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霸道總裁請溫柔 1075 當年的事,他知道多少
第1075章 當年的事,他知道多少
因為四海集團的事情,北冥雄這幾天每天都會回集團做事,重新將集團所有事情掌握在手中,只可惜,現在的北冥集團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模樣了。
當天威集團和北冥集團簽訂合約的事情,以及他們向四海集團的供貨出了問題,這兩件事的消息傳開之後,整個北冥集團里人心惶惶,軍心明顯已經渙散……
二月三日,股市年末最後一個工作日,一則消息讓北冥雄徹底扛不住,直接倒在了病床上。
集團其中兩位股東集體拋售股份,雖然兩人加在一起只是拋售了五個點,但這消息傳出之後,北冥集團的股價在半日之內跌了兩個多點。
這事,對整個集團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北冥雄被送到醫院,卻在下午時分就極力要求出院回辦公室,好在那天已經是股市放假的最後一天,下午六點收市時,下跌幅度還是兩點多,雖然不少,但比北冥雄預料的已經算好了。
十大家族麾下的集團,在整個東方國際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想要它倒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至少,它的根基還在那裡。
不過,經此一役,北冥雄也是嚇得夠嗆。
當晚他宴請了集團幾個股東,就連佔有兩個點股份的夏千金也有份出席,北冥集團的所有股東里,餐桌旁除了夏國良和北冥連城,就只剩下剛剛獲得北冥雄所贈百分之十五股份的名可沒有到場了。
餐桌上的話題無非就是那幾樣,北冥雄雖然身體不怎麼好,但表現還算不差,至少沒有讓大家看出他的病弱,他極力安撫,只要大家同心協力,這次的難關他們不一定熬不過去。
股東們,除了夏千金一直在熱情支持北冥雄的每一句話,其他股東卻是一個個面有菜色,連說句話都沒什麼勁似的。
最後,有人問出了大家一致最關心的問題:「聽說董事長身體不怎麼好,今天還進了醫院,等明年開春後,不知道董事長打算讓誰來出任總經理的位置?」
北冥雄頓時被問得啞口無言。
夏國良自然是不可能了,他三個義子一個養女,卻沒有一個和他有血緣關系,找不到繼承人來管理集團,難道要一個有心臟病,也許隨時都會倒下的老頭來帶領他們嗎?
如果真這樣,誰還有信心繼續等下去?
今天股價在一天之內跌了兩個多點,早知道他們就應該像老李老劉一樣,上午拋售的時候股價還不至於這么低,現在,股市放假,大年初八之後才會重新開盤,到時候一開盤,只要股民一起拋售,價格會跌到什麼地步可想而知。
要早知道北冥雄今天還去了醫院接受治療,他們就真的沒這么淡定了,現在再看到北冥雄一副為難的模樣,所有人就更加後悔了。
「董事長去醫院不過是例行檢查,正好今天約了醫生,並不是大家猜測的那樣。」一看大家的臉色,東方御立即打圓場,但很明顯,效果並不怎麼樣。
北冥雄抿了下唇,看了在座所有人一眼,沉聲道:「這次不過是北冥集團和四海集團的一點小誤會,天輝集團項目這事,我會親自和太子爺坐下來談,面料那件事很明顯是夏國良的錯,這事,我也會親自給太子爺一個交待。兩家的合作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希望因為這點小事,就讓大家驚慌失措了起來。你們要相信,北冥集團在東方國際的地位,這么大一家集團,能說倒就倒嗎?」
大家還是面面相覷,沒有人說話。
北冥雄沉了沉臉,又道:「像今天老李和老劉這事,我希望以後不會再發生,大家有錢一起賺,要是誰沒了信心,這股份可以賣回給我本人,這點錢我還不至於拿不出來,就這樣拋售出去,以後大家連朋友都沒得做了,是不是?」
還是沒有人說話,雖然老李和老劉這次確實過分了些,不過,還不是因為大家心裡焦急嘛。
夏千金也看著他們,站起來道:「我知道我一個小女孩不應該在各位長輩面前說話,不過,有些心底話我還是想說說。」
她是夏國良的女兒,她的話,大家自然想聽,當然,更願意聽的是夏國良那混蛋到底什麼時候會回來,什麼時候可以出來承擔這一切。
但很可惜,夏千金要說的不是這個:「這么多年來,北冥集團給我們賺了多少錢,大家心裡是清楚的,現在集團出了點問題,大家就更加應該團結起來……」
一頓飯吃得有幾分壓抑,最後在大家的沉默中結束了飯局。
雖然,在臨走的時候,大家都承諾了不會做沖動的事情,但北冥雄和東方御都看得出來,這樣的承諾可信度並不高,可現在除了這樣,暫時也沒有辦法了。
因為沒什麼話題,那頓飯吃到七點半就差不多結束了,北冥雄和東方御回到北冥家時也不過八點過一刻。
回去之後北冥雄只在前院逗留了片刻,便舉步往後院走去,東方御自然片刻不離跟在他身後。
兩人上了觀光車,一路上後山開去,最終停在帝慕浚的墳前,沒有帶香燭和冥錢,他們只是站在那裡,安靜站著。
等觀光車開走之後,東方御才借著點點月色看著墓碑上那張照片,輕聲道:「當年的事情,不知道夜少爺到底知道多少。」
雖然看的是墓碑,但這話分明是說給北冥雄聽的。
知道多少……人都不在了,很多事情,已經說不清了吧?
北冥雄綳緊的臉完全沒有半點溫度,目光從帝慕浚的墳頭上移開,落在隔壁秦未央的照片上。
這張照片在月色中已經看不清了,他遲疑了片刻,終於還是走了過去,垂眸看著照片里頭那個笑得溫婉的女人。網路搜:我的書城網 小說最新章節免費閱讀!
