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海爾集團2016外產外銷佔比

海爾集團2016外產外銷佔比

發布時間:2021-04-25 17:54:36

❶ 海爾是如何闖進海外市場的

海爾集團的發展過程

海爾集團公司的前身青島冰箱廠是於1984年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的基礎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廠是一個虧損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當時人們的質量意識還相當淡漠。

1985年4月,冰箱廠當眾砸毀了有嚴重質量問題的76台冰箱,極大地提高了工人們的質量意識,這樣做的結果是1988年榮獲國家質量獎,1990年獲電冰箱行業唯一的國家質量管理獎。

到1991年,連續五年被全國消費者評為"最受歡迎的輕工產品電冰箱類"第一名,這時的冰箱廠,無論是品牌的知名度還是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1991年12月份,以青島電冰箱廠為核心企業,以空調器廠、冷櫃廠為緊密層企業,經過改制,組建了海爾集團公司。海爾集團通過技術開發、精細化管理、資本運營、兼並控股及國際化,使集團公司迅速成長為96年在全國500強中名列30位的大型企業集團。

92年到96年五年間,海爾集團銷售收入從8億元飆升至61.6億元,97年1-8月份銷售收入達66億元。

目前海爾集團產品包括電冰箱、冷櫃、空調器等13個門類5000餘個規模品種,並批量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海爾商標在96年的無形資產價值達到77億,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家電第一名牌。











(1)海爾集團2016外產外銷佔比擴展閱讀:

1、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階段(2005年—2012年):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品牌

時代機遇:互聯網的發展

一般企業做法:以企業為中心賣產品

海爾創新做法:以用戶為中心賣服務

海爾管理創新:探索「人單合一雙贏」商業模式

互聯網時代帶來營銷的碎片化,傳統企業的「生產—庫存—銷售」模式不能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企業必須從「以企業為中心賣產品」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賣服務」,即用戶驅動的「即需即供」模式。互聯網也帶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國際化和全球化之間是邏輯遞進關系。

「國際化」是以企業自身的資源去創造國際品牌,而「全球化」是將全球的資源為我所用,創造本土化主流品牌,是質的不同。因此,海爾整合全球的研發、製造、營銷資源,創全球化品牌。

這一階段,海爾探索的互聯網時代創造顧客的商業模式就是「人單合一雙贏」模式。

2010年,張瑞敏在美國與世界頂級的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和加里·哈默交流海爾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兩位管理大師對海爾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的實踐給予了高度評價,加里·哈默(左)認為海爾推進的自主經營體創新是超前的。

2、網路化戰略發展階段(2012年—2019年):網路化的市場,網路化的企業

時代機遇:互聯網的發展

一般企業做法:以自身為中心的傳統型企業

海爾創新做法:互聯網時代的平台型企業

海爾管理創新:繼續探索「人單合一雙贏」商業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顛覆了傳統經濟的發展模式,而新模式的基礎和運行則體現在網路化上,市場和企業更多地呈現出網路化特徵。

在海爾看來,網路化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路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企業無邊界、管理無領導、供應鏈無尺度,即大規模定製,按需設計,按需製造,按需配送。

2012年12月,瑞士洛桑IMD商學院院長多米尼克·特平將「IMD管理思想領袖獎」頒發給了張瑞敏,以表彰其對現代管理藝術與實踐做的貢獻。

2015年11月,作為唯一受邀的中國企業家,張瑞敏在第七屆德魯克全球論壇上發表演講;入選「2015年度Thinkers50榜單」並榮獲Thinkers50傑出成就獎之「最佳理念實踐獎」(Ideas into Practice)

2016年6月8日,第86屆耶魯CEO峰會論壇上,張瑞敏被授予「傳奇領袖獎」獎,成為今年唯一一位榮獲該獎項的中國企業領袖。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領導力項目高級副院長Jeffrey Sonnenfeld(傑弗里 桑尼菲爾德)評論道:張瑞敏是一位真正的全球商業巨人,他令他的競爭對手、同行以及像他一樣的中國商業領導人都肅然起敬。作為一個轉型領導者,他汲取中西方商業實踐的精華,創造了他自己獨特的模式。

2018年9月11日,山東省人工智慧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煙台召開。海爾憑借在智慧家庭方面的領先探索成為推進聯盟工作的牽頭企業,積極協同各企業搭建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圈,並當選第一屆輪值理事長單位。

2018年10月5日,青島海爾公布在法蘭克福上市的計劃。

2019年7月1日,青島海爾公司股票名變更為「海爾智家」,股票代碼「600690」保持不變。

❷ 海爾集團公司是外資還是中國民營企業

截止2019年,公司類型是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上市)。

法定代表人是梁海山,登記機關是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資本是636841.67 萬人民幣,企業地址是青島市嶗山區海爾工業園內。

經營范圍:電器、電子產品、機械產品、通訊設備及相關配件、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的研發與製造;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技術咨詢服務;進出口業務(按外經貿部核准范圍經營);批發零售:國內商業(國家禁止商品除外)。

(2)海爾集團2016外產外銷佔比擴展閱讀:

2016年8月,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4位。2018年,青島海爾正式入圍《財富》世界500強。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海爾集團公司排名第38位。

2018年互聯網交易產生交易額2727億元,同比增長73%,包含海爾產品也包括社會化的B2B、B2C業務。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收入1592.54億元,增長33.68%;實現歸母凈利潤69.26億元,增長37.37%。

