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宜昌有哪些大企業
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葛洲壩集團公司
清江水電開發公司
宜化集團公司
安琪集團公司
稻花香集團
枝江酒業集團等
以上都是宜昌本土大型企業,另有境外、外地公司的宜昌基地什麼的就多了。
B. 磷礦資源稀缺嗎
磷礦是指在經濟上可利用的磷酸鹽類礦物的總稱,在工業上主要用於生產磷系肥料,也可以用來製造黃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鹽類產品。這些產品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醫葯、食品、輕工、化工、國防等工業部門。磷礦石具有不可再生的特點。磷礦資源成因年代久遠,成礦條件極其復雜,因而磷礦的再生性幾乎不可能。磷礦資源一經開發利用,磷素隨著各下游加工產品的消費領域分散到自然界中,不可再循環利用,許多國家已經將磷礦資源列為戰略資源。磷在地殼中的含量很高,但具備工業開采價值的磷資源在全世界非常有限,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世界磷酸鹽岩經濟儲量180億噸,基礎儲量500億噸(經濟儲量是指開采成本低於 35美元/噸的磷礦,基礎儲量是指開采成本低於100美元/噸的磷礦),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國、南非、約旦和中國。按基礎儲量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國居第二位,美國居第三位。主要生產國有美國、摩洛哥、中國和俄羅斯,四國的產量約為總產量的67.6%。因此從全世界磷資源的地理分布、人口集中度、經濟發展的程度及對磷資源的需求情況看,磷資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磷礦為資源類產品,出於保護本國資源的需要,各國都出台相關政策限制初始產品磷礦石出口。磷化工產業對磷礦的需求較大,未來國際磷礦石的供需趨緊。
全球每年約新增人口7500 萬,這部分人口主要在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必然帶來對糧食食品的需求增長,尤其是隨著中國,印度這兩個最大的發展中人口大國的興起,國民對食品的消費比重不斷提高,食品中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提升明顯,以中、印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消費水平提升,必然帶動上游化肥的需求。磷肥作為農作物生長所需的三大肥料之一,必將隨著化肥需求增長而增長。由於農作物的三大肥的施用存在合理的比例,因此隨著整個化肥的增長將促進磷肥的增長。 2010 年,歐洲大陸遭受歷史少見的炎熱天氣,乾旱導致俄羅斯,烏克蘭等東歐國家與歐盟多國出現農產區產量下降,減產幅度預計將達到30%,其中以俄羅斯最為嚴重,俄羅斯已經宣布暫停糧食出口。國際穀物理事會 8 月發布報告,因東歐和中亞地區小麥受災減產,2010/2011 年度全球穀物預期產量為17.53 億噸,供應缺口上升至2100 萬噸。災害導致全球農產品產量下降必將刺激化肥投入。我國今年自然災害頻發,災害襲擊多個糧食主產區,中央政府已經要求落實專項資金補助農資供應,重點是加大化肥的補助力度,實現對農作物的增肥促早熟防病蟲目標。2010三季度國際磷肥價格上漲直接帶來國內磷化工行業盈利整體提高。國內磷肥淡季出口大增,減緩了國內供給壓力;國內熱法磷酸優勢體現,黃磷價格持續上漲,食品級磷酸出口增加。預計2011-2013 年全球磷肥行業仍將保持較高開工率,國內磷化工行業景氣將持續。
磷礦資源上市公司一覽:
1 澄星股份(600078):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精細磷化工產品生產和出口企業。雖然在雲南宣威、彌勒兩地擁有磷礦可采儲量1.3億噸,澄星股份並未盡全力開采,合計自給率僅30%,但是並未影響公司生產穩定性和相關產品毛利率。
2 興發集團(600141):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磷化工企業之一,目前擁有1.3億噸磷礦石儲量,磷礦石年產能為150萬噸,公司磷礦自給率不足50%。10萬千瓦發電能力,公司供電自給率達到50%,充足的磷礦資源和磷電礦一體化是公司長期發展的最大競爭優勢。
3 ST馬龍(600792):2000萬噸磷礦資源。
4 六國化工(600470):目前擁有可開采磷礦石超過2000萬噸。
5 湖北宜化(000422):公司擁有約1 億噸磷礦石資源儲量,能滿足磷肥生產需要。
6 雲天化(600096):雲天化集團是擁有稀缺資源最豐富的化工公司,其已取得采礦權證的磷礦資源為5-6 億噸,長期儲量超過15 億噸;下屬子公司中寮礦業在寮國擁有8.5 億噸鉀鹽資源;集團及上市公司擁有9 億噸煤礦資源。
磷礦資源上市公司龍頭股:
六國化工(600470):