東方御知道他心裡有事,便沒過去打攪他,就讓他安安靜靜站在那裡看著照片,這一看就看了足足十幾分鍾。
直到東方御的手機響起,把電話接通,又掛掉之後,他才來到北冥雄身旁,輕聲道:「老爺,龍家老爺子來了。」
② 華大集團智能機器人是騙人的嗎
首先,復先不論華大集團是否是真的制騙人,我們先要懂得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
其次想要確認華大集團是否騙人,很簡單的一點去工商局或者相應的APP確認華大集團的注冊資本金和它的主營業務,特別是在APP中是可以查詢到公司相關法律糾紛的卷宗,這有很大的價值。
還有就是眼見為實,你可以考慮去他們的辦公地點現場看一看。如果辦公地點是個簡陋的窩棚,甚至都不存在該地點,那就一定是騙人的了。
③ 華大司法有幾個哪個是華大集團旗下的
官方回復:【華大司法】只有一個,總部在深圳。
【華大司法】是華大集團旗下的DNA鑒定中心,在北京、深圳、天津、西安、香港等地有多個法醫物證鑒定中心和DNA服務中心。

④ 華大農業董事長梅永紅已入職碧桂園嗎
2018年8月8日,根據碧桂園集團發布的通知顯示,梅永紅將出任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碧桂園農業控股公司總裁。

8月7日,通過多方信息求證,深圳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董事長梅永紅已正式入職碧桂園,任職集團副總裁,負責農業板塊,直接向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匯報工作。
8月8日,華大基因稱,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董事長梅永紅與華大基因仍是聘用關系,他沒有離開華大基因,仍在正常上班,也未正式入職碧桂園。
公開簡歷顯示,梅永紅出生於1965年,湖北黃梅人。梅永紅對於農業工作並不陌生,其早年長期任職於農業部和國家科委,隨後進入科技部任職,2010年從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司長調任山東濟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分管財政、國稅、地稅、審計等方面工作。
2015年9月,梅永紅辭去濟寧市長職務,加盟華大基因,並隨後出任華大基因旗下的深圳國家基因庫負責人。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曾公開表示,梅永紅曾有農業部與科技部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在出任濟寧市長前,曾任科技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司長多年。由他出任國家基因庫負責人,必將大大推進國家科技平台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這一領域與發展方向,既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重點,也符合梅永紅的興趣與志向,又能施展他長期積累的科技管理經驗、戰略運籌和綜合能力。
⑤ 萬科地產董事長叫啥名
王石,男,1951年1月生,原籍安徽金寨,生於廣西柳州,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原任集團董事會主席,現任萬科集團董事會名譽主席,曾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輪值主席職。
2017年6月30日,萬科召開股東大會,王石正式辭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為充分肯定王石過去33年對萬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貢獻,董事會委任王石為董事會名譽主席;7月1日,王石就任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2019年11月,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王石連任會長。 現任萬科公益基金會、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深圳市猛獁公益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 、深圳市國際交流深圳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和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等多家公益組織主席及理事職務。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⑥ 江蘇華大集團姜華傑欠銀行多少貨款
個人借貸屬於個人隱私,他人無權查詢,否則違法!
