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工程部待遇怎麼樣網上應聘信息到底靠譜么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是國務院批準的120家大型試點企業之一,總部設在上海。主要做物流,在物流這一塊做的還是不錯的,工程部的待遇要看什麼崗位,技術型的待遇還是比較好的,如果只是底層工人,就不太好了。如果應聘機械工程師,開始待遇不太好,熬的時間長了,5-6年後坐上技術骨幹,待遇就會好了。因為是做物流,所以要外派的,比較辛苦。具體的可以發郵件或者打電話問。網上的信息,你最好先投簡歷後打電話。
地址:上海市新華路 315 號
郵編: 200052
電話:( 8621 ) 62800565
傳真:( 8621 ) 62801716
簡歷投遞:[email protected]
『貳』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根據國務院總理李鵬「要以浦東開發開放帶動長江流域經濟共同發展」的要求,1991年下半年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政府領導決定組建長江經濟聯合發展公司。其後,由長江流域4個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市政府和中國交通銀行共同發起,並聯合沿江30個城市政府及386家大中型企業,募集法人股6.5億元,1992年9月28日公司成立。董事長由交通銀行行長戴相龍兼任,1993年上半年,改由原上海市副市長顧傳訓擔任。199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集團試點單位。擁有成員企業58家,分布在沿江30個城市,資產總額25億元人民幣,凈資產10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為47%。1995年,公司主營收入8億元,實現利潤7477萬元。
幾年來,長發集團公司立足於發展商貿,重點開拓長江三角洲市場。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已開業的大型商場有寧波長發商城、蘇州長發商廈、蕪湖新百長發大廈、無錫長發商廈等。1997年1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在視察無錫長發商廈時題詞「中檔價位,一流服務」,並勉勵集團公司繼續為建立長江商貿走廊作出貢獻。
公司努力加強與沿江各中心城市政府的聯系和協作,構建長江商貿走廊的基本框架。除了已形成的合作項目外,公司還著手規劃和建立融工貿與內外貿、批發與零售、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於一體的大型商貿連鎖網路。以長江三角洲為發展重點,在沿江主要中心城市建立幾個批零兼營、以批為主、貨物集散的商貿實體,並在滬、寧、渝、漢等城市分別建立批發中心、配送中心和儲運中心。同時,大力發展連鎖超市和便民店。
公司按照大市場、大流通、大網路的經營思路,積極組織上海企業參與長江三角洲和沿江城市的開發和建設。已開業的各大商場,經營商品絕大多數是上海產品,既有競爭力更具有開發性,經營方式一般採取代理制,既受當地顧客歡迎,也為上海企業支援內地創造有利條件。

『叄』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江聯合發展集團」)是由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中心城市政府及交通銀行作為發起人,聯合沿江其他27個城市,於1992年共同組建,注冊資本6.5億元,是一家從事長江流域及其他地區跨區域投資發展的投資型途途物流公司,是推進長江經濟帶各城市聯動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國務院批準的120家大型試點企業之一,總部設在上海。
法定代表人:池洪
成立時間:1992-09-18
注冊資本:77767.963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000000012222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世紀大道1500號
『肆』 王亞奇是誰他的簡歷有人知道嗎
