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中化集團整體上市

中化集團整體上市

發布時間:2021-04-25 14:43:32

㈠ 央企整體上市的實施歷程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政府像中國政府這樣擁有如此龐大的中央企業群和如此巨額的政府資產。數額巨大的央企資產既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更是一種巨大的責任。中國政府已清晰地意識到讓國家資產創造財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中國經濟向市場化經濟縱深發展的今天,如何讓中央企業的財富高效率地運轉並增值已成為當前中國政府急於解決的一件經濟大事。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央企既是政府一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是政府的巨大責任。
如何對這批央企進行管理、如何做大做強央企是當前中央政府的一項重要的急於解決的任務,而央企整合離不開A股市場這一重要的資本運作平台。 央企在第一個經營業績考核期(2004~2006年)中就已拉開了整合序幕。
2004年6月12日,國資委發布了《關於推動中央企業清理整合所屬企業減少企業管理層次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央企整合的初步思路。央企整合自此拉開大幕。
央企的整合自然涉及到旗下的上市公司。當年,央企整合事件發生四起,其中三起涉及到上市公司,如一致葯業(000028)、東阿阿膠(000423)等。
2005年,央企並購風生水起。通用技術集團舉牌武漢健民(600976)成為2003年寶鋼舉牌S愛建(600643)以來第二例二級市場的並購事件。
直到2006年,以業務整合為核心的央企整合才正式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如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對旗下公司的整合。不過此階段的整合還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整合,主要還是限於央企屬下的財務投資公司在A股市場上的一些買賣行為。國資委2006年12月頒發了《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鼓勵已經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通過增資擴股、收購資產等方式,把主營業務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指導意見》將央企間重組方式、保持絕對控制力的7大行業、鼓勵整體改制、整體上市等內容予以強化;同時,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提出「央企必須做到行業前三名,否則國資委給你們找婆家」。
2006年,國資委首次對央企主業進行了系統地梳理,先後分五批公布了138家央企的主營業務經營范圍,為央企在第二個經營業績考核期中進行大規模的業務整合打下了重要基礎。 央企在第二個經營考核期(2007~2010年)高調啟動全方位的業務整合。2007~2010年是央企的第二個經營業績考核期。《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經過修訂,於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央企負責人的考核無疑增強了央企整合的主動性。
2007年,國資委提出把央企整體上市作為「做大做強央企」的一個戰略措施,並制定了央企整體上市的初步框架,即「兩個階段、四種模式」。2007年是央企第二個經營業績考核期(2007~2010年)的第一年,國資委第一次對當前159年央企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整合目標和思路。
如果說2006年的央企整合,如中石化對旗下資產的整合還是因股改而出於被動;那麼,2007年的央企整合則因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而主動出擊。155家央企的整合將會顯得轟轟烈烈、聲勢浩大。
在2007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央企整體上市概念股已表現不凡,先聲奪人。但是故事仍在上演,好戲仍在後頭,央企整合大戲將繼續精彩上演。
2007年~2010年央企的整合力度將非常大,A股市場已經明確成為央企整合的重要平台,這對中國A股市場的發展意義重大,投資機會也將應運而生,諸多相關上市公司將出現質的蛻變,其中醞釀的投資機會將可能超乎預期。
央企重組的重點措施和主要方式包括:中央企業之間強強聯合;一般中央企業並入優勢大型中央企業;科研設計院所與相關中央企業重組;非主業資產向其他中央企業主業集中;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重組。
如:中旅集團被無償並入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簡稱「中紡院」)無償並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鋼鐵研究總院更名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並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並入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種子集團公司並入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等。重組合並後的中央企業完整目錄見國資委網站
「具體要求即要求企業找到做強、做大主營業務的具體措施,否則,國資委將對其進行強制重組。」權威人士表示,央企必須按照國資委的要求,完成做強主業的「規定動作」。主業外資產將通過拍賣、改制、無償劃轉三種方式陸續剝離。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為第一批公布主業的企業,此次增列「房地產開發和經營」為其主業。該行業也是國有經濟需要保持較強控制力的領域。主業不屬於國有經濟保持控制力的領域有4家,分別是中商企業集團公司、中國種子集團公司、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按照國資委的要求,主營業務已整體上市的集團公司,要將存續企業消化之後再實現集團層面整體上市。在上市的資本市場選擇上,按照國資委的計劃,央企整體上市將選擇「境外加境內」即A+H模式。
權威人士透露,在促進央企重組方面,國家將在軍工、煤炭、電網電力、民航、航運、電信、石油石化等七大行業保持國有經濟的絕對控制力,其他行業被並入國新控股的概率更大,一些規模較小的科研院所和商貿流通型企業重組可能性更高。重組將不再追求數量,而是注重質量。
2010年12月22日,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這是國資委旗下進行企業重組和資產整合的平台。國新控股管理公司將主要承擔兩項職能。一是作為央企重組和資產整合平台,按照成熟一家進行一家的思路,吸收排名靠後、資產質量不高的央企;二是作為央企整體上市平台,以貨幣出資作為發起人之一,推動改制集團整體上市。
2011年國資委將推動16家央企整體上市。