⑦ 梅永紅將接掌碧桂園農業板塊嗎
2018年8月8日,根據碧桂園集團發布的通知顯示,梅永紅將出任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碧桂園農業控股公司總裁。
這是自今年7月底傳出梅永紅將跳槽的消息後,又一個關於其去向的公開流傳的版本。

8月7日,通過多方信息求證,深圳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董事長梅永紅已正式入職碧桂園,任職集團副總裁,負責農業板塊,直接向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匯報工作。
8月8日,華大基因稱,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董事長梅永紅與華大基因仍是聘用關系,他沒有離開華大基因,仍在正常上班,也未正式入職碧桂園。
公開簡歷顯示,梅永紅出生於1965年,湖北黃梅人。梅永紅對於農業工作並不陌生,其早年長期任職於農業部和國家科委,隨後進入科技部任職,2010年從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司長調任山東濟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分管財政、國稅、地稅、審計等方面工作。
2015年9月,梅永紅辭去濟寧市長職務,加盟華大基因,並隨後出任華大基因旗下的深圳國家基因庫負責人。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曾公開表示,梅永紅曾有農業部與科技部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在出任濟寧市長前,曾任科技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司長多年。由他出任國家基因庫負責人,必將大大推進國家科技平台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這一領域與發展方向,既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重點,也符合梅永紅的興趣與志向,又能施展他長期積累的科技管理經驗、戰略運籌和綜合能力。
⑧ 濟寧市長梅永紅現在職業
2015.09—— ,辭去濟寧市長一職,加入華大基因並出任深圳國家基因庫主任 ,其間自2016年3月起,擔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
7月14日,華大基因在深交所敲鍾上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兩年前,梅永紅南下深圳,履職華大基因。消息一出便引發關注。在旁人看來,一名在國家部委工作23年、42歲便成為省部級後備、又有地方主政經驗的青年幹部,沒有理由離開。
他沉默兩年。今日,梅永紅打破沉默。
他說,他用十年時間,才變成一個真正有公民意識的官員。地方任職五年,他開始真正了解中國的國情和國民性。
他奉行他的理想主義,用這種方式與這個世界交往,試圖改變,時感挫敗,又不願苟且。褪去官服,他選擇歸零,重新上路。
⑨ 梅永紅的梅永紅首次公開談入職華大基因感受
梅永紅接受南方日報等媒體專訪的部分內容:
記者:大家對您之前的身份很好奇,從山東濟寧市市長的位置上來到了華大基因。您在這里工作也有半年左右了,工作感受如何?
梅永紅:這個問題一般我都不願意回答。反正前兩天已經說了。我先重復一下我前天(3月27日在中國IT領袖峰會上)談的觀點,因為我過去長期從事科技工作,主要是科技政策、科技戰略的研究。我認為我再回到業務當中來,回到華大這樣一個高科技企業來,確實是我的一個理性的選擇。
我曾經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談過,其實官員也是一種職業。我們過去「官本位」的思維根深蒂固,似乎做官就是人生最大的目標,在官場許多人也是把做官、做更大的官作為自己人生唯一的追求。
但是,現在社會已經多元化了,我們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崗位上、不同的位置上去體現自己人生的價值,去為社會做出自己的應有的貢獻。
對我來說,我認為華大這個平台可以讓我的積累、知識能夠得到更多發揮,我能夠在這個平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我們國家生命經濟特別是現代農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現在來華大剛剛過半年,我確實由衷地認為我這個選擇是正確的。一方面就是因為華大這個平台它本身就是開放的,可以吸納更多的資源,將更多的優勢資源、優秀資源吸引到這個平台上一起做偉大的事業。另外,華大是一支非常有活力、非常年輕的隊伍,能夠跟這樣一個隊伍一起來做好中國生命科學、現代農業這篇文章,我覺得這是我一生的福氣。
記者:今天大家對您有很多稱呼,梅市長、梅總、梅老師等等,您最喜歡的稱呼是哪一種?
