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價值用什麼方法
一、引言
企業社會責任產生於20世紀初,至今已有1個世紀的發展,對企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006年9月上交所發布《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首次對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做出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問題決定》把「承擔社會責任」列入國有企業的改革重點,社會責任問題提高到國家層面。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關系顯得十分必要。對於促使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企業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大量學者研究了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關系。研究結論主要分為正相關、負相關或不相關三種,尚未形成規范性結論。而關於研究社會責任對企業價值影響的研究,大多數探討的是基於企業行業差異的研究,關於市場化進程對公司社會責任表現產生什麼影響,進而對公司價值產生影響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此作為出發點,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市場化進程和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
二、理論分析與假設
(一)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關系研究結論不盡一致,很多學者研究結果是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呈負相關關系。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使得企業成本增加,因此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比不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更處於不利地位(Ull-man,1985)。李正(2008)通過研究企業價值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關系,並得出二者呈負相關關系。唐俊峰、李立峰(2013)通過對2011年和2012年上市公司實證分析得出,當期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負相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負向關系會減弱。還有學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價值具有滯後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降低短期價值,但從長遠看,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價值具有促進作用(張兆國等,2013)。因此為了保證企業長遠健康的發展,企業應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從而提升企業價值,促進企業經濟發展。據此提出假設1: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呈負相關關系。
(二)企業社會責任、市場化進程與企業價值根據庫茲涅茨曲線理論,市場化進程快的地區與市場化進程慢地區相比,伴隨著自然資源的大量消耗,工業化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高收入水平的人群較低收入水平的人群對環境信息需求高。姚海琳、王昶和周登(2012)以2009年滬市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實證分析發現,政府控製程度高的上市公司更傾向於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市場化進程快的地區的企業更傾向於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黃燕等(2010)以我國2007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了市場化進程、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表明在市場化程度高的地區企業對國家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在市場化程度低的地區企業對國家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顯著負相關。因此,無論是在市場化進程快的地區還是在市場化進程慢的地區,企業都應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最終提高企業價值。據此提出假設2:市場化進程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關系具有調節作用。
三、研究設計與數據來源
(一)變數的選取因變數:企業價值(TobinQ),本文採用托賓Q值作為企業價值的替代變數,托賓Q值是公司市場價值與企業重置成本的比,本文通過銳思資料庫下載取得2013~2014年滬市製造業上市公司樣本數據。自變數1: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CSR),本文採用CSR指數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替代變數,採用內容分析法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環境、員工、客戶、供應商、股東、債權人、社區和政府8大類,每一大類分成若干小類,並對其進行賦值打分,涉及到貨幣表示的打2分;涉及用文字表示的打1分,沒相關信息表示的打0分,最後加總得到CSR。自變數2:市場化指數(MINDX),本文採用樊綱、王小魯編制的中國各地區市場化進程相對指數。控制變數:本文採用公司規模(SIZE)、企業成長性(GROW)、財務杠桿(lEV)、年度(YEAR)、行業(IND,重污染行業為1,否則為0)作為控制變數。
(二)數據來源本文選取2013和2014年上交所A股製造業上市公司年報為初始樣本,在此基礎上剔除:1.DT、PT公司;2.財務數據不全的公司,最終選取了833樣本作為研究對象。其他數據來自於銳思資料庫。本文的數據處理分析主要使用EXCEL和STATA13.0。
(三)模型構建根據上文分析,本文構建下列模型檢驗CSR和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表1是本文研究相關變數描述性統計結果,企業價值均值為2.63,最小值為0.28,最大值為102.41,說明樣本企業的價值均為正數。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均值為17.44,最小值為6,最大值為31,說明我國多數企業都承擔了企業社會責任,但是平均水平較低,以及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差異較大。公司規模均值為22.20,最小值為17.81,最大值為26.75,說明企業規模略有差異。企業成長性均值為0.308,最小值為-44.48,最大值為107.07,說明企業成長性差異較大。
