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借殼上市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目前借殼上市的會計處理方法在改變一些基本前提後,基本可分為:權益結合法、購買法、反向購買法、權益交易法四種。
權益結合法:
類似於買殼上市。即欲上市企業與上市企業同屬一個控股股東的情況下,將欲上市企業資產注入上市企業中實現企業合並。這一過程中,兩家企業合並前後的凈資產並無發生具體變化,同時也不影響企業未來所獲得的利潤以及商譽。
購買法:
也稱為購受法。在反向購買法沒出現之前,購買法是企業合並最常用的方式。通過現金或資產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即發生資產交易行為。收購方在獲得被收購企業的資產項目的同時,亦需承擔該企業的所有負債行為。購買法即是將商譽確定為收購方通過現金或資產作為收購企業的成本減去被收購企業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的會計處理方法。
反向購買法:
非同一控制的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通過發行權益性證券的方式出讓步公司的生產經營權,非上市公司通過購買上市公司發行的證券獲得該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進而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實現非上市公司間接上市的目的。從法律意義上來講,母公司依舊為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作為子公司存在。但實際從會計的角度來看,非上市公司才是購買方,擁有實際對兩家公司的控制權力。
權益交易法:
由於權益交易與權益結合都是將合並價差計入資本公積,因結很多人認為二者是同一意義,但其實在會計處理上,二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事實上,權益交易是指企業集團內部不涉及其他內容的權益之間的交易,權益交易不損害公司的利益。權益性交易法是以權益性交易原則在借凈殼上市交易中的具體應用。其體現形式可分為兩種,一是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與股東之間的權益交易,二是股東之間互相進行的權益交易。
『貳』 如何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重核算出其相對應的股價
股價是由市場決定的 不是由財務狀況決定的
『叄』 哪裡可以找到上市公司的賬務處理程序
賬務處理流程、程序,與是否上市無關。
『肆』 上市公司的會計處理與非上市公司的區別
1、總賬會計是會計崗位,一般是由會計主管擔任。各個公司崗位設置有所不同,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也有所區別,因此不能以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進行區別。
2、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會計工作最大的區別是:上市公司必須按照企業會計准則進行會計核算,而非上市公司目前沒有這樣的強制要求;上市公司要編制財務報告有季報、半年報、年報(包括合並報表),而非上市公司一般只編制年報,甚至不編制財務報告。
『伍』 上市公司對賬務處理有何要求
1.記賬抄憑證賬務處理程序(該財務處理程序適用於規模較小、經濟業務量較少的單位)、
2.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該財務處理程序適用於規模較大、經濟業務較多的單位)、
3.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它適用於經濟業務較多)的單位三種。(科目匯總表也稱為記賬憑證匯總表)
各賬務處理程序的區別主要在於登記總分類賬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上市公司的賬務處理程序,無非是以上幾種。但是根據其賬務處理特點來分析,上市公司一般都會選擇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和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主要還是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來做。
『陸』 上市公司的會計核算是怎樣的
登陸 www.manaren.com 這個網站上 有會計流程的資料 你可以下載一個看看
『柒』 上市公司成本核算方法
資本成本受宏觀經濟、企業經營、融資規模等多種因素影響,可以根據不同計算方法估算資本成本。融資成本是上市公司融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只有投資項目的投資收益率大於融資資本成本時,才能實現股東價值的增長,結合西方上市公司融資的特點,論證了上市公司融資決策應注意的問題。
一、概論可供上市公司選擇的再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很多,有長期借款、發行債券、留存收益和發行普通股股票等,然而,根據近兩年深滬兩市上市公司的再中小企業融資的金額統計,有76%的中小企業融資額來自股權中小企業融資,即配股和增發新股。
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上市公司債務中小企業融資受到利率水平和期限限制,明顯地
感到債務成本的壓力,相比之下股票中小企業融資則少了這些限制和壓力,表現為許多的上市公司利用財務作帳來達到配股的要求,失去配股資格的公司仍設法申請通過增發的方式中小企業融資。
結果企業雖然獲得了現金的流入得以維持企業的運轉或擴大經營規模,但卻是以侵害股東價值為代價。 隨著資本市場的規范和發展,上市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以及職工持股、高科技企業的經理層期權等措施的實施,部分企業已經走出了籌資認識上的誤區,開始理解和重視股權資本成本的概念。
同時,由於企業的股東關注所持有股票的市場價值,也對企業的經理層提出價值增長的要求,公司經營行為逐步發生轉變,從規模導向轉為價值導向,以實現股東價值的增長和價值的最大化為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 要體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原則,企業在設計發展規劃和中小企業融資方案時,必須從以往單純考慮股票中小企業融資額最大化及中小企業融資市場風險因素,轉為對中小企業融資風險、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及投資收益的多因素的綜合分析。
在這一原則之下,投資收益率的高低並非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標准,要達到價值增長的要求,投資收益率必須超過資本的成本,而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作為評價企業價值創造狀況的關鍵指標變得日益重要。 只有在測算和分析企業的資本成本的基礎上,才能提供適應於股東價值增長的中小企業融資方案。
二、企業資本成本及其估算模型資本成本一般指企業籌集和使用長期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它包括資金籌集費和資金佔用費兩部分。資金籌集費是指在資金籌集過程中支付的各項費用,如發行股票,債券支付印刷費、發行手續費、律師費、資信評估費、公證費、擔保費、廣告費等。
資金佔用費是指佔用資金支付的費用,如股票的股息、銀行借款和債券利息等。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資本成本是企業投資者(包括股東和債權人)對投入企業的資本所要求的收益率,也是投資本項目的機會成本。
企業資本通常分為債務資本、股權資本以及兩者的混合中小企業融資資本,具體又可分為長期借款成本、債券成本、普通股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 1、長期借款成本長期借款成本是指借款利息和籌資費用。
借款利息計入稅前成本費用,可以起到抵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