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jiaxing layo import and export group co ltd
『貳』 青島良友飲食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簡介
公司旗下現已擁有二十多家大型餐飲品牌酒店,億利記物流公司和良友學院。所轄酒店有青島良友金都美食城、青島良友海鮮大酒樓、青島良友名都食府、青島良友·國宴廚房、青島良友大酒店、青島良友金閣食府、青島良金都美食城(燕島店)、青島良友金都美食城(萬達店)、即墨良友大酒店、膠州良友大酒樓、日照良友大酒店、日照良友君豪大飯店,青島良友金閣食府(萊西店)、北京良友名都食府、北京良友海鮮大酒樓、上海良友名都食府等高端餐飲品牌名店,公司現有在職員工4000餘名,總營業面積達10萬余平方米,年營業額超過5億多元。青島良友飲食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成為青島市檔次最高、規模最大的餐飲連鎖企業,尤為可喜的是2010年5月,公司榮膺「中國餐飲百強」之一。
董事長:梁永建總裁:高德宗

『叄』 青島良友飲食股份有限公司金都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良友飲食股份有限公司金都分公司成立於2009年07月1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特大型餐館(含冷盤、不含裱花蛋糕、不含生食海產品)等。
法定代表人:吳翠菊
成立時間:2009-07-10
工商注冊號:370202330005468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外商投資企業投資)
公司地址:青島市市南區東海西路37號4棟3層116、130戶
『肆』 澄清難擋合並預期 潛在的央企聯姻有哪些
1、重組整合是國企改革的方式之一。今日媒體報道「央企將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減至40家」,而晚間國資委發布聲明「央企合並報道未經核實」。雖然我們無法判斷最終政策方向,但未雨綢繆的研究還是必要的,畢竟南北車的合並也是傳言、澄清反復幾次,最後終於合並。此前我們曾撰寫《國企改革系列專題1-5》,對國企改革進行了詳細分析。早在2006年國資委就明確提出央企必須做到行業前三,達不到要求的強制重組。2006年12月5日,國資委發布《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後,在股權分置改革和中國經濟重工業化背景下,央企展開一波以大規模資產注入和重組為特徵的整體上市浪潮。央企之間的「強強聯合」、「優秀企業 以強並弱」、「科研院所並入產業集團」、「非主業資產向其他中央企業主業集中」、「央企與地方企業重組」等五種模式進行了大規模整合。
2、國內:增量發展變為存量組合。從央企集團公司情況來看,電力煤炭、航天軍工、機械、航運、地產、有色、石油石化、鋼鐵等重資產周期行業占據了顯著地位。反映在股市中,石油石化、建築、電力及公用事業等周期性重資產行業中的佔比均超過70%。其中多數行業已經從增量發展進入存量博弈階段,面臨產能過剩、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窘境,通過重組整合有利於優化資源、改善競爭格局,從而起到改善央企經營狀況。
3、國際:央企的「國際化」視野。隨著「一帶一路」的開啟,中國企業走出去必由之路。在一些傳統領域,中國企業在規模、技術等方面往往處於劣勢。以石油石化行業為例,美孚14年利潤規模是中 石化、中石油的3.6倍、1.76倍,盈利能力也遠高於後者,強強聯合有利於實現規模效應、優勢互補。而諸如高鐵、核電等優勢領域,重組整合利於克服在國 際市場競爭中同行業兩個企業互相沖撞,相互擠壓的的副作用,在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維護了國家利益。
機械龍華:機械行業央企改革之機會把握和相關投資機會探討
