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品市場份額到底是怎麼統計出來的
好問題,我也一直想知道,只聽他人說有專門的 公司 做這個,不知怎麼做。
⑵ 怎樣查看某一行業上市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
一般沒有專門的查詢途徑 有的公司在公司研報或個股評論里會寫到 比如四通股份在業內的排名和市場佔有率等
⑶ 完全壟斷市場佔多少股份
1、不能直接簡單的以市場佔有率的多少來斷定某一企業在所在的市場或行業中的「壟斷狀況」,比如某一品牌在市場佔有率達到35%,我們很難單從市場佔有率這一指標來判別該品是否處於市場壟斷優勢或壟斷狀態。只能結合該市場或行業內其他競爭對手的數量及市場佔有率情況綜合計算出HHI指數,衡量該行業的市場集中程度,進而作市場競爭結構分析和判斷。
2、「市場佔有率」也稱「市場份額」。是指企業商品銷售量(額)在同類行業商品銷售量(額)中所佔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市場佔有率=(某種商品銷售量/該種商品市場銷售總量)×100%
市場佔有率是分析企業競爭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營銷狀況的綜合經濟指標。市場佔有率高,表明企業營銷狀況好,競爭能力強,在市場上佔有有利地位;反之,則表明企業營銷狀態差,競爭能力弱,在市場上處於不利地位。
3、「壟斷」:通常指市場的結構性壟斷,是指在某一行業中,由集中少數一兩家企業提供產業的全部產品,比由其他多家的企業去提供,具有更低的成本優勢。即在該產業或該種產品市場上,只讓一兩家企業生產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一個市場或行業是由一家或少數幾家大企業構成,則稱之為市場結構壟斷。
DMB新力市場研究多年從事消費品研究,對於中國消費品市場競爭結構有深入的洞察,認為「市場佔有率」與「壟斷」的關系密切且微妙,但兩者不構成直接的充分必要關系,處於相對「壟斷」地位的產品或品牌,當然有較高市場份額,但相對較高的市場份額卻不一定處於行業的
「壟斷」地位。「壟斷」是市場結構層面的概念,衡量某個市場或行業競爭和壟斷程度的最常用的指標是「市場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4、「市場集中度」是指特定行業或市場的經營集中程度,通常採用「HHI指數」來衡量表示。HHI指數是指某特定行業市場上所有企業的市場份額的平方和:
X:產業市場的總規模;
Xi:產業中第i位企業的規模;
Si:產業中第i位企業的市場佔有率;
n:產業內的企業數。
例如:市場上共有4家企業,各企業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0%、25%、17%和18%,那麼這一市場的HHI指數便是:HHI=0.4x0.4+0.25x0.25+0.17x0.17+0.18x0.18=0.2838
HHI值越大,表明市場集中度越高。當市場處於完全壟斷時,HHI=1;當市場上有許多企業,且規模都相同時,HHI=1/,n趨向無窮大,HHI就趨向0。
⑷ 市場佔有率是如何計算的
市場佔有率,即一企業的產品銷售量與市場上同類產品銷售量的比率。
1、市場佔有率=本企業產品銷售量/市場上同類產品銷售量×100%。
2、市場覆蓋率,指本企業產品投放地區數與整個市場包含的地區總數的比率,其中的地區可以以省、市、縣等為單位。
3、市場覆蓋率=本企業產品投放地區數/全市場應銷售地區數×100%。
(4)生物股份產品占市場份額擴展閱讀:
市場佔有率增長戰略:
增加市場份額的目的是大幅度提高而且持續的增加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企業改變市場份額的幅度一般是根據所在的行業結構而定。在正常情況下,這種變化應該是企業市場份額的100%-150%左右,最低不少於市場份額的50%。
為了達到這個標准,企業需要投入高於行業內同樣規模的企業的正常投資水平的投資。在具體做法上,企業除了自籌一部分資金外,還必須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此外,企業還可以進行某種形式的聯合,或在某些方面形成可以超越競爭對手的主要優勢,促成市場份額的變化。
在一般情況下,市場份額會在產品-市場發展周期的開始階段或整頓階段發生變化。在這些階段里,行業的競爭基礎常常會發生變化,同時,行業的產品-市場發展階段常常也表明企業有可能建立的競爭優勢的類型。
⑸ 什麼叫市場佔有率
市場佔有率一般指市場份額。指某企業某一產品(或品類)的銷售量(或銷售額)在市場同類產品(或品類)中所佔比重。
市場份額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競爭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業非常重視的一個指標。市場份額具有兩個方面的特性:數量和質量。
市場份額的大小隻是市場份額在數量方面的特徵,是市場份額在寬廣度方面的體現。市場份額還有另外一個質量方面的特徵,這就是市場份額的質量,它是對市場份額優劣的反映。市場份額數量也就是市場份額的大小。
