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股東減持股票是不是在交易所賣掉的大府減持會不會沒人接盤
原非流通股減持一般兩種途徑,一是在二級市場直接減持,二是通過大宗交易。大宗交易也要有人接盤。買賣雙方議價。若沒人接盤,他會降低價格,直到有人接。沒人接,就減持不掉。
會,但他會分批分時間堅持,不會一次沖擊個股太厲害,否則跌價太厲害,影響他的收入,通過大宗交易也得有人接盤子,否則也是一樣。
2. 十大股東占的股份算不算在流通股裡面就是說他能不能把股票放到二級市場去賣
十大股東指的是來股份公源司中持股比例最高的十個股東方。他們的股份有的是非解禁股(不可買賣,可以轉讓),有的是解禁股(可以上市交易買賣的)
十大流動股東指的是可以買賣交易股份 佔比最高的十個股東方。(隨便買賣的股份)
現在股票軟體上,一般都會給出兩個數據,第一個,十大股東;第二個,十大流通股東。如果沒有限售股,那麼十大股東就是十大流通股東。如果有限售股,那麼如果十大股東里,有一部分持有的股份是限售股,那麼就要把這部分除掉再算十大流通股東。
因此,十大股東所持有的股份,不一定都是流通股,可能有一部分限售股,也有可能全部是流通股。這個你通過對比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東的數據,就可以計算出每位股東手上的股份限售股不能在二級市場上交易,但是可以通過大宗交易出手,其實沒有什麼影響。
3. 大股東減持是什麼意思
股東減持就是指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包括大股東賣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回比例就稱之答為減持,這種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中小散戶減倉。
大股東減持具有以下方面的意義:
第一:大股東以及重要股東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缺錢用用減持來補漏洞,還有一方面就是對公司的未來不看好的可能性。
第二:在牛市暴漲的情況下,重要股東減持,意味著公司股價已經被高估,出現了泡沫。
第三:就是大股東以及重要股東以及公司高管減持,是純粹的套現,按照人家的話來講,創業這么多年了,拿點錢出來花很正常,這句話好像我記得是某個傳媒公司的老總說的,這種類型的減持,只要公司是屬於朝陽產業,那麼即使有波動那也是短暫的,對於長期的走勢影響不大。
4. 大股東減持有哪些方式,對股價的影響分別又如何
關於大股東減持方式: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
1、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東預計未來一個月內公開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數量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1%的,應當通過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轉讓所持股份。
2、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在該公司的年報、半年報公告前30日內不得轉讓解除限售存量股份。
股東減持對股票的影響:
1、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因為大股東們減持1%,往往也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尤其是那些從財務投資角度減持籌碼的大股東們更是如此。
2、股東大量減持說明公司的領導層已經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股價在近期可能成為很長時間無法超越的高點,對股價非常明顯的打壓。
3、從產業資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資本,因為連控股股東都開始減持,那麼,作為金融資本的中小投資者為何還要苦苦支撐呢?所以,股東們的減持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估值新標尺。 4、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因為股價嚴重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5、股東們的減持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一樣。
5. 大股東減持,意味著什麼
股東減持就是指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包括大股東賣出手中股票,降低內持股比例就稱之為減持容,這種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中小散戶減倉。
大股東減持具有以下方面的意義:
第一:大股東以及重要股東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缺錢用用減持來補漏洞,還有一方面就是對公司的未來不看好的可能性。
第二:在牛市暴漲的情況下,重要股東減持,意味著公司股價已經被高估,出現了泡沫。
第三:就是大股東以及重要股東以及公司高管減持,是純粹的套現,按照人家的話來講,創業這么多年了,拿點錢出來花很正常,這句話好像我記得是某個傳媒公司的老總說的,這種類型的減持,只要公司是屬於朝陽產業,那麼即使有波動那也是短暫的,對於長期的走勢影響不大。
6. 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票,是指在整個二級市場交易時間段(9:30-15:00)賣
你好,集中競價減持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在集合競價期間賣出手中的股票行為,回對上市公司的股票答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股票的集合競價時間是:9.15-9.30;深市集合競價時間是:9.15-930;下午收盤前3分鍾。
如果大股東不看好公司的發展,通過集中減持進行套現,則可能會引起投資者投資信心喪失,拋出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下跌;如果減持給員工進行股票激勵,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以及生產效率,或者投入產業創新,發展主營業務,則可能會引起股價上漲。
