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恩捷股份董秘

恩捷股份董秘

發布時間:2021-05-04 06:41:00

A. 恩捷股份是做什麼的

恩捷股份主要是做包裝印刷產品、包裝製品。

提供多種包裝印刷產品、包裝製品及服務;鋰電池隔離膜、鋁塑膜、水處理膜等領域 。該公司主要產品為薄膜類產品、液體包裝盒、煙標、特種紙、鋁塑膜、水處理膜等。

B. 業內專家稱固態電池5年內不可能商用,其難點究竟在哪裡

難點在於其生產工藝復雜,所以量產商業化時間還要更長。近日,蔚來在其發布會上公布了一則消息,旗下首輛轎車蔚來ET7將採用固態電池,其董事長還表示,這款固態電池一定是最先進,最接近量產的電池。受該消息的影響,液態電池的材料廠商股價迎來了暴跌,其中電解液龍頭企業恩捷股份出現不小的跌幅,還有多家電解液,隔膜類的材料廠商出現跌停。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固態電池使用的是固態電解質,不用電解液,也不需要隔膜,所以這次固態電池首次在蔚來汽車上實現量產,對這些液態電池材料廠商是一個不小的影響。

從目前新能源市場來看,主流還是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這兩種電池類型,這種電池的成本低,但能量密度卻不高,而且安全性還有問題,新能源汽車的自燃問題,經常引起熱議。其實主要是電池的電解液燃點太低了,很容易的燃燒起來。而固態電池使用了固態的電解質,安全性要高很多,但專家也表示,一旦能量密度過高,任何電池都會有燃燒風險,這是電池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未來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電池廠商和汽車廠商必須在電池安全性上做更多的工作。

C. 恩捷股份為什麼每天跌最新消息

按揭股份每一天都會有最新的消息在平台公布。

D. 機構重倉股票是估值過高,還是物有所值

機構資金抱團,行業龍頭業績與估值齊飛,讓「資金抱團」成為年股市開盤以來最為熱門的話題。

格雷資產也表示,元旦之前就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電池的龍頭股票清空了。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則在朋友圈「怒懟」:「光伏、新能源、智能車都是產業突圍的新方向,不把錢投給它們投給誰?」

「物有所值」

機構重倉股票估值是否過高?第一財經梳理發現,2020年三季度末持倉機構數量排名前30的股票中,截至2020年末平均每股收益為4.34元;機構預測這些股票2021年平均每股收益為5.69元,看好機構重倉股票業績2021年繼續向上增長。

截至2020年末,機構重倉前30股票平均市盈率為68.35倍;機構預測這些股票2021年平均市盈率為45.47倍。

仍有隱患

與過往的機構抱團相比,此次又有何不同?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對第一財經稱,抱團股最大的風險在於一旦出現業績變臉或者行業政策等方面出現任何風吹草動,很容易引發機構集體出逃,帶來股價崩塌的風險。另外抱團股也比較容易產生泡沫,而泡沫最終一定會破滅,破滅就會帶來風險。

E. 千億鋰電池隔膜龍頭跌停,到底發生了什麼

蔚來率先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這讓不少液態電池隔膜的企業股價遭受到了跌停。主要的沖擊原因就是,蔚來召開了最新的新品發布會,發布會上,蔚來董事長李斌表示,其公司的第一款轎車ET7將採用固態電池,這也將成為首次量產,並且大規模使用的固態電池汽車了。而由於固態電池使用的是固態電解質,不想液態電池需要隔膜,所以該消息一出,鋰電池的隔膜廠商股價就出現了暴跌,連龍頭股恩捷股份都遭遇了跌停,其他中小型廠商的股價更是一言難盡,市場似乎對這次固態電池的使用尤其敏感。

其實前一段時間,就有知名私募經濟投資者表示,現在新能源和鋰電池已經不是投資的最佳機會了,現在的價格性價比太低了,雖然這些行業長期來看,前景較好,但短期來看,其泡沫化太嚴重,不排除出現大回調的可能。市場對一些新能源題材的股票炒作得太過了,現在投機者太多,可能一個負面消息,就會一鬨而散,股價就會開始大跌了。

F. 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崛起 技術差距進一步凸顯

近年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崛起。隨著在環保、經濟、便捷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新能源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自主品牌把握住難得機遇,將大力發展新能源車視為對歐美傳統車企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不過,這些年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風生水起,但車企在發展中暴露出補貼依賴症、產能初顯過剩、核心技術仍舊缺失等不足。尤其是在國際傳統知名車企發力新能源造車後,技術差距進一步凸顯,我國新能源造車下一步該往何方發力值得深思。

新能源造車形成四大先發優勢

2018年10月,汽車產銷量環比均呈一定下降,同比降幅更為明顯,延續了7月份以來的下降走勢。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成為行業的一大亮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6萬輛和13.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8.1%和51%。累計產銷方面,2018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9萬輛和8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0%和75.6%。

