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 大流通股東名單。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要求刊登公司前10名流通股股東的名稱全稱、年末持有流通股的數量和種類(A、B、H股或 其它),如果前十名流通股股東之間存在關聯關系的,應予以說明。這將為投資者帶來全新的分析視角,增加市場透明度,有利 於投資者了解真正影響股價走勢的大流通股股東的市場動向。
2.市場已經從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獲得了很多,比如有幾家基金入駐,有哪家券商重倉,是否有QFII感興趣等等,但似乎還沒 有注意到通過十大流通股東我們還可以找到主力的株絲螞跡。如果十大股東中全部都是籌碼不太多的個人帳戶,一般情況下這 種股票被認為是散股,也就是無主力的個股。但如果滿足某種條件,那麼這些散股中仍然很有可能是有主力隱藏其中的。
3.假如我們孤立的分析當期十大股東,如果都是持股不足30萬股的個人帳戶,確實無法判定其中是否有主力。但如果我們進行動 態地分析就不一樣了。現在上市公司必須每一個季度都要公布十大流通股東,這樣一來我們的手頭上就有壹份每三個月變化一 次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4. 將連續幾個季度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進行對照,如果有三個或以上的帳戶持股數量頻繁變動,哪怕每次變動的數量小到1 股,我們就可以基本斷定,這家股票有主力。其理論依據在於只要是主力就不可能在一個季度的交易中一點也不動。一旦大盤 拉出陽線,即使是半死的主力也很難抵擋拉升的強烈沖動慾望。在這種小規模拉升過程中一般都會選擇籌碼較多的帳號,這樣 更便於操作,所以這些排在前十位的帳號就被動過,持股數量就會改變。
這種方法唯一的反對意見就是認為這些變動的帳號依然是散戶。一個散戶如果在一個帳號中持有二十幾萬股籌碼並且數量上有 變化的話就表明在三個月內進行過買賣,根據經驗這種概率非常小,即使出現也不會超過一個帳戶,而我們分析的條件是三個 或以上的帳戶。 通過十大股東的名單我們可以找出一些隱藏著的主力,但並不是所有的主力都是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找到的,所以這是一個在 數學上來說屬於充分但不是必要的條件。
B. 每個公司的十大股東手裡的股是流通股嗎
不是這抄樣的看的.
現在完成襲股改的公司的股票都是流通股,只是大股東的股票暫時不能在市場上流通,到時間就可以流通了,十大股東裡面要是買的流通股就是就可以流通的.十大股東裡面有可能有基金,可能有個人,他們手裡加起來的股份多的話,特別是前十大流通股加起來占流通股的數量多的話,說明這只股票主力手中的籌碼多.
C. 如果一隻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有基金、公司、大戶,當操盤股票時總得有個總操盤手吧,他們是如何確定的呢
我是私募的操盤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各流通股東有自己的利益,互相之間是博弈關系,內不可能容有什麼總操盤手,各自的買賣是獨立的。
另一種極端情況是幾家大流通股東聯合坐莊,但這也只是說他們的買賣有一個統一的調度,具體執行操盤指令的操盤手是各公司自己的人,不存在總操盤手這么一說。
D. 什麼是股份.股份是怎麼分配到股東的手上的
有限責任公司沒有股份的概念,只是說注冊資本有多少,各股東佔多少比例,在公司收到注冊資金後,應當給投資方出具收款收據,也可再提供相關證明,便於投資方財務處理。
股份有限公司有股份的概念,一般情況下創立時,一般情況下注冊資本一元就是一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面值一元,個別案例有面值10元,0.1元不等。如注冊資本100萬元,股份數通常為100萬股,也可做成10萬股或1000萬股(不推薦)。至於分配股份,只要給投資方出具收款收據或收款證明即可,也可印刷成精美的小本或小卡片,蓋公司印章和法人章,格式上並沒有統一要求,但要有基本要素(比如投資方全名,投資日期,投資額,股份數,紅利領記錄等)。
E. 「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東」有什麼區別
十大流通股股東是指前十名持有流通股最多持股量的股東;而十大股東指的是總股本中所持有最多持股量的前十股東。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上市公司有沒有禁售流通股。
F. 十大流通股東和十大股東的區別
兩者區別抄表現在:
一、股份數佔比統計襲口徑不同。
十大股東按總股本數量統計的,指持有股份數量在總股本中所佔比例的最新結構排名。
十大流通股東按流通股數量統計的,指持有可流通股份在流通股總量中所佔比例的最新結構排名。
二、享有股東權利方面不同。
根據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股東享有的股東權利,與所持公司股份比例相適應。這是」同股同權」的股份結構機制。

(6)十大股東手擴展閱讀:
在A、B股股權設計機制里,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東,雖然股東按股份數量佔比排名,與同股同權機制是一樣的,但在享有股東權利方面是有根本區別的。比如 阿里,京東,小米等就是這種A、B股設計機制。
在二級交易市場,我們散戶的對手(機構)盤,通常就是十大流通股東裡面的積極參與交易的部分機構。由於股價的上漲,需要資金主動推動。因而,十大流通股東中的機構力量,往往在實盤交易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股價運行的方向趨勢。
G. 騰訊最大的股東是誰
南非銀行。
騰訊的前五大股東,大多數數來自國外,美國居多。
納斯帕斯(南非):31.17%,馬化騰(中國):8.63%,摩根大通(美國):4.78%,領航(美國):2.44%
貝萊德(美國):1.97%
騰訊這些年股價持續飆升,目前市值4萬億,營收3700億,凈利900億。南非報業在2001年用3200萬美元的投資換回了13000億元,而整個南非2019年GDP也不過24000億。馬化騰曾回應說,南非大股東Naspers是18年如一日的支持騰訊。

(7)十大股東手擴展閱讀:
1、李嘉誠之子李澤楷「錯賣」股份
李嘉誠退休,自然帶熱了他兩個兒子的商業討論,其中大家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李澤楷錯賣了騰訊股份。2001年,李澤楷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需要對旗下的互聯網業務做調整。正好彼時的騰訊只有QQ這個單項產品,沒能入李澤楷的眼。
所以李澤楷把盈科數碼持有的20%騰訊股份都賣給MIH集團,成交價上市1260萬美元。直到今日,不少人還在為李澤楷惋惜。因為當年李澤楷賣掉的20%騰訊股份,如今是他爸爸李嘉誠凈資產的2倍。
隨後MIH集團越來越看好騰訊,成為了騰訊最大股東。先是從IDG手中收購了12.8%騰訊股份,後在2002年又從騰訊創始人手中收購13.5%股份。
2、南非銀行獲得了巨額的收益
南非銀行當年僅用3200多萬美元就獲得了騰訊33.24%的股權,而騰訊現在的市值高達4107億美元,南非銀行持有的騰訊股權價值高達1227億美元,比當初購買的時候翻了4265倍,在十七年的時間里靠著騰訊在中國獲取了巨額的利益。
H. 股票中十大持股股東手中的股票是流通的股嗎股票結構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看到的都是滯後的
個人超過5%要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