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方大集團粉飾財務報表

方大集團粉飾財務報表

發布時間:2021-04-25 05:07:52

1. 如何避開財務報表粉飾的坑

所謂財務報表粉飾,是指公司管理層通過添油加醋甚至偷梁換柱來使得財務報表符合投資人「預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行為。財務報表分析的一個假設是目標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可信任和依賴的。
一切都是為了融資。公司想要進行各類融資,業績通常是能否融資和融多少資的重要指標,於是,就有了下面的業績操縱十大手法:

(1)自我交易虛增收入
以自我交易的方式實現收入、利潤的虛假增長。即首先通過虛構交易(例如,支付往來款項、購買原材料等)將大額資金轉出,再將上述資金設法轉給公司的客戶,最終以銷售交易的方式將資金轉回,實現體外資金循環,不但有了實現了利潤虛增,而且還有相應的現金流量。

(2)串謀交易虛增收入
公司或關聯方與其客戶或供應商以私下利益交換等方法進行惡意串通以實現收入、盈利的虛假增長。直銷模式下,與客戶串通,通過期末集中發貨提前確認收入,或放寬信用政策,以更長的信用周期換取收入增加。加盟商模式下,加大對加盟商的鋪貨數量,提前確認收入等。

(3)關聯方扛成本
關聯方或其他利益相關方代公司支付成本、費用或者採用無償或不公允的交易價格向公司提供經濟資源。

(4)體外資金自娛自樂
公司或者控股股東利用公司體外資金支付貨款,少計原材料采購數量及金額,虛減當期成本,虛增利潤。

(5)網路時代李鬼多
採用技術手段或其他方法指使關聯方或其他法人、自然人冒充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客戶與公司進行交易以實現收入、盈利的虛假增長。

(6)當期費用資本化
將本應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的支出混入存貨、在建工程等資產項目的歸集和分配過程以達到少計當期成本費用的目的。

(7)犧牲工資壓成本
人為降低員工和管理層的薪金,階段性降低人工成本來粉飾業績。

(8)該花不花減費用
推遲正常經營管理所需費用開支,通過延遲成本費用發生期間,增加利潤。

(9)該減值不減值
期末對欠款壞賬、存貨跌價等資產減值不足,導致資產虛胖和利潤虛增。

(10)推遲轉固少折舊
推遲在建工程轉固時間或外購固定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時間等,延遲固定資產開始計提折舊時間,從而虛增利潤。

天了嚕,坑多人傻速來。但是,不幸中的萬幸,會計這門商業語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創立了復式記賬法,有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神奇的等式。利潤表虛增的結果通過當期利潤結轉最終都會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高估或者負債的低估,所以投資者可以從整體的視角來看待三張報表以發現粉飾的蛛絲馬跡。

• 利潤表的盈利質量
盈利質量可以從收入、利潤和毛利率三個角度來看。收入和利潤的趨勢性和穩定性最重要,業績能夠粉飾一時卻不能粉飾一世,粉飾是有成本的。毛利率的高低則決定了公司研發投入、銷售、管理投入的能力。

• 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質量
資產質量可以從資產結構和負債率來看,資產的輕重決定了退出的壁壘,資產負債率則決定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 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流質量
經營性現金流與利潤的匹配度說明了盈利質量,而自由現金流則決定了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

毫無疑問,財務報表是投資者能夠直接獲得的公司信息,其質量對分析結果具有重要影響。然而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財務報表使用者不僅需要通過財務報表來獲得信息,還需要依靠對公司所處行業及管理層的分析來解讀財務報表,這樣才能得到更加真實、准確的信息,避開財務報表暗藏的各種坑。