同時,根據相關規定,大股東通過集中競價減持,在3個月內所減持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上市公司總股份的1%;在年底上市公司通過集中競價減持,則投資者可以預期年末分紅不理想,沒有送轉股的可能性。
除了集中競價減持,還有連續競價減持以及大宗交易減持。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7. 西方國家大股東減持也要在二級市場進行嗎
可以通過二級市場,也可以通過大宗交易來減持。
美國對減持限制相當明確:出台了《144號條例》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過5%的大股東、公司高管、董事等關聯方以及從關聯方獲取證券者的減持行為作出了詳細規定,要求上述人士在賣出限制性證券時必須遵守慢走和披露程序。如果你從公司關聯方獲得了限制性證券,並想向公眾出售限制性或有控制權的證券,就需要同時符合《144號條例》列出的五個條件:
首先,賣出前必須持有這些限制性證券一年,鎖定期開始於購買這些證券並足額付清時,且僅適用於限制性證券。
第二,在拋售前必須公布證券發行方的最新信息。這就意味著發行方必須編寫定期財務報表,進行提前報備。相較於我國的先減持後報備,美國的做法無疑能減少市場的拋壓。
第三,一年鎖定期滿後,每三個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數額不能超過同類已發行股份的1%或四周內平均周交易量(美國三大交易所交易)的較大者。對於櫃台交易的股票,包括在OTC場外市場和粉單市場交易的只能按1%的數額出售。
第四,此類出售必須在各方面都看作是常規的交易行為。不能做廣告,經紀人不能收取高於正常水平的傭金,以防止利益輸送。
最後,美國證監會(SEC)特別突出對高級管理層、董事等內部交易的監管,要求此類人員每三個月的總交易額大於5萬美元或交易量大於5000股,須向證監會提交書面申請。
8. 上市公司發行股份在二級市場上市後,那麼大股東持有的原始股,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減持嗎 新股發行是
股票上市,意味著公司所有的股份均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然而,為了避免原股東上市後立馬套現走人而導致公司經營混亂,國家、證監會、交易所等層面均對原股東在上市後出售股票的行為進行了系列規定:
1、國家層面:《公司法》等
2、證監會層面:《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歷次保薦代表人培訓提出的要求(內部規則,實踐中效力跟法律一樣)等
3、交易所層面:《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等
總的來說,要確定某股東的限售期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估計要用3頁紙的一個大表格才能把各種類型的限售要求說清楚,確定限售期要考慮很多因素,常見的有:
1、在哪個交易所上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規定均有差異
2、股東的性質——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的鎖定期要求不同
3、成為股東的時間長短——比如,上市前6個月內入股與上市前24個月入股的鎖定期要求不同
4、成為股東的途徑——增資入股與受讓股份入股的股東,鎖定期可能不同(受讓的話還要看是否從控股股東處購買的)
5、股東是否同時是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會有額外的鎖定要求
6、證監會審核時的要求——經常變,所以有時候會看到一些比較非常規的鎖定期要求
7、最後,以5%劃界的限售是以前股權分置改革時候的要求(所謂大非、小非),過時矣。
9. 為什麼大股東減持股份會影響股價會如何影響
你好,指持股份額較高的股東,包含大股東賣出手中股票,下降持股份額就稱之為減持,這種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中小散戶減倉。
股東減持對股價的影響
1、稀釋了二級商場的資金總量,由於大股東們減持1%,往往也會帶來數千萬元乃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商場,尤其是那些從財政出資視點減持籌碼的大股東們更是如此。
2、股東很多減持闡明公司的領導層現已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餘才能大幅下降,股價在近期或許成為很長時刻無法逾越的高點,對股價十分顯著的鎮壓。
3、從產業資本的視點提示金融資本,由於連控股股東都開端減持,那麼,作為金融資本的中小出資者為何還要苦苦支撐呢?所以,股東們的減持相當於供給了一個估值新標尺。
4、盤活了股市商場的籌碼,提升了股市商場的籌碼流動性。究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由於股價嚴峻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政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5、股東們的減持籌碼一旦被商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活躍走高,那麼極有或許強化股市商場的牛市氣氛,在繼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相同。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10. 股東在二級市場減持股票需要停牌嗎這種情況股票會大跌吧
好像是持股超過5%的股東是需要在證監會備案的,他們減持是不能在二級市場上操作的,內只能容在大宗交易平台進行減持。一定要有公告,不需要停牌。
股東減持不一定就導致股價下跌,如果注意看公告,減持現象很正常。
無論是在大宗交易平台交易或者在二級市場減持,肯定都是有買家的,沒有買家,他又把股票賣給誰了呢。
大股東可能是企業,也可能是個人,都可能出於自身的問題而賣出持股,不一定是不看好這個公司,如果這個大股東是企業,這個企業自身有戰略變動,需要投資其它方向,可能減持。或者公司需要流動資金,也可能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