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奕聰的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黃奕聰,原籍中國福建省泉州市羅溪鎮。1923年出生於家鄉。1930年,隨母親離開家鄉,到印尼蘇拉威西的望加錫與父親團聚,從1931年到1941年間,黃奕聰先後在當地華僑小學、光華中小學學習,受過一定的中華文化教育的熏陶。1942年2月,日本侵略軍佔領印尼各地後,正在高中學習的黃奕聰被迫輟學。日軍佔領望加錫時期,黃奕聰在家中協助雙親謀生。不久他自己向一些糖果、麵包、餅乾等商家賒購一些食品,到望加錫各地沿街叫賣,獨立謀生。
創業及金光公司的誕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荷蘭殖民軍卷土重來,侵佔了沿海各大中城市,印尼人民展開了爭取民族獨立的解放斗爭。當時各種食品及日用品奇缺,特別是印尼共和軍控制的地區更是如此。黃奕聰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開始自營食雜店。後來他創辦了一家小型麵包餅干廠,將其產品供應蘇拉威西中部及北部地區,同時又從這些著名的椰干產地購買椰干到望加錫經營銷售。50年代初,他開始直接從椰農手中收購椰子,加工干銷售到爪哇泗水、雅加達等地,每月可銷售一千噸左右。隨著經營的順利發展,五年間,他已成為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椰干商。
1956年,他為了進一步擴展事業,從望加錫移居到東爪哇省首府泗水市。不久,即在任抹縣(Jember)新河地區(Kali Baru)購買了一座面積有2000公頃的小橡膠園和咖啡園,投資共一百多萬盾。這在當時是相當大的數目。然而經營不久即因工人中間經常出現罷工等麻煩事,使他無法獲利,只好將該園賣掉。後轉到西爪哇省,在西冷縣(Sereug)地區購買了一家椰油廠和一家碾米廠。不久,遇到同樣的困擾,他只好又將這兩家工廠賣掉。他總結了這兩次失敗的教訓,1960年移居首都雅加達,於同年創辦了「金光公司」(C.V.Sinar Mas),主要經營農土特產品進出口業務,輸出的主要產品是他曾經營過的拿手產品椰干及肉豆蔻,輸入則以煙紙、丁香及紡織品等為主。黃奕聰在解釋為什麼採用「金光」兩字作為其企業名稱時說:「金子是世界上最有價值和貴重的東西,而閃光的金子則意味著有好福氣。黯淡無光澤的金子是沒有什麼價值的,即使有,也無法和爍爍閃光的金子相比,這就是我選擇『金光』作為公司名稱的想法。」60年代上半期,由於各種原因,「金光公司」的生意雖有一定的發展,但速度及規模都很有限,只是一家中小企業。
金光集團的形成與發展
1967年,印尼開始了以經濟建設發展為中心的新秩序歷史時期,印尼政府先後頒布了「外國資本投資法令」和「國內資本投資法令」,實施了新的第一個五年社會經濟建設規劃。同時還頒布了「印尼華人的基本法令」,其中規定動員和利用華人資金積極參與印尼各項社會經濟建設。華人企業的發展因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黃奕聰敏銳地認識到這是發展企業的大好時機。因此,他集中力量重新經營椰干生意。1968年,他開始籌備建立椰油煉制廠。他和林紹良共同投資2000萬盾,正式創建了「印尼萬雅老比東油廠」(Pabrik Bitung Manado Dil Indonesia)簡稱「比摩利油廠」(Bimoli),生產銷售以「比摩利」為商標的食用油。「三林集團」擁有55%的股份,「金光集團」擁有45%的股份。該油廠是在黃奕聰兼任總經理的「金光強力精華有限公司」的直接領導管理下生產經營的。隨著生產經營的不斷擴展,「三林集團」派了約翰納斯·哥佐(Johnnes Kotjo)為代表,出任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黃奕聰最初派其女婿賴文輝(印尼姓名魯迪·麥羅阿,Rudy Maeloa)為代表參加領導經營。1985年4月5日賴文輝不幸病逝。黃奕聰後委派他的第六個兒子黃榮年負責領導該集團農業及農產品貿易。「比摩利」食用油煉制廠於1970年全部建成。除有煉制椰干、棕櫚油等的機器設備、廠房外,還有自建的巨型蓄油池,職工宿舍及各種福利中心等。蓄油池的油可直接從油管輸送到停靠港口岸邊的輪船油倉。為了保證原料供應,黃奕聰和林紹良、陳江和(金摩王子集團老闆)及印尼民族企業家蘇特維卡特莫諾(Sudwikatmono,蘇哈托總統的同父異母兄弟)共同投資創建聯營「金光沙單種植園」(Perkebunan Sandang Mas)。該種植園擁有15萬公頃土地,主要種植棕櫚、可可及橡膠。到1983年「金光強力精華有限公司」組建時,除有比摩油廠外,尚有10家分公司(工廠),「金光沙單種植園」則附設有16家子公司。到80年代初期,比摩利油廠已成為最大的食用油企業,黃奕聰被譽為「食用油大王」。
然而,隨著「金光強力精華有限公司」成為「金光集團」和「三林集團」利潤豐厚的主要經營企業之一,在公司股權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兩個集團之間產生了矛盾和分歧。1990年,黃奕聰的「金光集團」將其股份轉讓給林紹良,退出了「金光強力精華有限公司」及其經營的比摩利油廠,另起爐灶,創建了「菲爾瑪」(Filma)食用油企業。
由於黃奕聰及其金光集團二十多年來專門生產經營食用油,並享有「食用油大王」的美稱,加上其產品質量優良,甚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信任,因此,「菲爾瑪」牌食用油銷售頭三個月,平均每月銷售量即遞增40%,1992年已迅速從爪哇市場擴展到全印尼,經營第一年即獲利140億盾,成為「三林集團」「比摩利」牌食用油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1992年,「金光集團」還和澳大利亞「美多利儀器有限公司」(P.T.Meadow Lea Food)聯合投資,在雅加達創建「印尼金光美多國際有限公司」。「金光集團」投資490億盾。該公司的工廠設在雅加達,年產食用油56萬噸,這將大大提高「金光集團」食用油的競爭力。
70年代中,黃奕聰的「金光集團」在經營發展食用油企業的同時,還開始參與發展造紙工業。80年代,隨著該企業集團的不斷擴展,造紙工業已成為「金光集團」中比食用油企業經營規模更大、利潤更豐、地位更重要的首位核心企業了。
1977年,黃奕聰在東爪哇的摩約格多(Mojokerto)創建了「吉偉化學(廠)有限公司」(P.T.Tjiwi Kimia)。1978年,黃奕聰將該廠擴展為生產紙漿及造紙的企業,並易名為「吉偉化學紙業有限公司」,派其女婿賴文輝擔任總經理。創業之初一切從頭開始,是比較艱難的。經過十幾年的奮斗,到1990年,該廠已擁有可製造一百多種書寫紙、印刷用紙的生產線8條,年產量達19.4萬噸;擁有製造各種文具紙製品的機器30台(套)年產量達9.8萬噸。到1993年,「金光集團」所屬的紙業集團年產紙漿量達到了80萬噸,紙製品產量則達到了74萬噸。為了保證造紙原料供應,進一步發展生產,「金光集團」還建設開發了森林基地。黃奕聰及其「金光集團」決心將其所屬的紙漿、造紙及文具企業辦成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紙業集團。今天,黃奕聰除被譽為「食用油大王」外,還被譽為印尼「紙業大王」。
從企業家到銀行家
黃奕聰及其「金光集團」參與金融銀行業相對來說比較遲,這一方面是由於70年代以前他主要致力於創建發展食用油業及造紙業,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資金力量尚不夠強大。70年代,隨著「金光集團」食用油及造紙業的逐步發展壯大,經濟力量增強,黃奕聰開始參與「印尼國際銀行」的經營活動,但投入資金尚不多,也沒有參與領導及經營管理工作。
隨著「金光集團」的食用油工業及造紙業的進一步發展,其資金力量日益雄厚,這時創辦一家銀行已成為該集團的迫切需要。辦銀行既可為「金光集團」各企業的經營活動、融資、信貸及結算等提供便利,又可向金融銀行業擴展,壯大「金光集團」的整體實力,向多元化企業集團進一步邁進。與此同時,「金光集團」可以銀行為核心,作為組織、協調各企業資金配置及企業擴展的後勤部和參謀部。因此,1982年8月,黃奕聰的「金光集團」投巨資收購接辦了「印尼國際銀行」。
「印尼國際銀行」(Bank Internasional,縮寫為BII)創建於1959年5月15日,本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市場銀行。黃奕聰投資100多億盾收購該行大部分股權後,即大力進行整頓。首先,他組建了新的董事會及銀行經營領導管理機構,自任董事長。
與此同時,黃奕聰用高薪聘用了一批受過高等教育,有工商管理、金融、財會等專業學歷的專業人員擔任各部門領導職務。整頓之後,「印尼國際銀行」獲得迅猛發展。到1984年,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該行資產總額即增至600億盾。隨著銀行業務的擴展,該行先後在雅加達、泗水、棉蘭、三寶壠、烏絨班當、巴里巴板、芝馬墟等地的幾十個大中城鎮設立了分支行或辦事處。1988年,該行已是在近百家私營民族銀行中列居前十名的一流銀行了。同年,坐落在雅加達金融中心譚林大街22號的「印尼國際銀行總行大廈」正式建成啟用。1988年11月8日,「印尼國際銀行」被印尼政府財政部正式批准升格為外匯銀行。1989年10月,「印尼國際銀行」股票正式在雅加達及泗水兩市的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此時,該行的總股票為3億股,總金額為3000億盾。
1988年,「印尼國際銀行」與日本「富士銀行」合資創辦了「印尼國際富士銀行」,與法國「勞埃德信貸銀行」合資聯營「印尼勞埃德信貸銀行」。這兩家銀行創辦後的頭一年,成績尚不顯著,但1990年後,它們的業務取得相當大的進展。1991年,這兩家銀行在印尼19家與外國資本合資聯營的銀行中,已居於中上地位。