市場份額質量是指市場份額的含金量,是市場份額能夠給企業帶來的利益總和。這種利益除了現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無形資產增值所形成的收入。
高的市場份額,並不意味著高的利潤,很多企業在市場份額數量擴大的過程中,雖然銷售增長導致了生產成本下降,但用於擴大市場份額數量的費用增長遠快於生產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競爭使價格下降,單位產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後使企業產品的盈利能力下降。
擴大市場份額數量的費用快速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在市場擴大過程中,增加的營銷管理人員由於缺乏經驗或缺少培訓或素質不高,致使費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競爭者的強烈反應引起的費用增長。
企業擴展市場份額數量的行動必然使競爭者採取相應的行動,最常見的就是企業加大廣告投入,競爭者也會加大廣告投入,企業降低價格,競爭者也會降低價格,甚至比企業降得更厲害。結果是企業花了很大的代價,銷售並未顯著增長或銷售量增長了且市場份額也擴大了,但盈利卻下降了。
事實上企業產品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市場份額的數量市場份額與利潤大小之外,還包括了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行業平均盈利水平、企業管理能力、市場份額質量等因素。市場份額的數量只是影響企業產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
⑹ 寶潔和聯合利華所佔市場份額
據聯合利華年報顯示,2010年聯合利華洗發類、洗膚類、衣物洗滌類產品分別佔到12%、12.6%、15.2%的市場份額。
目前寶潔中國總體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40%-50%,因其進入較早。
不過兩者相較
1、寶潔從來也沒有全面取代和打敗聯合利華。這兩個公司長期膠著競爭,沒有改變過。在中國,寶潔進入較早,占據了有利位置,並且營銷方法行之有效,具有較大優勢。但是近年來,寶潔逐漸將業務聚焦於高端美容美發品類,與歐來雅展開競爭。而聯合利華將更大的熱情投向了食品。這兩家公司已經漸行漸遠。
2、不存在誰挑戰誰,誰如何應對的問題。兩家公司一直是互為競爭,在各個競爭品類展開角逐。
⑺ 產品市場佔有率的計算方法
市場佔有率
通過調研公司的抽樣調研
以上海市,和上海家樂福為例子
到過這間店購物的家庭數佔全上海市家庭數的52.64% (城市家庭數佔有比)
忠誠度9.56%(一個家庭每花10元在眾多零售商場中就有其中0.956元花在家樂福身上)
消費水平:光顧該店顧客的平均收入比上海市平均收入(上海市政府公布的數據)高4.65 %
即消費水平為光顧該店顧客的平均收入除以上海市平均收入(上海市政府公布的數據)等於104.65%
家樂福在上海的市場佔有率=52.64% X 9.56% X 104.65%=5.27%
總生意量
全上海市家庭數: 2991965
平均消費金額: 2256 RMB
上海家樂福總生意量=2991965 X 2256 X 5.27%=3.56億
銷售份額(市場佔有率%)=城市家庭數佔有比 X 忠誠度 X 消費水平
Retailer A 7.5 50.0% 12.5% 120.0%
Retailer B 8.2 48.8% 16.0% 105.0%
Retailer C 7.6 56.1% 13.1% 104.0%
Retailer D 10.5 66.0% 15.6% 102.0%
Retailer E 12.4 71.0% 17.5% 100.0%
注釋: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要想提高自己的生意量,需要努力提高上面的三個指標:城市家庭數佔有比、顧客忠誠度 、消費水平。
城市家庭數佔有比反映了客流量(進店率),大賣場的商圈輻射半徑(銷售輻射半徑) 。 提高城市家庭數佔有比即要放大其銷售輻射半徑(商圈輻射半徑)
忠誠度的高低反映了大賣場的商品種類,價格,品質,服務等等與其它競爭對手相比是否有競爭優勢, 也可以說是反映大賣場對顧客的吸引力。 提高顧客忠誠度即要有最佳商品種類組合,商品品質,商品價格優勢,提供優質服務等等.
消費水平是指大賣場所覆蓋商圈內顧客群的平均消費水平,消費水平反應了大賣場所覆蓋商圈內顧客群的消費能力。 消費水平在賣場選址時可以確定,消費水平指標的變化是相對漫長的時間,跟城市發展水平息息相關,是比較客觀的因素,但在商鋪選址時可以確定。
忠誠度的解釋:顧客購買一件物品在從選擇購買商場上有眾多選擇,其反映的是顧客對某一商場在選擇次數上所佔的比例,例如一位顧客在一年中購買了10包鹽(一次只買一包鹽),其中在家樂福買了2包,在沃爾瑪買了3包,在好又多買了5包,那麼這位顧客對家樂福的忠誠度為20%,對沃爾瑪的忠誠度為30%,對好又多的忠誠度為50%
對於大型零售企業來說,其最主要的競爭優勢在於低價。
大型零售企業是靠規模經濟推行低價戰略,靠快速擴張維持規模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