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東掏空公司資產,股東如何應對
看具體情況研究追究的辦法……協商、清算公司、訴訟等等,根據目的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手段吧!
B. 股東通過各種手段吧公司掏空了如何起訴他
這個要有證據,只要有證據充分就可以立案調查。
C. 掏空上市公司的五種手段是什麼
在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大股東主要有以下幾種掏空方式:
1、大股東虛假出資。是指上市公司在設立或增資配股中,大股東名義上向上市公司投入了所認繳的資本或現金,但實際上實物資產或現金的產權並未交割至上市公司戶頭,而仍然保留在原來大股東的企業中。大股東虛假出資後,並沒有對上市公司投入資產或者現金,但是卻通過串通有關部門出具假出資證明,擁有對上市公司的股權。
2、利用關聯交易進行掏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無償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據統計,截至2006年6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149家上市公司的資金被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佔用金額327億元。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佔用的有87家,金額合計193億元;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佔用的為62家,金額合計135億元。存在資金佔用的149家上市公司中「ST公司」有60家,佔用額合計137億元
2)利用關聯購銷轉移上市公司資產。上市公司大股東利用關聯購銷轉移上市公司資產的主要方式有:向上市公司高價提供原材料或轉讓資產、低價向上市公司收購產品再以市價對外銷售。
3)以上市公司的名義借款或者進行信用擔保。證監會重慶監管局於2005年12月對G太極的專項檢查發現,G太極曾為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有限公司3.6億元借款提供擔保。萬家樂A在2002年至2005年間為大股東廣州三新實業有限公司提供1.64億元的借款擔保。猴王股份自上市之後就成了猴王集團的融資窗口,猴王集團可以直接以猴王股份的名義進行貸款,而且一貸就是3個億,猴王股份的房屋、建築物全部被猴王集團拿去抵押,而且猴王集團還占壓猴王股份近8個億資金。
3、利用重組進行掏空。並購重組本是優化上市公司資源配置、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一種手段,應該說我國上市公司之間發生並購重組是很正常的。然而,隨著近幾年來上市公司重組密度不斷增大,虛假重組甚至惡意重組也開始大行其道。一些重組方不把提升上市公司業績當做己任,而是利用資產重組來達到牟取暴利
4、操縱上市公司業績獲得再融資資格從而進行掏空。上市公司為了達到證監會的配股或者增發要求,存在普遍的盈餘管理行為。孫錚和王躍堂(2000)的研究結果表明,其操縱盈虧的動機直接源於監管部門的配股政策、特別處理政策和摘牌政策。
大股東的掏空行為不僅損害了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喪失經營能力,中小股民損失慘重,市場投資信心不足,投機風氣盛行,嚴重製約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D. 公司股東退股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你好
如果各方合意,投資額轉為借款,到期返還本金及利息,只要能夠履約,也是一個收回投資額的方式之一,不過建議相關法律文書要簽署地好,以防範不應有的法律風險。
E. 如何掏空公司,有什麼手段
現在上市的公司大股東掏空公司的太多了,他們用公司現有的資產抵押給銀行進行貸款,然後把獲取的資金挪作他用,到期後銀行就把原來抵押的公司資產收走了。
F. 什麼是掏空上市公司
是指法人或自然人(主要是公司的控股股東)採用非法的手段,轉移或佔用公司的資產,造成回公司實際答資產與賬面資產嚴重不符的違法行為。如大股東挪用上市公司的募股資金,讓上市公司為母公司巨額擔保,貪污腐敗就更不用說了。總之,到「掏空」的程度就是空殼公司,也就是資不抵債,一無所有了。
G. 如何解決大股東掏空小股東的問題
1各大論壇發帖曝光大股東行為,如果大股東涉嫌違規操作向證監會舉報該行為。
H. 掏空行為有幾類
您好,希望以下答案對您有所幫助!
掏空行為主要有兩類:
1.控股股東簡單地為了私利通過關聯交易而轉移公司的資源;
2.各種歧視小股東的財務交易,例如惡意增加公司資本,迫使小股東無力認購而使持股比例稀釋。
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
參考資料:《企業上市規劃師教程》
I. 3個股東什麼管理方式好
中國有句熟語叫:合夥的生意不長久。就是幾個人一起做生意合作久了就會出現分回裂,有的兩答個人擠一個,有的因分紅不均等。同時也有很多是可以共贏的,具體注意事項如下:1、財務制度要健全,每筆收支都要明確,定期公布賬目。2、盡量不要用自己的親戚,股東的親戚多了,是非就多。如果已經用了,就要監督好,有問題該罵就罵。3、不搞特殊化,股東在公司也要按時上班,買公司的東西也要給錢,一分也不能少。4、打成一片,不要兩個股東經常一起吃飯喝酒,要去就盡量三個一起。5、一切為了公司。有分歧時不要伏案而去,而是要坐在一起談,吵架也行,一定要有了解決方案再走。6、謙虛,彼此間不要推卸責任,有問題都說是別人的,要敢於承擔。7、大方,分紅時不要斤斤計較,要稍微大度點。具體管理方式就是要實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財務制度,會議制度等。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見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