黃奕聰的「金光集團」在「印尼國際銀行」迅速擴展並取得成功的同時,還不斷地創辦了經營外幣兌換、證券債券交易、租賃及人壽與財產保險的金融機構,使「金光集團」的金融銀行業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從而使「印尼國際銀行」形成為一個經營銀行、保險、各種證券債券、租賃及非銀行金融財務業務的銀行企業集團。其屬下的企業公司從1988年的10家、1990年的19家發展到1992年的22家。1990年「印尼國際銀行」在全印尼的分行已有85家。1992年3月,除雅加達總行外,有6家地區主要分行、分行支行及辦事處共105家。此外在新加坡設有一家代表辦事處,在南美洲的喬治敦設有一家分行。1992年「印尼國際銀行」的總資產已達4萬億盾,銀行集團系統的全部職員人數已達3.5萬人,無論從資產、經營效益等方面看,「印尼國際銀行」都已躋身於印尼私營民族銀行的最前列,成為最著名的五大私營銀行之一。1990年,在全印尼118家私營民族銀行中,「印尼國際銀行」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黃鵬年(黃奕聰的第三個兒子)被推舉為全國十佳銀行家之一,且名列第二。黃鵬年說:「我們希望『印尼國際銀行』在不久的將來,將名符其實地成為真正的國際性銀行。」
金光集團的其他企業
黃奕聰像所有大企業家一樣,在發展事業方面雄心勃勃,對各種領域都有興趣。他的「金光集團」除了擁有食用油業、造紙以及金融銀行三大主要骨幹企業集團外,還積極向其他領域擴展。
1991年初,「金光集團」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及籌備以後,與南朝鮮著名的生產化學及塑料產品的「幸運企業集團」合資創建「金光幸運塑料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各種規格的工業及家用塑料產品。
為了滿足造紙業的電力需求,黃奕聰在西爪哇的西冷縣(Serang)和東爪哇的摩約格爾多縣(Mojokerto)分別建造了兩個發電量各為105兆瓦和70兆瓦的發電廠。建廠前經過多方的了解咨詢與考察後,黃奕聰認為中國的火力發電廠成套機器設備較為先進,價格合適,因此,投資2億美元向中國四川機械出口公司購買了5套發電機組設備,並由該公司派遣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全部安裝,保證了電廠的建成啟用。
1983年2月7日,「金光集團」和「三林集團」及「香港斯丹奈爾·阿爾特有限公司」(Stannel ArtLtd Hong Kong)聯合投資4千萬美元,創建了一家從事化工原料烷基苯的化學工業企業「翁姑爾英達企業有限公司」,該廠建於西爪哇美拉克(Merak)地區,是印尼第一家生產製造烷基苯化工原料的企業。1992年,該廠已向美國、歐洲及台灣等地區出口重烷基及輕烷基化工原料,產銷值達155億盾。
「金光集團」在80年代開始參與開發經營房地產產業。1986年,黃奕聰和印尼著名企業家普羅波蘇德佐(Prbosutedjo)共同投資建立了「祖國使者有限公司」(P.T.Duta Pertiwi),主要經營芒加都亞地區的房地產業。該公司投資3千多億盾,購買了芒加都亞地區的28公頃土地,是該地區擁有最大地皮的企業之一。
「金光集團」與漢斯藍利(Hons Ramil)共同投資興建了「青景住宅區公寓」(Gneen Niew Aractment),共建有159套住宅,這個住宅區和上述芒加都亞地區的住宅不同,這里主要不是供給當地居民永久定居而是供給國外或印尼其他各地的投資者購買或租賃居住的公寓。1992年上市僅兩個月,即已有35%的住宅被預購。
「金光集團」興建經營的其他主要房地產業還有在「金光使者花園」興建的「金光羅克斯辦公大廈中心」,在雅加達市城區最熱鬧的華人商業區班芝蘭大街興建的「伊卡人壽保險公司大廈」,在「白芝巴卡」地區(Cewpaka Putih)興建的包括辦公樓、商貿中心及住宅等的混合建築群等。此外,「金光集團」還與著名房地產業大王徐清華(印尼姓名芝布特拉Ciputra)共同投資經營「布米·塞爾旁·達瑪伊」(Bumi Serpong Danmai)地區的房地產,擁有其中40%的股權,在雅加達最著名的譚林大街興建的「印度尼西亞大廈」擁有25%的股權。「金光集團」今後在房地產業的發展戰略是開發雅加達市郊,計劃收購及興建一系列辦公樓及住宅區建築群。
「金光集團」還向農、林、漁業擴展。1992年底該園生產的香蕉已出口銷售到國外,與此同時,該集團和菲律賓一企業在蘇拉威西合資聯營養魚場,並創辦了一家金槍魚罐頭工廠。另外還興辦了茶葉種植園等等。「金光集團」已形成一個名符其實的多元化企業集團。
亞洲金融危機
但是,正當黃奕聰從椰子大王、造紙大王一個華麗轉身晉身為金融銀行界新貴時,史無前例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了。鈔票大幅貶值,印尼國際銀行虧欠20多億。此時,黃奕聰本可以申請破產,這樣就可以轉駕全部債務,日後待時機以其它方式東山再起。但黃奕聰沒有這樣做,這有違他的「信、義」之心。 黃奕聰之幼子黃榮年:「(他說)不能因為有什麼挫折不把債還掉,借錢還錢再借不難嘛,這是他的想法。所以他倒了幾次,因為時代的不同,政策變了,還有很多人願意幫他,所以才有今天的局面。」此時,金光集團的地產項目力挽狂瀾,扭轉了敗局。其實早在八十年代初期,金光集團就進軍了地產界。金光旗下僅其在雅加達近郊的衛星城,就佔地6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80萬。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印尼國際銀行遵照印尼政府的要求,開始對其資本結構進行調整,金光集團所佔的股權降至18%,2001年,金光集團完全退出了印尼國際銀行。但是到了2005年,金光再出重拳收購了印尼的SHINTA銀行,並於2007年將其更名為金光銀行。新銀行的成立昭示著金光集團在金融銀行領域走過寒冬,浴火重生。
其實早在1991年,黃奕聰就將集團事務交給子女們,全身退居了二線。有人說,作為家族企業,第二代華商會比第一代華商有更大的成就,因為他們本身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上他們大多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青出於藍必勝於藍。但是,如果沒有第一代華人華僑頭頂烈日、腳踏黃土的開天闢地,華人的身影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如此鮮明地綻放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他們勤勉克己、奮斗不息的精神照耀著後來人的坦盪前程。

『貳』 黃奕聰的介紹
黃奕聰(Oei Ek Tjhong,1923- ),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查雅(Eka Tjipta Widjaja),印度尼西亞華人企業家,印尼華人企業集團「金光集團」的創辦人和前董事長。20世紀80年代以來,黃奕聰的「金光集團」一直被印尼或東南亞有關經濟刊物列為印尼全國最大的200家企業集團之一,是僅居於林紹良「三林集團」和謝建隆「阿斯特拉集團」之後的第三大企業集團。1993年,謝建隆將他的「阿斯特拉集團」股票出售並退出該企業後,黃奕聰及其企業集團已躍居第二位。1995年,黃奕聰榮獲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哈托頒發的社會奉獻忠誠勛章。1996年,榮獲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頒發的1996年新興市場最佳總經理獎。1黃奕聰退居二線後,現由其長子黃志源任金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亞洲全球》雜志公布的2011年印尼十大富豪排名榜,黃奕聰以120億美元家產晉升為印尼首富2。《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13年印尼富豪榜,黃奕聰及其家族以70億美元資產排第二位3。

『叄』 四川地震企業捐款
1000萬
人保集團
3791萬
農業銀行
6400萬
中國銀行
1000萬
泛海控股
1000萬
民生銀行
1000萬
輝瑞
1000萬
南航
1500萬
觀瀾湖
1600萬
中國人壽
1000萬
聯想集團
5104萬
建設銀行
4900萬
工商銀行
1100萬
華僑城
1200萬
交通銀行
1000萬
中國石化
1000萬
國開行
1000萬
中國石油
1000萬
中遠集團
2000萬
益海嘉里
6000萬
富士康科技
1000萬
海爾
1000萬
安踏
1000萬
比亞迪
一億
台塑集團
1000萬
中海油
1761萬
興業銀行
1000萬
中化集團
1000萬
中國海運
1500萬
賽諾菲-安萬特
1000萬
復星集團
1200萬
水井坊
1510萬
招商銀行
1000萬
中煤集團
1000萬
上汽集團
1050萬
現代汽車
1000萬
吉利集團
1000萬
藍光集團
1000萬
匯豐銀行
2000萬
百麗國際
1000萬
強生
1200萬
華夏銀行
2600萬
中信集團
2103萬
廣汽集團
2100萬
金光集團
1765萬
光大集團
1100萬
佳能集團
5000萬
潤泰大潤發
2000萬
伊泰集團
1125萬
恆大地產
200萬美元
通用電氣
1000萬
明基友達
1000萬
鞍山鋼鐵集團
1000萬
韓國SK集團
1100萬
中航集團
1000萬
華發股份
1000萬
東方希望集團
1000萬
世茂集團
3000萬
三星
1000萬
國機集團
3500萬
中國平安
1000萬
松下電器
1200萬
招商局集團