2. 到擔保公司上班,公司讓幫客戶粉飾財務報表,請問這是不是騙貸啊我要不要繼續呆下去

擔保公司是在銀行存有保證金的,根據實力不同,信譽不同,體制不同,所以保證金放大的倍數不同,一般可以放大5-10倍。他只是給客戶提供更方便的貸款條件,如果客戶不能還貸,擔保公司會有連帶責任。擔保公司更注重的是客戶的抵押物,銀行看重的是除抵押物之外的會計報表。這是二者最大區別。
你客戶的會計報表肯定是在銀行評價標准里不合格的,但擔保公司又一定是看重了抵押物夠,所以願意接這單生意,才會讓你粉飾報表,公平的說樓上二位根本不懂其中環節。你可以告訴你的客戶銀行報表的評價標准,客戶可自行修改,為了貸款嘛,你不親手做就可以了。這不是騙貸,你做不做要看擔保公司的實力!實力較強的擔保公司發展空間很大,很快。

3. 財務舞弊和財務報表粉飾的區別和聯系

「財務舞弊」從上世紀90年代末為我們所熟知,美國《審計准則公告第16號》明確規定,舞弊就是故意編制虛假的財務報表。中國《獨立審計具體准則第8號》中對舞弊定義為導致會計報表產生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

財務舞弊按舞弊主體可以分為管理層舞弊和員工層舞弊,按舞弊目的可以分為惡意舞弊和善意舞弊。

財務報表粉飾手段
(一)利用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手法調節利潤

這種手法通常為上市公司與母公司或其他關聯方所用,他們通過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方式,達到其增加利潤的目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與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的決議,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國際廣場有限責任公司18.375萬股權及現金6792萬元,與參股公司世茂建設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濱房地產有限公司50萬股權進行置換。如此一置換,世貿股份2003年年度業績同比猛增25倍。

(二)利用調節營業外收入或補貼收入粉飾年報

這是ST公司慣用的手法。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它不是由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它不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對利潤的影響是暫時的,所以,營業外收入常常成為利潤的「調節器」。

(三)利用對存貨價值的調節進行利潤操縱

首先,存貨計價的方法不同,對企業財務狀況、盈虧情況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期末存貨計價過高或期初存貨計價過低,當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可以產生一定的利潤調整空間。其次,有的企業採用定額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時,將產品定額成本差異在產品和庫存產品之間分攤,本期銷售產品卻不分攤,以降低本期銷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虛列存貨或隱瞞存貨的短缺或毀損,從而達到虛增本期利潤的目的。這樣的做法,雖然使上市公司當年的財務報表好看了,但卻為其今後的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四)利用調節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粉飾年報

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被稱為會計報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寶盆」,前者隱瞞潛虧,後者隱瞞利潤。年報不實的上市公司在應收款或其他應收款方面做文章,從而達到虛增利潤目的的手法屢見不鮮,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難以收回的應收款掛在賬上,以虛增資產。

(五)利用計提手段結合會計估計調節利潤

企業巨額計提秘密准備,使估計計提成了操縱利潤的一種普遍手段。秘密准備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幾種:低估資產、高估負債、不反映某些特定資產的價值、擱置資產價值上漲時的機制調整。

(六)費用「減肥」,利潤「虛胖」

上市公司對當期費用進行調整,也可實現虛增利潤的目的。在實際處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進行調賬,在以後年度逐漸進行分攤,從而達到平滑利潤的目的。

4.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和審計風險的關系

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託管經營、非法或非規范的融資行為等來粉飾財務會計報表.這些粉飾行為的復雜性和隱蔽性,給注冊會計師審計留下了隱患,帶來了極高的審計風險.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對上市公司進行年度審計時,一定要識別會計報表的粉飾行為,防範審計風險. 會計報表粉飾問題不僅現在有,過去也有,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會計報表粉飾一直困擾著會計界.近幾年來相繼出現的幾宗大案,瓊民源、紅光實業、銀廣廈等,其作假手段之高明、性質之惡劣,已引起廣大投資者、債權人和政府主管部門以及會計准則指定機構等對會計報表粉飾行為的極大關注.本文通過對會計報表粉飾的基本環境進行簡要分析,闡述了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討論了提高會計報表質量、防範會計報表粉飾的方法.本文共包括以下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了解我國會計報表粉飾行為的存在,特對我國會計報表粉飾環境進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分別從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的角度來介紹其利潤操縱的動因,對我國上述三種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動機進行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我國防範會計報表粉飾的方法.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造就真實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的需求主體,是防範會計報表粉飾的一條根本性出路.