㈡ 已經完成整體上市所有股票

共81家整體上市(其中據統計,目前已完成整體上市的央企有16家)
深圳能源版
中航地產
泛海建設權
華僑城A
鹽 田 港
深圳機場
川化股份
中聯重科
建投能源
攀鋼鋼釩
公用科技
中色股份
本鋼板材
中核科技
江西水泥
中水漁業
一汽轎車
太鋼不銹
東莞控股
海印股份
雲南銅業
瀘 天 化
電廣傳媒
華菱管線
建峰化工
中國重汽
大連金牛
華東醫葯
三花股份
邯鄲鋼鐵
白雲機場
上海機場
包鋼股份
華能國際
上港集團
寶鋼股份
華電國際
三一重工
葛洲壩
長航油運
廣州控股
上海汽車
東方航空
*ST綿高
天壇生物
桂冠電力
華芳紡織
錢江水利
酒鋼宏興
營口港
承德釩鈦
江西銅業
東華實業
國電南瑞
力元新材
中化國際
長力股份
上海能源
貴航股份
安陽鋼鐵
大眾交通
上電股份
百聯股份
強生控股
交運股份
天津港
東軟股份
重慶百貨
綜藝股份
新鋼股份
東方鍋爐
中儲股份
國電電力
東方集團
東方明珠
航天長峰
東方電氣
張江高科
長江電力
中國神華
凌雲股份

㈢ 十一五規劃,國資委將全部央企劃為三類:重點類企業30戶、關注類企業46戶、一般類企業70戶。求具體分類列

國資委調整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類別,中石油、中海油等33戶央企為第一類企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66戶央企為第二類企業。

國資委網站11月9日消息,國資委近日發布通知,調整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類別。其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等33戶央企為第一類企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等66戶央企為第二類企業,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紡集團公司等27戶央企為第三類企業。具體如下:

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分類表

第一類企業(33戶)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第二類企業(69戶)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鹽業總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恆天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彩虹集團公司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華僑城集團公司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第三類企業(27戶)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珠海振戎公司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

(0)(0)評論此篇文章其它評論發起話題相關資訊財訊論壇請輸入驗證碼公司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註: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中國包裝總公司、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由託管企業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比照第三類企業執行

國資委扶持整體上市30戶中央企業及相關上市公司名單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000777;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600879,600118,000063,600343,600151;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600482;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600990,600850;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601808,600583;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000922;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600005;

中國鋁業公司:601600,000612,600472;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600508;

中國材料工業科工集團公司:002080,600970,000877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600161;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000902,000666,600061;

華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000036,000018;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600058;

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000031,600737,000930;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600056;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600500;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000920,600458;

國家電網公司:60040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600011,600863;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600900;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600428,601919;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600026,600896;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000024,00039,601872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600886、601918、600962、600061

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中旅」)的前身為香港中國旅行,創立於1928年,1953年由中央人僑務委員會正式接收。經過改革開放後的加速發展,香港中國旅行逐步成長為以旅為主業、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集團,並於1985年10月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2年11月,港中旅旗下旅業務在香港上市,成立了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中投)。1999年4月,港中旅與僑辦「脫鉤」,同年12月列為中央管理,現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是一家集采礦、選礦、磁材、軋鋼、運輸、機修、建安為一體的國家大型獨立礦山企業,始建於1970年,隸屬中央管理,群關系歸上海市領導。公司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的新興工業城市---萊蕪市,佔地4.5平方公里。公司為適應市場經濟、謀求更大的發展,確定了「優化主業保生存,開拓新業求發展」的戰略,大力開展二次創業。目前,公司已形成鐵精礦、鋼材、直還鐵、錳鋅鐵氧體磁材、釹鐵硼磁材、銅材等多元產品結構的大型現代化企業。

