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三證合一後組織機構代碼是多少
三證合一以後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中的第九位到第十七位的9個阿拉伯數字為企業原有的組織機構代碼。自2015年10月1日起,國家正式啟用將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
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由用18位阿拉伯數字或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分別是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1位機構類別代碼、6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9位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1位校驗碼。

(1)求成功集團機構碼是多少擴展閱讀: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規則:
1、第一位為登記管理部門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機構編制、民政、工商三個登記管理部門分別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記管理部門可使用相應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2、第二位為機構類別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登記管理部門根據管理職能,確定在本部門登記的機構類別編碼。例如,機構編制部門可用1表示機關單位,2表示事業單位,3表示由中央編辦直接管理機構編制的群眾團體等。
3、第三位到第八位為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例如,國家用100000,北京用110000,注冊登記時由系統自動生成。
4、第九位到第十七位為組織機構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5、第十八位為校驗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貳』 請問營業執照三證合一後,組織機構代碼證號是多少
企業三證合一之後,各證件的號碼分別是:
營業執照:全部代碼;
稅務登記證:從第三位開始至倒數第二位;
組織代碼證:第九位(字母)開始至倒數第二位。

(2)求成功集團機構碼是多少擴展閱讀:
全面推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簡政放權、便利市場准 入、鼓勵投資創業、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途徑。國務院、有關部門及稅務總局陸續下發了一系列文件,對「三證合一」改革有關工作做出了詳細部署並提出了明確要求。
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於落實「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從2015年10月1日起,新設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領取了載入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三證合一」營業執照後,就不用再次進行稅務登記了。企業辦理涉稅事宜時,在稅務機關完成補充信息採集後,可憑載入統一代碼的營業執照代替稅務登記證使用。
三證合一-網路
『叄』 企業的組織機構代碼怎麼查詢
如果有營業執照,可以看營業執照上的,如果沒有,可以上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上查詢。
中心網址網頁鏈接

『肆』 單位機構碼是什麼
是指的在質理技術監督局注冊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每個單位都有的,辦理工商登記前要先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和稅務登記證書。
『伍』 集團公司組織機構代碼證是幾位數字
由八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本體代碼和一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校驗碼組成。
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包括正本、副本和電子副本(IC卡),代碼登記部門在為組織機構賦碼發證的同時,還要採集28項基礎信息,並按照國家標准對這些信息進行編碼,將這些信息存入代碼資料庫和代碼證電子副本(IC卡)中,供代碼應用部門使用。
代碼登記部門所採集的基礎信息包括:機構名稱、機構地址、機構類型、經濟性質、行業分類、規模、法人代表等。

2014年8月25日起,組織機構應當以紙質或者電子形式提交年度基本信息報告,內容包括:組織機構代碼、機構名稱、機構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機構類型、證書有效期、頒發機關。確保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相關信息的准確性、時效性。
代碼證電子副本(IC卡)內設立代碼專用數據區和代碼應用數據區。代碼專用數據區存儲了組織機構代碼以及組織機構的28項基礎數據;應用數據區可供應用部門存儲和管理相關數據,實現一卡多用。
『陸』 組織機構代碼幾位數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由八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本體代碼和一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校驗碼組成。
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機構代碼的管理工作。
對單位法人實行組織機構代碼和自然人實行社會保障號碼制度,是國家整個經濟和社會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盡快建立這一制度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具有緊迫性。
2016年10月1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總局令第184號),正式廢止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組織機構代碼在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中退出了歷史舞台。

(6)求成功集團機構碼是多少擴展閱讀:
組織機構代碼的改革: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從七個方面將《總體方案》中的相關要求落到實處。一是做好工作職能的轉變。
統一代碼方案實施後,組織機構代碼將作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主體標識存在,不再單獨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放組織機構代碼證,已發的組織機構代碼證也不再年檢、換證和收費。
通過系統互通、信息共享,與相關部門做好無縫對接,藉助部門間的聯動機制強化「嚴管」,為政府部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供支撐,促進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健康發展。
根據2015年12月31日發布的《質檢總局關於貫徹落實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精神,從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質監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不再向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依法成立的機構發放和更換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2016年10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上公布信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已經2016年9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組織機構代碼
『柒』 組織機構代碼是哪幾位
組織機構代碼是第9-17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第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機構編制、民政、工商三個登記管理部門分別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記管理部門可使用相應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第二部分(第2位):機構類別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登記管理部門根據管理職能,確定在本部門登記的機構類別編碼。
例如,機構編制部門可用1表示機關單位,2表示事業單位,3表示由中央編辦直接管理機構編制的群眾團體;民政部門可用1表示社會團體,2表示民辦非企業單位,3表示基金會;工商部門可用1表示企業,2表示個體工商戶,3表示農民專業合作社。
第三部分(第3—8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例如,國家用100000,北京用110000,注冊登記時由系統自動生成,體現法人和其他組織注冊登記及其登記管理機關所在地,既滿足登記管理部門按地區管理需求,也便於社會對注冊登記主體所在區域進行識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 2260—2007〕)
第四部分(第9—17位):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參照《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GB 11714—1997〕)
第五部分(第18位):校驗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7)求成功集團機構碼是多少擴展閱讀:
統一代碼的主要特性。
1.唯一性。統一代碼及其9位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在全國范圍內是唯一的。一個主體只能擁有一個統一代碼,一個統一代碼只能賦予一個主體。
主體注銷後,該代碼將被留存,保留回溯查詢功能。例如,一個主體由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按照法定程序,需依法注銷該事業單位,再設立新企業。新設立企業是一個新主體,需賦予新的統一代碼。
2.兼容性。統一代碼最大程度地兼容現有各類機構代碼,既能體現無含義代碼的穩定可靠,又能發揮有含義代碼便於分類管理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減少改造成本。
統一代碼在第二、三部分設計了機構類別代碼和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與工商注冊號、事業單位證書號、機構信用代碼相應部分含義一致。第四部分主體標識碼採用組織機構代碼,保證了統一代碼與組織機構代碼有效銜接。
3.穩定性。統一代碼一經賦予,在其主體存續期間,主體信息即使發生任何變化,統一代碼均保持不變。例如,法人和其他組織遷徙或變更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等,均不改變其統一代碼。
4.全覆蓋。統一代碼制度實施後,對新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在注冊登記時發放統一代碼;對已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適當方式換發統一代碼,實現對法人和其他組織全覆蓋。
『捌』 單位機構碼是什麼 急知道
一樓的回答非常正確,此碼一般可以在相應的管理軟體上查到的。當然一些重要的信息,在網上也可以查得到。
比如我國教育系統內部會給每個地區的學校進行編號,這個就是機構碼,每校一個。其他單位也會有類似情況的。去單位的主管部門、或是進入一些管理軟體裡面,應該可以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