5. 企業利用關聯方交易進行財務報表粉飾的主要方式有什麼

虛假交易很容易 比如說高於市場價購買關聯方商品 或者高價購買關聯方垃圾資產等等 但是勸你不要亂弄 因為現在關聯方查得很嚴

6. 財務報告粉飾是什麼意思,具體一點,謝謝!

財務報告粉飾通俗地說就是財務報告進行技術處理,做出的財務報告背離財務報告本來面目,看上去好看一些。

財務報告粉飾一般從以下這幾個方面進行粉飾:

  1. 粉飾經營業績

利潤最大化,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當年尤其明顯。典型做法是: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結轉成本、虧損掛賬、資產重組、關聯交易。

利潤最小化,當企業達不到經營目標或上市公司可能出現連續三年虧損,面臨被摘牌時,採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就不足為奇了。典型做法是:推遲確認收入、提前結轉成本,轉移價格。

利潤均衡化,企業為了塑造績優股的形象或獲得較高的信用等級評定,往往採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典型做法是:利用其他應收、應付款、待攤費用、遞延資產、預提費用等科目調節利潤,精心策劃利潤穩步增長的趨勢。

利潤清洗(亦稱巨額沖銷),當企業更換法定代表人,新任法定代表人為了明確或推卸責任,往往採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典型做法是:將壞賬、存貨積壓、長期投資損失、閑置固定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和待處理固定資產等所謂虛擬資產一次性處理為損失。

2.粉飾財務狀況

高估資產,當對外投資和進行股份制改組,企業往往傾向於高估資產,以便獲得較大比例的股權。典型做法是:編造理由進行資產評估、虛構業務交易和利潤。

低估負債,企業貸款或發行債權時,為了證明其財務風險較低,通常有低估負債的慾望。典型做法是:賬外賬或將負債隱匿在關聯企業。

7. 如何從各科目間內在關系判斷財務報表粉飾程度

如何識別會計報表粉飾以評價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是廣大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關心的。筆

者認為,針對我國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慣用手段,採用下列四種方法將有助於發現會計

報表粉飾。

1.不良資產剔除法

這里所說的不良資產,除包括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

凈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等虛擬資產項目外,還包括可能產生潛虧的資產項目,

如高齡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和積壓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不良資產剔除法

的運用,一是將不良資產總額與凈資產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凈資產,既

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有問題,也可能表明企業在過去幾年因人為誇大利潤而形

成「資產泡沫」;一是將當期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和增減幅度與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利潤增

中幅度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超過利潤總額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說

明企業當期的利潤表有「水份」。

2.關聯交易剔除法

關聯交易剔除法是指將來自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

定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關聯企業,以判斷這一企業的盈利基礎是否扎實、

利潤來源是否穩定。如果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於關聯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

就應當特別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不等價交換的方式與關聯交易發

生交易進行會計報表粉飾。

關聯交易剔除法的延伸運用是,將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與其母公司編制的合並會計

報表進行對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

大大低於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注入」上

市公司。

3.異常利潤剔除法

異常利潤剔除法是指將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從企業的

利潤總額中剔除,以分析和評價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當企業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

時,所產生的利潤主要通過這些科目體現,此時,運用異常利潤剔除法識別會計報表粉

飾將特別有效。

4.現金流量分析法

現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現金凈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企業的主營

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的質量。一般而言,沒有相應現金凈流量的利潤,其質量

是不可靠的。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長期低於凈利潤,將意味著與已經確認為利潤相對

應的資產可能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表明企業可能存在著粉飾會計報表

的現象。

抑制會計報表粉飾的若干建議

1.應當要求企業充分披露關聯交易的定價與公允價格的差異、賬款結算方式和支付

時間等。對於明顯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不等價關聯交易,還應當獲取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的批准;對於明顯損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不等價關聯交易,還應當獲取證券兼管

部門的批准。

2.借鑒國際會計慣例,盡快制定非貨幣性交易的准則,對通過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

