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京能電力股票歷史最高
京能電力股票歷史最高出現在2007年9月,股價是:20.68元。
簡介:
北京京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內簡稱京能電力,股票代碼600578)是容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京能集團)所屬的電力類上市公司,是京能集團在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窗口和煤電資產上市平台。
公司前身為北京京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3月,系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北京國際電力開發投資公司和中國華北電力集團公司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北京市綜合投資公司、北京電力設備總廠、北京變壓器廠共同設立,注冊資本47336萬元。下屬分公司石景山熱電廠的前身----北京石景山發電總廠是一傢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特大型企業,曾被譽為「電力工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始建的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發電分廠,是北京最早的公用發電廠。
2015年,公司將繼續依託京能集團的強力支持,發揮裝機規模化、設備健康及區域布局合理等優勢,繼續完善治理結構、內控體系,積極拓展項目資源,以持續提升的業績確保公司市值的穩步增長。
⑵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名單
⑶ 全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名單
⑷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6家上市公司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其實有7家,它們分別是:
1、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三年九月成立,是以中國著名的計算機研究和開發機構-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實力為依託,集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國信息產業界的首家上市公司。

資料拓展: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級軍工集團。[1]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2、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⑸ 新奧集團是a股上市公司旗下有控股公司上市嗎
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奧集團」)是一家以清潔能源開發利內用為主要事容業領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新奧集團從事的業務板塊包括新奧能源、太陽能源、新奧科技、能源化工、智能能源、文化健康、海洋旅遊等。
1994年參股公司威遠生化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14年控股重組,更名為新奧股份。
2001年旗下新奧燃氣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02年轉入主板。
2005年旗下安瑞科控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06年轉入主板
⑹ 國家電網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1、許繼電氣
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520家重點企業和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之一,承擔了國家「六五」至「十一五」期間等一系列重大攻關項目,其中大部分產品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⑺ 哪些上市公司控股或參股煤炭行業
最近華電國際和華能收購、控股煤炭企業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熱議,與以往電力企業多採用參股合作不同,此次兩家企業均實現了對煤炭企業的控股,華電國際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山西茂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分別以人民幣39760萬元和3626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山西朔州萬通源二鋪煤業有限公司70%股權以及山西東易忠厚煤業有限公司70%股權,而華能則通過收購甘肅省國資委手中華亭集團40%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獲得煤炭企業的控股權對於電力企業的最大好處在於對發電用煤價格的話語權,以往電力企業參股但不控股,只能獲得相同市場條件下的優先煤炭供應權,但是在價格方面並沒有太大商量餘地,所以當煤價大幅上漲時這種合作對於電力企業的吸引力非常小。另一方面,電力企業此舉也引起了業內的質疑,擔心越來越多的煤電一體化項目投產存在引發更大電力過剩的危險,同時電力企業對比煤炭企業在開採煤礦時要缺乏行業經驗,這將導致生產成本高於煤炭企業,煤價波動時也會產生風險。不過在安邦分析師看來,電力企業紛紛進入煤炭行業尋求控股,具體空間會有多大還有待觀望,電力行業與煤炭行業雖然關系緊密,但是無論是體制、管理以及運營方式差異都很大,於此同時行業壁壘嚴重,尤其是煤炭行業,僅就此次華電國際收購山西兩民營企業來看,山西省煤炭行業兼並整合的條件十分苛刻,即便本省的非煤企業向成為收購主體都很難,而華電國際能一下吃進兩家民營煤企,無異於虎口拔牙,很有可能的就是這兩家民營企業的資源稟質並不優良,而華能成為華亭集團的控股股東背後也是在甘肅投資上百億的交換結果,從未來看,安邦分析師對電力企業大規模獲得煤礦資源控股權並不報樂觀。
希望採納
⑻ 中國央企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央企上市公司有以下: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79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80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81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82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83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84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85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8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86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87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10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88 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
11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89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90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91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4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92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5 國家電網公司 93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16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94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17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95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18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96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9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97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0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98 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
21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99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22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10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23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1 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
24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102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25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103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26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104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27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105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28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106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29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107 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總公司
30 東風汽車公司 108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31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109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32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110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33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111 中國唱片總公司
34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 112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35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113 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36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114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37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115 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38 中國鋁業公司 116 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
39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17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40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18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41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19 珠海振戎公司
42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120 中國海洋航空集團公司
43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121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44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122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45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23 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4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24 中國海誠國際工程投資總院
47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25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48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26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49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27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50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28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51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129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52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30 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
53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31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54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132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55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33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56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134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57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135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58 中國包裝總公司 136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59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137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60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138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
61 中國誠通控股公司 139 長沙礦冶研究院
62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140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63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41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64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142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65 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 143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66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144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67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45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68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146 彩虹集團公司
69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147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70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148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71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149 華僑城集團公司
72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150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73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151 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
74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152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75 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153 三九企業集團(深圳南方制葯廠)
76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154 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
77 中國鹽業總公司 155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詳見:http://wenku..com/link?url=oOuZLQZHCQKefFQKyk_-
⑼ 中國核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特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其前身專是二機部、核工屬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2018年1月31日,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中國核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
1、中核科技000777:1997年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是中國閥門行業和核工業系統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證券代碼 000777 。
2、東方鋯業002167:廣東東方鋯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萊美路宇田科技園,成立於1995年11月,2007年9月6日,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7]247號文」核准,向社會公開發行125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並於2007年9月1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發行後的股本總額 為人民幣5000萬元。
3、中核國際HK2302:中核國際於2008年11月5日通過借殼收購設立而成,其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科鑄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2003年1月在香港上市,股票交易代碼是HK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