(二)回歸分析本文採用STATA13.0進行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從結果可以看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CSR與企業價值指標TobinQ在10%水平下顯著,系數為-0.0744,說明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呈負相關關系。因此該結果支持了假設1。企業社會責任CSR與市場化進程MINDX的交承項與企業價值的結果,系數為-0.0012634,t值為-0.07,結果雖然不顯著,但是從系數可以看出,市場化進程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關系具有負向的調節作用,也就是說,市場化進程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之間關系會減弱二者之間的負相關關系,這與本文在研究假設提出部分論述的相符。從短期來看,企業價值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呈負相關關系,但從長期來看,企業價值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是正相關關系。該結論支持了假設2。此外,F值為30.17,在1%水平下顯著,說明模型擬合度較好;方差膨脹因子VIF均小於2,說明模型不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
五、結論與建議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在閱讀原有文獻的基礎上,以2013—2014年上海交易所製造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通過實證分析發現:1.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呈負相關關系。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在遵守道德和法律標准下維護自身發展是企業的首要任務。從短期看,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造成企業成本的提高,造成企業與其他不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處於競爭劣勢的地位,降低企業價值。但從長期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維持好與利益相關者各方關系,有助於企業長遠健康的發展,最終提高企業價值。因此,企業應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處理好各方利益相關者關系,促進企業價值的提高。2.市場化進程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的關系具有調節作用。由於我國各地市場化發展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區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不同。但是無論在市場化進程快的地區還是在市場化程度慢的地區,企業都應該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同時政府應該出台響應政策鼓勵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❷ 擬上市公司依據什麼繳納社會保險,法律又是怎樣認定的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25條第2款的規定,發行人在最近36個月內不得存在違反工商、稅收、土地、環保、海關以及其它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的情形。《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十條第三項的規定,發行人應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根據該規定,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必須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是《勞動法》對勞動關系當事人確定的法定義務。 此外,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要求,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也是企業經營者的基本要求。《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3條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失業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各省市勞動保障部門根據此文件簽署本地區的征繳及管理辦法。關於參保的人員范圍和繳費比例,應該按該條例及各地區的具體要求執行,不應做彈性處理。 以江蘇省作為地方法規的社保征繳規定為例,《江蘇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第10條規定:「繳費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職工工資收入和費率按月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後,在規定的期限內按月繳納社會保險費,並依法履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義務。前款規定的職工工資總額是指繳費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職工工資收入是指繳費單位直接支付給職工本人的勞動報酬(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和其他工資性收入等)。」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對工資總額的規定是:「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第11條規定可以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一)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有關規定頒發的發明創造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教練員的獎金;(二)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三)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四)勞動保護的各項支出;(五)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六)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七)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職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八)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九)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十)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等;(十一)因錄用臨時工而在工資以外向提供勞動力單位支付的手續費或管理費;(十二)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十三)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十四)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以上規定對有關工資總額的組成部分和不列入工資總額部分作了詳細明確的規定,是具體計算工資總額的法定依據。 對於公司來說,依法繳納足額社會保險更是其法定義務和應盡的社會責任。 境內IPO與境外IPO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境外IPO更注重績效和成長性,而境內IPO則更注重合規和細節。 目前境內IPO審核區分合法合規性審核與財務信息審核,境內IPO審核對擬上市公司的歷史沿革、稅務、社會保險非常關注,而境外包括中國香港在內的IPO審核則對績效和成長性之外的東西比較寬松。 實際上,社保與環保、稅務一樣,都屬於社會責任、公眾責任的范疇,我國上交所、深交所也都發布有相應的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指引,作為擬上市公司,除了履行依法足額繳納社保的法律義務外,也理應承擔起繳納社保,以便產生示範效應的社會責任。
