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幾年來公司老總早逝
2001年7月,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彭作義先生不幸逝世,終年56歲。
2004年3月,北京大中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凱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逝世,終年52歲。
2004年4月,愛立信中國總裁楊邁猝死,終年54歲。
2004年11月,改革開放的風雲人物、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逝世,年僅38歲。
2005年9月,網易代理首席執行官孫德棣猝死,年僅38歲。
2006年1月,上海中發電氣集團董事長南民,因患急性腦血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7歲。
2006年2月,贛粵高速董事長吳紹明逝世,終年56歲。
2007年4月,綠野木業公司董事長許偉林,因心肌梗塞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2歲。
2007年12月,網路CFO王湛生意外辭世,年僅40歲。
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生瑜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39歲。
2010年4月,北京江民科技有限公司,江民殺毒軟體創始人王江民,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9歲。
2011年2月,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學軍因病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2歲。
2011 年 4 月,山東興民鋼圈董事長王嘉民因病搶救無效逝世,年僅51歲。
2011年6月,德爾惠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原董事長丁明亮因癌症辭世,享年52歲。
2011年7月,原鳳凰網總編輯,百視通首席運營官吳征游泳時突發疾病,經緊急搶救無效病逝,享年39歲。
2013年6月,慧聰網副總裁、首席技術官洪廣志突發疾病,經緊急搶救無效,年僅43歲。
2013年7月,御泥坊前董事長吳立君突發腦疾去世,年僅36歲。
2013年8月,南陽通宇集團董事長王慶來突發腦溢血去世,年僅43歲。
一幕幕悲劇讓人觸目驚心,一個個倒下令人扼腕嘆息,留下的是沉痛的思考!
使命、壓力和無知 , 因為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心和奮斗精神,才讓這些精英們脫穎而出,也因為身居高位,承擔著企業發展甚至生死的責任,隨著競爭愈趨激烈,企業高管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來應對內外環境的變化,謀求企業的利益和長遠的發展。
很多高管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忽視了自己的生活節奏,淡忘了自己的家人需求,無視自己的身心健康,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小車不倒只管推」,讓他們一次次失去修整的機會,一次次在警信頻出的身體上再添加一塊負擔,讓身體和心理的每一個鏈條都緊緊綳著,高速運轉,一粒小小的石子就可以讓這輛高速運轉的「破車」車毀人亡。
B. 德雲社裡的股份,為什麼大部分都掌握在王惠手中呢
文化產品就是這樣,你拿NBA去套就明白了。郭德綱於謙岳雲鵬就是勒布朗字母歌庫里杜蘭特。你要說這個德雲社就是nba,杜蘭特想入股,去開個福建德雲分社就是了。往細處說,李菁何偉曹金為什麼要離開德雲社,說白了也還是股份的問題。李菁是元老,有沒有股份不好說。但是曹金何偉肯定是沒有的。而且這三個肯定還想要管理權。這就相當於杜蘭特不僅想要球員工資,還想要插手合作談判之類的,這就觸動了德雲社的根本。

德雲社是文化類公司,他們本質上不銷售產品,他們的核心元素是人,郭德綱也沒有股份,他不需要股份也可以控制公司,因為他不演,德雲社的業務就進行不下去,他說話的權利無限大,相比起來老王家作為實際控股人基本沒有任何說話的權利只有服從,郭德綱控股只會給自己徒增風險,他還要額外的實繳一部分資金。於謙也是一樣的道理,他不演天王老子來也沒用,所以於謙對公司的實際影響力僅次於郭德綱。
對於他們而言分紅就夠了,股份和分紅是兩個東西,控股的價值和說話的權利在這種以人為核心元素的公司是沒有價值的,實際股東並不能對企業發展有任何實際上的影響,最多指定一下商演計劃,還要看下面人願不願意演。郭德綱和於謙實際上有自己控股的公司,特別是影視傳媒,這是實際銷售產品的企業,這是需要控股的,因為涉及投資影視,發行。
C. 求福田集團老總王金玉的個人資料,聽說他在中央有人好奇,打聽打聽
王金玉,男,1963年生,曾任諸城機動車輛廠廠長,現任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福田汽車)黨委書記、總經理。福田汽車總經理王金玉 1993年,王金玉在時任諸城市委書記陳光的支持下,放棄諸城機動車輛廠的法人資格,採取資產重組的方式,將企業全部資產無償並入北汽摩,企業更名為北汽摩諸城車輛...廠,並很快發展成為全國農用車老大。1996年8月28日,王金玉面向全社會配置資源,組織國內100家法人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了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股份制企業——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公司的黨委書記、總經理。在王金玉的帶領下,福田汽車秉承「科技創造未來」的經營發展理念,累計產銷汽車超300萬輛、銷售收入達到1700億元。連續五年位列中國商用車第一名,在全球商用車領域排名第二。其中,濰坊地區的幾個主要生產基地,奧鈴工廠輕型卡車連續10年市場第一,諸城汽車廠工程車連續10年市場第一。福田產品全部是自主品牌,2008年品牌價值達268.37億元。王金玉曾榮獲中國汽車貢獻獎,全國優秀企業家榮譽稱號。
D. 中國黃金集團的領導成員
宋 鑫 總經理、黨委書記
張廷軍 副總經理
王富江 總經理顧問
劉 冰 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劉叢生 副總經理
杜海青 副總經理
孫連忠 副總經理
王晉定 副總經理
魏山峰 副總經理

