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郭廣昌董事長執掌的復星集團主要做什麼的
復星集團主要是做投資的。投資了復星醫葯、國葯控股、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葡萄牙醫療服務集團Luz Saúde、印度最大仿製葯企之一Gland Pharma等。
復星集團創建於1992年,是中國市場經濟改革中涌現出的代表企業之一。2007年7月16日,復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整體上市。2011年,復星產業利潤、投資利潤、資產管理收益三大業績增長引擎快速發展。
復星集團主要投資方向包括消費及消費升級、金融服務、資源能源及製造業升級等高度受益於中國內需發展的行業,以分享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

(1)國務院發展復星集團擴展閱讀:
復星集團創始人之一梁信軍先生說:「復星集團發展的過程,就是對中國變化中的發展動力的判斷和把握的過程。中國發展動力從1992年到現在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992年到1998年,主要是政府政策的開放准入和流動性的增加。流動性包含三個方面:
一、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流動性,第二來自於資金的流動性,第三是土地的流動性。所以這個階段和這幾個因素相關的如勞動力密集型行業、房地產、中小金融機構等行業快速發展;
二、從1998年到2008年,這是中國重化工業騰飛的階段。
三、從2008年起,是中國內需和金融服務快速成長的階段。
所以復星的發展,也是高度契合這三個階段。比如第一階段,復星從市場調查進入醫葯健康和房地產行業,成立了復星醫葯和復地。
第二階段復星投資了鋼鐵和礦業,參控股的企業如南京鋼鐵、海南礦業、招遠黃金、唐山建龍、金安礦業等等。
第三階段復星的主要投資方向則為消費及消費升級、金融服務、能源資源和製造業升級,並積極「走出去」,創新性地提出「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模式,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凱雷集團合資成立基金,投資法國地中海俱樂部和希臘Folli Follie集團等等。」
㈡ 復星集團和平安集團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兩家公司的發展理念不同 不太好放一起比較。
復星走的是廣域發展,涉及行業比較多比較雜。
平安走的是綜合金融,主要理念是打造一站式服務。
所以說輪前景的話這個不好說。
㈢ 復星是國企嗎
復星不是國企,是投資型集團。
復星創建於1992年。作為一家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注於中國動力的投資集團,復星先後投資復星醫葯、復地、豫園商城、建龍集團、南鋼聯、招金礦業、海南礦業、永安保險、分眾傳媒、Club Med、Folli Follie、復星保德信人壽等。
2007年,復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復星始終胸懷感恩之心,與員工、社會共享企業發展。2011年,復星投資企業納稅89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9萬個,年度員工薪酬超50億元人民幣。20年來,復星已累計向社會捐贈超6億元。
復星集團的前身是「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之初,上海「廣信」只是一家小規模的科技咨詢公司,主營業務為市場調查和科技咨詢,創業資本不過3.8萬元。

(3)國務院發展復星集團擴展閱讀:
復星向巴菲特學習價值投資理念,向GE學習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向李嘉誠學習全球化管理,向凱雷學習資產管理、向保德信學習企業風險控制。通過學習,凝煉成指導復星思考和運行的現代企業制度。將規范透明的理念設為一切制度的基礎。
為此,復星在民營企業中首創了稅務總監的崗位,並請來國內一流的稅務專家擔任,確保在稅收上做到應繳盡繳,不在納稅問題上栽跟斗。20年來,復星及所投資的企業,累計向社會繳納稅款400億元,在納稅上的規范奠定了復星穩健基礎、創造了最大的時間效益。
㈣ 上海復星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什麼性質的企業
一個民營企業 復星集團 復星醫葯 復星地產 復星鋼鐵 都是一夥的 國葯控股的控股股東 很有實力
㈤ 復星集團的成功經驗
「匯聚成長力量」是復星成功的經驗濃縮。具體而言,復星之所以取得了創業的成功,在於四個因素:首先是選好了人,梁信軍說,復星歸結到底,一切的一切,是人。第二是優秀的發展理念,幫助復星始終能做行業的領跑者,把握時代脈搏。第三,穩健的風格。第四,堅守底線,建設健康的新商業生態。
企業和諧,團隊生態
復星非常重視健康的企業生態建設:一是重視領導團隊之間的互補和諧;二是構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三是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四是樹立並堅持科學的人才觀。
——構建領導團隊之間的和諧互補。在團隊建設上,創業團隊能夠始終志同道合,主要在於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都能夠求同存異,能力互補;二是相同的價值觀;三是重視團隊合作,有共同的文化和心理認同;四是能夠以感激感恩之情正確處理與國家、與團隊成員分項發展成果的問題;五是明確的分工的同時共同對結果負責。領導層的能力互補是團隊和諧的一個因素。有的人擅長投資,有的人擅長優化運營,有的人擅長融資,有的擅長對內,有的擅長對外,這個非常好。如果幾個人都一樣,將來就是競爭;幾個人完全不同,就會沖突。所以,要有同有異才行,但核心的價值觀一定要相同,這是一個團隊最根本的東西。