公司主要從事高濃度磷復肥的生產銷售,主要產品為磷酸二銨,高濃度復合肥,是國內規模較大的磷肥生產企業,目前公司總計擁有112萬噸磷肥產能。公司採取"駐點直銷"營銷模式,基本覆蓋了全部國內市場。公司正大力推進一體化戰略,力求實現產業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提升盈利能力。向上游拓展礦產資源,建設合成氨裝置解決原料瓶頸;向下游延伸產業鏈,規劃實施濕法凈化磷酸和精細磷酸鹽項目。目前公司產業鏈延伸將步入收獲期,宿松磷礦達產後年產32%品味磷精礦(P2O5)38.25 萬噸,5萬噸/年工業級濕法磷酸凈化和3萬噸/年工業磷酸一銨項目預計年內建成;28萬噸合成氨項目2012 年將建成;與四川大學共同建立電池級磷酸鹽生產技術研發中心,磷酸鐵鋰項目處中試驗階段。公司以化肥產業為基礎,做大做強磷化工等下游產業為目標;將逐步實現三大原材料(磷礦、硫酸、合成氨)完全自給,化肥業務盈利能力達到同行業較高水平;向下游延伸產業鏈將給公司帶來廣闊的成長空間,預計 2010---2012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在10%左右,對應市盈率在32倍左右。六國化工與四川大學簽署了《磷酸鐵、磷酸鐵鋰技術研究與生產應用開發合同》。四川大學負責研究開發磷酸鐵、磷酸鐵鋰產品生產工藝,為六國化工解決利用此工藝實施工業化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實現工藝技術在生產裝置中的連續、穩定、達標生產,並提供產品工藝技術方案和生產線的設計方案。雙方計劃共同建立電池級磷酸鹽生產技術研發中心。六國化工提供360萬元項目研究經費,四川大學接受委託完成。雙方此次擬訂的初步合作履約時間為2年。
六國化工此次與四川大學的合作項目,技術帶頭人正是國內磷化工領域的泰斗級人物--長期研究磷酸、磷復肥、磷化工及環境工程的鍾本和教授。近年來,由鍾本和領軍的四川大學科研團隊在濕法磷酸凈化路線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目前國內生產正極材料的企業比較多,但以鈷酸鋰、錳酸鋰居多,磷酸鐵鋰價格低廉,安全性和穩定性較高,循環功能優越,是新一代鋰電池的理想材料,未來將成為我國正極材料的主導產品,在動力電池和備用電源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鋰電池產業鏈中,市場容量最大、附加值最高的是正極材料,磷酸鐵鋰能佔到鋰電池成本40%以上。
C. 資源稀缺性行業有哪些最好能提供行業中的相關上市公司。謝謝!
按資源的根本屬性的不同,劃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是指具有社會有效性和相對稀缺性的自然物質或自然環境的總稱。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能源資源、旅遊資源等。這類行業主要包括有色、煤炭、石化、電力等擁有能源,資源儲備的行業,以及種植,林業,房地產、旅遊景點、水電氣等公用事業。從長期來看,中國乃至世界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非常巨大,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能源、礦石、土地、水、煤炭、電力等資源都將面臨著很大的缺口。而從上市公司業績來看資源類股票業績近年一直呈現整體增長,在行業排名中名列前茅,吸引了眾多機構資金,成為領跑行情的佼佼者。資源類行業一般具有某種資源壟斷優勢,自然資源優勢,行政資源優勢,品牌優勢。而其中貴州茅台就是以其品牌優勢得到資金青睞走出了獨立的長牛行情。各類資源的稀缺性賦予了資源類行業及具有獨特資源優勢的上市公司層出不窮的題材。而有色和煤炭板塊中擁有礦山資源的各股更具長期投資價值。
按自然資源的增殖性能,可分為:①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可反復利用,如氣候資源、水資源、地熱資源。②可更新資源。這類資源可生長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如生物資源。③不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形成周期漫長,如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其中尤以擁有礦產資源最具長期投資價值。2007年11月,國家對高耗能行業調控力度加大,產能過剩逐漸改善,電力和礦石資源開始成為生產的制約因素。結構性調整將使擁有資源的企業顯現優勢。資源類上市公司的股價上漲通常跟隨現貨價格的上漲。我國磷礦石富礦少,價格長期上漲趨勢基本形成,其中擁有豐富磷礦石儲量具有明顯資源優勢的興發集團、六國化工值得重點關注。全球鉀肥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鉀礦貧乏,僅佔世界總儲量1.63%,上市公司中擁有國內最大的察爾汗鹽湖資源的鹽湖鉀肥的產量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機構雲集集中,高度控盤,股價長牛格局明顯。由於下游玻璃、日化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純鹼國內需求旺盛,價格持續走強,估值較低的三友化工、山東海化、雙環科技近期表現另人刮目相看。由於石油價格高漲,各地煤改油的加快實施,近期簽訂的08年重點合同煤價格大幅度上漲,產地和消費地的市場煤價持續上漲,煤炭板塊仍然是機構青睞的價值投資板塊。中國神華作為國內最大的以煤炭為基礎的綜合性能源公司,資源量和可售儲量,位居世界第二,未來資產注入實現整體上市,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為了更加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企業做大做強,整體上市題材成為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其中攀鋼鋼釩通過購買資產及以換股方式購買資產,整體上市後無疑將使企業產業鏈趨於完善,業績增長潛力大增。我國森林資源豐富,隨著消費升級對木材需求的增長,供給偏緊,價格上漲趨勢不改。天然林保護資源的實施,使得我國林業成為稀缺資源,擁有林業資源的相關上市公司未來潛力值得挖掘,其中永安林業、吉林森工值得關注。
資源類行業涉及的范圍在逐漸擴大,其稀缺性和相對壟斷性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將更加突出,是二級市場上挖掘不斷的題材源泉,其中優質具有資源優勢的上市公司將成為二級市場佼佼者潛力不小。
D. 稀缺資源上市公司有哪些 稀缺資源概念股一覽