E. 通達集團董事長是誰啊!
通達集團的董事長是王亞南。
通達集團專業從事消費類電子電器的精密模具、精專密表面處屬理、精密結構件、精密五金件、光電模組、節能變頻電機、衛星數碼及新材料開發應用,主要為全球消費電子電器、IT、通訊整機產品提供高精密度零部件產品與服務。
2000年通達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擁有幾十項發明類專利,是「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高新技術技企業」。

(5)中來股份王總擴展閱讀:
通達集團由主席兼行政總裁王亞南先生於1988年創立,現已成為全球智能移動通訊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領先零部件方案解決供應商,亦是全球智能手機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王先生領導集團於手機、電器用品、手提電腦外殼及汽車內飾等業務奠下了堅實的基礎。
集團透過技術創新及垂直整合資源,專注生產金屬外殼、模內鑲件注塑和精密橡膠零部件,其生產基地布局長三角、珠三角及福建省,亦一直致力於多個國家及地區建立全球服務網路。成為安永企業家獎2016中國獲獎者是對王亞南先生在地區內的成就和集團的優異成績的重要肯定。
F. 中國融通集團領導名單
1、中國融通資產管來理集源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溫剛
2、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馬正武
3、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董事:楊廣雨
4、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世宏
5、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馬建平
6、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李耀
7、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邵繼江
8、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武藝
9、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組長、黨組成員:周厚國
10、中國融通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智生

11、中國融通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國成
12、中國融通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成子橋
G. 均瑤集團王均瑤董事長是怎麼死的
王均瑤是患腸癌去世的。
王均瑤(1966年9月15日-2004年11月7日),男, 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大漁鎮,企業家。他曾創辦溫州均瑤乳品公司,獲得過「第十一屆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的光榮稱號。2004年11月7日王均瑤因勞累過度,患腸癌,英年早逝,年僅38歲。

