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鋼利民公司買斷有什麼新政策
馬鋼利民公司買單,有什麼新政策?具體你還要看他的單位給什麼政策?
㈡ 買斷工齡提前退休有什麼新政策嗎
一、大齡下崗失業職工現行政策1、有條件的發放生活費;2、達到提前退休年限自行選擇退休;3、達到提前或正常退休年齡個人勉繳養老金。二、下崗失業職工「提前」或「正常」退休政策規定1、男、年滿50歲,工齡30年以上的,為「提前准退休」年齡段;2、男、年滿55歲,工齡15年以上的,為「正常提前退休」年齡段;3、女、工齡30年以上,全日制畢業包分配的大學本科生工齡26年、專科27年、研究生25年以上的,為「提前准退休」年齡段。三、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發放規定1、下崗職工(男、女)工齡達到30年以上,全日制畢業包分配的大學本科生工齡26年以上、專科27年、研究生25年以上的,每月領取600元左右的基本生活費,達到「提前准退休」年齡段後,本人可以自行選擇退休,或選擇不退休;2、若本人選擇提前退休的,停止發放基本生活費,按其退休工資發放。3、若本人願意拿基本生活費的,直到正式退休,基本生活費自行停止。
㈢ 2017買斷工齡新政策,怎麼退休,補償標准
買斷工齡」是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一些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安置富餘人員的一種辦法,即參照員工在企業的工作年限、工資水平、工作崗位等條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經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報有關部門批准,由企業一次性支付給員工一定數額的貨幣,從而解除企業和富餘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把員工推向社會的一種形式。
買斷工齡是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一些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安置富餘人員的一種辦法,如今雖然已經沒有買斷工齡這個說法,但是某些用人單位還是會這樣做。在買斷職工工齡後需要對職工進行補償,究竟買斷工齡該如何補償職工呢?小編為您帶來買斷工齡最新補償標准,僅供參考。
所謂「買斷工齡」說法現在已經為國家政策禁止,「買斷工齡」的法律實質應該視為企業解除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後企業支付給員工的經濟補償金。
買斷工齡應當視為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應當適用如下規定確定賠償標准: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動部1994年12月3日發布)
第五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十條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第十一條 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於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准支付。
從上文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知道,用人單位在買斷職工工齡後需要按照職工的工作年限對職工進行補償,工作滿一年的則補償一個月的工資,但最多不能超過12個月。要是用人單位不按照規定對職工進行補償的話,那麼除了要全額發放補償金外,還需要按照補償金數額的50%支付額外的補償金。
㈣ 2020年國家對買斷工齡的企業不給職工繳社保有新政策嗎
標准說法是解除勞動合同。
依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之規定。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合法。
解除勞動合同之後,任何人都不再是用工單位職工,需要自己繳納社會保險。
㈤ 馬鋼股份買斷工齡還有三年有失業金嗎
當然有了啊,你在職時交了失業保險,會根據所交年限計算失業金,最長不超過24個月
㈥ 買斷工齡國家有新規定嗎
"買斷工齡"是違法的。《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16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72條)。如果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員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業,也能依法享受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員工離開單位就沒人管的問題,因此也就無須"買斷工齡"。
㈦ 買斷工齡最新政策
買斷工齡是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一些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安置富餘人員的一種辦法,即參照員工在企業的工作年限、工資水平、工作崗位等條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經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報有關部門批准,由企業一次性支付給員工一定數額的貨幣,從而解除企業和富餘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把員工推向社會的一種形式。
自城鎮職工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普及以後,買斷工齡就被法律所禁止了。《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16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72條)。如果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員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業,也能依法享受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員工離開單位就沒人管的問題,因此也就無須買斷工齡。