涉足稀缺資源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代
碼
名稱
主要資源類型
描
述
600547
山東黃金(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金礦
礦石儲量1439.8萬噸
600489
中金黃金(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黃金
黃金儲量60噸
000960
錫業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錫
錫礦儲量佔世界1/10
600497
馳宏鋅鍺(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鉛,鋅,銀,鍺
鍺產品產量中國第一
000878
雲南銅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銅
中國銅行業第三位
600456
寶鈦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鈦
國內最大的鈦冶煉
600432
吉恩鎳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鎳,鉬
鎳亞洲第一鉬亞洲第二
600331
宏達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釩鈦鉛鋅礦
亞洲最大的鉛鋅礦資源
600459
貴研鉑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鎳
控股股東置入鎳資產
000612
焦作萬方(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鋁
中鋁注資
000792
鹽湖鉀肥
鹽湖
佔全國鉀資源儲量97%
000060
中金嶺南(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鉛鋅
國內最大的鉛鋅精礦
600362
江西銅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銅
銅金屬儲量中國第一
600111
包鋼稀土(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稀土
探明礦藏量世界第一
000839
中信國安(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鹽湖
控股青海國安
000758
中色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鋅,鋁
打造完整鋅加工產業鏈
600961
株冶集團(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鋅
國內鋅冶煉龍頭企業
000831
關鋁股份
煤炭,鋁土礦
儲量均全國第一
000762
西藏礦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鉻礦
我國儲量最大的鉻礦
600888
新疆眾和(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鋁
國內最大鋁深加工企業
600595
中孚實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鋁
發揮「鋁電合一」優勢
000657
中鎢高新
鎢
子公司世界領先
600531
豫光金鉛(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鉛,銀,金
裝備一流生產線
600549
廈門鎢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鎢
世界最好鎢材料製造商
000807
雲鋁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鋁
綜和實力最強的鋁企業
000630
銅陵有色(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銅
較多銅礦資源長期合同
600251
冠農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鉀
參股國投羅布泊鉀鹽
600141
興發集團(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磷礦資源
已探明磷儲量全球最大
000962
東方鉭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鉭,硅石,石英石
鉭絲市場佔有世界第一
600367
紅星發展(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鋇鹽,鍶鹽
國內最好可持續礦藏
600328
蘭太實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鹽
金屬鈉的產能全球第三
600792
馬龍產業
磷礦資源
國內最大黃磷企業
000970
中科三環(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釹鐵硼
中國最大,全球第二
600468
百利電氣(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鎢
控股鎢業公司
600714
*ST金瑞
鍶
佔有國內50%鍶礦資源
000710
天興儀表(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釩
擬收購釩礦
000594
天津宏峰
鋅,金,鉛,銀
35噸黃金儲備資源
600768
寧波富邦(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鋁
省內鋁延加工領先地位
600318