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 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簡稱中地公司,英文簡稱 CGC)於1982年經中華人和國批准成立, 在國家工商行管理局登記注冊,現注冊資本貳億貳千捌佰萬人幣, 系中央管理企業。公司具有國家建設部核準的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及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國土資源部核準的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級及施工甲級資質,國家建設部核準的甲級工程設計證書、甲級工程勘察證書及乙及城市規劃設計證書,國家環保總局核準的全國乙級環境工程設計證書,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核準的室內裝飾企業施工甲級資質證書等,並於1997年,1999年分別通過了ISO--9001,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名列中國外經企業50強。
公司總部設在北,在亞洲、非洲三十餘個國家設有經理部、辦事處、代表處和項目組,在中國國內有三十餘個子公司、分公司。多年來,公司憑借豐富施工管理經驗和先進施工技術,在國際國內承攬各類水渠水壩、道路橋梁、隧道井巷、鑽探樁基、打井供水、水利電力、環保、農田灌溉與改造、市建設、用建築等工 程以及礦產勘查、資源評價、遙感遙測、區域地質、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勘查等各類地質工程;公司承擔國家對外經援項目和提供各類技術咨詢服務,具有勞務輸出權;公司享有廣泛的進出口貿易權,可自營或代理除國家有特殊規定外的所有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可開展「三來一補」進料加工業務,有權經營對銷貿易和轉口貿易;近年來在礦業開發方面也屢有建樹,公司兼營房地產開發業務。
公司實力雄厚,擁有一批國際水準的高級專家,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員工占公司員工總數的80%;擁有數百台(套)先進精良的施工設備與機具。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建總公司)組建於1982年,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策,是為數不多的不佔有大量的國家投資,不佔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經營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性的建築業和地產業為核心業務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二十多年來,在中央直接管理下,在上級機關的正確領導和會各界的熱情幫助之下,中建總公司忠誠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外市場中,敢於競爭,善於創新,經公司幾代領導和全體員工的辛勤勞動和努力工作,使中建總公司發展壯大成中國最大的建築企業集團和最大的國際承包商,穩居世界住宅工程建造商第1名,同時也是世界上物化勞動量最大的企業之一。中建總公司從1984年起連年躋身於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2005年度排名國際承包商和環球承包商第17位。2005年8月,國資委首次公布央企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中建總公司列25家A級企業名單之中,是唯一一家建築企業。中建總公司每年為會創造約70萬個工作崗位,相當於約70萬個家庭200萬人員在中建總公司的帶動下奔向小康,為中國會的和諧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建總公司從1994年起連續被評為中國500家最大服務企業國際經濟合作類第一名。自1982年公司組建到2005年8月,承接合約額8.6千億元人幣(以下同),完成營業額7千億元,其中境外約佔30%。2005年公司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千億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建築業翹楚。中建總公司從科技領先展現競爭實力,在「神舟」號載人航天實驗飛船工程中,其「火箭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綜合施工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截止到2004年,總公司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及發明獎31項,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近500項,獲得中國建築業最高獎——魯班獎80項。
中建總公司以承建「高、大、新、特、重」工程著稱於世,「中國建築」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建築業行業品牌。公司在國內和國際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緊、質量要求高、難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並先後在深圳國貿大廈和信興廣場的建設中,創造了兩個彪炳建築業史冊的施工速度,一些項目已成為當地標志性的建築物。中建總公司與世界一流承建商合作的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被國際權威組織評為二十世紀全球十大建築。本世紀初連奪為世人所矚目的「世界第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中央電視台新址工程。
面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中建總公司正以嶄新的理念、科學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嚴格遵循「國際化、集團化、科學化」的發展思路,著眼於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積極抓好企業的產權結構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奮力向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邁進!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北車集團公司)是經批准在原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和監管。
中國北車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人幣81.6億元,總部設在北,2006年末資產總額303億元,成員單位包括14個全資企業、9個控股企業和4個參股企業,職工10萬餘人。集團公司堅持「一業為主,多元經營,立足鐵路,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的經營方針,主要經營鐵路機車車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鐵路起重機械、各類機電設備及部件、電子電器與環保設備等產品的開發設計、製造、修理。集團公司匯集了一大批機車車輛專業及其他學科技術人才,技術開發實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骨幹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機械加工、鑄鍛、鋼結構製造和組裝、電機電氣等有顯著優勢,目前,集團公司擁有年新造電力機車370台、內燃機車460台、鐵路客車和動車組2300輛、城市軌道車輛1100輛、各型貨車26000輛,年修理電力機車260台、內燃機車600台、客車2500輛、各型貨車32000輛的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配件配套生產能力。鐵路機車車輛和城市軌道車輛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並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北車集團公司的戰略願景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大力實施結構調整、資源整合,構建新的集團管理與控制模式;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堅持技術引進與自主研發相結合,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實力北車、活力北車、凝聚力北車」,實現「掌握世界一流技術,生產世界一流產品,建成世界一流基地」目標,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企業。
中國北車集團公司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幾年的不斷努力,到2010年,主要產品技術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經營效益、勞動生產率、資源節約等指標大幅度提升,集團公司內部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業務運作協調規范,形成較強競爭能力,藉助資本市場擴張業務的能力基本具備,成為以軌道交通運輸裝備製造業為主、多元化經營,國內領先、國際知名企業。到2015年,成為國際軌道交通市場的主要競爭力量,多元化發展格局進一步深化,使北車集團公司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寶鋼集團公司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神華集團公司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65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66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67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68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69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70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7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71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72 中國鹽業總公司
9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73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74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75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76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77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14 國家電網公司 78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79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1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80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1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81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82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9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83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0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84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85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22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6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23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87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24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89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9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27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91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28 東風汽車公司 92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29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93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30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94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31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95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32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96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33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97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34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98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
3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99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36 中國鋁業公司 100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3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01 珠海振戎公司
38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02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39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0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40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104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41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105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42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106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43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07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44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08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45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09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4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10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47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11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48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12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49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113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50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14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51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15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52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116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53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117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54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18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5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119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56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120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57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121 彩虹集團公司
58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122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59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23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60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124 華僑城集團公司
61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25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62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26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63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27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64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28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㈣ 央企大重組 股市怎麼看

