴你的?
如果是軟體說的 大可以忽略 基本是不對的
籌碼集中與否 要自己去研究季報股東戶數變化
十大流通股東前3持股比例是不是超過50%
I. 機構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增加.為什麼還不漲
因為機構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增加這是說明機構對於這股票的走勢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內但是股票的上漲有多種容因素的影響,股票並不會由此而導致股價的上升。
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投資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國家或團體設立的退休基金等組織。機構投資者的性質與個人投資者不同,在投資來源、投資目標、投資方向等方面都與個人投資者有很大差別。
機構投資者並非是只賺不賠。他們實際上常常出錯,彼得.林奇把這些基金經理比喻為「容易犯錯的群體」。

(9)股東控盤流通股的股票怎麼不漲呢擴展閱讀
市場一般認為,公司的股票20%到30%由機構投資者持有較為理想。機構也樂於這樣,但必須是優質股。盡管機構投資者有一定數量的股票是好事,就像魔術師學徒會遭遇許多問題一樣,太多好事情都被碰到並不容易。
問題會處在清倉和拋售獲利的時候。機構投資者持股多的股票,在一個正常、穩定的市場中交易應有足夠的流通股份,但是股市也會突然變動。如果40%到50%的股票在機構投資者手中,而他們開始出貨的話,他們快速的出貨行為,會給股票價格帶來慘痛的打擊。
J. 主力控盤連續幾天在逐漸增加 但是股價不漲而跌 是什麼情況
# 股神的老師曾經說過 #

△ 點擊上方圖片查看高清流程說明
點擊新建策略頁面左下角④個條件,還可以對指標的具體篩選標准進行編輯噢,滿足你更個性化的選股需求~
最後點擊查看結果,就可快速查看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啦!快去君弘試試吧!點我前往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意見。投資者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