巢東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凹凸棒石礦
我國最大的凹凸棒石礦
000737
南風化工
芒硝鹽
國內最大芒硝鹽湖
000515
攀渝鈦業
釩鈦
世界第一
000751
鋅業股份(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鋅,銦,鎘,銅
世界第三鋅冶煉
600357
承德釩鈦
釩鈦
依託集團自由礦產
601168
西部礦業(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銅鋅鉛等
國內位居前列基本金屬礦業龍頭
參考自:財富贏
家網
E. 生產磷酸鹽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湖北宜化、六國化工兩個磷酸鹽資源優勢最為明顯。
F. 求2013年的二甲基碸(MSM)生產企業和產能
寧夏富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0噸、湖北興發化工集團1000噸、岳陽湘茂醫葯化工有限公司800噸、杭州達康化工有限公司1000噸、天津寶豐醫葯化工有限公司500噸、連雲港銀囤化工有限公司500噸
G. 山東省的優勢產業和稀缺產業有哪些
按資源的根本屬性的不同,劃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是指具有社會有效性和相對稀缺性的自然物質或自然環境的總稱。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能源資源、旅遊資源等。這類行業主要包括有色、煤炭、石化、電力等擁有能源,資源儲備的行業,以及種植,林業,房地產、旅遊景點、水電氣等公用事業。從長期來看,中國乃至世界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非常巨大,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能源、礦石、土地、水、煤炭、電力等資源都將面臨著很大的缺口。而從上市公司業績來看資源類股票業績近年一直呈現整體增長,在行業排名中名列前茅,吸引了眾多機構資金,成為領跑行情的佼佼者。資源類行業一般具有某種資源壟斷優勢,自然資源優勢,行政資源優勢,品牌優勢。而其中貴州茅台就是以其品牌優勢得到資金青睞走出了獨立的長牛行情。各類資源的稀缺性賦予了資源類行業及具有獨特資源優勢的上市公司層出不窮的題材。而有色和煤炭板塊中擁有礦山資源的各股更具長期投資價值。
按自然資源的增殖性能,可分為:①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可反復利用,如氣候資源、水資源、地熱資源。②可更新資源。這類資源可生長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如生物資源。③不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形成周期漫長,如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其中尤以擁有礦產資源最具長期投資價值。2007年11月,國家對高耗能行業調控力度加大,產能過剩逐漸改善,電力和礦石資源開始成為生產的制約因素。結構性調整將使擁有資源的企業顯現優勢。資源類上市公司的股價上漲通常跟隨現貨價格的上漲。我國磷礦石富礦少,價格長期上漲趨勢基本形成,其中擁有豐富磷礦石儲量具有明顯資源優勢的興發集團、六國化工值得重點關注。全球鉀肥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鉀礦貧乏,僅佔世界總儲量1.63%,上市公司中擁有國內最大的察爾汗鹽湖資源的鹽湖鉀肥的產量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機構雲集集中,高度控盤,股價長牛格局明顯。由於下游玻璃、日化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純鹼國內需求旺盛,價格持續走強,估值較低的三友化工、山東海化、雙環科技近期表現另人刮目相看。由於石油價格高漲,各地煤改油的加快實施,近期簽訂的08年重點合同煤價格大幅度上漲,產地和消費地的市場煤價持續上漲,煤炭板塊仍然是機構青睞的價值投資板塊。中國神華作為國內最大的以煤炭為基礎的綜合性能源公司,資源量和可售儲量,位居世界第二,未來資產注入實現整體上市,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為了更加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企業做大做強,整體上市題材成為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其中攀鋼鋼釩通過購買資產及以換股方式購買資產,整體上市後無疑將使企業產業鏈趨於完善,業績增長潛力大增。我國森林資源豐富,隨著消費升級對木材需求的增長,供給偏緊,價格上漲趨勢不改。天然林保護資源的實施,使得我國林業成為稀缺資源,擁有林業資源的相關上市公司未來潛力值得挖掘,其中永安林業、吉林森工值得關注。
資源類行業涉及的范圍在逐漸擴大,其稀缺性和相對壟斷性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將更加突出,是二級市場上挖掘不斷的題材源泉,其中優質具有資源優勢的上市公司將成為二級市場佼佼者潛力不小。
H. 內蒙古地區產業結構分布
發揮比較優勢 發展特色經濟
加快內蒙古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
□ 張廣收