我們認為央企改革合並的預期對機械行業投資機會的把握在於以下三點:1)大型寡頭壟斷央企之間的合並可能及可能引發合並的核心促發因素把握;2)如果大型寡頭壟斷央企出現合並需要關注的系統內附屬公司的投資機會把握;3)弱勢央企被整合可能所引發的投資或投機機會。
1、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上市公司發言人在數次否認合並傳聞後,在2014年4季度開始步上合並之路,近半年來的中國「神」車狂飆突進式的上漲帶動了市場對大型央企合並的無限預期。這里我們建議投資者認真思考導致大型央企的合並的核心「理由」。南北車的合並理由應該是為了國際市場的合力突破;而南北船是否需要合 並,全球民船市場的持續低迷,使得減少競爭、避免內耗雖然成為需要,但是市場總量和利潤率有限,而近幾年國內軍工和國際軍貿機會的逐步展現成為南北船不可不爭的巨大利益,該機會市場及利潤巨大,而如果南北船布局不均導致無法大致平均分享軍工軍貿利益的情況下,不排除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和廣船國際的合並可 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大型寡頭壟斷央企如果出現合並,前提條件是必須中國最高領導階層的強力推進方可望推動。
2、南北車合並將帶來集團下屬H股南車時代電氣和A股時代新材,尤其是H股的投資機會。我們預期南北車將在15年中期完成合並。一旦中國中車掛牌,南車時代電 氣將與中國中車體內的北車「芯」和北車的IGBT業務等等形成同業競爭,這是任何證券交易所所不能無視的,投資者可參照中國南車此前對下屬公司南方匯通所作出的限期解決同業競爭的公告及其帶來的對股價的影響進行判斷。如果南北船合並建議關注下屬公司風帆股份的響應機會。
3、央企整合建議不僅要關注大型寡頭壟斷央企的合並,也要關注弱勢央企的被整合可能。一般而言,重組過程中,被收購被整合的公司反而是股價上漲最好的標的。比如小型央企: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下屬特小型上市公司金自天正;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下屬公司中北方創業等。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央企改革進度不達預期。
石油化工鄧勇:關注石化央企及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
今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A股股價雙雙漲停,主要是受到關於中石化中石化合並的媒體報道所刺激。而關於幾大石油石化集團整合的報道在今年二月也出現過。
改革將是2015年石化行業投資主線之一。我們在2015年年度策略中提到,改革將是石化行業的重要關注點。
業務整合與互補更重要。我們認為三大石油石化集團之間簡單合並的可能性不大,我們更希望能看到石化公司業務上的整合,從而實現產業鏈上的互補。
三大石化公司的經營業務各有側重。中石油的業務主要側重於上游油氣開采,2013年中石油原油產量12625.52萬噸;天然氣產量793.51億方,約占 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70%。中石化主要側重於下游煉化業務,2013年中石化原油加工量23195萬噸,約佔全國原油加工量的45%,同時憑借其遍布全國 的加油站網路,中石化在2013年內的成品油總經銷量達到1.8億噸,佔全國油品總經銷量的60%。中海油的業務主要是側重於上游,2013年公司原油6684萬噸。
關注中石油、中石化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在中石化「專業化分工、專業化上市」的整體思路下,中石化通過單一業務板塊的整體上市等方式解決同業競爭、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我們認為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中石化旗下上海石化、泰山石油、四川美豐;中石油旗下天利高新、大慶華科、石油濟柴的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上海石化:1)業績彈性大。09年油價反彈時,單季度盈利9億元以上;2)股權激勵考核盈利為2015年凈利潤21億元;3)低油價有助於石化行業景氣回升,公司受益於行業景氣度復甦。