1000萬
鄂爾多斯
1000萬
中國網通
1000萬
中興通訊
1249萬
李寧公司
1500萬
上交所
1700萬
LG集團
1120萬
百威啤酒
1000萬
葛蘭素史克
1100萬
北京現代
1103萬
廣州本田
1000萬
中信銀行
1100萬
深交所
1030萬
江蘇瑞華投資
1000萬
茂業集團
2859萬
首都機場
1000萬
浙江新湖
1000萬
海通證券
1500萬
拉法基瑞安
1140萬
寶鋼集團
1000萬
盛大
1600萬
奇瑞汽車
1115萬
廈門建發
1000萬
聯合利華
1200萬
伊利集團
1519萬
南方電網
1500萬
Google
2100萬
華能
1000萬
歐尚
1000萬
騰訊
1000萬
延長石油
1200萬
中國聯通
1000萬
美的
1715萬
中國電信
1500萬+500萬元物資
金鑼
2000萬元款物
哈葯集團
300萬元+1500萬物資
三一重工
500萬元+500萬物資
新希望集團
2000萬設備
中聯重科
1130萬元款物
東風汽車
1500萬元現金及物資
邁普
1010萬元款物
蒙牛乳業
2000萬元款物
達芙妮
1000萬元+500萬物資
金立手機
1000萬元葯品
揚子江葯業
2500萬元葯品
修正葯業
300萬元+700萬物資
中糧捐助企業(500萬-1000萬)(以新聞發布時間為序)更多>>
500萬
蘇寧電器
600萬
海信集團
652萬
長虹
400萬+100萬葯品
方正集團
近500萬錢款
愛立信
600萬
中國保險集團
500萬
康佳集團
500萬
浦發銀行
600萬
上海期貨交易所
500萬
華為
500萬
網易
560萬
北京銀行
500萬
太平洋保險
800萬
中金公司
500萬
好利來
500萬
恆安集團
952萬
招商證券
800萬
中國五礦捐助企業(500萬以下)(以新聞發布時間為序)更多>>
300萬
家樂福
100萬
瑞星科技
300萬
新東方
200萬
空中網
260萬
銀華基金
300萬
玫琳凱
100萬
建信基金
200萬
中國銀聯
100萬
嘉實基金
200萬元物資
匯源果汁
100萬
雅士利
300萬
華碩
百萬元牛奶
光明
100萬
南方基金
210萬元
英特爾
100萬
工銀瑞信
300萬元葯品
仁和集團
300萬
ACER
400萬
微軟
210萬
戴爾
150萬
華夏基金
150萬
完美時空
300萬
勁霸男裝
300萬
中投證券
200萬
千金葯業
500萬款物
金佰利
315萬
紅牛
150萬奶粉
聖元
120萬
三鹿
250萬
東原集團
200萬
思科
300萬
燕京啤酒
300萬
家樂福
100萬
瑞星科技
300萬
新東方
200萬
空中網
260萬
銀華基金
300萬
玫琳凱
100萬
建信基金
200萬
中國銀聯
100萬
嘉實基金
200萬元物資
匯源果汁
100萬
雅士利
300萬
華碩
百萬元牛奶
光明
100萬
南方基金
210萬元
英特爾
100萬
工銀瑞信
300萬元葯品
仁和集團
300萬
ACER
400萬
微軟
210萬
戴爾
150萬
華夏基金
150萬
完美時空
300萬
勁霸男裝
300萬
中投證券
200萬
千金葯業
500萬款物
金佰利
315萬
紅牛
150萬奶粉
聖元
120萬
三鹿
250萬
東原集團
200萬
思科
300萬
燕京啤酒
企業捐贈 更多>> 藍月亮情系災區 愛心捐贈103萬物資 (05-16 16:40)三九醫葯情系災區 捐贈百萬葯品 (05-16 16:39)ITAT集團為四川災區首批捐贈300萬 (05-16 16:37)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全系統捐款800萬元 (05-16 16:36)中金公司捐款500萬 (05-16 16:34)藍天群光集團率先捐款2000萬 (05-16 16:34)安信證券向災區捐款877萬元 (05-16 16:30)達能集團300萬錢物賑濟地震災區 (05-16 16:27)諾華向四川災區捐贈價值1500萬元現金和葯品 (05-16 16:25)光大永明人壽及股東向地震災區捐款1865萬元 (05-16 16:23)華碩集團捐款1200萬元援助地震災區 (05-16 16:17)香港泰山集團捐款人民幣200萬元 (05-16 16:14)石獅市富貴鳥集團捐款500萬元 (05-16 16:13)達能集團為災區捐款250萬元及價值五十萬物資 (05-16 16:05)中國聯通向地震災區捐款1200萬 (05-16 16:03)天明集團向四川災區捐款現金200萬元 (05-16 15:59)中國五礦向四川災區捐款1136萬元 (05-16 15:53)美的向災區捐款達1000萬元 (05-16 15:52)白象食品集團向災區捐款150萬元 (05-16 15:48)理光集團向災區捐款200萬元 員工捐助進行中 (05-16 15:45)中石油第二批捐款1300萬元支援抗震救災 (05-16 15:43)金伯利鑽石萬人抗震救災獻愛心捐款120萬元 (05-16 15:26)索貝數碼科技股份公司捐款100萬支援地震災區 (05-16 15:24)惠普公司及員工首批捐贈830萬現金及設備 (05-16 15:13)中國電信向災區人民捐款1715萬元 (05-16 15:08)延長石油1000萬元支援災區抗震救災 (05-16 15:04)九芝堂為災區人民捐贈200餘萬款物 (05-16 15:02)招商證券啟動第四輪救災 員工捐款202萬元 (05-16 14:56)小洋人乳業再伸援手 捐價值百萬元乳飲料 (05-16 14:51)小洋人生物乳業集團公司向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6 14:49)騰訊落實第三批捐助累計總額達1000萬元 (05-16 14:38)歐尚捐資1000萬人民幣幫助四川強地震受災同胞 (05-16 14:19)激動網推出我想回家災區孤兒領(助)養行動 (05-16 14:15)海天味業捐款300萬元支援災區 (05-16 14:14)立白集團向震區捐款100萬元 (05-16 14:09)至16日9時工商銀行捐款4900萬 (05-16 14:07)谷歌將向災區追加捐贈1400萬元 (05-16 13:57)阿里巴巴集團捐款籌款200萬賑災 (05-16 13:40)南方電網公司向災區捐款1519萬元 (05-16 13:39)上汽通用五菱向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6 13:36)諾和諾德(中國)制葯有限公司捐贈100萬元 (05-16 13:33)中冶京誠公司向地震災區捐款124萬元 (05-16 13:29)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捐助100萬元 (05-16 13:27)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向地震災區捐款500萬 (05-16 13:26)香港中資企業共捐款1822萬港元 (05-16 13:23)上海索迪斯向地震災區捐贈100萬元 (05-16 13:20)石葯集團向四川災區捐款捐葯1200萬元 (05-16 13:20)美國角聲基金會向地震災區捐贈100萬元 (05-16 13:16)伊利集團向災區捐款捐物1200萬元 (05-16 13:15)江蘇華瑞集團向地震災區捐贈款物500萬元 (05-16 13:15)匯中天恆公司向災區捐款113萬余元 (05-16 13:12)杜邦中國集團公司向地震災區捐贈物資102萬元 (05-16 13:10)花旗中國累計捐款500萬元 (05-16 13:09)達因葯業向中國紅基會捐贈150萬元 (05-16 13:09)北京中鑫源公司向地震災區捐款300萬元 (05-16 13:08)中科專利商標代理公司向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6 13:07)金佰利公司捐贈人民幣100萬元 (05-16 13:03)帥康首批捐款108萬元 (05-16 13:02)山西聯盛集團向紅基會捐款2000萬元 (05-16 13:01)渤海銀行向地震災區捐款181.23 萬元 (05-16 12:55)香港美亞認捐百萬 (05-16 12:53)紅雲集團抗震救災義捐270餘萬元 (05-16 12:51)雀巢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產品 (05-16 12:49)橡果國際捐款300萬元支援災區 (05-16 12:43)太陽石葯業120萬物資和錢款支持災區 (05-16 12:40)小豬班納童裝捐款800萬援助汶川震區兒童 (05-16 12:18)聯合利華捐助1000萬人民幣賑災 (05-16 12:09)新華都集團向地震災區捐贈500萬元用於教育重建 (05-16 12:04)270餘萬元:紅雲集團抗震救災義捐正在進行時 (05-16 12:03)中糧緊急調撥七百萬物資全力支援四川災區 (05-16 12:00)ABB向中國地震地區災民捐款100萬元 (05-16 11:54)廈門建發集團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資1115萬元 (05-16 11:46)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向災區捐款200萬 (05-16 11:44)思科捐贈200萬元人民幣援助中國地震災區 (05-16 11:42)深圳私募向災區獻愛心 首批捐款147萬多元 (05-16 11:42)長城電腦向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6 11:40)橡果國際向地震災區捐款300萬元 (05-16 11:37)奇瑞向災區捐資超過1600萬元 (05-16 11:29)泰康人壽累計向地震災區捐贈700萬元 (05-16 11:15)盛大向四川地震災區追加捐款至1000萬元 (05-16 