面向二十一世紀,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堅持和發展鄧小平同志「兩個大局」的戰略思想,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決策,為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調整產業結構是一項重要的內容,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避免結構雷同,又是國家對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要求。因此,西部各省區必須從各自資源特點和自身優勢出發,准確定位,把握關鍵,突出發展有市場前景的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全面分析和認識內蒙古的各種自然資源以及區域特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情況認為,內蒙古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必須走發展特色經濟的路子。
一、內蒙古產業結構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內蒙古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到2001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4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2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60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23.4:40.4:36.2,產業結構逐步向合理化方向發展。
農牧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加強,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已具備了生產糧食280億斤、飼養牲畜7000多萬頭(只)的能力,每年可提供商品糧100億斤、商品肉100萬噸、羊毛6萬噸、羊絨4000噸、羊皮1900萬張、牛皮110萬張和鮮奶109萬噸,成為國家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商品糧基地。工業重型化結構得到改善,以農畜產品加工業為主的輕工業進一步加快發展,生產能力不斷擴大,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達到97億元,成為自治區第一支柱產業,涌現出了鄂爾多斯、伊利、仕奇、鹿王、興發等一批骨幹企業和名牌產品。能源、原材料等重工業穩步發展,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達到210億元,原煤產量、發電量、鋼產量分別達到8163萬噸、465億度和459萬噸。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
內蒙古經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在農牧業、能源工業、農畜產品加工業、稀土工業、生物高技術產業、草原文化旅遊等行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並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農牧業:內蒙古橫跨「三北」,東西長2400多公里,南北寬1700多公里,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的1/8,居第二位。其中,草原、人均耕地和森林面積居全國首位。豐富的土地資源,各異的自然條件,以及多樣的動植物分布,為發展特色農牧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呼盟的奶牛和大豆,興安盟的水稻,通遼、赤峰的玉米,錫盟的牛羊肉,烏盟的馬鈴薯,巴盟的小麥,伊盟、阿盟的絨山羊等等,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目前,這些特色農牧業均在地區農牧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烏盟的馬鈴薯,年種植面積達到500萬畝,產量達到400萬噸,實現增加值10億元,佔全盟農業增加值的28%,同時還帶動了加工、保鮮、貯運等發展,目前有1.2萬個馬鈴薯儲存大戶,有3.5萬人、5萬輛車從事馬鈴薯運輸,大中型馬鈴薯加工企業共10戶,年加工馬鈴薯100萬噸。全盟馬鈴薯種植、加工、銷售實現增加值15億元,佔全盟國內生產總值的16.4%,已成為全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另外,內蒙古有13億畝草原,2.8億畝森林,環境容量大,污染相對小,綠色產品是一大特色。2000年,全區已有65家企業開發綠色食品,登記注冊綠色食品176種,佔全國綠色食品總數的10%以上,未來開發潛力很大。內蒙古從東到西還分布有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沙區總面積11.2億畝,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3.3%,結合生態治理,發展沙產業也具有廣闊的前景。