❸ 求助,企業破產的財務問題探究的論文
在現代企業中,財務報告是向投資者及其他利害關系人提供會計信息的文件。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最終體現在財務會計報告上,所以財務會計報告是企業經營者、股東、債權人及潛在的投資者了解和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發展水平的主要信息來源。傳統財務報告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為核心,採用通用、規范的格式。它反映了定期、定時,但並不完整的財務信息。近期我國的企業會計規范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從2007年起將陸續執行新的《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它意味著我國企業會計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企業會計准則主導企業會計制度體系的歷史發展階段。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會計與財務管理都受到了沖擊與挑戰,傳統財務報告所能提供的真正有用的信息似乎越來越少。財務會計與財務報告總是要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用戶需要的改變而改變的。未來財務報告如何發展,怎樣建立滿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財務報告體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為了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能夠理解和掌握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所揭示的真正的經濟內涵,在當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就必須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其進行綜合的分析,以適應企業財務及時了解財務狀況和做出正確決策之需。
一、財務報告的發展過程
財務報表是以傳統會計的三個特徵為支柱的。那就是:記錄按復式簿記系統;確認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量採用歷史成本屬性。因此,人們把傳統的財務會計分別稱為復式簿記會計、權責發生制(即應計制)會計和歷史成本會計。會計報表分析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早的會計報表分析主要是為銀行服務的信用分析,後來擴展到為投資人和改善內部管理服務。針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了統一規范企業會計核算行為,財政部於1997年起相繼發布了十幾個企業具體會計准則。為了規范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完整,國務院於2000年6月公布了《企業會計制度》,實行統一的企業會計核算標准,財政部於2006年頒布、2007年實施的《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等文件,意味著我國企業會計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企業會計准則主導企業會計制度體系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國所公布的上述具體會計准則、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以及企業會計制度等,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會計規范體系,它們屬於行政法規性的規范性文件,具有強制性的特點,有關企業必須執行。
二、現行財務會計報告的不足
現行財務會計報告在提供信息方面日益顯示出缺陷和不足,亟需盡快改進和完善。
1.現行財務報告體系不能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現行財務報告無法適應知識經濟需要的典型表現在於對一些前瞻性信息、不確定性信息以及一些潛力巨大的公司的巨額無形資產在財務報告中不能得到反映。從而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預測的需要。
2.傳統財務報告不注重社會貢獻信息的披露。2008年5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提每股社會貢獻值,發布《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的通知》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通知》規定,公司可以在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每股社會貢獻值,即在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礎上,增加公司年內為國家創造的稅收、向員工支付的工資、向銀行等債權人給付的借款利息、公司對外捐贈額等為其他利益相關者創造的價值額,並扣除公司因環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會成本,計算形成的公司為社會創造的每股增值額,從而幫助社會公眾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為其股東、員工、客戶、債權人、社區以及整個社會所創造的真正價值。
3.現行財務報告體系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對風險信息和不確定性信息披露的要求。由於估計和判斷的客觀存在,風險和不確定性充斥著整個會計處理過程。衍生金融工具的運用,具有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有時可能為給企業帶來巨額的金融利潤,但有時也可能給企業帶來巨額的損失。英國巴林銀行的破產,以及我國上交所「3.27事件」,都是典型事例。這種巨額的金融風險已越來越引起投資者的重視。但是,現行的財務報告體系受傳統會計理論的制約,不能完全解決衍生金融工具的確認、計量及報告等問題。
4.財務報告系統所依據的會計原則和基本前提的局限性。在網路時代背景下,在決策有用性的原則下,現有的部分會計核算原則和基本前提正日益受到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成本原則的局限性、貨幣計量的局限性、會計主體假設的局限性、會計分期假設的局限性
歷史成本信息源於當時交易的記載,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這些信息反映企業過去的財富。而投資者最關心的不是企業的過去狀況,而是未來如何;不是資產的過去價值,而是資產的現實價值或市場價值以及未來現金流量的價值。採用市場價值或現值更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掌握企業的趨勢,反映企業價值運動的實際情況。
以貨幣作為計量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體表現為:一是貨幣作為會計統一的計量單位是建立在貨幣本身價值不變這一假設基礎上的,但現實貨幣在其運動中其價值量是經常變動的,這就不能不使財務報告的貨幣表述偏離企業實際進行的價值運動。二是財務報告以貨幣計量掩蓋了許多企業經營活動中非貨幣化的信息。如企業管理者的水平、企業的人才資源、企業的經營環境等,但這些對財務報告使用者來說又是非常重要的。
