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鴻海集團是哪個國家的公司
是中國的。台灣省的公司
B. 鴻海精密集團和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什麼關系
富士康集團復是鴻海精密集制團在大陸投資的公司。只是鴻海集團的一部分而已,也叫子公司。
鴻海精密集團,是全球3C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國際集團,其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台灣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
C. 鴻海集團的介紹
鴻海集團又稱鴻海精密集團,是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專最快、評屬價最高的國際集團,其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台灣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現已成為專業研發生產精密電氣連接器、精密缐纜及組配、電腦機殼及准系統、電腦系統組裝、無缐通訊關鍵零組件及組裝、光通訊元件、消費性電子、液晶顯示設備、半導體設備、合金材料等產品的高新科技企業。鴻海曾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鑒入選為全球最佳聲望標竿電子企業15強,並成為全球唯一能連續六年名列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科技百強(IT100)前十名的公司。
D. 鴻海集團的成長歷程
鴻海集團獨創之eCMMS營運模式與輝煌之營運成果,帶給集團及台灣之榮譽:
2008年 更積極擴大大中華地區布局,趁大環境不明朗時機主動進一步拉開與業界的鴻溝,更優化集團於各地區之競爭優勢;
在企業社會責任與節能、減排、綠化、循環等環境保護方面,更積極全力推動與奉獻;
獲位速科技團隊加盟,強化集團於表面處理等關鍵技術,更完善集團於手持產品領域的eCMMS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
……
2007年 擴大招集所有志同道合之優質企業,共同建立全球創業平台,經由『構建平台、並肩作戰』的理念,共同成就使全人類皆能享有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3C)產品成為便利生活一部份之宏願;
集團多年來致力於研發創新,身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年度專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華人組織,將更積極為集團的專業技術及商業機密等無形資產鑄造價值、提升凈利率;
擴大布局越南、印度及巴西;
布局南京,建立集團軟體中心,更完善集團eCMMS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
榮與全球最大企業間電子商務平台阿里巴巴結盟;
獲韓國德鈴集團加盟,強化集團於軸承、玻璃鏡面、按鍵及微型馬達等關鍵技術,更完善集團eCMMS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 ……
2006年 FIH成為香港藍籌–恆生指數成分股;
獲普立爾科技團隊加盟,強化集團機光電整合,並成為全球第一大數位相機代工廠;
榮獲Cheers雜志調查票選為台灣上班族最嚮往公司;
再次榮獲IR Magazine當年度台灣區最佳投資人關系公司提名;
榮獲IR Magazine當年度台灣區最佳公司治理提名;
榮獲104人力銀行問卷調查票選為台灣最幸福企業;
成為全球唯一連續六年入列美國商業周刊全球資訊百強前十名;
……
2005年 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代工廠;
成為全球唯一連續五年入列美國商業周刊全球資訊百強前十名;
獲奇美通訊團隊加盟,強化集團RF及手機共同設計/開發(JDSM/JDVM);
獲安泰電業團隊加盟,集團正式進軍汽車產業,邁向6C大道;
首次榮獲天下雜志評鑒為台灣第一大企業;
榮獲美國財富雜志評鑒入選為全球最佳聲望(Most Admired)標竿電子企業15強;
成為電子產業行為規范(EICC)成員,致力於推廣企業社會及環保責任(SER);
……
2004年 獲國碁電子團隊加盟,強化集團網通垂直整合能力;
以172億美元營收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3C代工廠;
應客戶要求,開啟包括主機板等產品的自有品牌零組件事業;
