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很多股票財務造假,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能否告他們賠償損失。有沒有相關的援助機構
呵呵,沒辦法,最好就是看準機會撈一把,然後全身而退,中國的股市很怪的,你的財務越好,有時候他的股價就越跌,完全就是投機的
Ⅱ 上市公司收到深交所監管函說明財務造假,但並沒有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股民可以索賠嗎
炒股損失,若是因上市公司違規導致的,可以依法索賠。索賠的方法:上市公司被證版監會行政處權罰,有行政處罰決定書,這是索賠的前置條件。炒股虧損是由上市公司虛假陳述引起的,有因果關系。意思就是,在虛假陳述期間買入的股票才可索賠。索賠的計算,最高人民法院有專門規定。如果讀不懂,可以找律師。例:中捷股份因虛假陳述,被股民索賠。中捷股份總共賠了1800多萬元。
Ⅲ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怎麼賠償股民
一般對股民沒有什麼賠償。
會收到嚴厲的法律制裁,經濟上只是對監管層繳納罰款。
如果您的問題得到解決,請給予採納,謝謝!
Ⅳ 證券法里股民怎樣索賠
關於「證券法里股民如何索賠」這個問題,謝保平律師股票索賠團隊回答版如下:1、股民判斷是權否符合條件,無法判斷的話咨詢律師;
2、根據律師團隊提示准備索賠材料;
3、委託律師後,律師團隊會為您計算具體的損失金額。由於金額計算過程分歧很多,且各地法院計算損失的規則不一致,金額計算比較復雜,尤其是交易頻繁且金額較大的股民。謝保平律師團隊開發了「小神算」計算機軟體為股民朋友計算索賠金額,率先實現了計算索賠金額信息化,對股民索賠來說既高效又准確;
4、律師團隊向法院起訴,這一步關繫到股民如何獲勝獲賠,這就要求主辦律師深入用心研究,如何選擇被告和訴訟時機至關重要;
5、股民獲賠收到賠償款後,將律師費匯給律師團隊(謝保平律師團隊不代收賠償款)。
Ⅳ 公司財務造假,股民的損失應該由誰承擔
明確告訴你,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需要股民自己承擔的,打碎牙往肚裡吞。按正常人的邏輯,可能覺得如果自己投資的上市公司存在虛假稱述,是過錯方,那麼自己就可以申請賠償。其實不然,按照目前的法律框架,只有當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達到法定的重大性標準的情況下才能索賠,而實踐當中,重大性的判決標准依據主要是證監會針對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行為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打個比方,著名上市公司獐子島的扇貝頗具靈性,每當感受到所屬公司財務出現壓力時就會自發出走,默默的抗下所有壓力。明眼人都知道公司有問題,但沒有證監會定調投資該公司的股民只能自己承擔扇貝出走的惡果。 在制度相對成熟的美股,上市公司退市是常態,對於股民索賠也有專門的集體訴訟制度,簡化了流程,且優先賠付。
股票
Ⅵ 由於上市公司造假導致的損失,股民能不能發起維權
上市公司造假,現在任何沒有這方面的條款來幫助投資者維護索賠,這就是我們中國股市缺陷,往往上市公司違法違規,就是投資者來背黑鍋。
遇上了這種事情,都是要靠自己主動去維護權益,先從媒體或者券商了解這個公司被證監判定違法違規,上市公司法人代表和大股東被罰頂格60萬,就基本上是定了上市公司違法違規的事實,然後我們就可以查尋專門為投資者維權的律師,如大智慧和同花順股票交易軟體都有代股民維權的業務,或者上網搜索股票維權的律師,或者當地有些律師事務所都有股票維權業務的,包括咨詢一下你開戶的證券部。
證監會
Ⅶ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退市。股民怎麼辦
退市後要上三板市場,什麼是三板市場,怎麼在三板市場上交易呢?
專家:三板市場又稱「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和標准意義上的「三板」不同,它沒有接納新公司股份「上市」的職能,它承擔的職能僅限於處理歷史遺留的法人股市場以及主板市場退市企業的股份流通問題。
上市公司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將被戴上ST:(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值;(2)每股凈資產低於面值。ST類個股的漲跌停板規定為5%。在ST前加上星號(*)標記是退市風險警示,*ST股票在第二年如果繼續虧損,將會被暫停上市。
1.如果暫停上市的公司沒有提出恢復上市申請或其恢復上市申請沒有被交易所核准,則該公司將被終止上市。交易所對暫停上市的公司作出終止上市的決
定後,根據有關規定,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根據規定,退市公司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退市公司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
Ⅷ 上市公司作假賬,股民能通過什麼手段進行維權
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最終破產倒閉以及股票退市而且無力賠償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投資者都是自認倒霉。可是凡事都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財務造假的時間點。
如果造假發生在上市之前,公司是通過造假上市的,這就屬於欺詐上市的情形。
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時,證監會已經出具相關行政處罰認定書後,所有的受損投資者都可以向上市公司索賠,主要手段是訴訟。
而當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倒閉,股票退市無力賠償時,應由中介機構包括保薦人、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進行賠償。如果保薦人已經設立賠償基金的,可以優先向他們索償;如果尚未設立賠償基金的,在確認責任的基礎之上可以直接提起訴訟來解決。
其實碰上這種事,大量投資者自己的態度就是自認倒霉,而上市公司的股東就是抓住大家這樣的心理——認為麻煩,認為自己打不贏官司,認為自己就是活該倒霉,從而放棄了自己的權利,請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有投資者遇到類似的情況可以私信給我,我會利用自己有限的影響力無償提供幫助,指引相關途徑並聯絡相關部門,希望大家投資順利。
Ⅸ 如何向造假上市公司索賠
一、極少部分造假公司會主動賠償,如欣泰造假案,興業證券主動成立先行賠付基金。但由於每個投資者買賣情況不同,賠償的金額較難確定。正因為此,大多數案件都是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賠償。
二、訴訟立案的前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61次會議通過法釋[2003]2號),相關造假公司在受理證監會(或其他國家機關、司法機關)的處罰後,法院才立案。
三、訴訟方式:基於個案的多樣性、復雜性,根據法院的審判實踐,目前不適用於集團訴訟(美國多以集團訴訟方式進行),還是一人一案,但審理時可以合並審理。
四、相關證據。證券虛假陳述案件索賠並不復雜,如果投資者自己有精力去研究,也可自己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此類案件計算復雜,審理時間長,訴訟成本較高,律師批量代理可以分攤成本,效益較高。因此大部分案件還是由律師代理的。相關證據主要有:投資者證券交易記錄、中登公司或證券交易所股東卡或開戶卡,原被告相關身份證明,虛假陳述相關處罰通知書、公告,計算依據等。
五、訴訟時效:兩年,自行政處罰公告之日起計算。
六、法律依據:1、證券法;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61次會議通過法釋[2003]2號);3、民法通則;4、最高院相關意見、通知等文件。
如有其他疑問,請詳細咨詢本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