天利高新:1)積極參加中石油的混改,期待通過與其合作,延伸產品鏈;2)油價反彈,產品盈利改善。
風險提示。油價下跌、管理層是否穩定、改革進度低於預期。
建築趙健:建築行業央企改革之機會把握和相關投資機會探討
建築這邊主要是兩鐵合並預期,兩鐵出身不同,中鐵的大股東是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前身是1950年3月成立的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後變更為鐵道部基本 建設總局,所以中鐵也經常被稱為鐵工。鐵建的大股東是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前身是鐵道兵,組建於1948年7月,隸屬中央軍委管理。1982年,鐵道兵成建制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89年,兩家公司脫離鐵道部,成為獨立企業法人,也成為競爭對手。
從國內業務來說,兩者合計佔到鐵路建設市場超過80%,基本上勢均力敵,但沒有南北分治這種關系,而是競爭犬牙交錯,鐵建的地上業務佔比略高,中鐵的地鐵隧道市場份額更高,佔到一半左右。我們認為,如果合並,相對業主鐵總,將形成一對一的關系,而采購量也更加巨大,利於工程盈利能力提升。
從國外業務來說,鐵道部時期,曾有過區域劃分,但並未真正實行,即便如此,兩者在海外的直接競爭並不激烈,兩者同時投標的情況也不算多見。而兩者如果合並,尤其是和中車組成聯合體後,將更有利於國際市場的開拓。也就是說,國內提升盈利,國外擴展份額。
另外,具體到國企改革,我們再強調一下一直重點推薦的隧道股份,公司的盾構製造+地鐵隧道施工能力全國領先,作為國盛的下屬老牌國企,激勵、混改等國企改革 措施也在情理之中,考慮到國盛目前對改革的積極態度,我們認為隧道未來不會缺席,而一旦實施,其盈利能力釋放空間也將非常巨大,繼續推薦。
鋼鐵劉彥奇:鋼鐵行業央企改革之機會把握和相關投資機會探討
與鋼鐵(冶金)相關央企9家:其中生產配套服務的有5家,分別是五礦集團(鋼鐵服務)、中鋼集團(鋼鐵服務)、冶金科工集團(冶金建設)、鋼研科技集團(冶金技術)、冶金地質總局(礦產勘探),鋼鐵生產單位4家,分別寶鋼集團、鞍鋼集團、武鋼集團、新興際華集團。
鋼鐵相關央企可能只能保留兩三家。目前央企有113家,央企最終整合成多少家或者需要多少時間很難判斷,如按照媒體所講最終整合為40家,鋼鐵行業可能最多隻能保留兩到三家。其中外圍綜合服務一家,生產性一家或者兩家,因此上述目前9家央企可能都會涉及。
涉及公司。假設生產性鋼鐵央企只整合成兩家,北方南方將各保留一家,北方可能以鞍鋼集團為主體,可能會推進早已掛牌的鞍本集團整合,加上潛在的,產量估計可達 5000-6000萬噸,南方假如寶鋼武鋼整合,產量將達8000萬噸。整合以後將直追安米級別,統一購銷,減少區域競爭,將會產生一定的效益。
交運姜明:「義務澄清」難擋重組預期,投資優選集裝箱和中海標的
澄清公告是義務披露,無法證偽重組傳聞,因為決定權不在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團。六 家公司股票因重組傳聞大漲,澄清公告更多是義務披露,首先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團要對傳聞正面回應;其次是配合交易所相關規定,提醒二級市場投資者相關風險,所以各家公告的形式內容上如出一轍,都是強調控股集團、上市公司層面都未均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上述傳聞的信息,我們可以通俗的解讀為:1)上市 公司不知道重組的事;2)控股集團也不知道這事;3)各控股集團、上市公司之間也沒談過重組的事。由於央企整合的最終決定權還是國資委(中遠集團董事長在 媒體之前的采訪中也有類似表述),上述公告無法改變市場對航運企業重組的預期。
