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5全球保險公司最新排名
全球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1 、慕尼黑再保險集團;
2 、瑞士再保險公司;
3 、通用/科隆再保險公司;
4 、全球再保險公司;
5、漢諾威再保險公司;
6 、勞合社;
7 、格寧環球再保險集團;
8 、斯考再保險公司;
9 、安盛再保險集團;
10 、安聯再保險集團。
② 國內保險公司排名前十是哪幾家
說到中國保險公司的綜合排名,誰也沒辦法給個定數,畢竟衡量一家保險公司好不好的因素太多了,如:償付能力、理賠糾紛、服務等級、盈利周期、保費收入等等……每個因素都能拎出來弄成榜單進行單獨比較,倒不像是中高考分數那樣,多少分就是多少名。
奶爸這里正哈有一份最新的保險公司排名,好奇的小夥伴趕緊戳《2020保險公司全國排名新鮮出爐!》
衡量選擇一家保險公司,消費者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綜合考慮:
1、品牌規模
如果從險種上看,各家保險公司都各有特點,但如果從安全方面考慮,規模大的保險公司肯定會更穩妥些,萬一保險公司經營出現問題,國家可能會優先扶持規模大、客戶多、影響大的保險公司。
2、產品種類和產品細節
通過各保險公司網站或咨詢電話都可以了解有關產品信息,看看公司產品是否涵蓋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險產品,給買家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滿足更多的保障需求。更重要的是,應當選擇能為客戶量身打造人性化產品的保險公司。
選擇一家靠譜的保險公司難,選擇一份合理的保單更難,如果自己不太懂又想買保險不被坑的話,可以找一家第三方咨詢公司進行咨詢。比如奶爸保,奶爸保是一個互聯網第三方保險咨詢平台,從客戶角度出發,用大數據模型在全網產品中整合資源、篩選比優,推薦真正適合客戶和高性價比的保險配置方案。

③ 到2020年全國保險深度
中國保險業的前景展望[原創]
中國保險業的前景展望
中國人壽四川分公司副總經理向貴朗
(根據演講記錄,未經本人審閱)
一、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
2003年,全世界GDP達到36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約10萬億美元,佔了1/3,歐洲佔了20%,日本佔了10%,其餘上百個發展中國家只佔了10%左右。美國9.11事件發生後,刺激了它的經濟增長,去年經濟增長達到了4%。歐洲、日本也才各自達到1.2%。
國內2003年的經濟情況:
(1)非典的影響。全國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達到9.1%,二季度由於非典的影響,只達到了6.1%。經過中央積極的進一步的完善措施,全國上下一心,下半年經濟回升,全國的GDP達到了116994億元,經濟增長9.1%,是97年以來GDP增長最快的一年。其中,深圳人均超過了6000美元,上海人均達到了5000美元,國內人均達到1090美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
(2)進出口總額達到了85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37.1%,是80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比上年增長9.3%;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2元,比上年增長4.3%。
(4)2003年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000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0.3%,稅收收入達到200450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0.3%。
(5)2003年外資直接投資突破5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由於經濟的增長,使得恩格爾系數(消費比重)下降為城市37.1%,農村45.6%。2003年末,全國人口129270億,其中城鎮52376億,城市化比率達40.53%。
二、金融形勢
(一)銀行業
去年實現利潤1906億元(四家國有銀行),不良資產比例下降了20.4%,不良貸款率下降了17.8%。其中工行實現利潤621億,增長了40%,農行197億,增長了56%,中行570億,建行512億,增長了33.9%。與四家國有銀行相對應的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資產5093.7億元。
(二)證券業
去年底全國上市公司(A、B股)達到1287家,比上年增加了63家,股票市值達到42456.71億元,開戶數達到7025.41萬戶,增長了141.33萬戶,全國有45.5%證券公司盈利。
(三)保險業
全球的保險業2002年保費收入26000多億美元,其中非壽險佔了30%,壽險佔了70%,增長比例為4%。
中國去年保費收入3886.4億元人民幣,增長了27.1%,其中財產險869.4億元,比上
年增長了11.71%,占總保費的22.41%;壽險301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2.36%,占總保費的77.59%;長期險2669.49億元,增長了287.3億元;健康、意外險341.5億元,增長了69.7億元。2002年全國保險賠款84億元,增長了19%,其中淮河流域發生洪水,賠付5億元,上海地鐵四號線滲透水,賠付1.35億元,全國非典賠付500萬。
全國人壽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增長率、市場份額的情況如下表:
單位:億元
保費收入增長率市場份額
中國人壽1620.4625.87%53.82%
平安588.99.5%19.56%
太平洋376.7451.28%12.51%
新華171.85115.27%5.71%
泰康133105%4.42%
美國友邦33.81.12%
太平人壽32.6791.2%1.09%
其它53.5777.42%1.78%
保險業的主體,國內去年年末共有61家,其中24家財險公司,32家壽險公司,5家再
保險公司,37家外資合資公司設了67個營業機構。有19個國家地區的128家外資保險公司機構在中國設了192個代表處。
保險中介機構,2003年末,中國保監會已批准1037家,其中已批准開業的有705家,籌建的332家。兼業代理機構,全國11.7萬家,其中壽險代理68696家。去年代理公司實現保費48.78億元,比上年增長了8.2%,佔全業的2.1%。全國代理人128萬,增長了10萬,加上兼業代理人共150萬。全國通過中介代理機構實現保費收入2892.73億元,增長10%,佔全國保費總額的74.55%。
2003年全國保險業的改革深化:
(1)保監會主席吳定富由中紀委調任過來,保監委升格為正部級,設了18個機構,400人編制。吳主席在報告中強調:把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快速發展。
(2)各省的機構在2004年2月6日全部成立為保監局。
(3)去年保險業的開放,全國開放了15個城市,而且允許外資公司開辦除法定之外的非壽險業務。
(4)監會去年取消了86個審批項目。提高了效率,風氣相對有所好轉。
(5)對於健康險、養老險的專業保險公司,今年看得出相對有些眉目,要准備開業,比如中保、華泰、太平洋(養老)、新華(健康)等。
(6)保監會允許各家機構放寬經營范圍。
(7)外國經紀人公司、再保險公司都允許陸續進入中國。
(8)去年各家保險公司對新型產品開發很重視,全國新產品保費收入1750.2億元。
(9)原來三家國有保險公司相繼改組成功。2003年7月18日中國人保掛牌;2003年6月30日中國人壽成立,8月28日掛牌,12月27日在香港、紐約上市,償付能力是標准值的5.6倍;2003年8月,中國再保險公司更名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又以投資人和主發起人的身份控股設立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三、目前中國保險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1、規模小,密度低。全國保費收入,80年2.8億(全是財險),81年5.3億,其中財險4.77億,82年人身險159萬,全國10.3億。改革開放以來,平均每年增長速度30%,盡管我們發展很快,但整體規模還是很小。美國一家公司一年就達到870多億美元。2002年,全球的保險深度8.6%,我國僅3.3%,世界排名48位;保險密度全球人均423美元,我國僅29美元,排名67位,2003年,我國人均39.54美元。