梅永紅:反正華大(的人)管我叫梅叔、梅老師的都有,你就看著叫吧。
華大農業將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中國「孟山都」
記者:現在國家對種業非常重視,華大農業集團其中有一個業務是農作物育種。請問目前在華大農業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在植物的培育方面如何定位?跟育種企業關系怎麼定位?
梅永紅:種業是農業最基礎的一個環節,實際上現在今天世界上一些大的跨國公司,比如孟山都等公司,最牛的就是他的育種技術和他現在掌握的一些品種。
目前我們國家在新的育種特別是分子育種方面是相對落後的,但是我們也有自身的優勢,一方面是大量的人才,另外,中國還有世界上難得的種子資源優勢。
這兩個因素的結合,使得中國在種業新的革命浪潮中間有更多想像空間、努力空間。華大正是利用自身在種子資源、基因測序、大數據以及數據分析方面全球領先的技術,在種業方面能夠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現在我們已經在眾多領域有了突破了,比如水稻育種技術、小米育種等方面已經有了一些突破。我們還在其他方面展開了一系列布局。我相信所有這些一些努力和成果都將讓中國的種業現在的局面能夠有所改變。
記者:剛才提到水稻育種、小米育種,華大農業有沒有具體的品種?
梅永紅:現在我們還沒有審定的品種。目前在水稻上跟國內有關機構做合作,比如說跟農培高科,跟其他機構展開合作。這種合作實際上是一個平台的概念,就是利用華大在這個方面的資源和優勢,為我們育種單位、種業公司提供技術上的支持,這也是華大種業的業務方向。我們也會利用自身積累在將來擁有種子資源上、獲得自己的知識產權上做一些努力。
記者:目前還不考慮像孟山都這樣做種子方面的培育?
梅永紅:華大有一個研發板塊,就是希望在種業上有一些積累、突破。如果說沒有這個夢想肯定是假的,我們要做農業肯定要在種業上有所作為,但是我們深知我們在這方面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需要在資源、知識、人才上先做更多的積累。我們希望經過更多努力,和國內機構共同合作,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孟山都」。
記者:目前華大在育種上都是跟國內機構合作?
梅永紅:現在目前幾乎所有的現在的種業上的努力都是和國內有關機構的合作,也有我們自身做的。
華大農業集團將加速產業化進程
記者:華大基因很早就涉及農業了,為什麼今天才成立農業集團?在華大集團的生態版圖裡面,農業集團的定位是什麼?
梅永紅:華大確實很早就開始涉及農業,但是據我所知有兩個局限:一個局限是以前華大涉足農業主要是研究,比如小米,2009年開始小米的分子育種,其他方面的情況也多半如此。第二個局限是,華大在過去若干個產業領域所做的努力、安排都顯得比較零散,缺乏一個頂層設計、缺乏一個大目標。
今天華大農業集團的成立,一方面能夠把我們多年積累的技術能夠通過跟其它生產要素、資源的整合,更快、更好地實現產業化;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在中國乃至全球大的農業格局當中找到華大農業的定位。我們要形成自身的頂層設計。 記者:華大基因在農業方面一直是在做科研,還沒有產業化?
梅永紅:那倒不是。過去幾年,我們的重心是在科研領域、是在研究領域。產業化也有一些涉足,但是大規模的進行產業化應該還是剛剛起步。
記者:能不能理解為現在還沒有一個盈利模式?