重組預期並非無中生有,建議投資者高度重視。航 運央企重組傳聞其實在2010年之後就一直在坊間流傳,大多關於「中遠」和「中海」繫上市公司,背後邏輯主要是:1)兩家航運集團船隊大、體量足,連續虧損可能引發國家層面對航運企業的戰略布局;2)市場重合度高,雙方強強聯手、改善經營存在理論可行性;3)因歷史發展原因,雙方集團及旗下公司高管、經營 層主要領導很多都具備兩家公司的工作履歷(目前中海和中遠集團一把手都曾在對方公司擔任過高層職務),具備整合的基礎;但過去的整合傳聞影響范圍有限,資本市場上也遠不如鐵路改革的預期和炒作,但對於本輪重組預期,我們建議投資者要高度重視,因為無論從國家戰略、央企改革、行業現況以及高層執行力等層面來 分析,央企航運公司的重組會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實施的時間點很可能並不遙遠。
交運虞楠:傳統航空首推東航,國企改革乃錦上添花
國企改革具備條件和示範效應。1)我國民航業自上一輪整合後基本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傳統行業「靠天吃飯」特徵明顯,2010年以後行業伴隨著經濟調結構經歷了連續4年的盈利下滑;2)規 模效應和國際競爭力仍有很大增長空間。目前三大航集團運力規模有1500架客機以上,但和國際龍頭公司相比規模效應並不突出(美國聯邦快遞一家就有700 架飛機)。國際線自13年開始大幅增長,但目前國際知名度仍處於起步階段。此外,我國人均乘機次數仍處於歐美60-70年代水平,近兩年隨著消費升級動力 增強也有利於航空行業進一步做大做強。3)標的來看,我們認為東航和南航若有改革預期可能更能發揮協同效應。兩家公司均是天合聯盟成員,部分代碼和航線共享,協同效應比較強。從基地分布以及航線布局看,東南部區域購買了強,也是航空出行的密集區。國內和國際航線需求空間和增長潛力遠大於中西部區域。
基本面看,東航預期差很強,二三季度彈性十足。1)航空淡季運營強勁,公司是代表標的。春運後國際航線增速持續強勁,達25%左右。日韓市場持續發力為公司淡季不淡奠定基礎。2)浦東機場新跑道投放,時刻資源和流量進一步釋放,公司作為佔比40%的基地航空,受益最直接。3)軍演負面影響消除,旺季彈性釋放又進一步。去年旺季華東區域軍演公司影響最大,今年料影響不在,旺季同比盈利彈性有望加速釋放。4)中期迪士尼效應錦上添花。產品合作具備先發優勢,區域市場流量聚集效應將進一步增強明年輔助收入提升的空間。
強生控股,久事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公司控股股東上海久事集團旗下產業包括ATP1000網球大師賽、F1中國站等大型國際賽事項目、上海國際賽車場、巴士公交等公共交通產業,此外還有一些房地產投資子公司。根據公開新聞,久事集團國資改革的方案已獲得市領導肯定,而強生作為久事集團唯一的上市子公司,集團將體育資產或公交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 概率較高,如改革成行,強生控股預計受益明顯。
海博股份,密切關注重組進程和動態。公司去年6月已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以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農房集團100%股權和農房置業25%的股權。公司計劃在本次資產重組的同時非公開 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總額不超過本次交易金額的25%(即不超過26.76 億元)。重組後公司的主營業務轉變為兩個部分,即地產和冷鏈物流,農房集團主營業務為別墅等高端房產開發,其中70%左右產業都在江、浙、皖等地的二三線 城市。在重組方案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應該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目前農房集團高端房產存量較大,在當下經濟新常態環境中,關注高端物業銷售情 況;2)農房集團向養老地產進軍,目前老齡化趨勢在上海尤其明顯,政府也在探索並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我們判斷該業務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3)良友集團 擬與光明集團合並,良友集團旗下有較多物流和地產業務,我們判斷倘若兩者合並,良友集團現有的物流和地產業務將大概率注入到海博股份。