2018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經過這些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車產業已經從培育期過渡到成長期,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近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年均復合增長率近130%。

1、我國在新能源造車上取得的成果稱得上豐碩。首先是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支持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培育了全球領先的市場規模。各部門先後推出40餘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涵蓋研發、生產、推廣等各個環節。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三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

2、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已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開發等產業鏈上下游,形成了結構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說,通過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補貼、對新能源公車給予運營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推動了行業顯著發展,從全球范圍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體系應該是最全的。

3、與此同時,配套環境持續優化,充電網路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公共場所、居民小區、單位內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場所充電樁的覆蓋率大幅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國共建成公共充電樁27.5萬個,同比增長了52%,新用戶私人安裝率接近80%,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已經在全國推廣使用。

4、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溢出效應更為明顯,吸引了資本、人才、技術加速集聚,帶動了產業投資就業。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投資超過7000億元,占整個汽車產業的投資新增投資額的50%以上。

電動汽車正在迎來快速發展的階段

中國品牌汽車企業電動汽車布局基本完成,大量互聯網公司造車的新勢力以及合資企業的新能源汽車也步入發展快車道。隨著技術日益成熟,續航里程和用戶的體驗也穩步提升。

今年1到7月份,廣汽集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9400輛。隨著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超過410公里的傳祺GE3上市,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望突破2萬台。從明年開始,廣汽將以每半年一款新產品的速度密集推出純電動汽車系列產品,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品占集團整體銷售總量的10%。

面對新能源汽車業迅猛勢頭,石油化工行業也不甘落後。中國石化將發揮現有3萬座加油站的網路優勢,打造油、氣、電、氫自由組合的綜合服務體系和智慧服務體系。而且,中國石化也將研究布局電池材料和氫能產業鏈的可行性。

新能源車存量不斷累積 面臨挑戰越發突出

國新能源汽車業取得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依賴先發優勢。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車存量不斷累積,同時面臨國際傳統知名車企覺醒後開始發力新能源造車,我國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越發突出。

1、行業一哄而上,加劇產能過剩的同時,騙補行為屢見不鮮。國內新能源汽車業的異軍突起,與財稅政策的有效支持密不可分。在補貼扶持下,不少企業哄搶市場「蛋糕」,尤其是整車和動力電池產能過剩風險在加大,一些低水平企業採取低質低價競爭方式擾亂市場,影響了我們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高端產能不足和低端產能過剩問題並存,產業出現盲目擴張、投資過熱苗頭。

面對巨額補貼誘惑,更有甚者鋌而走險,走上了騙補的道路。2016年9月,深圳五洲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光騙取新能源汽車補貼上億元。從調查情況看,五洲龍公司產品尚未完工就提前辦理機動車行駛證,從而為騙取補貼鋪路。

企騙補的手段五花八門。有的先生產一批「合格」的新能源車,賣給自家成立的租賃公司,然後回收已賣車輛的電池。通過將同一塊電池反復安裝在新車殼上這一方式,實現了持續騙補。從對行業摸底的情況看,騙補行為絕不僅僅是少數個案。目前,已有10餘家車企的騙補行為被查處公布。

2、市場機制不足,不少車企患上「政策依賴症」,自主發展意願不強,市場對接緩慢。我們可以從銷量結構看出,大多數企業和產品卡在補貼最低的那一條線上。」這就意味著,不少車企不願過多投入,僅僅是為了拿到補貼才勉強維持。

3、中國在電動汽車發展指數整體排名中位列第一位,但這主要體現在市場規模上,而在技術層面,中國的整車製造仍定位於低技術含量領域。新能源車上的電驅動高速軸承、控制晶元等基礎元器件,不少仍依賴進口。

主品牌車企在燃料電池電堆的科研上與國外比差距突出。質子交換膜、高壓儲氫瓶、碳紙、各類高壓精密閥門等也存在一定的技術滯後。盡管動力電池領域有產能過剩風險,但仍然欠缺原創性的技術突破。

4、資源環境制約風險加劇。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激增,全球金屬資源爭奪日益激烈。我國金屬鋰、鈷等主要動力電池資源缺乏,資源的穩定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挑戰較大。

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用電清潔化等問題也不容小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曾公開表示,1個20克的手機電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可以想見,如果是幾噸重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廢棄在自然環境中,將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目前,大多數車企對消費者承諾電池使用壽命和質保大都在10年以內。不過,隨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的火熱,不久以後就將出現大量換電需求,尤其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電池組,如計程車、公交車,需求產生可能將更快。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到17萬噸。

三大方向突破核心技術瓶頸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擔憂與希望,集中在使用可靠性、續航能力、保養費用、智能化程度等幾個方面,這些問題的核心歸根結底仍舊是技術。專家對我國新能源車技術層面突破提出三大方向:

1、支持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

2、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

3、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這三大方向無疑是自主品牌車企須牢牢把握的。

G. 五部門聯合約談特斯拉,這兩年特斯拉給中國市場帶來些什麼

如何剎住這種風氣?引進特斯拉。自己的孩子不爭氣,只能靠“別人的孩子”來鞭策。和蘋果的到來一樣,特斯拉的到來,將拉動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涉及到十大部分,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中控、內飾、其他構件、外飾等。一共有130多個供應商替特斯拉供貨,而中國企業占據一半。特斯拉擁有大量中國供應商,產業鏈核心環節里,鋰電池有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科達利、璞泰來,車載通信有中科創達,中控系統有均勝電子、長信科技,外觀有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

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後,因為關稅、海運、倉儲、零部件成本都下降了,其成本比在美國生產降低了65%。加上上游技術的不斷革新,特斯拉開啟了“瘋狂大甩賣”的節奏,從Model 3到Model Y,開始“薄利多銷”。雖然說是“降價大甩賣”,但實際上特斯拉Model Y的生產成本是237930元,其售價是33.99萬元,毛利率高達29.4%,遠高於汽車行業平均水平的8-10%,仍然有足夠的降價空間。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特斯拉通過不斷壓縮價格,攫取市場份額,雖然收縮了自己的利潤,但對別的品牌來說怎麼玩?會摧毀國內電動車行業嗎?答案是不會。相比電動車行業而言,傳統的燃油車行業才是真的岌岌可危。前些日子豐田章男突然炮轟電動車,是真的急了。世界都認為未來將會是電動車的天下,燃油車在後面小幾十年一定會被淘汰,資本已經作出了回應:擁有83年歷史的豐田市值為2143億美元,中國成立剛6年的小鵬汽車,市值已超400億美元,上市兩年多的蔚來市值也突破1000億美元,比亞迪現在市值也約1000億美元。

市值,表明了資本對未來的期待值,也宣告了燃油車市場開始進入夕陽產業。雖然,短時間內,特斯拉無法動搖燃油車的市場,但特斯拉的瘋狂降價,對於國產電動汽車而言,可謂“降維打擊”,對於同價位的汽車而言,則是精準打擊。

那為什麼中國還要引進特斯拉?不怕萬一打擊力度過大,直接錘死嗎?

還真的不怕。打壓、沖擊不可避免,但相比整個電動車上下游產業鏈而言,錘死幾個品牌未嘗不可。因為,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在那擺著,需求之下,一個品牌倒下了,還會有無數個新品牌站起來。前段時間,網路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入汽車行業,打造智能電動汽車。

在此之前,華為、阿里等科技股巨頭也早已摩拳擦掌。阿里聯手上汽打造出中國第一代“互聯網汽車”,到騰訊、阿里、網路、美團紛紛投資造車新勢力,打造自己的智能汽車生態,科技公司渴望在汽車領域分一杯羹的野心早已可見一斑。多家科技公司宣布與車企及產業鏈公司合作打造全新的汽車品牌。阿里與上汽合資建立新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智己”,長安汽車也宣布與華為、寧德時代一起打造新的汽車品牌。

只要有產業鏈在,品牌就會起來。

特斯拉打死一個,就會有千千萬萬個新品牌站起來。特斯拉的歷史使命會和蘋果手機一樣:我們創造足夠的條件給你,讓你賺足夠的錢,但這些條件不是白給的,你必須給我們把產業鏈整合優化起來。就像蘋果帶出來華為、小米、OPPO、VIVO,特斯拉也會帶出一批優秀的國產電動車品牌,這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圖的不是現在,我們圖的是將來。不僅是整車產業鏈的將來,新能源產業崛起的背後,是中國擺脫對石油依賴的決心。而擺脫石油背後美元金融的控制,才是我們真正的、最終的目的。電動車的發展,跟中歐投資協定、數字貨幣的推廣、一帶一路等大戰略是一體的,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幾條重要主線。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要堅定的引進特斯拉——特斯拉離不開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的汽車產業鏈同樣離不開特斯拉。

閱讀全文

與恩捷股份董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信基金總經理 瀏覽:753
白領投資攻略 瀏覽:438
境外匯款不到賬 瀏覽:59
期貨財經要聞 瀏覽:954
天齊鋰業貸款利息 瀏覽:750
期貨鐵礦投 瀏覽:749
君弘一戶通怎麼買股票 瀏覽:151
60元理財卡 瀏覽:517
股票不分紅價格也不漲 瀏覽:788
蘇交科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327
期貨從業人員可以炒外匯 瀏覽:893
每日股票直播 瀏覽:701
海聯訊是只什麼股票 瀏覽:639
外匯委託騙局 瀏覽:399
應收賬款融資包括什麼 瀏覽:838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