(7)中來股份王總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991年7月,王均瑤承包了長沙到溫州的航班,次年創辦了民營包機公司,後來進入國家民航主業。
1992年8月,成立民營包機公司溫州天龍包機有限公司。
1993年,在「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感召下,王均瑤投身乳業經營,在全國建立乳業生產基地,銷售網路遍及全國,逐漸做大了乳業的均瑤品牌,同時涉足賓館業、計程車服務業。
1994年6月,在「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感召下,創辦溫州均瑤乳品公司,均瑤乳業開始起步。
1995年5月創建溫州均瑤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化經營格局形成。
1999年,他到上海發展,在浦東征地200畝,建設均瑤集團總部,2002年,在上海肇嘉浜路買下大樓,重新改造,命名為上海均瑤國際廣場,成為上海首座以民營企業命名的甲級商務樓。
2001年10月,王均瑤這種改善移民生存狀態的行動,作為典型案例在聯合國全球協議論壇上演講。當時,王均瑤作為中國企業聯合會推薦的唯一的企業代表到英國倫敦參與,並簽署了包括民營企業參與扶貧內容在內的聯合國全球協議。
2002年3月以18%的股份入股東方航空武漢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投資國家民航主業的民營企業。
2003年3月王均瑤被推選為全國政協第十屆委員。
H.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領導成員有誰
姓名:抄 陳進行: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襲長、黨組書記;
王野平: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胡繩木: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栗寶卿: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鄒嘉華: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劉傳東: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王森: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熊浩: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紀檢組長、黨組成員;
金耀華: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I. 萬達集團老總是誰
王健林(Wang Jianlin,1954年10月24日—)四川人,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現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
2009年獲得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等機構頒發的「中國光彩事業突出貢獻獎」,獲得國務院頒發的「全國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稱號,獲得中央統戰部等部委頒發的「中國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被中央電視台評為「十年商業領袖」。
2010年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玉樹地震「全國抗震救災模範」稱號。
2011年被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等部委授予 「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先進個人」稱號。
2012年當選「2012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繼2005年之後第二次當選。
2013年當選福布斯亞洲年度商業人物。被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評為「全球百名思想家」之一。
2014年1月21日,當選第十屆中國足球協會顧問。
中文名:王健林(原名王建林)
外文名:Wang Jianlin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省綿陽市
出生日期:1954年10月24日
職業:實業家、收藏家、慈善家
畢業院校:遼寧大學黨政專修班(三年制)
主要成就:中國首富,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中華慈善總會榮譽會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屆中國足球協會顧問,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籍貫:四川省蒼溪縣元壩鎮
妻子:林寧
兒子:王思聰
星座:天蠍座
J. 中國首富王均瑤在臨死前說些什麼令人震驚
我曾經叱吒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裡,我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範。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並不多,到後來,財富於我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的事實,正如我肥胖的身體——都是多餘的東西組成。
此刻,在病魔面前,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 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我也在深夜裡多次反問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價後,已經失去了價值,那麼我現在最想要的是什麼,即我一生的金錢和名譽都沒能給我的是什麼?有沒有?
黑暗中,我看著那些金屬檢測儀器發出的幽綠的光和吱吱的聲響,似乎感到死神溫熱的呼吸正向我靠攏。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應該是更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
無休止的追求財富只會讓人變得貪婪和無趣,變成一個變態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寫照。
上帝造人時,給我們以豐富的感官,是為了讓我們去感受他預設在所有人心底的愛,而不是財富帶來的虛幻。
我生前贏得的所有財富我都無法帶走,能帶走的只有記憶中沉澱下來的純真的感動以及和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它們無法否認也不會自己失,它們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會一直隨著你、陪著你,給你力量和光明……人生最開心的莫過於財富和理想能夠相伴而行。
財富夠基本的生活開支,多餘出來的財富就讓它去服務理想、服務靈魂、服務社會……
愛行千里、命無邊際……你想去哪裡就去那裡,想登多高就去登多高……一切都在你的心裡、在你的手裡……在你的世界裡……
世界上什麼床最貴?——病床!
可以有人替你開車,替你賺錢,但沒人替你生病!東西丟了都可以找回來,但是有一件東西丟了永遠找不回來,那就是生命。

(10)中來股份王總擴展閱讀
王均瑤(1966年9月15日-2004年11月7日),男, 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大漁鎮,企業家。他曾創辦溫州均瑤乳品公司,獲得過「第十一屆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的光榮稱號。
1991年7月,他承包了長沙到溫州的航班,次年創辦了民營包機公司,後來進入國家民航主業。1993年,在「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感召下,王均瑤投身乳業經營,在全國建立乳業生產基地,銷售網路遍及全國,逐漸做大了乳業的均瑤品牌,同時涉足賓館業、計程車服務業。
1999年,他到上海發展,在浦東征地200畝,建設均瑤集團總部,2002年,在上海肇嘉浜路買下大樓,重新改造,命名為上海均瑤國際廣場,成為上海首座以民營企業命名的甲級商務樓。在湖北宜昌徵用西陵劇場黃金地段,開工建設含高級酒店和大型購物廣場的宜昌均瑤國際廣場。接著,又收購了無錫商業集團。
王均瑤承擔中國企業家的義務。2001年10月,王均瑤這種改善移民生存狀態的行動,作為典型案例在聯合國全球協議論壇上演講。當時,王均瑤作為中國企業聯合會推薦的唯一的企業代表到英國倫敦參與,並簽署了包括民營企業參與扶貧內容在內的聯合國全球協議。
1966年出生於蒼南縣大漁鎮漁嶴村。 1983年輟學經商。 1991年7月開辟溫州—長沙首條私人包機航線。
1992年8月成立民營包機公司溫州天龍包機有限公司。
1994年6月在「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感召下,創辦溫州均瑤乳品公司,均瑤乳業開始起步。
1995年5月創建溫州均瑤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化經營格局形成。
1998年2月溫州均瑤賓館建成運行,集團開始向產業多元化發展。
1998年10月以68萬元/輛的高價拍下百輛溫州計程車經營權。
1999年12月均瑤集團總部移師上海。在浦東征地200畝,建設均瑤集團總部,
2002年3月以18%的股份入股東方航空武漢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投資國家民航主業的民營企業。 2002年10月在上海肇嘉浜路收購上海「金匯大廈」,命名為「上海均瑤國際廣場」,成為上海首座以民營企業命名的甲級商務樓。緊接著又收購了無錫商業集團。
2003年3月王均瑤被推選為全國政協第十屆委員。
2004年11月7日王均瑤因勞累過度,患腸癌,英年早逝,年僅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