錦江投資,改革方向尚不明朗。錦江集團在國企改革中被劃歸為競爭類企業,擁有錦江股份、錦江投資兩家A股上市公司。其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錦江股份已經完成戰略投資者的引進。目前錦江投資的改革方向尚不明晰,但我們判斷錦江投資從資產整合、員工激勵等角度也有較大概率受益於國資改革。
軍工徐志國:軍工整合大勢所趨,中航工業最具代表性,長期關注航天、電科系
從全球范圍來看,軍工資產整合是大勢所趨。上世紀90年代,美國軍工企業由50多家經過並購整合,形成目前如洛馬、波音等主要的五大軍工集團。
我國軍工資產整合是必然趨勢,中航工業集團整合最具代表性,望成未來各板塊借鑒。我國軍工產業具有較強壟斷性,國家層面並不完全鼓勵競爭,我們認為未來通過整合做大做強也是大趨勢,2008年中航工業一集團、二集團合並成為如今的中航工業集團即是明確信號,且最具代表性,我們判斷未來各板塊有望借鑒類似模式進行整合。
『伍』 嘉興良友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嘉興良友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3年,是一家以進出口為主、商貿、房地產、投資和實體工廠為輔的一家綜合性集團股份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震
成立時間:1997-11-11
注冊資本:1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000000029172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浙江省嘉興市東升東路2500號良友大廈
『陸』 梁永建的人物經歷
1970年出生於青島的梁永建,學業結束後便進入海爾公司工作。1990年,是中國經濟開始迅猛發展的階段,也是有膽有識者創業的黃金時代,年方二十的梁永建便產生了自主創業的想法。他先是在當初青島最繁華的中山路、火車站一帶經營小商業,憑著靈活的經營思路,他的生意總是比同行的生意火。沒等這些同行們學到他的取勝法寶時,他卻放棄了這雖繁瑣卻收入頗高的生意,轉而對未來有了新的規劃和創業思索。 小試牛刀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隨著國家政策進一步放寬,餐飲業在政策上率先放開,使餐飲行業取得新的突破和發展。社會上出現了一批個體私營的小網點,以價格和經營的優勢,靈活的服務和方便實惠的定位贏得了市場的認可。上世紀90年代初,餐飲經營網點和從業人員迅速增長,開始面向大眾消費市場。梁永建看到裡面的商機。1992年,他先在冠縣路上找到了一間二十五平方米的小店,共四個桌子,一個單間,取名「得勝」,這是他在餐飲業的小試牛刀。剛開始經營時,這個小酒館的生意並不好。隔壁同樣做餐飲的小店的生意卻火得很。經過縝密思考和細致的調查後發現,是菜品質量不佳導致的問題,而菜品質量正是餐飲行業最重要的制勝法寶,梁永建決定先從改進菜品質量做起。上世紀90年代青島餐飲業的標志單位是青島飯店。於是,梁永建來到青島飯店廚房學習,他進了廚房,每天洗刷碗盤,但他最樂意乾的卻是刷鍋——幫大師傅們刷鍋。一個月後,梁永建「偷」藝歸來,竟然連大師傅一起「偷來」,這些青島飯店的大師傅,每到休息天就來梁永建的小店,輪流前來燒菜。得益於大師傅們的精湛廚藝,「得勝」酒館的生意很快火爆起來,年底,收益頗豐。而相鄰的那家小餐館很快便被梁永建盤了下來,面積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是梁永健事業的第一次擴張。這個隔壁的故事也是本地老居民津津樂道的趣談。
結緣良友