一路一帶建設、高端裝備出海、國企資產整合、央企巨頭合並,2014年在系列政版策的鋪權墊下,沉寂多年的「中字頭」航母級央企類上市公司,開始了特殊的廣場舞秀。市場普遍預期,在混改提速的大背景下,兩會期間有望明確國資整合導向,央企改革引發的價值重估,勢必將成為貫穿2015全年的炒作主旋律。
對於央企整合,應該區別對待。南北車合並、中核系重組,直接瞄向了高端裝備出海,整合預期明確。類似於中石化、中石油合並的消息,則應保持審慎,兩家公司已經對市場形成了絕對壟斷,1+1策略不利於市場化競爭展開,對中石油、中石化採取優質資產分拆上市的策略更為合理。
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製造業類央企,金融央企在混改背景下,價值重估的空間同樣充足,比如中國平安(601318)一家的凈利潤就超過了創業板所有公司的總和。在這種背景下,完成股權結構優化後,比肩國際巨頭的航母級金融央企隱約顯現雛形。
毫無疑問,伴隨央企整合,A股市場涌現了豐富的投資亮點,但究竟是「金礦」還是開采殆盡的「貧礦」,還需要投資者仔細甄別。

㈤ 求首批30家整體上市央企名單

【大型央企重組】

央企整合,關注中國五礦(600058)、中色集團(000758)、中冶集團、中鋼集團、中石油、中石化、寶鋼、武鋼等。中化集團可能借殼600500中化國際。

1、601600中鋁的重組預測:整合600472包鋁,注入連城鋁業,注入銅川鑫光,。

2、600058 五礦發展:中國五礦集團唯一整體上市平台,集團擁有大量優質資產!

3、資產注入板塊,「中」背景值得關注,如中色股份、中技貿易、中儲股份等。

4、電網電力,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家電網公司,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等五家發電公司。關注600900長江電力、國投電力

【央企整合潛力品種二十強名單】

600087 南京水運:南京長江油運公司公司將非公開定向增發4億股,母公司海上運力資產全部注入該公司。因此將成為國內運力增長最快和未來最大的油輪公司,2007-2010年每股盈利有望連年大幅增長。

600500 中化國際: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國家有望在政策上進行扶持。雖然公司方已作出澄清,但市場上對其整體上市仍然寄予較高期望。

600428 中遠航運:廣州遠洋運輸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專業從事雜貨運輸(包括特種運輸)的船隊,約佔全球運力的11%,廣遠資產是公司潛在的收購對象。預計未來幾年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將在2007年開始顯現。

600263 路橋建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由兩家中央企業(原中國港灣集團和中國路橋集團)合並重組而成的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去年底成立,有望整合優質資產謀求整體上市

600528 中鐵二局: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在2007年初完成3億股定向增發以後,業務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和房地產兩大領域。大股東仍有不少優質資產,公司仍有可能通過收購大股東資產獲得快速擴張。

600236 桂冠電力: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桂冠電力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大股東中國大唐集團明確表示從去年下半年啟動將集團旗下水電類資產逐步注入桂冠電力的工作。

600511國葯股份: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國葯控股整體上市方案未定。但基於國葯股份在麻醉葯業務的獨特資源,以及公司作為國控整合北方商業資產的平台,在大型醫葯企業面臨整合行業資源的歷史機遇之下,其中長期發展應可看好。

000768 西飛國際: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股東西飛集團隸屬於中航一集團,現在該集團的資產整合步伐在加快;目前,國內幾家涉及飛機製造的上市公司中,西飛國際在大型飛機製造方面參與最多,成為未來飛機製造業核心資本平台的可能性最大。

600118 中國衛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航天五院唯一上市公司,從2007年起,公司將成為專注小衛星製造和衛星應用業務的核心企業。按照公司股改承諾,航天五院將注入衛星應用優質資產。

600879 火箭股份: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公司為迎接行業的持續繁榮做了充分准備,收購集團資產的新項目投資在未來2-3年內將成為公司業績持續快速增長的保障。就趨勢而言,國家航天產業的發展也將為公司業務成長提供足夠的空間。

000852 江鑽股份: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公司股改方案明確資產注入的時間表,年內完成資產注入後,將確立江鑽在石油鑽採行業的龍頭地位。而且,今後有望成為石油鑽採行業的整合者。

