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家車企2019年財報發布:東風凈利134.91億元,海馬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國內各大車企陸續公布了2019年的財報。從目前已公布的財報中營收狀況、利潤、銷量等數據來看,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其中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多家車企的凈利潤下滑出現兩位數。而根據早前披露的跨國車企的財報來看,差不多有超8成的車企營收也出現了同比下滑,諸如本田、日產、戴姆勒、福特等車企的凈利潤更是出現兩位數下滑。可見2019年對於整個汽車行業來說,都是相對艱難的。
東風集團
3月31日,東風集團股份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東風集團營業收入1010.87億元,同比減少3.3%;凈利潤134.91億元,同比增長0.56%。年報顯示,東風集團收入的減少主要原因來自東風標致雪鐵龍。

2019年對於很多車企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而進入2020年,這樣艱難且嚴峻的形勢並未有所改善,大浪淘沙、優勝劣汰,2020年也將成為傳統車企進一步實現大洗牌的一年。那麼,您看好哪家車企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奧迪發布2019年財報 中國蟬聯最大市場,5年後新能源佔比達4成
(文/彭科峰)日前,奧迪汽車正式對外發布2019年財報數據。官方統計顯示,2020年,奧迪品牌全球共賣出184.5573萬輛新車,同比增長約1.8%。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2019年奧迪銷量達69.0083萬輛,同比增長4.1%。

奧迪方面還表示,按照計劃,到2025年,奧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將從現在的3.5%增長到約40%;2024年前,在電動化方面,奧迪將會預先投入約120億歐元。
據稱,在產品方面,2020年,奧迪計劃推出20款車型,全面推進電動化進程。其中包括奧迪核心品牌的5款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新增車型12款。到2025年,奧迪計劃推出約30款電動化車型。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這些既定車型能否按時發布,目前還是一個問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表現堪稱強勁!大眾集團發布2019年財報
作者:小魔

盡管受到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16號(租賃)的負面影響,但與上一財年相比,汽車業務的凈流動資產表現良好,增至213億歐元(2018財年為194億歐元)。
此外,研發支出比率(研發成本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略低於上一財年的6.8%,降至6.7%。資本支出比率保持在6.6%,與上年持平。
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下,大眾汽車集團預期2020年汽車交付量將與去年市場表現保持一致。市場挑戰將主要來自於經濟環境的波動、不斷加劇的競爭、商品和外匯市場匯率的震盪以及更加嚴格的碳排放標准。
2020年,集團預計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4%,乘用車業務領域的銷售收入將略高於去年水平。【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解讀跨國車企2019財報:利潤雙位數下跌 裁員關廠成重要之舉
從2020年開始以來,跨國汽車企業逐步對外發布2019年財報。其中,車企的營收狀況、利潤、銷量等各方面數據也相繼浮出水面。
據了解,發布財務報表的跨國車企在整體銷量上,大部分保持平衡,沒有出現大幅增長或下滑狀態。具體到美系車企,其在營業收入和利潤方面出現了全軍覆沒,紛紛下降。其中,福特2019年凈利潤僅為4700萬美元,暴跌98.7%。
對於跨國車企而言,利潤無論出現增長還是下滑,很大程度上都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汽車逐步衰弱,整體發展形勢、關稅政策、經營成本等也將影響跨國車企的財務情況。除此之外,不同車企還將採取關閉工廠、裁員等不同措施進行應對,以最大程度上保證企業盈利。
1
跨國車企2019年銷量穩定,營收出現微降
隨著全球汽車市場的下行發展,目前多家跨國車企巨頭沒能逃脫業績下滑的命運,整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盡管目前多數跨國車企財報數據不如預期,出現下滑,但相比而言,銷量還尚處於穩定發展階段。