梅永紅:我們實際上有一些領域實際上已經開始實現盈利了。比如在水產領域,我們去年已經開始盈利了。小米產業現在正在進行盈利模式的設計,去年更多在生產環節做了一些努力,選育品種,投入生產環節,實踐證明這個品種是可行的,我們接下來會在種業、營養品加工甚至農畜結合上來進行布局,以實現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記者:華大農業在上游的科研、中游的育種、下游的種植等方面是親歷親為,還是與合作方競合來做這個事情?
梅永紅:我們更傾向於合作。在有些領域,華大農業肯定會做得更多、更深、更系統,但是有些領域只是在研發上,在科技服務上來做我們的工作,這要根據每個領域不同的情況。
華大農業到底做什麼?
記者:華大農業業務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如果有幾個主線的話,是怎麼來分類?
梅永紅:這也是一段時間我在思考的問題。我們對華大農業的理解有幾個關鍵詞:第一,它是一個平台。華大農業跟其它農業類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是平台。我們這個平台可以跟幾乎所有的跟農業或者生物打交道的領域都有關聯,所以我們農業不大可能局限在某個領域,比如小米、微生物等等。我們涉足的領域非常廣泛。不過這種涉足也是根據情況來做,有些涉足產業完整,有些可能僅僅在高端做一些安排和部署。
第二個關鍵詞是精準營養或者叫健康,確保我們的飲食的安全或者健康。華大農業謀求的大目標是讓我們的百姓吃得更健康、更營養、更安全。我們會在精準食品或者精準營養的方向上做努力,幾乎所有的部署無一不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比如小米,這是很多人不太在意的領域,但我們希望能夠讓小米為更多人享用,讓小米成為主糧來改善大家的營養結構。因為小米是穀物當中營養價值最高的,我們也知道它是一個耐旱子作物,這對於缺水國家來說就是非常重要的。
再比如說水產領域,華大農業也不是簡單去做一般的水產,而是希望我們養出來的魚質量更好,不帶有大家比較懼怕的抗生素、重金屬等有害的東西。我們希望是在受控條件下,讓我們的魚養得更好、養得更快,這也是朝著精準營養的方向去努力。
再比如說微生物,華大農業現在已經有一種益生菌產品,今年將謀劃上市。人類的腸道菌群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套基因組,第一套基因組就是父母給我們的DNA,第二套基因組就是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對於我們人類的健康至關重要,現在是無論科學上還是臨床上都已經證明了。我們通過自己在微生物領域研究改善我們的腸道菌群,使得腸道菌群的有益菌群能夠更多。
第三個關鍵詞是競爭力。中國農業現在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吃得飽的問題,現在面臨在一個開放條件下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問題。
去年以來,我國在眾多的大宗作物、大宗產品上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因為國外在技術、土地規模、政府支持上都有很多優勢,中國眾多領域都面臨著嚴峻的國際挑戰。從根本上來看,我們認為有兩點束縛我們:第一,核心技術特別是種業技術的缺乏,第二,基因規模,或者說是由基因規模所派生的勞動生產率水平的局限。
華大農業就是想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也利用自己在市場當中的品牌價值、動員和集訓能力,在一定區域內、一定范圍內為中國農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作出自己獨到的貢獻。
記者:在區域上,華大農業也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合作夥伴,怎麼定位深圳跟全國其他城市之間的關系?
梅永紅:區域的布局也可以說是我們下一步思考的戰略謀劃。因為中國地域差異性這也是我們最基本的國情之一。南方和北方、東邊和西邊,差異之大可以說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我們就一定會根據各個地方特有的稟賦,根據他自身的自然條件我們來選擇我們切入農業的那個最合適的點。未來比如說像我們現在在北方,我們更多的會把小米的技術、集裝箱養魚技術加以推廣利用。在南方地區,我們也是考慮在改善現有的飲食結構上做一些文章嗎,比如介入水果領域。我們希望做的水果不是一般的蘋果、橘子,而是希望有一些特種的作物豐富我們的菜籃子、米袋子。總之,我們在中國的所有思考都是基於區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來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