2、員素質不高,人才奇缺。高層的、內行的、全才的人員缺。現在每年的培訓費用達到550億元。
3、中資公司的經營理念有待深化。中國人壽的賠付能力雖達到6.6倍,但在保險行業我們一定要誠信。民潤保險代理公司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司風:起點高、管理嚴、司風好、講誠信,不能搞浮躁情緒,坑蒙拐騙。
4、誠信建設相對滯後。前幾年,由於缺乏誠信,中國的經濟損失達5585億元。汕頭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城市,領導不得不在全市強抓誠信建設,盡量盡快的挽回損失。我們要以情待人、以信接物、以利接義、以人為本。吳定富主席提出了四個一:打好一個基礎(信息共享),創建一個好的機制(罰戒機制),四位一體(企業自控、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
5、當前的管理水平、服務水平低下,技術水平不高。
6、目前產品比較單一。中國人民銀行調查,全國儲蓄11.6萬億元,其中45%與家庭的養老、健康、子女教育有關。這幾方面恰又與保險是息息相關的,目前市場上人們自己願意買的、符合需求的保險產品很少。所以保險公司有待進一步開發產品,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7、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我們要依法合規經營。
四、保險事業的展望
1、目前是保險業發展的最好時機,我們要把保險業做大做強。
(1)自然災害的損失。我國是一個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農業直接損失達14億。在美國,因自然災害引起的賠付與損失的比例是1:5,中國是1:100。
(2)人為的重大事故發生頻繁。空難、煤礦事故、煙花爆竹、天然氣等事件時有發生。
(3)疾病、疫病的發生。
2、人口老齡化。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佔16%,65歲以上的佔7%,養老需求是現在的10倍。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日本人均4—5份保單,而我國人均還不到1份。保險密度和深度有大的發展空間。
4、企業年金的需求。目前市場存在的潛力需求1萬億,未來5年4.57萬億,未來10年8萬億。
5、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中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之後,民眾的通訊、旅遊、保健、運動等方面的意識增強,相應的也增強了保險意識。
向貴朗簡介:
現任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四川分公司副總經理,高級經濟師。擁有豐富、長期的保險業經營管理經驗,並長期從事保險理論和實務研究,公開發表百餘篇專業論文,其中十餘篇對中國保險業改革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北京500強企業都有哪些啊
以下是500強在北京機構名單的企業名錄列表
美國特雷克斯總公司北京代表處
雷神國際公司北京辦事處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
三菱汽車工業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
鈴木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
小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約翰迪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德國寶馬汽車公司北京代表處
龐巴迪運輸工程服務(北京)有限公司
凸版印刷株式會社北京辦事處
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三洋電機貿易會社北京代表處
美國德州儀器中國公司北京代表處
中美天津史克制葯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金佰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拜耳醫葯保健有限公司
雅培制葯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惠氏制葯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英國英美煙草中國公司北京辦事處
道達爾石化咨詢(北京)有限公司
埃森哲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索迪斯服務有限公司
摩根士丹利資產服務咨詢(中國)有限公司
中青旅勝騰國際旅遊有限公司
埃克森美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
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公司北京代表處
五十鈴汽車公司北京辦事處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北京辦事處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北京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超馬赫國際運輸代理有限公司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北京辦事處
UPS中國總部北京代表處
北京貝塔斯曼二十一世紀圖書連鎖有限公司
北京多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王府井洋華堂商業有限公司
北京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北京山姆會員商店)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NTTDoCoMo,Inc.北京事務所
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歐尚北京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甲骨文軟體研究開發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江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普利司通(中國)輪胎有限公司北京事務所
英邁(中國)商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中翰光電設備(北京)有限公司
法國電信北京代表處
英國BP中國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荷蘭合作銀行北京代表處
株式會社神戶制鋼所北京事務所
安聯保險集團駐中國總代表處
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北京辦事處
德國豪赫蒂夫公司北京代表處
德國電信北京代表處
德國裕寶聯合銀行北京代表處
美林國際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旭硝子汽車玻璃(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德意志銀行北京代表處
美國埃克森中國公司北京代表處
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北京代表處