知識經濟環境下會計主體假設面臨的難題。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發展日益多樣復雜化,會計主體的典型形態多樣。企業變得越來越模糊。如何界定這些實體的外延,如何核算和管理這些不確定性的實體;傳統的會計主體假設顯得無能為力。
會計分期假設面臨的難題。由於固定資產折舊加速,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難以預計,不時有意外收益和損失發生的可能,使得估計的人為主觀性與客觀現實的矛盾日益尖銳,並成為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制度性原因,知識經濟時代使會計分期假設理論上固有的缺陷凸顯出來。
三、國際財務報告發展趨勢
財務報告的內容、形式和方法正處於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未來報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模式,現在自然難以下結論。但是,英國ASB、美國FASB、IASC和「G4+1」(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英國和美國會計准則制定機構,IASB派出觀察員參加)都已經開始在研究公司財務報告改進問題。1992年10月,英國ASB發布FRS 3《財務報告准則》,要求企業編報「全部已確認得利和損失表」,將其作為對外報告的「第四張」主要財務報表,它與損益表一起共同反映企業全部業績。1997年6月,美國FASB發布FAS 130「報告全面收益」,它沿用FAS 6公告中全面收益的概念,將收益劃分為凈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凈收益依舊包括持續經營收益、非持續經營收益、非常項目和會計原則變動累計影響等四個方面。其他全面收益,是指繞過損益表直接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其本質屬於損益性質的一些項目。FAS 130鼓勵採用以下兩種格式報告全面收益:一是設計一張「全面損益表」,與損益表一起共同反映公司全部業績;二是將上述兩表合一,以「收益和全面收益表」報告公司全部業績。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企業應該在多久的時間內披露社會責任報告時效性
是的。這是深市和滬市都要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通知》等等文件都規定了。你可以看看。
❺ 雲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益事業
雲南銅業注重企業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做好生產經營的同時,一如既往關心公共關系,關注社會公益事業,關愛弱勢群體,抓好「送溫暖工程」的實施工作,努力為社區、困難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維護企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一)主動接受並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和監管機關的監督和檢查。公司與地方政府保持著良好的互信關系,多次派遣工作人員到政府機關及邊遠山區、貧困地區進行掛職工作;同時接受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到公司掛職鍛煉。此外,公司還經常就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情況和政府進行溝通和交流,加深了政府對公司的了解和認同,也為企業爭取到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積極開展送溫暖工程。2009年公司共籌集和發放「送溫暖工程」慰問金3000萬元,用於困難職工的生活補助、大病補助及其子女的就學資助;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經濟上的困難和困難家庭富餘職工的工作安置,資助數十名困難職工子女上學;設立雲銅「甘露基金」,為困難職工家庭送去一片溫情,使許多困難職工和其家屬深受感動。
(三)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公司積極響應雲南省對口援建工作,參加深入災區一線慰問及對口幫扶工作。公司還積極倡導、組織公司員工獻愛心,參加義務獻血,多次組織員工向災區捐款,幫助災區人民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四)由於公司始終將承擔社會責任視作一項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持續不斷地盡到綿薄之力,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和肯定,2009年,公司榮獲「納稅信用等級A級證書」、「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雲南省外貿企業前十強」、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有色金屬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高純陰極銅)、有色金屬產品實物質量認定(電工用銅線坯)、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獎(工業硫酸)、 「雲南省AAA級守合同重信用單位」等各項獎勵。
(五)主產品繼續保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和「雲南名牌產品」稱號。
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雖然雲南銅業履行承擔社會責任做出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也認識到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長期任務,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公司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與國家、社會發展的要求,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的相關規定仍存在一定差距,今後將進一步加強安全工作、環境保護、及社會公益事業等;將進一步加大與投資者溝通交流力度,動態披露投資者關心的各類公司信息,使公司發展成為陽光透明的上市公司,為社會各界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❻ 浦發銀行為何而得名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發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1993年1月9日開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目前,注冊資本金186.53億元。良好的業績、誠信的聲譽,使浦發銀行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中備受關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
