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易主是利好嗎
大利好。肯定要瘋漲。說明後面有更大的動作
② 大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空。
因為大股東一般在情勢好的情況下是不會減持的,大股東內的減持代表著主容力的逃跑,所以是利空的。
轉讓的對象不同,那麼所釋放的多空信號也是不同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如是直接轉讓給二級市場的話,肯定是利空,建議拋出。 如果是轉讓給另外一家機構或者投資人的話就是利好,可以繼續持用。說明股權結構有變更了,但是會提升業績,是大利好。

(2)證券成大股東是利好嗎擴展閱讀:
對空頭有利,且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備金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③ 大股東減持新股算重大利好嗎
大股東減持新股算重大利好嗎?
2017年05月29日
一、
管理層這次加班加點出台的「大股東減持新規」速度夠快,值得點贊!
一是,鼓勵和倡導投資者形成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進一步強調上市公司股東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股份鎖定期的要求,並切實履行其就限制股份減持所作出的相關承諾。
二是,完善大宗交易制度,防範「過橋減持」。明確有關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份時,出讓方、受讓方的減持數量和持股期限要求。
三是,引導持有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股東在股份鎖定期屆滿後規范、理性、有序減持。
四是,進一步規范持有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份的股東的減持行為。
五是,健全減持計劃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確減持的信息披露要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轉讓股份的事前、事中和事後報告、備案、披露制度,防範和避免故意利用信息披露進行「精準式」減持。
六是,強化上市公司董監高的誠信義務,防範其通過辭職規避減持規則。
七是,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對專注於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創業投資基金在市場化退出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八是,明確大股東與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的,其持股應當合並計算,防止大股東通過他人持有的方式變相減持。
九是,切實加強證券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責,對於違反證券交易所規則的減持行為,證券交易所採取相應的紀律處分和監管措施。
十是,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減持行為,對於利用減持進行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加強稽查執法,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嚴格追究違法違規主體的法律責任。
④ 大宗交易是利好還是利空
如果大宗交易的價格高於目前的股價,應該算是利好,等於說有人願意以高價收購股份。如果是折價銷售,應該算是利空,等於大股東低價甩賣,接盤的人可能在二級市場變現,賺取差價。
大宗交易不同於平時的股票買賣,流程相對復雜些:
聯系開戶證券公司,通過券商交易系統報送交易所來進行大宗交易;進行大宗交易必須買賣雙方事先協商,對大宗交易股票的價格、數量等相關事宜達成口頭或書面協議。
買賣雙方填寫的證券代碼、交易數量、約定號、交易價格必須完全一致,且買賣方向及對手方席位號不能有誤,才能確保交易成功。
最後,15:00收盤,大宗交易時間正式開始,買賣雙方確定最終成交價格,通過各自營業部進行最終申報,並隨時確認交易是否成功,15:30大宗交易結束。

(4)證券成大股東是利好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時間進行,有漲幅限制證券的大宗交易須在當日漲跌幅價格限制范圍內,無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大宗交易須在前收盤價的上下30%或者當日競價時間內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價格之間,由買賣雙方採用議價協商方式確定成交價,並經證券交易所確認後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價不作為該證券當日的收盤價。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盤後計入該證券的成交總量。並且每筆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價及買賣雙方於收盤後單獨公布最後還須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納入指數計算的,因此對於當天的指數無影響。
⑤ 大股東減持,利空還是利好
轉讓的對象不同,那麼所釋放的多空信號也是不同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如是直接轉讓回給二級市場的話答,肯定是利空了,建議拋出。 如果是轉讓給另外一家機構或者投資人的話就是利好,可以繼續持用。說明股權結構有變更了,但是會提升業績,是大利好
⑥ 大股東減持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是好事。
大股東減持一直被投資者看作利空。每當出現大股東減持的消息,不僅個股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挫,如果減持比較集中,還會對整個股市產生沖擊和影響。大股東、董監高集中、大規模減持沖擊市場,給其他投資者帶來傷害。
大股東減持、特別是大規模減持是對企業前景不看好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多數的大股東減持不是為了投資更好的產業、更好的項目,而是將資金轉移或圈錢走人。

(6)證券成大股東是利好嗎擴展閱讀:
證監會2016年1月7日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這項規定是對去年證監會發布的18號公告的補充和銜接。
18號公告明確提出,從2015年7月8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也正是因為這份公告,才有了今年1月8日可能會出現大股東減持潮的傳言,且減持額度高達萬億以上。
從總體上講,對大股東以及董監高等的減持行為是一種約束,對可能出現的大股東及董監高大規模減持是一種規范。特別在股市尚處於不太穩定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約束是完全符合實際的。但是,這樣的方式,也是不利於股市的健康有序發展的。
⑦ 證券公司包銷余股而被迫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有哪些影響證券公司這樣不就可以控制上市公司了嗎
媒婆把自己嫁出去,就失了「媒婆」的實質
媒婆其實自己是最不相信感情的(這就內如同企業所謂的價值)容
娶了媒婆,非企業所願
媒婆嫁了自己,至多也只是一場游戲~~~
很多所謂的投資,實則只是金錢 貪欲 血腥 殺戮混合在一起,極其荒誕無聊,周而復始的游戲罷了
⑧ 大股東把股票融券給證券公司是利空還是利好
總體而言偏空。一則是大股東可能資金吃緊,以至於需要辦理股票質押回購,二則是股票在拉升的過程中,遇到的融券拋盤會更多,拉升需要更大的資金力量。
至於第二點,倒也不全如此。如果拉升幅度夠大,使得融券交易者擔保比接近警戒線乃至於被逼平倉,那麼他們會重新買券還券,要麼止損,要麼被逼平倉。
⑨ 大股東將上市公司股票給證卷公司融資融卷給卷商是利好還是利空
就相當於將閑置的房子拿出來租出去,收取租金,無所謂利好利空。
⑩ 股票大宗交易利好還是利空
大宗交易也被稱為大宗買賣,表示能夠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單筆證券買賣申報,並且買回賣雙方能夠成交的證答券交易行為。大宗交易也被稱為大宗買賣,表示能夠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單筆證券買賣申報,並且買賣雙方能夠成交的證券交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