農畜產品加工業:農畜產品是內蒙古的特色和優勢,馬鈴薯、羊毛、羊絨產量居全國第一位,羊肉、牛奶產量居全國第二位,牛肉產量居全國第十位。依託農畜產品資源發展起來的農畜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內蒙古第一支柱產業,其產值佔全區輕工業產值的80%以上,佔全部工業產值的32%。特別是在馬鈴薯、羊肉、牛奶、羊絨等農畜產品加工行業優勢明顯,並具備了相當實力。2000年,全區羊絨產量近4000噸,已形成年梳絨1.5萬噸、生產羊絨衫1200萬件的生產能力,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利稅4.5億元,並擁有鄂爾多斯、鹿王等馳名品牌,羊絨產量、加工規模、工藝技術、出口創匯等方面均居全國首位;牛奶產量近80萬噸,已形成年加工鮮奶近80萬噸的生產能力,全區乳品加工企業109戶,生產十大類近300個品種,乳製品產量達到6.6萬噸,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利稅超過3億元,伊利集團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2億元、利稅超過2億元;馬鈴薯產量700萬噸,大中型加工企業12戶,年加工馬鈴薯150萬噸;羊肉產量32萬噸,草原興發集團已形成年加工100萬只羊的生產能力。
能源工業:內蒙古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比較豐富,煤炭探明儲量居全國第二位,其中,儲量在100億噸以上、適宜露天開採的特大型煤田有五處,現已形成年產原煤1億噸的生產能力。同時,內蒙古靠近水源,發電成本低,輸電線路短,具有煤轉電的良好條件,目前電力裝機容量達到96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465億度,向區外轉電186億度,是我國外輸電量最多的地區。鄂爾多斯盆地天然氣田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幾個為數不多的陸上特大型氣田,天然氣蘊藏量10.7萬億立方米,其中內蒙古境內蘊藏量4萬多億立方米。目前,內蒙古境內的蘇里格、烏審和大牛地三個氣田已在內蒙古境內探明儲量7200多億立方米,並建成了年產天然氣25億立方米的生產能力。經過「九五」以來的快速發展,能源工業已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增加值已佔全區全部工業增加值的18%。
另外,受電價的影響,近年來高載能工業已開始向能源基地轉移。內蒙古有豐富、廉價的能源資源,為發展高載能工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自治區政府還批准在烏海及周邊烏斯太、棋盤井地區建立高載能工業園區,並實行了優惠電價,大大促進了高載能工業的發展。全區電解鋁、電石、燒鹼、鐵合金、工業硅等高載能工業產品快速增長,高載能工業正逐步成為全區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稀土工業:稀土是內蒙古具有相對壟斷的優勢產業,稀土資源總量居世界之首,工業儲量佔全國的85%、佔世界的50%左右;稀土科研、技術力量雄厚,包頭稀土研究院是全國最大的稀土研究院;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我國惟一以「稀土」冠名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內蒙古包鋼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全國第一家稀土上市企業。經過近40多年的開發建設,內蒙古稀土工業已具備了相當規模的生產能力,在國內外稀土市場佔有重要地位。全區稀土生產企業100多戶,其中稀土骨幹企業近20戶,年生產稀土精礦能力已達到10萬噸,年處理稀土精礦達到能力12萬噸,能夠生產80多個品種、220多個規格的稀土產品。單一稀土分離能力達到6.3萬噸(按處理氯化稀土計),稀土合金生產能力達到3萬噸,稀土金屬生產能力達到1.2萬噸,磁性材料生產能力達到160噸,打火石生產能力達到400噸,鎳氫電池合金粉生產能力達到1500噸,稀土拋光粉生產能力達到3200噸,基色熒光粉生產能力達到10噸。稀土精礦產量佔全國的60%、佔世界的40%,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稀土原料基地。同時,還發展了稀土永磁電機、磁選機、電表阻尼器、稀土多元復合肥、稀土抗旱保水劑等大量技術含量較高的稀土應用產品,一批高技術、高附加值稀土項目和應用項目正在籌建之中。目前,全區稀土行業形成固定資產近15億元,從業人員1.2萬餘人,年產值超過15億元,利稅達到2.5億元。
生物高技術產業:生物產業的發展一靠技術,二靠資源。內蒙古雖不具有人才和技術優勢,但具有豐富的生物基因資源。一是有多種野生植物資源,現已投入開發的有山杏、沙棘、蓯蓉、苦豆子等;二是有多種中蒙醫葯資源,像甘草、麻黃等;三是有多種動物臟器資源,如羊胎盤等。這些資源具有良好的保健和葯用性能,開發利用價值很高。
草原文化旅遊:內蒙古是個絢麗多姿、極富傳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古跡、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觀」構成了獨特的旅遊勝景,別具北國風采,塞外情韻,是旅遊的理想之地。內蒙古地跨「三北」,毗鄰八省,面向京津唐,還具有發展旅遊業優越的地理位置。隨著交通條件、旅遊環境的不斷改善,旅遊景點的增多,近年來,內蒙古旅遊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旅遊人數超過了9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5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3%,旅遊業正逐步成為全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內蒙古發展特色經濟的思路和重點