秉承「篤守誠信,創造卓越」的核心價值觀,浦發銀行積極探索金融創新,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經營實力不斷增強。至2014年6月末,公司總資產規模達39,30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8,983億元,各項存款余額27,568億元,2014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6.56億元。目前,浦發銀行已在全國設立了40家一級分行、991家營業機構,擁有超過3.9萬名員工,架構起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經營服務格局。近年來,浦發銀行加快國際化、綜合化經營發展,以香港分行開業、倫敦代表處成立為標志,邁出國際化經營的實質性步伐,以投資設立浦發村鎮銀行、浦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浦發矽谷銀行等機構為標志,積極推進綜合化經營。
上市以來,浦發銀行連續多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上市公司100強」。 2012年8月,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穆迪)發布浦發銀行信用評級報告,本外幣長期銀行存款評級為Baa3,本外幣短期銀行存款評級為Prime-3,財務實力評級維持在D(對應的基礎信用評估為Ba2),所有評級的展望均為穩定。2013年4月,《福布斯》雜志發布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浦發銀行居榜單第125位,居上榜中資企業第13位,上榜中資銀行第8位;同年10月,浦發銀行以147.91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位列「2013最佳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第15位,以及同類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第2位。2014年6月,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世界銀行1000強排名,根據核心資本,浦發銀行排名全球第44位,位居上榜中資銀行第8位;同時,浦發銀行標普評級:長期信用評級「BBB+」、短期信用評級「A-2」、長期大中華區信用體系評級「cnA+」、以及短期大中華區信用體系評級「cnA-1」;7月,美國《財富》雜志發布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浦發銀行位列第383位,居上榜中資企業第81位和上榜中資銀行第9位,表現出良好的綜合競爭優勢。
深耕金融服務的同時,浦發銀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致力於打造優秀企業公民。2012年7月,RepuTex(崇德)發布「恆生內地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指數十強」,浦發銀行位居第3位,可持續發展評級A;2014年3月,潤靈環球責任評級與安永聯合發布「第五屆A股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評級」,浦發銀行作為AA級企業入選排名第7位,居同類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第1位;2014年6月浦發銀行獲評中國銀行業協會「2013年度最佳綠色金融獎」。
浦發銀行將繼續推進金融創新,因勢而變、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新思維,心服務」為指引,努力建設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現代金融服務企業。
❼ 會計論文題目選題
選擇題目要根據你收集資料的多少決定,題目很好可是沒有收集到資料怎麼寫呢,再有就是選題范圍一定要窄,題目很大,范圍很寬就抓不住重點了,選擇一點把它寫細致寫清楚,而不可以是大范圍寬泛的論述。
我認為比較好的題目有
用友ERP-8應用問題研究——基於XX公司的應用實例
ERP在會計與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基於XX公司的應用實例
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對審計的影響-基於XX集團審計案例的分析
會計信息系統審計中數據的提取和轉換問題研究-基於XX公司審計案例的分析
財務數據倉庫的分析與利用研究——基於XX案例分析
最不好的有
企業員工報告模式研究
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在我國的應用研究
❽ 怎樣解決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
解決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方式:
1.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會計准則。法律是現代文明國度里保障國家、社會和人民利益的最有力手段。盡管我國現行法律中對企業社會責任有一定的要求及規范,但這些條款仍然比較寬泛,缺乏強制性力度,如《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盡管其中規定了上市公司應承擔社會責任並對其社會責任信息予以披露,但這仍屬行業自律規范,沒有強制性的法律義務。因此,我國應加快對社會責任會計的立法腳步。
會計准則作為會計工作的標准,起到了規范會計核算、提供真實完整會計信息的作用。因此,還應建立與社會責任會計有關的會計准則和規范,要求企業必須按照準則和規范的要求去計量、核算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並對其進行全面披露。
2.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意識決定行為,必須要用精神層面的思想觀念來完善市場經濟的物質利益性,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觀念,給企業的行為以明確的價值觀念指導。同時,要加強社會輿論的宣傳和監督作用。在網路發達的當代,社會輿論的指向性對企業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新聞媒體應廣泛宣傳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同時可以突出宣傳一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使其具有示範作用,促進人們將企業社會責任放在一個更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社會輿論應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現象加強監督,對沒有履行社會責任甚至觸碰法律和道德底線的企業要及時予以曝光譴責,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以促進各方面對有不良行為的企業加以指導糾正和處罰。
❾ 跟社會責任報告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啊急求!!!地區的也行啊!!!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國資發研究[2008]1號)、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上證公司治理板塊評選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試行)》(石政發[2009]3號)、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吉林省關於推進企業管理創新的指導意見》、《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全省天然氣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鄂政辦發[2011]16號)、《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見》(深發[2007]7號)、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陝西省工業企業社會責任指南》(陝政辦發[2009]1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