王亞奇:做區域經濟發展的投資集成商明確主業,帶動多元資本的投資,變投資領域多元化為投資資金結構多元化,長江集團轉型的核心就在這裡面《上海國資》記者林永廷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集團)的總裁王亞奇最近很忙, 因為集團馬上就要和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簽訂合作協議了。在王亞奇心目中,理想的長江集團應該是區域經濟發展中投資領域的「集成商」,是一家「准投行公司」,而在邁向這一藍圖的過程中,和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這樣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合作是重要的一步,也是體現長江集團戰略轉型的重要一步。為了貫徹黨中央「促進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的戰略意圖,王亞奇和他的管理團隊一直都在探索一條真正適合長江集團功能定位的發展之路。 仕而後商在上海新華路的林蔭道上,有一座古上海風格的庭院,從門前豎立的「歷史 文物保護單位」的碑石來看,過去在這棟小樓里應該發生了許多故事。而今天,這里講述的故事也毫不遜色,因為這座古樸的小樓,正是握有幾十億資產的長江集團總部所在。王亞奇的辦公室在二樓,窗口正對著一叢綠樹,在明媚的陽光映照下,屋子裡似乎也有一絲綠意在流動。王亞奇挺喜歡這里的環境,自從2003年從上海盧灣區副區長的任上調任長江集團總裁以後,他就時時在這里思考著長江集團的歷史與未來。王亞奇今年52歲,但是旁人往往注意不到他的真實年齡,因為人們總會被他充沛的精力、洪亮的聲音所吸引。過去的工作經歷,在王亞奇身上留下了較深的印記,比如他說話時字斟句酌的習慣,就是長期在政府機關工作養成的。同樣,政府部門的工作經歷,也成就了他寬廣的經濟視野和善於從全局思考問題的宏觀駕馭力,而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學習,則為他的思考奠定了理論基石。王亞奇自己也覺得,過去的經歷對他的幫助很大,他說:「長江集團是一家功能性特徵非常明顯的公司,由於要發揮地方政府間經濟交往的平台作用,免不了要和各地政府打交道,在交往過程中,因為我也在政府機關工作過,我了解他們的需求、思考方式和工作習慣,工作起來比較自如。」當然,從政府部門到企業工作,還是經歷了一段磨合期的,王亞奇承認,從以行政命令為主的管理方式轉變到以市場經濟為主的管理方式,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王亞奇到長江集團的時候,正趕上集團的戰略調整期,壓力之下,這個磨合反而輕輕過去了。戰略轉型王亞奇到任長江集團時,集團已經歷12年發展,最初的東家交通銀行受限於國家後來頒布的銀行不能控股實業的規定,在成立兩年之後把股權轉讓給了上海市政府,於是長江集團就成了以上海市政府為大股東的各地方政府的經濟聯合體。多年下來,長江集團在長江流域進行了眾多的投資。但是,王亞奇發現,原來的投資,雖有區域效應,但其投資比較分散,且分布在眾多的行業,聯動效應和集聚效應比較差,同時,由於投資領域眾多,集團也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主業。在第三屆董事會上,長江集團決定調整發展戰略。甫一上任的王亞奇正趕上調整期,他積極參與了集團戰略轉型的規劃思考。自2004年4月起,長江集團就成立了專門班子,著手調研、論證。在王亞奇的思考中,所謂的規劃,不外乎是兩點:一要讓公司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二要讓公司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王亞奇認為:「長江集團戰略規劃的核心問題,其實是兩個多元化的轉變問題,一是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要朝提高質量轉變,要做減法。長江集團股東一度多達400餘人,這給決策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雖然投資主體多元化還是要堅持的,但是長江集團股東的數量要減少,質量要提高,要緊緊依靠沿江政府的規劃,參與沿江經濟的開發。二是投資領域的多元化要朝投資結構多元化轉變。原來的長江集團雖然參與了長江流域各個城市的城市化進程,但是投資門類龐雜,一直沒有形成自己的主業。」因此,王亞奇對長江集團的功能規劃是,長江集團要發揮「集成商」的作用,發揮投資杠桿作用,吸引各路資金。明確主業,帶動多元資本的投資,變投資領域多元化為投資的資金結構多元化,長江集團轉型的核心就在這裡面。為了適應集團的戰略轉型,根據上海市國資戰略調整意圖和第四屆董事會要求,集團決定,在業務領域,要形成相應的支撐性業務、功能性業務、戰略性業務這三大板塊。一是跨省市的房地產綜合開發。長江集團下面已經整合了一個長江聯合置地有限公司,現在正在運作當中,目前的房地產仍然是長江集團的支撐業務。二是資本運作。在長三角地區,長江集團通過和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合作,參與產權交易,透過產權交易的信息,形成新的市場發現機制,同時利用長江集團的輻射力,吸引資金,這是一個「准投行」業務,也是長江集團的功能業務。三是物流。長江集團既合國際大公司合作,做貨運代理,又在國內做第三方物流,和政府合作,建立上海陸上交易平台。目前,長江集團已經整合了旗下五家物流公司,重組了集團的物流業務,以期物流能形成企業未來的又一發展支柱。