11:14)陽光保險集團捐款已達260多萬元 (05-16 11:13)廈門國際銀行捐贈首批款項100萬元支援災區 (05-16 11:07)如新集團捐出640萬元現金和物資 (05-16 11:06)建行累計向災區捐款已達5104萬元 (05-16 10:54)瑞士歐瑞康集團(中國)向地震重災區捐款100萬 (05-16 10:50)宗慶後為四川地震災區學校重建再捐400萬元 (05-16 10:41)寶鋼集團為災區捐款1140萬 捐贈物資兩百萬元 (05-16 10:32)力諾集團為災區捐款235萬元 (05-16 10:27)九牧王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啟動災區兒童募捐 (05-16 10:24)東原集團及下屬公司向災區捐贈250萬元 (05-16 10:21)貴州益佰制葯向災區捐助超過200萬現金和葯品 (05-16 10:18)海通證券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000萬 (05-16 10:12)拉法基瑞安向四川震區災民捐款1500萬元 (05-16 10:12)民航全行業向地震災區捐款超過五千萬元 (05-16 10:10)沈陽遠大企業集團四川震災捐款200萬元 (05-16 10:02)瑞福德健康保險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00萬 (05-16 09:59)安利公司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 (05-16 09:55)浙江新湖集團向四川災區捐款1000萬元 (05-16 09:53)茂業集團向四川災區捐款1000萬元獻愛心 (05-16 09:50)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2859萬元 (05-16 09:47)哈葯集團自費包專機捐贈百噸葯品抵達災區 (05-16 09:40)江蘇瑞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捐款1030萬元 (05-16 09:39)深圳農商行向地震災區捐款200萬 (05-16 09:38)深圳農村商業銀行緊急捐款200萬元支援災區 (05-16 09:37)新希望向映秀重災區空投百萬食品葯品 (05-16 09:34)恆生捐款港幣200萬元救助內地地震災民 (05-16 06:50)證券業協會會員向災區捐款超一億 (05-16 05:14)陳經緯情系災區學生再捐100萬建學校 (05-15 22:44)北京電信公司向災區捐款100萬 (05-15 22:34)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捐助100萬元 (05-15 21:24)VANCL捐贈100餘萬元救災善款 (05-15 21:18)廣州本田再次向災區捐款1103萬元 (05-15 21:11)北京現代向災區捐款1100萬元 (05-15 21:07)中投證券系統向災區捐款共計300萬元 (05-15 20:34)千金葯業集團向四川災區捐贈200萬元 (05-15 20:28)沈陽桃李麵包股份限公司捐款100萬抗震救災 (05-15 20:14)修正葯業向災區捐贈價值2500萬元葯品 (05-15 19:46)招商局集團捐贈1200餘萬助抗震救災 (05-15 19:42)LG集團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700萬人民幣 (05-15 19:39)百威啤酒捐助1120萬人民幣支援災區 (05-15 19:24)葛蘭素史克向衛生部捐款1000萬現金支援災區 (05-15 19:13)金鑼向災區捐款1500萬元現金 (05-15 19:10)天威集團向災區捐款170餘萬元 (05-15 18:59)上交所向四川災區捐款超1500萬元 (05-15 18:59)博時基金追加捐款200萬 (05-15 18:58)亨氏捐贈220萬給四川地震災區 (05-15 18:56)李厚霖個人捐款2000萬成立I Do兒童救助基金 (05-15 18:53)金立手機捐贈現金1000萬及價值五百萬物資 (05-15 18:50)北京利祥向地震災區捐贈百萬余元醫葯物資 (05-15 18:43)美國A.O.史密斯首期捐款100萬 (05-15 18:30)南方基金員工踴躍為地震災區捐款361萬元 (05-15 18:24)七匹狼向災區捐贈首批五百萬錢物 (05-15 18:20)太平洋證券向四川省教育基金會捐贈100萬元 (05-15 18:17)用愛支持汶川 紅蜻蜓捐贈300萬元 (05-15 18:13)東風汽車公司心繫地震災區 捐贈款物超千萬 (05-15 18:09)用友軟體捐款100萬元支援災區抗震救災 (05-15 18:04)民生葯業向四川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5 18:00)完達山捐助災區價值百萬元奶粉 (05-15 17:54)喬丹體育首批捐贈300萬 (05-15 17:48)豪爵摩托再次捐款400萬 累計捐款五百萬 (05-15 17:41)UT斯達康向地震災區捐款100萬 (05-15 17:38)達芙妮為災區捐資2000萬元 (05-15 17:33)中興通訊向災區捐款1000萬元 (05-15 17:27)奧林巴斯捐款100萬元及價值近三百萬光學儀器 (05-15 17:27)沃爾瑪捐贈超過三百萬元資金及物資賑災 (05-15 17:26)明一集團向地震災區捐贈100萬元 (05-15 17:25)日立集團捐獻800萬元物資 (05-15 17:25)神碼公司先期捐百萬元 員工自發捐款超118萬元 (05-15 17:18)江蘇雙良集團為四川災區捐款600萬元 (05-15 17:10)吉林森工集團向災區捐助100萬元現金 (05-15 17:06) 張春江要求盡一切可能恢復通信 (05-15 16:58)中國網通撥1000萬支援災區 (05-15 16:55)鄂爾多斯集團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資1000萬元 (05-15 16:50)保樂力加中國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 (05-15 16:46)國泰君安證券積極捐款250萬元 (05-15 16:45)光大保德信基金為災區捐款100萬 (05-15 16:44)中國紅牛公司捐助四川災區315萬元 (05-15 16:42)微軟追加捐款300萬元 成立緊急客戶關懷中心 (05-15 16:41)雨潤集團賑災義款已達700萬 (05-15 16:41)匯源果汁首批賑災物資運抵都江堰 (05-15 16:39)索尼集團向災區捐款400萬元 員工捐款仍在增加 (05-15 16:32)紅十字總會扶貧開發服務中心即時開通捐贈網站 (05-15 16:28)天平汽車保險向災區捐出300萬元 (05-15 16:17)嘉士伯今捐100萬予紅十字會 (05-15 16:12)中信銀行向四川災區捐款超千萬 (05-15 16:09)克緹中國首批捐款100萬元援助四川地震災區 (05-15 16:06)金佰利(中國)有限公司捐140萬及逾三百萬物資 (05-15 16:02)匹克員工自發組織捐資100萬元抗震救災 (05-15 15:43)戴爾為中國地震賑災捐款至少210萬人民幣 (05-15 15:41)華西證券及員工向災區捐款200萬元 (05-15 15:36)雅居樂地產向四川災區捐資500萬元抗震救災 (05-15 15:24)華發股份捐款1000萬支援災區 (05-15 15:18)美鋁公司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5 15:16)大連商品交易所先期向地震災區捐款309萬元 (05-15 15:16)方正向地震災區捐助百萬葯品 員工捐款達400萬 (05-15 15:15)蘇州東瑞制葯伸愛心之手捐贈百萬元葯品 (05-15 15:10)蒙牛累計捐款410萬元 捐款捐物達千萬元 (05-15 15:06)神達電腦捐贈260萬元現金以及價值兩百多萬物資 (05-15 15:04)浙江康恩貝慷慨捐贈四百多萬葯品支援災區 (05-15 15:00)美克集團向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5 14:58)上海浙江商會捐贈災區款物已達四千多萬 (05-15 14:54)中央企業抗震救災捐款、捐物統計表 (05-15 14:49)雅詩蘭黛公司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100萬元 (05-15 14:43)松下電器向四川省地震災區捐款1000萬元 (05-15 14:38)中國平安宣布追加捐贈3000萬元人民幣 (05-15 14:27)寶時得機械公司向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5 14:22)川籍企業好利來向地震災區捐贈500萬元 (05-15 14:13)友邦華泰向地震災區捐款110萬元 (05-15 13:58)國機集團抗震救災捐款捐物累計超2500萬元 (05-15 13:56)招商證券啟動第三輪救災 500萬善款再援災區 (05-15 13:37)AOC冠捷科技捐款500萬元救援四川災區 (05-15 13:36)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捐款超過900萬元 (05-15 13:33)邁普公司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1500萬元 (05-15 13:30)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向地震災區初次捐款2600萬元 (05-15 13:28)南京證券心繫四川地震災情踴躍捐款138萬 (05-15 13:28)小松集團捐助四川地震災區600萬元現金 (05-15 13:23)貴州茅台為四川災區人民捐助人民幣500萬元 (05-15 13:21)北京三元集團向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 (05-15 13:18)安斯泰來首批捐贈150萬元葯品給四川災區 (05-15 13:15)太極集團捐贈500萬元抗生素等災區急需葯品 (05-15 13:15)三星向災區捐款3000萬元 (05-15 13:12)鴻星爾克為地震災區人民捐贈600萬 (05-15 13:09)奧克斯向災區捐助金額增至600萬 (05-15 13:07)廣電集團捐款100萬 廣電運通員工捐款21.8萬元 (05-15 13:05)飛利浦捐助地震災區200萬元 (05-15 12:08)263捐款100萬 免費提供北京至四川多方通話服務 (05-15 12:04)雙匯集團向災區捐款100萬元及價值六十萬元食品 (05-15 12:03)紅牛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300餘萬元 (05-15 12:01)世茂集團捐獻1000萬元支援災區 (05-15 11:58)東興證券將開業慶典等費用共計百萬全部捐災區 (05-15 11:57)東方希望集團向地震災區捐款1000萬元 (05-15 11:49)飛利浦公司捐助地震災區200萬元人民幣 (05-15 11:27)中航集團和國航向四川地震災區募捐1100萬 (05-15 11:24)麥德龍支持中國抗震抗災捐贈108萬元人民幣 (05-15 11:21)韓國SK集團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 (05-15 11:06)鞍山鋼鐵集團向地震災區捐款1000萬元 (05-15 11:01)明基友達集團向災區捐助1000萬元 (05-15 10:45)京東方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5 10:45)港龍航空與國泰航空捐款200萬元港幣支援災區 (05-15 10:43)華夏基金向四川汶川縣地震災區捐款150萬元 (05-15 10:33)南航目前已執行救援包機三十九架次 (05-15 10:25)家樂福成都再捐100萬 稱能理解網友心情 (05-15 10:22)中國一航職工積極抗震救災向民政部捐款800萬元 (05-15 10:13)志高空調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350萬元 (05-15 10:11)GE為地震災區捐贈200萬美元 (05-15 10:10)恆安集團向災區捐款500萬元 (05-15 10:10)恆大近1125萬元賑災款支援災區(圖) (05-15 10:05)銀華基金向地震災區捐款260萬元 (05-15 10:04)中國一航職工積極抗震救災向民政部捐款800萬元 (05-15 10:01)海航集團啟動應急預案抗震救災並捐贈100萬元 (05-15 10:00)陳天橋和盛大員工共同捐出第三個百萬 (05-15 09:49)深交所賑災捐款超1100萬 (05-15 08:08)國際奧委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捐贈700萬元 (05-15 07:03)石葯集團向災區捐款100萬元捐葯價值九百萬 (05-14 20:18)廣東發展銀行追加300萬元捐贈災區 (05-14 20:10)哈葯集團累計捐款捐物達2000萬元 (05-14 20:03)統一捐款500萬元及價值500萬元食品 (05-14 20:02)頂新集團康師傅捐300萬及價值七百萬元食品 (05-14 20:01)旺旺集團捐款500萬元及價值五百萬食品 (05-14 20:00)台灣鴻海集團捐款6000萬元人民幣 (05-14 19:59)台灣潤泰大潤發公司捐款5000萬元人民幣 (05-14 19:59)IDG向災區捐助善款100萬元 (05-14 19:53)佳能集團向地震災區捐款1100萬元 (05-14 19:44)南瑞繼保捐助200萬元善款用於地震災區緊急救助 (05-14 19:42)揚子江葯業集團向四川災區捐贈1000萬元葯品 (05-14 19:34)威盛電子200萬元善款直達四川地震災區 (05-14 19:32)宏圖三胞緊急捐贈百萬賑災物資 (05-14 19:30)方正首批百萬葯品運往災區 (05-14 19:24)中國光大集團為地震災區募集捐款1765萬元 (05-14 19:06)宏碁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300萬元 (05-14 18:29)網路發起賑災行動捐款200萬元 (05-14 18:26)金光集團向地震災區捐款2100萬元 (05-14 18:20)天語手機向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4 18:18)合生創展集團捐款500萬 攜六十萬業主救災 (05-14 18:13)中金公司向災區捐款800萬元 (05-14 18:06)聖元從成都緊急調撥一百五十萬奶粉支援災區 (05-14 18:01)應用材料公司捐贈救災款100萬元人民幣 (05-14 18:00)吉林敖東向地震災區人民捐贈現金100萬元 (05-14 17:58)華寶興業基金員工踴躍向地震災區捐款 (05-14 17:55)才子男裝向災區捐助兩百萬元物資 (05-14 17:52)江鈴汽車緊急捐贈366萬元救災款物 (05-14 17:50)農發行緊急動員支持救災工作 捐款350萬元 (05-14 17:48)至14日18時企業向地震災區捐助已突破14億 (05-14 17:47)揚子江葯業集團向四川災區捐贈1000萬元葯品 (05-14 17:45)賽維LDK首批捐款數額超過100萬 (05-14 17:44)廣汽集團捐贈2103萬元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 (05-14 17:40)工銀瑞信基金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4 17:36)中信證券系統向四川等震災地區捐款1410萬 (05-14 17:34)日加滿抗震救災捐助百萬飲品 (05-14 17:34)證券業界積極捐款幫助災區渡過難關 (05-14 17:24)中國航油集團公司向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 (05-14 17:23)華夏銀行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200萬元 (05-14 17:17)汪氏蜂業集團捐出首批160萬善款 (05-14 17:16)深圳富安娜家居用品公司捐贈百萬物資 (05-14 17:10)大連萬達捐款500萬元 緊急救助四川地震災區 (05-14 17:10)東特集團火速賑災100萬元 (05-14 17:09)諾基亞和諾西捐款逾300萬元及四千部救援手機 (05-14 17:09)四川藍光集團捐資1000萬元 助災區抗震救災 (05-14 17:08)寧波杉杉服裝向災區捐贈六百餘萬物資 (05-14 17:08)萬科向災區捐款220萬 租用挖掘設備赴災區救援 (05-14 17:08)綠地集團首期出資300萬捐建6座災區中小學 (05-14 17:07)東海集團向紅十字會捐贈善款100萬元 (05-14 17:06)災難無情人有情 華宇董事長捐款100萬救災 (05-14 17:05)企業向地震災區捐助突破14億 (05-14 17:05)陽光100成都分公司向災區捐贈100萬 (05-14 17:04)盤古氏投資有限公司向災區捐款100萬元 (05-14 17:04)龍湖集團捐助逾600萬元財物支援地震災區 (05-14 17:03)長實及和黃捐出港幣500萬元 (05-14 17:02)億城捐助100萬元 心系災區愛心行動募捐進行中 (05-14 17:01)寶潔急捐100萬元支援中國地震災區 (05-14 17:00)上交所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500萬 (05-14 16:59)東莞新世紀地產兩次認捐 共捐贈200萬 (05-14 16:58)世茂情牽災區 再伸援手捐獻1000萬 (05-14 16:57)永泰集團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200萬元 (05-14 16:56)泛華集團捐款100萬援助四川災區 (05-14 16:55)金山軟體捐款120萬元援助四川地震災區 (05-14 16:53)天津住宅建設集團向災區捐贈120萬元人民幣 (05-14 16:53)湖北福星惠譽集團向災區捐款220萬 (05-14 16:51)百麗國際捐款2000萬元回報社會 (05-14 16:48)正榮集團100萬愛心捐款 情系災區人民 (05-14 16:47)
『肆』 抗震救災捐款最多的 是誰啊
個人名義捐款前十名排行榜:
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
郭台銘: 6000萬元
李澤楷: 2000萬元
曾憲梓: 1000萬港元
徐明: 500萬元
姚明: 200萬元
章子儀:100萬元
趙本山:100萬元
梁孔德夫婦: 100萬港元
蔡國雄 100萬元
李賢義 100萬元
『伍』 現在人追求的是什麼,為錢還是``````
無論何時何地,不論種族和年齡,人的天性就是追求自由和幸福.
賺錢只不過是獲得自由的一個手段.人除了物質上的需求,還需要精神上的滿足,如:被愛,被尊重,被承認,自身的價值能得以實現.這是亘古不變的法則.