所以,題目中所說的買斷工齡應該是養老保險在臨近退休時不足十五年,為了辦理退休一次性繳足十五年的政策。濟南政府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新政策稱,符合條件的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可在一次性補繳1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後,納入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㈧ 買斷職工退休新政策
所謂買斷工齡,其實就是企業為了和一些工作了很多年且在公司富餘的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然後和員工協商一次性支付報酬。那麼買斷工齡工資需交稅嗎?其實根據目前的相關規定,買斷工齡是不合法的,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卻又可以這樣操作。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買斷工齡的個稅然後繳納。
一次性買斷工齡個稅如何繳納
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而高出的部分除以本人在單位的工作年限,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標准計繳個稅(個人在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稅時扣除。
對於個人而言,「內退」「辭退」和「買斷」都會取得一筆數目可觀的一次性收入,但三者性質不一樣,只有「買斷」才屬於解除勞動合同,可以適用上述免徵額度。
「內退」的個人與原任職單位仍有著關系,所以所得收入應按至退休年齡的月數進行平均,並與領取當月的「薪金」計征個稅。被僱主「炒魷魚」或自行辭職的個人取得退職費等一次性收入較多時,則應按月劃分(超過6個月的按6個月劃分)計征個稅。
如果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個人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對已繳納個稅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的所得合並計算補繳個稅。
買斷工齡怎麼退休
買斷工齡後對辦理退休可能會有所影響,可以參考我國企業職工辦理退休的相關事宜。
要按月領到社保退休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個人的累計參保繳費年限一般要達到15年(對於老職工,如果過去有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相應年限可以視同為已繳費。另外,按規定,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要求為10年)。
二是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男性60周歲,女性幹部55周歲,工人50周歲)。
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分兩種情況,一是有用人單位的職工由單位在達到退休條件當月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二是社會失業人員在達到退休條件前三個月由本人到戶口所在區的退管機構申請、辦理。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了買斷工齡的個稅繳納方法。那麼買斷工齡工資需交稅嗎?從文中可以得知,買斷工齡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只不過交稅比例有相關標准,作為勞動者而言,如果在生產勞動者受到企業的不公平待遇,應該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以保障自身權益。
除了買斷工齡者,還有一批動不動就辭職的人,也要看看相關政策!
辭職後千萬不要忘記:五險一金和社保如何處理?
跳槽換工作是常有的事,但換工作期間,社保該如何處理?社保斷繳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一、養老保險
辭職後可辦理養老保險轉移
1、辦理轉移手續後在新單位續保
2、也可以以個人身份續保(持身份證和社保卡到社保中心辦理)
3、停保一段時間,以後再續保,但停保的次月起停止報銷醫葯費。
養老保險是可以中斷的, 最後是累計年限, 交得越多,當然養老金也越多。
二、醫療保險
1、辭職後馬上有新單位接收,可將醫保關系全部轉移到新單位,由新單位的人事管理部門處理。
2、辭職後沒有新單位工作,可先將檔案存放在勞動局或者社會保險所等能夠託管檔案的地方,一般來說,只要和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就可以託管檔案。這個情況下,醫療保險要個人繳,一年交一次。但中間中斷可能會影響享受醫保待遇。
個人繳納:帶身份證、戶口本、銀行存摺,到戶口所在地的社保中心辦理即可。
三、失業保險
辭職後員工滿足一定條件可以申請享受失業保險待遇。辭職後失業保險關系自動解除。部分城市失業保險待遇與失業保險關系可以轉移,但具體必須根據本地失業保險政策執行。
四、生育保險、工傷保險
由單位支付,個人無需繳存,沒有個人賬戶,辭職後自動解除。辭職後繼續找工作的,由新單位按照規定繳存生育保險。不同城市生育保險繳費標准不同。
五、住房公積金
公積金(每月)=單位繳8~12%+自己繳8~12%
公積金停繳後還是歸你本人所有,只要符合提取規定,還是可以隨時提取,以後也可以續交,永不作廢和清零。
㈨ 請問買斷工齡的最新補償標准
買斷工齡不是國家法律規定,國家法律規定的補償標準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但買斷工齡是各地自己指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