——構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要把優秀的企業家吸引來、留得住,關鍵是要靠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文化,從復星來說,最核心的就是「匯聚成長力量」。第二層面是「創造價值,分享發展」。這是復星文化的根,一切都從這兒開創出來的。
——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如果用人都是靠情感、靠領導個人魅力肯定會有問題。一定要制度化。制度能保證有好的文化,從而不斷地吸引人、留住人;制度,尤其是法人治理體系完備,能超越個人、持續保障企業的穩定。
——樹立並堅持科學的人才觀。復星最大限度地將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高度關聯,把企業進步與個人價值的提升高度融合,較好地實施了「追求個人成功與企業發展高度和諧統一」的企業人才經營戰略。復星將人才作為最寶貴的資產,從創業之初就提出了「以發展來吸引人,以事業來凝聚人,以工作來培養人,以業績來考核人」的用人觀。所謂「以發展來吸引人」,就是強調要為優秀人才提供廣闊多樣的發展空間,激勵員工將個人的發展願望融入企業整體發展的大局,使員工的潛能在事業推進的過程中得到釋放;所謂「以事業來凝聚人」,就是創造價值、分享發展,將復星的發展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事業,幫助員工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進取心,激發員工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創業激情;所謂「以工作來培養人」,就是企業鼓勵員工在自身的崗位上不斷提高,將工作中的挑戰與壓力,轉化為自身前進、成熟的動力,同時公司充分提供多種角色的培養環境,鼓勵員工成為掌握投資、融資、優化運營等多重技能的綜合性人才;所謂「以業績來考核人」,就是將工作實績作為評價員工工作、衡量工作能力最根本的依據,不斷探索合理、科學的考核機制,形成結果導向、注重效率的良好氛圍。
理念優秀,決策果斷
——優秀的發展理念。復星集團之所以能夠取得商業上的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復星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投資,包括黃金、地產、鋼鐵、礦業、商業的投資都是比較成功的。這些投資項目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基於復星對中國經濟的理解,對「中國動力」的理解。復星真正地深入市場,懂得投資之道。准確判斷形勢,在不同階段抓住了不同的高成長行業,這就是復星集團成功的一條經驗。
——適應中國快速的產業成長規律。復星集團成功的訣竅之一,就是集團優秀的發展理念與敢於決斷的勇氣。復星的成功,在於領導層能夠快速反應,發現中國產業發展規律和經濟動力的轉變,並在短時間內作出決策。從最先開始從事的市場調查,到之後介入房地產銷售、醫葯領域,再到後來進行的產業投資、PE投資、資產管理,復星邁出的每一步都比市場快半拍。主動出擊為復星贏得了不少商機。其次是學會了適應中國快速的產業成長規律的變化,這是對中國企業家的考驗,也是復星成功的關鍵。
穩健經營,管控風險
——聰明投資、自律自省。聰明強調的是時機的選擇和理性的思考,選擇和自身資源相匹配的項目;自律指的則是在把握機會時,不是什麼都抓,而是首要關注其與企業價值觀的一致性。對於復星來說,站在全球角度,現階段的聰明投資就是用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
復星在每一年裡,也許並不是明星企業。梁信軍說:「我們不會跟別人去比拼規模、比拼銷售額……做企業是一場馬拉松,暫時的領先不代表最終的成功。與銷售額比,我們更在意利潤、稅收、還有風險控制」
文化自覺,商業生態
——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國民企形象。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復星集團受命組館後,主動聯合阿里巴巴、蘇寧電器、民生銀行、大連萬達、易居中國、華誼兄弟、美特斯邦威等16家各行業的龍頭民營企業,只用了不到16個月建設起了中國民營企業聯合館,第一次以一個方陣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民營經濟的新面貌,在廣大民營企業中傳播先進文化。
這一展示的成效是明顯的,不僅成為網友心目中最受歡迎的演出、舉辦高層次國際活動最多的中國企業館,更極大推進很多參展成員的國際業務合作。對復星而言,民企館所展示的活力健康形象正是最好的名片,成為向國際合作夥伴美國凱雷集團、保德信金融集團、法國地中海俱樂部集團等展示的最好平台。當時,復星正與法國地中海俱樂部集團洽談合作,該集團董事長德斯坦先生就悄悄來到民企館參觀,看復星的企業實力究竟如何。德斯坦先生事後回憶說,民企館的效率、復星團隊的高效和專業說服了他,使他確信中國元素的加入不僅不是威脅,反而會帶來巨大的增長空間。
——推動健康的商業生態和自然生態建設。世博民企館的經歷讓復星越來越認識到,走出國門與全世界的合作夥伴交流,促進中國優秀文化傳播,對贏得國際夥伴理解、尊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復星在努力打造「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的文化價值觀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來要在推動中國健康商業文明環境和健康自然生態環境營建、中華民族的經濟復興和文化復興中貢獻力量。