『陸』 羅溪的羅溪鎮
【歷史沿革】 羅溪鎮,宋代屬晉江縣,玉泉鄉常建里,因東南環繞翁山溪、前溪,其溪水發源於玉葉山,故稱「玉泉鄉」。元至清朝屬晉江縣四十七都,民國廿九年屬第四區羅溪鄉,民國三十三年屬山頂鄉,1949年屬晉江縣第一區,1971年劃歸泉州市(現鯉城區),為羅溪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羅溪鄉,1989年撤鄉建鎮。
【建築景觀】 羅溪省級森林公園「森林人家」健康休閑游是全省首批「森林人家」健康休閑游示範點之一,也是泉州首家「森林人家」健康休閑游試點單位,享有「泉州後花園」的美譽。羅溪文物古跡眾多,目前鎮內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龜峰岩、大寨山吳覲起義山寨遺址、拱橋等三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居印尼的愛國僑胞黃奕聰老先生獨資捐建7000多萬的奕聰學園以花園式建造而成,該中學按普通高中一級達標的要求,高起點、高標准規劃建設,設施齊全,設備先進。
【旅遊景觀】 主要的旅遊景點有泉州市羅溪森林公園、廓壠廟、龜峰岩、圓覺寺、玉葉寺、西龍寺、道觀岩寺、南宋古拱橋、名木珍稀古樹、大寨山吳覲起義山寨遺址、清朝護林碑等,另一旅遊項目洪四前洋庫區生態休閑綜合開發項目已開始建設。
【文物景觀】
1、大寨(即:吳覲寨):坐落於後溪村,是吳覲的大本營,營造於明末清初,為1647年吳覲為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起義領導的一支數千農民起義所駐扎的主要山寨,現寨部分牆、炮台、東西寨門、跑馬場、點將台、吳觀井點將台尚存,是研究明末清初羅溪農民起義的重要史據,此寨於2001年6月由泉州市政府列入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勒石永志。
2、廣橋(即:拱橋、龍潭橋):在廣橋村,原晉(晉江)仙(仙游)交界主要交通橋梁,建築形式獨特,其拱度2.3米,有「站在橋頭看不到橋尾」之稱。1985年10月1日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立碑保護,2003年4月由市人民政府立碑保護。
3、龜峰岩:位於雙溪村,從西北朝東南,「盟心堂」、「鍾英廟」(即文廟)、「龜峰岩」(即武廟)三廟並立於龜首,有龜頭出聖佛(關聖夫子),龜尾出人物(黃純道墓,其裔孫黃士藻於明崇禎甲戌科進士及第,加封「太子少保」之美傳。該廟於2001年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4月,市人民政府立石碑保護。
4、其它寺廟:如桌上岩、建興岩、玉葉寺、芸覺寺、西龍寺……可見「山高水也高,由來羅溪僧佔多」,還有花魁寨、玉葉寨、石獅寨、火焰寨、卧牛寨、湧泉寨、香爐寨、伏船寨等宏偉建築,可見歷代封建王朝官逼民反:「山高寇佔多」。
【工藝特產】
1、八峰山桔梗:產於八峰山東北懸崖絕壁,西南向呈45度坡,海拔200米以上山坡是黑沙土壤,時有雲霧環繞,具有清涼解毒、益陽補氣、潤肺健身的效果的中葯,每年端午節後採收。
2、花魁瓷器:宋元明時代盛產。1987年泉州文物考古小組發掘宋代瓷窯,挖出宋江代碗、碟、瓷鍋、瓷吊燈等多種青藍彩繪書畫瓷器產品,至清朝、民國時代停產至今。
【羅溪名產】
1、羅溪銅鑼:始於明初,其產品有「清道」音大鑼、中鑼、響鑼、大撥、中撥、小鋼鍾、雙鈴、「小叫」響盞、「十音」等幾十種產品,尤其是「十音」製作,巧奪天工,能制十塊直徑一寸多的銅響盞,一敲擊起來有樂符的十種聲調,其聲音清脆悅耳,猶有天庭宮樂,其打制技藝在全國可稱得上絕無僅有,被福建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2、鍾石山、建興山、玉葉山盛產名茶,此三山海拔600米左右,經常「白雲蓋頂」、霧氣騰騰,所產岩茶,其質冠於其他山茶,尤其是鍾石山所產之茶更佳,素有民謠:「鍾石茶葉,勝過中葯」。
3、羅溪草席:遠近聞名,八峰山下的良田是黑沙壤,適應草席的生長,其草不粗不細,有韌性,所織草席經久耐用。民國時期永生村家家戶戶有織席機,歷來有「馬甲村,翻土豆;潘家鄉,翻蔗頭;山項彭煙霧罩、大羅溪拿席扣」的民謠,產品暢銷廣州、福州、廈門等地。
4、八峰山金礦:經探察,其黃金含量頗豐,待開發。
5、後溪鐵礦:後溪村橋下常年有血色水流出,經探察,整座大寨山藏有鐵礦,待開發。
6、橋頭綠豆湯:後溪橋頭有兩攤綠豆湯,最早由杜笑治四女黃小英在此設攤販賣,後由其母杜笑治一手經營十幾年,遠近聞名。後鄉人效仿設攤競爭,形成了兩家競爭的局面。綠豆清甜可口消暑解乏,是當地人最愛的小吃。
7、三角泳面線糊:面線糊是羅溪人最喜歡的早餐,以三角泳黃偶水(老猴)面線糊最為出名,很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百吃不膩,現以搬遷至車站附近。老猴面線糊遠近馳名,曾一度聞名至樂豐,梅山,仙游一帶,路過往來的人都一定會去品嘗一下面線糊和肉粽。
【農業與物產】 羅溪鎮山多田少,全鎮耕地面積11125畝,其中水田9890多畝,旱地1230多畝,山地面積10萬畝。羅溪是洛江區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的主產區,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馬鈴薯、秋大豆、蕎頭、木瓜、玉米、花生、甘蔗等,土特產有桔梗、心葉球柄蘭、乙金、山麥冬、草席、米粉等,水果主要有龍眼、橄欖、芒果、枇杷等。
【羅溪名人】黃奕聰(Dei Ek Tjhong),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渣雅(Eka Tjipta Widjaya),是當今印尼第三大華人企業集團「金光集團」的創建人和董事長。80年代以來,黃奕聰的「金光集團」一直被印尼或東南亞有關經濟刊物列為印尼全國最大的200家企業集團之一,是僅居於林紹良「三林集團」和謝建隆「阿斯特拉集團」之後的第三大企業集團。1993年,謝建隆將他的「阿斯特拉集團」股票出售並退出該企業後,黃奕聰及其企業集團已躍居第二位。1991年和1992年,黃奕聰都被列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50位富豪、企業家之一,財富約在10億美元左右,排名第12位。
賴宗卯,男,出生於1948年,泉州洛江人,高甲戲演員,工醜行,國家一級演員,師承「閩南第一丑」柯賢溪。先後榮獲了福建省電視「丑角大獎賽」演員一等獎、福建省戲曲唱腔比賽一等獎、文化部第八屆「文華」表演獎等。曾任晉江市高甲劇團副團長。近年來,賴宗卯致力於高甲戲的傳承發展,招收了不少徒弟,在閩南文化生態生生不息的保護和傳承中,高甲戲柯派醜行表演藝術不僅得到了繼承,而且得以發揚光大。
尤民生,男,1954年10月18日出生,福建泉州人。現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福建農林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昆蟲學科帶頭人;中國昆蟲學會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農林科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昆蟲學會理事長,福建省農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昆蟲學重點學科委員會主任,《昆蟲學報》、《Insect Science》、《昆蟲知識》編委,《華東昆蟲學報》、《福建農業學報》主編,《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副主編,《福建昆蟲通訊》主編,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生物農葯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柒』 黃志源的慈善事業
1992年起,金光集團開始把投資的目光轉向中國,而黃志源先生,也開始了自己在中國的慈善之路。隨著自身事業在中國的發展,金光集團回報社會的愛心善款,也在不斷增加。黃志源先生還熱心於中國的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捐資捐贈了不少資金和物品。
2008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暴雪襲卷了全國17個省份,7000多萬人遭受雪災。金光集團於第一時間,向南方災區捐款560萬元人民幣,2月底,在得知災情比想像更嚴重時,金光集團又追加捐款1500萬元,用於抗災減災及災後重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第二天,金光集團APP(中國)和黃奕聰慈善基金會就向國僑辦捐款2100萬元;5月14日APP中國總部工會向集團30,000名員工發出捐獻愛心的倡議書,號召員工繼續向災區捐獻善款。