根據內蒙古實際和現有經濟發展基礎,未來特色經濟的發展要以資源轉換為基礎,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依託優勢資源、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把內蒙古建成為我國重要的農畜產品和綠色產業開發區、能源和原材料產業開發區、稀土科研、生產和出口開發區,通過「三區」建設,實現資源轉換、結構優化、產業升級、技術創新。
(一)農畜產品和綠色產業
以名牌產品和豐富的農牧業資源為依託,繼續加強農田草牧場基本建設,積極調整農牧業生產結構,以加快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為切入點,大力發展以綠色品牌為主的農畜產品及其加工業,重點開發羊絨、牛奶、羊肉、牛肉、皮革、馬鈴薯、玉米、小麥等主導產品產業化系列,鞏固和擴大羊絨、牛奶、羊肉深加工產品在全國的領先優勢。同時,要加強生態建設,大力發展沙產業,營造綠色環境。
特色農業:要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根據各地氣候、土壤等不同特點,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按照合理布局、各有側重、相對集中、形成規模的原則,建設區域性生產基地,形成區域性的名優特產品。重點建設具有內蒙古比較優勢和特色的優質專用小麥、玉米、水稻、大豆、馬鈴薯等農產品基地和綠色產品基地。
畜牧業:要充分發揮天然草原的優勢,按照增草、增畜,改良草場、改良畜種,提高質量、提高效益的「雙增雙改雙提」的指導方針,穩步發展草原畜牧業,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努力提高畜牧業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到「十五」末期,牛肉產量達到32萬噸,羊肉產量達到45萬噸,牛奶產量達到148萬噸,繼續保持全國的領先地位,力爭使畜牧業占農業比重提高到40%以上。
沙產業: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防線,是內蒙古在西部大開發中,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加強生態建設,要把防治和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恢復生態植被的基礎上,適度進行產業化開發,發展沙產業,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近期重點進行沙棘、沙柳、山杏、麻黃、甘草、蓯蓉、有毒灌草、風積沙、荒漠藻類等的產業化開發,發展沙棘葯品、化妝品和保健品、沙柳掛面箱板紙、杏仁飲料、風積沙微晶材料、麻黃素、蓯蓉酒、蓯蓉養生液等產品,力爭使沙產業成為內蒙古新的經濟增長點。
農畜產品加工業:以資源為依託,培育和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突出發展綠色食品和羊絨加工業。要充分發揮內蒙古獨特的綠色食品原料資源優勢,以名牌產品和優勢企業為龍頭,運用現代加工、保鮮、包裝技術,大力發展市場容量較大的牛奶、羊肉、牛肉、馬鈴薯、玉米、優質小麥等加工產品,使內蒙古成為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羊絨加工業要立足存量資產的優化重組,以壓縮、調整、創新、提高為核心,淘汰落後、過剩的生產能力,採用先進、適用技術與裝備改造現有企業,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增加花色品種。繼續培育和發展壯大鄂爾多斯、鹿王羊絨集團等龍頭企業,加快精梳羊絨面料、襯衣面料、高支精紡羊絨內衣等精、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使內蒙古成為全國主要羊絨生產加工出口基地。
(二)能源和原材料產業
要立足煤炭資源優勢,加快轉換步伐,大力發展煤轉電、煤轉油和潔凈煤生產。實施煤電轉換,加快「西電東送」,重點建設托克托、達拉特、元寶山等8大電源項目。同時,加快建設向區外送電的通道,完善自治區內電網網架,完成達拉特—永勝域、豐鎮—張家坊等電力外送主通道工程和區內220千伏及110千伏主網架工程。力爭到「十五」期末,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300萬千瓦,發電量達到700億千瓦時,向區外送電量達到370億千瓦時。加快煤炭液化技術產業化步伐,積極配合神華集團盡早建成年產250萬噸煤轉油項目。積極發展潔凈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開發利用天然氣,建設鄂爾多斯氣田烏審旗至呼和浩特天然氣輸氣管道和呼和浩特、包頭、東勝等城市配氣工程,以及天然氣化工基地;推廣利用潔凈煤,大力開發風能、光能和地熱資源。
依託豐富、廉價的電力資源,發展高載能工業,實現煤電冶、煤電化聯營,促進煤炭、電力行業發展,重點建設烏海及周邊地區高載能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具有內蒙古特色的新材料,著力開發生產納米材料合金粉、納米碳酸鈣、稀土改性MC尼龍等新材料產品,形成新的產業規模。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快傳統原材料工業的升級、改造,努力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把內蒙古建成國家重要的原材料生產基地。
(三)稀土產業