安內與攘外王亞奇明確,集團層面只負責戰略管理和財務管理,營運管理實權要實現真正下放。但是權力下放在哪裡?原來集團的組織結構是投資控股型的,不適合承擔營運職能。為此,王亞奇把集團調整為一級運營主體,在三個主要業務板塊上建立了三大運營平台,實際上是建立了事業部機制,由副總直接分管,財務實施委派。這樣,一方面在公司運營機制上面,向市場化靠攏,另一方面承擔集團主要功能的公司都實施了扁平式管理。整個集團被王亞奇調整到各司其職的架構上來,由三大運營平台承擔了集團的營運管理職責。結構在變,人也要變。公司的組織架構調整以後,王亞奇順勢調整集團的人事管理為人力資源管理。由於王亞奇要建構的是一個「准投行企業」,所以長江集團對人力資源的要求將會比較高,由此導致了長江集團的市場化大換血。在集團內部,王亞奇最看重員工的主動精神。他認為,高層的、中層的管理人員最要緊是要有一個理論基礎,要有自己的思維空間,因為被動的做事效率是遞減的,基層的員工首先需要的是遵紀守法的素質。王亞奇告訴《上海國資》,目前長江集團70%的中層管理人員已經實行了市場化運作。王亞奇認為,企業在進行內部整合的同時,也要啟動外部的整合,就是要收購,因為內外的整合是一體的,整合過程中如果僅僅是進行簡單的拼裝是要出事的。在對集團總部進行調整的同時,長江集團也對在外地的公司進行了一定的調整。過去長江集團在外地的公司都是和省會城市合作,共同投資,由當地政府管理。隨著長江集團的調整和它本身輻射的要求,長江集團加強了對南京公司的支持並實施了控股,當然,這種改變不會簡單地被復制,各地的子公司將根據長江集團業務的調整與擴張來進行相應的變動。長江集團作為一個投資商,更看重的是和當地政府的往來,而地方政府對長江集團也是持歡迎的態度,一方面他們是股東,另一方面他們的 城市規劃也希望長江集團能夠配合招商引資。功能性企業在絕對的自由經濟主義者眼中,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也只能是賺錢。而王亞奇更像一個建構主義者,對於長江集團這個企業組織,除了賺錢以外,他還關注其承擔的功能和使命。因此,在長江集團這個平台,他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強化和良好的發揮。長江集團成立之初,雖然採用了公司這一模式,但是它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公司。長江流域各地政府合作成立這樣一家公司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區域經濟之間的交往和促進共同開發,從這一點看,長江集團如果僅僅只是賺到了錢,離它最終的成功還有很長的距離。王亞奇告訴記者:「長江集團不應該自己降格為一個普通型的公司,單純以盈利為目的。固然,賺錢是企業的天職,也有它自己運作的規律,但是企業發展要有『神』,這個『神』就是企業的功能性目標。」長江流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投資,但是僅靠長江集團一家的投資對那麼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來說,起到的作用終究有限。所以,王亞奇說:「我們的投資只是引導性的投資,努力的方向是要造就一個各種資源都可以上來的平台。它主要是一個投資『集成商』,吸納各種資源投資長江流域,同時,也是長江流域資源進入上海的窗口。通過3到5年的努力,那時候長江集團將成為一個總資產達到100多億的大企業集團。」對於區域間經濟的交往,久在政府工作的王亞奇明白,政府與政府之間的交往需要一個抓手,他指出:「長江集團所發揮的地方政府間經濟交往的平台的作用還是不可替代的,有作用才有地位。」2004年,長江集團劃入上海國資委管理。王亞奇認為,對於一家功能性比較強的公司而言,這是一件好事。以往雖然自由度比較大,但是董事會一年僅開二次,少了上級的指導,對於企業承擔的責任卻不易貫徹。如今國資委「管戰略、管預算、管契約」,「三管」之下,企業反而容易進入較好的軌道,實現它自身的作用。是不是僅僅長江集團作為一家特殊的公司,就應該強調它的功能性目標呢?王亞奇認為不然,對於許多國有企業而言,功能性目標也很重要,特別是在國有企業經營有著若乾重大問題,國有企業的效率始終存在疑問的情況下,我們更要牢牢的把握住它的功能性目標,應該把企業的功能性的目標提到一個相當重要的位子上來。王亞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職研究生,曾任盧灣區五交公司經理,盧灣區財貿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盧灣區計劃委員會主任,盧灣區副區長、中共盧灣區常委、副區長,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等職。現任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組副書記(主持工作),高級經濟師。
『伍』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公司怎麼樣