對於美系車企財務數據的集體下滑,這主要是受銷量、成本、政策等方面的影響。在過去的2019年中,福特汽車遭遇工人罷工,由此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達成新的勞工協議,補貼6億美元,同時福特汽車還在雇員退休計劃中支出22億美元。這些支出在整體上增加了福特汽車的成本,從而使北美地區的利潤大大降低。
另外,通用汽車在美國工人為期40天的罷工中,直接造成了36億美元的損失,這最終導致凈利潤下降。在此環境中,FCA可以算作是三大美系車企中較為幸運的一員,其2019年在亞洲地區發展不如預期,銷量僅為14.9萬輛,使亞洲市場全年虧損達到3960萬美元。
3
裁員、關廠成為主流車企選擇
在全球市場中,跨國車企利潤整體下滑,這對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為此,很多汽車企業計劃選擇多種措施改變現狀,增加利潤,以更好的迎接未來挑戰。
在此之前,戴姆勒在發布2019年財報前就已傳出將在2020年擴大裁員規模至1.5萬人,並減少對非核心業務的投資,同時縮減產品陣容的消息。戴姆勒在2019年財報中表示,戴姆勒已經在全球業務板塊內大力實施增效舉措,包括縮減人力和材料成本、調整產品陣容和車型、推進平台戰略以及更緊縮的資本配置,預計在2020財年即可對利潤產生初步的積極效應。
從戴姆勒方面,人力成本的減少將是其未來不可缺少的發展措施,而這也是全球主流車企應對利潤下滑等不利因素影響重要方式。據相關統計,主流跨國車企在2019年公開裁員計劃已涉及8萬人以上。
除此之外,大眾方面目前計劃關閉其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主要工廠的兩個燃煤發電廠,接下來將通過燃氣輪機發電廠進行發電。在此基礎上,大眾工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60%,相當於87萬輛汽車的排放量。對於未走出「排放門」事件,不斷進行賠償的大眾而言,這或將是減少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比大眾和戴姆勒,本田將2019年利潤降低的原因主要歸咎於研發成本的提高和部分地區銷量的下降,為此,本田方面已決定率先關閉菲律賓和英國的一家工廠,以此減少工廠成本上的浪費。
另外,在福特和通用兩家美系車企中,它們認為福未來必須做出改變,尤其在產品方面,將按照當下的行業發展趨勢,把智能化、網聯化、電氣化、共享化放在戰略規劃的重要位置,實現不同技術之間的平衡、穩定、可持續發展,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利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除了「跌」字當頭 國內汽車集團2019年財報還有這些看點
車市寒冬仍是2019年國內車市的主旋律,因而大部分汽車集團2019年的利潤和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從目前國內多數汽車集團公布的2019年的財報來看也確實如此。不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跌」字當頭之外,這些國內的汽車集團的2019年財報還有其他不少看點。
長城:海外市場表現亮眼
長城的2019年可謂面對很多的風險和挑戰,內部壓力也確實增加很多,但是橫向比較其他企業來看,以及放在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大環境下,長城依舊處於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
數據顯示,長城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達962.11億元,利潤總額51.01億元,凈利潤45.3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4.97億元,同比下降13.73%。同時,長城2019年海外業績表現強勁,營業收入達到55.22億元,同比大漲66.61%。

銷量方面,北汽股份旗下四個整車業務板塊合計銷售整車142.5萬輛,同比下滑2.4%。其中,北京賓士銷量為56.7萬輛,同比增長6.7%;北京品牌批發銷售16.7萬輛,同比增長6.9%;北京現代批發銷售66.3萬輛,同比下滑16.2%;福建賓士銷量為2.8萬輛,同比下滑1.5%。
北汽股份表示,2020年,預計內外部經濟增長趨勢放緩,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等為宏觀經濟形勢帶來了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受經濟下行、環保從嚴、供給升級、需求分化等因素影響,預計中國乘用車市場處於周期性調整階段,仍需要2至3年恢復正增長趨勢。
「跌」字之外仍有亮點
從上述財報可以發現,在2019年,多數車企都出現了銷量以及營收的下滑,像一汽集團在這兩方面實現逆勢上揚的是少之又少。其實這也不難理解,2019年的車市環境仍處於下行,同時還出現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和國五國六標准切換等狀況。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車市環境下行的情況下,部分車企海外市場業績表現可圈可點。像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車企在海外市場都有著不錯的表現。此外,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9年,整車出口達101.20萬輛,出口金額160.45億美元,同比增長3.28%。
除此之外,從上述財報也可以發現,合資品牌仍是一些大車企集團銷量和營收的主要來源。有分析人士指出,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能帶來高額銷量的同時,也對集團整體業務產生關鍵影響,而隨著中國車市環境的轉型升級,這也倒逼車企集團對於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開始重新審視。
可以看出,在銷量下滑已成為主軸的2019年,各大汽車集團仍有不少亮點,讓人深感欣喜。而目前雖然還未完全擺脫疫情,但伴隨著車市的回暖,以及刺激消費政策的有序推出,2020年各大汽車集團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依然令人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2019年美的集團季度財務報表是怎樣的
2019財報顯示是這復樣的,美的制集團一季度實現營收752.06億元,同比增長7.84%;凈利潤61.29億元,同比增長1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0.85億元,同比增長19.84%。

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核准,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發行A股股份換股吸收合並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其將自5月8日起停牌,直至收購請求權申報期結束並履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後復牌。
美的集團作為此次換股吸收合並的吸並方和換股實施方,將通過證券轉換方式對投資者持有的小天鵝A股、小天鵝B股股份進行換股。
在完成證券轉換後,原小天鵝的境外投資者股東將轉換為美的集團的境外投資者股東,納入美的集團境外投資者股東持股比例的計算,可能使美的集團境外投資者股東持股比例上升。
7. 上海電氣2019年三季度財報情況如何
買電器2019年三季度財務報告情況如何?這是一個財務方面的問題,你要到當地的國稅部門去直銷
8. 吉利發布2019年財報 凈利潤同比下降35%
中國網3月30日訊今日,吉利汽車公布2019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營收974.01億元,同比下降回9%,略高於市場預期的答974.79億元。