進行資產重組行為進行規范。為抑制企業借資產重組之名進行「報表重組」,建議將資

產置換和股權置換的差額收益,按一定期限分期攤銷。

3.制定有關資產評估會計處理的准則,對資產評估調賬、流動資產項目評估減值的

會計處理(是作為損益處理,還是沖減資本公積)、處置已評估且發生增減值的資產項

目的會計處理予以規范,防止企業利用資產評估調節利潤。

4.制定資產確認准則,對資產的確認標准進行規范,防止企業將不符合資產確認標

准(筆者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標准在於能否產生現金流量)的項目(如虛擬資產)確認

為資產。對於資產確認准則頒布之前已經存在的虛擬資產,應要求企業予以披露,以便

會計信息使用者評估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5.制定大額費用資本化准則,對借款利息支出、研究開發支出、大額廣告支出等的

資本化行為進行規范,使不同企業對大額費用的會計政策保持一致,以提高會計信息的

橫向和縱向可比性。

6.盡快制定《企業合並》准則,對並購和股權轉讓行為所涉及的利潤確認進行規范



7.制定《合並會計報表》准則,對合並會計報表的編制和披露進行規范,尤其應當

對會計年度內取得或喪失控制權是採用比例法,還是採用推定法編制合並會計報表作出

明確規定。

8.借鑒中國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的《會計報表附註指引》,制定《會計信息披露》

准則,對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所有企業的會計報表及其附註的披露內容進行規范,以提

高會計報表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8. 常見的粉飾財務報告的方法有哪些

(一)利用金融工具准則粉飾報表;: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四類金融資產的重新分類,後續計量,會導致資產定性不同對企業當期損益會造成直接的影響。 (二)利用企業合並准則粉飾報表;故意將商譽抬高。2.大肆計提減值准備。3.操縱收入和費用的確認時點。 (三)利用債務重組准則粉飾報表;企業通過債務重組不僅可以取得「債務重組收益」,而且可以取得「資產轉讓收益」,從而使企業賬面業績出現很大變化,甚至可以造成扭虧為盈的假象。 (四)利用所得稅准則粉飾報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的計稅基礎以及由此產生的暫時性差異計算非常有彈性,再加上所得稅稅率的變動,導致操縱遞延資產和遞延負債機會大大增加。 (五)利用借款費用准則粉飾報表。 1.利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2.利用資本化的借款范圍。3.利用資本化的時點。