英國沃達豐亞太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AT&T(中國)有限公司
澳大利亞雪佛龍德士古高庚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北京辦事處
巴西石油公司北京代表處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花旗環球金融中國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第一生命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
荷蘭阿克蘇諾貝爾中國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韓國SK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
法國電力公司北京辦事處
愛思開潤滑油(天津)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伊萊克斯(中國)電器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斯道拉恩索香港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法國標致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荷蘭喜力啤酒公司北京代表處
必和必拓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
阿斯利康制葯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香港安盛援助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日本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
日本(株)大林組北京駐在員事務所
日本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
NTT通信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
英邁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漢高(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美國霍尼韋爾中國公司北京代表處
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默沙東(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發中心
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陶氏益農中國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瑞士再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
美國聯合技術國際公司北京辦事處
加拿大豐業銀行北京代表處
德國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北京代表處
義大利電信公司北京代表處
艾默生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
北京賓士—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
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
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法國電信研發中心有限公司
NEC中國研究院
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斯倫貝謝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NEC (中國)有限公司(日電(中國)有限公司)
義大利菲亞特國際股份公司駐華代表處
美國固特異國際公司北京辦事處
日本夏普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北京代表處
英國英美資源集團北京代表處
德國博世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波音中國有限公司
上海萬寶盛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柯達(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美國麥克森(國際)集團·大中華區北京總部/麥克森(中國)有限公司
德國蒂森克虜伯VDM香港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義大利埃尼公司北京代表處
伊藤忠(中國)集團有限公司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
株式會社韓華北京辦事處
三菱商事(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三星物產(株)北京辦事處
拜耳(四川)動物保健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拜耳(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
阿爾斯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雅馬薩奇國際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北京嘉里威立雅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
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法國巴黎銀行
澳大利亞澳洲聯邦銀行北京代表處
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
蘇格蘭皇家銀行北京代表處
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3M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巴登符騰堡州立銀行北京代表處
英傑華保險有限公司駐中國總代表處
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富通銀行北京代表處
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忠利保險公司北京辦事處
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德國德累斯登銀行北京代表處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香港)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英國保誠保險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聖戈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聖戈班集團中國代表處)
加拿大皇家銀行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瑞士銀行北京代表處
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美國運通銀行北京代表處
高盛(中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代表處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北京辦事處
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
美國紐約人壽國際公司北京代表處