600058 五礦發展: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雖然集團公司已經澄清在2007年內沒有在A股市場實現整體上市的安排,但市場上對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可能通過該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或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期望較大。

601600 中國鋁業:中鋁股份中國鋁業本次吸收合並更多是為了一並解決子公司股改以及中國鋁業A股上市所面臨的同業競爭問題,這只是中鋁回歸A股的第一步,未來中國鋁業很可能將通過注入集團資產等方式擴大A股的規模。

000758 中色股份:中國有色礦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資產注入事宜即將進入實質性階段。按照公司的股改承諾,將在股改完成一年內注入集團優質礦產資源。目前離承諾的最後期限僅有2個多月的時間,集團已經開始詳細考慮資產注入問題,資產注入也將成為公司上半年投資的主題。

000031 中糧地產: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旗下擁有龐大的房地產資源,現在大股東注入優質資產邁出第一步。公司在年報中稱,控股股東逐步注入優質資產的承諾正在履行之中,我們相信中糧集團會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完成對上市公司的整合和提升,對大股東上規模的優質注入繼續持樂觀態度。

000043 深南:A 深圳中航集團公司大股東地產項目儲備豐富,並且主要側重區域綜合開發,旗下的中航地產項目盈利能力很強。目前已邁出注入優質資產第一步,未來有望藉助深南光該一資本市場平台將旗下效益突出的房地產業務整體上市。

600123 蘭花科創: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蘭花科創的毛利率為51%,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30%。目前擁有四座全資煤礦,其中三座正在進行技術升級。公司產能擴張如獲批准,年產能將大幅度提高。此外,公司很有可能從母公司蘭花煤炭集團處收購30萬公噸的化肥產能。

600970 中材國際:中國非金屬材料總公司中材國際收購天津院下屬中國建材裝備有限公司65%的股權,該項收購完成後,中材國際國內資源的整合基本完成。如果考慮天津水泥院及中國建材裝備公司的並表,興業證券認為理論上公司07年的每股收益將有望達到1.55元以上。

600787 中儲股份 :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行業龍頭。公司所處倉儲物流業目前正處快速成長階段,還有誠通集團(控股中儲總公司)在央企整合中的地位和央企整合進程行將加快。綜合考慮公司有望在今年完成定向增發和繼續推動整體上市。

000151 中成股份: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作為「中」字頭的中央直屬企業,公司是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總公司的旗艦企業。公司擁有龐大的項目和技術資源,並獲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我國科技部的支持,在核能研究應用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㈥ 央企重組對哪些行業,哪些股票影響最大