正是出於這樣的文化自覺,復星開始更多地向世界推廣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資助故宮珍藏展品走進盧浮宮,出資共建中國木雕文化博物館,持續推動傳統戲曲保護等。
復星集團還身體力行,在世界高端人群中大力推廣平衡調和、活力包容的中華太極文化。復星在華爾街成功舉辦太極文化為主題的品牌推介活動中,吸引到了包括美國前財長斯諾在內的政商兩界重量級人物。與此同時,復星「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投資理念也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包容開放,向復星的合作夥伴傳遞中國和中國企業崛起的善意,讓世界、全球企業從中國的經濟成長中分享成果、共贏發展,體會合作共生、生生不息的太極文化理念。

㈥ 復星集團什麼時候成立的上市了嗎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啊
復星集團1992年成立的,2007年在香港上市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能夠把復星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可以說得上是響當當的人物了
㈦ 郭廣昌新年致辭,復星集團的發展前景如何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分享了復星的投資哲學和復星二十多年發展的思考,他認為做企業永遠在從0到1、歸零、再從0到1不斷創造與革新的路上。
關於投資、資本運作、產業運營、企業管理的困惑和問題。
①經濟、股市、產業、企業和人都有周期,周期裡面是有機會的,要順應周期;
②我眼中未來的方向:創新與研發是企業前進的動力養老產業旅遊消費打通產業鏈;
③未來的投資關鍵詞有產品力、整合生態圈,打通產業鏈、布局C2M。

總之,復星在海外有很多的業務,其投資是全球化的,法國、葡萄牙、希臘、英國、瑞士、美國等等,都有很多投資的公司,地產、保險、旅行、消費行業都有。復興是一個發展潛力很大的公司。
㈧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屬於什麼單位
民營高科技集團型企業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92年11月,1994年成為上海第內一家民容營高科技集團型企業。自創業以來,復星集團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下,通過十年堅實的發展,在現代生物與醫葯、房地產、商貿流通、金融、鋼鐵、信息等產業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994年成為上海第一家高科技集團型企業。自創業以來,復星集團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下,通過十年堅實的發展,在現代生物與醫葯、房地產、商貿流通、金融、鋼鐵、信息等產業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業績。2002年,復星集團實現銷售101.17億元,在2003年8月公布的中國企業500強中名列144位,名列中國民營企業十強第6位。復星集團及關聯企業2002年實現銷售340億元,總資產達202億元。
復星集團以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並在相關經營領域內進入領先地位為主要努力目標。
㈨ 復星集團的介紹
復星醫葯是年上市的一家上海民營企業,年緝碃光度叱道癸權含護由四位復旦的畢業生創專立,是復星集團的前屬身,現隸屬復星集團,業務領域覆蓋制葯工業、醫葯商業、診斷試劑、醫療器械。凈利潤和凈資產在中國上市的醫葯公司中排名第三。同時復星醫葯也是一家優秀的以投資見長的公司,發展前景很好,公司實力頗強。
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復興集團總公司
復星集團創建於1992年。作為一家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注於中國動力的投資集團,復星先後投資復星醫葯、復地、豫園商城、建龍集團、南鋼聯、招金礦業、海南礦業、永安保險、分眾傳媒、Club Med、Folli Follie、復星保德信人壽等。2007年,復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復星始終胸懷感恩之心,與員工、社會共享企業發展。2011年,復星投資企業納稅89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9萬個,年度員工薪酬超50億元人民幣。20年來,復星已累計向社會捐贈超6億元。
復星集團的前身是「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之初,上海「廣信」只是一家小規模的科技咨詢公司,主營業務為市場調查和科技咨詢,創業資本不過3.8萬元。最初選擇做市場調查業務,一是同為第一次創業的創業者都沒有過產業經營的經驗,而且當時允許私人參與的行業也有限;二是市場調查和咨詢行業不需要很大的資本金,主要是靠智力因素,而且客戶還會支付預付資金,很適合初次創業;三是當時市場有需求,但卻沒有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廣信」作為第一批進入這個市場的企業,很快打開了局面,成為行業中領先企業。這從一定意義上鼓勵了士氣和勇氣,激發了團隊的戰鬥力。「廣信」還有另外一個業務,就是科技咨詢或科技推廣,現任復星集團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梁信軍先生說:「我們當時想的一個很樸素的想法,就是把大學的這些技術能夠產業化、在社會上廣泛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