簡介:長發集團南京公司更名為南京長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陸』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背景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江聯合發展集團」)是由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中心城市政府及交通銀行作為發起人,聯合沿江其他27個城市,於1992年共同組建,注冊資本6.5億元,是一家從事長江流域及其他地區跨區域投資發展的投資型公司,是推進長江經濟帶各城市聯動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國務院批準的120家大型試點企業之一,總部設在上海,員工11000多人。集團自成立以來,秉持「依託上海、立足長江、海納百川、走向世界」的經營理念,通過發揮區域投資上的綜合優勢和市場化運作體制優勢,不斷加強國際戰略合作,積極拓展市場新領域,形成了以投資和投資服務為中心,以房地產綜合開發及綜合服務型物流兩大基本領域為依託的「三大板塊」業務架構。旗下共擁有跨地區、跨所有制、跨行業區域投資企業30餘家。
長發集團長江投資實業股份公司
長發集團長江投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28日成立,公司注冊資本25740萬元人民幣,1998年1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6年1月,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並成功實施主業轉型調整,成為以現代綜合物流為主營業務的產業類上市公司。十一五期間計劃投資20~30億元,重點發展以信息化控制為特徵的綜合服務型物流。在「十一五」末成為長三角「綜合服務型途途物流」領軍企業之一。
長江聯合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
長江聯合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基礎設施投資業務的准金融公司,是集團整合長江流域的優勢資源,通過實施市政、交通、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投資業務為長三角城市發展提供建設服務的平台,注冊資金三億元人民幣。公司充分發揮企業在投資控制、項目管理的競爭優勢是基本收益的保障。通過二次經營盤活資產,創新金融工具,實現項目資金的快速流動,創造企業效益。

『柒』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現狀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長江聯合發展集團YUD)由長江上、中、下游四個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市政府及交通銀行總行共同發起,並聯合其他沿江27個城市政府和386家企業,公開募集法人股6.5億人民幣,於1992年9月10日在南京創立,並於同年9月28日在上海浦東開業。經過歷年的變更,公司現有股東243家。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商貿和服務貿易業、高科技製造業、房地產業等。公司還通過投資控股進行發展。??
1996年1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公司列入國家120家大型企業集團試點行列。1997年11月,公司下屬「長江投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上市,集團公司資產規模近40億元。長江聯合發展集團公司自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成立以來,總部設在上海,在長江上、中、下游分別組建了重慶、武漢、南京三大區域公司,同時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控股組建了十四家子公司,加上由區域公司投資的各類三級子公司,一個投資覆蓋整個長江流域的跨地區、跨行業的企業集團框架初告形成。?

『捌』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怎麼樣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是2002-06-27在上海市注冊成立的集團。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3100000120020008,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