9. 有沒有什麼方法識別虛假財務報表

1、虛假財務報表的常見表現形式
一般分為兩類,一是人為編造財務報表數據,二是利用會計方法的選擇調整財務報表的有關數據。
人為編造的財務報表,往往是根據所報送對象的要求,人為編造有利於企業本身的財務數據形成報表。這種形式手段較為低級,或虛減、虛增資產,或虛減、虛增費用,或虛減、虛增利潤等,但往往報表不平衡(子項之和不等於總數)、帳表不相符、報表與報表之間勾稽關系不符、前後期報表數據不銜接等。
利用會計方法的選擇形成的虛假財務報表,手段較為隱蔽,技術更為高級,更難以識別,常見的手段有:
(1)調整收入確認方式,使利潤虛增或虛減。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可以採取三種收入確定方式:A、銷售行為完成(商品已銷售,商品發出,取得權利;勞務已提供),無論貨款是否收到,即可視為收入實現;B、按生產進度確認(完工程度或工程進度);C、按合同約定確認,主要指分期付款銷售方式。同時規定,在確認營業收入時,還應扣除折扣、折讓、銷售退回。造假時,企業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收入確認方式,或調整扣除項目。
(2)調整存貨等計價方法,從而虛增、虛減資產和費用。如通過選擇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使帳面資產或產品成本費用虛增、虛減。
(3)調整折舊計提方法,延長或縮短折舊年限,虛增、虛減成本費用,從而調整利潤的高低。
(4)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資產重組是企業為了優化資本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完成戰略轉移等目的而實現的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但目前資產重組被利用來做假帳,典型做法有:A、藉助關聯交易,由非上市的企業以優質資產置換上市公司的劣質資產;B、由非上市的企業將盈利能力較高的下屬企業廉價出售給上市公司;C、由上市公司將一些閑置資產高價出售給非上市公司的企業。
這些做法的特點一是利用時間差,如在會計年度即將結束前進行重大資產買賣,確認暴利;一是不等價交換,即藉助關聯交易,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母公司之間進行「以垃圾換黃金」的利潤轉移。
(5)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主要方式有:A、虛構經濟業務,人為抬高上市公司業務和效益;B、利用遠高於或低於市場價格的方式,進行購銷活動、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C、以旱澇保收的方式委託經營或受託經營,抬高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D、以低息或高息發生資金往來,調節財務費用。E、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費、或分攤共同費用調節利潤。
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的最大特點:一是虧損大戶可在一夜之間變成盈利大戶,且關聯交易的利潤大都體現為「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或「營業外收入」,但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賺取的「橫財」,往往帶有間發性;另一個特點是非上市公司企業的利潤大量轉移到上市公司,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
(6)利用資產評估消除潛虧。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和謹慎原則,企業的潛虧應當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利潤表予以體現。然而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往往在股份制改組、對外投資、租賃、抵押時,通過資產評估,將壞帳、滯銷和毀損存貨、長期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以及遞延資產等潛虧確認為評估減值,沖抵「資本公積」,從而達到粉飾會計報表,虛增利潤的目的。
(7)利用虛擬資產調節利潤。根據國際慣例,資產是指能夠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項目,即使符合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列入了資產負債表,嚴格的說,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產,由此產生了虛擬資產的概念。所謂虛擬資產,是指已經發生的費用或損失,但由於企業缺乏承受能力而暫時掛列為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和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等資產項目。
企業通過不及時確認、少攤銷或不攤銷已經發生的費用和損失,從而達到減少費用,虛增利潤的目的。
(8)利用利息資本化調節利潤
根據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為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而支付的利息費用,在這些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前,可予以資本化,計入這些長期資產的成本。投入使用後則必須將利息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但有些企業在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後仍將利息費用予以資本化,明顯濫用配比原則和區分資本性支出與經營性支出原則,虛增了利潤。
利用利息資本化調節利潤的更隱秘的做法是,利用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難以界定的事實,通過人為劃定資金來源和資金用途,將用於非資本性支出的利息資本化。
(9)利用股權投資調節利潤
主要做法是在對外投資中,企業根據需要通過選擇權益法或成本法來進行對外投資核算,從而增大投資收益,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如:對於盈利的被投資企業,採用權益法核算,對於虧損的被投資企業,即使股權比例超過20%,仍採用成本法核算。
另外,根據財政部有關規定,如果上市公司以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對外投資,必須進行資產評估,並將評估增值部分計入資本公積,但規定公司將對外投資轉讓時,必須借記與這項投資的資本公積,同時貸記營業外收入。這一規定無疑給企業虛增利潤提供了借口。如公司通過與其他企業協議相互以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投資,評估資產時彼此將對方資產價值高估,再將所持股權轉讓給對方的關聯企業,從而將高估的資產價值作為營業外收入虛增彼此的利潤。這是利用股權投資調節利潤的又一方法。
此外還有利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等科目調節利潤、虛增資本金等。
2、虛假財務報表的識別方法
(1)對人為編造財務報表數據的識別方法:
主要採取掌握證據,對比分析,查帳核實等手段進行,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①盡可能多的通過不同渠道搜集同一時點的財務報表,對比異同點,對差異的數據提出質疑。
②連續向企業要同一時點的財務報表,對有差異的數據進行質疑。