黃志源先生經常說:「血濃於水,骨肉情深。華人華僑永遠最關心祖國人民。」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每次祖國人民遇到困難,他總是第一個做出反應,親自籌措善款,敦促盡快執行。2008年黃志源被評為全球漿紙行業最具影響力人物。2008年,黃志源成為1978-2008環球人物榜候選人。僅2008年,金光集團用於救災方面的捐款已達4160萬元人民幣。
金光集團在國內的慈善捐贈,不僅限於救災,還涉及科研、教育、環保、防病、資助西部發展、奧運建設等各方面。1993年,金光集團捐贈北京大學基因研究中心240萬元;1995年開始,黃奕聰先生捐資創建奕聰學園,目前,已投入資金2474萬元;1998年,金光集團捐贈北京大學百年校慶200萬美元;設立「金光林業科學研究開發基金」1000萬元;先後捐贈各地希望工程及教育事業600多萬元;1999年12月3日,APP捐資10萬元興建的安徽省第一所春蕾小學在宿松縣匯口鎮奠基;2005年,金光設立海南金海助學環保基金5000萬元;…….一筆筆善款,一份份愛心,黃志源先生及金光集團目前已在國內共捐贈善款近5億元人民幣。
據國務院僑辦統計,截至2008年2月,金光集團是在國內捐贈最多的在華僑商企業。因金光集團對中國慈善事業的突出成就,被評為2004年《福布斯》中文版「中國慈善榜」外資企業第二名;胡潤「2005中國大陸慈善企業榜」第一名,黃志源先生本人還獲得「2005中國公益之星」的稱號;「胡潤2006中國大陸慈善企業榜」第三名;「胡潤2007中國慈善家榜」第三名。在2008年4月公布的《2008胡潤企業社會責任50強》名單中,金光集團赫然在列。黃志源為黃奕聰先生之長子,1944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1960年被父親送往中國求學,1963年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68年畢業。70年代初,黃志源返回印尼,加入其父黃奕聰先生創立的印尼金光集團。現任金光集團董事長、總裁,兼任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簡稱APP)總裁。

『捌』 四川地震至目前各國捐款捐物表單
確實都沒有很全的,我覺得這個就算是比較全的了
捐助企業(千萬以上)(以新聞發布時間為序) 更多>>
1000萬人保集團1500萬農業銀行2300萬中國銀行1000萬泛海控股1000萬民生銀行1000萬輝瑞100 南航1600萬中國人壽1000萬聯想集團2000萬建設銀行1200萬工商銀行1100萬華僑城1200萬 交通銀行1000萬中國石化1000萬國開行1000萬中國石油1000萬中遠集團2000萬 益海嘉里6000萬富士康科技1000萬海爾1000萬安踏1000萬比亞迪一億台塑集團1000萬興業銀行1000萬 中化集團1000萬中國海運1500萬賽諾菲-安萬特1000萬復星集團1000萬招商銀行1000萬
中煤集團1050萬現代汽車1000萬藍光集團1000萬匯豐銀行2000萬百麗國際1000萬強生1200萬
華夏銀行1410萬中信證券2103萬廣汽集團2100萬金光集團1765萬光大集團1100萬佳能集團2000萬
伊泰集團1000萬恆大地產2000萬元款物哈葯集團300萬元+1500萬物資三一重工500萬元+500萬物資
新希望集團2000萬設備中聯重科
捐助企業(500萬-1000萬)(以新聞發布時間為序)
500萬蘇寧電器500萬中國平安600萬海信集團652萬長虹700萬國美電器800萬廣東中煙520萬蒙牛奶蒙牛乳業500萬騰訊600萬中國保險集團500萬康佳集團500萬浦發銀行600萬上海期貨交易所519萬 南方電網500萬網易560萬北京銀行800萬華能500萬太平洋保險800萬
中金公司捐助企業(500萬以下)(以新聞發布時間為序)更多>>
200萬家樂福100萬瑞星科技100萬伊利集團300萬新東方200萬空中網300萬合眾人壽300萬玫琳凱 100萬建信基金
200萬中國銀聯100萬嘉實基金200萬盛大200萬元物資匯源果汁100萬雅士利300萬華碩百萬元牛奶 光明100萬南方基金210萬元英特爾100萬工銀瑞信
獻血為災區 (2008-5-15 10:49:01)
娛樂圈中,成龍、章子怡、那英、陳坤、黃曉明、周傑倫等演藝明星都在第一時間積極行動起來,其中,大哥級人物成龍更是出手豪爽,在今天下午與英皇老總楊受成一起為災區捐助1000萬,創下災後個人捐款的最高紀錄。
獻血為災區 (2008-5-15 10:49:38)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世茂集團、東渡國際、SOHO中國、萬科、卓越、京基等多家地產商向災區人民捐款。名單如下:(不完全統計)
恆大地產集團 : 300萬元人民幣
東海集團:100萬元人民幣
中頤集團:100萬元人民幣
深圳花樣年:10萬元人民幣
深圳後海公館:10萬元人民幣
亞豪房地產服務機構:10萬元人民幣
重慶盾安地產:12萬元人民幣
SOHO中國:200萬元人民幣
萬科集團:220萬元人民幣
李嘉誠基金:3000萬元人民幣
龍湖集團:600萬元人民幣
世茂集團:1000萬元人民幣
大連萬達:500萬元人民幣
四川藍光集團:1000萬元人民幣
中國泛海: 1000萬元人民幣
華僑城集團:1100萬元人民幣
合生創展:500萬元人民幣
綠地集團:300萬元人民幣
棕櫚泉:300萬元人民幣
碧桂園:300萬元人民幣
保利地產: 20萬元人民幣
半山半島:300萬元人民幣(開發商:中國愛地房地產開發公司)
永泰房地產:200萬元人民幣
星河灣地產:200萬元人民幣
兆泰置地:200萬元人民幣
新世界集團:100萬元人民幣
億城集團:100萬元人民幣
華宇集團:100萬元人民幣
卓越集團:20萬元人民幣
盤古氏投資:100萬元人民幣
陽光100:100萬元人民幣
國華置業:20萬元人民幣
金科集團:價值30萬賑災物資
東莞市新世紀房地產:100萬人民幣
大連東特集團:100萬人民幣
上海東渡國際集團:50萬元人民幣
中坤集團:10萬人民幣
富力集團:300萬元人民幣
京基集團:30萬元人民幣
麗帕地產:50萬元人民幣
海口蘇格蘭柏思房產公司:30萬元人民幣
經緯置地:200萬元港幣
李嘉誠基金:捐獻3000萬元
香港各界及上市內企捐款名單(部分)
捐款機構或人士 捐款金額
李澤楷 人民幣2000萬元
華人置業集團及劉鑾雄慈善基金會 1500萬港元
曾憲梓 1000萬港元
匯豐銀行慈善基金 人民幣1000萬元
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和中華煤氣公司 1000萬港元
SOUND GOOD HOLDINGS LIMITED 1000萬港元
香港百仁基金 810萬港元
新鴻基 500萬元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 500萬港元
超大現代農業(控股)有限公司 500萬港元
和記黃埔有限公司集團董事 500萬港元
香港南益集團國內總部 人民幣500萬元
東華三院 300萬港元
美心集團 300萬港元
宣明會 250萬港元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基金有限公司 200萬港元
恆生銀行 200萬港元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 200萬港元
四洲集團 人民幣200萬食物
天主教香港教區暨香港明愛 200萬港元
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 200萬港元
香港東莞同鄉總會 120萬港元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100萬港元
香港鐵路公司 100萬港元
香港道教蓬瀛仙館 100萬元
嗇色園 100萬元
圓玄學院 100萬港元
GLOBAL STRATEGY CAPITAL MARKETS LTD 100萬
梁孔德、梁劉柔芬夫婦 100萬港元
蔡國雄 100萬元
李賢義 100萬元
香港道教信善紫闕玄宮有限公司 50萬港元
香港順德聯誼總會 50萬港元
陸達權 50萬元
黃朝陽 50萬港元
馬鴻銘、蔡嘉敏夫婦 人民幣50萬元
香港國際創價學會 30萬港元
香港九龍潮州公會 30萬港元
新界居民服務社、陳強小區協會 20萬港元
余國賢、余國梁 20萬元
冀魯旅港同鄉會 10萬港元
楊毅公布的願意向四川地震災區提供捐助的台灣企業、人士名單:
台塑集團捐款1億元人民幣;
台灣鴻海集團捐款6000萬元人民幣;
台灣潤泰大潤發公司捐款5000萬元人民幣;
台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先生以個人名義捐款2000萬元新台幣,並准備安排其私人飛機運送葯品赴災區;
裕隆集團嚴凱泰執行長也來電表示捐助意願;
旺旺集團捐款500萬元人民幣,捐贈500萬元人民幣的食品,旺旺集團50卡車的食品今天上午已發到了災區。該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先生個人捐款500萬元人民幣;
頂新集團康師傅捐款300萬元人民幣,捐贈700萬元人民幣的食品;
統一集體捐款500萬元人人民幣,捐贈500萬元人民幣的食品;
華新麗華集團捐款300萬元人民幣;金錢豹(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捐款120萬元人民幣。
演藝圈捐助名單(按捐助時間先後)
捐款人 捐款金額
林建岳 20萬