以下內容較多 央企資產注入重組合並預期公司一覽 央企資產注入重組合並預期公司一覽 央企 上市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鞍鋼股份 (000898)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寶鋼股份 (600019)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武鋼股份 (600005)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鋁業 (601600) 包頭鋁業 (600472) 焦作萬方 (000612) S蘭鋁 (60029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五礦發展 (600058)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無上市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地產 (000024) 華潤集團 萬科A (000002) 一對一 突出主業資產 國資委希望通過強化各央企集團主業來加強央企競爭力, 這必然需要借力資本市場, 主業與集團相近的上市公司將可能得到資產注入的機會。 特別是一家央企只對應一家上市公司的, 央企集團通過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實現整體上市的可能性最大。 天壇生物 (600161)和中金黃金 (600489)就可能由於央企整合以突出主業, 產生資產注入投資機會。 天壇生物是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旗下唯一的資本運作平台, 其主營業務與集團相同,都是疫苗和血液製品。 2007年7月27日, 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所持的18315萬股國有限 售流通股已經無償劃轉至實際控制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名下, 表明公司整體上市的進程很可能加快。 中生集團的產能規模遠大於上市公司, 2006年中生集團總資產40億元,凈資產27億元, 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凈利潤規模在3.3億元左右。其中, 疫苗銷售額在20億元左右,全國疫苗市場佔有率達70%左右。 如果中生集團將資產注入天壇生物,將使天壇生物規模翻倍, 充分享受到疫苗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 中金黃金是唯一的國家級黃金開采、冶煉上市公司, 公司目前礦產資源擁有量60噸左右,金產量5噸左右; 集團黃金資源儲量為250噸,年產金15噸左右。 集團公司未來仍有可能新增200多噸的黃金儲量, 並有可能陸續注入到上市公司。 此外,部分非主業資產可能被剝離也會帶來一定投資機會, 比如華能集團和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的兩塊房地產資產就轉 讓給了中房集團,為S*ST中房帶來了一定機會。(張憶東) 央企集團與上市公司「一對一」 代碼 上市公司 中央企業名稱 600900 長江電力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1898。HK 中煤能源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088。HK 中國神華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00583 海油工程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600500 中化國際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000777 中核科技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600640 中衛國脈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0941。HK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0728。HK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0906。HK 中國網通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600498 烽火通信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600707 彩虹股份 彩虹集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890 S*ST中房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600048 保利地產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600528 中鐵二局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000778 新興鑄管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600058 五礦發展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002075 高新張銅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000758 中色股份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00489 中金黃金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600115 東方航空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600029 南方航空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601111 中國國航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600270 外運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600420 現代制葯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600511 國葯股份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600161 天壇生物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600980 北礦磁材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600206 有研硅股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600390 金瑞科技 長沙礦冶研究院 600171 上海貝嶺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600135 S樂凱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600582 天地科技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000922 *ST阿繼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600358 國旅聯合 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600313 SST中農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600328 蘭太實業 中國鹽業總公司 000151 中成股份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600448 華紡股份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000902 中國服裝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000882 華聯股份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科研院所並入生產企業機會 科研院所並入生產性企業, 是國資委實施央企整合的又一條重要思路。 如果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是科研院所, 則集團利用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既符合國資委的思路, 又能大大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與技術競爭力。 天地科技 (600582)就存在這樣的投資機會。 天地科技的控股股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是中國煤炭工業唯一的綜合性 科學研究機構。2005年末,煤科總院總資產達44.2億元, 所有者權益為13.8億元,總收入達40億元,凈利潤為5. 4億元,在22家同類科研設計中央企業中,煤科總院收入、 利潤總額均排名第一。 煤科總院在向上市公司注入山西煤機51%股權後, 天地科技業務范圍可以覆蓋煤炭開掘和洗選領域, 其裝備產能和服務能力得到空前提高。 但煤科總院下屬科研院所還涉及地質、爆破、井巷、機電、安全、 環保等業務,如果這些業務以天地科技為平台實現整體上市, 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鏈,提升公司研發能力。(張憶東) 科研院所類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有研硅股 (600206)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天地科技 (600582)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北礦磁材 (600980) 長沙礦冶研究院 金瑞科技 (60039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ST大唐 (600198)、高鴻股份 (000851)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烽火通信 (600498)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現代制葯 (600420) 中國海誠國際工程投資總院 中國海誠 (002116) 鋼研總院 安泰科技 (000969) 軍工類央企及其旗下上市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核科技 00077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 廣船國際 600685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 600150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航天動力 600343 江南重工 600072 航天機電 600151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 風帆股份 600482 中國衛星 600118 鑫茂科技 000836 火箭股份 60087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北方天鳥 600435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航天科技 000901 晉西車軸 600495 航天晨光 600501 長春一東 600148 航天信息 600271 凌雲股份 600480 中興通訊 000063 新華光 600184 航天通信 600677 北方創業 600967 航天電器 002025 北方股份 600262 航天長峰 600855 北方國際 00006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 力源液壓 600765 遼通化工 000059 西飛國際 000768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 ST天儀 000710 貴航股份 600523 長安汽車 000625 中航精機 002013 中國嘉陵 600877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 成發科技 600391 建摩B 200054 哈飛股份 600038 SST輕騎 600698 洪都航空 600316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沙河股份 000014 *ST宇航 000738 昌河股份 600372 天通股份 600330 東安動力 600178 S飛亞達A 000026 華東電腦 600850 深南光A 000043 深天馬 000050 四創電子 600990 煤炭業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神華 1088。HK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中煤能源 1898。HK 煤氣化 000968 上海能源 600508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天地科技 600582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無無 電力類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的裝機容量 央企集團 總裝機容量 上市公司 裝機容量 (萬千瓦) (萬千瓦)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6941 華能國際(A+H) 2153 內蒙華電 590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5406 桂冠電力 219 華銀電力 156 大唐發電(A+H) 1540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3079 華電國際(A+H) 758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2930 長源電力 179 國電電力 568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796 九龍電力 80 上海電力 426 中國電力(H) 535 吉電股份 85 漳澤電力 174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2500 長江電力 692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646 國投電力 145 註:表中數據為2006年末裝機容量 五大航運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與業務分布 油運 干散貨 集裝箱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 未上市 擬注入中國遠洋 (601919) 中國遠洋(1199。HK) 總公司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中海發展(600026/1138。HK) 中海集運(2866。HK)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 南京水運 (600087) 長航鳳凰 (000520) 無此業務 總公司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 未上市 (集團)總公司 招商局集團 招商輪船 (601872) 無此業務 註:與航運主業不直接相關的上市公司不在列, 如中外運旗下從事物流與貨運代理的外運發展與中國外運(H) 中石油與中石化旗下的A股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油化建 600546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S魯潤 600157 S上石化 600688 S*ST石煉 000783 S武石油 000668 (興業證券)