③核對各財務報表內部的平衡關系和報表之間的鉤稽關系,找出疑點。
④與平時觀察掌握的經營狀況進行對比,找出關鍵或重要財務項目的漏洞、疑點。
⑤現場調查,進行帳表、帳帳、帳證和帳實核對。
(2)對會計方法選擇形成的虛假報表的識別方法:
此類情況的會計較為高明,往往做到了報表平衡及帳表、帳帳、帳證等相符,因此在識別方法上宜採取以下一些方法:
①不良資產剔除法
這里所說的不良資產,除包括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等虛擬資產項目外,還包括可能產生潛虧的資產項目,如高齡應收款項、存貨跌價和積壓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其方法的運用,一是將不良資產總額與凈資產進行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凈資產,既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有問題,也可能表明企業在過去幾年因人為誇大利潤形成「資產泡沫」;一是將當期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和增減幅度與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利潤增加幅度相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超過利潤總額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說明企業當期的損益表含有「水分」。
②關聯交易剔除法
關聯交易剔除法是指將來自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關聯企業,以判斷該企業的盈利基礎是否扎實、利潤來源是否穩定。如果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來源主要來自關聯企業,就應特別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存在以不等價交換方式與關聯企業交易從而虛增或虛減利潤的現象。
關聯交易剔除法的延伸運用是,將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與其母公司編制的合並會計報表進行對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大大低於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就意味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轉移到上市公司。
③異常利潤剔除法
異常利潤剔除法是指將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從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剔除,以分析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當企業利用資產重組或股權投資等方式調節利潤時,主要在這些科目中反映,因而對此類情況該方法特別有效。
④現金流量分析法
現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現金凈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的質量。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長期低於凈利潤,將意味著與已經確認為利潤想對應的資產可能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表明企業可能存在虛增利潤的情況。
3、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分析和調整
(1)對損益表的分析與調整
一般情況下,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與調整:
①了解收入確認方法是否前後期一致,如不一致,應按會計的一致性原則予以重新計算調整。如主營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較小,應分析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項目的來源是否真實、合理。
②了解費用支出的確認方法是否前後期一致,如不一致,應按會計的一致性原則予以重新計算調整。如果費用成本過高或過低,則應分析存貨的計價方法、折舊計提方法以及折舊年限是否合理,有無關聯交易形成不等價交換等。
③如果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項目在利潤總額中的比重過大或絕對量較大,或通過前後期報表對比有較大的變動,則應分析對外投資的核算方法是否合理,有無通過關聯交易形成虛增、虛減利潤的情況。
④將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等與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和現金凈流量等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比較差異的大小,判斷分析營業收入是否正常、利潤是否真實可靠。如果損益表中利潤總額較大且主要由營業利潤構成,而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凈流量較小,應收款項(包括應收票據、應收帳款等)較大且出現不正常增長,則虛假利潤的可能性較大,應進一步摸清情況並作相應調整。
(2)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與調整
①流動資產項目的分析與調整:
A、短期投資:關鍵是落實投資的合法有效性。
— 種類有哪些?
— 是否合法合規?
— 投資來源是否真的為閑置資金?如不是,有可能佔用經營資金,來源可能是銀行借款,導致營運資金缺口,影響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
— 是否做過抵押、質押?已抵押、質押的短期投資不能作為償債資金來源,應從資產項中予以扣除。
— 價值如何?市場價格是否高於歷史成本?
B應收票據
— 數量多少?是否真實?如過多,應了解是否屬於正常的商品交易。與前後期報表對比,分析是否與正常經營情況下的發生規律一致等。
— 承兌人是誰?
— 可貼現性如何?
— 期限是否超過所定期限?
— 是否合法?有無拒付事項?
C、應收帳款
— 數量多少?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多大?是否真實?
— 帳齡長短?對呆帳形成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在金融形式較緊張的情況下,購貨單位會以賒購方式作為籌資手段,易導致發生呆帳。分析後對可能發生的呆壞帳應從應收帳款中予以剔除。
— 帳款分布情況?(客戶的分布情況、區域的分布情況)
— 企業壞帳損失和回收政策是什麼?
— 壞帳准備能否彌補損失?
D、存貨
存貨指企業佔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耗用而儲備的物資,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協作件以及商品等。應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 計價方法如何?如在通貨膨脹時,採用後進先出法,高估存貨成本,可減少利潤;採用先進先出法,可低估費用,增加利潤。關鍵要比較前後期採用的會計方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一貫根據會計的一致性原則予以調整。
— 存貨量在流動資產和總資產中的比重高低?與合理的存貨差別多大?其原因是什麼?
— 存貨周轉速度是否正常?
— 存貨結構如何?
材料:過多,是否有不合理超儲積壓