菜品質量的過硬,不僅贏得了周圍市民的贊賞,很多台東和西鎮等地的市民也前來捧場。到了1994年,得勝已經成了營業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中型酒店。正在得勝酒店生意興隆的時候,主人卻把它盤了出去。1997年,梁永健接手館陶路上的「青島良友」酒店,這是青島糧食局下屬的一家三星級賓館,因為位置差,經營不善,幾近關門。一開始,梁永健包下了當時「良友」二層的餐飲,很快三層、四層又被梁永健包下。這就是「良友」的雛形,也是梁永建和「良友」的緣分開始。梁永健在保持菜品質量的同時,開始重視良友的品牌建設。「良友」這個名字,梁永建本人非常喜歡,這不僅是因為「良友」是「梁友」的諧音,還因為得勝酒店的成長離不開良師益友的支持和鼓勵,他決定把這個品牌注冊下來。1999年,梁永健發現餐飲的「良友」品牌已被台灣的一家企業注冊並使用了兩年半,經過長期的溝通和艱苦卓絕的談判及司法程序,他終於拿到了餐飲的「良友」品牌,良友事業正式開始起步。
轉戰東部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餐飲企業實施連鎖經營的步伐明顯加快,很多品牌跨地域經營,並迅速搶占當地餐飲業的制高點,規模化、連鎖化成為這一階段的鮮明特色。這時,梁永建經營的「良友」有聲有色,在餐飲業搶奪市場的浪潮中,他也開始了籌劃下一步的發展。
1992年,青島市政府東遷以後,許多餐飲企業也跟著到東部開店,想到就乾的梁永建,決定到東部發展。2000年他選中了市政府斜對面的「金都花園」,他的方案卻沒有一個人支持。原因很簡單,這個有三十多個包房的酒店,已經換了十個經理。當梁永建開始對酒店裝修時,連「金都花園」的門衛都覺得不可思議。而這就是青島良友集團的第二家分店,也就是後來的良友金都美食城。憑借多年把握市場的獨特眼光和經驗,良友金都美食城的開業迅速吸引了周邊的中高端客戶,很快實現盈利,並形成了「請客就去良友金都」的良好口碑。
跨地域、集團化發展
梁永建沒有因此停下前進的腳步,他殺進即墨,在即墨主幹道鶴山路上開了第三家店,也就是即墨良友大酒店,打造成了即墨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餐飲酒店。後來,他進入黃島,成立了黃島良友鮑翅海鮮食府,隨即又成功接管上海F1賽場旁邊的唐朝大酒店的餐飲經營。此時,良友開始了跨地域發展的堅實步伐。2006年,良友在北京的第一家餐廳——良友名都食府開業。這家開在青島駐京辦樓內的餐廳,面積有兩千多平方米,開業之際即受到市場的追捧。良友隨後進入了高速擴張的階段。青島良友海鮮大酒樓、青島良友名都食府、青島良友·國宴廚房、青島良友金閣食府、青島良友金都美食城(燕島店)、膠州良友大酒樓、青島良友金閣食府(萊西店)、青島良友金都美食城(萬達店)等遍地花開。隨著良友擴張步伐的加快,2007年11月21日,青島良友飲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確立了以經營魯、粵名菜及高檔燕、鮑、翅、參、精品海鮮為主,跨地域、專業化的大型餐飲企業的目標。梁永建在餐飲市場開始了新的征程。 2009年,良友在北京的旗艦店——良友海鮮大酒樓(泰達店)試營業。泰達店地處京城CBD核心區域,毗鄰中央電視台新台址。如果說在北京開的第一家酒店只是牛刀小試,泰達店則是梁永建的擴張宣言。可以說,這是良友跨地域擴張的標志性事件,表明梁永建的餐飲事業,已經到了迅速擴張的階段。日前,青島良友名都食府(石老人·山水城)和北京良友海鮮大酒樓(阜成店)隆重開業。北京阜成店是良友繼北京和平門店、北京泰達店後在北京開業的第三家酒店,代表良友在跨地域發展的戰略中,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而其位於淄博市最繁華街區的淄博項目和位於青島鳳凰島的銀沙灘碼頭項目也即將開門納客。
情懷桑梓
梁永建與日照老家結緣,還得從2007年6月30日良友集團接管日照良友大酒店開始。這件事也受到日照、青島兩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對於兩地企業實現資源互補,合作共贏寄予很高的期望。日照良友大酒店運營成功後,2009年6月17日,良友又成功接管日照海納建國君豪大酒店,即現在的日照良友君豪大飯店。君豪大飯店是日照的標志性建築,把這樣一家酒店交給良友經營,既是日照的父老鄉親對良友實力的認可,也是家鄉人對梁永建親情的表示。鄉親們的認可給了梁永建巨大的動力,盡管工作繁忙,他仍然投入極大的熱情,經常到現場對君豪大飯店設施設備的改造升級進行具體的部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良友君豪飯店不僅是地理性的標志,更會成為良友品牌中一面耀眼的旗幟