㈦ 央企的150多家企業都有誰沒有整體上市的旗下的上市公司都有那些

國資委下屬央企名錄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6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8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10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11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1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4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15 國家電網公司
16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7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18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19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20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21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2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23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4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25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26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27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28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9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30 東風汽車公司
31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32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33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34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
35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36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37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38 中國鋁業公司
39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40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41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42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43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44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45 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4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47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8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49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50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51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52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53 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54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55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56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57 中谷糧油集團公司
58 中國包裝總公司
59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60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61 中國誠通控股公司
62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63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64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65 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
66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67 機械科學研究院
68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69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70 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
71 鋼鐵研究總院
72 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73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74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75 中國化工供銷(集團)總公司
76 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
77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78 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79 中國工藝美術(集團)公司
80 中國鹽業總公司
81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82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83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84 中國材料工業科工集團公司
85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86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87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88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89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90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91 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
92 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93 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
94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95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96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97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98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99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100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101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02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103 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
104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105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106 中國水利投資公司
107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108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109 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110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111 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
112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113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114 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總公司
115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116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117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118 中國唱片總公司
119 中國林業國際合作集團公司
120 中國福馬林業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121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122 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123 中國中旅(集團)公司
124 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
125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126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127 珠海振戎公司
128 中國海洋航空集團公司
129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130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131 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132 中國海誠國際工程投資總院
133 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
134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
135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136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137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138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139 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
140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141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142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143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144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145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146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147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
148 長沙礦冶研究院
149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150 沈陽化工研究院
151 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152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153 中國寰島(集團)公司
154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155 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
156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157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158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159 彩虹集團公司
160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161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162 華僑城集團公司
163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164 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
165 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
166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167 三九企業集團(深圳南方制葯廠)※
168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169 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