……
2003年 獲芬蘭藝模及摩托羅拉奇瓦瓦廠團隊加盟,首次奠定手機eCMMS垂直整合;
首次成為大中華地區最大出口商;
榮獲IR Magazine評鑒為當年度台灣區最佳投資人關系公司;
……
2002年 榮獲遠東經濟評論為亞太區200大企業排名第2;
榮獲亞元(Asian Money)雜志評鑒為最佳企業策略;
入列富比士(Forbes)雜志全球最佳400大企業;
……
2001年 首次榮獲天下雜志評鑒為台灣第一大民營製造業;
榮獲S&P標准普爾BBB評等;
……
2000年 宣示開啟機光電整合計劃;
……
1999年 首次GDR募資,以10%溢價,創下台灣企業海外籌資歷史記錄;
榮獲亞元雜志評選為當年度台灣最佳管理公司;
……
1998年 首次入列美國商業周刊全球資訊百強;
……
2016年 收購夏普部分股權
2016年2月25日,鴻海集團將對夏普注入7000億日元(約合408億人民幣)資金,將夏普收於旗下。鴻海將獲得夏普約70%的所有權。
2016年3月30日,台灣鴻海集團舉行發布會表示,將投資2888.11億日元收購夏普定向增資後約66%的普通股股權,另外將出資近1000億日元購買夏普的特別股。其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本人將以個人名義,出資369.6億日元,取得8.45%的股份。
鴻海集團表示,將通過多家子公司以每股88日元的價格收購夏普向其發行的32.82億股普通股,比此前公布的每股118日元降低超過25%。
鴻海副總裁戴正吳表示,鴻海和夏普雙方是策略聯盟關系,雙方預計2016年4月1日簽約,4月2日在大阪舉行簽約儀式及記者會。
E. 鴻海精密集團的介紹
鴻海精密集團創立於1974年,鴻海在董事長郭台銘先生的領導下,以前專瞻性的眼光,自屬創顛覆電子代工服務領域的機光電垂直整合『eCMMS』商業模式;提供客戶從共同設計(JDSM)、共同開發(JDVM).到全球運籌及售後服務等等之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一次購足整體解決方案。
F. 鴻海集團的經營理念
創立於1974年,鴻海在董事長郭台銘先生的領導下,以恢弘的氣度立下透過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全方位成本優勢』使全人類皆能享有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3C)產品成為便利生活一部份企業願景;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創具備機光電垂直整合、一次購足整體解決方案優勢的3C代工服務『eCMMS』商業模式;以堅定及無私的理念貫徹謀求員工、客戶、策略夥伴、社會大眾、股東及經營層的共同利益之高標准公司治理。 在對3C電子產品有著有朝一日將會成為全人類工作及家居生活不可區分的一部分之信念引導下,郭台銘董事長在1974年以新台幣十萬元、對機電技術整合的執著及前瞻性的『全方位成本優勢』概念創辦了鴻海。
因此鴻海自始的企業願景就是透過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全方位成本優勢』使全人類皆能有享用3C產品所帶來的便利環保生活,如今已身為華人第一大民營製造商的鴻海,更積極透過朴實堅持的企業文化,在愛心、信心、決心的經營理念下,持續執著向此願景邁進,更期許能將此願景由3C擴大至7C。 * 五大產品策略:速度、品質、工程服務、效率、附加價值。
鴻海在董事長郭台銘先生的領導下,多年來致力於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全方位成本優勢』給全球3C產業的領導品牌廠商。如今,在全體同仁的努力下,集團的策略夥伴客戶皆享有全球最優化的速度、品質、工程服務、效率及附加價值等『全方位成本優勢』。
自創的垂直整合商業模式: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
G. 鴻海科技集團的簡介
集團自1996年起投資興建、年初納入統一聯網保稅運作的深圳龍華科技工業園,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准系統製造和系統組裝生產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電腦游戲機、伺服器、主機板、網路配件、光通訊元件、液晶顯示器、精密模具的綜合生產基地,以及國內通路建設的整合規劃與布建中心。
在華東地區,集團從1993年開始逐步推動產業布局,先後建立崑山、杭州和上海等基地。其中,集團崑山工業園已連續7年穩居全球個人電腦連接器第一大廠;2003年3月,集團杭州錢塘科技工業園建設拉開序幕,一個融研發、設計與生產為一體的無線通訊產業基地,將崛起在錢塘江畔。