馮小剛徐帆夫婦 10萬
張國立鄧婕夫婦 10萬
王中軍 10萬
劉德華 10萬
李詠 10萬
張靚穎 10萬
巫啟賢 5萬
黃曉明 15萬
成龍楊受成 1000萬
陳坤 20萬
顧長衛蔣雯麗 10萬
孫儷 10萬
朱時茂 5萬
陳佩斯 5萬
那英 20萬
趙薇 10萬
周迅 10萬
賈樟柯 3萬
范冰冰 20萬
林心如 10萬
張信哲 10萬
《中國兄弟連》劇組 10萬
博納英龍 100萬
謝霆鋒 30萬
容祖兒 10萬
蔡卓妍 30萬
陸毅鮑蕾 15萬
田亮葉一茜 10萬
伊能靜 10萬
李湘 10萬
阿嬌 10萬
周傑倫 50萬
蘇有朋 10萬
楊子、黃聖依 10萬
捐款賑災藝人名單
郭台銘 捐款6000萬元
成龍楊受成 捐款1000萬元
博納英龍眾藝人 捐款100萬元
陳慧琳
與演唱會主辦單位 捐款60萬元
周傑倫
捐款50萬元
李冰冰 捐款30萬元
謝霆鋒 捐款30萬元
阿Sa 捐款30萬元
那英 捐款20萬元
范冰冰 捐款20萬元
陳坤 捐款20萬元
黃聖依 捐款20萬元
林建岳 捐款20萬元
徐靜蕾 捐款20萬元
黃曉明 捐款15萬元
陸毅鮑蕾夫婦 捐款15萬元
趙薇 捐款10萬元
周迅 捐款10萬元
姜文 捐款10萬元
孫儷 捐款10萬元
顧長衛蔣雯麗夫婦 捐款10萬元
劉倫浩翁虹夫婦 捐款10萬元
李湘 捐款10萬元
何潤東 捐款10萬元
馮小剛徐帆夫婦 捐款10萬元
鍾欣桐 捐款10萬元
王中軍 捐款10萬元
劉曉慶 捐款10萬元
林心如 捐款10萬元
劉德華 捐款10萬元
劉燁 捐款10萬元
李詠 捐款10萬元
蔣勤勤 捐款10萬元
張信哲 捐款10萬元
《中國兄弟連》劇組 捐款10萬元
張國立鄧婕夫婦 捐款10萬元
田亮葉一茜夫婦 捐款10萬元
容祖兒 捐款10萬元
譚維維 捐款10萬元
伊能靜 捐款10萬元
邵兵 捐款10萬元
蘇有朋 捐款10萬元
張庭林瑞陽 捐款10萬元
於丹 捐款10萬元
張靚穎 捐款10萬元
易中天 捐款8萬元
朱時茂 捐款5萬元
姜武 捐款5萬元
巫啟賢 捐款5萬元
陳佩斯 捐款5萬元
賈樟柯 捐款3萬元
卡雷拉斯 捐款1000歐元
『玖』 黃志源的人物簡介
黃志源,著名愛國華僑、印尼金光集團創建人黃奕聰的的長子,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1960年被父親送往中國求學,1963年在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就讀。畢業後,返回印尼,加入其父黃奕聰先生創立的印尼金光集團。秉承父親 「勤儉誠信」的精神,他開拓進取,以漿紙業為主打,使金光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間小工廠巨變為總資產100多億美元的APP紙業集團,並躋身於世界紙業十強之一。1992年開始進軍中國,推行循環經濟的造紙模式,致力於探索造紙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創新實踐林漿紙一體化,在大陸擁有約40億美元的資產,投產了13家工廠與5家林場,成為中國最大的造紙企之一。1989年,為表彰黃志源先生的傑出才能和業績,印尼政府管理協會授予他傑出管理獎。在中國,黃志源先生亦獲得寧波、鎮江榮譽市民等稱號,以及鎮江市人民獎章的榮譽。此外,作為具有國際聲譽的企業家,黃志源先生曾受到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先生及夫人的親切接見。作為華人,黃志源先生非常關心中國的經濟發展,積極參與並不斷擴大在華投資,僅其親自主抓的APP,便在中國擁有約40億美元的資產,投產了13家工廠與5家林場,此外,黃志源先生還熱心於中國的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捐資捐贈了不少資金和物品。
黃志源,1944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現任金光集團董事長、總裁。1963至1968年在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學習。 金光集團是世界著名的跨國企業集團,尤其是旗下的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簡稱APP)是亞洲最大的造紙公司,更是唯一一家躋身全球造紙業十強的華人企業,在世界造紙行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
自2004年起,金光集團連續多年榮登《福布斯》慈善榜前列。2008年,金光集團榮獲民政部「最具愛心外資企業」稱號並獲得「中華慈善獎」。

『拾』 高分懸賞!!!!!!!!
未了中華情
章開沅
未了中華情
開欄語 1912年誕生的中華書局,至今已經整整90歲了。90年的歷程,中華書局在人類文化的傳承和建設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在海內外贏得了盛譽。90年風風雨雨,喚起多少美好的回憶。面對新世紀,繼往開來,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中華書局,將一如既往,譜寫出更加輝煌的新篇章。從今年三月開始,我們假《光明日報》一角,特開辟《我與中華書局》專欄,刊登與中華書局相關的書、人、情、事之作,而這些作品大多出自與中華書局有密切而長久來往的作者或中華書局老同仁之手,讀來情真意切,令人難以忘懷。我們藉此以紀念中華書局90華誕,並向所有愛我「中華」、關心「中華」的學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華書局 2002歲首
往事如煙,甚至連美好的回憶也漸趨模糊。
第一次見到中華書局前後兩位「老闆」,大概是在1961年10月紀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學術會議期間。湖北社聯的李秘書長抗戰期間曾是金老闆(燦然)在延安馬列學院的同學,所以特地為我引見這位前輩學者。李侃則是因為負責編輯會議論文集,與我有所磋商。會議期間,各地學者雲集武昌,大家都匆匆忙忙,不可能有什麼深談,但不料我已經給他們留下了印象。
1963年,學校為了幫助我提高,給以一年進修時間。已經於1957年離校的老院長楊東蒓對我非常關心,以全國政協名義把我借調到北京,協助文史資料委員會徵集北洋史料。李侃是東老的學界忘年交,聞訊後立即向金老闆推薦,由中華免費提供住宿與寫作條件。從此我就與中華結成不解之緣。中華書局當時還在翠微路,雖然說不上庭院幽深,但也頗為寬敞而又安靜,後面還有可以散步的林園。住在中華的前輩知名學者很多,大多是參與校訂二十四史,與我比較熟悉的有唐長孺、王仲犖等。少數是30歲左右的年輕教師,實為中華有意扶植的新作者群。這是金老闆倡議的一項新舉措,受益的除我以外,還有祁龍威、戴學稷和研究元史的兩位周先生(一位在北大,一位在內蒙古大學)。我們除利用中華豐富藏書潛心研究外,還可以經常向朝夕相處的老學者請教,他們的醇雅風范對我們影響頗深。同時,這一舉措也有利於編輯與作者的溝通,相互補益,相得益彰。中華古代史編輯室趙守儼、近代史編輯室的李侃等,都與許多知名學者結成深厚的合作情誼。
我在學術界出道較遲,正是中華為我的成長提供了濃郁的學術氛圍,不僅從此大開眼界,而且還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與我以前僻處武昌一隅獨自摸索真有天壤之別。但是說來慚愧,住在中華一年多期間,我只出版了一本小書《武昌起義》。因為我當時主要是利用北圖善本室的《近代史料信札》等珍貴資料撰寫《張謇傳稿》,而此稿由於上海人民出版社有約在前且已簽訂合同,所以不能轉讓給中華出版。但中華是寬厚的,絲毫沒有為此使我感受壓力,他們最大的期望是為國家培植英才。
《張謇傳稿》在「文革」前未能出版,因為名為「學術討論」實為政治批判的「左」傾思潮已經涌來,「為資產階級樹碑立傳」的帽子正好扣在我的頭上。加以在李秀成評價問題上我與戚本禹意見不合,又被扣上一頂「為叛徒辯護」的大帽子,從1964年秋季開始就被剝奪了講課與發表論著的資格。但這對我也未嘗不是好事。10年以後,《張謇傳稿》終於在李侃、陳錚等老友促成下,名正言順地由中華書局出版,並且在海內外得到較高評價,日本東方書店還出了日文譯本,總算化解了我對中華的一塊心病。
當然,「文革」後我與中華最大的合作還是《辛亥革命史叢刊》的編輯出版。1980年元旦,中南地區辛亥革命研究會在中山市隆重舉行成立大會,並決定編輯出版學術《叢刊》。大家認為這種高品位的學術集刊最好由中華出,而已經晉升為「老闆」的李侃當即慨然允諾。《辛亥革命史叢刊》很快就在國際史壇享有較高的聲譽,除了由於許多稿件頗具學術價值以外,中華編校排印的嚴謹作風與精益求精的事業追求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每10年一次紀念辛亥革命的大型國際學術會議的論文集照例由中華出版,經由中華付梓問世的許多有關辛亥革命的佳著與珍貴資料,也增添了辛亥革命研究與中華書局的難分難解情緣。
辛亥革命不僅產生了中華民國,也產生了中華書局,而中華書局又促進了辛亥革命研究這一史學分支的成長與繁榮。作為辛亥革命研究隊伍的一員,在中華書局90華誕之際,我謹向這個老字型大小的幾代領導和職工緻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