稀土產業的發展要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充分發揮內蒙古輕、中稀土的優勢,揚長避短,根據市場需求,一是適度集中並優化和穩定發展稀土上游產品,加強、鞏固、提高稀土原料生產基地建設。二是在優化的基礎上突出發展稀土中游產品,提高現有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使全區稀土氧化物、混合稀土金屬、單一稀土金屬等中游產品的生產能夠滿足國內外市場不同層次的需要,成為世界稀土中游產品的集散地。三是有選擇的發展稀土下游產品和應用產品,繼續抓好稀土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發展稀土鋼、稀土鋁以及金屬材料和稀土抗旱保水劑、稀土飼料添加劑、稀土微肥等產品,加大開發稀土在高科技領域中的應用力度,發展稀土貯氫合金、稀土拋光粉、釹鐵硼永磁材料、鎳氫動力電池、稀土永磁電機等高科技應用產品。四是要充分發揮稀土科研人才的優勢,建立以包頭稀土研究院為主的骨幹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稀土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力爭在稀土科學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研製開發方面接近國際領先水平。到「十五」末期,把內蒙古建設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稀土原材料及儲氫材料、鎳氫動力電池等稀土應用產品的科研、生產和出口基地。
另外,生物高技術產業、草原文化旅遊業等是內蒙古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朝陽產業,也具有很好的發展優勢。
生物高技術產業:要立足豐富的中蒙葯材資源和動物臟器資源,研製開發具有內蒙古特色的蒙葯、現代生化葯品和微生物工程產品。以蒙葯二次開發為重點,應用現代先進適用技術,加快成方蒙葯現代產品開發,建設蒙葯開發生產基地,創造民族品牌。利用微生物和酶工程技術,開發生產新型工業微生物粉劑、酶制劑、功能食品及添加劑、微生物飼料、微生物農葯和微生物肥料等產品。繼續加強羊胎盤素、免抑肽制劑、金雙歧制劑、雙歧轉基因抗癌新葯等生物葯品的生產。
草原文化旅遊業:要充分利用內蒙古獨特的自然旅遊資源和文化旅遊資源,圍繞草原景觀、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三大主題,開發草原旅遊、歷史文化旅遊、民族風情旅遊、邊境旅遊、沙漠旅遊、冰雪旅遊六大旅遊產品,重點建設呼倫貝爾草原生態旅遊區、錫林郭勒草原民俗旅遊區、鄂爾多斯成陵民族風情旅遊區等八個特色旅遊開發區,到「十五」期末,力爭使旅遊總收入達到77億元,佔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4.5%,把旅遊業發展成為內蒙古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促進內蒙古特色經濟發展應採取的措施
(一)加大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創造特色經濟發展環境
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保障。內蒙古水利、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生態環境惡劣,應繼續加大這方面的投入,為特色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一是繼續爭取中央財政性資金更多地投入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二是積極爭取國家在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項目中多安排政策性銀行貸款、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三是積極爭取商業銀行加大對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的信貸投入;四是自治區本級財政也應加大投入比例。
(二)制定產業導向政策,引導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為了防止一哄而起,造成新一輪重復建設,有關部門應適時制定產業發展導向政策。根據各盟市資源特點、自身優勢和發展基礎,制定各行業區域布局規劃,提出各地的發展重點,並從項目審批、資金安排等方面加以引導,使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規劃的重點區域進行流動,促進地區間經濟協調發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特色經濟形成規模
發展特色經濟,盡快形成規模優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離不了投資、金融、稅收、利用外資、對外貿易、吸引人才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在投資政策上,應加大對特色產業項目投資的傾斜力度,通過設立特色產業專項發展基金或銀行貸款貼息,支持和引導特色產業的發展。在金融政策上,應加大對特色產業的信貸投入,對於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的特色產業項目,適當延長貸款期限。在稅收政策上,對特色產業應給予減稅或免稅優惠。在利用外資政策上,應鼓勵外商投資於特色產業,並進一步拓寬利用外資方式。在對外貿易政策上,應進一步擴大特色產業生產企業對外貿易經營自主權,並在出口退稅、出口配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吸引人才政策上,應制定有利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引導專業人才的合理流動。
I. A股那隻是鍺龍頭股票
鍺,雲南鍺業,馳宏鋅鍺,兩個都是龍頭。有時候雲南鍺業帶頭,有時候馳宏鋅鍺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