2001年動工、2002年初步建成投產的「富士康(北京)科技工業園」,是集團全球無線通訊的事業總部,工業園將有效整合集團華南、華東地區的零組件製造能力,進而向客戶提供從關鍵零組件到系統組裝的全方位製造與客戶服務。
2003年5月,集團旗下沛鑫半導體和群創光電在台北、崑山和深圳三地,全面導入基地啟用與營運提速階段,標志著集團在半導體設備和液晶顯示面板產業領域展開實質性的長程布局。
2003年10月,規模宏大的太原工業園區建設啟幕(2004年5月啟用),工業園是山西省最大的引進外資項目,重點發展3C產品機構件、合金材料、精密模具、 汽車零部件等產品。2004年,富士康(煙台)科技工業園建設進入建廠規劃與實施階段,將建設成為山東半島最大的3C科技產業基地。 集團在電腦、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業引領潮流,享有盛譽,是全球前三大EMS(電子製造服務)廠商之一,與全球頂尖的電腦、通訊及消費電子領導廠商結成長期策略聯盟。
為及時滿足客戶需求,搶占市場先機,集團還創造性推行「兩地研發、三區設計製造、全球組裝交貨」的跨國經營策略,獨創eCMMS(e-Component Mole Move & Service)經營模式,徹底顛覆了電子專業製造產業領域的游戲規則。
H. 鴻海精密集團的公司實力
在全球五大EMS企業中,鴻海精密集團的發展最為突出。鴻海精密、華碩電腦和廣達電腦的結算周期為每年的1月至12月,美國Sanmina-SCI公司為上年的10月至次年9月,其餘為上年的4月至次年3月。數據是先根據月均銷售額求出當年度平均銷售額,再換算成日元。
外牆粉刷成乳白色的嶄新廠房,供員工居住的宿舍樓、商業設施……,數量超過70棟的巨大建築群一眼望不到邊。在橫貫其中的單向3車道的馬路上,來來往往地行駛著裝滿貨物的卡車。據稱,在此工作的員工超過了10萬人。由於地方太大,有些人像在高爾夫球場上一樣騎著電動車穿行於建築物之間。
由於其業務形態是代工,公司名稱一般不外露,因此鴻海精密並不是很出名。然而,其業績的迅猛增長勢頭只能用爆發式的來形容。自1999年度開始公布聯合結算報告以後,該公司的銷售額一直保持在每年4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5年度聯合結算的銷售額比上年度增長68%,達到3.1056萬億日元。足足超出新加坡Flextronics公司1萬億日元,遠遠高於夏普和三洋電機等日本大型民用產品廠商,就像是一座突然浮出水面的巨大冰山。
從材料、元器件到產品(成品)、服務及內容等各個行業,在表示附加值高低的「微笑曲線」上,作為鴻海精密最大收入來源的產品製造就位於其「底」部。也就是說,要想獲得高收益率並非易事。然而,鴻海精密2005年度營業利潤率達到了5.4%,超過了位於微笑曲線「上緣」的絕大多數大型電子廠商。營業利潤率僅有1.9%的Flextronics公司和營業虧損額達505億日元的美國Sanmina-SCI公司更難望其項背。
I. 鴻海精密集團的投資大陸
「鴻海」於1977年赴大陸投資,現今「鴻海」已成為大陸台商的第二大出口商,「鴻海」大陸廠的成本競爭優勢、研發技術不斷提高,獲利更是逐年提升。據悉,鴻海連續銷售成長62%,成績驕人,而其中公司大陸廠的生產佔了相當重要部分。
鴻海企業集團大陸主要製造基地富士康集團系台灣鴻海集團投資大陸發展而來,主要生產計算機、網路通訊、消費電子等高科技關鍵零組件與系統產品。
「鴻海」生產重心已經移至大陸,設立於1996年的深圳龍華科技工業園,佔地1500畝,員工3.3萬,建成後為「鴻海」開始大規模生產個人計算器硬設備奠定了基礎。
位於深圳的富士康集團是鴻海在大陸的公司,早在七八年前,就排外商投資的第六位,同樣名不見經傳。2001年富士康出口額達24億美元,占深圳當年出口總值的6.2%,在「中
國出口200強」排名中高居第二,而與他並肩的是東方國際、中國石化、普天信息、摩托羅拉(中國)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有趣的是,郭台銘雖然對自己及鴻海不事張揚,卻總愛張揚「山西」二字,「總裁我是山西人,未來世界是3C(山西的諧音)(3C就是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消費性數碼電子Consumer-electronics)。」類似宏論鴻海內外耳熟能詳。郭台銘愛喝酒,或者說愛喝汾酒,自己和集團「喝酒必汾」。在深圳,每進一個酒店都先問有沒有老白汾,一聲沒有扭頭就走。「因為我,深圳各大酒店都擺上了老白汾。」這成為郭台銘十分開心的一件事。很多人難以理解這位縱橫三大洲、麾下五萬兵的IT梟雄,居然對37歲才涉足的家鄉一往情深。捐500萬為桑梓葛萬村修橋,捐200萬設立「愛吾獎學金」,投資500萬美元,設立富晉精密模具公司……
鴻海自1988年移師大陸創辦富士康以來的十多年內,年均增長率均超過60%,其它年份也在60%左右,如2001年50%多,2002年70%多。2003年突破3000億台幣大關已經山頭旌旗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