瑞穗實業銀行北京分行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北京分行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
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荷蘭銀行北京分行
惠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日本財產保險公司駐中國總代表處
美國國際集團北京代表處
蘇黎世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
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德國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首創安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美國摩根大通公司
三星生命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
泰雷茲航空電子(北京)有限公司
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北京辦事處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北京辦事處
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
馬士基(中國)航運有限公司
日本航空公司北京辦事處
北京德爾福萬源發動機管理系統有限公司
英國航空公司北京辦事處
偉世通汽車空調(北京)有限公司
芬蘭富騰工程公司北京代表處
斯倫貝謝中國公司
北京甲骨文軟體系統有限公司
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
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美達爾軟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思捷思電腦科技有限公司
斯倫貝謝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四通金考電子辦公技術有限公司
CSC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開發中心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殼牌中國勘探與生產有限公司
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
廣州寶潔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漢高化妝品有限公司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殼牌(中國)有限公司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丸紅(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卡特彼勒(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拉法基屋面系統(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金鷹包裝製作有限公司
美國美鋁亞洲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香港康力斯亞洲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原英鋼)
北京興發水泥有限公司
北京易成拉法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和記黃埔地產(北京朝陽)有限公司
北京世邦信義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
美國斯普林特國際公司中國代表處
上海惠而浦水仙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美國洛克希德馬汀全球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思科系統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
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
日立(中國)有限公司
株式會社電裝北京辦事處
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
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阿爾卡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得利滿水處理系統(北京)有限公司
樂金電子(中國)有限公司(LG)
理光(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聯合利華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希爾頓酒店
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
法國雷諾商用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⑤ 中國人壽保險是私營的還是國企的
中國人壽保險是上市、國有控股企業,屬於國企。
中國人壽保險是唯一一家國內有控股的人壽保險公容司。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成立於1949年,已有58年歷史,是唯一一家國有控股的人壽保險公司。
中國人壽連續五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2007年排192名。也是唯一一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保險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壽險行業的龍頭企業,總部位於北京,
注冊資本282.65億元人民幣。作為《財富》世界500強和世界品牌500強企業——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核心成員,公司以悠久的歷史、雄厚的實力、專業領先的競爭優勢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贏得了社會廣泛客戶的信賴,始終占據國內壽險市場領導者的地位,被譽為中國保險業的「中流砥柱」。

⑥ 哪個保哪些保險公司是國家承認的
四大國務院直屬保險集團是國家承認的。
1、人保空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人保」,下轄人保財險,人保壽險等;
2、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下轄太平人壽,太平保險,太平資產,太平養老,民安保險,中保國際(香港上市)等;
3、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簡稱「國壽」,下轄中國人壽,國壽資產,國壽海外,國壽財險等;
4、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再」,下轄財產再保險,人壽再保險,大地保險,中再資產,華泰保險等。

中再集團的經營范圍包括:
1、經營管理法定分保存續期間的法定分保業務及未了責任,經營管理商業分保業務未了責任;
2、投資設立保險和再保險企業;
3、經營管理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資金運用業務;
4、經營經保監會批準的政策性業務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它業務;
5、實行集團化經營,經營管理公司資產,進行資本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