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央企混改試點股名單 央企混改概念股有哪些
首先,混改試點企業第一批試點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 除中國聯通外,相關上市公司還包括*ST佳電、東方航空、文山電力、中國核建、中國船舶、中船防務、中船科技等。
其次,電信行業板塊相關混改標的值得關注。今年3月份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曾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中央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戰略舉措。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電信領域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相信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激發電信企業的內生動力與企業活力,加快行業創新轉型,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優國有企業。除中國聯通外,相關公司主要包括:【東方通信、大唐電信、天喻信息、吉大通信、東信和平、高鴻股份、光迅科技、長江通信、烽火通信、南京熊貓、傑賽科技、航天發展等】。
第三,除上述混改試點企業以及通信領域外,其餘六大混改重點領域亦有望因此受益,而其中明確表態或已制訂混改相關方案的企業尤為值得關注。例如,鐵路領域,打響今年混改「第一槍」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年初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推進鐵路資產資本化經營,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而軍工領域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也在年初制訂了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初步方案,確定了4家試點單位,並在上市公司長安汽車中推行中高管持股試點等。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廣深鐵路、鐵路物流、大秦鐵路、長安汽車、江鈴汽車、中國嘉陵、湖南天雁等】
『貳』 聯通混改方案對員工有什麼影響
8月16日,中國聯通的混改重組方案蓋頭揭開。聯通集團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中國聯通(600050)發布混改方案,網路、阿里、騰訊、京東等四家互聯網巨頭,以及多家垂直行業企業和兩家基金,以780億元人民幣的總對價,成為中國聯通的戰略投資者。
對於普通員工,中國聯通也希望建立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制,包括建立股權激勵機制,以業績為導向,優化薪酬內部分配機制和約束機制等。
根據聯通的混改方案,核心員工首期被授予不超過約8.48億股限制性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約32.13億元。據聯通方面稱,擬向核心員工授予的8.48億股限制性股票,價格為每股人民幣3.79元。
國企改革有很多困難點,擔心國有資產流失,員工持股什麼人能持股,持有多少這些問題都很復雜,這次聯通把員工考慮進去,也是一大突破,後來的發改委推動的第二批、第三批國企混改可能會把員工持股考慮進去。
「發改委推動的混改是項目制,圍繞項目來展開,推動起來阻力較小。國資委改革要考慮方方面面,另外,發改委的混改是一波一波的,這次聯通混改動作不小,發改委也希望一波一波方案網上沖,最終達成目標。」李錦說。
這次牽涉員工持股是亮點,但不知能否落實優勝劣汰,人力成本高是國企的一大痛點。值得一提的是,聯通的員工持股計劃設定的價格遠低於停牌前的股價,目前尚不清楚這一價格設定的具體邏輯。但這一大幅折價,可能也會給其他央企的混改提供思路。
『叄』 集團混改具有可行性嗎
據報道,截至目前無論是已經敲定推進混改試點的企業,還是即將拿到最終試回點「通行證」的企答業尚未出現完全意義上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集團混改的可行性再次受到了關注和熱議。

專家表示,按照監管層的思路,未來將從多方面入手,分層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包括探索在集團公司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明確股東的法律地位和股東在資本收益、企業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方面的權利,股東依法按出資比例和公司章程規定行權履職。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地區區分不同情況,制定完善改革方案和相關配套措施,指導國有企業穩妥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確保改革依法合規、有序推進。
『肆』 聯通混改是什麼意思對聯通的利弊是什麼
國企改革屬於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應率先突破,明年應 在試點基礎上盡快從面上推開。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如重組整合、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建立現代企 業制度等方面要集中力量,確保改革目標任務順利完成。隨著改革落地,國有資產證券化、資本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為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和動能。
『伍』 中國聯通混改後股權結構會怎麼變化
2017年8月16日,中國聯通正式宣布混改方案,BATJ等14家戰略投資夥伴正式入局,開啟中國聯通混內改。容混改完成後,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2.7%降低到36.7%,戰略投資者占股35.2%,員工持股2.6%,公眾股東25.5%。
『陸』 中國聯通混改是怎麼回事
中國聯通混改不僅引入了包括結構調整基金、中國人壽、BAT、京東、蘇寧等國版有和非國權有的戰略投資者,還進行了員工持股試點,引入資金總額高達779.14億元。其中,向戰略投資者募集資金不超過約617.25億元,向結構調整基金協議轉讓股權獲得價款約129.75億元,向核心員工授予限制性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約32.13億元,真正形成多元結構的混合所有制。
『柒』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哪些模式
混改的本質即股權多元化,試點單位及各地方國企混改模式可總結為4種典型手段+1種配套措施的「4+1模式」:
4種典型手段:
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引入基金以及改制重組。
1種配套措施:
員工持股。從激勵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達到股權多元化的措施。一般需結合四種手段或在二次混改的基礎上實施,不可單獨實施。
在實際運用中,國企混改的措施主要表現為單一模式的混改、多種模式的組合式混改以及模式+配套措施的組合式混改。
以下
將以雲南白葯、中油資本、中糧資本、綠地集團、江蘇高投的混改案例為大家系統解讀「4+1模式」。