公告稱,由於年內整體銷量下降幅度大於預期,加上需求疲軟及市場競爭激烈造成定價壓力。凈利潤(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81.9億元,同比下降35%,低於市場預期的87.2億元。
汽車銷量方面,2019年全年,吉利汽車銷量為136.16萬輛,2018年銷量為150.08萬輛,同比下降9%;其中SUV車型銷量70.98萬輛,佔比52.1%;新能源汽車銷售11.3萬輛,同比增長66.5%。此外,數據顯示,吉利全年出口量累計57991輛,同比增長110.6%。
2020年1月,吉利汽車公布本年銷量目標為141萬輛,這個數字比2019年增加了3.6%。
公告還稱,2019年內吉利汽車集團的製造業務繼續帶來良好的營運現金流入,再加上於2019年12月發行5億美元優先永續資本證券,總現金水平(銀行結余及現金+已抵押銀行存款)於2019年末進一步增加23%至人民幣193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國際零部件企業2019年財報解讀:危機並行,行業加速整合
經濟萎靡、車市下行,這場寒冬依舊。受此波及,自進入2019年下半年開始,眾多零部件企業不得不下調各自銷售預期,紛紛尋找新的出路,一時間,業務轉型、組織調整、關廠裁員、抱團取暖等措施屢見不鮮。近日,已有不少國際零部件企業公布了最新財報信息,蓋世汽整理了其中部分企業的財報狀況,來看一看這些企業在過去一整年中,都有哪些收獲。
車市嚴寒,頭部企業也難言輕松

圖為:英飛凌財報截圖
英飛凌方面,據其在2月5日所發布的最新季度財報中顯示,2020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10月-12月)收入同比下降2.7%,至19.16億歐元(約合20.9億美元),凈收入為2.1億歐元(約合2.3億美元)。其中,由於全球汽車消費需求的下降,汽車(ATV)收入同比下降2%,至8.3億歐元(約合9億美元)。
在大環境增速疲軟,兩者無論是從半導體領域還是汽車晶元領域,其業績表現均高於市場整體表現,而這也意味著行業正由自由競爭逐漸趨向寡頭競爭,大部分的利潤掌握在個別頭部企業手中,行業將加速整合。
據蓋世汽車了解,2019年,於半導體晶元領域而言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英飛凌)以每股23.85美元收購了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藉此,英飛凌或超過恩智浦躍居全球汽車晶元領域第一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英飛凌並購賽普拉斯的前幾日,恩智浦以1.76億美元收購了Marvell的WiFi連接業務,並基於此推出了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據恩智浦首席執行官RichardClemmer介紹,「隨著這類新產品的批量生產,我們預計將助力恩智浦實現長期增長」。
汽車晶元領域競爭日趨白熱化,誰也無法預測此後恩智浦、英飛凌之間孰強孰弱,唯有不斷進階,不斷擴展新業務、新領域,或才能在大環境日趨向下時贏得更廣闊的未來。
蓋世小結:日子難熬,在車市寒冬持續了十餘月後,早已成為汽車圈上下的共識。且在各企業的財報預期中均表示,2020年甚至於未來3-5年內,全球汽車產量都可能難有起色,目前發生在中國的肺炎疫情,正快速波及全球汽車供應鏈,或進一步加速汽車行業的整合。可正所謂,危機並行,2020年的開局不利,或刺激更多企業求新求變,以加速推動企業轉型,拓寬企業業務范圍,從而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贏的更大席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快訊 | 汽車銷量下滑17%,戴姆勒公布2020年第一季財報
4月29日,戴姆勒集團(戴姆勒,下同)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截止到3月31日,戴姆勒Q1乘用車與商用車的銷量為644300台,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7%;實現銷售收入372億歐,與同期相比,只是輕微的下滑了6%;經過調整後的凈利潤為1.68億歐,而去年同期為21.49億歐,下降了92%。戴姆勒將這一切歸結於全球蔓延疫情的影響。

總體而言,梅賽德斯-賓士市場表現要優於戴姆勒,而轎車市場表現優於卡車及貨車。
2020年收入或低於2019年但轎車利潤或高於去年
由於不知道世界疫情何時結束,戴姆勒認為,2020年的銷售收入和息稅前利潤將低於2019年,因此,調低了在2019年制定的目標。但戴姆勒預計,因為梅賽德斯-賓士轎車業務在2019年有直達特殊項目的支持,盡管2020年受疫情不利影響,但息稅前利潤仍將高出2019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