存貨構成內容 在產品:過少,是否生產在萎縮;過
多,是否生產效率低?
產成品:過多,是否銷售受阻?
生產用
生產適應性結構 管理部門用
非生產用
非經營范圍用
質量完好
質量結構 霉爛變質、毀損
冷背呆滯,變現能力差
— 是否作了抵押、質押?
— 變現能力如何?
— 市場價值如何?
E、其他應收款
如數額長期居高不下,應特別關注有如下情況:
— 是否有較多長期未還的個人借款(挪用公款?)
— 對外借款?
— 是否有當地黨政部門平調資金?
— 是否有注冊資本的虛擬處理?
F、其他
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一般不是主要分析項目,但如果數額過大,且時間較長,則要關注其真實性、原因和管理的有效性。
②非流動資產
A、長期投資
經濟過熱?
— 投資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 正常環境?
生產經營擴張需要?
— 流動性如何?(是否有較強的變現能力?)
— 變現價值有多大?
— 盈利能力如何?
B、固定資產
— 原值、凈值占總資產中的比重是否恰當?一般說來,技術密集型企業固定資產價值比重較高,如果過低,有可能缺乏競爭力;勞動密集型企業固定資產價值比重較低,如果過高,有可能出現設備閑置。
— 原值與凈值比較的情況。主要據此分析企業生產技術含量的先進性。
— 折舊方法是否合理?
— 固定資產結構是否合理?
生產用。應分析主要關鍵設備配置與經營規模是否
適應?
非生產用。
— 是否已作了抵押?
C、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
— 真實價值如何?
— 數額大小?
③負債
數量多少?
A、短期借款與長期借款 拖欠情況?還款意願判定。
是否全面反映?
B、應付帳款
— 是否全面反映?
— 帳齡如何?
— 是否經常拖欠?
— 內容是否是貿易負債?
C、應付票據
— 數額大小?
— 付款對象?
— 期限、利率、到期日怎樣?是否與借款期限項沖突?
D、應交稅金
— 數量多少?
— 與交稅期限比較。主要分析是否用借款交稅的可能性。
E、或有負債
或有負債是企業財務報表以外反映的業務,主要指對外擔保、未決訴訟、已貼現未到期票據和質量事故賠償糾紛等。信貸人員一般可通過報表附註、日常調查等渠道掌握情況。主要應分析以下一些內容:
— 數量多少?
— 付給誰?
— 什麼條件下轉化為真實負債?
— 對外擔保是以什麼資產作擔保?
④所有者權益
主要分析實收資本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 無進帳單和驗資證明,在帳表上直接虛擬登記形成虛假資本。這種情況主要通過了解企業的現金(含存款)資金進出情況即可分析出真假並據此予以調整。一般說來此類企業的信貸風險非常高,一經發現,無論是評級還是貸款決策均應予以否定。
— 借款形成資本。企業往往進行如下賬務處理:
借款時:
借: 銀行存款
貸:資本金
還款時:
借: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
貸:銀行存款
對於一個成立不久的企業,如果企業的流動資產構成主要是應收帳款或其他應收款,且一直保持高比例的金額,或應付帳款、其他應付款出現與實收資本相當的借方發生額甚至出現借方余額,則上述情況的可能性較大,應進一步通過查帳弄清事實真相,並對虛假數據進行調整。
在實際工作中,並非對每個企業以及財務報表的每一個項目都要進行詳細的分析調整。一般說來,對重點企業(包括將評為A級以上的企業,或擬決定信貸准入將進行較大額度信貸投入的企業等)應重點分析調整;對某一具體企業,又應對財務報表中的重要項目(包括對銀行債權有重大影響的項目、經分析可能有較大出入的項目等)進行重點分析調整。總的原則是「突出重點,抓大放小」。

閱讀全文

與方大集團粉飾財務報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