梁永建的餐飲傳奇仍在續寫新的篇章。現在,良友旗下已擁有20多家大型品牌酒店、兩家高檔餐飲會所、一家物流公司和良友培訓學校,創立了「科學飲食,營養均衡,綠色健康」的「良友美食」中國知名餐飲品牌。擁有在職員工近4000名,總營業面積13餘萬平方米。
更高更遠
2009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梁永建和他的團隊沉著應對,迎難而上,出色地完成了全年的戰略目標。企業不但繼續擴張,而且陸續成立了良友學院和物流公司。良友學院為企業的繼續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了人才。而物流公司通過集中加工和統一配送,也給良友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梁永建走了一步好棋。
梁永建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功。同樣,他也不滿足於個人的成功。他在締造餐飲傳奇的過程中,打造了一個很好的團隊。同時,良友十餘年的風雨歷程,是許多老員工陪伴一起走過的。他想讓大家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2009年,隨著公司產權結構的調整,規范化程度越來越高,建立員工股權激勵機制也提上議事日程。2009年12月,公司啟動了員工持股計劃,優秀的人才、忠誠奉獻企業多年的員工成為公司的股東,梁永建多年以來想為大家做的,現在終於實現了。員工持股計劃的啟動,也是良友邁向資本市場的實質性一步,企業將藉助資本市場的平台,繼續騰飛。作為青島市紅十字微塵基金常務理事,梁永建總是將樂於助人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對玉樹地震災區,還是四川地震災區,無論是對困難學生、福利院孩子,還是離職員工,他總是在第一時間,帶頭慷慨解囊,積極為災區送溫暖、獻愛心,為有難者積極捐贈、熱心扶持。近年來,僅捐款即達66萬余元。同時,梁永建還在青島大學旅遊學院設立「良友獎學金」和「良友助學金」,致力於捐資助學、學科建設及學術發展,勉勵廣大學子刻苦學習,打好基礎,與行業共同成長。

『柒』 當年紅極一時,甚至銷往歐美的著名刊物《良友》畫報,是什麼時候停辦的為什麼
第一期以影星胡蝶為封面,彩色套印,開中國刊物以名媛為封面的先河。 同年11月出版第一個特刊《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共55頁,200幅照片。 創刊人兼第一人總編輯伍聯德,後因業務繁忙,不能全心主持編務,第4期後將編務委託於周瘦鵑,因周不擅畫報業務,遂聘請當時正在齊魯大學讀書的青年梁得所主持,梁會作畫、擅攝影,文筆亦佳,1927年接任總編後力圖革新,兩年內畫報月銷量達4萬余份,發行全球,號稱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畫報。 梁得所當了8年主編後另起爐灶,離開《良友》。 1930年3月改為影寫凹版印刷,質量大為提高,這年8月,第50期篇幅增加至42頁,並有3頁五彩頁。 1938年1-3月因抗戰爆發遷往香港。1939年2月在上海復刊。 1941年9月被日軍查封。 1945年一度復刊,後因股東分歧而停刊。 1954年伍聯德又在香港復刊,1968年停刊。 1984年《良友》再次復刊,但已遠非從前。
『捌』 上海良友集團的股票代碼是多少還有光明食品集團的股票代碼是多少注意不是光明乳業哦
上海良友集團不是復上市企業制!也沒有上市子公司!光明食品集團也不是上市企業!但是卻有4家上市子公司!上海梅林600037,光明乳業600597,金楓酒業600616.海博股份600708.還有一家海外分公司准備在海外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