還沒有上市的自己對了,很容易找

㈧ 國企背景的輪胎企業 真實競爭力咋樣

在輪胎行業中,國有企業這個專用名詞幾乎僅屬於中國。在中國,國有輪胎企業在整個中國輪胎產業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49年建國初期,全國能夠生產輪胎企業只有國營一廠、國營二廠和上海大中華、正泰四家企業,其中上海大中華和正泰為私營橡膠廠。正是以這四家企業為基礎,擴展出一個又一個輪胎廠遍布全國各地。
當下中國輪胎行業處於百花齊放的時代,民營輪胎企業成為主流,但是擁有國企背景的中國輪胎企業依然在整個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01
風神輪胎
現在的風神輪胎來自當年國營一廠援建的河南輪胎廠,國營一廠將工程大胎全部遷入了河南輪胎廠,現在的風神輪胎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輪胎企業集團。
除了自身的實力之外,風神輪胎還有著更強大的背景,那就是中國化工集團。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是在原化工部所屬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位列世界500強。中國化工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基礎化學品、石油加工、農用化學品、輪胎橡膠和化工裝備6個業務板塊。
2018年6月中國化工集團與中化集團合並交易坐實,中國化工實力進一步加強。中國化工在輪胎行業有多強大,2015年收購倍耐力便可見一斑。2015年中國化工集團耗資71億歐元(約480億人民幣)收購義大利輪胎製造商倍耐力。。
02
雙錢輪胎
熟悉雙錢輪胎的歷史都知道上海大中華,始建於1928年,1934年開始生產輪胎,1954年合營之後成為專業輪胎廠,年產能10萬條。
1990年,大中華與正泰聯合組建上海輪胎橡膠集團公司,1992年實行股份制在國內外發行股票。2002年上海輪胎橡膠集團的原大中華橡膠的載重輪胎廠為主,改成上海雙錢輪胎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5月18日,隨著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國資委主任金興明與華誼集團董事長劉訓峰共同敲響上市鑼鼓,資產重組後由原上市公司「雙錢股份」更名的「華誼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華誼集團核心整體上市進程自此完成。A股證券簡稱由「雙錢股份」變更為「華誼集團」,A股證券代碼「600623」不變。
上海華誼(集團)公司(簡稱「上海華誼」)是由上海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通過資產重組建立的大型化工企業集團。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主要的開拓者和建設者,也是上海化學工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股東之一。旗下企事業單位有雙錢輪胎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天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誼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上海華誼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誼丙烯酸有限公司、上海華誼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化工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上海市化工環境保護監測站等。
上海華誼名列2017中國企業500強第244位、中國製造業500強第110位,上海企業100強第26位、上海製造業50強第11位,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第17位。華誼集團在中國化工上市公司百強企業排行榜中排名第4位。
03
貴州輪胎
貴州輪胎脫胎於上海大中華,1965年,大中華一分為二,內遷貴陽,建立了貴州輪胎廠,後於1996年改制為上市公司,股票在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貴州輪胎的「前進」成為中國輪胎產業響當當的品牌,2018年位列全球75強第36位,總資產104.81億元,凈資產34.03億元。
04
中策橡膠
中策橡膠的前身是杭州橡膠廠,杭州橡膠廠曾在還在1980年得到過上海正泰橡膠廠的支援過。現在中策橡膠已經發展成為國內第一大輪胎製造商,2019年全球75強企業排名,中策橡膠位列第9位。
05
雙星輪胎
上海正泰橡膠除了支援杭州橡膠廠之外,還和國營二廠(黃海橡膠前身)一起在湖北十堰支援建設了東風輪胎廠,後來東風輪胎廠成為雙星輪胎的主力工廠。
2002年,雙星集團收購華青輪胎,實現由製鞋業向輪胎業轉型,2005年收購東風輪胎。
2008年雙星全面轉行到輪胎產業,通過智慧轉型,建成了全球輪胎行業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同時,培育了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含智能物流)和廢舊橡塑綠色循環利用三個新產業,搭建「工業4.0」+「研發4.0」+「服務4.0」產業互聯網生態圈,成為五年來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品牌培育」、「技術創新」、「質量標桿」、「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綠色產品」、「服務轉型」全產業鏈試點示範的企業,被稱為「中國輪胎智能製造的引領者」。
2018年雙星控股曾名列全球前十的韓國錦湖輪胎。雙星輪胎品牌連續五年榮登「亞洲品牌500強」。
06
萬力輪胎
萬力輪胎是目前我國華南地區最大的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是我國最大的子午線輪胎出口企業之一,現在萬力輪胎是廣州工控集團橡膠化工版塊的龍頭企業。
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工控)隸屬於廣州市國資委, 是在「廣州市委、市政府關於到2020年完成國有資本85%以上投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的要求的背景下,由廣鋼集團、萬寶集團、萬力集團三家聯合重組而成,於2019年12月正式掛牌,是一家營業總收入和總資產均超700億元的「工業航母」。
廣州工控集團目標到2021年實現主營收入超1000億元,爭取到2025年實現主營收入超2000億元,邁入世界500強的陣營。擁有千億級"工業航母"強大的後盾支持,相信萬力輪胎必將蓄勢騰飛,再創輝煌!
07
豐源輪胎/八億橡膠
在豐源輪胎和八億橡膠的身後,站著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能源集團是山東省屬國有獨資公司,於2011年3月掛牌成立, 注冊資本100億元,總部在山東省濟南市,下轄6個礦業集團、2個省外區域能化公司、10個非煤專業化公司,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省屬企業。
權屬企業分布在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貴州等十多個省(自治區)及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2015年8月集團改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承擔貫徹實施省委、省政府戰略意圖,引導帶動全省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的功能。集團自2012年起連年躋身世界500強,2018年位列第234位。
08
延長橡膠
延長橡膠的背後是延長石油集團,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延長石油」)是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多種資源高效開發、綜合利用、深度轉化為一體的大型能源化工企業,隸屬於陝西省人民政府,注冊地在延安市,2016年排名世界500強企業第325位。
09
海大輪胎
海大集團是五糧液集團全資子公司,50年始終堅持致力於輪胎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4.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糧液集團)是一家以酒業為主,多元化發展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擁有兩家A股上市公司(000858五糧液和600793宜賓紙業),現有職工近5萬人。2019年,五糧液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080億元,同比增長16%;利稅總額達400億元,同比增長23%。
雖然隨著經濟發展,民營輪胎企業展示出了驚人的爆發力,比如玲瓏、賽輪等成為行業佼佼者。但是輪胎行業中的國有企業實力同樣不容小覷、也許表面實力看起來並不強大,但是背景實力並不是民營輪胎企業可以相提並論的,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國營輪胎企業依然在中國輪胎市場乃至全球輪胎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央企包括哪些哪些已經整體上市

中央企業名錄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77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78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79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80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81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6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82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83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8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84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85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10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86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11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87 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
1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88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89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4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90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5 國家電網公司 91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6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92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17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93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18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94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19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95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0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96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1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97 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
22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98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23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9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24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100 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
25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101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26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102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27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103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28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104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29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105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30 東風汽車公司 106 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總公司
31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107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32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108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33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109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34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 110 中國唱片總公司
35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111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36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112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37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113 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38 中國鋁業公司 114 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
39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15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40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16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41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17 珠海振戎公司
42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118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43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119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44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120 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45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21 中國海誠國際工程投資總院
4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22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47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23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48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24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49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25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50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26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51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127 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
52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28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53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29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54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130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55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31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56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132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57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133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58 中國包裝總公司 134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59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135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
60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136 長沙礦冶研究院
61 中國誠通控股公司 137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62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138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63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39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64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140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65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141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66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42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67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143 彩虹集團公司
68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144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69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145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70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146 華僑城集團公司
71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147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72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148 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
73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149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74 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150 三九企業集團(深圳南方制葯廠)※
75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151 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
76 中國鹽業總公司 152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此企業擬進行公司制改建,企業名稱正在規范之中。

國資委"整體上市"30家央企名單出爐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3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4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5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6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7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8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9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10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11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12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13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
14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5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16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7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8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19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20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21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22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3 中國中旅(集團)公司

閱讀全文

與中化集團整體上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