一、
雲南白葯兩次「引入戰投」的單一模式
雲南白葯作為醫葯行業內的業績成長典範,從1993年上市至今業績成長領先同行,在混改之前是雲南省國資企業下屬全資上市公司。雲南白葯控股的混改可總結為「引戰投、兩步走」:
第一次引入戰投
2016年12月,雲南白葯控股股東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都將向白葯控股增資約254億元,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的股權結構變更為雲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50%股權。
2017年4月19日,白葯控股召開董事會,白葯控股高管都不再保留省屬國企領導身份和職級待遇,而按市場化方式選聘,成為職業經理人。
第二次引入戰投
2017年6月6日,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魚躍」)成為第三方股東。此次改革中,江蘇魚躍增資約56億元取得白葯控股1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形成雲南省國資委45%、新華都45%、江蘇魚躍10%的股權結構。
雲南白葯混改模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改革動作加大:通過兩次引入戰投,最終拿出超出一半的股權用於改革,這在以前是沒有的,表明地方重點國企改革動作加大;
2、真正的市場化:高管放棄幹部身份,成為職業經理人,釋放經營活力的同時,為下一步管理層持股埋下伏筆,並有望建立市場化的治理機制;
3、增量引入:通過案例,結合國家出台的國有企業混改相關政策,引入戰略投資者原則上只採用增量引入,不動存量。
二、中油資本運用「資產重組+上市」 的雙模式組合進行混改
中國石油集團資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資本」)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金融業務管理的專業化公司。中油資本混改項目共歷時8個月,通過資產注入、並購重組、最終實現重新掛牌上市。其混改路徑具體如下:
中油資本的混改模式有以下兩大看點:
1、通過資產重組,將連續兩年虧損的*ST濟柴將變身為綜合性金融公司,業務范圍擴大,擁有較為齊全的金融牌照;
2、通過重組後上市,有望成功保殼。
三、中糧資本運用「引入戰投+引入基金+員工持股」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旗下運營管理金融業務的專業化公司,中糧資本的注冊資本為10億元,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
2017年4月19日,中糧資本披露將通過「增資+售股」的方式擬募資總額80億元,其中以增資入股的形式募資60億元,再以增資價格向投資方轉讓價值20億元對應股權。最後中糧資本實際募資69億元,確定7家投資人:國調基金、北京首農、溫氏投資、弘毅投資、霧繁投資、上海國際、航發資管等。增資後,中糧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約65%,新股東持股比例合計約35%,其中,員工持股比例約3%。
中糧資本混改有以下三大看點:
1、引入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簡稱「國調基金」),中糧資本是該基金成立以來投資混改的兩家企業之一(另一家是聯通),說明國企混改項目未來將得到該基金的助力;
2、採用「增資+售股」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降低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優化股權結構;
3、增資方案中,還同時設計了員工持股。
四、綠地控股運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整體上市」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綠地集團是上海市國有控股特大型企業集團。2013年進行混改之前,綠地的股權結構為: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為36.43%,國資股東持股比例為60.68%。其混改路徑如下:
引入戰略投資者
2013年年底,綠地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平安創新資本等5家戰略投資者。該5家機構以5.62 元 / 股的價格,聯合向綠地集團增資117.29 億,占增資後股本的 20.2%。引進5家戰略投資者後,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稀釋至不到29%,國有股降至50%以下。
成立員工持股平台
由於有限合夥形式50人的人數上限,綠地將1000個擁有股權的員工拆分為32個小有限合夥形式(上海格林蘭投資管理中心1-32),組成了上海格林蘭。上海格林蘭投資為綠地管理層直接控制,是其核心利益的體現,上海格林蘭投資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玉良。
整體借殼上市
2014年3月17日,金豐投資置出原有23億元資產,注入預估值為655億元上海地產集團所持綠地集團股份,又通過為綠地集團股東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其持有綠地集團股份,已完成對綠地集團股份100%的收購。
2015年8月13日,公司名稱由「上海金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綠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月18日,綠地控股上市。
綠地混改的方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吸收合並職工持股會;
2、上海國資委放棄控股權;
3、綠地集團借金豐資本上市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
『捌』 國企混改最新消息:國企混改概念股有哪些
目前A股市場上受到認可的北京國資概念股包括17隻,分別為,中國國貿(600007)、大龍地產(600159)、有研新材(600206)、首旅酒店(600258)、北京城建(600266)、首開股份(600376)、金自天正(600560)、中電廣通(600764)、京能置業(600791)、北京城鄉(600861)、北辰實業(601588)、金隅股份(601992)、中信銀行(601998)、金融街、經緯紡機(000666)、順鑫農業(000860)、安泰科技(000969)。
繼江淮汽車(600418)整體上市開啟安徽國資改革大幕後,國元集團等省屬企業有望接力,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取得進展,目前已有萬達、聯想等知名企業提出參股意向。
分析人士稱,從目前情況看,改革方案有望加速實施,由此帶來的機會值得關注,如國元集團旗下國元證券(000728)有望受益集團混改帶來的激勵機制改革;皖能電力(000543)作為皖能集團整合電力資產的主要平台,資產注入或將提速。
此外,安徽水利(600502)、銅陵有色(000630)( 000630 )等也值得關注
湖北國資改革概念股:武漢控股(600168)、楚天高速(600035)、武漢中商(000785)、楚天高速、湖北能源(000883)、襄陽軸承(000678)、鄂武商A、光電股份(600184)
甘肅國資概念股:靖遠煤電(000552)、敦煌種業(600354)、酒鋼宏興(600307)、亞盛集團(600108)、莫高股份(600543)、長城電工(600192)、*ST派神、甘肅電投(000791)、佛慈制葯(00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