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市公司年報能造假嗎
造假與財技運作是2回事。。
造假是違法的,財技運作不踩線是合理的。
② 求問上市公司上一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關系。
虧損和盈利是按年和季記賬的
上市公司例如2018年年報虧損10個億,不計入下一年
2019年一內季報盈利1000萬容,計入當年,中報,和3季年報的時候要計入這1000萬
比如一季報盈利1000萬,2季度盈利2000萬,中報就盈利3000萬
③ 如果上市公司的年報公布後,發現了財務造假的問題,那麼年報可以調整至真實數據嗎
從立法本原上看,該說法是不錯的,因為如果提前報送給股東或實際控制人,難免不造成內幕交易或信息泄露的後果。只是具體表述不太准確。
④ 上市公司的年報、季報,究竟有多大可信度由那個部門審查其真實性
要看公司的質的復。越制好的公司越不會做假賬;越垃圾的公司越容易做假賬。因為對於優秀的公司,他本來就可以考85分,沒有必要做假賬做成考100分。而垃圾公司,本來就只能考20分,他做假賬的動機當然要遠遠高於優秀的公司。而且做假賬的風險還是很高的。
季報是有上市公司自己審計的;年報則有會計事務所審計的。目前來看,國家對會計事務所的監管要比以前嚴的多,以前做假賬,會計事務所受處罰的力度比較小,而現在受處罰要厲害的多。
⑤ 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年報准么他們會造假么
造假?很多改變報表的手段很多都是合法的,給你小小的透露一點,比如實際回計算的利潤虧損答,但是我可以通過變更會計政策,把攤銷和折舊的期限增長。這樣會計期間的費用就變少了,利潤就變多了。這好像很不合理,但是這絕對是合法的「造假」。這里加引號就得你自己斷定它的性質了。這在上市公司中是能舉例子的,例如中海油。還有一個叫什麼中國船舶,上市公司的造假手段得高明,得正大光明,說得通的造假。絕對不能是小企業變更日期之類容易查出來的低級手段。
⑥ 2018年發生了什麼,為何上市公司都是巨虧
也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在虧,總體來說,賺很多的也有。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版4月27日,A股3609家上市公司權已經有3235家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佔比約為89.64%;而在3235家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3066家公布投資收益,佔比約為94.78%。
更進一步分析,公布了投資收益的3066家上市公司,2018年的投資收益(合並報表)總額約為9910.72億元,其中,有2622家投資收益為正數,444家投資收益為負數。從利潤方面來看,這3066家上市公司2018年的凈利潤(合並報表)總額約為35602.24億元,其中,有2734家去年凈利潤為正數,有332家去年凈利潤為負數。

2622家公司投資收益為正,總額約萬億
⑦ 上市公司的季報和年報內容真實嗎
不會都是假賬,但是上市公司涉及到上市問題可能會做些調整,也內就是假賬,但要具體情況容具體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另外,報表真不真實要自己慢慢看,有些問題能看出來,一般上市公司報表都是要經過審計的,其中除非是和事務所串通起來作弊,否則出現大的假賬的可能性不大。至於小的假賬是個公司都會有,帳不可能都是剛剛好的,可能就差那麼一點,只能作調整的,這個不算假賬。
⑧ 上市公司年報信息是真實的嗎
不可能存在完全真實,只能存在相對真實。每個企業為了自身利益,總要做一些違反會計准則得事,只是大小得問題了。安然公司為什麼倒閉,世界第一大審計事務所安達信為什麼關門,不都是造假么。假做得小了,不出問題,出問題得都是太嚴重了,紙包不住火了。財務這東西,道道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