❸ 海爾集團2015年銷售額是1800多億,美的銷售額1500億。今年美的入選世界500強了,海爾沒入

海爾的營業額沒有達到入門門檻,就這么簡單。企業自己公布的數字不可信,按企業自己公布的數字,房地產企業碧桂園的銷售額都是財富統計的3倍以上了。

❹ 海爾集團的規模佔全國的百分之幾

中國製造業誕生了第一個靠自主品牌為主而創造了千億級年度營業額的企業:海爾集團預計2004年度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可突破1000億元,其中,海爾出口創匯預計突破10億美元,而海外生產海外銷售預計突破了10億美元。這是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日前對外界透露的信息。
這表明,海爾集團創業20年來,以創新精神為先導,堅持自主品牌建設,實現了從零到1000億的突破、從名不見經傳到躋身世界品牌百強的跨越。值得一提的是,海爾是堅持通過以自主品牌參與全球家電產品市場激烈競爭而結出了明顯的碩果。據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評選結果,"海爾"品牌已被列入"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品牌",並位居第95位,實現了中國品牌零的突破。這也意味著海爾進入了與世界級品牌同台競爭的新起點

❺ 海爾在國外哪個國家銷量最高

中國企業在全球的迅猛發展和不斷提升的創新力正掀起一股世界沖擊波。近日,德國知名雜志Manager
magazin(《管理者雜志》)在旗下網站刊文稱,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不斷趕超、沖擊著日本、韓國乃至德國的許多企業。文章指出,海爾作為全球性的家電製造商,早已超過德國本土企業,「在全球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文章稱,海爾已經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球大型家電市場的「四連冠」品牌,海爾的全球化並非簡單地將產品銷往海外市場,而是占據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市場的主流地位,成為全球競爭最激烈、要求最苛刻地區消費者選購家電的首選品牌之一。
從全球市場看,海爾已成功進入沃爾瑪、百思買等美國十大主流銷售渠道,並且有超過30%的美國家庭擁有海爾家電。在歐洲,海爾的品牌認知度高達60%以上,是當地消費者最為鍾情的「洋品牌」。而在素有「家電王國」之稱的日本,海爾產品已全部進入KS等十大家電零售渠道以及遍布日本境內的區域性零售渠道。
對海爾在全球的迅猛發展,文章認為這得益於海爾能夠推出「不同於大眾的、更具時尚感的產品」。以歐洲市場為例,針對當地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節能環保性能要求較高的特點,海爾推出了水晶系列滾筒洗衣機,比當地最高A+++級能效標准還節能40%,樹立了歐洲洗衣機節能新標桿。此外,海爾還創新推出隨需變溫、節能保鮮的MYZONE系列無霜冰箱,憑借獨特的時尚外觀設計和變溫風格風靡整個歐洲市場。
除了差異化的領先產品,文章認為完善的本土化布局也是海爾在海外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並以海爾在歐洲建立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布局為案例進行了闡釋。據悉,這一運營布局確保了海爾能夠及時准確地洞察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同時,依託在中國、亞洲、歐洲、美洲、澳洲建立的五大研發中心,海爾能夠迅速將消費需求與專業資源進行無縫對接,持續以創新產品創造用戶價值。
當前創新已經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作為具備創新基因的企業,海爾不斷提升的創新力極大增強了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這也使其不斷引領著全球家電創新趨勢。據波士頓公司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在2012年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50強中,海爾排名第八,位列「消費品和零售」領域首位。
Manager
magazin是德國知名媒體之一,主要專注於對全球企業的聲譽進行測量和排名,在全球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❻ 海爾國內 現狀分析

總體不怎麼樣。買了海爾產品倒了八百輩子的霉。
看來領導也不一定是好樣的,出來的產品就這亇檔次。設計理念差,質量差,服務還跟不上。

❼ 海爾集團的銷售量是多少

海爾產品的銷售量一直都很不錯的。質量跟售後也是很棒的。

❽ 國產空調巨頭海爾,為什麼能在美國搶下27%的市佔率,銷量排名第一

2017年,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GEA雙空調品牌拿下美國第一,占據27.2%的市場份額,幾乎是第二三名之和,打破近20年的美國空調舊格局。在2018年,美國空調市場下降5%,海爾卻增長30%以上,穩居第一。

海爾在1999年就進入了美國市場,不過,美國家電市場主要由本土品牌和日韓品牌霸佔,海爾的生存空間非常小,剛開始一年只能賣50台冰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不過,海爾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投入,在2004年有建立了一個工業園,並加快本土化,啟用美國本土的員工,營銷方式等等,讓海爾逐漸打開了市場,並獲得了高速的發展。

❾ 海爾現在一年的全球營業額是多少

根據《財富》評復選的制2003年世界500強名單,位列 500強榜尾的是加拿大的一家公司,它在2003年全年的收入為108.272 億美元。海爾集團2004年營業收入1016億元人民幣摺合美元超過120 億,其2003年營業收入是805億元人民幣,2004年比2003年增長近 27%。

在去年12月26日海爾集團創業2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也曾宣布,2004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預計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超越了2003年世界500強的入圍線。

2003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農業銀行等12家企業入選世界500強。

近年來,海爾集團營業收入直線上升。資料顯示,2000年海爾集團的營業收入是406億元人民幣,2001年是602億元人民幣,2002年是 711億元人民幣,2003年達到了805億元人民幣。

❿ 16年的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里,海爾的全球市場零售佔有量是多少

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6年品牌零售量佔全球市場的10.3%,居全球第一,這是自2009年以來海爾第8次蟬聯全球第一。

閱讀全文

與海爾集團2016外產外銷佔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